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分步教学法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03 09:1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Abstract:ThispaperthroughtoourcountryMBAeducationsstudentcharacteristicaswellasinabilityraiseanaly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步教学法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分步教学法论文【五篇】

分步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MBA案例教学PCM模式TCM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o our country MBA education"s student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in ability raise analysis foundation, proposed that our country case teaching"s PCM (pure case method) and TCM (theory & case method) two kind of main teachingmodels, and have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to these two kind of patterns.

Key word: case teaching of MBA pattern ofPCMpattern of TCM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工商管理硕士培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MBA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MBA教学方法因为教学对象的复杂性,MBA培养单位一直在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法成为效法对象。但是,因为美国案例教学已经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美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MBA教育中,很难依样画葫芦、照搬照抄哈佛经验。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MBA案例教学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适于我国MBA学员的特点与能力要求的案例教学模式。

1 我国MBA学员的特点与能力培养要求分析

因材施教这是一条永恒的教学原则,MBA教育也一样需要因材施教。因此,必须分析学员的特点与能力培养要求,这对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要认识我国MBA学员的特点。我国MBA学员很复杂,入学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MBA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结构,拥有不同的工作经验积累。第一类是企业的中高干部,他们在做领导之前,有些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知识,但是很有管理经验,因此,这一部分人希望系统地学习管理理论。第二类学员也是中层以上,原来也学习过管理学,但是,管理有很多新知识、新理论需要学习,原来学习的知识基本上都还给了老师,这些人希望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转换认识的,这一部分人具有较高的要求。第三类希望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拿到文聘后能够得到提拔重用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说,他们已经是企业的骨干,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部分人是最为活跃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强,希望通过学习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以期再上一个水平。第四类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什么专长,他们就是希望通过MBA学习获得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因此,他们因为各自的特点不一样,学习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可是,MBA教学也要讲求效益,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来准备课程,只能大体上分类。我个人认为以上学员根据其有无经验与理论知识两个标准大类分为两大类,一是有一定经验,也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学员,二是没有经验也没有理论知识的学员。两类学生虽然基础不同,但是通过MBA教育后,我们要将学员培养成为掌握一定思维方法、管理技术能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经营管理专家的目标却是一致的。MBA学员的能力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三条,一是学会思考,二是学会方法,三是学会领导。

2 基于学员特点与能力培养需要的案例教学模式

我国现在MBA几乎成为批量生产模式下的标准化产品,其实,学员是有差别的很难完全按着一个模式、一套标准来生产。我们必须根据学员的具体特点与要求来安排教学方法与步骤。对有理论知识,有经验的主要采用纯案例教学方法来培养,对无系统理论知识与经验的学员应该采用理论学习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育。那么,这两类学员都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很显然都是案例教学,但是方法有差别。本文将这两种案例教学方法概括为PCM(pure case method)与TCM(theory & case method)。PCM又分为两种方法即一是有准备的案例教学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运用理论分析结果;
二是案例编制方法,通过编制案例从中学会理论与方法的运用。TCM也分为两种,一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穿插使用小案例来理论知识,不需要分析;
二是理论学习后,运用案例来巩固知识,学会方法,这种案例教学主要体现在工具的使用上,如SWOT分析方法的掌握。

2.1 PCM方法的教学步骤

案例教学PCM方法,是适于具有一定理论也有一定经验的MBA学员开发的教学方法。分为两类,这里对两类PCM案例教学法分别进行介绍。

分步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

要提高教学质量,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道理已被众多事实所证明,中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紧紧抓住学法指导这一关键,因为学法指导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关于语文学法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善喻”主张是其中之一,它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善学、乐学。这里的“善学”则蕴含着学法指导这一内容。“五四”以来,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理论与实践也卓有成效,尤其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先人们的见解和理论无疑对我们当代的学法及教法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需要的变化、教材特点的变化等等诸多原因,尽管先人们重视学法指导的理论众多,仍不能完全解决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研究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它们必定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局限性。目前,对教法的改革较多,而对学法指导的研究甚少,因而至今还不能脱离“师传生受”的老框子。但就当前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改的潮流都趋向于加强学法指导这一内容。国外学者把学习定义为“学习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界的流行口号。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美国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学习学习方法”的口号,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学习学”,专门研究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国内继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之后,人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探索学法指导问题,都或多或少地总结了些经验,但尚无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方案出现。从《学记》中的“善喻”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复需教”的古今教育理论,多是某种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只能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实施起来具有某些不确定性、模糊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为了更快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了把应试教育切实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具有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朱逸老师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实验,把自己对学法指导的探索总结了出来,既从理论上加以了阐述,又在技术上给以指导,因而形成了一部专著《分步阅读法》(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这对我们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尤其是探讨语文学法指导的同仁来说,又多了一个新的有利的工具。

学法指导的立足点是从“学会”提高到“会学”的高度上来,以达到不复需教的目的。这样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目标则应确定为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自能识字、自能读书、自能写作、自能听说。《分步阅读法》就是围绕着培养自学能力的目标,以分步阅读训练教程为主轴,逐步推动识字、读书、写作、听说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作为学法指导的内容,它应该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功效性和实践性。这本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学法指导书《分步阅读法》,在这几个方面的特点表现是很突出的。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其科学性。《分步阅读法》中训练教程的结构体系可以从两方面论证。其一,分步阅读训练教程与一般阅读心理过程相吻合。阅读的一般过程是读者以大脑为中心,对读物的文字信号,经过目视、耳听、大脑思考和口诵手记来完成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全过程,也是一个感受、理解、动情、想象、表达的过程。这与初读、精读、品读、和创造性应用的分步阅读基本训练教程相吻合。其二,分步阅读训练精读部分中的四步结构与文章构成的要素和写作过程是呈相对应状态的。精读部分是整个训练教程的关键,是对文章的内容形式加以剖析、综合和判断,是理解性的阅读。精读中四步结构为析句——分层——提要——求旨,亦即从文辞入手,通过对文辞的剖析理解,从而体味出文章所展示的生活意义。从写作过程来看,都是先有生活素材而后经过构思再用文辞巧妙恰切地表达出来,它的过程是立意——选材——布局——组句。再看文章构成要素,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由内容和形式构成,是二维一体的,而内容和形式又有自己特定的组成成分,内容包括观点和材料,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由此推出文章由观点、材料、结构、语言构成。如此叙述何以看出精读的过程与写作的过程及文章构成的要素相对应呢?我们不妨用图表展示:文章构成要素:观点 材料 结构 语言

│ │ │ │文章写作过程:立意 选材 布局 组句

│ │ │ │精读基本过程:求旨提要分层析句

可见,文章的写作过程与精读的基本过程都针对文章要素逐步完成,而读与写的过程步骤相对应,只不过顺序相反,这也正体现了读与写的过程的客观规律。

其次,我们来看其程序性。程序,指事情进行的先后顺序。分步阅读教程训练在程序安排上非常注重“循序渐进”,注重训练教程内的逐步推移。从基本训练教程看,由感知性阅读的通读到理解性阅读的精读再到鉴赏性阅读的品读,最后达到创造性阅读的研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由感知到理解、由吸收到应用的过程,程序性极强。基本教程中的通读——精读——品读——研读这四个步骤内部又分解为诸多小的训练项目,各个训练内容之间又有着先后的次序安排,因而使分步阅读训练中的各个步骤、各个训练项目都成为整体序列化结构中的一个分子,既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联系紧密。

第三,功效性。分步阅读法用于一般性的阅读,它是自学法,用于语文教学,又是教学法。而这种教学法与普通教学法不同,用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很快地获取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学习方法。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分步阅读法教学,是鱼渔皆授,一举两得。它的功效性还表现在通过学习方法的获得,会大大增强独立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才可能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

分步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多模态 行为导向 旅游英语

迅猛发展的信息通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途径,而语义的表述也更加多元化,通常与视觉、听觉、图像、空间及身势语等多种模态相结合,以更加丰富的交流形式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这一变化要求教育者重新审视目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职场的需求。本文拟在多模态视阈下基于行为导向的理念对旅游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探究。

1 以行为导向理念为依托,将多模态教学手段融入教学实践

美国教育学家艾德格・戴尔(Engar Dale)于1969年在其设计的“学习金字塔”中提出两周后“听讲”只能记住5%;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电影、展览、展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所看与所听的内容,“参与讨论、发表演说”能够记住70%所说的内容,而“做戏剧表演、模拟真实经历,亲身体验”却能够记住90%我们所说和所做的内容。多模态教学手段正是强调把多种符号模态,包括语言、图像、声音、网络等引入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之中,从而达到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多模态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戏剧表演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兴趣,弥补传统的单模态教学方式的不足。此外,多模态教学策略的运用也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各种网络与媒体资源去收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又以访谈、情景剧、演示等生动、活泼的转化形式展示给观众,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无疑是贯穿于上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路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源于德国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岗位综合职业能力为诉求,以岗位活动内容为导向,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实践。行动导向学习具有综合性、多样性与参与性的特点,而多模态教学的情境性、开放性、信息化与多元性恰恰为上述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和架构,其组合为探求更为科学的特殊目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与养分。

2 多模态视阈下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课程设计

行为导向教学提出教学要从专业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向应用性转化,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模拟职场不同情境的系统的专业教学实践,才能内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职场竞争能力。多模态教学方式给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活动带来了重大影响,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提供了更宽广和更真实的舞台。这主要表现在它可以为行动导向教学提供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维度的学习体验;
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交流通信工具,从而提升职场竞争力;
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旅游英语》是集英语交际技能、旅游文化与相关的文化知识为一体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既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讲解和服务的技能,又培养学生运用旅游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岗位职业能力。依据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导游工作的具体流程设计相互关联的教学模块,主要为接团服务、入住酒店、旅行计划、景点服务、生活服务、问题与事故处理、送团服务等七大模块,每个模块项下又包含三个子模块,每个工作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又将导游服务规范和必备技能、导游基础文化知识、游客心理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导游工作流程之中,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的关联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将学与做、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一个完整的、典型的、全部工作任务过程之中,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旅游项目设计将各个独立模块的知识加以整合,同时运用文字、音频、视频、PPT等方式,将其设计加以演示,最终完成整部作品的创作。

为了促进多模态视阈下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学生查阅资料、环境模拟、问题讨论与学习成果展示的问题,课程设计和开发必须与各学习模块相配套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相结合,为行动导向教学提供多模态化的教学环境支撑,以便于学生合作交流与验证自己的项目方案,培养、提升他们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移动通讯终端产品的普及,几乎每个学生都有QQ号、微博和微信,可直接用手机登录。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和老师交流,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参与,其中QQ空间的日志功能,及群共享功能还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与思维。

多模态视阈下基于行为导向理论的旅游英语网络平台

理论离不开实践,旅游英语是一门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所以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深入旅行社跟团实践,了解游客的真实需求与旅行社的运作规律,并对学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也要求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进行短线跟团、全陪、地陪、导游等岗位的实践。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加学生的实践指导工作。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熟悉工作的全过程。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工”结合能使他们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联系起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吃苦耐劳和与人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3 多模态视阈下基于行为导向理论的教学实施

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是以任务驱动或项目任务为主要形式,将线性材料与模块式材料相结合,整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模拟岗位工作流程建立典型任务,任务从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综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掌握职业技能,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3.1 教学实施步骤。基于行动导向的旅游英语的教学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对象的特点把教学步骤分为四个步骤与螺旋式教学。四个步骤分别为: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方案、总结评估。螺旋式教学指的是学生们在完成了上述四个程序的操作后,无论是在实训基地还是在旅行社实习,都会运用上述四个步骤不断进行实践与提升。

第一步获取信息:学生根据任务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调查,弄清楚需要哪些信息、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任务。并利用网络、视频与图书等资源独立收集所需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第二步制定计划:在小组成员独立收集信息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或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或与教师进行讨论,最终制定出最佳的具体工作计划。学生根据任务的内容,把它分解成几个子任务,并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场景英语对话,工作进度与标准。同时确定任务负责人,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第三步实施方案:学生通过英语情景剧、PPT演示等方法呈现给观众,在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倡导讨论、合作与切磋,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自查与互查完成作品。第四步总结评估:由教师与学生共同依据评价标准,根据每个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总体评定。当然如果学生在项目执行方面有困难,教师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集中或个别讲解,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3.2 教学实施方法。根据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与岗位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

3.2.1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学生要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模拟在工作环境中的一些角色,如接机、在旅行社和宾馆,景点旅游介绍及购物等内容。在表演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课件,课件要求在角色表演前和表演中配置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等内容,目的是依托多模态创设模拟仿真教学情境;
每个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部分首先在课下的小组讨论中进行陈述,其他成员对其语言错误进行纠正,对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表演时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及身体语言的表述,最后教师与其他学生要对其内容、PPT制作、语言运用等方面予以点评、打分。教师运用摄像法进行跟踪记录,以便学生在演示后对自己的整体表现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也便于其在未来的接团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处理。角色扮演教学可以让学生模拟体验实际工作情景,教学富有真实性、针对性,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升其应变能力。

3.2.2 项目教学法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下,由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并把握项目的整个过程及细节。主要包括五步流程:第一步选定项目,教师给出多个选题,学生小组讨论确定选题。第二步制定计划,计划书内容包括项目目标、实施过程、预期成果及成员分工,教师审核并指导。第三步项目实施,小组成员分工准备,相互切磋完成项目,期间要定时向教师汇报,以获得必要的指导。第四步项目汇报演示,项目组按规定的时间向全体同学和任课教师或专业人员进行演示,其PPT课件需有图像、录像、声音、文字等内容。然后教师与学生根据评价标准提出问题,小组成员进行解答与论证,小组之间互评,教师点评。第五步攥写项目汇报书。项目成绩由教师评价、互评和演示构成。

3.2.3 案例教学法是针对生活中遇到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况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总结与评价。案例教学一般包括三大步骤:第一步案例准备,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案例,呈现问题;
第二步案例分析,需要小组成员分组讨论和辩论,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第三步案例总结,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

3.2.4 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学生借助给定的引导问题与引导课文,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工作计划与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工作项目。

通过上述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4 多模态环境下基于行为导向理论的教学评价

多模态环境下基于行为导向理论的教学评价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将过程性评价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在课堂和实训室,还包括实习基地和网络空间。在评价方式上,创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养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行为导向教学的特点,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纳入了每次小组表演活动、PPT与项目活动的分值。在评价标准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每次活动中的进步程度。在评价主体上,要求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借以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而教师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其赋值为:形成性评估(30%)和终结性评估(70%)相结合,实验班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估(个人课堂表现30分+16次小组会话表演40分+出勤15分+平时作业10分+成员个人进步奖励5分)×30%+终结性评估(期末考试成绩=笔试60%+口语20%+旅游项目设计20%)×70%。为了使课程设计与岗位要求接轨,我们邀请了旅行社和酒店管理人员参与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还定期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法,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

5 多模态视域下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创新

多模态视域下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将多模态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相融合,让教学者重新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旅游英语教学。旅游英语作为一种行业语言学习,其交流与沟通在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传统的语言学习只关注语言的表达,但研究发现非语言交流包括面部表情、姿势、姿态、服装、发式、外表、声音、交谈双方的体距、语言交流的时间以及交谈双方在交流时表现出来的沉默等占我们日常交流效果的93%,因此在教学中融入非语言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交际能力。

多模态教学法与行动导向教学法整合,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仿真的教学情境。与单模态相比,多模态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获得更加生动具体的内容表征,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记忆目标语言的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的重构可以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职业能力,满足其未来职场的需要。

多模态教学法与行动导向教学法都提倡多法并用,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项目计划中我们采用小组讨论法、集思广益法(brainstorm)、合作学习法等。在项目汇报演示阶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角色扮演法、PPT演示法、戏剧表演法等。在项目实训中主要采用引导课文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6 结论

多模态视阈下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高度统一,实践了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流程,即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范式。因此多模态视阈下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模式解放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丰富了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多模态教学法又将传统的讲授法融入其中,做到兼收并蓄,为教所用。但本教学法的实施同时也需要教学设备、师资与实训基地的整体配合。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并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证明,多模态教学法的实施既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外与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系“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2年度课题立项(WYJT20130130)“基于行为向导”下的旅游酒店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Dale E.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M].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1969

2 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9~14

3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分步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建的异步教育理论宏大而精湛,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看有前瞻性,从落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要求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异步教育理论对大面积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无疑是大有可为的。异步教育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相机异步指导为保证,主张教师放开手去让学生自学,这与语文教学民族性、科学性的特征是相通的。继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沙市一中的决策者们又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异步教育理论、研究教改现状、实施异步教育工程的热潮。理论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论离我们的教学实际毕竟有一段距离,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它、充实它、完善它。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异步教育理论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下面是我对这个课题的几点思考。

一、面向个体也就是面向全体

现行的语文教学依纲扣本。"依纲"即依大纲、考纲,"扣本"即扣课本,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困难、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愿望,尤其很少顾及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把我们的愿望当作学生的学情,以为依了大纲考纲扣了课本,教学活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是对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本质特征的误解。异步教育理论最可贵最实在的地方就是强调教师指导的异步性,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反对"大锅饭"主张"小锅小灶",这对现行语文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其实高耗低效的现状来说无疑是吹来了一阵清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很简单的知识在课堂上讲了好几遍,考试时还是有人弄不懂。这说明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外,也说明在教学中异步指导的重要性。少数人不懂的问题面对全体学生再三强调,结果不懂的依然不懂,懂了的学生却觉得教师在浪费时间,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没有任何生趣可言。国内的一些知名中学班级的规模都不大,国外的一些中学班级的人数就更少了,比如德国的中学十几个人一个班,教师面向个体异步指导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了。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十几个人的班级短期难以出现,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班级规模的小型化是大趋势。异步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既是教育科学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眼下我们的班级人数少则五十余人多则六十多人,在对学生进行异步指导的方式的选择上需要费些思量。我以为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凡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插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具体指导。这样学生学语文就会学得扎实,语文教学也就有了出路。

二、异步指导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的一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表层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该掌握的东西没掌握、该落实的知识没落实,深层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方法或学习的习惯存在缺陷。不少学生勤勤恳恳整天埋头在教室里耕耘可是收获却极其有限,像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弱智的话只能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找原因。在具体知识点上的指导仅解决了具体的零碎的知识,其效果是有限的;
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知识的传授时授之以方法、指点一些迷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悟出点治学的道道来,并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那将使学生受用终身。教师的责任除了在幼小的心灵童心未泯时向他们描绘科学与真理的美景使他们神往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灌输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学习方法重于具体知识,点金术强过金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恃才高八斗学识渊博而不肯在教学艺术上动脑筋那是危险的。我们都曾见过名牌大学毕业的教师不敌中师毕业的教师的例子,这说明教师自己渊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让学生也"渊博"起来的方法。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吧!普遍的现状是教师盯着不肯学,教师放手了不会学,这样一种现状亟待改变。

三、阅读--一片待开垦的园地

分步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这一类“辨析型”课文,虽然数量很少,但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体现德育的针对性方面有十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辨析型”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教学起来颇难把握,因此有必要对“辨析型”课文教学结构作一些探讨。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个三步教学结构,即将“辨析型”课文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感知课文----辨析明理----巩固认识”三个步骤来进行,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感知课文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明确课文所提出的问题,即解决一节课的材料和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为学生下一步的辨析明理打好基矗常用的感知课文的方法有:

1、指导阅读法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直接感知课文材料,教师只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导。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年级中比较浅显的课文。如教第9册第9课《真正的好朋友》,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只提示学生注意:(1)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宇和丁杰是好朋友?(2)丁杰为什么为王宇的事发愁呢?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

2、创设情景法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体会课文内容,充分感知课文。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课文,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如教第5册第7课《要勇敢,不蛮于》,&127;教师可利用幻灯、挂图、录音等手段创设情景:&127;小松逞能捅掉了马蜂窝,引得马蜂到处乱飞,小松急忙捂着脑袋跑,没有被马蜂蜇着;
而小勇跑开后又跑回去,一边用身体护着小刚,一边脱下上衣,拼命抽打追来的马蜂,结果,小勇的身上、脸上还是被蜇了好几下,疼得他直掉眼泪。

使学生通过视(小松等的行为)、听(小松等的对话以及马蜂乱飞的“嗡嗡”的声音),切身体验课文所讲的故事,充分感知课文。

3、讲授法

指教师对课文作必要的讲解。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带抽象性的课文,如教第11册第9课《<盲人摸象>&127;的启示》,教师可简要讲述《盲人摸象》的寓言,然后由此引发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127;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

二、辨析明理

这一步是在上一步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追根究底,目的是对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要通过讨论、辨析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27;逐步解决学生头脑中“为什么”的疑问,使学生明白道理。常用的辨析明理的方法有:

1、集中讨论

就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使学生通过对不同发言的比较、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让学生明理的目的。如教第8册第7课《接受别人的意见要虚心》,在学生感知课文后,可让学生讨论: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再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懂得一个人的进步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教育学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2、分组讨论

一般按4至6人力一组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对课文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各组意见,再在全班交流,逐步归结为统一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事理。如教第9册第7课《有事大家商量》,在学生感知课文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读了这封小队长的来信,&127;你能看出他们的小队在这件事上有什么问题吗?假如你是知心姐姐,要对小队长和队员们说些什么呢?在各组统一认识后再在全班交流,逐步形成全班的统一认识。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活的教育,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使学生懂得集体的事应该由大家商量着办,学会商量事情。

3、同座议论

指同座的两位同学互相交流意见,以便于每位同学检查和修正自己的看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比较浅显的问题。如教第10册第2课《宽厚待人》,在学生感知课文后,可就课文末尾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呢?”

让学生同座议论,互相检查和修正自己的看法,达到自己教育自己、主动地明白道理的目的。

三、巩固认识

这一步是在学生辨析明理的基础上,及时巩固学生的正确认识,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指导和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常用的巩固认识的方法有:

1、演绎法

将学生明白的道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道理。如教第8地第7课《接受别人的意见要虚心》,在让学生辨析明理后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什么好处,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有什么害处,进一步深化学生“接受别人的意见要虚心”的认识。

2、设置疑难法

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根据自己所明白的道理来解决疑难,以巩固学生的正确认识。如教第9册第9课《真正的好朋友》,在学生辨析明理后,教师可给学生设置疑难;
你和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助的?发现好朋友做了错事,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被励学生运用所明白的道理来克服疑难,从而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识。

3、指导实践法

在学生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也是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巩固。如教第9册第7课《有事大家商量》,在学生辨析明理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最近学校号召各班都要建立图书角,我们班的图书角应该怎样建?这件事情由谁来决定?怎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