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与北杂剧在曲调、唱法、故事题材等方面有着相互的借鉴与影响。在科诨上,亦复如此。下文试从南戏、北杂剧在科诨上的特点,南戏与北杂剧在科诨上的相互影响进行论述。一、宋末元初南戏科诨的特点宋末元初南戏的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学生元旦古诗【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元旦的古诗范文第1篇
南戏与北杂剧在曲调、唱法、故事题材等方面有着相互的借鉴与影响。在科诨上,亦复如此。下文试从南戏、北杂剧在科诨上的特点,南戏与北杂剧在科诨上的相互影响进行论述。
一、宋末元初南戏科诨的特点
宋末元初南戏的滑稽内容主要由净、丑、末在科白中完成,主角生、旦的滑稽戏份少,唱词中的滑稽内容少。滑稽内容与剧情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不够密切。
(一)主角生、旦的滑稽戏份少
通过考察《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这三本现存的宋末元初之南戏,可以发现,此时的南戏运用的喜剧技巧非常丰富,主要有滑稽扮相、打斗科诨、以演出打诨、三科科诨、夸嘴自打嘴科诨、荒诞科诨、某某名科诨、跌倒科诨、语误科诨、陌生化科诨、谐音科诨、健忘科诨、顺口溜式科诨、上下场科诨、数字科诨等。
如此丰富的喜剧技巧,由此生成了繁多的滑稽内容,但却主要由丑、净、末来完成,生、旦很少表演滑稽内容,可举的例子,如《张协状元》第十二出有贫女打丑扮小二的打斗科诨:“(丑)教你来与我做老婆。(旦唾)打脊!不晓事底呆子,来伤触人。打个贫胎!(打丑)(丑叫)好也,保甲,打老公,老婆打老公。”此处女子打男子,是可笑的,配以丑的“老婆打老公”之语,更为可笑。此剧还有生、旦分别参与的两处下场诗科诨。另外,《错立身》中有生旦彼此斗嘴的一处科诨。除了这些,就举不出例子了。
(二)唱词中滑稽内容少
在唱词中表现滑稽内容,从宋末元初南戏中只能找到四例,相对于科白中的滑稽内容要少得多。
例如南戏《张协状元》中的一段丑赖房钱的滑稽言谈与唱词,科白部分交待了赖房钱之事实,其中有丑与净的科诨,曲唱部分由四支《麻郎》曲子组成,主要是丑与净对骂,富于喜剧效果。这段滑稽言谈与唱词被叶德均命名为“赖房钱麻郎”,认为这与官本杂剧段数“赖房钱啄木儿”是类似的演出,此观点见于胡忌的《宋金杂剧考》:“近得叶德均先生来函指出,谓《张协状元》南戏中有‘赖房钱麻郎’,可能即是宋杂剧的‘赖房钱啄木儿’(见官本杂剧段数)同类形式演出,惟‘麻郎’和‘啄木儿’是曲调之别罢了!”
(三)滑稽内容与剧情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不够密切
宋末元初南戏中的滑稽内容较多纯为滑稽而设,虽借日常生活细节来表现,但与剧情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不够密切。
如《张协状元》中的贫女和张协,他们是主角,但他们的滑稽内容不多,也就是说,滑稽内容首先与主要人物的塑造无关。再看次要角色,其中的李大公、李大婆、小二的戏份较多,他们的滑稽内容也较多,且与这一家三口的乡村人身份较切合,尤其是小二的形象借着滑稽内容刻画得较为生动。但亦有运用不当的时候,如此剧第十一出曾表现了李大公的吝啬,李大婆是大方的,但在第十九出中,吝啬的成了李大婆,大方的是李大公,滑稽内容与人物形象塑造相矛盾。其他次要角色,如被强盗抢了财物的客商、赖房钱的秀才、店主婆,他们的出场与剧情、人物形象的塑造并无关系,只是些为增添滑稽效果而设置的人物。再如较多的以演出打诨、打斗科诨,也是为逗笑而设,与剧情、人物形象的塑造无关。
二、元杂剧科诨的特点
元杂剧有元代刊本、明代刊本,明刊本经过了明人的修改,体现出明人的戏剧观念,杜海军在《从元杂剧元明刊本之比较论明代戏曲的进步》一文中总结道:“明人在刊刻元杂剧时肯定是参入了明人对元杂剧的认识,是戏曲史发展到明代才可能产生的认识,因此可看作是明代戏曲观念的一种体现方式,是明代戏曲史的一部分。”所以,要考察元杂剧的原貌,元刊本是主要的依据。
通过考察现存的三十本元刊杂剧的滑稽内容,可以发现,主唱的正末、正旦有很多滑稽戏份,唱词中也有很多滑稽内容。且滑稽内容与剧情、人物形象塑造关系密切。
(一)正末、正旦有较多滑稽戏份
在元刊杂剧中,出现较多的科诨有滑稽扮相、打斗科诨、以演出打诨、象声词科诨、三科科诨、夸嘴自打嘴科诨、骂词科诨,每类都被三本或更多的杂剧运用。其次是被两本杂剧运用的,有装呆科诨、跌倒科诨、上下场科诨、当面不知而冒犯科诨、以死亡打诨。再次是被一本杂剧运用的,有陌生化科诨、戏有名句成言科诨、某某名科诨、嘴硬科诨、健忘科诨、喷嚏科诨、唱曲科诨(是唱法本身滑稽,与在唱词中表现滑稽内容不同)等。除了这些科诨,元杂剧还会利用喜剧性格、喜剧情节来形成喜剧效果。
从角色来看,元刊杂剧中主唱的正末的科诨最多,上列各类科诨中,除唱曲科诨,都有正末参与的。非主唱的男性外角科诨不多,净有打斗科诨、吝啬科诨。小末有打斗科诨。孤有喜剧性格,外末有下场诗科诨。其他标明具体角色的男性外脚有滑稽扮相、三科科诨、夸嘴自打嘴科诨、打斗科诨、当面不知而冒犯科诨、唱曲科诨。主唱的正旦有骂词科诨及借喜剧情节、喜剧性格形成喜剧效果。非主唱的旦有滑稽扮相、打斗科诨、吝啬科诨、上场诗科诨、呆憨科诨及借喜剧性格形成喜剧效果。
由此可见,元刊杂剧中的主唱者正末、正旦也有很多引人发笑的戏份。这与南戏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差异,还可通过四种故事题材相同的元刊元杂剧与南戏的比较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这四种元杂剧与南戏是:杂剧《诸宫调风月紫云庭》与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杂剧《新刊关目闺怨佳人拜月亭》与南戏《拜月亭记》。
《诸宫调风月紫云庭》中,旦韩楚兰的第一套曲子全是骂虔婆的,第二、三套中也有骂虔婆的曲子,以骂词科诨制造喜剧效果的同时,刻画出她的泼辣与痴情,亦为后文她与灵春马被拆散张本。他俩别后重逢时她认不出灵春马,在他面前夸说了一通灵春马的才能、模样、性格,然后还被面前认不出的灵春马惹气了,打了他几个巴掌,待相认之后,韩楚兰唱道:“你这般忍冷躭饿觅着我,越引起我那色胆天来大。”《宦门子弟错立身》中没有旦王金榜骂母亲的科诨,她与完颜寿马别后重逢,亦认不出他,与他有一段斗嘴的滑稽内容。比较来看,《诸宫调风月紫 云庭》中的女主角的滑稽内容较《宦门子弟错立身》中的女主角多,《诸宫调风月紫云庭》的相见情节更富喜剧效果,韩楚兰的痴情疯魔的形象非常生动,较王金榜更有性格。
南戏《拜月亭记》中主角王瑞兰的喜剧内容也少于元刊杂剧《新刊关目闺怨佳人拜月亭》中主角王瑞兰的喜剧内容。
上举两种南戏的篇幅都较长,且有科白有唱词,虽然《宦门子弟错立身》有佚文,主角生、旦的内容保留得还是比较多。上举的两种元刊杂剧,篇幅限于四套曲,且科白不全。但比较看来,还是元刊杂剧中主角的喜剧内容多于南戏的。
(二)唱词中有较多滑稽内容
从唱词与科白来看,三十本元刊元杂剧的唱词中,除了唱曲科诨、三科科诨未有体现外,其他科诨皆可见。元刊本提供的科白及科白提示语中体现了打斗科诨、三科科诨、吝啬科诨、呆憨科诨、上下场科诨、当面不知而冒犯科诨、夸嘴自打嘴科诨、以演出打诨、跌倒科诨。另外,从唱词也可以推测一些科白中的科诨,如滑稽扮相。再有,有些科诨是由唱词与科白共同完成的,如打斗科诨。总之,唱词中的滑稽内容很多。
(三)滑稽内容与剧情、人物塑造关系密切
唱词是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故其中的滑稽内容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杂剧作家创作时即已将之作为重要部分与剧情、人物形象综合起来考虑,有些甚至达到水乳交融、不能剥离的高度,如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借助于王瑞兰心口不一的喜剧性格形成了很多可笑的内容,人物形象与喜剧内容浑然一体,此剧还利用喜剧情节来形成喜剧效果,情节与喜剧内容亦是不可分割的。这与宋末元初的南戏非常不同,可以说《张协状元》中的很多插科打诨是可有可无的,但不可以说元刊元杂剧中的滑稽内容是可有可无的。
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二者体制上的不同造成的,元杂剧要在紧凑的时间内完成故事,必然要将歌唱、故事情节、科诨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以吸引观众。而南戏在表演的时间上没有限制,故其产生之初,不太留意于歌唱、故事情节、科诨三者的浑融无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元刊元杂剧科白不全,甚至有些只有唱词,科白不具。所以,不能就此认为正末、正旦的滑稽戏份一定比外角多,唱词中的滑稽内容一定比科白中的多。但可以说,滑稽内容并不集中在净、丑的科白中,正末、正旦可以有很多的滑稽戏份,唱词中可以有很多的滑稽内容。
将宋末元初之南戏与元刊元杂剧的科诨之特点进行比较,二者之优劣也就显而易见:元杂剧的优势在滑稽内容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浑融无间,表演的艺术性及严肃性较高;缺点在对主唱的演员要求太高:不但要唱功好,还要善于滑稽表演。宋末元初之南戏的优势在正面角色与滑稽角色分工明晰,利于演员专攻一艺;缺点在表演拖沓枝蔓。二者在科诨上的优缺,在其后的戏剧中被逐渐扬弃,显示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元代南戏的科诨所受北杂剧之影响
考察《琵琶记》、《拜月亭记》、《宝剑记》、《牡丹亭》等剧,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元代南戏及其明代的发展形态——传奇——的科诨特点与宋末元初的南戏有相同处,如喜剧技巧大体相似;生旦的滑稽内容很少,唱词中的滑稽内容很少,滑稽内容绝大多数由净、丑在科白中完成。
与宋末元初的南戏不同的是,元代南戏与明人传奇中的滑稽内容与剧情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较为紧密。
试以明代刊印的元本《琵琶记》来看,如惜春等三人打秋千一段,很好地衬托出牛小姐不喜嬉闹、遵守女德的性格特征。里正的顺口溜科诨也为陈留郡遭灾、赵五娘无力奉养公婆埋下伏笔,亦为表现赵五娘的孝顺奠定情节基础。两位媒婆的争斗既可笑,也侧面刻画出牛丞相家的显赫,别人的热衷于与他家攀亲,此情节又与蔡伯喈的拒绝结亲形成反差,刻画出蔡伯喈不慕权势、忠于结发之妻的形象。拐儿的顺口溜科诨则为蔡伯喈受骗情节张本,既为戏剧增添喜剧效果,也是剧情不可缺之一环,蔡伯喈多年离家、与家人毫无联系、致使家人遭难的情节得到了一定的解释,且是塑造蔡伯喈的孝子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环。《琵琶记》中的滑稽内容与剧情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的紧密,显示出北杂剧对南戏的影响。
四、明刊元杂剧及明代杂剧的科诨所受南戏之影响
北杂剧发展到明代,主唱者的滑稽戏份渐少,唱词中的滑稽内容也渐少,外角及科白中的滑稽内容渐多,显示出南戏、传奇的影响。下文试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正末及唱词中的科诨减少
北杂剧在正末及唱词中的科诨的减少,可先从同种杂剧的元刊本与明刊本比较中见出。《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明刊元杂剧——《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下文简称《脉》)、臧懋循的《元曲选》——中的同种杂剧共有十五种,比较之后,可以发现,明刊本将元刊本中的十六处科诨删减了,其中十五处是正末的科诨,只一处是其他角色的。被删的十五处正末的科诨中,有十处是唱词中的,有四处是科白中的,有一处是唱词与科白配合完成的。这组数字表明,明人在有意识地减少主唱者及唱词中的科诨。
当然,明刊本也有增加正末的科诨的,如《元曲选》之《薛仁贵荣归故里》有这样一段:“【后庭花】割捨了一不做二不该。{做举拄杖,卜儿夺科}{正末云}婆婆放手。{卜儿云}老的也,息怒。{三科}{正末唱}我打这厮,千自由万自由。”可见这一段有三科科诨与打斗科诨。元刊本对应的一段是:“合旧了一不做,二不该,孩儿,你也忒千自由百自在。”并无三科科诨与打斗科诨。
统计来看,正末的科诨明显为后来增加的有四处。与删减的十五处相比,删减的大大多于增加的。这种删减,有一个明显的意图:使主唱者趋于严肃的正面形象。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薛仁贵》剧,此剧的元刊本《新刊的本薛仁贵衣锦还乡关目全》最后一套,正末扮薛仁贵的父亲所唱的曲子与科白有很多滑稽内容,如象声词科诨、跌倒科诨、陌生化科诨,等等,很好地表现了一位久住乡村未见过世面的村民在认识上的局限。可以说,正末就是一位滑稽角色,这一套曲就是一大套滑稽段子。但这些却在明刊本中以无滑稽内容的科白与曲词代替,正末不再是见识短少的村民,而成了很懂君臣夫妻等封建礼节的人物,一个不可笑的正面人物。
附 带说一下旦角的情况。元刊本旦本戏较少,三十本中只有三本,为《古杭新刊的本关目风月紫云庭》、《新刊关目闺怨佳人拜月亭》、《新刊关目诈妮子调风月》,这三本中都有主唱的旦角的喜剧内容,如骂词科诨、喜剧情节、喜剧性格。这三本杂剧都没有相应的明刊本,无从考察主唱的旦角的喜剧内容是否被删减。
但从末本戏中能看到,不主唱的正面的旦角的科诨被删减了。如《新编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中的旦角所扮岳孔目的妻子,是个呆憨的角色,她的上场诗“待当家时不当家,及则当家乱如麻。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她与岳孔目的对话中都表现出了她的呆憨可笑,《元曲选》、《古今名剧合选》中的同名杂剧皆无旦的呆憨科诨,上场诗也更改了,不符合旦的呆憨性格,试摘引来看:“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这种上场诗更适合老年女性,而不适合这位年青貌美的女子。
不但明刊元杂剧,明人杂剧、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的杂剧,喜剧内容也集中于净、丑等外角的科白,在主角生、旦、正末及唱词中滑稽内容较少。
(二)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增多
据元刊本来看,各种角色都有滑稽内容,且因科白不全的原因,正末、正旦的滑稽内容显得更多。总之,净的滑稽角色特点不突出。
明刊本则不同,总体看来,其他角色的滑稽内容相对于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要少得多,这一方面是因为科白中的确有净的滑稽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明刊本有意识地对角色进行更改并增添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造成的。这种有意识的更改增添使得净、丑、搽旦成为了非常明显的滑稽角色。
下文试从两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角色的更改使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增加;通过文字的增添更改使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增加。
1.通过角色的更改使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增加
“《元曲选》较元刊本还增加了一些角色,若丑角。丑角在元刊本中本无其名,而在《元曲选》中丑角几乎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
元刊本不但无丑角,也无搽旦角色,至早期明刊本开始出现丑、搽旦,但不多。到《元曲选》,丑、搽旦才成为元杂剧常有的角色,且较多情况下有滑稽内容,丑主要是滑稽的男性角色,搽旦则是滑稽的女性角色。丑、搽旦的出现是通过更改角色名来达成的。
对比元杂剧元刊本与明刊本;对比各种明刊本,就会发现这种更改的轨迹。本文将之归总为三点:将反面或有滑稽内容的外角改为净角;将净及其他反面或有滑稽内容的外角改为丑角;将反面或有滑稽内容的女性外角归为搽旦。
其一,将反面或有滑稽内容的外角改为净角:
这可以《须贾谇范雎》为例,此剧的息机子本楔子中有这样一段:“冲末扮魏齐,上场诗为:一从西土卜非熊,宗室论功列土封。晋业三分为魏后,修文讲武有英雄。”《元曲选》本对应一段是:“(净扮魏齐领卒子上,诗云)自从分晋列为侯,天下雄兵属汴州。谁想马陵遭败后,至今说着也还羞。”也就是说,息机子本为冲末所扮的角色在《元曲选》中成为净所扮,上场诗也更改了,无滑稽内容的成为带滑稽内容的上场诗。
再如《看财奴买冤家债主》剧,《脉》录息机子本有庙官这一人物,未标明角色归类,在《元曲选》标明为净所扮,由此,庙官的上场诗科诨及其他一些滑稽内容成了净的科诨。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类更改体现出系统性:将反面或有滑稽内容的人物归为净角。
其二,将净及其他反面或有滑稽内容的外角改为丑角:
《元曲选》在将其他外角改为净角的同时,是将净角改为丑角,这种递进式的更改在《罗李郎大闹相国寺》一剧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此剧的《脉》录古名家本汤哥是由外所扮,侯兴是由净所扮。《元曲选》则汤哥是由净所扮,侯兴是由丑所扮,汤哥和侯兴都是有很多滑稽内容的角色。
除将净改为丑角,还有将其他外角改为丑角的,如《魔合罗》一剧,元刊本没有令史这一人物,《脉》录古名家本相应处为有令史,但没有角色分类名。令史有上场诗科诨及其他科诨,是反面人物。《元曲选》本为“丑扮令史”,原为令史的科诨就成为丑的科诨。
这类更改造成的事实是:元杂剧多出了丑角,且丑有较多滑稽内容。
其三,女性反面、滑稽外角归为搽旦:
这种归类也有个中间过程:先将女性反面、滑稽外角划为净或丑,再进一步归为搽旦。
这种过程在《玎玎珰珰盆儿鬼》一剧中留下了痕迹,此剧的反面人物撇枝秀在《脉》录抄本中初次上场标明是“净旦儿”所扮,此后皆只标为“旦儿”,《元曲选》本则是“搽旦”所扮,且全剧都用“搽旦”标示。
“净旦儿”之语有些不伦不类,但正显示出编刻者要将这一女性角色的反面滑稽特点显示出来的一种尝试。
类似的用语还见于《脉》录抄本《货郎旦》,其中的反面且有滑稽内容的人物张玉娥是“净扮外旦”。
《脉》录抄本《同乐院燕青博鱼》中有“净搽旦”的用语,是反面且有滑稽内容的人物王腊梅初次上场时的标示,此后皆用“搽旦”标示。将“搽旦”、“净搽旦”、“净扮外旦”、“净扮旦儿”、“外旦”、“旦儿”联系起来,发展的线索是非常明显了:元刊本中的反面、滑稽女性外角先被明刊本归为净,出现“净扮外旦”、“净搽旦”等过渡用语,再最后归为搽旦,成为固定用语。
明刊本有时还将女性滑稽角色归为丑,可以《薛仁贵衣锦还乡》剧为例,元刊本中有伴姑人物,其角色名未知,她有滑稽扮相、打斗科诨。《元曲选》本则将其定为“丑扮禾旦”。这种用语与“净扮外旦”有着相似的不伦不类。
以净、丑作为过渡,反面、滑稽的女性外角最后被定名为“搽旦”,先在早期明刊本中运用,最后在《元曲选》中成为非常普遍的角色名。
至于为什么用“搽旦”一词,这大概与这些反面、滑稽女性角色在扮相上的浓妆艳抹有关。元刊杂剧《张千替杀妻》中的反面角 色旦就是“打扮来便似女猱”的浓艳化妆,明刊本教化剧的中坏女人也大都是过分浓艳的滑稽扮相。
经过上述三种变更,元杂剧的滑稽内容就集中在了净、丑、搽旦名下了。
2.通过文字的增添更改使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增加
这种增添更改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物上下场文字的增添更改上。增添更改的总趋势是使净、丑的人物上下场科诨增加。上下场科诨,指的是人物上场下场时的科诨,主要是以上场诗、下场诗的形式出现,也有散说的小段科诨。前文论角色名的更改时已涉及了一些,此处再作进一步的论证。
在元刊本中,上场诗、下场诗的使用并不常见,人物上下场科诨就更少见了,以诗句形式出现的有《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新刊的本散家财老生儿》、《小张屠焚儿救母》中的三处,以散说形式出现的则以《小张屠焚儿救母》中王员外的两处下场时的散说为代表,如“似我这等瞒心昧己又发积,除死无大灾”。
早期明刊本较元刊本使用上场诗、下场诗的情况增多,但滑稽内容不多,如《改定元贤传奇》,六本杂剧中虽有上场诗的运用,但滑稽内容不多,没有下场诗的运用。
至《元曲选》,上场诗、下场诗成了杂剧结构固定的一部分,且常在净、丑等外角的上场诗、下场诗中表现滑稽内容,即使不运用下场诗时,也在下场时有些散说的小段科诨。
将《元曲选》与其他明刊本同名杂剧的人物上下场时的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元曲选》本较其他明刊本多出了很多上下场科诨。下文试从多出上场诗科诨、多出下场时的科诨两方面进行论述。
其一,多出上场诗科诨:
这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早期刊本无上场诗,《元曲选》多出上场诗,且带有滑稽内容;一是早期刊本有上场诗,但无滑稽内容,《元曲选》为有滑稽内容的上场诗;一是早期刊本为散说的科诨,《元曲选》为诗句形式的科诨。
试举一例来看,如《江州司马青衫泪》剧,《元曲选》本有净刘一郎的上场诗科诨:“都道江西人,不是风流客。小子独风流,江西最出色。”《改定元贤传奇》本、《脉》录古名家本、《古今名剧合选》本对应之处皆无上场诗。
多出上场诗科诨都发生在净、丑上场时,显示出《元曲选》有这样一种趋势:尽量以上场诗科诨给净、丑抹上滑稽色彩。
当然,《元曲选》也有删减上场诗科诨的,情况极少,对比《元曲选》与《改定元贤传奇》中的六本同名杂剧,只有一处,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净扮安禄山的上场诗科诨:“净扮安禄山上,云:躯干魁梧胆力雄,六番文字颇皆通。男儿若遂平生志,柱地撑天建大功。”这是运用滑稽扮相与反差法制造喜剧效果。《元曲选》对应处无上场诗。原因何在?本文认为,是臧懋循没能理解这一科诨而造成的。他以为这一上场诗与安禄山矮胖的身形是相矛盾的,故将这首诗给删减了。
其二,多出下场时的科诨:
这也包括三种情况:多出下场诗科诨;多出散说的科诨;散说的科诨、诗句式的科诨都增多。
如《江州司马青衫泪》剧,《元曲选》本有刘二郎与地方的下场诗科诨“{地方锁净科}{净诗云}我刘一郎何曾捣鬼,小老婆多应失水。{地方诗云}这里面定有欺心,送官去敲折大腿。”《改定元贤传奇》本、《脉》录古名家本、《古今名剧合选》本对应处皆无下场诗。
类似的可举出很多例子,且大都是运用于外角,尤以运用于净角最多,无运用于主唱者的例子。也就是说,《元曲选》有这样一种趋势:增加外角下场时的科诨,尤其是净角下场时的科诨。
再看看明人杂剧的情况,这可举朱有燉的《黑旋风仗义疏财》剧两种明代本子的下场诗情况来看。《古今名剧合选》本(从宾白及科诨情况看,此本所收《黑旋风仗义疏财》剧版本早于《脉》本所收版本,此不详述)中人物的上下场,皆无上场诗、下场诗。《脉》录抄本中人物的上下场大半有上场诗、下场诗,净(扮赵都巡、先生、行者)的上场诗、下场诗有滑稽内容。这种情况进一步证明上场诗、下场诗成为杂剧固定组成部分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其三,增加净、搽旦的其他滑稽内容:
明刊本除了通过增加更改人物上下场时的文字来增加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外,还在其他方面进行文字的增添更改使他们的滑稽内容增加。
如《看钱奴买冤家债主》一剧,正末所扮周荣祖与外末陈德甫相见,元刊本只标有一次外末“与酒了”,而《脉》录息机子本是净扮卖酒的,与了周荣祖三次酒,可见,与三次酒的三科科诨是后加的。类似的例子有很多。
五、结语
总之,从元刊本到早期明刊本再到《元曲选》,从元杂剧到明杂剧,在角色上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将反面或有滑稽内容(或兼而有之)的外角归为净、丑,其中的女性外角最后归为搽旦。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逐渐增多,其滑稽角色的特点渐趋显著并最后定型。
以上两种情况综合起来,北杂剧在科诨上就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主唱者的滑稽内容、唱词中的滑稽内容渐少;净、丑、搽旦的滑稽内容、科白中的滑稽内容渐多。于是主唱者司唱,净、丑、搽旦司滑稽表演的职能分工就明晰下来。另外,北杂剧净、丑、搽旦滑稽内容增多的趋势在人物上下场时体现最突出,从元刊本到早期明刊本再到《元曲选》,上下场科诨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于是,上场诗成为北杂剧常运用的部分,下场诗成为北杂剧固定的组成部分。
这样,北杂剧在科诨上就与南戏、传奇的情况趋同了。明代,北杂剧衰微而传奇兴盛,元杂剧的编刻者在传奇的影响下对元杂剧剧本进行改造,明代杂剧作者的创作也受其影响,这也是势所必然。不过,到清代,杂剧在科诨上又有向元杂剧复归的趋势,这是在更高层面上的一次扬弃,限于编幅,不详述。
南戏与北杂剧因在科诨上的相互借鉴而更趋完善。借鉴的过程体现出二者发展的轨迹,亦展示出中国古典戏曲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
参考文献:
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67.
胡忌.宋金杂剧考.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275.
杜海军.从元杂剧元明刊本之比较论明代戏曲的进步.艺术百家,2008,(3):142—146.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元刊杂剧三十种.古本戏 曲丛刊四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臧懋循.元曲选.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60;233;544;406;410.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杂剧选.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续修四库全书第17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6.
小学生元旦的古诗范文第2篇
元旦,指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现称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周朝以“年”名岁,一年的开头叫“岁首”。汉武帝刘彻主持制定了太初历,正式确定每年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公历,于是有了两种年、两个元旦,为了加以区别,又因为农历元旦正处于“立春”前后,所以称农历元旦为“春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式采用公历,将每年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农历元旦改称春节。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别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写元旦的最著名的诗是王安石的七绝《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日,正月初七。古代礼俗规定:“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唐宋以前,人们对这个节日很重视,到这一天,家家吃“七元”――用素菜、谷料等七种东西混煮而成的一种粥。据说,吃了这种粥可消除百病。并且制作一种叫“人胜”的礼物相互赠送,这种礼物是用金箔、银箔剪成的人形发饰,把它作为一种吉祥物别在发髻上,能够在一年里求得幸福安康。隋朝薛道衡有诗《人日思归》,写得很动人:“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灯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即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是“过年”活动正式结束的一天。所以,在灯节,人们尽情嬉乐。灯节的习俗有赏灯、吃元宵、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放烟花爆竹等。这一天,各街道放灯,各店铺放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形成灯市,人们游览观赏猜灯谜,热闹非凡。元宵又称汤圆,宋代称“元子”、“浮元子”。吃元宵意在求得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团圆幸福。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社日分春社和秋社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日,人们带着酒肉饭菜去祭祀土神,祷求夏秋丰收。之后便相聚欢饮,吹箫击鼓,尽情娱乐。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首诗借春社散后村落渐归宁静这样一个尾声表现了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同时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在望的情况下所必有的极度喜悦的心情。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寒食日不得举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饭菜。本节日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事,因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寒食与清明两节,本是分得很清楚的,后来因为人们不太适应禁火寒食,寒食节也就越来越淡化,到清代,寒食不再提倡,民间也没有禁火习俗了,寒食节便并入了清明节。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前后。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萌发,一片新绿,给人以清净明洁的新鲜感觉,故称此为清明。清明节的习俗,一是祭墓、扫墓,无论官员衙吏还是仆佣乞丐,这一天都要上坟拜扫,献祭品,烧纸钱。二是踏青,古人称为郊游。踏青时,常常还野餐、采百草、扑蝴蝶、斗鸡、拔河、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三是赏柳、折柳、插柳、戴柳。柳树是最早吐绿,是春天的使者。人们赞美春天的生机盎然时,常常描绘柳的形象。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唐代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再到清代高鼎的“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曾有多少诗人把欣赏的目光到柳树的袅袅万丝上。折柳,常用以表惜别之情。古代折柳赠别,一是因柳树易生速长,用它相赠可祝愿远行人处处顺利;
二是柳与“留”同音,用它相赠可表达挽留之意。插柳、戴柳之俗始于唐朝。起初插柳于门,后来戴柳于发,相传可以在一年中免去蜂蜇蛇咬。
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原来“端五”是每个月的头一个五日,端是最初的意思,为了与其它月的端五相区别,就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五月为午月),一音双关,明确了端午是指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一般认为起源于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棕子、饮雄黄酒、插菖蒲、佩香袋等。
七夕,也称“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每年七夕,喜鹊们到天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七夕之夜,妇女们要用针线做各种游戏,向织女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如:望星空,穿快针;
捉喜子,盼结网;
用镜子,照瓜果;
陈巧果,请评巧。民间有《乞巧歌》反映了乞巧妇女的心声:“乞手巧,乞容貌;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日正值秋季的正中间,所以叫中秋。这夜,月亮最圆、最明,月色最美好。家家户户亲人团聚,一起观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中秋这一天成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跟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也跟古代的礼制有关。古代人把月亮看作月神。传说月神心地良善,常降福于人间;
世人若犯了天条,她便代天帝发出警告。人们对月亮很崇敬,因而有了祭月的礼制。祭日在春天,祭月则是在秋天,魏晋以后,祭月时间基本上固定在中秋。明代在北京修建的月坛,是专为皇家祭月用的。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古诗文中借此节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者居多。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属性,即使是数字也不例外,“九”就是数中最大的一个。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九;
九是阳数,故又称重阳。一因双“阳”相合,喻示着刚阳之盛;
二因九九与“久久”同音,合乎人们想长寿的心理,所以重阳被视为吉祥的节日。这个节日正处于秋高气爽的金秋季节,又是收获的时节,因此更增添了节日欢快喜庆的气氛。古人每逢重阳日便通过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咏诗等活动表示庆贺。王维以重阳节为背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既饱含着作者深切的思亲之情,也反映了古代重阳的节日风情。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同夏至一样,是昼夜更替的转折点,它是全年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此后,昼逐渐加长,夜逐渐缩短。从冬至始,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大地万物“还阳”。古人从冬至开始“数九”,按九天为一个时间周期,数九次。数九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然而数九结束,便是春暖花开时节。中国历朝代都视冬至节为大节,朝廷常举行盛大的朝会,民间也如同过年一般热闹非凡。
祭灶节,古人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小年,小年夜则指这天的晚上。此时已接近年根,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形同过年。古人要在小年夜祭祀灶神,所以称之为“祭灶节”。灶神还有灶王爷、灶君菩萨、灶君司命等名称,它是神话传说中专管人间善恶之事的神。人们祭祀灶神,是为了求得来年无灾、得福。
除夕,也叫大年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贴门神、春联、年画,要洒扫庭院,要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还要守夜(也叫守岁),意思是自旧年守候到新年,表示辞旧迎新。
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是“月”。月亮有许多别称。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悬钩。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悬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圆盘、金镜、银镜、玉镜。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冰蟾、蟾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因传说月中有两座宫殿――广寒宫、清虚宫,故称广寒、清虚。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望舒。因传说嫦娥(娥)住在月中,故称嫦娥。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婵娟。
月亮是著名的风景物,而且,正因为有月亮的照耀,夜晚的其他景物才得以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无论古今,人们描绘夜景时,总忘不了留给月亮一席之地。从《诗经》开始,写月的名句不胜枚举。月亮是相思之情的载体。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普照天下,则无论人在何方,都能看到,所以相思的各方都可以借月亮传达情愫。所谓“千里共婵娟”,就是靠月亮沟通双方的思念之情。有圆有缺,则正可用以喻人事,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
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宋朝吕本中的词《采桑子》便是用月亮的上述两个特点来喻人事的典型作品:“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古诗文提到的花草树木中最重要的有松、竹、梅、莲、兰、菊等。其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一曰“画中四君子”)。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
竹,亦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梅,迎寒早开,美丽绝俗,乃是坚忍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精,二则多生于偏僻之处,所以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相传孔子以兰为友,便是慕其作风谦逊。菊,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名花之一,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凌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所以向来被用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自陶渊明始,多有诗人感菊言志,抒写自己的节操胸怀。
古诗文提到的飞禽走兽很多,如燕、莺、孔雀、精卫、杜鹃、鹧鸪、乌鸦、画眉、比翼鸟、虎、狼等。燕、莺、鹤、孔雀、画眉鸟等,或形象美丽,或啼声佳妙,常用以描写宜人的景色。精卫鸟,相传是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后所化。精卫填海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
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诗词中提到精卫,喻指报仇的人或努力奋斗的人。乌鸦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写荒凉的景色,表现凄惨的氛围。比翼鸟总是指相爱而不分离的男女。虎狼常喻指凶恶的势力。
小学生元旦的古诗范文第3篇
古诗凝练精致,字字珠玑,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久远,课堂上如何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孩子穿越千年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让古诗在孩子当下的生活中复活?笔者以为应当依托文本、根植生活,寻找古诗中与孩子生活紧密结合的契合点,举象入境,通过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方式,与生活合理链接。
一、链接生活,举象入境赏画面
对年代久远、言简意丰的古诗的学习感悟,不能仅仅停留在诗句的表面,教学中应举象入境,也即举起来,把象打开,把象还原,把象表现出来,让孩子们能够看得见。朱光潜说:“读书挺要紧的一个字就是‘见’,见什么?见象。”当然他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站在文本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有象在那里,你可以去看,你能看出那个象,看出那个意境就行了。课堂上,老师应充分利用这象的还原来拉近诗歌和儿童之间的距离。
以《元日》一诗的教学为例。儿童每年都要过春节,但当下的儿童和古代人过春节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教学中应让儿童不断想象,举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象,悟情悟理。《元日》一诗的教学试图突破传统的“先读准字音,读懂词句,再品味全诗”这种“疏通文句”“面面俱到”的翻译式的固有模式,在理解意思和感受画面意蕴之间寻求和谐的统一,采取一种“散而不乱、细而不碎”的处理,通过“燃爆竹”“饮屠苏”“曈曈日”“换屠苏”四个画面的想象描述来理解古诗,并巧妙地将生字的识写、词语的理解融于其中。
【教学片段举隅】
片段一:在引导学生想象“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一画面时,依托“爆竹”这一凭借,链接学生生活中听到的“鞭炮声”。从声音的表象、给人的感受等多方面来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是“____的爆竹声”。此时学生脑海里呈现画面,心中感受喜庆,口中吟诵诗句,真可谓达到古人“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要求。
片段二:对诗中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理解,则创设情境,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想象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还可能会说些什么。“____(人物)____(表情)地说:“____。”从而品味饮屠苏时诗人身体之暖和内心之暖,再动情地吟诵诗句。
二、链接生活,联系背景悟情理
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每一首诗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与情感,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在诗中徜徉,透过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理解其中复杂的情感,作者的创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元日》一诗是王安石49岁那年被任命为宰相后推行新政时写的。从表面看,本诗是通过几个典型画面描述人们过春节时的习俗,实则是透过画面表达自己坚定的改革信念。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他内心暖意融融,那时那事那景那情,诗人不由吟诗抒怀,他坚信自己的新政一定能成功推行,从而实现他富国强民的愿望。
基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背景材料在课堂上的合理取舍、适切把握和灵活利用必须费思量。背景的呈现、利用如若过于“丰满”,显得累赘、多余,会给人本末倒置之感,让学生产生到底是学诗歌还是解诗人的困惑;
若是过于“骨干”,就不能为学生理解古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也就不可能理解古诗深刻的寓意。只有在教学中适切把握诗人的创作背景,才能将教学引向深入。《元日》一诗的教学必须寻找到古人过春节和当下孩子的生活之间的最近契合点,在诗歌与儿童生活距离拉近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触摸诗歌的理趣。
【教学片段举隅】
教学《元日》一诗,在学生读懂古诗内容、读出诗歌画面的基础上,试图引导学生品出诗中“情理”:
1.引一引:引导学生关注王安石的写作背景,互相交流查找到的作者的资料。
2.读一读:出示王安石的相关介绍,重点关注他49岁时发生的事,初步感知其写诗背景。
3.迁一迁:王安石当时是国家宰相,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总理。让学生想一想,快过年了,我们敬爱的总理在想些什么?
4.悟情理:再默读全诗,看看哪句诗最能体现王安石的心声。(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哪个字最能表达他坚定的信心?(总)
5.吟古诗:通过以上关注,引领学生感受宰相的胸怀远大,再吟诵古诗。
三、链接生活,适度拓展品文化
从文化的视野来看,《元日》一诗选入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与《春联》《江雪》等文本组合为一个单元,编者的意图就是对经典文化的继承。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和诗作相关的文化,诗歌固有的文化特点,也即诗歌语言审美特色中的“节奏”“押韵”“对仗”等,以及古诗内容涉及的相关文化“屠苏”“桃符”“元日”等,适度拓展,让学生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
教学中,在学生感知古诗画面、体悟诗人内心情感后,由“元日”这一主题拓展开去,关注同一主题的诗句。其要旨不仅在于拓展学生的阅读,促进儿童深入了解我国春节传统文化习俗,更升华了学生对古诗主旨的理解,在吟诵的过程中爱上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
【教学片段举隅】
1.引一引: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见证着我们成长的年年岁岁,从古到今,写春节的诗歌数不胜数。
出示诗句,教师引读,学生吟诵。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宋】毛滂《元日》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南宋】文天祥《除夜》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明】叶顒《己酉新正》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结一结:我们发现,无论哪个朝代,无论是快乐还是忧愁,春节里人们都会——品屠苏酒;
都会——燃放爆竹;
还会——在曈曈日里换桃符。
总结:爆竹声声辞旧岁,屠苏美酒喝到醉,新桃旧符映春晖,引着孩子再背诵古诗。发现:王安石相信——(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自己的新政一定会成功……)
小学生元旦的古诗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含《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两门基础必修课和一系列选修课,是中文系排名第一的主干课程。但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古代文学》课时却被严重压缩,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分配《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解时间、各段之间的教学时间及各种文体之间的教学时间,争取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完整和合理地讲授出文学史和经典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含《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两门基础必修课和一系列选修课。不计选修课,单从《文学史》和《作品选》来看,《古代文学》课程在整个高校中文系也是属于重中之重的专业课。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在诸多专业课程之中,《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等七门课程被定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而从学分和课时设置来看,古代文学凭借16学分、288学时的权重,远超排名第二的《古代汉语》和《外国文学史》[1],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文系第一主干课。但和古代文学大量的教学内容相比,排名第一的288学时仍然显得捉襟见肘。从先秦到明清近代,数千年的文学史和汗牛充栋的优秀文学作品,远非288个学时所能讲毕。在此情形下,古代文学的教学想要面面俱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且大多数高校在《文学史》和《作品选》之外,还开设有多门选修课,由古代文学任课教师结合自身的学术专长,对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专门文体进行讲解,开设了诸如《诗经》、《楚辞》、《史记》、“唐诗”、“宋词”等选修课,以之辅助《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故此,《文学史》和《作品选》的讲授内容须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无需面面俱到。从课时分配来看,一般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段和唐宋文学段分配学时较多,元明清段分配较少。讲授内容主要以作家介绍、作品艺术风格的分析、文学现象、文学史流派、文学理论、文体衍生变异等为主。
具体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合《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为一体的课程:“史”是对文学发展脉络的叙述,“作品”则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文学课的落脚点。大致说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是平分给《文学史》和《作品选》,二者各占一半。具体到某一阶段,则会有一些出入。例如在讲授元代文学时,笔者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在课后阅读《作品选》中的戏曲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对元杂剧丝毫不感兴趣,也就没有自主地去阅读《作品选》。因此在讲授元代文学时,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讲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诸种文体之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诗词。最为典型的便是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名篇,有些篇目是学生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就学习过的,甚至有些作品在孩子入学之前,便被家长拿来作为启蒙读物来教授孩子。因此,学生对这些作品熟悉、有感情。而先秦段如《诗经》、《楚辞》等作品,因时代久远,文字艰涩,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对其熟悉程度自然不能与唐宋段相比。而元明清段虽然阅读难度降低,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唐、宋段相比,也大为降低,这既因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没有诗、词那么高,同时也因为有“一代之文学”之称的明清长篇小说,篇幅较大。大学生的课后时间多花在对英语、计算机等科目考级、考证的准备上,他们不太愿意花过多时间去阅读长篇小说。对于作品的陌生,使得一些学生在考试答卷时,只能空谈一些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文学史概念、常识,而不能通过具体的作品来加以印证。因此在教授先秦、元明清段文学时,作品的讲解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要适当倾斜于《作品选》,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找寻自己的感悟,而不是仅仅止于被动地接受文学史教材所提供的结论。对于中学教材已选的一些篇目,不能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便一笔带过;
恰恰相反,对于大多数将来要走向中学讲台的高师学生来说,此类篇目更需要精讲、细讲。对一些重要的篇目,最好是要求学生背诵。事实证明,这一看似落后的教学要求,却最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道理在今天并不过时。
文学史的教学内容,大多数高校是按照从先秦到明清近代的时间顺序讲授。这种做法易于把握每段文学的总体风貌,但也容易遮蔽文体发生、演变的历史。在按段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突出文体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李炳海先生指出:“文学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知识上具有系统性。不仅如此,这门教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对于相关的文学现象,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具体落实到文体上,就是不仅要知道某种文体的生成根据、发展演变,而且要了解文体名称的由来。而对于文体名称进行追本溯源,正是文学史教学和研究的薄弱环节。”[2]以时间顺序进行教学,并无不可,但要有意识地突出文体的变迁。比如,在讲授到唐代近体诗时,要对历代诗体的发展作一综述,让学生了解《诗经》、《楚辞》、汉魏古诗、齐梁新体诗以来的诗体演变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唐代近体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又如,在讲授元杂剧之前,应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成熟作一系统介绍,将中国戏曲成熟之前的诸种艺术形式如原始社会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伎艺、秦汉百戏、南北朝“代面”等歌舞戏、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等略作介绍,指出以上艺术形式可以归纳为说唱艺术、歌舞戏、滑稽戏三类,而元杂剧正是在综合这三类艺术形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关注学术界最新动态,及时将学界已经有定论的新成果加以吸收,不能一本讲义用数十年而不变。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在介绍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著述时,说:“至于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说还有‘《诗说》若干卷’,可惜已失传,只能从前人的诗文和《儒林外史》中看到只言片语。”[3]1999年,失传已久的《诗说》被复旦大学学者周兴陆于上海图书馆发现[4],这自然可以修正文学史教材的旧说。又如,《寒花葬志》是明代归有光的散文名篇,还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但今天我们所见的版本实为删节本,删节本把寒花当做归有光普通的侍女,遮蔽了她为归有光之妾的事实。复旦大学邬国平教授从上海图书馆所藏《归震川先生未刻稿》中找到足本《寒花葬志》[5],补出今本所无的“生女如兰”等重要内容,这就颠覆了对《寒花葬志》的传统认识。在《作品选》教学时显然也要将此成果及时加以吸收,对《寒花葬志》进行新的也是正确的解读。如此教学,既能传授学生最新的知识内容,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研究型学习。
注释:
[1]古代汉语和《外国文学史》均为7学分,126学时,见http:///wwwroot/jdnewsview.asp?id=733,2010年12月12日。
[2]李炳海:《关于中国古代文体的思索》,学术交流,2010年,第7期。
[3]袁行霈主编,黄霖,袁世硕,孙静本卷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页。
小学生元旦的古诗范文第5篇
贴春联应该是古代元旦节一个富有特色的习俗。春联又叫门对、对联、对子等等,是在红纸上写上工整对偶简洁的句子,都会书写一些美好祝福,这种形式乃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财富。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元旦晚会的作文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关于元旦晚会作文一班上并没有用彩条等装饰得花里胡哨,只是在每个窗户上贴了窗花,我认为这些少许的装饰胜过了别班的大红大紫。班上的座位也重新排了一下,中间留了很大的空挡,给同学们表演节目。因为我来的比较晚,坐在了最后:
元旦联欢会开始了,宁玲和周正阳来了一段很乏味演说。终于,第一个节目开始了。节目比较多,我不能一一介绍,下面我就介绍几个给我了留下印象很深的节目吧。
周正阳走到教室中心,笑着说:“下面,有请余正荣、胡屹东、王奔奔、董兵为我们演唱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流行歌曲——《七里香》。”掌声雷动,同学们异常兴奋,有的甚至把桌子当鼓敲。他们四个你推我,我拉你的上来了。四个人排好队型,一人唱一句的开始了。天,他们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唱周杰伦的歌,何况贾老班和王老师都在现场,他们怎么敢唱?!胡屹东开了个头炮,他唱的不咋的,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第二个是王奔奔,他一改往日的凶狠,变成了一个很腼腆的男孩。他唱的歌声太小,像蚊子叫,我都听不见;接下来是董兵,别看他平常是个很害羞的男孩,可一唱起《七里香》就变了,他非常投入的演唱,甚至动用了身体语言,引起了大家的笑声;最后是余正荣,他最倒霉,他唱的歌词是最那个的,所以他几乎唱不出来。不管怎样,他们还是很有勇气的,一曲终了,我忘记了以前的恩怨,带头给他们鼓了掌。因为他们带的头,后面的吴静和昝慧就明目张胆的唱起了蔡依林的《爱情三十六计》。
还有一个节目,是龚然表演的小品。她讲的绘声绘色,很搞笑,她模仿了一个乡的声音,还真像那么回事!她的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真不愧是女小品王!
关于元旦晚会作文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教室里的古诗声接连不断,原来,我们小组在元旦联欢会上给大家出了一个“古诗文竞猜”的游戏,由我和蔡宜辰当主持人。
这个游戏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识别古诗句、对句题、看图猜诗句和风险题,其中最有趣的`就要属风险题了。第一题是王安石的《舟过安仁》,这道题可把大家难倒了,没办法,大家只好向我们班的“诗圣”朱宸睿求助,他们一齐转过头去,看着他,连陈老师也笑眯眯地对他说:“朱宸睿,大家都不会,就看你的了!”可他却说:“呃,这道题我不会……”我心想:啊?不会吧!没有一个人会吗?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我只好揭晓答案。同学们一听到答案,都发出了“哦”的声音!第二题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朱宸睿还是没有回答出来,不过,这次丁丁倒是回答出来了,同学们都抱以热烈的掌声。最后一题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由于前面出现过,所以这一题就直接跳过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我们所掌握的古诗并不多,以后得每天都坚持背古诗,才能去参加比赛,为学校争光!
这次活动能激发我们背古诗,下次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我还是会积极参与!
关于元旦晚会作文三学院的元旦晚会来了,而我也开始忙碌起来了,今天的我同样有一个和宿舍里舍友共同配合的一个节目需要参加,因此在早晨起床后就一直开始为了节目而不断的忙碌。
星期四的我也只有一节课,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课程,最主要的是这个时间是在十点左右,所以我还是可以和自己的舍友去晚会现场练习一次,这也是负责人要求我们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宿舍里的人早早的起床去了那里,然而这里却是在装修布置会场,原本等待的人还不少,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个都走了,我们看见这样的情况同样就离开了!
我们几个人最后还是去了上课,还是没有彩排,我们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干而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直至中午吃饭后,原本大家还是想再一次练习,结果就发现会场还是在布置,还是没有地方,其他的地方虽然可以,可是表演节目的人却无法聚集,使得我们不得不回自己的宿舍休息,实话实说,遇见这样的事情真的很郁闷!
就这样大家的时间过去了,而我们的节目却没有练习,直至晚会的时间临近,我们几个人才聚集起来大体上表演了一下,一个刚刚修改的节目没有练习一次就上晚会,我真的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关于元旦晚会作文四记得我在二年级的时候,班里举办了一次“庆元旦”联欢会活动。
下午,我走进班级,只见班里喜气洋洋、张灯结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同学们干净的桌椅,已经整齐地围着墙排成了一圈,刷得乌黑发亮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上了五彩缤纷的,美丽的"图案,还有一只肥嘟嘟的小猪,大大的眼睛,长长的鼻子,正微笑的嘴和一个胖乎乎的身子,就是没有尾巴。
下午2点整,联欢会正式开始了!主持人”班主任老师说:一年一度的元旦节到来了,经过各位老师门的商议,学校决定举办一个元旦联欢会,希望同学们玩的高兴!
接着,我们玩“击鼓传球”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在前面击鼓,同学们传球,鼓声停止后,球在谁手中,谁就上讲台前去给个那个没有尾巴的小猪粘贴“尾巴”,而没有贴准确的同学就要到老师手里抽纸条,表演节目。
游戏开始了,鼓锤在老师手里上下挥舞,打在小鼓上,发出咚咚的声音,球像长了翅膀似的,一会儿“飞”到这个人的手中,一会儿又“飞”到那个人的手中,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个“飞”来“飞”去的球,争先恐后地抢夺那个球,生怕落不到自己的手中,失去了“贴尾巴”的机会。鼓声停了,手里拿着球的同学迫不及待地走上讲台,用围巾蒙住眼睛,连转几圈,他顿时像喝了酒一样,在讲台上直晃,老师把“尾巴”给他,他先把“尾巴”贴到了小猪的脑袋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于是,他意识到错了,立刻又把“尾巴”贴到小猪的肚子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他有点慌了,最后,打定主意,将“尾巴”贴到了小猪的前腿上,摘下围巾,看见自己的“杰作”,也忍不住笑了。他走到老师那里,抽签表演节目,摸摸这张,摸摸那张,最后,抽了一张唱歌的纸条,他的嗓子有点哑,唱了一支歌,又让大家哄堂大笑。
我们就这样笑呀,说呀,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下午。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又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我从来没有这样高兴。
关于元旦晚会作文五教室里一片欢腾。有表演唱歌的,有表演小品的,还有表演哑剧的,真是各种各样。
魏霖、王好、沈沁正演着小品《落叶归根》,瞧,魏霖正眉飞色舞地绘声道:“买上些狗,再买些保镖,没事就让狗追他们,把这周围给弄热闹起来……”“哈哈……”同学们笑得肚子疼,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重拍桌子直跺脚,有的捂着肚子趴在桌子上,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演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