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体育教学管理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3 12:00: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1.清华大学的体育教学实施“4+2+2”的体育教学模式。即大一、大二的4个学期为必修课;大三的2个学期为限选课;大四的2个学期为选修课。体育教学贯穿了本科培养的全过程。规模上,体育部每学期开课门数超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体育教学管理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体育教学管理论文【五篇】

体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清华大学的体育教学实施“4+2+2”的体育教学模式。即大一、大二的4个学期为必修课;
大三的2个学期为限选课;
大四的2个学期为选修课。体育教学贯穿了本科培养的全过程。规模上,体育部每学期开课门数超过50门、上课学生过万,累计教学学时达12000以上,体育教师工作量平均每学期200学时。由此可见,体育课覆盖全校、量大面广,是学生选课人数最多、教师工作量最大的课程之一。2.体育课教学中,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大一年级要掌握“一操、一拳”、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意识和能力并学习排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等。为此,采用分层次教学、特色排选的方法,在校级选课结束后,体育部对大一新生进行男女分班、素质测验,根据素质成绩进行分层次教学。大二至大四的体育教学则重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专项技术技能。为此,体育部开设了篮球、排球、沙滩排球、击剑、游泳、艺术体操等多种运动项目,学生在校级系统中根据兴趣自主选课。3.学校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课外阳光长跑活动纳入到体育课成绩中,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和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7年起清华体育教学逐步完善,建成了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阳光体育长跑活动。体育课考核指标体系复杂且变化。每门体育课的成绩由素质、专项、体质测试、阳光长跑和出勤五大部分组成。专项和素质属于课内教学考核项目,不同的课程专项项目个数不同、所占权重也不同;
体质测试和阳光长跑是为贯彻执行教育部文件精神而设立的课外活动,不同学期的课外项目不同、所占比重也不同。同时,每个项目的得分还需要进行繁琐的成绩换算,有的项目成绩越小得分越高,比如短跑;
有的项目成绩越大分数越高,如实心球等。由于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特色排选分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指标体系复杂、成绩换算繁琐,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难度是其他教师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二、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目标

根据学校统一规划与设计,结合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建设现状,综合体育教学管理平台建设需要,整合不同环境下的基础数据,设计考核指标模型,建立覆盖课内外一体化、统一的、一站式的体育教学管理平台。体育教学管理子项的建设目标如下:1.整合数据资源环境。对现有体育教学管理数据结构进行进一步梳理,基于校级数据资源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学数据结构,对现有体育教学管理数据进行梳理;
采用规范化、标准化手段对数据进行转换和重组,消除信息孤岛、建立整合的数据资源基础环境。2.多维动态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统一的考评标准。针对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体育课堂内的学习态度、运动能力以及课外运动习惯,从多个侧面和多个角度予以考评。同时,对学生进行动态变化体育考核,考核指标和所占权重随年级、性别、学期、课程而变,最终建立多维、动态的考核指标体系,综合、客观地汇总出学生体育方面的评价。3.课内外结合的体育教学管理系统(见图1)。升级完善课内教学子系统,支持特色排选、分层教学,升级考核指标管理、教师成绩录入功能,打破时间、地点限制;
增加体质测试、阳光长跑子系统,实现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的有机结合;
实现从校级排选到体育教学、再到成绩管理和教学评估的合理连通,为体育部提供复杂、灵活、高效、正确的管理职能。4.灵活安全的技术平台。与校级系统融合,依据校级系统标准规范设计数据模型、开发业务接口,实现数据的合理共享和有序流动;
与信息门户、统一用户和统一权限管理等学校平台类系统集成,通过用户单点登录、权限分级控制、数据分层控制等方式,提高应用和数据的安全性。

三、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创新之处

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规划建设,是由四个教学相关的业务系统组成,主要包括: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系统、学生阳光长跑管理系统、体育数据分析系统。基本涵盖了从学生到教师、从课上到课下、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院系到体育部、从管理到服务等所有教学环节。

1.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管理系统是保障教学秩序的重要枢纽,也是体育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庞大、最为复杂和用户量最多的信息系统,服务于体育部、教学院系、教务处等近百个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全校本科生、体育教师等1万多名用户,统筹管理全校本科生体育从课内到课外的全部教学事务,保障我校体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务管理模式突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的管理界限,把上课时间和课外时间作为一个连贯整体的不同阶段来组织教学和进行管理,为学生创建了一个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构建全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预约机制,“三自主”的预约机制满足学生的自主意愿。以学生为本,改革传统的课堂测试机制,将学生的自主意愿引入到体质健康的测试过程中,允许学生按照个人课表和日常安排自主选择测试时间,有效地解决了占用体育教学课测试、学生测试扎堆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学质量、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

2.分层次教学及考评

实施分层次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建立包含学生年级、性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信息模型,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构建培养方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后都能摘到自己的“苹果”——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有力地推动了学生体质的增强、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拓展,全面提升培养质量。建立多维、动态考评体系,综合、客观地考察学生体育表现。构建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体育考核、成绩管理系统,支持包括年级、性别、学期、素质、技术在内的多维、动态考评模式,支持体育考评指标体系的建立,支持改进教学评价、质量监控办法的落实。综合学生个人身体素质、体育课堂内学习态度、运动能力以及课外运动习惯等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考察学生表现,多方面及时、准确、科学地了解和监控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校加强体育教学基本建设、推进院系体育教学工作、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锻炼提供了有力支持。

3.为师生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管理环境

构建体育网络教学环境。配合课堂教学,整合与共享各类体育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服务,使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支持、跟踪与管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构建体育教学信息服务体系。提炼体育教学业务主题数据库,在教学基础信息、状态信息、历史信息和趋势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方面,通过交换平台、平台和用户权限管理体系,为体育教学数据的组织、整合、共享和服务创造条件。为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各院系及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体育教学相关信息。

4.管理与技术紧密配合

体育教学系统的项目组成员中,既有长期从事教学管理的体育部、注册中心的管理人员,又有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信息化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双方的精诚合作与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体育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任务。通过平台的建设,不仅锤炼了一支精通体育教学管理业务、熟悉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特点、具有较强信息素养的教学管理队伍,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理解教育理念和用户需求,并具备归纳与演绎能力的技术队伍。

5.遵循顶层设计原则,构建校级跨部门的大体育系统

现代化体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顶层设计和业务分析,依据业界规范标准,产生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建立与其它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从校级排选到体育教学、再到成绩管理和教学评估的信息共享、业务连通,促进了学校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与高效。

6.开放自主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系统

2012年,学校构建了学生“三自主”的网上预约体质测试管理系统,支持体质测试面向不同年级、不同时间、不同限制的排、选模式;
实现不同仪器的测试数据集中存储与共享;
为学生提供统一的预约界面,并使学生能够在测试中心容许的范围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选择;
为测试中心提供学生现场刷卡界面,消除作弊隐患、保证学生权益;
为院系掌握预约、测试情况提供完善的监督界面,加快预约进度、提高参测率。2012年秋季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系统在全国高校率先投入使用并且一次运行成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的运行状况,均处于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测试学生12862人。

7.全面、直观、深入的体育教学数据分析系统

体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理论构建和系统结构

从系统的程序结构框架来分,可以把体育管理系统分为表示层、应用层和应用支撑层。这个三个层紧密联系,不可独立,需要一起作用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系统程序架构如图1所示。1)表示层用户在用户层输入数据等用户信息,表示层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实现交互。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考虑系统的实用性,本文将采用的表示层是基于网页的表达形式来实现。用户在网页的界面输入用户账号、密码,登入管理系统,然后访问应用层2)应用层应用层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相关的逻辑规则以及间接实现用户的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三层的设计结构,可以避开用户直接访问数据库,给访问增加了缓冲的时间,对访问的数据信息进行合法性的检验,而对数据的交互则交给应用支撑层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为以后扩展程序预留了空间。应用层主要完成的功能为:师生管理、信息、在线教学等功能。3)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是在系统的最底层,直接实现与数据的交互,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同时也可以对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更新以及查询。应用支撑层不面向使用用户,但是可以根据用户使用权限对数据进行操作。应用支撑层主要完成的功能是与数据库实现对接,为用户提供数据交互以及平台接口服务。

1.2体育网络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体育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思路源于功能模块化。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方便于系统的升级以及功能的扩展,同时也可以保证各个模块的稳定性,也方便于修改模块中的功能。体育管理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相互独立,又存在着联系,同时对功能细化,每个模块又有一个个小的功能子模块组成,如下图2所示:

(1)信息模块信息模块主要由学科动态和最新公告两个功能模块组成。①学科动态是指系统的管理人员在系统里及时体育教学的相关新闻或者学科前沿的动向。②最新公告是指系统的管理人员在系统里与师生相关的信息,比如成绩查询,考试通知、选课信息等。

(2)教师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主要由课程设置和成绩管理两个功能模块组成。①课程设置是指在老师根据高校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制定学生在校学习的计划。在完成课程设置后,学生可以对课程进行选择。②成绩管理是指教师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管理学生成绩。成绩管理主要由录入成绩,查询修改成绩以及分析成绩组成。录入成绩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或者平时成绩,向系统上传成绩;
查询修改成绩是指对上传系统的成绩进行查询和修改;
成绩分析是指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使反应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根据成绩分析来调整教学方法。

(3)学生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分为:在线选课和查询成绩。①在线选课是指针对高校教学大纲学生自主的在网络管理系统中选择课程,根据所选课程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学习。②成绩查询是指学生对自己所选课程查询考试成绩,通常查询成绩是需要等待的,因为老师在考试完成后要对考试成绩进行核查,再向系统上传成绩。查询成绩也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4)在线课堂模块在线课堂模块主要由视频点播、在线提问和在线答疑三个功能模块组成。①视频点播是指系统提供相关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视频,学生根据所选课程来点播教学内容,视频点播只能一门课程进行播放,不支持多门课程同时点播。②在线提问是指学生对所选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③在线答疑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在线提问进行回答,这个功能可以在线实时的回答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对学生留言的内容进行回答,就是实时性和延迟性。

(5)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由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系统资源管理三个功能模块组成。用于系统管理者进行维护和管理。①用户管理是指对使用体育教学管理的用户进行管理,主要是对账号和密码的管理。②权限管理是指管理系统根据用户分类,对用户操作系统功能的权利进行分配。③系统资源管理是指管理教学资料、课件和视频等,支持用户的上传下载等。

2体育教学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1)系统登录功能模块应用根据调查,可以把体育教学管理系统的用户分为三类,即老师、学生和管理员。对于设置的用户进行权限的分配,用户根据所属类型操作管理系统的功能。在用户登入管理系统时,可以对用户的类型进行选择。当还没有登入管理系统的用户来说,往往指新生,需要注册账号。申请注册账号后,系统会自动发邮件通知管理员,管理员确定后,使用者注册成功后才能使用管理系统。非首次登入的用户来说,确定所选用户类型后,输入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入管理系统。学生申请注册账号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号进行填写。老师的账号直接由管理员分配。

(2)用户注册功能模块应用提供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车辆进行远程跟踪和检测的技术手段。

(3)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利用车辆拍照自动识别系统实现对进出车辆拍照的自动检测,并且结合停车卡的使用,实现对车辆自动计时、计费的目的,从而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人力成本的耗费。

(4)社区车辆管理系统。社区安全系统通过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记录进出社区车辆的牌照,并与社区内部车辆牌照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能够发现可疑车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卫社区居民人身及财产的安全。⑸城市交通路口的“电子警察”。

体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电大开放教育办学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系统办学。如何发挥系统资源的整体优势来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电大加强系统建设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辽宁电大在学院制改革之后,开放教育教学及管理目前遵循的是以省校学院为主导的原则,由于省校多数学院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本身有着繁重高职的教学主体任务,客观上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开放教育教学上来;
他们以前对开放教育教学不了解,各学院又没有自己的开放教育学生进行教学历练,现在还没有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及指导经验,还不具备对全省系统开放教育教学指导和管理的资历,很难对全省开放教育教学进行正确、有水平的指导和管理。目前这种状况使省校处于削弱了对全省开放教育教学指导和管理的状态。省校教务处按照学校重新理顺开放教育体制机制,完善学院制改革办法的要求,大力推进“开放教育改革项目”的落实。只有深化学院制改革、创新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才能更好的满足系统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各项工作需求。

二、创新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指导思想

以建设更加开放、更具特色、“活力、实力、合力、魅力”的开放大学为目标,坚持“八向八要”原则,以四个年(教学质量年、精细管理年、项目落实年和作风建设年)的活动为抓手,以坚持内涵建设为主线,以系统建设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通过组建全省系统教学团队,充分发挥系统师资的整体优势,做好全省开放教育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而提高系统的凝聚力,推进系统建设,开创开放教育新局面。

三、创新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路

组建以“省校为主导、系统为主体”全省系统专业教学团队,开展全省开放教育教学指导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专业教学团队,是从辽宁电大系统各办学单位、省校各学院及相关部门专业教师中选拔产生的,承担全省电大系统开放教育专业教学管理、教学指导、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等任务,以提高全省开放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而组成的创新型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实现系统凝心聚力和师资共享,共建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建支持服务体系,共建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具活力、更加完善的办学体系,从而加强了系统建设,提高了内涵建设。

四、创新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

专业教学团队是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新体制机制的建立的基础。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由省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成以系统内专业教师为主体,专业教学团队的各项工作由系统内专业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专业教学团队的界定与划分、日常管理与运行,既要围绕总体教学目标任务实施统筹管理,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分类指导。专业教学团队的日常工作,既要通过制度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又要积极开展科研立项,通过项目推动教学改革创新进程。建立专业教学团队首先是制度建设,建立起“辽宁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方案”、“辽宁电大开放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管理规定”、“辽宁电大开放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管理办法”和“辽宁电大开放教育课程责任教师管理办法”和“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及课程责任教师工作规范及评价标准”等相关管理制度,其次是对系统各办学单位、省校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开展宣传和动员活动,统一思想和认识,使其正确理解创新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做法,然后在系统中下发选聘专业团队负责人及课程责任教师的文件及通知,建立起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新体制。最后是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和课程责任教师培训,使专业教学团队能按期开展教学和教学管理等工作,形成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新的运行机制。

五、创新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和运行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新体制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一是省校加大开放教育教学资金投入,确保专业教学团队有效的开展工作,改进基于网络开展系统教学的条件。二是省校组织开发开放教育全省系统教师服务网站、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促进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方便全省教师资源、课程教学媒体资源的查询及相关教学工作交流。三是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及课程责任教师参加国家开放大学教学业务会议的全部费用、去基层电大开展教学检查指导的全部费用,由省校承担。四是基层电大教师担任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及课程责任教师工作,每学期经考核合格后,按省校开放教育教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及费用标准支付报酬,按学期发放。五是省校定期组织召开各专业教学团队工作研讨会,各专业教学团队定期组织召开相关专业教师工作研讨会,研究问题、改进工作。六是基层电大要积极投入到省校创新改革中,要大力组织和支持本校具备条件的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全省系统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及课程责任教师工作,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为本校教师做好“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或课程责任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和良好的支持服务。七是省校定期开展优秀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及优秀课程责任教师评比表彰活动,促进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

六、结语

体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增强体质培养人才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竞争,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多,先天少,归根结底是后天培养起来的。我们对学生教学中培养知识与技能,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反应。它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六大功能。对教学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教师如果重视采用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独立性格,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反之,教学中学生缺乏正确动机、学习索然无味、情绪一贯低落、意志非常薄弱、缺乏独立性格,就必然会削弱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学习中无不具备有勤奋、独立、谦虚、创造、坚韧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这就足以说明非智力因素,在造就现代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应引起注意,教师对非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提出要求;
学生必须自觉地让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会培养良好的性格。

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但需要正确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在教学和训练中,倘若我们能够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体育教学中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本领。下面我从这几年自己的教学谈谈体会

1、激发学习动机

我们知道火车没有动力不能奔驰,机器没有动力不能运转。一个人如果没有动力,那他将一事无成。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的正确与否及其强弱将对人的活动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体育课中,刚开始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不明确体育课的目的,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因此,就没有学习的“动机”,缺乏了动机,课堂上就不会认真投入,而是应付了事,这就意味着体育课可有可无,上与不上根本就是一回事,而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1明确目的激励学习动机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当前正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应充分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是对人的身体进行教育。体育课是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掌握多一些运动能力,可以丰富锻炼身体的手段,促进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如武术这门课有比较多的青少年学生热衷于散手,而套路特别是太极拳误认为只适用于老年人。这就是学生不懂的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作用,学生明确了其价值,就会认真去学、用心去学。

1.2锻炼促进人体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青少年,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利用理论课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确体育是富有多种技术的健美运动,积极参加锻炼,强身健体是造就人体外在美的基础,没有体质的增强,外形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观看一些健美、技巧、体操、跳高、球类等多种比赛的场面,让学生带来一些美的享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参加体育运动”为“我要参加体育运动”,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体育比赛,做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去认识一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利用青少年学生好胜,喜欢逞能,爱表现自己的特点。例如:传球技术是一项枯燥无味的技术,而在篮球技术中又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传球游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胸前传接球练习,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传的球多,多者为胜,负者要罚做素质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要传的准、传的快、既要动作到位,传球的速度要快,学生在游戏中就会尽量按“准、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假如个别学生传球技术较差,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也会认真地练习。

2、意志的培养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历尽坎坷,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有不畏吃苦耐劳,遇到困难能够努力克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人才的培养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各种教育过程都要培养意志,而体育教育过程更形象,更直接,采用的手段也更丰富多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呢?

2.1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长跑是一项不大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运动。而长跑对于锻炼身体和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上课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极点”“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练习时能知难而进。再通过一些科学的体能训练安排,使学生得到合理的锻炼,并且在测试时使学生明确“耐久跑”测试一方面是对耐久跑能力的测验,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坚强意志的测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确耐久跑练习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2.2培养学生善于克服困难的能力

培养意志品质的中心环节是克服困难,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有严格的要求,要通过艰苦的磨炼来培养坚强的意志;
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状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分解难点,逐步引导,让学生始终在充满信心的状态下,不断克服困难,步步进取,最后成功。

例如在自由泳教学中,首先必须打消学生“畏水”的情绪。对“畏水”的学生开始可安排在浅水区,让他们做一些戏水、打水战和漂浮等练习,让他们了解水、水并不可怕。接着可安排一些水中拾石子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水性后再开始教学。针对他们在学自由泳动作中怕呛水、怕练习时站不住脚等情况,可采用两人一组潜水、打腿、保护与帮助等练习,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同时给他们一些鼓励性语言,如“好些”、“很好”等,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换气是游泳教学的难点,可先教原地吐气,两人一组的打腿换气练习,然后过渡到打腿加单划臂换气练习,进而托腹部打腿、双划臂换气等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技术、技能与意志品质都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也就逐渐形成。

2.3运用鼓励法培养意志品质

要做好一件事情,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加以肯定、鼓励、,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使学生感到成功感。例如,在短跑的教学中,对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在训练时,假如学生都认真投入地训练,哪怕没有进步,我们也要加以鼓励,然后再进行动作技术上的改正,测验时,我们区别对待,鼓励那些经过努力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学生,不以统一的测试标准来要求学生。区别对待有助于学生知道自己经过训练后有了进步,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更加地努力,这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师教学方法的逐步引导下就逐渐形成。

3、结束语

上面我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两点看法,希望由此能够引起大家对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广阔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能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勇于拼搏,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我们强调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决不意味着就不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可根据体育教学的特有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在教学中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具有充分发展的智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跨世纪人才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石.从教育实习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思路.福建体育科技.1998.8

2.林文川.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3.2

体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述评

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尽管目前还没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借鉴项目管理进行专题研究,但对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深化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后逐渐发展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直至20世纪90年,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逐渐成为了一个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现代管理学领域。

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都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中国古代很多学者就提出“以身示教”、 “熏陶化育”、“笃行隆礼”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点;
也衍生出来近代学者“以情化德”、“美育育德”的隐性教育理念。国外,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佩斯泰洛奇提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等。

目前,国外的研究侧重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能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载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应用“视觉文化”的知识,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塑造价值观(Baker,2008);
还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者应用“体验教育”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Raji,2007)。还有一些论文(Thiedke,2004、Roholt,2002)希望通过寻找不同教育载体中所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和内容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都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从他们的专著和论文中可以窥见:龚志宏在他的专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
白显良在《隐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提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国内学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大致作从以下方面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讨论:一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如田淑青的论文《论当前我国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入手,分析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二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李铭在其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主体自主的需要。三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周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初探》中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其隐性育人、幽雅环境育人和文化氛围育人的作用。

三、关于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活动的研究

学生活动管理大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研究内容。例如,田慧生在专著《活动教育引论》、但武刚在论文《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教育论》探讨了活动的内涵,同时探讨了活动教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傅进军等在《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教育》一书中研究了了大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与评价相关问题。

1.高校学生活动项目管理的模型。如张超等在《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校学生活动的管理, 应以项目化管理理念, 优化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王建武的论文《基于项目管理的学生活动研究》对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尝试建构高校学生活动的理论模型。

2.从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高校中某些学生活动应该进行项目化管理。如彭程在《论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基层团学活动的开展》、徐纯赤在《项目管理在校外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应用》中指出,作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可以适应高校团学活动的特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高校团学活动的效果和资源使用效率。

3.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行性分析。傅丽华在《以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了、蒋旭在《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姚荣斌在《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论文中提出,把项目管理模式引进到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提高。

4.项目管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作用研究。例如,张波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叶彬强、黄介彬、、胡新宇的《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等论文指出素质教育活动与项目管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层级进行了研究, 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意义等等初始阶段, 理论深入不够,联系实际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臣之.活动教育引论[M]. 潘洪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张波.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2007(5).

[3] 龚志宏. 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傅进军. 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5]张超, 杨军丽, 李洪霞. 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4).

[6] 李炎清,李太平.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 2012(8).

[6]叶彬强,黄介彬, ,胡新宇. 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6(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