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价值观论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02 15:4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一)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是中国人对天地最初的基本的思维,该思想认为人与天不是处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价值观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价值观论文【五篇】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1篇

(一)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是中国人对天地最初的基本的思维,该思想认为人与天不是处于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想后经董仲舒进一步继承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成为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的重要观点。

(二)以“仁”“礼”为内核的伦理精神。孔子创建了以“礼”“仁”、“中庸”为内核的伦理思想体系,为儒家伦理道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其中,“仁”的思想的提出是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以爱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为根基,“仁者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根源逐渐演变为社会的伦理原理与道德情感。同时,孔子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后来时期的荀子也很重视“礼”的观点,认为礼是节制人的欲望的最好办法。后来的儒家思想继承发展了先贤的观点,主张用礼来调节人的,成为了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三)以“修身”为根本的道德精神。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所在。从儒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学的精华在做人这方面体现的尤为重要。《论语》在学做人方面蕴含着很精髓的思想,其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而且从天子到庶人,所有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这就是儒学的根本精神。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学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价值的提升,而人的提升要靠自身修养的提升来实行,而不是靠一套规则的束缚来实现。

(四)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推人及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思想家对推人及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其中《论语》中就记录着很多关于孔子推人及己的观点,“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该观点的体现。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合符规范,一个社会或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后来的墨家的“兼爱”思想也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后世的儒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儒家处理伦理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这种推己及人的伦理原则及其思维方式,在当今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也仍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精神

(一)现代文化的含义。通常意义上提到的现代文化是指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优秀文化。这种现代文化传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精神而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二)现代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

1、现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之一。中国古代曾经有着灿烂繁荣的科学文化,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但是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中国渐渐在世界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落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形成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思想。而在现在我们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必然要求我们弘扬现代科学精神,树立科技决定今天,科技决定明天,教育决定后天,文化决定永远的科学观点。

2、现代民主精神。现代民主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的另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但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使得中国长期与民主无缘。“五四”运动以后,被引进的西方民主观点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阶段的更替,后来到当代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最终形成现代民主精神。当今培育和践行“民主、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也要求我们必须弘扬现代民主精神。

3、现代法治精神。现代法治精神的含义在于一是要求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二是要依据法律法规治理国家(依法治国);三是公民自觉知法、守法;四是法治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自由、平等的民利,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当今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逐步形成和强化“依法治国”理念。

三、结束语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2篇

后现代主义看似批判一切,但实质上已经失去其批判性,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精神形成共谋。伊格尔顿认为,唯一有效的关于真理、价值、公正、幸福、解放、自由等实际意义的认同,应该是一个宏大的统一性的共同价值追求,它不是资本主义物化现实即刻的产物,而是组织化的无产阶级在消灭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之后做出的,从而由分裂走向和谐,由偶然走向必然,由碎片化走向统一性。可以看出,伊格尔顿的价值观遵循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原则,表明他所不懈追求的事业是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未来的乌托邦境地。

二、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建构逻辑

1.批判与回归。资本主义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的那样走向瓦解,反而在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推动下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开始陷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困境,甚至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但伊格尔顿却敏锐地指出,资本主义发展虽然有新动向,但是资本运行逻辑和本质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运行方式携带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介入新的历史语境和阐释新的理论问题。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充分说明了抛弃马克思主义的荒唐性和可笑性。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常常片面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对此,伊格尔顿举例反驳说,开发一种新口味的巧克力无疑是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而创造一部艺术作品无疑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但是开发新口味巧克力比创造一部艺术作品更重要吗?如果是这样,则完全摧毁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和价值。因此,不能用某个固定的模式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命题[10]。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命题,只是对于历史中的某些新现象来说,才是绝对正确的[11]。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价值构建过程中,不能简单强调价值观只为实现单一的维护经济基础功能,也不能认为价值观相比较是次要的,必须回归到价值观的先导性作用上。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重新界定,表明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对工业社会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一种回归,当然这种回归并非重回原点,而是继承、超越和创新。

2.认识到实践。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现实经济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但是发展到后来,纯粹的理论解释和语言辩解导致其实践价值的日渐稀薄。比如,以“如何可能理解世界”来代替“对世界的行动”,并公然宣传“如果关于国家、阶级、生产方式、经济正义等更抽象的问题已被证明是此时此刻难以解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左派正是在这样看似“逻辑合理”的遮羞布掩饰下,心安理得地抛弃革命实践,而将批判的焦点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体制的根本性问题转向纯粹的文本和语言变换游戏,从而制造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话语的繁荣。后现代主义理论曾经以对资本主义彻底的批判性标签而获得广泛的支持,但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偷梁换柱,把宏大、严肃的关系到人类终极价值归属的革命性政治问题转换成日常生活琐碎的语言形式,其陷入目前的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伊格尔顿认为价值观的重建必须重拾后现代主义所逃避的崇高道德、终极价值、永恒真理等宏大问题,遵循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与传统,始终坚持政治革命实践,以行动推动社会的变革。伊格尔顿指出:西方社会语境中出现的民权运动、学生运动、民族解放、女权运动等激进主义思潮此起彼伏、影响巨大,这些与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虽然存在实质区别,但仍然可以作为践行社会主义理论道德和价值观的实践。同时,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让工人阶级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发动更广范围的变革与革命等政治运动,才能使更多的人,包括工人阶级自身摆脱悲惨的命运。伊格尔顿的价值观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变,是对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观点的回应。

三、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对当前中国价值转型的启示

1.破当前西方思潮的价值取向。商品原则和欲望原则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取向,欲望的表达在商品化条件下成为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在此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个体的存在价值都被经济的原则和欲望的粗鄙所消弭。在这种背景下,反主体主义、反本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人类本体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思潮大行其道,与后现代主义交互摇旗呐喊。这些社会思潮虽然为物品和技术的繁荣所装饰,但其基础和底蕴却是极度空虚的和破碎的,人们完全忘掉了寻求道德正当性,一门心思地追求好好享乐。在伊格尔顿看来,与后现代主义呼应的消费主义等思潮不过是“市场的逻辑是和多元性的逻辑,短暂和不连续的逻辑,某种巨大的失去中心的欲望之网的逻辑,个人仅是这种欲望的稍纵即逝的效果而己”[12]。因此,重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及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理论原则[13]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2.立宏大叙事价值体系的历史地位。后现代主义反对权力性和权威性,与此相联系它也反对总体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新动向已经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过时,因此在一个无需采取革命行动的社会里,工人阶级应该把受剥削受压迫等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然”的事情转变成为心甘情愿的“应然”事情,这是一种“必然”的解脱,社会主义所强调的人类总体性理想状态本来就是一个幻想。伊格尔顿批判道:对总体性的反对其实是假冒的,这就好像一个人丢掉了餐刀,就干脆宣布面包已经切好了一样[14]。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打破宏大叙事,提倡微观叙事,认为这种微观叙事才是富有想象力的发明创造特别喜欢采用的形式[15]。这种观念,显然否认了客观世界本身是多样性之间的有机统一,也消解了关于一个统一的、能够从事重大改造行动的人的主体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高唱对分裂成对立面的、松散杂乱的主体的赞歌,而这样一个主体尚不成熟的能力,不要说是现存政治状态,本身注定还是某种神秘的东西”[16]。在当代中国,宏大叙事仍然是人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重要方式,比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都需要采用宏大叙事方式进行阐释。当然,社会中不断浮现的细致问题为后现代主义的微观叙事提供了“用武之地”,这有助于促进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实质上,微观叙事并非后现代主义的首创,因为马克思主义在竭力地解决重大问题的同时,也强调了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他在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宏大理想时,也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3.立价值建构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反对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本质主义即意味着事物的所有属性都是它的基本性质,它使一个事物成为它所是的东西,当一切属性都成为本质那就没有本质。在伊格尔顿看来,虽然一个事物的本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领域进行解读,结论也可能截然不同,但是本质主义的比较无伤大雅的形式是这样一种信念,即认为事物是由某些属性构成的,其中某些属性实际上是它们的基本构成,以至于如果把它们去除或者加以改变的话,这些事物就会变成某种其他东西,或者就什么也不是[17]。伊格尔顿还指出,某种形式的本质主义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需的,如对人的生存和幸福来说,进食、保暖、享受、与他人的交往和身体健康就是本质性的需求[18]。针对后现代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元的、简约的和直线发展式的,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所包含的辩证的眼光是后现代主义无法企及的,并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运用苏联的事例进行了解释。可见,在价值观领域,倡导本质主义与强调多元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实现本质(一元)与多元的统一。现实的生活,人们既有本质性的统一需求,又具有不同个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在价值领域倡导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本质要求的、统一到一种价值追求上来的意识形态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同时,每一个体对同一客体的需求也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必须将一元统一与承认多元相结合,将主张主流与倡导宽容相结合,这是建立科学的人的存在价值的必然途径。

4.立价值建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统一。伊格尔顿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摆在你死我活的两个阵营,而是对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某些有益理论成果大胆吸收,同时不忘从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予以评判创新。“今天在北京大学设有一个后现代研究的机构,中国在进口可口可乐的同时一起进口着德里达”[19],因此,后现代主义虽然想尽可能地抛弃所有旧的概念,全面否定一切传统学说,但实践上却无法真正采取任何现存制度的行动,因为后现代主义本身产生于现代性之中,它以资本本身的逻辑向资本发起进攻,这就是一种内在矛盾的逻辑。在新价值观的建构上,我们也同样不能割裂了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在2013年“819”讲话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现代价值当然不能舍弃民族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底蕴。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相似性和相通性,要善于从世界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去伪存真”,吸收合理的部分为我所用。比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坚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统一,深入挖掘人类文明成果所蕴含的生活意境和思想内涵,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四、结语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价值取向发生扭曲,社会功利现象严重

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大众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娱乐性、消遣性使大学生对文化的鉴赏能力得到下降,自身思维无法得到开发。除此之外,在大众传媒进行各方面报道中,不良信息扑面而来,从根本上影响到大学生学风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于追求社会功利,产生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

(二)个人主义盛行,社会责任逐渐淡薄

现如今,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逐渐淡薄,传统的理想主义受到社会现实主义的取代,甚至部分大学生无法对社会中所产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与判断,无法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进而从根本上忽略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另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表现出的个人主义开始盛行,对国家以及社会事件比较漠视,这种情况在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

(三)传统文化丢失,道德修养滑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髓,不仅可以凝聚民族力量,并且能够传承中华文明。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本应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但是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失,沾染的社会不良风气逐渐增多。甚至部分大学生道德修养呈现出滑坡现象,在各项考试中作弊,不及时归还助学贷款,情感冷漠,不尊老爱幼,打架斗殴、偷盗他人物品等,该现象的发生不仅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众传媒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改善价值观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改善价值观教育方式,需采取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时代进步的标志,以网络、广播、电视、报纸为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价值观念,使大学生思维价值选择产生多元化现象。面对这种发展现状,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重视多元化价值选择,在采取一元与多元方式中,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多元价值选项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在多项价值观念选项中树立正确的观念,从根本上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2.加强媒介素养,培养正确价值观念所谓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个体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解读的基本能力。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被各种传媒产品所包围,大学生作为媒介化群体,对大众传媒的使用现象越来越频繁。虽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但是,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需要加强自身与媒介的结合。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设置媒介素养课程,让大学生对媒介的基本属性、基本特点进行了解。其次,加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道德,大众传媒在发展中所产生的交互性能够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但是,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欠缺,对大众传媒所的不良信息无法及时判断,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错误的引导。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信息道德基本规范,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遵守信息法规的良好习惯。最后,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媒介活动之中,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大学生参与到各种信息采编工作之中,了解传媒的功能,增强对媒介的了解,提高媒介素养。

(二)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促使大众传媒的正面发展大众传媒要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在以正面宣传中,将各种热点问题、社会事件融入其中,积极传播正能量,避免出现虚假报道现象。除此之外,大众传媒要加强对社会监督角色的认识,当好社会的“安全阀”,加强对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力,避免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弘扬社会正气,增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影响力,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2.加强对媒介管理,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想从根本上使大众传媒发挥出正面影响力,需要依靠政府、高校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认识,避免不良信息流入高校之中。学校可以删减相应的不良信息,设置关键词,避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于大众传媒所宣传的错误信息以及有害信息,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纠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制约大众传媒的传播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4篇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和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首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定位上要坚持三个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向准确、把握准绳、坚守准则。始终坚持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思政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表面看来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的准确和逻辑的完整,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名称已经明晰了课程的性质,即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其中政治性是前提,理论性是桥梁,思想性则是目的,思想的核心是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追求的最高境界。教材知识体系因其内在的价值观的支撑和价值导向,本身就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资源,要依托并发掘教材,只有把知识与价值观念对接,才能在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价值评价能力。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上认定这一导向,才能在教学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才有传播优势和权威解释权,才会在增强理论自信的同时做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运用正确的哲学思维方法,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坚持理性思维,才能看清形势,指导教学。《纲要》、《概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是附加的偶然的内容,而是其教学内容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现代表达和中国形态,要把它作为核心内容统领全部课堂教学。准确把握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站在人的本质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这个高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肯定人、确证人,生成人的现实性本质。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使人不断超越、否定现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具有理想性特征。还要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是体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立足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的实际水平,使之真正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接受和履行的东西,从而发挥引导、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另一方面,又是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愿景。思政课教师必须清楚,培养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立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与国际接轨,更要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图景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开放的时代,高校思政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技术的,还是文化的、思想的,更是意识形态的,信仰危机的实质是价值危机。把握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这一教学准则,才能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做到依托教材而不限于教材,不回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即注重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规范性又彰显其超越性。努力贯彻宏观与微观相交织的原则。教材内容是核心价值观科学性的源泉,价值观教育需要系统深入的认知作为思想基础,如果弱化系统的知识体系,只强调价值导向,学生就会觉得这不是一门科学,如果弱化价值性,就起不到引领作用。宏观就是指注重诸价值共有的精神实质,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教、融于课程体系,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其内在跃动的灵魂。在完整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框架内,价值观才能在其中发酵,才能逻辑连贯、脉络清晰。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核心价值观不会在讲述的过程中被削减弱化。微观上,思政课的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年级的学生特征制约着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的课程应有不同的内容;
不同年级的同一内容也应有不同的程度,只有具体细致的安排,才能重点突出,才能寻找到教材、学生和价值观教育的最高契合度。教学中坚守这一准绳,才能做到宏观上总体统筹,微观上细化运作,核心价值观才能入脑入心,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信仰。

二、教学内容

讲得明教学内容是对教材的二次创造和加工,这种创造和加工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实现教学过程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谋篇布局,从观念体系、知识体系向学生的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和自觉行动有效转化,达到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并切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指引和精神力量。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做到两个契合,使教学内容呈现观念明晰、事理明达、是非明鉴。核心价值观同大学生的实际相契合。学生对思政课是否有学习兴趣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思政课的实效不理想,问题的症结是知识没有转化成学生的价值观念,头脑中没有价值观念的支撑,自然就缺少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去应对日益复杂的现实生活。价值观的教学具有根本的目的性,人的社会化主要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青年阶段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统一关系最激烈的时期,在表现出自主性和理智性的同时,还存在不稳定性,表面性、功利性和矛盾性,面对大量信息时,选择和甄别往往不知所措,产生迷茫与困惑,选择就会跟随当下的社会流行观念。核心价值观指明了作为个体的理想生活方式和目标追求,其形成是一个塑造人格,教化人心的过程,基本的力量来自大学生个人对基本价值的认同与信仰。首先,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思想特点,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从他们所思所想中寻找正能量,提升对价值观的理解认同,让价值观为现实生活的主要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思路。其次,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把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成长、发展联系起来,使价值观真正作为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判断过程中的标准,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核心价值观对于人生历程的价值,体验到核心价值观的强大逻辑力量、实践力量和物质力量。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热点相契合。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反映了制度的性质,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图景和精神追求,必然会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大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时空中进行。社会经济结构重构,阶层分化,阶级归宿感淡化,原有的单一的价值理念与模式被打破,必然引起价值重估,各种思想和思潮的激荡、冲击人的思想。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热点问题大量出现,其形态多样。首先,教学中要把重大的理论问题、学生关心、疑惑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核心价值观紧密契合,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特别是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存在的负面影响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理论必须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才能站得住脚,也才能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因之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其次,要突出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不回避西方的市场、民主、自由,更要弘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的中华传统价值观。让学生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教学方法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5篇

核心价值观面临文化土壤问题一切事物都是一与多的统一,一切进步文化都是因吸取了各种文化精华而先进,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产生于多元化文化中、又不是多元化简单拼凑。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立于核心就在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它通过对古与洋的吸取与保留的“扬弃”,把中国民族传统与西方现念结合,实现了价值观的突破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具有文化发展的引领与导向作用,立于现实基础又高于现实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传统文明影响根深蒂固,历史上同化外来文化的能力极强,以核心价值观形式引进的优秀成果,必然会面临文化土壤问题挑战。一方面,西方文化根植于海洋文明,人文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历史上我们曾经长期闭关锁国,基本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接受西方文明,由于中国历史的文化落后与专制统治影响,精英思想难以成为文化主导,人文主义观念很难走向世俗社会,所以,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接收西方文明的表层部分,或者以重行轻知的实用主义传统接收功利性部分,而人文主义观念特别是平等、自由、民主、公正、和谐理念很难扎下根基。经常看见的是:以重权主义替代平等观念、以感觉主义替代自由思想、以无政府主义替代民主精神,以平均主义替代公正原则,以民族主义替代爱国理性,以青天意识替代法治精神,以无私奉献替代敬业意识,以血缘关系扩展替代友善理念,以统一意志替代差异性和谐。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影响仍然存在,强调个人服从整体,自由屈从权威,人伦划分等级。与此相反,西方价值观重视个性,反对权威,崇尚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观念,中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差距由来已久。人类认识世界依靠三种方式:直觉、理性、感觉,科学取向于理性,宗教重于直觉,农耕文明更依附于感觉经验,缺乏对理性精神与价值观的追求。由于中国缺乏契约精神、公民精神、宗教精神传统,传统道德具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私德性质,贵于内心自觉,社会公德传统相对落后,敬畏与约束的缺失造成更多人的放任自我,诚信危机到处泛滥,这代人比以往的人们更加自我,到处可见为我所用的选择倾向。人的价值认知离不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个人认知总是受生存环境的有意识的集体制约,也受到生存环境的集体无意识的支配,还有个人以往认知模式、感觉经验的影响。这代人面临着二难选择,他们向往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又很难领会吸收与应用自如;
他们具有厌倦传统文化的倾向,又摆脱不了传统文化影响,旧的传统价值观念渐行渐远,新的个性价值体系又难以确立。在这种条件下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于现实中国的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生理论,也面临着理论观念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那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所当然也应该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多元文化虽然比一元文化更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但一切文化体系都是从属于一定的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才能使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一个人只有树立高尚的理想,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与人生;
一个人具有符合人类进步趋势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深深地扎根,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2.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思想观念变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先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新时代思想观念变革的集结。多元文化必然带来价值观冲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元化体系,而是吸收各民族文化与全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这种文化包容精神是建立在尊重差异性基础上,尊重本土文化多元化和尊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体现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有利于各种文化相互促进与协同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伴随着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过程,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否良性发展不仅影响到就业后的生产实践,也通过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直接影响社会和谐。

3.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大多职业院校由于历史基础与归属背景复杂多样,文化底蕴人文与学术氛围各不相同,许多职业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行轻知观念影响,具有重视经验技能而轻视理论知识的倾向,求知与研究的各种活动很少,无论教师文化建设还是学生文化建设都相对落后。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价值观念,由于教师与学生价值观念的相对落后,势必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属于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用其统领物质文化建设与制度文化建设,就能够推动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升到新的水平。(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学生人格完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表现于多元文化的对立统一中。矛盾冲突与选择困惑干扰新生代人格发展,多元化加剧了学生个体人格的多维性,甚至于出现难以调和的人格分裂现象。高尚与低俗、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可以同存于一人,这种现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人格成长表现为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表现为个性倾向性发展与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前者的结合表现为心理过程,起主导作用的是认知;
后者的结合构成个性心理,起主导作用的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由于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那么学生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就不是孤立的,环境与教育的范畴应该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则是把三个层面紧密结合,体现了国家的历史重任、社会的发展目标,个人的道德自律三者统一。这三者的统一有利于学生道德人格与心理人格得到完善与发展。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体现。既然人的自由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来建构。职业院校必须更新观念,不能简单把学生作为驯服工具,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第一,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完善学生的认知模式与心智模式;
第二,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原则,让学生成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自觉主体,使学生自觉地关心人、关心社会;
第三,要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性特征,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设计,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与心理人格,

2.加强理想教育,培育学生精神动力理想对人生发展具有导向与激励作用。农耕文明的感觉主导易使人们的理想趋于世俗性,商品时代的物欲横流易使人们的理想趋于功利性。在二千三百年前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重要的不是世俗感觉价值,也不是自我功利价值,而是超越于感觉与功利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精神。从人类两千八百年的“轴心时代”开始的人类文明发展正是理性主义主导的,那时的“终极关怀的觉醒”一定程度促进了人们对于世俗感觉的超越,儒家不问鬼神则回避了终极,这一回避影响了后来的传统文化,使人们更加依赖于感觉世界而忽视普遍性精神,现时代感觉主义与功利主义泛滥也就有了历史根源。面对此,加强理想教育就不能停留于空调的说教,应该从培养社会的理性精神着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精髓,具有思想启蒙的性质。面对传统文化重行轻知的传统,首要问题应该是价值观培育,这也是从认同到内化的思想飞跃过程,思想认识率先完成质的飞跃,践行才能有新的突破。当然,认知与践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但认知应该相对领先于行动,当精神世界成为更多的人们价值追求时,这个民族才有真正意义的觉醒。

3.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德育教学模式破除重行轻知传统观念影响与束缚,应该倡导具有现代精神的新的知行合一价值观念,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当爱尔维修说“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时,这里所说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但不等于学校教育,教育的涵义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特别是政治法律制度等对人的影响,所以他倡导改造人必先改造环境和教育。各种调查表明:家庭与社会的组合是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大部分因素,寄希望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关键作用的思想是不现实的。这也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与社会、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用空洞说教要求学生难以做到以理服人,用不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模式要求学生不符合实际,思想肤浅的趣味教学只能使神经暂时兴奋而不能使人的认知深化,行为主义教学模式泛滥只是变相步入传统而不是走近理性。德育教材若要真正改革应该抛弃这样模式,德育教学模式应该体现进一步的开放性、包容性,不仅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更要超吸收全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重视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落后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各种原因,教师专业发展得不到足够重视,一些德育工作者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对多元化文明缺乏认知基础,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模式也存在问题。一般地说,人们对一定价值观认同可以分为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和自觉认同四种模式。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都是无法深入人心的,只有自觉认同才能形成内化过程,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认同模式多为前三种情况。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一定要设法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健全德育工作的工作体系与改善德育工作方法。通过校本培训与校本研修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具有具有较高水平的师德修养,具有现代文化理念与现代教育技能,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适合学生心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