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教师工作思路【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7-03 14:0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1.教的分析:作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自我探索。教学上,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不知道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等等。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教师工作思路【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师工作思路【五篇】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现状分析:

1.教的分析:作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自我探索。教学上,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不知道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等等。

2.学的分析:迈入教师的工作岗位已有一年多。工作中有很多不足,但我还年轻,所以我可以学习的空间还很大,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应该多多学习一些教学方面的知识,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来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本学年具体目标

1师德目标: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荣辱观,团结同事,热心教育。

2教学方面的目标:认真学习新课标。并以新的理念指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3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新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办法

1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平时多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备课中能有所创新,写好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一个专长性教师。

2充分利用学校为我搭建的学习平台。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抓住一切听课和学习的机会,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并做到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多关注学困生,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完善课堂教学。

今后的时间里,会继续认真工作,积极学习,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努力以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面对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时刻告诫自己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总之。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有责任感的优秀教师。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期青年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 实现途径 工作机制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追溯到中国古代,在教育思想中就有重立德的传统。《大学》第一章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修明最高最大的德行,“止于至善”是要把这种高尚的道德修明到最完美的境界。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是把道德放在首位,把立德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中的这段话也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蓬勃发展的转型期,外来思想与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再者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已不再是一方净土,在充满美好憧憬的“象牙塔”中,教师和学生也难免不会受到外界各种事物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2012年底,党的十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因此,我们广大的思政课教师学习和研究如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并贯彻下去,形成长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在医学高职院校对“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分析

1.立师德以为范,立医德以为本

1.1立师德以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教师负有育人的职责,医学生在校学习最多的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教师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容易通过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除了思政课教师的德育课教学外,必须切实提高医学专业教师的自身思想素质,加强师德、尤其是医德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责无旁贷,既要重视学生医术上的教导,更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进而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学工作者,这将大大提高学院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以德为范。

1.2立医德以为本

医学院校承担着培育高等医学人才的重任。长期以来,医学院校一向重视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学观愈加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条件下,“看病求医”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向合约式医患关系转化。这一切都对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现实社会中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和不断被曝光的有悖医德的人和事,也从反面证明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以培养未来医护人员为己任的医学院校,必须在医学教育中围绕专业特色,大力创新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从教育的手段、方法及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彰显专业性,追求实效性。

2.重德育以树人

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医学院校中,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学院德育格局要从课程德育、医学实践和校园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在医疗服务中做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医疗服务的过程其实就是医学科学服务和医学人文服务相结合的过程。医学科学服务是患者疾患痊愈的物质保证,它利用医学技术解除患者躯体上、生理上的痛苦。而医学人文服务则是为患者身心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它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愿、依循整体观念、遵照仁术的信条;强调临床客体的感受性、追问医学的价值性、追求医学的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倾入。医学人文服务以求善、求美和关注情感体验为特点,生命的价值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

医学人文关怀是德育的新视角与突破口,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和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视医德教育,特别是医学人文关怀教育,让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能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人文素养。

2.2加强爱心责任心教育,培育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规范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第一条就规定了医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是医疗实践的核心,敬业精神不仅包括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对一组共同价值的承诺、自觉地建立和强化这些价值,以及维护这些价值的责任等。” “爱心”是医德的核心;其次医德体现为进取心;再者医德体现为强烈的责任心”,[1]“女子分娩、病人求医、老人临终都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最需要人性的温暖。”[2]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永怀慈善悲悯之心,苦病人所苦,痛病人所痛。

所以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这个专业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组织针对性较强的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义工并纳入考核。这对于学生的爱心培养有积极意义;加强对医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权责一致”观念;通过案例教育,课外实践(如三生教育、义务劳动、社会调查、跟随教师义诊、以及暑期“三下乡”活动),情景教学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激发责任心。

2.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学院应结合实际,培育有医学特色、催人奋发的校园精神。建设内涵丰厚、“医”色鲜明的校园标志。学校应积极营造博爱、奉献、遵从伦理道德的校园人文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为主,如入学新生举行医学生宣誓仪式;每年的护士节之际,护理系为新一届的护生举行隆重的授帽仪式;学生在第一次进入解剖学课程学习前,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向那些曾经的生命默哀,感谢他们身后对医学的贡献,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观念;在校史陈列室,由学生担任讲解员,在宣传校史的同时,讲解员学生自己也不断地接受着校史的熏陶。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强调职业精神教育的完整性,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教育,它根据医学生所处阶段不同,侧重不同。首先,大一是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阶段。该阶段的德育课堂对医学生的的职业精神教育应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主。除了理论上的讲授,还可通过志愿者、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医学生产生同情、分享、捐献、合作、抚慰、关爱、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的目标。大二是医学生学习的病理、药理、诊断学等桥梁学科的阶段。这是医德信念确立阶段,通过德育课教学正好利用该类课程鲜明的时效性特征,紧紧结合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最后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德习惯形成阶段也是医德教育面临最大挑战的阶段。[3]这一阶段,学生势必会受到来自不同渠道和负面功利色彩的影响,造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和心态失衡。这阶段的目标是把自觉的医德意识,转化为实践中相应的医德行为,并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自觉的医德习惯,这也是医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使“立德树人”工作进展更顺

高职院校要破解体制瓶颈,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设良好制度环境。[4]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关系顺、工作效率高、富有医学职业院校特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三是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促进职业院校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努力用科研成果引领德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之道,以立德树人为本。[5]立师德,抓德育,树新人,小而言之,可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建功立业;大而言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论医德的内涵[J].中国伦理学杂志 200704

[2] 刘佩建 张陟遥: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年3月p42-43.

[3]:张轶 黄祖辉:浅析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6月24第3期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1.群众路线的涵义

群众路线就是党在工作当中要紧密联系群众,党的一切工作都以群众为主,来源于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以群众为出发点开展所有工作,依靠群众来完成各种党的事业。党中央非常注重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大力号召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群众路线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方面教育的理论依据,有效指导着高等院校开展相关工作。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群众就是指广大教师和大学生。所以,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基于教师和大学生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大学生实际生活、文化知识和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全面提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和涵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2.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策略

2.1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解思想政治知识党的工作需要走群众路线,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应该以大学生的成长为主,为了让大学生成为人才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首先,高校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用大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的话语来讲解晦涩难懂或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内容。老师的责任就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如果老师讲的话不容易懂,学生听不明白,教学效果就不好。提出对“”进行彻底扫除,用红脸、出汗、排毒的通俗比喻来要求广大党员对自我进行批评。这些容易让人听懂的话语走进群众当中会获得良好的效果,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要认真学习这些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把高深的政治理论用生活化语言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灵魂的洗礼。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真实事例和具体数据来教学,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其更能够感染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具有非常严谨的理论体系和理论高度,拥有专业学术用语和专业表达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要用专业的话语去讲授和传播知识,更不能用复杂难懂的理论给学生讲得云里雾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把握宏观高度,还需要注重从微观角度着眼,以浅显易懂的层次让学生容易理解,只有理解了才更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给大学生一味灌输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不为让他们理解,就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学。

2.2思想政治教师要跟学生成为好朋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群众路线,还需要老师主动走进大学生中间,跟青年大学生成为好朋友。说过领导干部应该跟人民群众成为朋友。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个性冲动又不会保护自己。思想政治教师要想让大学生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并且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活动,就需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以朋友身份真心帮助青年大学生发展。思想政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平等,保持平常心态,老师跟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老师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地位高,如果只是嘴上说愿意跟学生成为朋友,但是从行为上却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指使学生干这干那,就不可能走进学生中间,不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老师要用真诚的心态来跟学生相处,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真心处地为大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才能够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

3.结语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思政课 青年教师 专业融合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其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思想政治水平和人文素养水平。近年来,我院思政青年教师主动调整思路、深入分析了所处的环境条件,依托学院搭建的各种合作平台,与专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与专业院系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新道路。这一模式日渐成熟,对于其他工科兄弟院校来说,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一、思政青年教师与专业相融合发展的背景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许多人选择到工科院校学习,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以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工科院校比以往更关注专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强调人才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因而学院对于专业建设极其重视、投入较高,专业青年教师的发展路径明确,就是双师型,但承担基础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尤其是思政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令人担忧。他们日渐面临窘境:学生对课程极其不重视、专业课教师时时排挤、地位逐渐边缘化。在许多工科院校,思政青年教师面临着选择:要么改变自己,与专业融合,成为专业建设中的组成部分;
要么保持现状,发展空间越来越紧缩。

我院思政教师以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科背景广阔,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哲学、法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背景;
二是学缘背景多样,有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
三是个人素养良好,均接受过硕士研究生教育,均承担过部级、省级、校级各类科研任务。这些思政青年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课程,其发展空间实在有限。因而,必须走与专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二、思政青年教师与专业相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许多工科院校思政青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受重视、屡受排挤等问题,也在各种场合探讨、思考、呼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些院校也想到了专业发展与基础教育融合的办法,并不断尝试和探索。我院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初步尝试。

首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与各专业院系结对子。我院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思政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的。各专业院系有合作的意愿,思政青年教师们有合作的需求,因而“结对子”,迅速得到双方的认同,并很快付诸实际行动。下一步,“结对子”工作要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使我院思政青年教师,包括专职和行政兼职教师,均与各二级院系形成固定合作关系。一是承担班主任工作,参与到二级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通过担任班主任,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了解学生特点,了解专业管理工作。二是进入专业课题研究和团队建设队伍中,进入到品牌专业建设中,成为专业建设的一份子。三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与专业的融合点,进而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其次,广泛参与学院各部门组织的学生实践活动。我院组织部、宣传部、学工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的党总支组织实践活动已形成传统,均邀请思政教师参与其中。组织部特聘思政教师作为学生业余党校专职教师;
宣传部经常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邀请思政教师共同策划、撰写方案、组织实施;
学工处邀请思政教师参与各种评估活动;
团委邀请思政教师担任各种活动评委;
各二级学院邀请思政教师参与“三下乡”学生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所有重大活动中,都有思政教师,尤其是思政青年教师的身影。

第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都由各专业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其重点审核的是专业课程如何设置、实施,如何令学生掌握技术技能。今年以来,我院基础课程教师包括思政教师,就自己的课程如何服务于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集体探讨。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学生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应有所不同,至少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思政教师要与专业深度融合,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步,经常与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交流,了解专业文件、专业术语、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也便于思政教师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思政青年教师与专业相融合发展的成效与思考

通过几年的摸索,我院思政青年教师与专业建设融合已初见成效。在教学上,由于深入了解专业,熟知专业需求,因而教学内容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管理上,由于担任班主任,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管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在科研上,参与专业科研课题,为科学研究拓宽了路径。思政青年教师与专业的融合引导了专业的正确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模式为思政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稳定了思政教师队伍。

工科院校思政青年教师走与专业相融合的道路,是我院在改革发展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我院思政课建设的亮点。思政青年教师依托我们已构建好的合作平台,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专业。在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工科院校思政青年教师必须坚定信念。工科院校的学生人文素养相对较差、政治觉悟相对低一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排斥心理重,思政教育难度相对较大。在这样的情形下,思政青年教师尤其要坚定信念,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坚信所学理论的正确性。要清楚的意识到,我们与专业的融合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工科院校思政青年教师必须积极进取。作为思政青年教师,必须对自我进行科学定位,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形成科学认识。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一些思政青年教师曾一度非常消极,认为在工科院校,无人重视思政课,思政被专业院系孤立和边缘化了,因而思政青年教师普遍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其结果就是思政效果越来越糟糕,于是越来越被质疑,形成恶性 循环。我院在思政教学改革中,倡导教师转变观念。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手段

一、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太原工业学院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全校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坚持课堂教学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教师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关系的正确认识,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践“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坚持在课程教学中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并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打破原先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让课堂的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二、高校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

何为教师?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果教师没有德育意识,即使解惑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网络输出终端。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思想,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因此,“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新认识和新内涵。高校想要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必须明确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力量。高校教师是提升“课堂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结合新形势下教书育人的新要求,在教书解惑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育人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和教师在育人方面担负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课题方向等,做到“思行善政”,即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思政教育,把课堂思政的理念融入教学中,从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的设计及教材的选取等方面落实到位,实现“传道授业解惑、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的三位一体化教学。

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还不断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多种育人要素,如爱国教育、社会责任、人生领悟、民族自信、感恩、孝等,深入研究课程的每一个章节、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将上述育人要素恰如其分地嵌入专业课堂中,再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陷入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育人“两张皮”的困境。经过实际的课堂讲授验证,笔者发现融入思政教育的专业课堂效果反响热烈,实现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共鸣。而本文以三个课堂教学示例为切入点,对如何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提供一些经验和想法。(一)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教师进行二极管教学示例。教师对二极管特性进行折线化近似分析,根据忽略导通压降、导通电阻及反向电流,二极管的简化电路模型分为三种,理想二极管模型、恒压源模型和线性模型。忽略条件越多,模型越简单;
考虑条件越多,模型越接近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的误差越小。这正如人生也面临选择,考虑条件越简单,越容易做出选择;
而尽可能地进行多方面的求证,那么所做决定的风险代价就越小,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而在“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教学示例中,笔者先给学生五分钟的课堂讨论时间,讨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反馈,然后,总结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出模拟电路中的反馈。放大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降低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这是放大电路付出的代价),但是与此同时稳定了放大倍数、改善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扩展了放大器的通频带及减小了放大器的失真。这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即看待问题要全面,凡事有利亦有弊。(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适当嵌入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展示电路,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①该电路能否实现?②如果不能,请指出原因。③这幅“电路”图对你是否有启迪?如此,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说这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电路。而教师则恰当地引入了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受控能量转换装置,在输入信号的线性控制下,将电路内的直流电源转换为输出信号能量。电路没有直流电源,这是该电路不能实现的一个原因。通过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还找出了该电路没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能力、放大电路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等问题。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示例也给学生以启发。自然界万物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直流电源为放大电路提供了能量,三极管才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使学生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放弃痴心妄想;
现在拥有的在大学校园里接受教育的机会,那是父母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后勤保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如此一堂专业课,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感悟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