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03 15:4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批驳了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五篇】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把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相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把人本、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三种存在形态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
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
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中的“本”,需要放在各种关系中来理解和确定,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把人当作主体。第二,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本质和根据。第三,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把人作为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理念具有三层基本涵义:第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第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
第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实践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并运用历史(符合规律发展的要求)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或人性化:合乎人性发展的要求)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共同人性与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主要成果

(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

社会发展观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以社会统筹发展为基础的整体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本观、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的协调发展观。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社会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党的一大党纲指出:“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为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是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党的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反复告诫全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发展

从马克思到,都把为无产阶级、绝大多数人、人民以及全人类作为自己的人学理念的基点。但在他们所处的革命年代,他们更注重的是整体、集体的人,实质上是强调“以人民为本”。这一理念贯穿于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年轻的邓小平就是怀着这一信念踏上革命征途的,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20世纪末,整个世界进入了全球日益“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会长期并存,而且还要相互越来越密切地交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必然要遵守共同的规范、共同的准则,仍然固守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传统理念显然是不行的。面对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高瞻远瞩,认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把共产党人的“以人民为本”的人学理念升华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人本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在“以人为本”方面,邓小平关注更多的是实践,主要包括:第一,大力发展经济,满足人的需求;
第二,注重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
第三,正视人的个性,倡导多彩生活。(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深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上,倾注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血,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智慧和创新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飞跃。同志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神圣宣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四)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践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弘扬马列毛邓伟大理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就是其本质与核心。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应: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为人才的成长,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制度、体制环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紧紧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它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不仅是物,更是人,这一要求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政治理念。“以人为本”,一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也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

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生命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主导趋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卓越贡献。从整体上探索这一进程的特点与规律,对于新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溯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整体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分析,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东方,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基本上囿于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的定式,长期以此替代马克思主义的全部诠释。这样做的结果,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其优点是:突出马克思主义对以往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贡献,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适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和主要矛盾,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正确的道路;及时适应当时阶级斗争激化的形势需要,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时代特点。其局限性在于:过度集中阶级斗争的理解,片面强调斗争,忽视了建设与和谐等宝贵思想,没有从整体发展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内容,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建设和谐问题。这就拉大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距离。再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看,科学进步导致生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自身的痼疾,也使许多人误以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理论替代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狭隘的理解。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构成广泛、内容丰富的理论整体。首先,其形成与发展涉及诸多领域。马克思早年攻读法学,后来发现单纯法理研究不能完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不平等的渊源,于是转向研究哲学和经济学,撰写出《资本论》,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开创并领导了无产阶级旨在谋求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其次,马克思的著作也涉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领域,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经济、法律、心理、教育等众多学科,几乎在每个领域与学科都有所建树。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1](P776—777)再次,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既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论,也是实践的理论。所谓实践的理论,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理论都是与实践相脱节,只有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所以能够成为认识与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人的社会是实践的总体,实践的积聚形成历史。在历史上,人的实践涵盖社会各个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从人类的基本实践即经济实践活动出发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指出公有制必然代替私有制、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正确方向。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应该是零碎的、分裂的,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正确掌握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不应该用一套包罗万象的固定“因式”替代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应该对其具体理论进行源流、内涵、特点、影响以及概念的提出、假设前提和论证逻辑作严密的整体分析。所以,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也就是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探明其创立科学世界观的过程,必须清楚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他如何转到新的思想领域。[2](P7)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分析,同样具有相互联系的整体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传播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实际各方面相结合。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独立存在的逻辑体系,即从“隔着纱窗看晓雾”到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到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实践历经艰难曲折,内容极为丰富。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诞生了独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即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内涵极其深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个环节,无论宏观与微观方面都是与中国实际相对应的有机运用与发展,同样具有相对独立与系统同归的属性,体现出整体特色。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主导,直接影响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已经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凝结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政治现象进行研究,前几年甚至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者关系孰大孰小的争论。各方面学术上的争论都是必要的,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仅理解为简单的政治现象,就势必过于偏窄了。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思潮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要贡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这一研究直接涉及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与建设的全部历史,也涉及当前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评价。而其研究的深入将有待于整体开发,即从多方面、全方位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其起源、内涵、发展、特点与作用,并将其置入更广阔的领域,充分运用跨学科等先进手段,实事求是地揭示其规律,展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决不可自我封闭,以偏概全。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展多领域的整体研究,才真正符合当前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的需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牢牢把握研究的正确方向,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也显现出复杂性与多重性的整体特征。

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非典型社会形态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形态。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炮舰轰开了清王朝封闭的国门,震醒了沉睡的东方巨狮。伴随资本主义的入侵,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新变化,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在政治方面,封建法统和统治秩序制度长期存在,封建思想受到一定冲击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列强是太上皇,是真正的主宰,封建统治者是儿皇帝,甘愿“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广大民众而言,仍然暴戾无度,肆意摧残。在经济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曾闪现一丝光亮,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但是,民族资本主义是微弱的,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经济即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而且矛盾日益激化。在社会方面,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以及多种政治经济成分的汇聚,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和阶层,如买办、资本家、工人,即使游民也与以前不同。资本家又分为两部分,各自代表的利益迥然不同。显然,这种阶级关系复杂、矛盾激烈多变的社会,不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典型社会形态,只是一个畸形产物。而诞生于典型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必然受到多方面不和谐因素的阻滞与干扰,其中国化的进程尤其艰难。

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是经过不同时代改造积累的民族文化。中国封建历史很长,传统文化的封建化影响也很深。封建化与资本主义化势同水火,与马克思主义更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质属于农业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化相比,落后了一个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开拓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P11)马克思主义是超越中国社会时代的先进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需要适应中国国情。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然遭遇旧传统文化不和谐方面的抵制与撞击。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它不是封闭的系统,却在长期文化融合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即使异族入侵或统治中原,也被华夏文化折服与同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文明以不可小觑的超越封建文化的先进性被介绍到中国,同样遭到传统文化的强烈抵制。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糟粕,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个缺口。随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如果说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融合,传统文化是一枝独秀,近代以来则明显形成并行不悖的特征,即两者始终在激烈的相互碰撞中融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融合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战胜并抛弃其封建糟粕,才能主导时代潮流,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

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间相对比较短的情况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发端于19世纪中叶,19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恩格斯领导第二国际的斗争,欧洲共产主义运动轰轰烈烈。中国人始终不了解这一切。中国人讲到马克思,最早是梁启超。他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曾谈到马克思是日耳曼社会主义的泰斗。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朱执信也简略介绍马克思的生平。总之,“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P1470—147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以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蜂起,经过激烈的论战,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从时间上看,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经过长期传播和斗争实践,才被了解和认同,而在中国仅仅经历了三四年光景。由于传播时间相对短暂,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基本以列宁的东方革命理论为蓝本,没有经过更系统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于是,造成党的理论长期匮乏的局面,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怎样指导具体实践,多次出现“左”和右的错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历经曲折。直到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才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正确方向。以后,经过,思想被广大党员所认同,终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政治思想的演进,按照系统论分析也体现出多重发展的整体特征。它集中表现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并通过政治文化反映到经济、军事、外交和社会各个领域,使近代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人简单介绍马克思及其生平是作为一般文化现象,是十月革命与突出了其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性。经过五四时期的三大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拥护。但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只是政治性标志,其正确实施更需要社会文化的广泛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就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长期封建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及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思想,造成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权威理论照抄照搬,并由此产生教条主义“左”的倾向;另一方面,偏重实践的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加上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理解,很容易出现忽视党的指导思想、片面强调经验的右倾错误。对教条主义的破除,发端于遵义会议在完全断绝与共产国际联系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军事与组织问题,取得长征的胜利;消除右倾根源,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则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后展开的。而“左”和右倾错误的清算,是经历运动统一全党思想,最终将思想写入中共七大新,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继续面临从中国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课题。建国初的三大改造,我国没有照搬苏联建设集体农庄和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经验,而是采取平分土地,保留民族工商业的方法,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和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适应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即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实现大同社会的畅想,并由此创造出从个体到集体、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改造途径,取得显著成就。后来,却未能实事求是对待社会主义建设的课题,急于推动对理想化社会主义的认同,错误发动“”,走偏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认真审视中国所处的实际状况,正确处理革命与建设的关系,引导人民走出对社会主义狭隘理解的误区,实现了思想文化层面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一步强调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是孤立的政治现象,而是政治与文化、经济乃至社会的有机结合,是一项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表现为政治的发展,必须得到文化认同,才能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政治、经济与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同样,实践的过程又强化了文化对政治的认同,不断推动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只有开展整体研究,才能探悉其真髓。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特征的研究,为我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彩的崭新视界。

我国理论界以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的研究,基本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为标志。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5](P534)不久,他又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为纠正和克服党内“左”右倾错误指出正确的方向。运用整体性的方法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绝不会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如果有人觉得前提只是条件,起码党的二大根据列宁的殖民地革命理论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适应中国国情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使我们将其仍然归结为照办共产国际的指示,另一些事实也值得注意:一是1919年8月,在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曾明确提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有些不同。社会主义,亦复如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论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环境。”[6](P3)二是1927年9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及时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写出《党的机会主义史》,认真分析陈独秀右倾错误的表现与思想根源,提出需要对全党进行“整个全盘的改造”,必须总结“八年以来中国革命之丰富经验与教训,建立中国无产阶级列宁党的自己的理论,成为真正布尔什维克的组织,来完成中国工农革命的任务”。[7](P583)这里强调的中国无产阶级列宁党的自己的理论,实际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指导思想。它的提出比六届六中全会早了整整11年。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学术界一致赞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思想的科学定义,认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在具体研究方面依然存在按照个人的著述作为划分思想发展标志的现象。如思想的萌芽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的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人对于思想发展的贡献。对于邓小平理论更难以发现集体智慧的具体记载。按照整体性的方法研究能够发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很快就遇到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困惑。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同时,都努力以此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如党的四大前后,曾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工人、农民与民族解放等问题,撰写出《中国内战与中国农民》、《中国内战与工人阶级》、《民众势力发展中的国内战局》、《土地与农民》等文章,明确提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敌人,工人阶级“应当紧密地组织起来,并且成为革命的中心”[8](P34)。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许多文章早于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再如“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内容,一直被认为是的独创。实际上这一时期,瞿秋白也在积极探索。1928年初,他提出“农民割据”的思想,同样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三项内容,而且时间上要早于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9]所以,仅仅以的著述划分思想发展的阶段,显然过于狭隘,至少也应该将其他人的探索涵盖其中。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阶段的研究,党的十五大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曾产生两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三次飞跃甚至四次飞跃的主张。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新的飞跃,突出了新的中央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卓越贡献。但从整体发展方面研究,两次飞跃客观体现20世纪迥然不同社会状况下革命与建设之间不同方面的历史性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进入新世纪提出的,与邓小平理论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党的十七大没有继续沿用历史性飞跃的提法,而是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分别肯定了、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杰出贡献。大会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新中国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并成功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10](P7-8);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1]。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进程规律的科学论述。

另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分析,这一进程已经与近现代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紧密联结为一个整体。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人找到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革命前途与领导方法,并领导广大人民彻底改变了被奴役、受压迫的地位,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同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至于曾出现探索的曲折,正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理解造成的。所以,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就没有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五四以来的革命与建设模式,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的,整个社会发展、政治进步、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民族崛起,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从整体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正是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带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才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不同特色,展现出中国革命与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按照逻辑分析总体优于部分的原则,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其整体性。同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仅需要从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进程,也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纳入中国和世界发展更广阔的整体格局。这种整体宏观与具体微观的综合研究,必然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深入发展,对新时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现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国研究会.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人民出版社.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中国研究会.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王同起.瞿秋白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贡献[J].理论与现代化,1992(4).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研究少到研究不全面、到现在已经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框架理论体系。不断深化的研究体系告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是不能停止的。

一、内涵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马上提出。它的出现是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就是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这个会议的召开,给中国人带来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因为它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历史任务。这个任务的提出,让共产党人更加坚定信心和勇气。此外,这次会议还有一个更加让人振奋的事就是,在此次会议上,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1]应用它。”“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2]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才能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告诉中国人,这项工作的方法和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这样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才会促进其实现。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发展中的三情,即党情、国情、世情的具体情况与其他的国家的发展情况不一样。这样的特殊性就是要求要在具体实际情况下用具体的不同于一般的方法去解决。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教材这样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3]中国实现具体化。”在这里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如何去化的问题。要解决怎样化才能更加科学、更合理,不至于让中国革命、建设、发展走歪路,尽可能地化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达到“化”出有中国特色、中国作法、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那么,什么又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者见解,学者们更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把其内涵概括为:“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线、涵括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兵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各种不同优秀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心理状态、思[4]维方式、价值追求、风俗习惯。”这个说法全面、辩证地概括了中国优秀传统的内涵。笔者很赞同这个说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深厚的优秀思想更是比比皆是,诸子百家光彩照人,看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融为一体,光彩夺目。不管是在思想上的大慧,抑或是科学上的大智,抑或是在道德上的大善,还是在艺术上的大美等等,无不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历代相传,鼓舞人心,是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心灵上的支撑和满足。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有利条件

一种外来的文化,要在中国本土上生存,就要有它能生存的土壤,否则是不能够存活下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更是需要中国“土壤”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说是要有其适合的土壤为其“化”没有合适的土壤就不能生根发芽就不能开花结果。那么,这个条件是谁提供的呢?这个条件可以说是相当多的。但是,本文主要从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来说的。

(一)优秀爱国思想文化创造的良好思想条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使命、责任感和爱国思想、爱国意识、爱国担当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兴衰,永不止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兴天下之利,利济苍生”……祖先人的诗歌里、豪言壮语里,流露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的执着、对祖国的爱戴等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这样的爱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的爱国、救国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所属的社会性质不一样,实践时间不一样。但是可以看出,他们是有相通之处的,都是主张爱国思想、意识和集体意识或说是拯救意识。有了爱国思想、爱国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条件之一。

(二)优秀的“大同、平等”文化思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思想条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大同社会思想和渴望平等思想。小农经济的古中国,倡导的是三纲五常中君臣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的不平等。人之所以追求高的梦想和目标是因为于现实的不满足。正如以前的不平等思想的存在,所以,才会渴望超越以前的思想出现,即新的平等、新的社会。其中,这里的社会关系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是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平等关系,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的平等关系等等。对社会关系的平等的追求和美好社会的向往,说白了就是对未来社会的追求,只是在社会高级或者初级阶段上的不同。所以,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它对以前社会的超越和追求,可以说,它们有着相通之处,最想达到的目标都是实现人类解放。相通之处,就会更好地接纳,不会有很大的冲突。所以说,这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思想基础。

(三)优秀的知行合一文化思想创造了良好的践行思想条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的是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也就是要讲究做到实事求是,追求的是经世致用,扬弃的是假大空、虚伪、坐而论道,弘扬的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人生和现实生活、现实社会,讲究说的和做的是一样的。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抑或是佛家也是很摒弃虚假、空洞,追求实在,讲究事实求是,讲究知与行的统一。这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是相通的。有了这种相通的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不会是人们眼中的异类,而是用尊敬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他。因此,可以说,这种知行合一的文化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良好的践行思想条件。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一)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弘扬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的开放性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式的。它是可以传播的。哪里需要它,它就会到哪里。这样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从西方来到遥远的东方,传播到中国来的原因之一。那么,中国为什么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接受马克思呢?除了中国现实的革命、建设、发展的国情、党情、世情的决定下,还不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性和包容性的继承和弘扬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在中国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达到广大中国人民的接受、认可。其实也是因为中国人厚德载物的博大情怀,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国历史是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百花齐放,如果没有包容性,没有开放性,那是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再者,在近现代史上,鸦片战争之后,倡导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器物等西学东渐的景象。这也是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所以,可以看相互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二者的品质。有共同的特质,有相通的理念。那么,也证明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正确选择。这一选择,无疑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选择,更是对它们二者的弘扬。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弘扬在实践论里讲到,实践出真知,也就是说,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出到底认识是不是正确的。有了认识,还不能说这个认识是正确的。因为,认识有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之分。所以,要证明认识是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是脚踏实地地处理事物和问题,不弄虚作假,不胡乱非为,确定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颠三倒四。要结出累累硕果,那是需要方法的,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中说的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方法,把一般性同中国的三情,即具体国情、党情、世情相结合。每个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有适合的土壤。不是在哪里都可以生长,不是哪里都可以长出新事物,没有根据每个地方的土壤、气候等播种子,是不可能生根发芽,更不会枝繁叶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个过程,也是好比一粒种子,光是看放哪里都是适合的,但事实不是这样。只有种下去,只有种在合适它生长的土地,才会发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注重实践,事实求是的思想是正确,口说无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好的事实说明和见证。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对对此思想文化的弘扬和继承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吐故纳新”的弘扬先秦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原意是指,人在呼吸的时候,他的整个过程就是呼出浊气。但是,呼出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新鲜空气。现在很多情况下是指扬弃旧的,然后吸收新的,不断实现创新,实现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更不是僵硬死板一成不变的。它要在中国化过程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可以说,就是要实现创新发展,而不是照搬照抄,说一就是一,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改变。中国人的思想里一直都有着吐故纳新。在这样的思想文化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探索必定会实现突破和发展。突破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扬弃旧的不适合中国具体的实际发展的理论,发展和创新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理论,才能更好实现中国的发展。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中的发展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有梦想、地区有地区梦想,国家同样也有梦想。不甘落后的中国,也必须要有梦想——中国梦。有梦想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该如何去实现。中国梦想在思想文化方面,最重要的是有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思想。多少年来,还是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关心国家大事,渴望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团结,并为此不断地努力。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友善待人思想文化,没有一己私利,没有贪图小便宜的人格,社会的安宁和谐等等。有了思想文化的支持,中国梦的实现不再是无依无靠,不再是畏手畏脚,而是大胆地往前走。中国梦的实现,文化强国梦也会实现。那时候的中国传播的是中国声音、主导的是中国话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在传播、在弘扬。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梦想,就要奋发努力去实现梦想,那到底是要如何实现梦想呢?梦想的实现,需要理论作为指导。但是,不是随便的一个理论都能够成为指导思想,那必须是科学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才可以。在中国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但是,社会是发展的。理论也必须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能是理论永远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中国梦的实现,所要面对的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需要的理论支撑更是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在实现中国梦这个过程中,不断促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梦想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脚步也不能停止,更是不能放弃,而是要不断地发展。理论的发展,需要文化创造条件。优秀文化的弘扬,也需要理论为其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理论与文化的关系。但是,它们也具有特殊性。研究他们二者,有着重要的作用,让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更加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作者:唐丽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9.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9.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梦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这一客观事实,把人民幸福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将个人梦的实现与民族梦、国家梦的实现紧紧相连,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党的根本宗旨的有机统一。

二、从形式上看,中国梦以通俗浅显的语言和简单易懂的组织结构,成功跨域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鸿沟

理论与理论实践者之间并不是直接贯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大众之间亦是如此。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存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确有大众化的内在需求,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表现形式一直不是大众的习惯性话语,而是具有严密理论逻辑的科学体系;
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作为实践主体,需要理论指导和引领,但他们既不可能从自身的实践中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可能自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在人民群众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需要搭建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需要具备一些特征:通俗浅显的语言形式和简单易懂的组织结构。首先,中国梦的语言通俗浅显,用最通俗的语言和表述形式阐述了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清新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是良好文风的标志之一。中国梦一经提出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立场: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抛弃了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八股”文章,而用不加修饰、形象生动的语言来阐述国家的大政方针,因此有了“正能量”“梦想会火”“梦想距离现实,其实并不遥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复兴是最大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等日常语言。这些语言朴实不夸张,清新而不失自然,可信性因此而增强,权威性也不曾弱化。中国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把内容阐述清楚,一步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超越迷茫与晦涩,以无与伦比的亲和力和可信性迅速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传播,以致“梦”被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其次,在组织结构的安排上,中国梦针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未来要求进行了安排,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具有人本特色。在结构安排上,中国梦多维度诠释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例如,从发展的维度看,中国梦是要实现国家、民族与个人均衡发展的“强盛中国梦”;
从幸福指数来看,中国梦是要实现人民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的“幸福中国梦”;
从精神文明角度看,中国梦是要实现全民族文化水平共同提高的“文明中国梦”;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梦是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中国梦”;
从生态文明角度看,中国梦是要实现自然环境大为改善的“美丽中国梦”。每一个中国人均能在这幅蓝图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找到与个人梦相契合的同频共振。这种安排为广大人民群众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另外,从外形看,中国梦简短、精炼、通俗,便于阅读,易于掌握,符合大众阅读和接受知识的习惯;
但同时又不失严密的逻辑,构成了完整、系统的有机整体。对于阅读技巧不高或时间有限的大众而言,中国梦的外形易于接受。从内在架构看,中国梦是“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纵向,中国梦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相衔接的立体结构;
横向,中国梦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蓝图支架。

三、从影响上看,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范例,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阶段的到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第5篇

在马克思来看,社会的内在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社会进步的动力系统来自于社会进步的矛盾及其所决定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以及社会改革,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变化。1.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时,会影响到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变化,从而使作为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最终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贯穿在社会进步过程始终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其对社会进步过程的性质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对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2.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革命和改革都是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但革命是使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而改革是基于一种社会基本制度之上的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以此来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可以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3.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是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技术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和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为:科学是技术的依据,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二者是一个整体。在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日益融合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而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二、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进步观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进步观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进步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社会进步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推动了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程。

(一)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进步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进步的思想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他的进步观全面而高效,在其进步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社会进步的前提:认清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他所说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这也是他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提出和思考的问题。想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要基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上,看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进步观。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论断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力量——“生产力”出发,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规定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邓小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肯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基础上,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积极指引下,锐意改革,共同努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每发展一步,都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都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正是由于改革的无穷力量,才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能够得到稳定长久的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社会进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而创立的。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基于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客观实际,依据党的基本路线中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思路,例如: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他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此外,他还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我国的治国方针,这些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同时也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进步思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社会进步的实践和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方针,继承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进步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008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阐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一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规律、运用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构由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内在地构成了一个体系。三是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实践发展、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以及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与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社会进步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是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主题,这与十七大报告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相区别。虽然“建设”与“建成”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却深刻反映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和艰苦努力下,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指日可待。十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看出党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不同寻常的历史定位,这不仅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但我们也要深刻意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如期完成不仅是个口号,更是个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马克思主义进步观的当代价值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进步观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的理论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该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口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同时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均衡、不可持续等现象。因此,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进步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用科学标准评价中国社会的进步。由于社会进步的问题较复杂,所以其评价尺度具有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在考察和评价人类社会的进步时,采用的评价尺度主要有: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三个尺度。首先,社会进步问题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
其次,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尺度是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进步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人的进步;
最后,将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作为评价尺度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可见,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进步观所提供的科学标准和尺度来评价中国的社会进步。

(二)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大时期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马克思通过唯物辩证法找到了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发现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源和动力源于社会矛盾的存在。所以,在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面前,我们只有将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之内,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与冲突,才能维护社会的持久稳定与和谐,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进步观这一科学的社会进步理论来正确看待和处理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化矛盾和冲突为社会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