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2 18:0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产生于20世纪末,研究和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学与生活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五篇】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产生于20世纪末,研究和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主要方向的学习研究会,在各高校的党委、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之下,其发展速度、受关注的程度、影响的广度超越了其他学生社团,越来越成为当今教育界和新闻媒介关注的热点。红色理论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课堂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形式,它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与主流思想观念保持高度一致,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先进性,理论社团的成员都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先进青年学生,他们是积极学习、宣传、研究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示范群体,已经成为高校青年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中,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着其特定的价值。本文结合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红色协会”(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通过理论社团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等成功案例,对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定价值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毕竟是理论,还需要客观实践的有力说明和积极支持,才更具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论社团为载体,一方面在立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大节日、社会热点,以爱国主义、感受改革开放成就等为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了解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融入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使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透视角度、不同的思想观念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交融。学生在参与理论社团丰富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将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内化,从而达到提高道德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效果。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主阵地、以讨论播放影视资料片等单一的方式进行,是一种防御式、单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具有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开展校内校外各种形式的提高自身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参观考察百色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利用柳州市文化名城和工业城市等丰富的博物馆、国有企业等教学资源开展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阵地,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形式,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效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引领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大学生理论社团能够很好地把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更由于社团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思考和活动紧密结合,因而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畅地内化于学生心中。大学生理论社团集聚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大学生理论社团通过丰富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课堂和舞台,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大学生理论社团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趋势和竞争要求,积极寻求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途径。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如果单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的。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力地化解了冲突,保证学校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各种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感受时代的变化,从而使大学生理论社团成为学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而真实的窗口,使学校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学生理论社团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理论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在学校中的大量出现,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学生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新阵地,可以通过利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去占领这块阵地,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需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在班级概念日趋弱化、学生流动性日趋增强的情况下,以社团为单位的学生集体组织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理论社团精彩纷呈的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高校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理论社团的各项活动集中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的价值观、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使校园文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富有时代特征,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在学校内,校园文化只有经过传播,才能影响和感染更多学校成员,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则能够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各种以节假日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社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和党校学习、学术报告会,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无不是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这一系列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同时,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就是社会实践,如暑期社会调研和红色之旅调研考察活动,它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向学校以外的社会传播、渗透与融合。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将各种校园文化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并将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风尚展示于社会;
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又将社会文化传入大学校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进而达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的目的。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繁杂,主要包括基层组织的建设、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则包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以及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等。其中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各项教育工作中都需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入党动机的教育、党的知识的教育、党员意识的教育、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更加明显,而大量学生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又有些学生入党的思想动机不纯,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学生党建教育工作更显重要,也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党建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在内容上有一致的地方。二者都是在高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学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凝聚、鼓舞、引领”,都涉及学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都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种内容上的相通性特征,也就使二者工作之间的互通有无成为可能,也要求彼此之间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对方工作提供促进作用。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更有效的党建工作培养途径。

大学生理论社团的自我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社团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的营造、学生党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还要通过不断的探讨、交流与沟通互助,探寻到一条更加适合其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凸现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丽红,于淑华等.高校理论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6(1)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 高校教育 新时期 文科学生

[作者简介]申红星(1978- ),男,河南辉县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4(2014)20-0161-02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在文科学生中纷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文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起到社会实践一般意义上的功效,而且对高校文科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价值。本文拟围绕社会调查对高校文科学生的功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文科学生的能力水平,强化当代高校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社会调查实践对新时期高校文科学生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增强其研究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收集本学科研究资料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潮流是跨学科的融合研究,很多人文学科,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政治学、文化学、旅游学等,其研究视野不再拘泥于本学科的研究领域,而是提倡跨越学科的界限。而开展这些人文学科的研究,不约而同地提倡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当中获取本学科的研究资料。例如,历史学研究主张改变过去研究大多集中在帝王将相以及少数的精英人物身上的状况,提倡研究“来自下层的历史”,关注普通民众的历史。而开展这些内容的研究,仅仅依靠传统的官方史书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不断开辟新的资料来源,将历史学研究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以满足史学研究视角转换的需要。同样,社会学研究也常常需要运用到历史方法和跨文化的比较方法,需要与历史学、文化学等密切结合。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以让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区之中,到村落田野之中,收集一些地方性研究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政府档案、统计资料、族谱、碑刻、民间文书等文献资料,而且包括通过访谈获取的口碑资料。这种通过社会调查获取资料的方法,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如顾颉刚、梁方仲、费孝通等,已经广泛使用。当前在文科学生教育中采用这种方法,对于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收集与整理的资料,必为高校文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实现学术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社会,更好地理解来自社会的资料

现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是兼具一定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文科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实践机会相对不多。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情况,让他们走出校园更好地感知社会,特别是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来自社会的资料。在高校文科学生学习中涉及很多资料理解问题,对于来自社会的资料的理解除了有一定的文献功底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例如,历史学专业涉及对基层民间社会资料的理解,如明清的保甲、里甲,民国时期的各种慈善组织、公共组织等资料;
社会学专业涉及对档案资料等的理解。尤其是一些从乡土社会中收集到的地方性社会资料,只有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才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行社会调查特别是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寻找地方性材料是第二位的,更好地理解、感知、解读这些来自社会的资料才是最重要的。

(三)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论文选题的多样性

在对高校文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学位论文的指导是很重要的部分。而当前高校文科学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方面却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位论文如何选题。很多文科学生普遍反映很难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一些学生为了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不得不选择一些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题目,造成“炒冷饭”的选题现象。论文选题面临种种困难,必然会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导致很多本科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增加论文选题的多样性。例如,当前历史研究的趋势已不再是开展整个国家层面上的宏大叙事研究,而是强调日益精细、日益细致的区域个案研究,提倡“以小见大”,关注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社会实践之中有取之不尽的历史研究资料,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必将在很大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与创新能力。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与社会发展、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以及民风民俗问题,这些素材经过分析、提炼,都可成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现实感。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家的情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一般都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社会实践、田野调查,或开展问卷调查,或集中收集政府档案、统计材料、族谱、碑刻、往来书信、契约等地方性资料,并进行访谈。对家乡进行社会调查,可提高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家乡所在地的了解,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淳朴情感。同时,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也是学生初步与社会接触,不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认识社会现实,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其与人沟通的能力,从而为其将来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非常必要,其作用也十分重要。然而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社会调查之前,应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开展社会调查工作,不是盲目地开展,而是应有一整套的计划和实施方针。首先,要求学生在开展社会调查之前,对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通盘的考虑和准备。其次,在明确社会实践地点之后、实践活动真正开展之前,认真阅读与此地点相关的社会文献资料,比如地方志、相关档案资料等。再次,开展社会调查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器材的准备。如前所述,进行社会调查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收集地方性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口碑资料,这就需要准备一些必不可少的现代器材,诸如数码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等电子器材,应将其充好电源、调试完毕、妥善准备。最后,开展社会学方面的社会实践,需要尽早开展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以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之用。总之,社会调查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异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社会调查的正常开展以及调查的效果与质量。

(二)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调查记录尽量全面、完整

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值得高校文科学生注意。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比如,对一个村落开展调查,需要我们收集一些访谈资料,那么究竟应选择哪些人进行采访呢?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上了年纪的、有一定文化知识、当地消息灵通的人进行采访。因为这些人在当地生活的时间较长,对当地的了解相对较多。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学生还应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让陌生人愿意敞开心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展开。采访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认真记录,对于采访的时间、地点、内容都应认真加以记录,最好能对谈话的内容进行同步录音。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应尽可能全面、详细、完整。如对调查的确切时间,调查的事件、人物、结果等的记录,都应非常完整。因为这些调查都是不可回续的,不可能等到调查结束之后,发现有缺漏的地方再回去补救。所以,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应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

(三)在社会调查实践结束之后,应迅速做好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实践结束之后,需要对此次社会实践及时做出总结,最好的方式就是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是在对社会某一专题进行有目的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社会实践,学生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应在此基础上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实践报告兼具实践性和告知性,结构应完整、严谨,论述的语言也应严密、精练。一般来说,在社会调查完成之后,应立即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刚结束之时,自己的直观感受最为真实,很多社会实践中的认识也最为深刻,此时进行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时效性最强,记录也最为完整,不会有太大的疏漏。否则,若是在实践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再去撰写社会实践报告,那么很多实践过程中的感悟、认识等都会或多或少地遗忘或缺失,留下很多的缺憾。

在当前高校教育日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无论是对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还是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时,应注意一定的策略与方式。在调查活动开展之前、过程之中以及之后,都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而言,需要与时俱进,在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紧跟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潮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如果条件成熟,教师最好能亲自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共同讨论实践活动的结果,真正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2006.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
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及核心问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看似早已被人熟知掌握,然真正进入学理的考证分析进而阐释其质的规定性却面临着复杂丰富甚至艰难的局面。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成果尝试提出对这一概念的自我界定。

一、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几种界定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析可谓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但细致分析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代表观点。

(一)从广义的实践观视角出发来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如认为“大学生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活动;
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
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以此将其分为:“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虚拟社会实践活动。”[2]此种划分突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全程性,尤其是虚拟社会实践的提出是对当今时代的鲜明回应。但同时也导致了如下问题:一是是否所有教育性实践活动均应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范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否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内涵?二是此种划分看似层次与范围分明,但是在实质上却导致了所划分内容的交叠。如其认为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有专题调查、专业实习,校园社会实践中有志愿服务与勤工助学,但是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其定义同样存在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包含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包括走出校园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可见此种划分在其层次中是存在交叉的。

与此相类似,从广义实践观出发,相对于传统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学者认为“在广义的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就是广义的实践教学。广义的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并以此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第三种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假期社会服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总之它是指参与各种科学文化的创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生产实践的活动。”[3]此种定义从实践-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概念路径出发,可以说较科学的阐释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性实践本质问题,但是同样面临着具体外延划分层次区别以及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区分度问题。

(二)从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来寻求概念的界定

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此项教育活动的科学化、社会化以及长效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来保障其顺利推进实施。因此,从这项活动开展的真实历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以及由政策文件所保障的合法性内涵。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进行泛化的定义,其理由有二:“一是从出现的时间视角来看,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内实践要远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定的内涵,即走出校门,具有社会参与性。”[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论及实践教学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这里就明确表明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此概念的界定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活动以及政策文件出发来处理其具体内涵关系,考虑到了概念界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是就概念的质性要素阐释还不够全面。

另外相类似的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李长松,2006年)可以明显看出,此概念的阐释借用了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规定性内涵。

・理论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三)基于不同学科语境的概念界定

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所关涉到的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此外还有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语境出来,也会得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结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问题。因而以此为出发点,很多学者均肯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剂与行为外化的选择器,并应促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有机结合,而概念的结合式探析就成为了先导。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阐释即为例证。前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多种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6]而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中审视这一教育活动,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结合学生政治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7]。此种定义直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彼此的视野,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拓展,较好的促进了二者育人合力的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无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场域。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机理的揭示还需更加精细化。

其次,教育学核心关注的是生命个体的成长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就有了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视域。如有学者从实践教育出发来探讨这一概念,认为其应该有三层内涵:“从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教育措施、方法,它往往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课程体系及教育体系。从广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实践育人’、‘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8]可以说此概念界定给出了研究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广阔理论背景以及应然所需关涉的理论层次,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其具体内涵,还需从实践教育的整体范畴中剥离出来。

以上界定均对这一概念的探析给出了相对各异的标准以及具体的界定类型划分,丰富了后来研究者对这一概念不同角度的审视,从而继续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而在正式开始对此概念的界定之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界定本身所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至关重要。

二、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名词的构成是复合形式的。在了解与其相关的理论背景基础上对其核心词汇进行有机拆分可以得到支持这一概念的上位概念――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换言之,在界定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时,首先应该就上述概念的意涵进行分析整合,进而在遵循词汇群义不断扩展的逻辑推演基础上得出所需概念的具体表述。其次,只单纯的逻辑推演不足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圆满,因为站在不同的学科立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表述范式所决定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行界定,本文将主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出发,重点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形塑与整体素质的养成以及教育机制、规律的探求,并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与哲学等相关学科视野以求达到界析的综合全面。最后,作为现实层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其正式生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积极倡导努力下真实开展的一项逐渐扩大完善的育人工程。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入现实层面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其理论层面的抽象概括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探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以往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是指能动地、客观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0]正是由于实践的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揭示了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机制、认识的发生发展验证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工具)。由此三要素构成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客观的活动。构成实践诸要素以及实践过程、结果均具有客观性,受到现实关系的制约。其次实践活动呈现出自觉能动的特质,实践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人的意志对象化为客观现实。另外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每一项实践活动均受到社会现实关系的制约从而使不同时代的实践活动具有传承累积性以及时代突破性。最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指的是实践活动本身的客观物质性以及促使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的功能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因此人正是通过实践来把握物质世界的,它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正是由于实践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与人的认识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活动从开始便屡屡谋求与其交融式发展,探究将教育要素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希冀借助实践活动来达到教育价值的真实传递,从而促进教育对象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历史上看,不论西方教育大家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还是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躬行乃启化之源均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更是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但是从教育的视野中来看实践活动,则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实践活动的特色所在。“教育性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并基于多样化操作学习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13]由此可见,相对于一般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能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教育性实践更加注重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习得情境性的体验认知与阶段性的总结反思。因为说到底教育性的实践是一种学习发展过程,较之一般实践活动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参与改造,它更体现在学生于实践学习中实现思维品质的内化与行为动机的外化;
注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深刻的检视主观世界的既有状态,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情境的观察访问以及社会服务学习验证知识理论、培养动手操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生命个体的完善。而这一实践活动进入学校教学之中,便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与理论教育(或称为知识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育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教育指的是在“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理论的指导之下,将教育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实践活动成为教育的具体场域以及知识载体。一般说来,传统形态的理论教育将课堂视为教学的唯一固定地点,采取教师-文本-学生的单向度知识传递方式,进而学生也将间接经验的获得作为教育的主要成果。而实践教育是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教育绝不是取代知识教育,取消课堂对间接经验的传递,而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并且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同时结合理论形态的教育形式,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来达到教育过程的真实有效),重点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静听”的被动接受局面。同时教师也非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知识价值真伪与对错的唯一裁判者以及教学结果仅有的评判者,而是实践教育活动的科学设计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艺术指导者以及实践教育结果的反思总结者。此外实践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养成以达到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教育以“问题型、策略型、情感型、技能型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14]。这是一类主要涉及“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理的运用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或情感性体验等。不同于理论教学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主要关涉“是什么”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题、命题等的具体事实为何。同时就其外延来看,实践教育按教学的地点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在这三者之中,社会实践教育是最为根本的一种类型。

之所以说社会实践教育是实践教育体系中最为根本的一种形式,是因为它是课堂与校园实践教育的最后指向所在,并最为深刻鲜明地体现了实践教育的精神理念以及对其具体实践教育程式的验证丰富。相对于课堂实践教育中的讨论、学生展示等教育活动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校园实践教育而言,社会实践教育强调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现实,是在预先具有设计性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情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进而反思总结的一种具有发展性的学习过程。它与理论教育以及课堂、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

由图1可以看到,如果说整个教育体系是由两个圆环所组成的话,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整体教育中实践教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补充,也非是决然割裂式的互不相容,而是相互渗透、彼此依存式的和谐式生长。通过实践教育,加深了对理论教育所传递知识的验证,同时成为了理论知识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另一方面,理论教育也为实践教育的进行提供了知识心理基础。进一步来看,在实践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是另外两种实践教育形式的延伸与确证,是实践教育中最基本、最主体的存在。而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概念发展的逻辑来看,经过前文对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其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此时便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到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群组逻辑发展的理论链条之中,找到支撑其意涵发展的理论背景,从而可以在宏阔的视野中审视解读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除此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成型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育人工程有其历史脉络。可以说从开始便承担了特定的教育任务,具有专门的教育功能。1984年,团中央在辽宁首次召开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同志正式提出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口号,这一原则被确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方针。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指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年8月20日,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决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并强调“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革紧密结合,使之逐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从开始便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强调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实现教育成长与社会服务的双重功效。基于此,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界定为:在共青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课堂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具有计划选择性的学习活动。

此定义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属性问题。强调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形态,并非所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均为实践教育的范畴,而是经由指导机构、学校教师以及实践单位等综合性的设计选择,以实践活动为实施载体,具有计划性与指导性的学习活动。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不同于理论教育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进而反思整合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实践技能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的内化,是一种以直接经验学习、即时信息获得为主的教育活动。再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是彼此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并在现实层面上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切合社会需求以实现服务社会的教育改革。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改造主观世界、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充分实现了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模式,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精神实质。而就其外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划分为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实习、实验、军事训练等;
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教育,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

参考文献:

[1][2]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8,61-62.

[3]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4][5]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112.

[6]魏志强.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法的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

[7]韩旭.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曾素林.论实践教育――基于实证方法与国际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3.

[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34.

[10]杨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

[1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8.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红色学生社团;
高校职能;
发展现状;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71-2

一、建设和发展高校红色学生社团的背景与价值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崭新篇章。党的十以来,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重要方面,都作了深入地阐述。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的高等院校,在此新的形势下当有新的作为。

在层次、类别都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中,红色学生社团是高等院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建设和发展红色学生社团是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重要载体,且对于高校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在第三课堂提高服务社会质量等方面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讲,当前建设和发展红色学生社团,就是在有效实现高校主要的四大职能。因此,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科学运行红色学生社团,发挥其重要价值,使其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马克思主义学校”、使其成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研机构”,使其成为创新和传播中国优秀文明的“文化场所”、使其成为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社会课堂”,是高等院校在自身四大职能实现的视野中必须要考量的问题,具有不可回避的逻辑意义与深远价值。

二、建设和发展高校红色学生社团所面临的现状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红色社团的发展并不充分,也未能有效体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功能和价值。究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高校的红色学生社团的运行还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和较大的障碍。尽管各高校采取不同举措来运行。但其运行机制还存在较多的漏洞,有的还存在与时代精神不够符合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性彰显不足。当前,很多高校的红色学生社团在社团的指导思想、发展的理念、社团的组织结构、社团活动的开展、社团运行的机制等方面,都缺乏专业性的特质。这就造成一方面,社团本来应该有的专业性得不到彰显;
另一方面,社团会员本身应该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不足、专业基本技能掌握不够;
再一方面,学生社团运行“小而全”,社团活动“泛社团化”,呈现出同质化倾向。有的红色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总与其他社团有相似之处,如文体活动等。活动与红色社团本来应该有的指向不一致。

(二)实践性体现不够。在当前的高等院校,有相当一部分红色学生社团在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方面,呈现出过于理论化特点,缺乏了红色社团与社会的接触环节,其实践性不强。这种纯理论化的组织和运行模式,就是社团不接地气的表现。这直接带来的问题是,社团所注重的纯文献的理论研究,不能很好的解释和解决大学生在社会上看到的各种现实问题,让实际状态和理论理想脱节了,不能有效为民众现实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需要提供正相关的有力支撑。

(三)认同度表现不高。当前,很多高校的红色社团尽管都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就红色学生社团的存在价值,无论是高校中的社团会员或是非社团学生,还是社会民众,对其存在明显的理解和认同不够的现象。一方面,他们认为红色理论社团所组织开展的活动与其他社团活动有趋同性。在他们看来,这些活动并非该社团的宗旨表达、主题指向。即便是相关的主题指向,也是仅仅对理论问题简单的宣教。另一方面,如果按照“有位需有为”的标准来衡量,当前红色学生社团处境比较尴尬的现象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三、建设和发展高校红色学生社团的策略

要破解当前高校红色学生社团发展的难题,除了要找到这些具体的瓶颈问题之外,还必须要寻找到有效的新的运行机制和关键的主题策略。笔者研究了重庆师范大学红色学生社团的运行模式及效果状态,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可供研讨和参考的应对策略。有的还比较有借鉴的价值和可行性。

(一)社团挂靠有依托,走专业化道路。将红色学生社团挂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单位或教研部门,寻求更具专业视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化支撑。比如,重庆师范大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法律协会”、“三春湖廉风学社”、“社会调查与研究协会”、“辩论协会”挂靠该校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学院的专业学科优势、师资力量、专业学生,开展专业活动。这就有效解决了社团的专业化道路问题,至少有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有专业理论问题和专业前沿话题可资探讨、有专业活动可以开展,并可确保专业化道路的质量与水平。这也是高校培养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的重要途径。

(二)注重调查研究,走实践化道路。高校红色学生社团不仅要注重理论问题的学术研究及社会问题的“形而上”的探讨,还必须注重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求实证支持。重庆师范大学的红色学生社团利用“三下乡”、“三进三同”、“四进社区”、“红岩连线”等活动,让社团会员深入城乡各地、科研院所、博物馆、科技馆、革命纪念地等开展社会考察和社会调查。大学生社团会员,下到农村、进入社区、进到企业,广泛开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用数据和事实来阐释理论问题及政策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对经过实证后的理论或政策方针,进行科学的解读。以此确保理论研究与现实生活不脱节。社团还组织社团会员积极参加大学生支教和创业活动,激发大学生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主旋律。社团组织的敬老助残帮困服务、特殊家庭教育服务、社区公益事业服务,提升了社团会员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丰富了会员的人生阅历、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增长了大学生的才干。这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重视传播辐射,走科普化道路。高校红色学生社团不仅要在社团内部开展专业理论研究,还要在校园内的第二课堂环节和校园外的社会环境中开展理论知识和政策方针的宣传普及活动,寻求社会的认同感。红色理论社团要不失时机的走上全校的大舞台,甚至下农村、进社区,走进大众,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朴实的语言和方式,十分透彻地宣讲较为深刻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方针。如:重庆师范大学的红色学生社团开展文化培训、科普讲座、法律宣传和咨询等社团服务活动,用普及化的心态完成文化创新与传承的使命,用虚心学习的姿态完成自我的提升,从而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与职能。

(四)成立党团组织,走红色化道路。高等院校可以尝试在红色学生社团中建立直属党支部或直属团支部等党团组织,让自己的红色更加亮丽。比如:重庆师范大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中成立了直属团支部,按团组织的要求来建设社团,让社团更加严密,更具政治性、组织性,让社团会员多一些责任和约束。这是学校狠抓党的后备军建设,在校园里旗帜鲜明地传递党的声音、树立党的旗帜,大力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的重要举措。这也会让一个红色社团就是一个突击队,一个党员或团员就是一个急先锋,从而让红色学生社团的“红”,更加透亮、更加鲜红。党团组织建在社团,是高校通过社团着力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大学生,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大责任与大使命。

(五)形成丰硕成果,走研究型道路。红色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还体现在社团本身的历史积淀与现有研究成果。高校要鼓励社团会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实证研究,形成实证研究理论成果。比如: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等红色学生社团不仅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讨与社会调研活动,还鼓励学生在“三下乡”、“三进三同”、“四进社区”等活动中撰写出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其中,社团的会员还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宁夏党校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这不仅为社团赢得了各种支持,还为社团自身赢得了自信与尊严,让红色学生社团的旗帜更加飘扬。这就是发挥了高校科学研究的功能、体现了文化传承的价值、呈现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胡风;
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
创作观念

胡风偶然阅读到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得知作者是经过十年的岁月才能把一片八万字左右的作品完成,表示出了非常的吃惊,由此,开始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文学”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略论文学无门》中认为,真正的文学,是“真的血写的书”,是作家们经过生活的磨砺之后苦心竭力上下求索的结果。作家不是魔术师,不能把假变真,更不能从无变有。也就是说,作家写作的经验来源于生活,真实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自然要到生活的洪炉中去寻找、去积累,而作者本人,更要有经验生活的勇气,即在生活和艺术中间受难的精神。“真的战士和真的诗人就不得不这样走上了同一道路,或者可以说罢,战士和诗人原来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i所以,在此胡风就已经明确指出,如果真有所谓“到文学的门”,恐怕只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追求人生经验的丰满,让人生本身具有不可撼动的艺术魅力;
其二是追求文字追大程度反映内心,在严肃的创作态度下产生无伪的文字。由此,可以对胡风的文学理论作出一些思考及探索。

一、“为人生”的功用主义与“五四”启蒙主义

胡风在20年代初受到了新文学的影响,尤其鲁迅的作品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还在上中学时候的胡风在阅读《呐喊》之后,凡有鲁迅所作,都要进行阅读,“即使是化名写的小杂感,也要搜出来看,猜测是不是他写的。到《语丝》出版,更是每期非把他的文章贪读不止的。他的人物,例如,闰土、祥林嫂、阿Q、孔乙己、子君、眉间尺……,都经常活在我的心里。”ii即使是在鲁迅去世之后,胡风依然对鲁迅及其作品推崇备至。鲁迅的思想渗透到了胡风的文学观念,一方面,使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功用主义者,强调生活向文学要求最高的教育的思想的意义。他在《林语堂论》一文中就批评林氏的个性不能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来改变社会,而是“作为自己沉醉自己满足的主体”iii,反对他寄沉痛于幽默,退回到怡然自得的个人情趣;
在七月社第二次座谈会提出“大众启蒙运动是大众生活改造运动底内容之一”。胡风一贯坚持文学的斗士精神与践行文学的思想启蒙功能。另一方面他的功用文学始终立足于“五四”传统,坚持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在《论民族形式问题》中对向林冰等人提出的“‘民族形式’的创造应该以‘民间形式’为‘中心源泉’”、“新质发生于旧质的胎内”等论断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大众语的建设(即文体和语体) 等方面展开的,“坚决维护五四的启蒙主义传统, 反对简单地服从于救亡斗争;

强调应把启蒙注入救亡之中, 使救亡具有民主性的新的时代特征和世界性水平。”iv

二、社会主义意识与现实主义创作观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贯穿着胡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始末。1936年,胡风出版了《文学与生活》一书,在引言中说:“如果读者在这拙劣的叙述里面读得出来一点对于文艺的活的理解,对于中国的和外国的反动文艺影响发生疑问,想努力从社会生活的地盘上去接近文艺,作者就觉得满足了。”v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这本书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内核,他注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自然主义、公式主义、主观主义等倾向都流露出反对情绪,它们“不能真正地和生活融合以及超出生活之上,由生活里面汲取热力,汲取感激,用这热力这感激来创造出能够温暖人生推动人生的,说出了生活真实的文艺作品。”vi胡风在积极自身清算机械论或庸俗社会学的创作方法的同时,积极的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在这一方面,高尔基和托尔斯泰可以称得上是他的精神导师。胡风称赞托尔斯泰之所以由批判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大师是“由于他的工作精神上的原因”。这种批判精神不是来源于理论要求,而是生活态度上的人道主义和艺术态度上的现实主义。因此作家们才能“要求他的艺术向现实深处肉搏,向现实深处肉搏的艺术努力又使他的对于人生苦恼的痛感加强了”vii。胡风同时称赞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精神,使他成为伟大的“受难家”、“现实批判者”和“光明传播者”viii。高尔基可以彻底和大众成为一体,彻底打通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的道路,用作家独特的双手触摸到历史的神经,一般和特别、主观和客观都在笔下融合统一。

三、重视文学创作问题的研究,文学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

从20世纪30年代撰写《文学与生活》一书和发表《关于创作经验》一文开始,对于文学创作问题开始了不懈的探讨。1937年抗战爆发后,胡风主编的《七月》在上海创刊。在面对大量稿件的同时,编辑的过程就是胡风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他在对稿件取舍、修改的时候,也锤炼除了自己的一套文学批评体系。不仅如此,胡风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敏锐的从中发现一些文坛不良的创作风气和创作倾向,及时的指出其中的不足。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胡风目光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更经常针对社会和文化痼疾发言,在论及文艺问题时具有时代气息。在《略论文学无门》一文中探讨“世界究竟有没有到达文学的门”时,不仅就创作方法进行讨论,而且对于一些文坛中只追求文坛地位,而没有在现实生活磨砺自己、缺乏经验的作家“乖角儿”进行了批判,表现出对于文坛这种投机主义创作风气的反感。“如果把文学解作文坛上的地位,把门解作手段,那就非但有,而且很多,上海滩上的许多文人就是精明得很的老马。会吹,会装,得势的时候会拉拢排挤,失势的时候会造谣生事,需要牺牲朋友的时候就说是为了理论,到需要丢掉自己的立场的时候又说是为了感情,等等,等等。这样地,我们有了成群的互相倾轧或互相勾搭的文人也有了成群的彼此吹捧或彼此中伤的文坛消息”。ix胡风在《关于人与诗,关于第二义的诗人》中针对艺术第一还是人生第一的争论中持人性高于诗性的观点,认为一个不是一个真与善的人即便能写出好诗,也只能是第二义的诗人。从文学的审美角度这一观点虽然有点偏狭,但可以从中看出胡风作为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启蒙主义文艺理论家。在《七月》上除了所选文章具有社会批判性外还有一些社会评论、书评的出现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注释:

i 胡风:略论文学无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什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ii 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M]∥胡风选集(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iii 胡风:林语堂论//人民大众向文学要什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iv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5 月.

v 胡风.文学与生活・小引[M]∥胡风全集(2).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vi 胡风.文学与生活・小引[M]∥胡风全集(2).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vii 胡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道路[M]∥胡风全集(3)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