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内控管理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3 09:2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信息技术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将信息技术引入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时,既要了解该环节有没有与计算机技术产生联系,还要顺利解决在日常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难题。例如,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都采用了计算机,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内控管理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内控管理论文【五篇】

内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将信息技术引入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时,既要了解该环节有没有与计算机技术产生联系,还要顺利解决在日常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难题。例如,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都采用了计算机,但是在部门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以计算机为载体,而是仍然以传统的纸作为交流载体,那么这种情况就不能说完全发挥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更不能说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以计算机为重要载体的现代化施工管理能够及时、准确地存储、修改以及使用海量的施工管理信息,同时还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如天气、人为失误等的影响,保证施工能够按预期完成,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实际上从某一角度来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取决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二、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计算机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

从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应用与发展,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建设施工的效率,同时还极大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资料与信息交换所耗费的时间。例如现今使用频率颇高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系统就是在计算机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还有招投标系统,该系统涉及到了多方面内容,如工程量计算以及标书制作等。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管理系统,包括项目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使用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也开始在施工管理中崭露头角。CAD技术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今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引入保证了基坑施工全程都在控制范围之内,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保障。除此之外,凭借着信息技术,人们还顺利完成了建筑物沉降观测以及工程测量工作,同时还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材料检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存档,为之后的搜索与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业管理中

在处理建筑行业的管理问题中,现已进入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与网络建设的初步阶段,使各种资料的整理、存储以及使用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将近有450个实体建筑市场已借助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把多个企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建筑施工相关规范等多种信息存储至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中。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地区已经实现了区域性联网。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应用问题上,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自主对借助计算机控制与辅助管理技术来管理施工组织作深入的研究与尝试。他们试图以网络为重要载体把施工现场每一时刻的情况汇报至总部,从而使总部领导层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施工现场状况,进而及时下达指令。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能够实时收到上级下达的施工指令与任务。而技术专家坐镇总部,随时解答各个环节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

三、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应用的不足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施工技术。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引入还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工作强度,而且项目质量也获得了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以计算机为重要载体的施工项目现代化管理,及时、全面地对施工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存储,方便了各个施工步骤的跟踪与管理工作。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小,现阶段仍以项目建设管理前期阶段为主,如招投标以及造价控制等。但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则狭隘,例如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等,仍依赖于施工人员,需要人为完成;
单机版应用软件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这一软件只发挥了计算机处理数据效率高的优点,并未构成网络,也未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如此,信息的使用效率特别低;
目前还没有将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包括网购以及信息交换等,也可以说建筑行业的电子商务还未得到实现;
开发软件的过程中选题相似的情况十分普遍,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与规划,同时开发经费不足也是导致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

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一)从自身出发,制定战略计划

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对于各大建筑企业来说,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反映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建设项目规模往往比较大,员工人数也比较多,加之会有国际项目,项目资料种类多、数量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引入并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七大特征,即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技术集成化、信息利用科学化。因此,各大建筑企业要从自身建设现状出发,以上述信息化的特征为参照,制定符合现状的战略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而加快我国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

上面已经讲到,新时期建设项目的工程文件种类多、数量大,如设计图纸、采购合同以及检测报告等。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项目信息管理都是以纸为重要媒介的,而且交流方式也常采用书面沟通方式。这一交流方式具有多层次、高成本以及低效率的特点,而且还特别容易受到信息交流失误的影响,最终为企业带来了损失。西方国家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由信息失误造成的项目成本偏差的比例在4%左右,而使用错误设计图纸引起的偏差则大约占三分之一。数据显示,英国平均每年为传递项目管理所需文件与图纸而花费的快递成本高达6亿美元,其中项目成本中的2.5%都会用在复印与传真方面。除此之外,研究还表明,所有的施工项目参与者在竣工阶段掌握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记录文件少之又少,仅占总文件的62%。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资源,企业项目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必然趋势。

(三)加大应用系统的开发力度

加大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等的开发力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有效提高升项目管理的水平。实际上建筑企业引入信息技术的关键就是要不断以互联网为重要载体对项目施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将建立数据库与网络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将网上采购以及网上会议等变为现实。除此之外,还要借助建立网上虚拟组织来将纵向信息交流方式改为平行交流方式,从而有效地增强信息交流准确度,并将信息共享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及时获得合理、有效的决策。

(四)推广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控制软件

内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向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历程在健康发展的内控体系环境下,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稳健增长,多年入选《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及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蝉联厦门年度最佳雇主称号。

二、案例分析与研究

从实践层面看,上文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厦门国贸在构建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历程,而从理论层面研究,笔者认为成功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持续梳理和完善

从上文可以看出,业务流程的梳理贯穿了三个发展阶段。公司坚持以我为主,借助外力的原则,通过人员访谈、专题研讨、沟通反馈、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归纳与总结,对业务进行诊断。流程诊断的步骤包括对现有流程进行调研、识别风险点和风险程度、描绘业务流程图、分析流程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进行完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控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司持续不断地对流程进行完善。

(二)以风险指标为预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所谓风险预警系统实际上是向各业务板块收集汇总相关的数据信息,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指标偏离预警线的程度,向公司领导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对策的系统。厦门国贸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成立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领导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为各事业部业务骨干,负责研究公司的宏观环境和系统性风险,设计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评估体系和控制架构,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并在各业务板块设立联络人,负责在重大风险事项发生时第一时间通报工作小组成员,于日常经营中定期跟进,形成月报制度。其次,构建风险指标体系,提炼各项指标,设置预警区间。在设计风险指标时,着重于关键风险控制点,每个业务领域大概提炼5至7个风险指标。风险指标和预警区间均是工作小组在与业务一线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后,根据宏观环境、公司战略目标和实际业务情况进行设计的。并且风险指标和预警值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经营情况及时调整。最后,由工作小组成员于每月初将风险信息汇总上报风控委员会,报告内容包括监控风险指标是否超过预警值、相应的对策建议,并要求相关部门限期改善。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高信息与沟通的质量

在ERP上线前,公司的贸易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是独立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对称。而ERP系统上线后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减少决策风险。公司还在ERP项目二期开发了BW(BusinessInformationWarehouse,商务信息仓库,以下简称BW)分析系统和管理驾驶舱分析系统。BW分析系统能够将分散在不同系统的业务处理连接起来,有利于对获利能力、资源占用、业务控制、费用检查等进行分析。而管理驾驶舱则构建公司特有的指标管理体系,其关键指标可从“汇总到明细”、“当前到历史”等多个维度进行挖掘和预测分析,并形象地通过各种图表及类似驾驶舱的仪表盘,将数据直观地展现出来,为各层级用户提供决策依据。这两个系统的开发进一步加强对ERP系统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管理,有助于风险防范。例如图5就是管理驾驶舱系统中,利用图表直观展现付款未到货情况,提示逾期款项的金额和账龄,从而促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款项管理,减少坏账风险。

(四)以实现全员控制为目标,形成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除了公司高层领导不断向员工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外,各层管理部门均通过自身工作不断向基层员工传达风险管理的理念。例如,风险管理部对业务部门的日常风险进行管理,对于逾期或保证金不足的合同,第一时间向业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督促业务人员及时催款、催货;
经常开展风险警示会,以案例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又如,内控与审计部将日常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结合,实现内部控制工作常态化;
注重事前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协助和辅导各业务板块制定流程规范和编写内控手册,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内控自我评价工作;
根据问责制度,在风险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审计,追查责任人和事件原因。公司还设立一些跨部门合作小组,例如上文提到的风险预警系统工作小组,还有制度梳理工作小组、内控自我评价工作小组等。此外,公司在各业务板块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内控专员,对一些关键风险点进行把关。

三、结束语

内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创建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树立职工风险防范意识

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影响作用,所以提高公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必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为公路运输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公路运输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风险的准确识别、有效评估、应对策略都受到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而企业的历史文化、行业习惯也会对内部控制环境产生影响,这其中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意识等。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必须以自身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为依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领导层的权利不能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创建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要做到权利与责任明确到具体责任单位,使风险管理意识贯穿每个员工,树立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规范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制定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企业风险管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时的,它是与企业共同存在的,因此必须建立长效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体系的建设须由各部门广泛参与,内控体系仍应以基本规范为依据,防止跟风模仿、走形式,要根据实际中不同的风险,引入数据,量化分析风险概率,使内控制度具有实际操作性,真正为企业服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避免出现混乱的局面,同时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公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相对薄弱,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基础开始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手段就是内部控制为,以审计监督为保障,使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三)内部控制体系下提高对风险识别的能力

要抵御风险首先必须及时、科学的识别风险。企业掌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造成的损失等就是进行风险识别。引发公路运输企业风险的因素有很多,而各种因素造成的后果也不相同,如:对公路运输企业有致命威胁的是营运安全风险;
对企业经营成果有影响的是油价变动、人员工资变动等风险;
对公路客运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如城市高铁、轻轨相继开通。合理的在每个风险因素中进行取舍,及时有效进行风险识别,是合理化缩小风险范围的最佳途径。

(四)内部控制体系下强化对风险分析的水平

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描述、分析、判断就是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方法很多,对于公路运输企业可以采取的有:集体讨论等定性分析方法是企业在风险管理初期一般所采用的;
情景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在风险管理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得到广泛的应用。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及时补救是风险分析的唯一目的。风险的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且风险分析会受到风险分析者自身局限性的影响,做不到完全精准、可靠。所以公路运输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运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不断提高风险分析水平,降低企业风险。

(五)内部控制体系下灵活运用风险应对策略

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不同的企业风险应对策略也不同,公路运输企业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经营特点,并结合风险承受度,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合理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应对策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分散风险,使其在企业承受范围内。例如:公路运输企业属于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风险可通过购买车辆和货物保险的方式来分担;
企业结算风险要企业具有取舍的智慧,尽量不与收款信誉不好的单位发生业务往来;
企业经营风险,应该采取风险降低的策略,比如可以将业务分包出去,或者与第三方合作使企业风险降低在风险承受度之内。

二、结语

内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是装修公司的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我结合了装修公司的发展形势,发现了在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中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房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装修行业也很热门,从而装修行业的内部压力很小,这会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风险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但是就装修行业的情况来讲,企业的风险意识很差,没有意识到应该设定内控管理制度,导致经营风险加大。同时,装修作业方作为专业承包方受项目业主方、项目建设方、项目施工总包方等利益相关方影响较大,由于某方的原因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项目组不能及时应对,而施工项目独立性特点常常造成信息反馈滞后,从而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其次,法人的治理结构并不完善,法人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会让企业产生大量的内耗,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企业的信息流通不畅,责任的划分也并不是非常的清晰,每个工作的具体分工并不明显。所以企业应该设定出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保证责任可以具体的分配到个人,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并且将自己的工作完成的很好,比如:在项目管理方面,确立项目经理负责制下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项目组成员都对项目目标和要求有清楚的认识,明确各自在项目中的工作职责。就目前的形式来讲,企业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一个工作任务来讲,公司里每个人都可以管,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放任不管。所以在企业的运营出现问题后,没有专门的人来承担,每个人都可以推卸责任,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最后,内控的机制不健全,缺乏内控管理控制,会造成随意性较大,无法真正实现权、责、利的有效统一,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舞弊现象的发生。为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经营目标,需要就公司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程序,一般包括设计恰当的凭证、职责划分、恰当的安全措施等。同时,企业为了完成实现控制的目标,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和程序,并且严格的执行。

(二)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企业主要面临着一下的两种财务风险,分别是外部原因以及内部原因,企业外部造成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金融市场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环境发生了改变等状况。企业存在风险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种:企业的盲目投资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很多企业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会盲目的扩张自己的企业,希望通过扩张企业的形式来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抵挡外在风险的能力,但是,如果企业盲目的扩张自己的企业不仅仅不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还会影响自己的本身的发展从而增加企业在财务上的风险。对于企业的内控管理上,如果企业没有合理的进行管理,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方面的决策发生错误,很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除了以上的几种风险以外,筹资也有可能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在筹资的过程中,企业会对自己的内部失去控制,从而不能对筹资的方向和具体的内容进行准确的分析,选择出不适合自己公司现状的筹资组合,导致企业会出现财务风险。在目前的装修行业并不是非常的重视财务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项目财务常常因不熟悉工程管理而工作极为被动,所以必须需要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全程的参与,不但耽误时间而且加大了财务方面的支出。并且项目预算无法与工程项目的变化相一致,使预算管理执行度较差。各职能之间的协调性很差,不利于项目与环境的适应,财务对项目的控制必须要做到及时知晓项目状况,并及时的应对,才能较好识别出其虚假信息,财务才能准确理解项目标和懂项目管理情况。

二、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企业的内控管理和财务的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内控管理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提高风险评估管理能力

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风险评估就是分析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在情况发生的同时采取正确的策略,那么如何能够加强风险的评估呢?首先,要对会计工作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进行防范,企业的会计工作的风险包含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涉税风险以及会计信息不正确风险等多种类型,所以,财务风险防范的主要防范目标就是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教育以及对会信息的核实等等。并且,对于企业的资金风险也要进行充分的认识和防范,企业想要加强资金风险防范,就必须要对资金的回收进行管理控制,准确的评测投资和融资的风险,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在企业内控管理中,内部监督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保证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进行,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通过内部审计、财务监督以及其他的方式进行监督,在企业遇到问题后会适时地采取措施,不至于让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加强控制环境的管理

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首要的一方面,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企业营造出合适的控制环境。我们不仅仅要让管理层次的人员认识到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建立起来与企业的现状相符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最后,形成一个重视研究程序的企业习惯。在企业制定年度计划的时候,要针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进行集体决策,避免少数管理人员作出不正确的决策,严禁少数或者单个人决定的情况发生,积极地倡导正义和健康的企业文化。

(四)加强控制活动的管理

控制活动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防范风险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的活动,在会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企业必须要设定相应的部门。同时,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程序情况下,应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适时对相关管理制度、程序以及计划或预算作出合理的调整,使内部控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此建立相应的动态管控机制,实现系统化、动态管理。(五)加强信息的沟通每个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沟通以及交流,企业的管理人员都会通过信息的沟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执行每个人自己规定的职责。不论是风险的评估还是采取适合的控制活动都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并且还要确保信息的畅通性,在有风险后可以快速的将情况传递给管理人员,方便他们快速的作出反应。

三、结束语

内控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资采购;
管理;
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由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管理过程。而物资采购环节又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采购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呢?

笔者认为,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要遵循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正确认识是前提、制度保障是基础、程序合理是重点、执行有效是关键。只有做到这些,并结合各自企业实际,予以适当的完善和补充,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正确认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前提

从企业管理层到具体的采购业务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前提。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科学发展,善于从宏观层面审视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纳入重要的企业议事日程。采购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服务于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遵循内部控制管理要求;
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管理之外。这既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制度保障,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是满足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管理采购程序和标准,并开展定期的评价和维护,必将为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抵御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采购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转。

三、程序合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

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其实质是强化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流程管理,因此制定严密合理的采购业务管控程序就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包括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审定、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合同签订与管理、物资验收入库、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采购业务的分析与考核等管控节点。

(一)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与审定环节。这一环节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采购预算,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提出物资采购的申请,仓储或有关部门平衡库存后由物资管理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采购主管领导审定。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案,采购方案应明确采购的原则、采购的渠道、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和范围等内容。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采购方案是否经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核,是否明确采购物资的具体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期、采购方式等,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二)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环节。这一环节是采购管理控制工作的重点,可以使企业的采购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使用,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应根据审定的采购方案,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采购或询价采购等方式确定供应商与采购价格。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为采购是否经过询比价、有无询比价记录,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的是否符合招标管理规定,对大宗、批量、重要及特殊物资的采购是否采取招标方式,应集中采购的是否有违规自行采购的现象,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三)合同签订与管理环节。这一环节可以规避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主要通过合同范本管理,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降低合同签订风险;
通过资质信用管理,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体系,降低了履约风险;
通过合同风险点管理,强化合同履行的风险意识,减少合同履行风险;
通过合同会签管理,提高合同审批效率,规范业务流程;
通过合同履行管理,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精细管理水平;
通过合同统计分析管理,提高公司经营决策自我分析能力。这一环节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是检查相关部门是否对合同进行审核,签订的合同是否送交财会、法律等相关监管部门。

(四)物资验收入库环节。采购物资到货后,物资管理部门应组织采购、质检、仓储等部门对到货物资进行检验清点,质检部门出具检验报告,仓储部门依据检验合格的报告办理入库手续,编制入库单,登记库存明细帐。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物资入库验收资料是否齐全,验收入库是否符合不相容要求,库存明细账登记是否及时。:

(五)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环节。财会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入库单、发票等及时作账务处理。采购款的支付应由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及到货情况提出申请,填制付款申请单,附齐相关单据,经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送财会部门审核,财会部门根据资金安排、使用计划、预付情况及合同约定办理款项支付手续,采购款支付应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办理。这一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重点是检查财务入账手续是否齐全,暂估入账是否及时合理;
检查采购款支付的依据是否齐全,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相关审批是否符合权限。

(六)分析与考核环节。在“分析”环节上,企业采购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计划准确率、保证供应率、质量合格率、厂家直供率以及采购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向企业有关会议报告;
在“考核”环节上,企业应建立与采购相关的考核办法,定期对采购管理情况进行考核。

四、执行有效,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

在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严密合理的采购程序的基础上,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就是关键。一是可以通过拓宽监督管理渠道,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对采购业务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的监督进行转变,并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监督的作用,督促和约束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及其责任追究制度来强化执行力,明确相关部门及员工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员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完成不力,以致造成后果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并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警告处分或给予必要的处罚来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履行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提升综合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科学运用,不断完善和提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