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马克思经济学【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2 12:4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说,按照马克思自己的说法,是他近二十年研究所得的总的结果,同时也是他此后二十年余年进一步研究的指导原则,构成了马克思整个研究的的枢纽。对于马克思来说,经济基础说是马克思批判活动的理论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经济学【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经济学【五篇】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说,按照马克思自己的说法,是他近二十年研究所得的总的结果,同时也是他此后二十年余年进一步研究的指导原则,构成了马克思整个研究的的枢纽。

对于马克思来说,经济基础说是马克思批判活动的理论后果,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较近意义上,直接缘自此前近二十年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较远的意义上,它起源于马克思早期的哲学批判。应该从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际过程来理解,从马克思在这一批判过程中所达到的对形而上学批判之彻底性来理解。

用方法论来看,应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经济学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那么,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理论。

反观马克思为人类解放奋斗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为人类幸福而努力。唯物史观的基本落脚点就是“现实的个人”。由此不难明白“人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性。具体到三大社会形态,它们都是体现人生存c发展的不同形态。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对黑格尔、施蒂纳等人的历史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把他们的历史观统称之为“德国哲学的历史观”(即唯心史观),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黑格尔、施蒂纳等人的唯心史观是有根本区别的。这一区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从社会历史发展出发来说明人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从人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这两种思路的对立。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来说明人,而包括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施蒂纳的历史观在内的唯心史观,则是从人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发展。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自然就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的真正的核心。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本人也给予了再明确不过的说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直是马克思著作的核心论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揭露了人存在的二重性,而且深入到“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构性机制”,揭露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抗性”交换,资本成为“一种普照的光”,个人现在受资本的统治。所以,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并不是“提出一种全新的、独特的经济理论”,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揭露“物和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类解放的“新世界观”。《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及其政治经济学的双重批判中,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不仅反映和表达了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而且塑造和引导了新的时代精神,因而《资本论》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20世纪的技术进步,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这种技术进步,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有可能,有人说二战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二战可以说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但绝不是反应物本身。而技术进步反进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它焕发青春活力。普通人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变得更加富有,主要是得益于技术进步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增长一方面减少了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其总的劳动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大大的加强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另一方面使得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量上有巨大的增长。即是说,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相对的增长了,但绝对的减少了。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论》很大篇幅便是对大工业生产的研究。绝不能说马克思没有观察到技术进步的作用,只是他当年看到的技术进步,相比起20世纪的来,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在本质上,现代社会并没有变。虽然它自19世纪以来在生产力上有了巨大的进步。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
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2篇

古典经济学是从生产领域研究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在对人口的划分中,重农学派代表魁奈认为凡是生产“纯产品”的人口为生产性人口,而其余的人都是非生产性人口,非生产性人口不宜过多,否则会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则,魁奈认为的“纯产品”也就是剩余价值,所以,魁奈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角度来区分生产性人口和非生产性人口。并且,魁奈是最早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社会人口的阶级构成的经济学家,他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划分为三个阶级,即“生产阶级”(从事农业、捕鱼业、采矿业等人口)、“不生产阶级”(从事商业、工业等社会经济事业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地主、贵族、官吏等收取地租、赋税的阶级)。配第同样把人口分为生产人口和非生产人口,即创造财富和不创造财富的人口。配第认为生产性人口的增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而对于非生产人口可适当控制和减少,并提出了人口价值的概念,即人口的自然数量和社会数量。自然数量也就是人口的数量,而人口社会数量则指人们通过技术、文化等劳动创造的财富数量。配第认为:“一个人,如果技艺高超,可以和许多人相抗衡。”所以,要提高人口的价值,则要重视人口的社会数量也就是人口素质的提升。亚当•斯密从劳动价值论和生产劳动的观点来区分生产人口和非生产人口,即从事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人口为生产人口,否则是进行无用劳动的,也就是非生产人口。斯密认为“有用的生产性劳动者人数,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和推动劳动的资本量的大小及资本用途成比例。”斯密的另一大贡献则是把资本主义人口分为三个阶级,即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地主阶级,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阶级构成做出的正确分析。马克思经济学中对人口划分的重点放在阶级关系上。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有人口经济规律的同时,分析和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主要形式,即:流动的、潜伏的和停滞的过剩人口。更为重要的是,他把相对过剩人口规律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结合起来考察,从而揭露了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在联系,充分论证了工人贫困和相对过剩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尽管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派对于人口的划分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都强调人口质量的重要性,认为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赞同魁奈等认为人口与财富、生活资料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否则将阻碍经济发展。他们都看到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故而应该积极干预和引导人口增长。

二、对过剩人口问题论述的差异性

马尔萨斯提出的是“绝对”过剩人口,他的两个级数原理认为人口增长的速度要远远超出土地生产的能力,而资本主义社会一切贫困和罪恶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如同整个生物界一样生来就具有超速繁殖力,因此要采取一定的人口抑制措施。李嘉图继承了马尔萨斯的土地收益递减的思想,但他认为人口过剩的解决办法是加速资本积累,而非减少人口。同时,李嘉图认为,机器最终排挤了工人,机器的使用虽然增加了国家财富,但也可以使人口过剩。马克思因此对李嘉图有着高度评价,认为李嘉图不仅把机器看作是生产商品的手段,还把它看作是生产过剩人口的手段。西斯蒙第认为,国家繁荣的标志是财富与人口的比例适当。只有“各个阶层都能得到温饱,财富才是一件好东西;只有每个人都能通过劳动得到适当的生活,人口才是一个优点”。同时西斯蒙第继承了李嘉图的机器替代工人造成失业的思想,他认为机器本身不会损害工人,而机器使用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是罪魁祸首,为此,列宁认为西斯蒙第指出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的矛盾性,这是极大的进步。但他最终并没有追究到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劳动者最终被驱逐出生产的过程,也就导致相对过剩人口,所以,相对人口过剩实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工人的失业、贫困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果。然而,对于当前各国发展情况来看,过剩人口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失业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所以相对过剩人口不再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人口规律。

三、人口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关系问题研究的比较

古典经济学基本上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别从人口与财富、收入、资本等方面对人口与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古典经济学谈到的人口的生产,仅限于人类自身繁衍的自然过程,并不包括社会物质生产方式。马尔萨斯最先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归结为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在其人口法则中提出了“两个公理”,并认为食欲和是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把人口增殖看成是人的本性而为,是纯粹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马克思则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即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也就是对自身生命的生产过程,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通过生育繁衍后代,即对他人生命的生产过程,这就解释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自始至终都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包括了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在人口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上,马尔萨斯等人坚持土地收获递减规律,看到了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强调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活资料生产的威胁,但没有看到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李嘉图曾对马尔萨斯抹杀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的决定作用进行过批判和反驳,但也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特有的人口规律。马克思强调人口经济规律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并通过分析人口与生产力的关系,提出了“人口压迫生产力”和“生产力压迫人口”的理论。

四、结语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3篇

以“社会人”为出发点,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制度分析方法是马克思经济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本质上可被看作是一种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制度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也是特点。他把制度看作一种内生变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逻辑主线阐述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在西方经济学看来,马克思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其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他把非正式制度看作上层建筑范畴,讨论了它们与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没有对非正式制度下过定义,但其对经济伦理、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多项内容,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1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诞生,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形成较晚,它们都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通过劳动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经常具有集体性质的非正式制度。早期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协调集体成员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在原始社会,作为对自然的崇拜和探索,祭祀活动是一种制约、凝聚集体力量的行为。马克思还发现,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发展的前提条件,但非正式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非正式制度有时候会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如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古希腊的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现代资本主义,但其文化繁荣至今令人赞叹。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他看到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对非正式制度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强调非正式制度的反作用,从根本上阐明了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马克思把意识形态这一非正式制度看作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观念的上层建筑”,超越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他还认为道德是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实践中的各种关系。

1.2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把社会制度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现为生产关系并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制度,第二层次是表现为上层建筑并起反作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前者是正式制度,后者包含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政治等正式制度。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但其立足于前者才能发展。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当二者相融的时候,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整合、凝聚、教育、规范等积极作用;
否则,非正式制度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1.3非正式制度变迁

马克思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为了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来阐释人类社会变迁的规律和演变走向。他认为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所起的作用不是根本性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承担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组成的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影响到处于不同利益群体的阶级当中,这种矛盾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一般是革命式演变。人的全面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最终目标。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制度变化发展的规律,说明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2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以“经济人”为出发点,以主观效用价值论等为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以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阐述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派,限于篇幅,每个学派仅选择若干个代表人物的思想来介绍。在诺斯以前,已有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但是它们一般被隐含在对制度的研究当中。

2.1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受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等人伦理、美德、仁爱和同情等思想的影响,斯密多次提到非正式制度在国民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他将慎重、勤勉、节约、同情、良心和自爱等看作市场经济秩序不可缺乏的伦理道德基础,认为社会分工是非正式制度演化的结果。马尔萨斯认为人类应该由拥有相同点的习俗和政府来管理。穆勒阐述了习俗、惯例对市场竞争、产品分配和地租的重要影响。韦伯采用历史演绎的方法论,阐述习俗、历史、语言等非正式制度与体制等正式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理论体系中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宗教,认为的虔诚是人们在感性层面的理性选择,可以促进资本主义向前发展。

2.2新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认为经济人是一种脱离现实观念的人,在偏好、制度等既定的前提下,把价格机制作为核心,采用边际替代法、成本收益比较法和均衡分析等方法论研究非正式制度。其中,马歇尔较早意识到社会文化、理想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经济主体,彼此间信任程度较高,有利于实现高度合作,地区经济发展是区域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合作的结果。

2.3制度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2.3.1旧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的批判,该学派主要采用进化论、实用主义哲学和历史主义等方法论,强调“历史演进”,重视资本主义体制内部不同经济集团的利益冲突,看到了技术变化引起的社会、心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演变。作为社会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历史是进化或演进的,受到非经济因素制约的经济制度只是它所依存的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制度理解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等。他认为法律和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思想和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的核心,非正式制度演化成各种制度。非正式制度同正式制度一样,经历多个阶段动态的且不可预期结果的演进。非正式制度不是个体选择,而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源于对人类习惯和本性的考察,他认为经济变迁中以技术和利益集团对抗为主要原因的推动导致不总是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制度变迁,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变迁。作为社会法律学派的创始人,康芒斯认为制度起源于强迫的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他首次区分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用法律这一正式制度的观点来阐释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他认为社会组织由多种交易组成,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三个方面的交易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只能通过法律制度得到解决。虽然注重法律等正式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但是他对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有不少关注。他认为制度可以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指出传统、习俗和惰性等可能制约集体行动,并把美德和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看作制度的关键。他重点探讨了习俗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阐释了集体行动控制力的执行者问题,当执行者改变时,制度变迁随即发生。

2.3.2新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采用制度和技术二分的方法论,艾尔斯的工具价值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认为科学事实指引的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而由过去的态度和信仰指引的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度的消极影响。他认为制度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思想习惯和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人性是人们遵循的非正式制度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非正式制度。各种非正式制度经过演变,会形成固定的文化。这种固定的文化而非成本和收益分析理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他提出技术进步和源于文化、习俗的制度是社会中存在的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前者的影响更加深远。技术发展推动制度变迁,但其中的关键应该是形成一种把技术发展看作经济发展核心的新的思维方式。

2.3.3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机会主义等假设,并以利润最大化、主观效用和博弈论等为理论基础。该学派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构建一个立足经验史实的理论体系,把技术、市场规模、人口和产品等外生变量看作诱因,认为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功利的结果,以此来解释经济绩效。科斯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但诺斯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最多,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产力技术分工经济活动方式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的思路。非正式制度(或称非正式约束)的概念由诺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指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包含风俗习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等。他认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共同构成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产生和变迁的关键,人们的行为主要受非正式制度制约,非正式制度要和正式制度相容,才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主体是追求财富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正式制度可以直接移植或快速变迁,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具有长期性、渐进性、遗传性等特征,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渐进式的,需要较长时间。因为作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非正式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诺斯认为,非正式制度是路径依赖的主要来源。非正式制度本身以及在其影响下与现有制度依存的既得利益集团总是努力去维持现状,这是路径依赖的两个主要原因。诺斯和凡勃伦都认为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像遗产一样被继承或发展,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解释非正式制度较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便较难变迁的原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诺斯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以经验学习、信念、偏好等非正式制度为桥梁,探讨了认知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力图分析人在面对不确定时进行选择并经常相信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2.3.4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新古典分析框架的限制,诺斯意识到非正式制度的演进性质是制度变迁渐进性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进一步深入研究。格雷夫引入博弈论思想,采用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对诺斯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探讨了文化传统、路径依赖和制度绩效的交互关系,深入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他指出文化传统、家族关系等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演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博弈论视角,青木昌彦模糊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界限,侧重从非正式制度角度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他把制度阐释为参与人自发实施的在策略互动中选择的内生变量,认为参与人集体修正自身的信念,他们的决策反过来也会反作用于制度。他还从理论、实证及政策等层面,阐述了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与法律等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制度在个人选择与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两大理论体系不是对立的,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比如说,二者都立足于现实,发现了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目标都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率的制度。当然,二者之间也有不少差异,下面将选取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3.1比较

3.1.1方法论的比较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逻辑-实证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认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及其经济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动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技术进步,其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逻辑和深度。西方经济学是在假定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对某些表象的、阻碍经济运行的非正式制度进行修正,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预先假设若干既定条件,通过逻辑演绎,不断修正得出的结论,以使其符合现实情况。这种分析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揭示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经济功能发挥的动态、辩证关系,使其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性的不足。

3.1.2非正式制度的本质和起源

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基于经济利益对非正式制度问题展开研究,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看作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对个人物质利益的科学规定与现实分析,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非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受其所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因此,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层次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西方经济学脱离社会现实,把人界定为抽象的、单个的经济人,仅仅偏重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积极追求,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历史演化或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西方经济学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理性选择或历史的演化,其本质是追求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规则或契约等。

3.1.3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基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价值和剩余权均应归属于劳动者拥有;
基于边际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等要素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剩余权应归要素所有者或管理者拥有。两个理论体系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和差别。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以此得出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走向。西方经济学把效率和交易费用作为核心概念,认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显得比较肤浅。

3.2启示

3.2.1注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相容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密不可分,互相补充。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是正式制度的基础,但它一般不能替代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存在发展的重要保障,影响和制约着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方向。经过变迁,有些非正式制度会转化为“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有些非正式制度会消失或继续演化。除了“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还有一类是人们有意识地直接设计的“强制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经济发展。当二者相容时,会约束、激励个体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将发挥消极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现实中,正式制度变革一般通过行政或法律等手段较快地强制实现,而非正式制度变革很难同步进行。当旧的非正式制度与新的正式制度并存时可能较难融合甚至互斥,有时候旧的非正式制度甚至会扭曲或抵消新的正式制度带来的收益。所以,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应注重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在强制性的正式制度变革前构建缓冲机制,尽力避免二者不相容时带来的消极影响。

3.2.2积极推动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现实中,人并不总是单单追求利益,还追求在集体或国家中的认同与归属。在其中,非正式制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直接对经济发展起作用,但是更多时候它是通过人在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由于无形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非正式制度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非强制性的渐进式演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有时候会滞后或者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基于人的作用及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时滞和渐进式特点,一般来说,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引导,通过立法、教育和增加投资等途径,促使一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秩序的形成,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推动非正式制度变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提高经济绩效。反过来,生产力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3.2.3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非正式制度广泛存在,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且,其经济功能的发挥一般要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已有的正式制度相容。因包含宗教、习俗、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总是积极的。如中国拥有丰富的非正式制度资源,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习俗、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强调并引导个人对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服从。直至今天,中国特色的非正式制度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凝聚力量、激励个体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占有权力的差异等原因,政治或企业中的“裙带”关系、不当的农村宗亲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挖掘非正式制度的内涵、潜力,注意引导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3.2.4借鉴两大理论体系的科学之处,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差异,马克思比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有千秋。以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为例,马克思侧重宏观动态层面,忽视了微观静态层面,导致其分析框架的现实操作性受到质疑。诺思的研究主要涉及短期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马克思理论的不足。科学地评判、合理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有助于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4结语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的本质;
共产主义;
自由

一、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体现

(一)马克思“自由思想”与“异化”的关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建立在对黑格尔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的推崇之上。马克思继承吸收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才是实证的,是其批判的基础。在序言中,马克思说到:“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的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是从“异化劳动”开始的。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批判是从四个层次:劳动产品、劳动、人的类本质和人自身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进行论述。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认识到“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大,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对象化是工人贫穷的原因,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因此,工人无法把握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其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异己的关系。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劳动越多,劳动产品对于工人的反抗力量就越强大。

在分析劳动产品同工人相异化的同时,马克思认识到,“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于工人来说,不是工人自身的东西,而是用来否定工人的东西。劳动不再属于人的本质。工人参加劳动不是感到幸福,而且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异化劳动首先使人脱离外部世界,自然界不再为人类所把握。其次,异化又使人自身,使其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人的本质与人相异化。最后,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进入社会的全面异化阶段,即人与人的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向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1]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异化劳动导致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工人生产出的与自身异化的人——资本家,控制整个劳动产品,工人的劳动。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更加导致了异化。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介意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因此,工人要得到解放,必须解除异化劳动,才能达到整个人类的解放。只有通过工人解放,才能将社会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进入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中,此时,整个人类才能解放。人才能重新获得其本质,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此时,劳动也不会成为痛苦折磨,而成为人们必须的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体现

在探讨人的本质的时候,马克思首先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是,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理论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实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在此,马克思直接表明了人与自然的第一重关系。人是自然人。人的存在依赖于自然产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另一方面,马克思也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是统一的。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自然界处于基础的地位。“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的生命也不能创造,他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同时,自然界一方面为工人提供了生存资料,另一方面为工人提供了生产资料。“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最后,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实现自己的本质,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人改造自然界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本质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的进行生产,只有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够真正证明自己。自然界与人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达到统一?马克思在《手稿》中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共产主义思想中的统一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模型的终极形式。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及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作为自我异化的私有财产的扬弃。这种扬弃是一种积极的否定,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肯定(占有和复归);这种复归是一种保存,是对以往人的本质发展成果的完全保存和肯定,是连续性上的中断。同时共产主义作为对“历史之谜”的解答,是对以往历史之背离人的本质的一种反动和批判,因而它实质上是对人的存在状态问题的一种解答和回应。马克思认为“社会”就是“人的”社会,是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共产主义运动;这就为我们把握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提供了一种契机。

二、马克思“自由”思想对于黑格尔“自由”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手稿》中主要体现在以上三个方面,但是,不同于黑格尔纯精神形式的自由的要求和思想活的解放的要求,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对于其的超越主要体现在自由思想的完成上。马克思完成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其自由思想的实现上:通过扬弃和自我异化的实践劳动来获得自由。

黑格尔所谓的自由只是一种思想上的自由,思想上的无约束状态,是思想成为自身的结果。黑格尔认为“理性乃是有目的的行动。”“精神的东西是本质或自在而存在着的东西——自身关系着和规定了的东西。他在和自为存在——并且它是在这种规定性中或在它的他在性中仍然停留于其自身的东西。——或者说,他是自在而自为。”从《精神现象学》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原意在于论述理性的目的就是通过自身而回到自身,回到经过“异化”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自身。而共产主义社会,在“异化”的过程来讲,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其自身相异化,不断自为发展所达到的更高一个阶段,是马克思“自由”思想实现的终点。如何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有通过实践劳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手稿》中马克思强调了通过实践劳动来摆脱异化,实现人的本质。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事实,认为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非现实化,使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因此,工人要实现自己的本质,使自己真正成为人,只有重新掌握劳动,掌握劳动产品。使劳动真正称为自己的劳动,成为获得自身的手段,因为“劳动是为每个

人设定的天职。”而另一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自由只是一种狭隘意义上的思想自由,不能解决时代的现实问题,这正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的地方。

总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仅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批判,更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阐述与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发展,总体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能更清楚黑格尔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影响和马克思自身的独创性发展,为理解马克思提供总体性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5篇

摘要: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思想体现为哲学指导经济学研究和对经作济学研究作哲学提升这两方面的统一。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都是经济哲学的典型著作,这些著作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同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作出了深刻的超越和预见。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有赖于我们突破学科门类的限制,深刻挖掘其理论内涵,将其运用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上来。

关键词: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

经济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广泛兴起于东西哲学界,并在我国理论界引起高度重视。到底什么是经济哲学?"经济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哲学,是人们认识经济现象或解释经济活动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这句话可以说是对经济哲学的一个比较粗略的概括。其实,经济哲学不是新兴学科,更不能把他认为是经济学和哲学的总和。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皆分化自哲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概念是严格的,明确的和普遍被接受的等等,只要得出结论的推理方法在人们(至少大多数与此有关的人)中间得到一致赞同,才有可能建立一门形式的或经验的科学"1。然而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社会科学虽获得了独立,却仍必须紧紧扎根于哲学的基础之上。因此要理解经济哲学,我们必须理解哲学。

哲学在于对一切事物的探求2,以此寻求真理。然而人们或许能对整体(一切事物)有一种见解,却难以取得整体的知识,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无法把握某一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旦我们正确地理解并很好地处理了这方面的问题,一种见解便转化为了知识,一门科学便从哲学中出现了。这样我们便可以找到经济哲学的概念,经济学就无法摆脱哲学的思考,那些无法用数学公式和统计图来解决的经济事务性质就可以得到理解。经济哲学就是要试图真正了解经济事务的性质以及正确的或完善的经济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

综观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过程,可以清晰的看出:马克思从研究历史入手,对国家和哲学的思考,进而发展到用哲学指导经济问题研究,并对经济问题在做哲学提升,达到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继而又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经济学研究,走一条用哲学指导经济学研究,又把经济学研究提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再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经济学研究的道路。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我们在学习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时候,会发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例如,马克思手稿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两者优势互为结果的,并且进一步“把私有财产的起源为题变化为同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3(P59)从这点来看,说明马克思的思想已经受到了黑格尔的影响。我们认为,在经济学所展开的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和实践中,马克思领悟到了异化劳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历史的,辩证的性质。马克思手稿中地租部分的经济学家对资本和地产之间的斗争过程。“在国民经济学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利益的敌对性的对立。斗争。战争被认为是社会组织的基础,3(P34)地租是由土地所有者和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所确定的。从这点来看,马克思更赞成斯密,萨伊等的观点,即土地所有者通过世袭的权利来榨取社会创造的利益。他认同在资本和地产的竞争中,土地必然资本化的趋势。因而,他深刻的评判了浪漫主义的观点,他们把土地商品和土地买卖的卑鄙行为混为一谈,他们看不到“土地私有权的买卖中包含的那些完全合理的,在私有制范围内必然的”3(P41)后果,他们不能容忍的性格和个体完全被人的钱袋子所代替。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者统治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完全是以垄断和经济的剥削为前提的。所以,私有财产的运动必然把地产降到买卖价值的水平,最终的结果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社会上只剩下两个阶级:那就是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由此来看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肯定和哲学贫困对经济学家的论证方式的批判,即“他们认为只要两种制度:一种是天然的,一种是人为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4这就符合了马克思的资本代替地产的思维。马克思还在手稿中分析了私有财产直接的矛盾过程。他还列举了斯密关于一般劳动的经济学发展过程,他指出这些学说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理论活动,这些不同的理论反映老劳动和私有财产不同的现实结合方式。在封建形式内,劳动还缺乏主体性,而受私有财产的封建形式的束缚。这个现实,使得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发展受到束缚。只有把劳动视为自己的工作,这也就是说,不再认为私有财产仅仅是人之外的一种状态的国民经济学,才应该被看成是私有财产的现实能量和现实运动的产物,而正是这种国民经济学促进了这种工业的发展。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马克思还没有超出人道主义的范畴,事实上,马克思对人的敌视性也给予了强烈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如果有产和无产的对立没有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从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的必然性。他提出来“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是走一条道路3(P74)他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观点,不懂得国民经济学所推动的贪婪的历史意义,不懂得劳动和资本矛盾的重要性,不了解国民经济学的积极意义,就不可能达到国民经济的水平。而空想的共产主义也没用完全理解人的本性。所以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著名观点:“共产主义私有财产即认得自我异化的扬弃,因而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因此,它是人自身,向社会向社会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持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认。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P77)所以,马克思提出了两个扬弃观点,意识共产主义运动必然建立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运动,造成了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这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3(P84)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就蕴含了人的本质的巨大的丰富性,工业就是人本质的展示。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但是这种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他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能产生出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历史的历史产物”。3(P83)总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即从劳动实践中去观察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去考察人类的发展,已经初步成型。为了确定这一点,马克思又批判了青年黑格尔。从而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找到了“抽象的,逻辑的,思维的表达”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是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3(P120)所以黑格尔站在了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但是黑格尔不真正关心人民的生活,他看重的事绝对精神,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的,因为他缺乏现实载体。而马克思一切是以人民的实践活动为主体的,所以,他通过对经济学改造了唯心辩证法,实现了辩证法的革新,他创造的唯物辩证法开创了哲学的新时代。

二、《资本论》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资本论》可以说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马克思的经济学和经济哲学研究告诉我们:经济生活是人类最基础的生活,只有深入最底层人类的生活,才能看清楚历史的本质。我们一《资本论》第一卷来说明这一点。资本主义大工业早期的经济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在当年西尼尔经济学的著作中,这种生活绚丽多彩,功绩卓著。而在马克思的研究中,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景象。这种景象不能让经济学家自己去杜撰,只能让经济生活的当事人去说,而当时的资产阶级和经济学家几乎剥夺了他们说话的权利,这样他们的学说就得到了现实的依托。而马克思让一天劳动几十小时的童工,童工家长和当事英国政府指派的工厂视察员去实地体验。这些人的出场就迎来了科学经济学的“灾难”还不到十岁的童工和其他工人的非人生活,铁证如山的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人性。《资本论》全景式的描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概貌,因此,诸如斯宾塞等经济学家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按照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的研究表明:我们很难发现有说明东西可以排除在经济之外。这一推理导致了这样一个结论:“经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主题”,这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和经济哲学的研究。马克思科学交叉的研究打破了学科之间阻隔,研究复杂的经济活动要根据特定需要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学科因研究对象的特性和研究目的而产生,存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英]以赛亚・伯林:《政治理论还存在吗?》.周琪 译,选自《现代政治思想:关于领域、价值和趋向的问题》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版,第408页

[2]对一切事物的探求,"意味着寻求上帝、世界和人的知识".参见,利奥・斯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杨淮生 译,选自《现代政治思想:关于领域、价值和趋向的问题》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版,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