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我的课堂怎样教物理,《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物理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期中总结【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物理期中总结范文第1篇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我的课堂 怎样教物理,《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物理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我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深知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无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
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本次我积极参加了镇第八届课堂教学比赛,积极进行了实验探索问题的实践。在集体备课中,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 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较强的物理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 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九年级电路、图型连接、各种物理电学公式的计算、实验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的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我不断学习、不断修炼, 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 反思 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我在总结自己教学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物理教学与现实实践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1 2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物理期中总结范文第2篇
从XX年起,我校开始大力推行“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的课堂,知识教学变成了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我们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教师从课堂传输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决策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平时,我们学校很重视教学反思,我们在每节课后都进行认真的反思。我想,注重教育教学的细节和过程,做到事前计划设计,事后反思总结,并着眼于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科研的突破和主战场对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时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完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我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较好,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通过这种方式我认真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提高45分钟的效率。
我们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我校开始大力推行“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则提倡教师走进课堂,相互辅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我们集体智慧的发挥,需要我们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在这一年里,我们八年级的几位教师之间紧密地合作,坦诚互助。彻底没有以前彼此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我想,我们教师必须像现在这样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因为我们物理学科也可能一项课题会涉及到数学、地理、化学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我们科学组的亲密的互动关系,引发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同时,在与不同学科老师的协作、交流中,我们做有心人,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教物理的也要研究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知识,以改善单一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做一名综合型教师。
过去,我们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我们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平时工作中,我们几人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的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为此,我们在每节课备课前,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并写详细的学案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这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是一种挑战。因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我们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不过这样,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性教育智慧的空间。
物理期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结石性胆囊炎;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59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自然人群的发病率为1%~10%。胆囊切除是对结石性胆囊炎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胆囊手术切口属于Ⅱ类切口,手术前后患者切口感染率、医疗费用等都受到抗菌药物的选用和疗程的深刻影响。为了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一个了解,笔者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3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析了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3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如果患者手术前就有除胆囊炎以外的感染而已经开始运用抗菌药物,或因除胆囊炎以外的感染已经开始运用抗菌药物,那么则将他们排除在外。年龄26~73岁,平均为37岁。其中男110例,女190例。
1.2 方法 统计分析他们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使用方法等,将调查表建立起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名称、使用方法等)、手术后的感染情况、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等。
1.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评价标准 本文所使用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制定的前提是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原则是国际通用准则。分为三个类别,即合理、基本合理和不合理。评价时从适应证、配伍、剂量及给药途径、不良反应5个方面,如果患者有一项不符,则将其排除在外[1]。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医学统计软件包SDAS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 300例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160例患者合理使用,占总数的53.3%;
124例患者基本合理,占总数的41.3%;
16例患者应用不合理,占总数的5.3%。见表2。
2.2 术后停药时间 术后停药时间≤3 d为160例(53.3%),4 d为51例(17.0%),5 d为48例(16.0%),6 d为3例(1.0%),7 d为22例(7.3%),>7 d为16例(5.3%)。
2.3 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 3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使用了5类21种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是主要的给药方法,一些患者在治疗中多次更换抗菌药物,导致总用药例数/次数在300以上。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
药品名称 应用
(例/次) 疗程
(d) 用量(mg) 平均疗程
(d) 平均用量
(mg)
甲硝唑 108 352 334 3.6±1.2 0.95±0.2
依替米星 66 194 76 3.5±1.1 0.4±0.1
环丙沙星 52 176 65.6 4.2±0.3 0.37±0.2
头孢呋辛 30 56 450 3.1±0.5 2.7±0.3
阿洛西林 28 62 306 3.3±0.4 5.5±0.1
阿莫西林 29 56 43 3.3±0.6 0.94±0.3
奥硝唑 24 46 16 4.2±0.4 0.32±0.2
左氧氟沙星 22 50 136 4.3±1.3 11.3±1.2
头孢匹胺 23 52 30 5.3±0.1 0.6±0.3
帕珠沙星 20 30 11.2 3.4±0.4 0.37±0.1
2.4 住院费用统计 300例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及其比值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费用统计
项目 例数
(例) 住院总费用
(元) 药品费用
(元) 药品费用/
住院总费用(元)
总体 300 13 393.30 6191.70 0.462 298
合理 45 9365.70 2162.50 0.230 896
不合理 120 16 746.60 9232.30 0.551 294
3 讨论
由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管已经被阻塞,抗菌药物无法随着胆汁向胆囊流入,因此就无法有效控制胆囊内的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并不能影响到胆囊炎症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与此同时,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在经胆道排泄的头孢菌类抗生素中,绝大多数抗生素的治疗浓度都较低或未被检出,头孢西丁除外,它可以通过胆囊壁向胆囊渗入,这充分说明了手术之前过长时间给药,并没有太大的好处[3-5]。
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还表明,在运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对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时,左氧氟沙星在胆汁中的浓度较高。将此研究和本调查及经济学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可以手术前2个小时之内应该给药1次200 mg的左氧氟沙星,手术后再次给药200 mg,并连续使用2~3 d[6]。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被作为保护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它在皮肤组织中具有较低的浓度,而且会导致连续有肌腱断裂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预防性应用中不应该将该类药物列入其中。用药之前的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要依据。有关指导原则也明确表明,在胆囊炎手术中进行经验性用药之前,应该将标本尽力留取住,以作为对用药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的依据。由于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意识极为淡薄,导致绝大多数患者的换药并没有病原学依据,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没有记载停药、换药的依据[7-9]。
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其复方制剂的性质为时间依赖性,血药浓度比最低抑菌浓度高出的时间决定其杀菌效果的依据。给要间隔应该为3~4个半衰期,每天应该给药2次以上。本调查中每天给药1次的患者有12例,直到出院。患者在这种给药频率下,多数时间体内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会远远大于最低抑菌浓度,一方面无法对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另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内低血药浓度保持了较长时间,会极大增加细菌的耐药性[10],从而使医疗资源被浪费掉,同时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极大地增加了。
总之,普外科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中的不合理性偏高,医院有关医师应该加强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显著提升,从而对医院药品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使患者的住院费用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腾.白东玉.一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用药回顾性分析[J].药品评价,2010,7(4):53-56.
[2]汪经革,董鸿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致“胆囊结石”17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57.
[3]何长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临床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101.
[4]林小小,颜志婷,童向霞,等.41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费用调查及多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09,44(8):809-812.
[5]陶兴和.急性胆囊炎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1086-1087.
[6]唐丽丽.超短波结合药物治疗胆囊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2):1834.
[7]金秀丽,王瑞龙,唐淑洁.川芎嗪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739.
[8]苏兰,刘伟,胡思敏.189例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华西医学2007,22(4):848-849.
[9]张风华.41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0,9(12):2155-2158.
物理期中总结范文第4篇
1测定指标及方法
土壤和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的测试方法参照《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
总磷、总钾、总铜、总铅、总铬、总砷、总锌、总镍采用HNO3-HF-HClO4微波消解ICP-AES法;
重金属形态采用BCR四步连续提取法,将土壤中重金属分为:可交换与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氢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并采用ICP-AES测定各形态重金属含量。小麦种子发芽试验:小麦种子为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组06-4069号。供试土壤取经风干研磨后的0.25mm标准筛下物。改良初期共设12个处理,包括蒸馏水对照、盐碱土对照及脱水污泥与盐碱土混合样品10个(污泥体积比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90%、100%),每个样品取10g,加蒸馏水10mL,其他试验土壤为孵育试验花盆中的改良土壤。上述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均用4分法从纯净种子中选取种子50粒放入培养皿,种子之间保持1~5倍的间距。培养皿用酒精擦洗消毒,滤纸作床放置于25℃恒温箱中。发芽过程中注意每天定时加水、通气,并记录种子逐日发芽情况。当胚根突破种皮,长度为种子长度一半时计为发芽种子。待发芽结束后统计发芽率、发芽势,3个重复取平均值。发芽率=(n/N)100%(1)式(1)中:n为种子正常发芽粒数(计数时间:第8天),N为供试种子总数。发芽势=(A/N)100%(2)式(2)中:A为发芽种子数达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数(计数时间:第5天)。
2结果与讨论
2.1污泥改良对土壤盐碱化特征参数的影响土壤容重、pH值、水溶性盐含量、碱化度通常是表示土壤盐碱化程度的重要参数,这些指标值越高表明盐碱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植物生长。图1表明以污泥为改良剂可有效减低土壤容重、pH值和碱化度,改善土壤的盐碱化状况。由图1(a)可知:未经改良的盐碱土即使通过物理翻混,仍然维持较高的容重,在20个月的孵育时间内始终在1.31~1.35g/cm3之间。随着污泥投加比例的增加,土壤容重不断降低,尤其是污泥比例超过30%的改良土壤容重降低更为明显。这与之前研究总结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与容重的变化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这一结论相一致[13]。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一次污泥改良后的土壤在植物生长期结束后土壤容重均有回升的趋势,这与有机物的不断矿化关系密切。在二次污泥改良后土壤容重继续降低。图1(b)表明:随着污泥投加比例的增加土壤pH值显著降低;
污泥投加比超过30%,可降低pH值1个单位以上,唐银健等在施用污泥堆肥改良碱性滩涂土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14]。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土壤pH值基本维持下降;
在一次改良后8~20个月之间土壤pH值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在有机质分解和硝化作用中产生了有机酸[12],有机酸不断产生和分解的过程导致了pH值的波动。图1(c)表明:污泥改良可增加土壤水溶性盐含量。一次改良后的20个月内,污泥投加量在20%以下的土壤中含盐量有略微增加的趋势;
而投加量在30%以上的土壤中含盐量却不断降低,可能的原因是低污泥投加量的土壤由于物理性质改良效果不明显而出现返盐现象,而高污泥投加量的土壤由于其容重降低明显,土壤孔隙率增高以及作物生长期植物的覆盖作用使得土壤排盐效果增强。经过二次污泥改良后的土壤含盐量进一步增加。然而,土壤碱化度随污泥添加比例的增加明显降低(图1(d)),说明尽管污泥可增加土壤的水溶性盐含量,但可有效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中交换性钠的比例。一次污泥改良后,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土壤碱化度变化不大;
经二次改良后土壤碱化度进一步降低。
2.2污泥改良对盐碱化土壤养分性质的影响
2.2.1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植物所需各种矿物营养的重要来源。由图2可知:土壤有机质随污泥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由于有机物的矿化作用,改良后土壤有机质均有所降低,且高污泥投加量的土壤有机质矿化率也越高,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5]。在孵育期15d内有机物降解速率最快,3个月内,污泥投加比例在30%以上的改良土壤中有机物达到基本稳定。8个月后,30%以下污泥处理的土壤已接近原土的有机质水平,而50%以上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约为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2倍左右。二次改良后的土壤中有机质又明显增加,并随时间的延长继续降低。
2.2.2氮磷钾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最重要的三大营养元素。图3表明,土壤总氮、总磷随着污泥投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且投加比例超过30%增加趋势更为明显,这与李伟等在研究污泥改良石灰性土壤中得到的结论相吻合[16]。总钾含量受污泥改良影响较小,说明原土壤中钾盐含量丰富,这也是苏打盐碱化土壤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次改良后的20个月内,土壤总氮磷钾在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略有降低,二次改良后有明显增加,说明污泥可视为氮磷钾的稳定供给源。由图3可知:土壤速效氮磷钾也随着污泥投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一次改良后8个月内,速效氮在污泥投加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增加明显,随后逐渐减低,说明污泥在土壤中有缓释氮肥的作用,但缓释肥效持续时间有限。二次改良后又明显增加。污泥量在30%以下的土壤速效磷含量维持稳定,而50%以上污泥投加的土壤速效磷处于较高的水平。一次改良后20个月内始终处于增加状态,约为孵育初期的0.5~1.5倍。说明污泥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肥含量,还具有缓释磷肥的作用[17],且肥效期较长。土壤速效磷含量在二次改良后继续增加。一次改良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整个孵育期内变化不明显;
经过二次改良后明显增加。
2.3污泥改良对盐碱土中重金属的影响
尽管生物对许多微量重金属元素都有一定量的要求,但是由于重金属的稳定性和富集性,环境中过多的重金属将会对生命活动起限制作用。由表1可知,原泥中Cu、Pb、As、Zn、Ni、Cr总量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标准。图4表明,即使是连续2年污泥投加量为70%的改良土壤中重金属总量仍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旱地土壤pH>7.5)最高允许浓度值。其中:改良土壤中Zn含量随污泥添加比例的增加明显增加,而Cr、Cu、Ni、Pb、As含量略有增加,原因是污泥中Zn含量远远高于土壤背景值。一次改良后,随孵育时间的延长,土壤中各重金属总量均有所降低,说明较长的孵育期更有助于重金属的迁移。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生物有效性。低污泥投加比例的改良土壤中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占总量的60%以上;
随着污泥投加量的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的Zn含量均增加明显。一次改良孵育8个月后,污泥投加比例在30%以下的土壤中,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的Zn基本消失,20个月后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的Zn明显降低。二次改良后,各污泥改良土壤中Zn含量均明显增加,9个月后仍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Zn降低明显。一方面活性较强形态的Zn可能被植物利用,另一方面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化。污泥改良后土壤中Cr和Cu在土壤环境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占总量的80%~90%,其次是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占总量的8%~15%,且随孵育时间的变化不明显。Ni和Pb在改良土壤中残渣态比例占总量的50%~69%,其次是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一次改良后经过8个月的孵育期,所有改良土壤中的重金属仅可提取到残渣态和有机态的Ni和Pb,说明改良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有所降低。二次改良后,20%以上投加比例的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的Ni增加明显,且9个月后仍以这2种形态的Ni降低为主,而Pb的增加则以残渣态为主,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30%以下污泥投加比例改良后的土壤中残渣态的As占总量的80%~95%以上,其次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As;
当污泥投加量大于50%时,改良土壤中出现有机态和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的As。2次污泥改良后,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的As含量不但随着污泥投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随孵育时间的延长也出现增加的趋势。可见污泥改良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活性较强的是Zn、Ni和As,在土地利用时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Cu、Pb和Cr以稳定态为主,环境毒性相对较小,该结论在之前的研究中也得到过类似的验证[18]。
2.4污泥改良盐碱土对小麦发芽生长的影响
2.4.1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种子发芽可以一定程度上诊断盐碱良效果和土壤的污染程度,污泥投加比例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见图5。研究过程中蒸馏水(对照)处理的平均发芽率超过90%并达到相对稳定,说明随机选取的种子平均质量较好,可用于进一步的发芽试验研究。图5表明随着污泥投加比例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也有所提高。污泥体积比在30%~60%之间,小麦种子发芽率超过60%。盐碱土对照处理和脱水污泥对照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均不超过50%。但是继续加大污泥投加量并超过60%,表现出种子发芽时间推迟,平均发芽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污泥中的有害组分对种子发芽起了抑制作用[19-20]。一次改良后,随着改良土壤孵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有所提高。改良后90d,污泥投加量在30%~50%之间的改良土壤中小麦种子发芽率接近70%,240d可提高到70%以上,在20个月的孵育期末接近80%。二次改良初期,小麦种子发芽情况与一次改良初期相近,经过9个月的孵育期,种子发芽率可达到75%左右,说明污泥的稳定化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促进种子发芽,而污泥对作物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改良初期,具有暂时性而非永久性[21],因此在播种前3个月进行污泥改良,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4.2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连续2年污泥改良的小麦盆栽试验表明:出苗期,以污泥投加比为30%和50%的长势最好;
一次改良条件下,70%污泥投加的土壤中第二年种植小麦的长势好于第一年。但是两年盆栽试验各处理都出现病虫害导致的小麦出苗2个月后逐渐变黄,枯萎的现象,至抽穗期只有30%和50%污泥处理的土壤中种植的小麦结有麦穗,但产量较低,相对盐碱土对照处理的小麦生长情况仍有一定的改善。
3结论
物理期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铃薯;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高寒旱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09-01
StudyonDryMatter AccumuliationandDistributionofPotatoinAlpine-coldAridRegion
ZHANGRong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Qi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Xining Qinghai 810016)
AbstractStudy on dry matter accumuli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tato in alpine-cold arid region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growth process of potato in alpine-cold arid region,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showed a rapid growth trend in the growth period of potato plants. Accumulated rate skyrocketed change dynamic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changed in potato various parts with the growth of the centre.
Key wordspotato;
dry matter;
accumuliation;
distribution;
alpine-cold arid region
马铃薯块茎产量主要来自光合产物,单株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越大,块茎产量则越高[1]。青海省处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紫外线照射强,日温差大,非常适合马铃薯作物的种植,是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之一。近几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现已成为青海省的一大栽培作物,近年青海省马铃薯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6.5万hm2以上,总产150万t左右[2]。为探讨青海省旱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状况,特进行此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青薯2号。试验设在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下窑村,旱地,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质地为中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28.7 2 g/kg,碱解氮含量126.0 mg/kg,速效磷含量5.8 mg/kg,速效钾含量182.0 mg/kg,pH值8.2。
1.2试验实施
马铃薯于2009年4月22日播种,行距70 cm,株距33 cm,密度4.8万株/hm2。播种前结合翻地基施农家肥60 t/hm2,化学肥料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施肥量为纯氮135.3 kg/hm2、五氧化二磷6.9 kg/hm2、氧化钾4.8 kg/hm2,除氮肥25%结合降雨苗期追施外,其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在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次,防治病虫害3次。按大田生产进行管理,10月18日收获。
1.3测定方法
对试验处理各生育期按不同器官(根、茎、叶、块茎)分别于苗期(6月24日)、团棵期(7月17日)、开花期(8月13日)、结薯期(9月20日)、收获期(10月18日)蛇形5点按规定分别采集植株样品。采后将器官分开,称鲜重,随后在100 ℃烘烤箱内烘30 min,然后调至80 ℃烘干至恒重,分别计算全株干重、各器官干重及干物质分配率。
2结果与分析
2.1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过程
由表1可知,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总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增大且加快,苗期、团棵期干物质积累缓慢,马铃薯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是增加叶片及根系,分别占总干物质量的1.67%和3.98%。开花期至结薯期块茎形成,干物质量增加较快,结薯期至成熟期,块茎中淀粉积累,干物质量急速增长,成熟期达到高峰,占总干物质量的52.00%。马铃薯根的干物质积累量从苗期到结薯期呈线性增长,峰值出现在结薯期;
进入成熟期后,由于干物质向块茎转移,根的干物质总量逐渐下降,直至收获。干物质在茎中的积累动态与根积累动态相似。叶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呈递增趋势,块茎形成以后,干物质总量始终呈递增趋势,特别是进入结薯期后,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直线增加,直到收获[3]。
2.2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
由表2可知,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呈上升趋势,根、地上茎及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曲线上升的变化,积累速率随生育进程呈“慢―快―慢”变化[4]。在块茎增长期以前,全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增长较慢,块茎形成后,干物质积累速率迅速增加,在成熟期达到峰值2.257 g/(株・d),淀粉积累期至成熟期增长速率又有所下降。因为马铃薯在生育中后期,以块茎的膨大和淀粉积累为主,所以干物质积累速率在块茎增长初期至淀粉积累期较高。根和地上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与全株的情况有所不(下转第111页)
(上接第109页)
同,根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呈现单峰值变化,以团棵期至开花期增长最快,达0.046 g/(株・d);
地上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则以开花至结薯期增长最高,达0.351 g/(株・d);
到生长后期,根和茎进入衰退期,根和地上茎的干重出现负增长。叶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与地上茎相似,以生育前期较快,峰值出现在开花期至结薯期,达0.514 g/(株・d)。
2.3马铃薯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
由表3可知,马铃薯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在块茎增长期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其次是地上茎;
块茎增长期后,块茎是干物质的主要分配器官。具体表现为: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在结薯期之前都以叶片为中心,团棵期达到最高,为88.79%,随生育进程的推移,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逐渐减少,到成熟收获期,干物质在叶部的分配率降到最低32.85%。干物质在根部的分配率以苗期为最高,占全株干物质总量的21.75%,随生育进程的推移,与叶部相似,分配率逐渐减少,到成熟收获期,干物质在根部的分配率降到最低2.59%。干物质在地上茎中的分配峰值出现在结薯期,约占全株干物质总量的27.24%。块茎形成以后,干物质向块茎中的分配直线增加,直至成熟期,占干物质积累总量55.62%。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总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增大且加快,成熟期达到高峰,占总干物质量的52.00%。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呈现直线上升的变化动态[5-6],在块茎增长期以前,全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增长较慢,块茎形成后,干物质积累速率迅速增加,在成熟期达到峰值2.257 g/(株・d)。马铃薯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在块茎增长期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其次是地上茎;
块茎增长期后,块茎是干物质的主要分配器官。
4参考文献
[1] 高聚林,刘克礼,张宝林,等.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3(4):209-212.
[2] 肖明.青海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青海科技,2007(4):11-13.
[3] 王俊平,门福义,宋伯符,等.马铃薯营养物质分配对蕾花果脱落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1(1):1-4.
[4] 许泳清.甘薯新品种“陇薯9号”高产生理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1):12-13.
[5] 宋碧,张军,李斌.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1):86-88.
[6] 杨进荣,王成社,李景琦,等.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4(3):118-1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