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学校采购工作思路【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7-04 10:1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企业已进入供应链间竞争时代,现代采购人才是企业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紧俏人才。对于以培养实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来说,开设采购管理课程是基于工作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必然需要。而采购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学校采购工作思路【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学校采购工作思路【五篇】

学校采购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企业已进入供应链间竞争时代,现代采购人才是企业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紧俏人才。对于以培养实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来说,开设采购管理课程是基于工作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必然需要。而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涉及企业战略决策、计划与预算控制、成本价格管理、绩效评估、合同管理、质量保证、物流配送以及各类采购方法、工具的应用等一系列学习内容,具有跨学科、实践性强、难掌握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采购管理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采购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目前,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的兴趣,而采购课程在国内才刚起步,软硬件教学条件还不够完善,传统课堂以讲授形式为主导,教材多以知识体系为主线,课程实践环节多流于形式,采取纸上谈兵、机房模拟实训的方式,对于一些缺乏学习热情的高职学生来讲,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创新性不断发展,企业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要,更趋于重视技能多元化和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方法创新的价值在于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寻求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合企业一线要求的技能型复合人才。

采购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和思路

原则。高职采购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我们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重点培养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避免视觉疲劳,让大多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保持关注度,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思考和学习的习惯。

思路。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传道一授业一解惑”的教学观念转变到以目标教学的思路上来,有四个学习目标:这门课能解决企业什么问题,有什么方法,应掌握什么工具,要形成什么理念,即“问题―方法―工具―理念”的学习目标。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指导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开堂破冰很重要,第一堂课应尽量让大多数学生产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介绍学习模块时,明确在课堂上能学到什么理念、方法和工具,什么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外甚至今后工作中去掌握,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和产生终身学习的动力。注重教与实践的统一。比如实践中采购管理已注重“采”与“购”的分离,但几乎现在所有课本都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购”这方面所有同学都有亲身经历,主要以技能学习为主,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采”注重计划、组织与协调,应多采用“启发式一讨论式一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采购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

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同时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契合教学内容,适应教学管理。

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导演、组织者,学生是演员、活动主体者,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我们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用了包括项目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主导式教学法的应用。学生主导式教学,是教师只提出学习任务,以学生主导全部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这类方法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计划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协调能力。我们在采购管理课程中采用了课件制作及学生讲课、小组合作方案竞赛、实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

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趣味性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快乐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你,我们主要采取了游戏教学、搞笑式思维测试、故事引导等方法。比如游戏教学,教师设置游戏情境和模拟环境,学生角色参与,如同身临其境,并通过游戏、竞赛、分析讨论等方式,升华感性认识和领悟管理理念。

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现代化和表达效果的多样化,不但可以令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扩大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大大提高和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电子采购教学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进行供应商现场评估、采购谈判、物流配送监控等项目情景模拟,具有极强的实操效果。

顶岗实训法的应用。顶岗实训法是直接让学生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采购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校内企业的方式,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由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聘请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技能训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创新的实施措施

要保证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创新教学目标,结合高职特点与学生实际,立足市场需求,完善教学计划;
第二,加强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具有“双师型”结构特色的师资队伍;
第三,建立校企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产、学、研”有效结合、“共赢”的合作方式;
第四,合理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注重新技术的使用与科研;
第五,建立“理论+实践”的考核方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因异而用,本着以人为本,因才施教的观念,创新思维,就能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采购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摘 要:在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革新图书采购管理思路,创新图书采购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要求,本文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图书馆;
图书采购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09-02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赖春花(1972-)女,江西宁都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管理。

一、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情势再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高校图书文献资源快速电子化和数字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科教网(CERNET)和校园网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目前图书馆呈现出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了重要的知识信息中枢,即信息的集散地 、知识的加工地。当下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亦是必然趋势,这也就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在此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图书采购工作越来越困难,传统的图书采购方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应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革新图书采购管理思路,创新图书采购方式,才能随着时展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要求。使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作为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真正履行好其教育与情报的双重职能。

二、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管理的革新思路

面对新形势,高校图书采购管理应革新理念,厘清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提高采购质量。

1.根据学校定位,明确馆藏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俗话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图书采购工作同样应该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也就是说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设置与布局,科学合理的确定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目标与任务,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图书采购工作盲目而失去方向。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平时一定要做好功课,要对本馆的藏书了如指掌,了解本馆藏书的总量、类别、科目,将馆藏图书按学科分类,统计好各学科的藏书比例,也就是说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家底,才能根据每年图书购置经费总额,结合本馆各学科类别的藏书比例,学校每年新招生的专业、人数等科学合理地分配图书购置经费,把有限的图书购置经费用在刀刃上,保障图书购置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能。

2.根据采购目标与任务,制定采购策略

当明确采购目标与任务后,接下来就要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当然在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前,还应该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说要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一是细分自己的图书采购品类:建立图书分类,确定所采购图书的标准。二是了解图书供应市场,建立图书供应商资料库:广泛收集可能的供应商,了解可能的供应商能力,建立供应商档案。只有做好了这两项基础性工作,接下来就可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评估自身的购买、谈判实力;
权衡不同的采购策略;
选择可行的采购方案。选定采购方案以后,还要制定策略执行方案,论证并调整采购策略,制定与供应商交流的方案,制定谈判策略并进行多轮谈判,最终选定供应商。我想只有这样,通过制定一个严密而周详的采购策略,并认真付诸实施才能较好的实现图书采购目标,完成图书采购任务。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图书采购品质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一定要把师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服务师生教学与科研为第一要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人员熟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情况,但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任何人的知识结构都是有限的,图书采购人员也不例外,任何一个图书采购人员也不可能熟悉所有专业及其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以及学科边缘交叉的特点。因此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师生对图书采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让全体师生参与图书采购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师生直接参与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师生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了解,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在图书采购工作中还可以运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师生兴趣和教学科研方向进行分析,针对师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购结构科学的图书,并开展个性化服务,使师生真正享受到特色化、高附加值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对图书的满意程度,提高师生在信息获取中对图书馆的信赖,我想这应是图书采购工作始终应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正确处理好图书采购数量与品质的关系

高校教育评估总有对生均馆藏图书数量的指标要求,评估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是为了促进学校图书建设工作,让学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但图书采购经费总是有限的,这就在数量与经费之间总是产生矛盾。如何在不牺牲图书品质的前提下,用有限的经费完成相应的数量,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规划藏书结构,对“复本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特色建设”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管。否则就算图书数量增加但如果并未引起实际借阅次数提高,反而给图书编目、图书存放空间带来巨大压力,这样无质量保证的数量将贻患无穷。

5.要建立完善的图书采购管理制度与科学的采购评价机制

随着信息与知识的快速更新,高校图书馆藏必然也要不断更新,图书采购工作也就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应该是每年都必须有的经常性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图书采购管理制度与科学的采购评价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图书采购管理制度重点要体现对订单的到货情况、付款情况管理清楚完善。同时还体现在图书到货登记、剔旧登记、分类管理、馆藏分析、合同等资料的健全与存档等方面,做到账目清楚,账实相符。要注重盘库工作,包括对当年采购情况,年底应该有相应的总结与盘点报告,要对年度采购计划实施评价,既要兼顾数量又要兼顾质量;
既要防止“暗折”腐败,还要防止以次充好。要统计图书到货情况、图书付款情况等。另外特别要注意对藏书结构的分析,对图书借阅率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采购计划,及时指导在招标中淘汰服务不到位、到书周期长与图书质量差的书商,这种客观评价机制的建立对规范书商的商业行为、对图书馆的藏品质量建设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方式的路径选择

1.书目采购

书目采购是高校图书采购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主要是指通过采选书目信息源,包括纸质征订书目、光盘征订书目和网上征订书目,目前主要有《全国新书目》《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和《上海新书目》等征订目录对图书的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辨析图书出版情况。然后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避免重订、漏订,最后将选定的图书编制采购清单,发送给供货商,由供货商配货到馆的购书方式。但由于书目采购涉及到的出版社及文献品种不够齐全,不能全面反映各出版社的出版动态,且书目采购存在着采购周期长、信息反馈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有些图书如果用书目采购方式,图书到货上架流通早已时过境迁,失去其原有价值了。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术性图书和地方特色书目也相对缺乏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馆藏。因此,专业性、学术性强的图书以及重要工具书等,不适合书目采购。

2.现场采购

现场采购是改善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的重要途径。现场采购又称现采,它是指图书采购人员直接到图书供应商提供的图书批销中心、书店、书市等现场进行图书采购的方式。其最大的优点是采购人员可以通过阅览样书,对图书的种类和质量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可以消除采购过程中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避免仅靠书目的广告性摘要信息征订图书的盲目性,求得最直观、最准确的图书信息,保证图书质量;
另外,目前现场采购可通过便携式采集器的使用避免过去很难做到的重复采购。具体操作是在进行现场采购时运用采集器上面预先导入的原始数据,查询被采图书在自己馆藏中是否存在?存在多少?通过采集器的查新功能,可以直接扫描新书的条码,屏幕上显示的是新书的相关信息:书名、作者、价格、出版社、版次、印次。并提示是否要进行采购,采购人员只需要根据实际馆藏的需要,进行相应数量的选择即可,完全避免采购人员对已有图书进行重复采购的弊端。当然,现场采购也有明显的缺陷:由于现场采购往往都要花费较长时间,挑选的图书数量也是非常有限,影响采购效率。同时由于规模的限制,可供采购的图书品种不可能按照图书馆的要求提供齐全,过分依赖现场采购很容易会造成图书馆的缺藏,导致图书馆体系失衡、缺乏系统完整性。

3.网上采购

网上采购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购的新模式。是指图书采购人员利用联机计算机下载、查阅、检索网上的书目文献信息,并根据采购需要在网上完成收集、整理、订购、支付的采购方式。其优点:一是扩大了图书采购的品种与范围。通过网上书店平台获取丰富书源信息的强大优势,能广泛搜集到全国各地出版社的出版信息,从而为图书采购人员提供较为全面的图书信息,同时通过网络系统提供的强大检索功能,避免了漏订、重订,保证了订购质量。二是大大缩短了图书采购周期,提高了采购效率。当然网上采购也有其致命的不足就是只能看到书名,看不到书的内容,在包装过度、夸大宣传的当下不能确保图书的品质。

4.直接采购

直接采购是高校图书采购方式的重要补充,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针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图书和一些特藏书,如标准、手册、年鉴之类的图书由图书采购人员根据本馆特定的需求直接向出版社采购图书的方式。这种采购方式的运用是由于任何一家中标图书供应商、图书出版社都不可能提供学校所需的所有图书,为保障馆藏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因此就有必要通过直接采购的方式为特定的图书向一些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其优点是通过直接采购可避免出现图书漏购的现象,保障馆藏资源的完整性。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

显而易见,上述高校图书采购的几种主要方式都是各有利弊,各有短长,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只有综合利用,取长补短,才能为图书馆配置高质、高效的馆藏资源。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应始终铭记“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与宗旨,把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文献资源的信息需要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结合新时期的技术条件,努力加强图书采购工作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图书采购方式,为学校图书馆采购到所需要的优质图书资料,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传授知识和教育的职能,为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晓辉,刘霖.现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

[2]温雅娟.对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招标采购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0(1).

[3]方丛蕙.学科馆员与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J].新世纪图书馆,2010(4).

[4]何淅淅.图书采购程序化: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一环[J].全国新书目,2007(4).

学校采购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Tang Yan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6)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Xi"an 710016,China)

摘要:
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现有采访模式、采访人员必备素质及心理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及提高采访工作效率的方法。

Abstract: The interview work is the basic 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 The features of libra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rrent interview model,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media personne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the article,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erview are proposed.

关键词:
图书馆 采访工作 影响因素 对策 工作效率

Key words: library;
interview work;
factors;
responses;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186-02

0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学术性机构。国外把现代化的图书馆视为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标志之一,也被誉为“大学的心脏”。图书馆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核心工作,直接关系着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和藏书结构。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有着明确的专业设置和针对性培养目标。因此,在图书馆的馆藏上体现着侧重点,采访工作要顾及多种因素而进行。

1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以本校所设专业为馆藏基础,以特定专业书刊为主兼具其他类型文献的学术性机构。不同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因不同的专业设置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馆藏体系。有着普通院校图书馆的共性,也有着本校学科的专业特点。在藏书体系上,专业文献占较大比例,在分类上也较为精确和细致,其他类目文献相对泛化。无论是哪种专业为主的图书馆,所藏文献都是依据本校专业的学科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的,具有显著的专业性优势。

2采访模式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校区环境、专业设置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图书馆的馆藏内涵、资源结构等都出现了与传统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不同之处,从而采访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适应新形势下的馆藏结构。

2.1 结合专业教师,进行书店现采采购人员不可能对各学科知识都很精通,所以要想全面的、准确的把握专业书籍的精确度和时效性,就必须和各系部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联系专业教师或者学科带头人一起同往,既可以加快采书的节奏,弥补采购人员知识上的不足,也可以有效的采到合适的书籍,避免再补充学科中应采集而未采到的书籍。现场采购的方式,可以通过书脊,版权页,提名页等多种渠道获取直观的书籍信息,在书籍内容上相对把握较好。通过采集器的筛选,有效的过滤掉重复书籍,选出质量和时效性要求都较高的图书,从而确保每本书在馆的唯一性和独立性,这样的采书模式到书率比较高,可缩短采购周期。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是采取政府招标的方式。通过招标确定中标商,图书馆和书商签订采购合同。采访人员只能到书商指定的图书现场去采购,因其经营内容的倾向性,导致采购图书时的品种、完整性,统一性都受到较大限制。对于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难以确保专业资料选购的完整,存在着采购面狭窄的弊端。

2.2 以读者调查表为导向,网络为平台,书单订购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主要是教师及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能性别、不同阅读倾向的读者所关注的书籍内容也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针对性的采购到读者满意的图书,读者征集表的发放也是很好的途径。图书馆可以定期发放读者征集表,要求读者注明所需图书的书名、出版社、作者、开本等基本信息,以便于采购人员能有效的采到。采购时要顾及馆内分科比例,对于现场采购时没有的书籍,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该书的信息,然后以书单形式发给书商,由他们来想办法配齐。还可以在网络里提取每月畅销书籍排行,分析书籍与本馆藏书结构的比例,筛选出读者阅读倾向的书籍,这样可以有效弥补现场采购的不足,还可提高书籍时效性,能够较为系统的采购,克服了采购面狭窄的弊端。

3采购人员所具备的素质

藏书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采购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水平。采购工作不仅是知识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同时这项工作还具备复杂、细致的特点。因此,采购人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谨慎细致心思。科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换代不断加速,采购人员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准上,不能把固定的专业知识作为采书的基本尺度,要善于多学习,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有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图书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作为科学的前沿阵地,作为教学知识储备的建设者,采购人员要在工作中体现出学科专业特色,在思想上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相关的学科知识,例如做报单、搞统计等等,要求对订单的处理,账目的掌握等做到准确无误。在工作中还要有主动性,没有主动性的工作就会存在准确性的误差。

我国很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不是专业学科出身,尤其在高职院校里,馆员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都制约着图书馆的良性快速发展。采购工作作为图书馆业务的第一站,在责任心和知识结构上更应走到全馆的前列。因此,采购人员还应具备基础的图书馆业务技能。即在图书馆学的基础上还要扩充多学科相关的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如:目录学、文献学、情报学等,要熟练掌握采购工作的方法,不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过失。其次,在工作中有时还不可避免的遇到古籍和外语书籍,选购这样的书籍,要求采购人员至少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和一门外语知识。在信息发展的今天,学科早已经超越了国界,知识已经是全人类的共享,要想采购到更为新颖超越国界的书籍,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对中国古汉语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意义的把采访工作落到实处。

4制约采购人员工作心态的普遍性因素

采购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起始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员有饱满的工作积极性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去完成的。但是在我国部分图书馆里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性因素。例如工作上的论资排辈、分工不合理、工作考核的不准确性、工作比例的失衡、职称评定的人际因素大于工作成绩等等不良现象。人类是思想感情最为丰富的动物,不良情绪直接会影响工作效率。“不把情绪带进工作”,这是基本的工作原则,在大馆里分工是非常细化的,但在很多小馆中,没有明确的工作细分,责任的不明确化会导致工作人员心理上的不满。其次,职称评定的不公平化也客观存在,即使各方面条件都已经达到了要求,但因为年轻、资历相对较浅或者人际关系不广泛等非业绩因素,被排除在职称评定的大门之外;
工作中评先的论资排辈,年轻人机会多等思想的制约,使有一腔热情且工作努力的年轻人,因没有解决应有的职称问题,没有机会得到工作上的成绩肯定,而造成心里上的消极懈怠。对于工作失去积极性,在心理上感到失望,选书时不再精挑细选,得过且过,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完成采书工作,影响了书籍采购质量,忽视了馆藏结构比例。对于采访人员来说,这些消极负面的影响都是制约着工作精确性的不良因素。

5对策

关心馆员的内心思想,工作生活,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视馆员的个人职称问题,充分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评定。为年轻人在工作中营造学习,上进的环境。其次,还要做到分工合理化、责任明确化、成绩公正化,打消论资排辈的老思想,对于年轻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给予积极充分的肯定。努力和上级沟通,联系培训学校,使采访人员能够不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积极提高业务水准,认识更多的同行,为今后工作构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职业道德,更在于人类特有的思想情绪波动,不可否认思想的愉悦,会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6提高采访工作效率

图书馆不仅仅是书籍的收藏地,更多的是要把书籍推荐给合适的读者,提高利用率。在很多小馆里,采访工作和编目工作是一人兼具,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完成采购任务,还要完成编目工作,更要保证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需要的书籍。在我国,大部分院校都是以招标制度来确定书商,在招标合同上可以提出数据外包业务,即书商提供书籍的数据,包括加贴防盗磁条等业务。首次合作时,要求书商先把加工好的数据送来样品进行检查,要求数据质量达到基本准确。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编目时间,只需重新审查书商提供的数据,对于不合标准的数据进行修改即可。在采购时间相对充裕的条件下,可以建立较为详细的采购目录,对本校主要专业设立课程进行系统调查,建立专业参考目录、科研推荐目录、学生推荐目录、上次采购未购目录等作为再次购书的导向。严格进行和筛选,避免资源浪费。提高采购工作质量,采购人员还必须熟悉科研需求,熟悉读者及馆藏、掌握出版动态。采购不是一项盲目的工作,需要科学的采书,进行合理优化馆藏。积极和各系部建立联系,每周不定期走访教学科研部门、财务后勤、流通书库、阅览室等部门,及时了解读者阅读动态,更新书籍最新信息,了解图书的利用率和拒借率,购书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做好验收环节,书店每天接触大量的订单,在分发打包时也会有疏漏之处,难免有误分、重分等现象。因此,对到馆图书要认真核对,及时调换,保证到馆图书的准确性。

高职院校的采访工作既有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共性,又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采访工作既要平衡读者需求又要做到合理优化馆藏,还要考虑在有限的经费内把握采购书籍的学科性和时效性。图书馆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更重要的职责是要把知识传递给读者,如果书籍的利用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表明采访工作没有做到位,因此不断开发采访工作的新方法,开拓采访工作的新思路是每个采访工作者在未来工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加快采访步伐,提高采访效率,做好图书馆工作的领跑者,创造采访工作的新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春燕.浅谈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的采访原则及模式[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5).

[2]吴利萍,石菊君.图书采购招标下馆配商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 2008,(5).

[3]李沛.论当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人性化服务[J].图书馆论坛, 2005,(04).

学校采购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合同管理已成为高校管理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高校设备合同管理,对高校规范管理、风险防控和腐败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校设备合同管理的内涵、高校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做好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四项措施,使高校设备采购合同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关键词:

高校;
合同管理;
科学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对于教学、科研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逐渐加大,就淮阴师范学院而言,每年的招标采购项目就有数千万,采购项目涵盖教学科研仪器、家具、软件、图书、装修、后勤米面油粮等各个方面。从招标项目的申报到论证,从制定计划到招标、评标、定标,从采购合同的拟定、签订、执行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再到建立资产帐目,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高校设备合同占高校合同管理中很大一部分比例,必须要规范管理,从严要求。

一、高校设备合同管理的涵义

高校合同是指高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在开展教科研、服务社会过程中,与作为其他平等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具有法律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1]高校合同与一般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有所不同,高校的合同通常是围绕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职能而进行的设备采购、维修维护、基本建设、合作研究、合作经营、合作开发、服务等活动,与其他市场主体产生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关系。高校合同具有涉及部门多、种类多、金额小等特点,在管理上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高校设备(采购)合同管理是指高校作为一个法律关系主体对设备采购合同进行依法签订、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审查、监督以及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统称。通过审查、监督、控制等管理手段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全过程的流程。对高校采购合同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保持采购各个环节相互衔接,避免风险,有利于保证采购任务顺利完成,以便优化和满足高校的资源配置。

二、高校设备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校合同管理的相关制度缺乏

就淮阴师范学院而言,学校仅在2004年出台过一则《大宗经济项目合同审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涉及的经济数额达5万元及其以上的大宗竞技项目的审核范围、审核机构及工作职能、审核的主要内容等。缺乏针对合同的管理部门、合同的起草、审核、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跟踪检查管理等各个工作流程均作出明确规定的规章制度。

(二)管理人员对高校采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风险意识不高

在高校采购合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风险防控意识对后期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对高校采购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风险防控意识较弱、需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和储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明文规定,签订合同的主体必须是拥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2]然而在高校往往出现不规范操作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管理者相关法律知识签约,在签订合同时,使用学校公章而非同专用章。此外,未经学校法人授权的,学校下属的部门、学院或者非法人单位等擅自使用部门公章签订的。以上签订合同的主体往往不具备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所以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等最终应由高校这一合同主体来负责。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学校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高度还不够,思路未理清,更缺乏对合同签订后的风险防控意识。

(三)高校合同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签订部门较多,责任分散

高校下设部门较多,有教学单位、科研单位、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这些机构就像一台机器的各个零部件一样,保证着学校这个大型机器的正常运作。平时这台“大机器”的各个“零部件”都是相对独立并对外开展各项工作。由于大部分高校无专门管理合同的机构或部门,因此各单位部门在对外交往需要签订合同时便各行其是,各部门都可以学校的名义签订对外合同。这样就导致,基建处负责基建项目的合同的签订、资产经营公司负责房屋租赁的签订,后勤管理处负责后勤维修维护合同的签订、设备管理处负责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等等。合同签订的部门多,责任分散,存在着影响合同中学校权益的实现和潜在的法律纠纷等各种风险因素。但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又会出现种种问题,这时如果各部门相互推脱,避而远之。那么后果和责任只能由学校来承担。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负责合同签订的备案、盖章,并不能真正对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此外,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也不能够随时全面了解学校签订合同的整体概况,再加上各部门和单位签订的合同等文本资料放在学校不同的部门,若管理不妥很容易造成合同的丢失,不能按规定存档,从而导致,学校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或相关检查时不能及时方便地查找资料。

(四)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强

高校各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管理人员法律专业素养有所欠缺,所以在面对合同管理这项工作时往往是显得专业程度不够。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犹豫没有法律背景,常常忽视了法律的思维和方式或者根本就不具有法律意识,比较倾向于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处理高校采购合同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高校采购合同管理中尤其如此,这部分管理人员意识不到签订高校合同对于保障学校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3]如果合同管理者自身就不具备法律专业背景,没有法律知识,不了解合同的基本条款,那么,高校采购合同管理就已告朔饩羊,形同虚设了。

三、高校设备合同管理对策措施

(一)提高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合同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各项对外经济行为,推进依法治校,有效降低风险,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对避免腐败和暗箱操作,促进廉政建设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应定期对教职工展开普法宣传,对合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以及合同签订管理方法、技巧的学习培训,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责任意识与风险防控的相关知识。同时,合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也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合同管理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二)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

为推进合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各高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台合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合同的审核制度、合同执行的动态监控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规范和约束合同的拟定、审核、签订、履行、管理等一系列行为。合同管理制度能够使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防止合同管理工作被边缘化、简单化和表面化[4]。通过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制定,明确了涉及合同管理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使合同管理人员的各个工作环节和工作流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保障合同的履行,有效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加强合同的动态跟踪

高校购置的仪器设备在逐年增多,采购任务逐渐增加,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在大幅增加,合同管理部门需要提供更高效的工作和服务,来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合同管理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建立一个统一的合同管理系统平台,能够对合同的签订、执行进度、验收、付款、归档等一系列信息进行统一查询,增加合同管理信息的共享,加强对合同的动态跟踪管理,这不仅可以为以后的合同谈判、决策等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还有利于及时发现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降低采购成本。

(四)专业人员参与,促进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高校采购合同管理除了管理人员要加强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还需要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等来全程参与,支持和追踪管理合同的起草、修改、审核等各个环节。高校合同的文本形式,可以请专业法律从业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按建筑、装修、仪器设备、软件开发等不同类型分别拟定合同范本(国家规定采用标准合同文本的除外),与对方单位商定需增加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添加到范本的补充条款中,并需通过法律顾问审核通过方可签订,这就从根本上降低了签订合同的风险性,有效的保护了学校的利益。

四、结论

高校设备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到高校发展和师生的切身利益。做好高校采购合同管理,要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设备采购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升专业人员素养,规范设备采购合同各个环节和流程,同时,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合同的动态跟踪。

作者:刘洋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冯俊波.高校合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2014(4).

[2]史为业.高校合同管理的路径探析[J].会计之友,2010(10):84-86.

学校采购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教教材;
走向市场;
管理创新

教材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但教材的商品作用也十分突出,它好像一根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活了教材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当前教材管理工作面临改革趋势下,开创新的思维,对如何搞好教材采购、提高经费使用、采购质量、推进教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教材管理工作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的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为例, 2008年3月4日,河南省教育厅教办〔2008〕24号文件公布,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河南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检查评估中喜获优秀”,涉及教材在评估办学投入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教材使用方面都获A级标准。分析原因可以归纳为:

(一)领导重视

历届院领导都把教材管理放到议事日程上,并根据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从2006年开始,学院领导班子针对教材工作提出“四实”原则,即“谈实价、开实票、付实款、照实发”。又对教材专项工作反对商业贿赂进行自查小结,起到积极地督导作用。

(二)制度建全

学院先后制订了《教材管理制度》、《教材管理制度指行计划》、《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材采购补充规定》等规章制度,做到办事有规可循,遇到问题有章制约。

(三)人员配置到位

成立专门机构,由一名副院长挂帅,由两名同志分工合作,一名抓采购,一名管库存,尽管两名人员不在一个科室,但工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十分默契,十分和谐,并且还有一个200平方米的书库,软硬件到位,为教材的严格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教材选用

按照“三优原则”选材,即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优先选用部级、省部级获奖教材,优先选用规划教材,并选用学校有特色自编教材,如:机械、粮油、磨料磨具等方面的教材。

(五)效果显著

首先,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就拿2006年征订教材22 016册来说,按“四实”原则执行,学生受益8万多元。其次,根据学校教材采购的规定,杜绝了在教材采购方面商业贿赂现象的发生。其结果受到学生的好评,有个别学生节省下的钱还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二、教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管理的根本问题是教材采购放与不放的问题

换句话说,是统收与不统收,利与弊的问题。笔者先从统收的“利”谈起,在河南工业大学成教学院有脱产、夜大、函授学生近5 000人,每学期开学统收预交书费每人500元,毕业后,多退少补。这样做的“利”,在于保证每位新学员入校都能按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老师教的课本同步进行学习。即使同学有事请假,也可遵照课本自学,充分体现教材在教学工作的主要载体作用。“弊”呢,战线拉的过长,程序繁琐。每逢开学以后,新生报到隔三差五来,又有个别新生报考时欠考虑,入学后转专业,补教材,一个月不能稳定。由于教材征订是提前进行,再加上一是市场经济‘可汤泡馍’,二是有些教材更新再版快,不敢多买,个别书籍库存趋于零,造成补书补单多次重复工作,浪费人力物力。其次,谈谈放开的“利”,目前在我校统招生中只有第一年新生入校,教材统收,次年就根据专业不同自行购书。如果按学校的作法,大一统收,大二,大三放开,会减轻不少工作压力,也给同学很大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向高年级同学借阅,也可自行购买,这样减轻不少经济负担。再者,学校工作人员也会减少工作负担。再谈谈放开的‘弊’,第一,在经济上,会给不自觉同学造成空隙可钻,借此不购书,把家长给的钱挪用。第二,在学习上,本来底子就差,加上不购书,不做作业,势必给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第三,教师讲得课本与同学购的不一样,也给学习造成麻烦,会给教学质量带来问题。

(二)教材采购放与不放的核心问题是回扣“吃”与“不吃”的问题

在教材采购工作中,经济利益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给学校,个人,学生造成损害。一些学校把回扣上交财务部门入账,纳入学校资金管理。另一些学校则按实价与学生结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目前我校采取“四实”的做法,实际上是回扣“不吃”,返给学生。这样即使广大学生普遍受益,又避免了商业贿赂的产生。但它也存在其弊端,就是保不住成本,教师用书,自然损耗,全部成为学校的负担。而“吃掉”回扣,同样也问题颇多。一是把回扣上交学校,同学得按码洋购书,受益较少。二是回扣上交,也并非万无一失。因为在教材采购中,尽管采取招投标的办法,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出版社、书商打出的折扣不一样,有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都存在潜在的漏洞。

三、教材管理工作改革的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教材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

笔者认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是按上级要求,对教材进行统收统管,取得显著的成绩。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教学院教材管理也应打破传统模式,坚持创新,让教材管理走向市场。即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走向管理与经营相结合,经营职能逐渐走向强化。换句话说,自己可以干,委托别人干也是可行的。

(二)教材采购后勤社会化

由后勤集团出面成立一个“某某书店”代为学校采购相应书籍,书店按码洋卖给学生,学生以班为单位凭交费单到书店领书,即使是报到晚的同学,也可随时取书。学校代收学生书费,最后由校方与书店结算。建立由学校――书店――学生这种模式,发生供求关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关于利益分成,学校收书费,后勤去购书,图书经销商明示的折扣返回后,可以让书店按比例分成让利给学生,学校获得利益后,不直接经营但可支配,可设一个“奖励基金”,用来奖励优秀学员,资助生活困难学生,这样可达到学校与学生双赢。

(三)由学生科牵头,建立一个学生超市

学生超市的一大特点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例如,每逢临近毕业,学校宿舍两旁几乎成了自由市场,毕业生纷纷抛出自己多余的物品,其中最多的是书籍,这样就可以由学生科出资购买相关书籍,建立学生书籍超市。学生书籍超市可具有图书室的功能,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借阅,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超市自行阅览,专业书籍可以打折购买旧书。学生超市获利可参照上面所述用于学生。

鲁迅先生说过,奇文共欣赏,异义相与析。笔者认为,只要坚持教材管理模式创新,注入活力,变管理与经营相结合,成人教育教材管理就会走出一条新路子。即放又不放,不放就是教材统购,保证同学用书人手一册,避免了教学上质量问题的存在,又充分体现教材在教学上的载体作用。放就是教材统购变通一下,把教材的回扣用到学生身上,充分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人为本的和谐成教,这样才会不断适应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