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网络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时间:2023-07-04 08: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教学资源库指广义的资源库概念,它不仅包括教学资源存储功能,而且包括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访问、教学资源评价等功能,即广义上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系统。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库多采用传统的B/S三层体系结构,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网络教学设计方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群集;
结构;
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28-01

1 教学资源库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源库指广义的资源库概念,它不仅包括教学资源存储功能,而且包括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访问、教学资源评价等功能,即广义上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系统。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库多采用传统的B/S三层体系结构,包括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
其主要事务是在服务器端发生,极少部分事务在前端实现;
数据多采用集中存储和集中管理的模式。随着教学资源的增加以及资源需求服务的不断增长,教学资源库逐渐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负载不均。目前多数教学资源管理采用的模式是集中存储与管理。在教学资源库中多媒体素材以视频素材居多,数据流量大;
校园网中数据访问时间相对集中,容易造成服务器负载不均,出现数据访问瓶颈。

(2)数据与业务耦合度高。传统的三层体系结构中,业务层承担了业务逻辑和数据库访问两大任务,造成业务逻辑与特定的数据库访问之间的高耦合,导致系统维护吃力,不利于系统业务的扩展,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

(3)可靠性不高。教学资源库中一旦出现服务器故障,易出现服务中断、服务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2 群集的概念

群集(Cluster)是一个逻辑概念,用于对用途相同的服务器实例进行分组。当其为客户工作站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时,对客户来说是透明的;
即对于外界用户来说,使用某个提供的服务时,服务器群集似乎是一个服务器。客户并不知道是哪台服务器为他提供服务群集中的应用服务器实例可以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也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

群集通过在服务器的多个实例之间分配工作负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1)可伸缩性。群集可以在不影响应用程序运行和客户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动态添加服务器实例到集群中,增加应用程序容量满足客户访问需求。

(2)可靠性。应用程序可以部署到集群中的多个服务器实例,由于服务器实例的选择对客户端透明,因此,即使某个服务器实例失败,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继续执。

3 网络教学资源库群集部署方案

基于传统B/S三层架构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存在负载不均、可扩展性不足、可靠性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若是采用增加普通服务器,其处理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若采用高速、高性能服务器,不但价格高昂,而且不一定能满足Web服务的高强度并发处理要求。群集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案。

3.1 体系结构设计

传统的B/S三层架构,其数据与业务耦合度高。可通过对其进一步适当分层解决各层之间的高耦合问题。分层架构具有松耦合、伸缩性、重用性和扩展性等优点,但分层同时也带来了性能影响,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此,网络教学资源库设计采用了多层体系结构,在传统三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两层,共分为五层,即表示层、Web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数据层。五层体系结构中增加web层将应用的逻辑处理和表现相分离,使得系统具有逻辑流程清晰、功能代码复用性强、分布式部署的特点;
而数据持久层位于数据库之上,隐藏数据读取和操纵中的所有数据访问代码细节,将客户应用程序与底层存储机制隔离开,完全抽象出开发应用程序时使用的数据物理细节。

3.2 教学资源库主要功能模块

网络教学资源库广义上来讲是个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系统,一般包括5个模块:资源管理、资源访问、资源需求、用户管理和服务管理。

(1)资源管理功能主要进行资源审核和资源维护工作。包括对上传资源进行审核入库;管理员对资源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2)资源访问功能主要包括用户对资源的检索、下载、评价、收藏等功能。

(3)资源需求功能主要包括资源需求请求、资源需求回复、资源交换等功能。

3.3群集设计

BEA Web Logic是用于开发、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分布式Web应用、网络应用和数据库应用的JAVA应用服务器。Web Logic还拥有出色的集群技术,既实现了网页集群也实现了EJB组件的集群,并且不需要任何专门的硬件或者操作系统支持。

在Web Logic中域是配置了管理服务器的Web Logic Server实例管理的逻辑单元,在域中可以包含了多个服务器实例以及服务器群集引域和服务群集问的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一个域中必须配置一台管理服务器,并且只能配置一台;
而服务实例1、服务实例2、服务实例3和服务实例4可以运行于同一台机器也可以是运行于不同的机器;
一个域中可以有多台物理机器。

在教学资源库中使用Web Logic群集技术,通过一组相互协作的服务实例,在多台机器间复制和应用表示层和逻辑层的能力,从而实现关键业务系统的负载分布,消除个别故障点。

(1)故障转移的实现

简单的说,故障转移是当应用程序组件正在处理某个特定作业时,某些处理任务部分由于任何原因而变得不可用已失败对象的副本将结束此作业。由于群集中的所有服务实例执行同一服务请求,同一服务在多个服务实例上同时存放,并且服务实例问可以复制状态信息。故当某个服务实例发生故障,另-N务实例可以接管,服务自动切换到正在运行的服务实例上。群集故障转移的处理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用户并不知道发生了故障转移。

(2)负载均衡的实现。群集由来实现负载均衡。通过将请求转发到不同的管理服务器上来实现。将负载按比例分配到群集中所有的服务实例,使每个服务实例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群集对加入其中的服务实例的性能没有限制。并且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启动多个服务实例,充分利用机器的资源。因此,当教学资源库客户端的请求突然大幅增加时,可以通过动态增加服务实例来提高性能。

4.结束语

基于群集的网络教学资源库采用了多层体系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三层休系结构中存在的数据与业务耦合问题,方便系统进行动态服务扩展;
使用群集服务有效地实现了系统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并为今后教学资源库服务的变化做了更有效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严灿勋 刘慧敏 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研究《科技信息》2010年第26期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本教材结构的设计包括了:项目的设计、任务的设计、案例的引用、相关组网技术的介绍、讨论,以及项目实训的设计等几个部分。项目设计是关键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驱动,是本教材设计的关键。首先,项目的设计必须切合网络工程实际,且应循序渐进,大小适中,具有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可让读者以项目组成员中的某种角色参与到项目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学习动力。为此,本教材从网络工程的角度出发,将本、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将来可能参与和接触到的网络工程项目,按由浅入深、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为6个驱动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项目1.网络工程方法与管理项目2.现代通用组网技术要领项目3.组建小型简单网络项目4.组建中型网吧网项目5.组建中小型企业网项目6.组建大型校园网其次,项目的设计还必须包括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设计。因此,在进入每个项目之前,均以“项目说明”的方式对该项目的学与教的过程进行设计,即针对开展该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学习方式和需要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项目说明”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四个部分。以第1章“项目1、网络工程方法与管理”中的项目说明为例,其具体内容如下:设立本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领会有关网络工程的基本方法和管理要领,以便为下一步学习各种组网技术培养兴趣,打下基础。为此,通过仿效网络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创建相应的现场情景,让读者分工扮演一定的角色和承担相应任务,以此激发读者的参与意识和挑战心理,并借鉴每个任务所对应的背景案例中的做法,参与本项目的运作和实践,从中学习并领会承接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所必备的基本运作方法与管理要领。本项目的目标,是要求参与者完成以下3个任务:任务1: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任务2: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任务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本项目建议在两周内完成,具体的实施办法,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步骤一:分组,即将参与者按每4~5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每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类似项目负责人)组织安排本小组的具体活动。步骤二:课堂教学,即安排3~6学时左右的课堂教学,围绕本章各节中给出的背景案例,介绍涉及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现代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等相关的教学内容。步骤三:现场教学,即安排3学时左右的实训进行现场教学,组织观摩当地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或已经通过验收的网络工程项目,重点考察该项目涉及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方法、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过程、现代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等与3个任务相关的内容。步骤四:成果交流,用课余时间围绕所观摩的网络工程项目,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人员整理、编写并提交本组完成上述3个任务的项目总结报告。建议通过课外展示、课程网站、在线网上讨论等形式开展项目报告交流活动。任课教师通过记录参与者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各小组的项目总结报告的质量,以及项目报告交流活动的效果等,对每一个参与者作出相应的成绩评价。

任务设计是重点任务是参与者在每个项目中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本教材设计的重点。任务的设计应包含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技术环节和职业技能,做到“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强,让学生有参与挑战激情和完成任务的兴趣,并通过努力学习、团队协作、操作实践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结合各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将网络工程的运作、管理方法及现代通用的组网技术,如网络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实施与管理,以及网络规划与设计理念、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网络软硬件选型、网络布线、网络配置、网络测试与维护管理等等,按照“NCNE二级、三级”认证所对应的职业技能,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分解成为每个项目中的具体任务。案例引用要贴切如何让一个初学中的读者从不会到学会并掌握完成各项任务的方法和技能?本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摒弃了大多数教科书中惯用的那种将知识、理论和技术按部就班的进行陈述的常规做法,在进入每一个具体的任务章节之前,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网络工程案例作为该章节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背景案例”。然后,在背景案例的引导下,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按照“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原则进行系统的介绍、讨论和实践。所引用的背景案例都是当前网络工程中的典型案例,例如:在第2章的任务2中,所引用的背景案例就是我校正在进行万兆以太网升级改造的网络工程项目。这种“以背景案例为参考”的案例教学法,也是本教材内容即教学过程设计的要点。为此,对于每个任务都引用一个当今网络工程实践中相应的背景案例,每个引用的背景案例都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为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建立自信心。因此,每个任务所选择的背景案例力求贴切,简明扼要,对教学过程有所引导。但背景案例的引用不是简单的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照搬、照抄的“样板”。例如,在“项目2、现代通用组网技术要领”的任务1、任务2中,所引用的背景案例是我校正在进行万兆以太网升级改造的。在背景案例的引导下,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的介绍。实训设计要呼应项目实训是本教材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重要环节,带有强制性,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模仿项目实施的过程和方式,让读者以项目组成员的角色参与到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现场,或者是模拟的实验环境中去亲身经历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和掌握专业技能。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走过场等淡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发生。围绕各章的项目推进,我们设计了丰富的项目实训,内容包括:现场观摩在建的网络工程项目;
实地考察在用的校园网项目;
动手制作双绞线及组建小网络;
考察网吧及进行网络设备选型配置;
观摩企业网及进行模拟网络设计、设备选型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考察本校校园网及进行远程访问站点、交换机、路由器的深入配置等等。在每个项目的学习结束之前,以项目实训的方式,对参与者提出在学习和完成该项目的任务时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做法及成绩评价等具体的要求,以此作为对开展该项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一种呼应,让参与者在实践中逐渐学会网络工程中常用的组网技术。教材内容的开发本教材的内容开发,力求做到:技术新颖、案例详实、图文并茂,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践环节丰富多彩。也就是说,在技术上,将当前流行的、新颖的网络技术及网络产品介绍给读者。在背景案例方面,尽可能引用当前网络工程中典型的、有参考价值的实际案例。在介绍网络方案、网络设备、网络布线、网络配置等内容时,通过流行的制图、截图工具尽可能提供精美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取代枯燥的文字叙述。在介绍理论知识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玩深奥、不故弄悬殊。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不拘一格,包括现场观摩、实地考察、动手制作、模拟设计、实物配置、模拟配置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通过上述做法,力争将本教材开发成适合高校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工程、组网技术等方面课程的实用型专业课教材,并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教材的层次结构按照教科书以章、节、小节为序的层次结构,本教材共分为6章,每章对应一个项目,各项目下有若干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每个任务为一节,每节中引用一个相关的背景案例。各项目及其相应的任务、在章节的下面,是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的系统介绍、讨论和实践环节等所对应的若干小节。这些内容是完成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撑,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是本教材主要的篇幅所在。三级目录及篇幅分配《网络工程组网技术实用教程》的一级目录为各章的项目以及对项目的教学设计说明,二级目录为该项目要求完成的任务目标以及作为教学参考的背景案例,三级目录为各任务下的相关知识、技术、技能的介绍、讨论和实践环节。本教材的三级目录的设计及篇幅的分配的具体情况。图中,由于篇幅所限,仅对第1章的二、三级目录进行了展开,其余各章的二、三级目录作了省略。

教材的特色与价值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上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教育部正在实施一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0年9月初,本人应邀为项目评审专家做了一次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的讲座,就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发表个人之见,不料受到好评。本文主要是根据此讲座的内容整理而成的,首先从分析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指导性原则,并提供了一个基于这些原则的网络课程设计范例。 

一、 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

为了能够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首先应该了解网络教育环境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懂得网络技术能够给学习带来哪些特别便利条件。笔者将网络教育的主要特点归结为四点:

1.资源共享:

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网络教育空间的各种物理器件硬件设备等,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网络信息资源则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
网络人力资源则通常包括具备或开发或建设或应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的个体,如网络硬件结构设计、维修人员、网络系统开发人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员、教育网页开发人员、网络用户等等。在这三部分资源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因为其他两部分资源是为信息资源的建立、传播和利用而服务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是以书籍、报刊、磁带、磁盘、胶片、广播、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

2.时空不限:

网上教育活动可以在个体、群体、众体三个层次上进行,按活动方式可分为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同步教学具有空间上的自由度,异步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下表显示可以用于支持各类教学活动的部分网络信息工具。

3.多向互动:

双向互动曾经是教学系统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网上教学能够做到多向互动。从学生视角来看,他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课件、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生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在线教师、同伴、专家等对话而产生互动。图1显示这种互动模式。 

4.便于合作: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带有群件系统的功能,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讯交流、工作空间共享、应用软件共享和协同创作。 

二、 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可以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 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4.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5.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更应应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Internet上有许多专门收集教案的网站(例如:http://www.eduniverse.com/edu/lessonp.asp, http://www.lessonplanspage.com/,http://www.utexas.edu/world/lecture/,http://teachervision.com/lessonplans/),其中存有成百上千个中小学学科教案,可以优选出许多可供教师培训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

6. 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足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 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 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 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73-02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逐步深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日益得到普及。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网络教学模式以其不受时空限制和交互性强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具体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如何大力提升网络教学效果,注重教学针对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使学生顺利就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网络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所谓网络案例教学指的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进程中引入情境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参与性,使网络教学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和实践能力。

任务情境的设计是网络案例教学的关键,由具体任务或问题以及限定条件构成。任务应该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完成任务的形式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协作完成。

二、网络案例教学平台设计

(一)平台的设计思想

教学平台应当功能齐全,界面素雅,以保障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案例库设计是其最主要的部分,案例库包括专业案例、素材库、论文库等。案例库应简单易用,有利于网上教学。

(二)教学案例库的实现

案例库的实现要把握的原则包括:对各类格式的文件均应支持,以保证案例内容的丰富性。此外,应支持反馈功能和测评机制,使案例避免死板和缺乏新意;还要定期对案例加工处理,包装整合,以优化案例的结构与内容。

(三)网络通讯的设计

案例教学要注重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配合,网络通讯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网络案例教学平台应充分引入BBS、QQ群、在线聊天室、视频会议等常用的通讯手段,方便、迅速、简单地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网站的测试和

测试工作是网站前的重要过程,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具体到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网络课程,可以使用相关的测试软件来实现网站测试。通过测试之后,利用网页软件或者专门的FTP来网站。

三、案例教学法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来源和选择

合理选用结合授课目标的案例是网络教学成功的保证,因此要十分注重对案例的选取。好的案例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内容应来源于生活,新颖有趣,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想像,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此基础上,所选的案例还应该不局限于疑难问题和解决方案,而是包括了对以往评价的讨论,这样有利于为新的决策提供参照点,案例难度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

案例的来源是多样化的,包括:1.原有案例:经过以往教学实践过的案例;2.自创案例: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和教师经验创作而成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案例;3.学生上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上传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4.网络下载:从网上搜索到的精品教学案例。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我们以设计和维护一个主题网站为案例,进行基于此案例的网络教学。教学对象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目标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动手的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1.案例教学的准备

在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结合日常教学情况与抽样调查,详细了解当前学生在设计主题网站方面的基础知识水平,包括的基础知识主要有HTTP、、TOMCAT、MYSQL、SQL2005、JSP、JAVA等。考察学生对于以上的工具和环境是否做到了应用自如。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库的内容,确定适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的网络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进程的设计。

2.案例教学的引入

打开准备的案例教学网络平台网页,引导学生来到案例教学页面。教师将准备阶段的网站提交给学生进行观察,在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的角色退居到“引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网站的前台、网站的后台、网站的优点以及网站的缺点,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教师对学生的描述做简单的评价。

最后,教师布置简单的作业,即以JSP+MYSQL+TOMCAT+

MyEclipse为开放平台,设计一个教学案例网站。网站的开发模式定位在JSP+MYSQL,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系统开发。系统应包含的模块有:登录模块、案例库模块、用户互动模块以及教学评价模块。在这些模块的支持下,所设计的网站应具备的功能包括:用户登录功能(用户的注册、注销、修改等)、案例上传功能(包括案例名称、作者、发表日期、所属类别)、案例查询功能以及记事表单功能(包括时间、姓名、事件等)。

3.案例教学的讨论

以上所述案例教学主题,可以组织学生对如下的问题进行讨论:JSP+MYSQL建站模式的难点在何处?建站过程中,哪些信息的获取关系到网站的成败?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建站流程,各类工具和环境在流程中使用的方法是什么?如何进行网站的整体评价?等等。

以上的讨论应将“JSP+MYSQL建站模式的难点”作为核心问题。讨论的流程为:疑难问题的提出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实施方法。

4.案例教学的结论

这一阶段是对案例的引申,做结论的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结论应聚焦在案例的关键点上,总结存在的不足与长处。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既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同时要起到引导作用,明确观点,汇集学生的讨论成果,鼓励其继续思考和改进。

(三)案例教学的巩固

JSP+MYSQL建站案例的最终目的,是结合课本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案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巩固过程中注重的是使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整理和反思,使之具体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在此基础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功能提交报告,充分借鉴他人的智慧,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并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四)案例教学的评价

案例教学的评价包括两部分:网络案例库建设评价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1.网络案例库建设评价

该评价注重的是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目前案例来源比较匮乏,兼顾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案例更是少见。因此,案例评价的指标应定位在是否具有适当的广度和深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等。

2.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该评价的衡量指标是:上传或下载案例的学生人数比重。能够反映出案例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此外,还包括网络功能评价、对案例分析报告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将各类指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权重的分配,就能最终得到反映案例教学实际效果的数据信息,以便于教学模式的推广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四、结束语

网络教育的具体模式和教学质量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怎样构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环境,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在分析网络案例教学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计算机课程的网络课程,在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构架下,全面探讨了网络平台的搭建和案例教学的模式,结合院校精品课程的开发,使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国生.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2]李雅玲.课堂案例教学与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字:网络环境教学档案管理数字馆藏

随着社会网络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高职学院校园网络建设的已初具规模,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和档案网站建设逐渐起步,无纸化办公已经实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在档案现代化大环境下,改变过去“一纸统天下”的模式,以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多种档案形式并存,向多载体、全方位、深层次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转变。

1.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反映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载体等重要资料。高职院校教学档案不仅记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而且是全校师生的德、能、勤、绩和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全面反映了高职院校最基本的管理职能活动。目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量使用阶段,给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因此,为了满足网络化社会人们对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的通讯设施和技术手段,建立高职院校教学档案信息网络,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关系档案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必须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中,同步进行,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又应遵循其自身所具有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即文档一体化原则、归档双轨制原则和确保网络安全的原则。这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的重要指导思想。

㈠ 文档一体化原则

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学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文档一体化为前提。必须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协调发展。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提出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㈡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的原则

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一定要有相应内容的纸质文件归档保存。同时,电子文件也要按照其记录信息的保存价值进行物品归档,转化为电子档案,并按有关规定安全保管。

㈢ 确保网络安全的原则

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教学档案信息化系统,涉及大量的学院和教师机密,必须与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实行物理隔离。教学档案信息不得存储在与公共信息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要采取彻底的防范措施,确保教学办公局域网和教学档案信息的安全。教学档案部门要从档案管理的特点出发,对教学办公自动化的设计和建设提出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方面的要求,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动力,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

高职院校网络教学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档案,以服务于教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探索教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通过构建网上教学档案服务平台,把已有的教学档案目录数字化,建成目录查询系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
将电子资料归档,把部分纸质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料信息,建成各类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通过网络为广大师生服务,以此推进教学档案利用与共享的步伐。

⑴ 丰富优化数字馆藏,为网络管理打好基础。网络教学档案管理是以档案室的数字档案资料为基础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了坚实的基础,网络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就无从开展。首先,要加快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其次,要加大对现行电子文件的收集力度。

⑵ 建设高水平教学档案网站,为网络管理成果的提供平台。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网站是高校档案部门展示形象的窗口,是高职院校网络档案管理成果的平台,是与利用者进行互动的纽带。建设一个有特色、高质量的档案网站,对高职院校网络管理成果的推广和利用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一是要针对用户进行网站内容设置。二是要精心设计网页。

⑶ 构建网络互动模式,走开放管理之路。网络环境为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利用互动模式。首先,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管理工作计划与管理成果在网上,通过网上聊天或以E—mail的方式,由浏览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具体要求,管理人员由此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关人员的需求信息,并以此决定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和选题,使网络管理选题更加适合利用者,更具科学性。其次,要走联合管理的路子。通过与校内有关职能部门、其他高校档案部门等不同管理力量开展协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完成某些管理项目。

⑷ 精心研究教学档案管理素材,提高网络管理的质量。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获取的管理素材大大增加,材料数量的急剧增加势必带来选材的难度。因此网络管理必须加强对各种素材的甄别,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选定既切题义、又有价值的材料。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是未来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教学档案网络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应对全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要准确把握网络带给档案管理工作的机遇,及时调整管理观念,让网络教学档案管理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陶永进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01

[2]常琤 论档案管理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作用[J] 职业教育研究2010.01

[3]贾成芳 柔性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的新理念[J] 教学改革与管理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