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青少年普法感想【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04 10:3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刚才,4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经验,官超主任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总体感觉,我市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在市关工委的组织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普法感想【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青少年普法感想【五篇】

青少年普法感想范文第1篇

刚才,4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经验,官超主任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总体感觉,我市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在市关工委的组织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各项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希望会后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做细做实做好。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增强工作责任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意识如何,关系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家可想而知,如果青少年意识形态紊乱,道德水平缺失,法制观念淡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不可想象。

目前来看,从意识形态上来讲,过去我们都说信仰共产主义,大约现在也有很多人信仰共产主义,但是信仰缺失非常普遍,有的人没什么信仰。我在小学时期,讲的都是将来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共产主义洒热血,那时就这个观念,灌输这种教育。但是后来我在思考,共产主义什么时候能实现,尤其是现在好多国家都不提共产主义,入党人员除了入党誓词中能看到这样的语言,其他时候都不讲。我们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如何把握,目前我认为应该探讨更好的教育途径,通过我的逐步学习和体会,我认为共产主义并不是渺茫的。什么叫共产主义?过去我们说就在眼前,很快要实现了,实际上共产主义有个实现的途径。我认为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现在的经济几乎是一体化了,好多国家加入WTO,慢慢的就会世界经济一体化。第二,世界文化一体化。现在文化的一体化正推动着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文化一体化不是说西方文化同化东方文化,而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相互借鉴。现在东西方文化被世界人民逐步的接受,而我们国家却接受了许多西方文化,然而有些文化只可使一时。世界文化一体化什么时候能实现,用50年、100年?我看必须向这方面努力。最后要实现共产主义,就要实现世界政治一体化,实现了政治一体化,国家就会在世界上消失。所以说,从教育方面来说,我们国家本身意识形态教育就比较紊乱。

第二个方面,道德水准的缺失。什么叫道德水准?过去我们学习雷锋,而现在什么可以叫着学雷锋,不随地吐痰全做到了,不闯红灯全做到了,我觉着这就叫学雷锋,就已经很好了,就是一个好人了。现在很多人学习西方的东西,跟着西方去学,你能学着西方的东西吗?而我们国家的佛家思想、儒家思想、传统的思想正逐步的在淡化。实际上西方的很多东西并不适合我们,我们要结合自己的东西,学习好佛家的、儒家的思想,希望在座的各位共产党员、机关干部要很好的思考。

第三个方面,法律意识淡薄。如果我们不注意孩子的培养,后果将非常严重。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天下就是我最大,家长根本管不了,所以说家庭的法律教育和社会普法教育非常重要。开展教育活动,对提升青少年思想水平、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喜怒哀乐的民心工程,事关重大,意义深远。

从国际来看,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把改变中国社会主义颜色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与我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斗争,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哗众取宠。据新华社《参考消息》刊载,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中有五条都是直接针对我国青少年的。比如,其中提出“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接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利用一切来毁坏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从国内来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呈现出新旧碰撞、好坏交织、利弊伴生的复杂局面,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社会失范、文化冲突、思想碰撞、价值多元、信息杂乱繁多的冲击,这对于涉世未深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尤其之大。从青少年自身来看,一方面,当代青少年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和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的同时,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特立独行的性格;
另一方面,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其胆大妄为的心理特点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他们在行事时不计后果,容易走极端。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的不断上升,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所以说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课题。

从我市情况看,青少年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青少年犯罪问题仍很突出。刚才,官超主任在讲话中已经谈到了我市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其犯罪人数占刑事犯罪总人数的9.8%,这仅仅是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还不包括那些已经成年的青年犯罪,如果加上这些,要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80%以上,这些数字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公安局每天都有《公安快报》报给我,从每天的快报中都能看到有青少年犯罪。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来抓,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来抓,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二、创新思路,提高工作实效性

思路清,事业兴。要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为契机,理清思路、创新措施,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努力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走在市的前列,全力打造青少年法制教育品牌。

一要融入大局,提升活动重要性。要把开展教育活动自觉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做好结合文章,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要融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找准切入点,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提升教育水平。要融入教育改革,纳入素质教育整体推进,通过搞好普法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要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找准位置,主动作为,把搞好青少年普法教育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治本之策。

二要抓住关键,突出活动针对性。教育活动要学会弹钢琴,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在普法对象上,要以在校生、落榜生、待业生、新就业生、“两劳”生为重点,适应这“五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在普法内容上,要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为基本教材,重点抓好基本法律常识、守法观念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和理想教育,让青少年远离反动、落后、腐朽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目标上,要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基本权益,特别要维护好校园安全,为青少年创造安全优良的成长环境。一方面,要使青少年懂法、知法、守法;
另一方面,要保护青少年的人生安全和合法权益。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和保护好胶州的人民子弟,因此在座的各位都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工作力量上,要充分发挥“五老”的传帮带作用、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和社会法制力量的保障作用,打牢活动的工作基础。

三要形式多样,注重活动灵活性。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其特殊的规律,要适应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青少年能够自觉接受、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具体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举办专题报告会和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增强青少年学法的主动性。公安和司法在学校配备有法制副校长,全市有136所学校,每个学校都要配置法制副校长。要明确职责,发挥作用,挽救一个是一个,挽救十个是十个,教育一百个是一百个,要采取这样的措施,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我认为要把这件事情纳入干部考察的行列,谁真正对孩子做出了成绩,谁就应该重点纳入培养对象。一定要有责任心,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要通过讲课和典型案例讲解教育学生,很可能一堂课就能挽救好几个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长期化、制度化。二是注重主题活动与学校法制课程教育相结合,增强普法教育的说服力。三是注重灵活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利用图片展览、征文活动、才艺展示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四是注重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利用网络等新途径、体验教育等新方式,使教育活动更好地适应青少年的需求。

三、加强协作,推动工作上水平

青少年普法感想范文第2篇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处理问题时的情感和态度,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知。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意识层面,就要引导青少年形成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和审美意识;
在价值层面,引导青少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理想信念层面,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理想。二是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在习得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上,青少年社会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习得民俗、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社会规范,习得劳动、科学、安全、心理调适、交往、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社会化技能。三是发展青少年的个好。青少年社会化是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化既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性,又发展青少年的个性。源于青少年个体天赋、兴趣、需要的差异化,青少年智能发展也是多元的。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智能发展不应只停留在传统的数理逻辑上,还应该发展言语语言、视觉空间、身体动觉、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知自省、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

二、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活动是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的载体和生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决定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训活动、集会活动、展示活动、竞赛活动和体验活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明确规定,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游戏、社会实践等。

(一)活动内容的形式

第一,培训活动。培训活动是以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和归属点,以自愿参加形式,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儿童组织在一起,参加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第二,集会活动。主题集会活动是群众性活动,能够把教育性和娱乐性融合在一起,使青少年儿童在集会过程中始终保持热烈、饱满的情绪,迅速有效地传播知识和思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根据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要求出发,围绕思想品德、科普、文化、艺术、体育等内容,开展联欢会、见面会或座谈会等主题活动或进行各种主题仪式。夏(冬)令营是集会的另一种形式,充分利用寒、暑假,使青少年儿童学会适应集体生活、锻炼独立生活能力。通过“红色之旅”夏(冬)令营、“小科学家”夏(冬)令营、“艺术体验”夏(冬)令营,“户外拓展”夏(冬)令营,“海外游学”夏(冬)令营等活动,开拓青少年儿童的视野,陶冶性情、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增长知识才干,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第三,展示活动。以图片、影像、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将知识和时事生动、直观、具体地展示在青少年儿童面前,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索;
展出在书画、摄影、手工艺、科技等各类全国或国际性青少年儿童比赛中的获奖作品,鼓励他们探索、启发他们创新;
展示青少年社会教育成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竞赛活动。针对青少年儿童竞争意识强的特点,组织和开展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智力类、游戏类等个人或集体竞赛。通过健康有益的竞赛调动青少年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第五,体验活动。体验是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亲自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活动就是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环境,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和进入特定的事件与情景,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体验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模式、有效的德育载体,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他们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情感上有所升华,思想上有所收获,道德上有所进步。如科学体验活动、好书阅读与体验行动等。

(二)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

1957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层面上对青少年宫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此后,国家又多次以政策法规形式对青少年宫的活动内容加以明确。如1987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少年宫工作的意见》和《少年宫工作条例》,1995年6月国家教委、文化部九部委等联合颁布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以上政策法规对以青少年宫为主体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做出了明确规定,即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游戏、社会实践等,要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到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为他们所喜爱。

三、目前活动的开展情况

国家政策法规虽然明确规定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应该开展的教育内容,但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受教育观念、家长期待、青少年需求和机构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际开展的教育内容总体上与政策法规的应然规定有所偏差。突出表现在德育活动、劳动实践、科普活动偏少,而学科活动、艺术培训偏多。

第一,学科、艺术类培训过多。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数众多,家庭与社会把教育视为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加上“应试教育”影响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升学考试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增强孩子在考试中的竞争力,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学校教育之外,参加各种文化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学科培训类教育服务由此而发展和蔓延开来。在家长眼里,以青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培训与补习,其功效等同于学校教育,二者皆是增强孩子在升学考试中竞争力的手段。过去由于市场购买力低,只有学校教育一个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现在随着经济收入提高而增加了校外教育这个新的途径。升学考试的竞争已经从学校延伸到学校之外。艺术培训很受学生欢迎,既有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助推,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培养艺术兴趣、训练艺术素质。

第二,科普活动偏冷。调研发现,各机构科普教育普遍不够,这是因为科普活动不想艺术培训那样效果立竿见影,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意义。应试教育体制下催生的学科培训热,使科普教育变冷。尽管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等逐步推进,但“应试”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考名牌大学、找好工作的想法,依旧是家长指导青少年教育的基本追求。由此导致各机构也围绕升学这根指挥棒转,使得学科类、艺术类培训项目火爆。因为这些项目可以在考试中加分,而科普类活动项目奖项少、获奖加分的难度大。

第三,游戏和娱乐活动不足。玩耍是青少年的天性,他们是在游戏和娱乐活动中认识世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艺术活动。但是我国青少年的休闲娱乐空间正在被压缩。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调查,35.6%的孩子不同意“玩是儿童的权利”这一观点,其不同意的比例甚至高于成人(22.6%)。有38.4%的孩子不同意“对儿童来说,玩也是学习”这一观点,远远超出了父母不同意(21.9%)的比例。这说明青少年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甚至将玩视为学习的对立面。因为青少年此类需求不足,加之青少年宫维持此类活动的经济压力,使得青少年宫实际开展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不是很多,有的甚至被取消了。

第四,劳动与社会实践、成长教育等活动缺乏。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影响广泛和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双重作用下,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心理、网瘾、犯罪等多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宫等机构本来是组织劳动实践、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渗透到这些教育机构中,使得它们开展的教育内容趋向“应试化”,忽略了青少年的情感体验、社会实践和心理疏导,忽略了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使得此类活动开展不足。目前,有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举办收费的培训班,开展收费的活动,没有很好地履行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职能,扭曲了机构的教育功能,这也是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出现公益性困境的重要因素。

四、大力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是实施

青少年普法感想范文第3篇

青少年法制教育之我见

人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此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当然青少年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教育,而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成人是成才的先决条件。若成不了才,德才不兼备,那样的人才不仅不能回报社会,恐怕最终也只能是祸害社会、祸害家庭的歪才、鬼才。因此青少年的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又是青少年成为一名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最低条件。我们全社会都要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优势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普法工作的重点,历来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相对于社会层面上对成人的普法教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效果更加明显,往往事半功倍。主要表现在:(一)易接受,有针对性青少年时期,非常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对于他们法律意识培养十分有利。一是“三观”尚未定性,有的还是一张白纸,正需要我们去绘最新最美的图画。通过适当的法治意识培养,能促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依法行事的强烈法制意识。二是年纪轻,正是好学的年龄,容易学的进去,学法的效率高。(二)好组织,有广泛性青少年大多数是在校生,有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条件,得天独厚,学校的法制教育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能做到有计划、有地点、有师资、有教材,工作既系统又规范,履盖面100。而对于校外的青少年,针对他们好学好动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也是相对容易组织的。(三)效益高,有普遍性青少年法制教育,一般来讲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且相对于成人的社会化教育,往往是事半功倍。青少年时期法制意识的初步形成,不仅一生受益无穷,更是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极大推进,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1、从小教育,普法成本效益最大化。我们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从小知法、懂法、守法,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而一定的普法成本也因此将使他们终生受益,社会效益也因他们走上社会就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而得到最大化的回报。2、以点带面,青少年普法教育社会效益最大化。青少年一般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积极性高;
二是执着、认真。他们的这些特点在普法学习和宣传中将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普法的小宣传员、小督查员。将起到一个学员一个点带动全家一个面,进而达到推动周围一片的良好普法宣传效果,有效地促进普法工作。(四)全面发展,有积极性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新人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少了法律那将是不完整的或是不完全的不懂法的“人才”,在如何应对日益市场化的经济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将是不可以想象的。不懂法的“人才”不仅不能称其为人才,而且都根本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必将在人生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懂法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对我国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普法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与不足现阶段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司法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关协和综治等主要职能部门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齐抓共管,大力开展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离建立高素质的法制社会的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出现这样差距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各层面缺乏较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没有真正认识到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有需要、有要求,但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体表现在:1、重文化教育,轻素质教育。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小升初、中考、高考无不唯分是论。考分、升学率是“硬件”,其他都是“软件”,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教育部门的考核就是以分为准、以分为据、以分为俊的,只要有分,有升学率,自然一俊遮百丑。分数上去了,学校有名,主管部门有誉,教师有利,学生有奖,“好处”都有了。因此也就不太在乎素质教育的成效了。素质教育也说没有数理化那么重要,那么全力以赴了。追根溯源,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弊端就是官员的偏面的政绩观和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的突出体现。最终将导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有才不懂法的不法人才或温室人才,如此低素质的人才是难以承担起二十一世纪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的,在未来的法治社会将举步维艰。2、教育的切入点跑偏。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件中,学校的出发点多数是为学校的教学服务和学校校园治安环境服务的,而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这个层面上来考虑的较少。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一是重 遵纪守法规范,提要求多。纯灌输式的教育,效果差;
二是轻权利教育,讲义务多。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只讲义务,不讲权利,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制观;
三是淡意识培养,讲知识多。知识多,只能说明知法,不能说明其他问题。知法并不等同于守法、依法。意识的培养是最重要的,要培养青少年的自觉守法、依法意识。3、小学生的教育不应忽视。学法也要从小抓起,要从小培养他们法制思想、法治观念。忽略了小学生意识形态初步形成的最佳时期的法制教育是非常可惜的。千万不要认为小学生不懂事、好管理,人单纯不会出漏子,少上点法制课没关系。培养意识越早越好,意识的培养胜过单纯的知识培训,法制教育从小学生抓起,千万不能放松。4、社会上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这部分青少年正值青春期,正在成长的阶段,正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他们失学后,流入社会,没有了学校的约束,没有了老师的管束,也脱离了家长的视线,极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成坏习惯,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对这部分青少年的教育,人难找、难组织,是社区教育的薄弱环节。三、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建议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仅政府部门要抓紧抓好,更要进一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要在教育的形式上、内容上和组织的方式、方法上寻求突破和创新。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1、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引入全日制教育机制。引入全日制教育机制可以做到自上而下的工作有布置,实绩有考核,能做到教育中“四落实”、“四到位”。“四落实”:有计划、有地点、有材料、有师资。“四到位”即课时到位、内容到位、责任到位、实效到位。确保教育的相对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确保法制教育的全面落实。2、抓住重点,切实抓好青少年在校生的法制教育。在校生的法制教育应是我们当前普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校生法制教育在教育的投入上、教育的效果上相对于社会层面上的成人法制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校生的法制教育成本低、效果好,社会效益更加显著。3、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以社区为平台,解决好社会青年的法制教育这个难题。流入社会的青少年有相当多数部分是因家庭有问题或是学业差、在校表现差、缺乏上进心、升不了学的那一部分流失生和落榜生。这部分流入社会的青少年尚未成年,无技能、无专长,没有职业,终日在社会上游荡,缺少了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管束,他们极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应该是法制教育重点的帮教对象。我们要以社区教育为依托,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办好。家长和社区要共同努力,法律援助重点倾斜,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确实做好这群法律上的弱势群体的帮教工作,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保驾护航。4、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法律常识好教好学,也容易考核、容易操作,但常识学习能让大家知法、懂法、用法,但不能保证他们以后能守法、依法。而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不是单靠法律知识来就能保证的,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增强和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我们知道观念和意识的形成是需要经过长期有效针对性的培养,潜移默化和熏陶,是从思想上、观念上、意识上给予不断的渐进的强化和固定。因此我认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应在教育的内容上适当调整,把观念和意识的培养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努力方向。5、寓教于乐,强化效果。要改革上边讲、下面听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采用光盘、展板等形式直观教育,举办法制小记者、模拟法庭等参与性强的宣传教育模式,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共建活动,把青少年引导来,并积极参与到宣传教育之中,寓教于乐,在娱乐中获取信息,在轻松的学校活动中增强教育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大事,法制教育更是大事。我们全社会都要以发展的战略眼光来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加大领导力度,加大投入力度,从小抓起,全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制素质,为实现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青少年普法感想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xx区委、xx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XX年区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精神,切实抓好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探索青少年创新发展能力建设的新途径,为青少年学生学习、交流、实践提供平台,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构建和谐天河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培养现代化素质,争做文明好公民。”

三、活动时间

7月上旬——8月下旬

四、活动内容

1、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青少年科普知识学习——科普一日游;

3、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4、青少年知识竞赛(法律、科普、卫生知识);

5、李光华七夕公仔培训班;

6、革命传统一日游

五、具体要求

1、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xx区辖内高等院校优秀大学生到我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各单位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等。

活动时间:7月上旬——8月下旬;

由街团工委负责落实,党政办公室协助。

2、科普一日游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科学技术园地,使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科普教育通过在活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创出活力,创出生机,以此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活动形式:家长自费与街道补贴相结合

参加人员:辖内9-15岁学生

活动时间:8月上旬

活动路线:xx地球化学研究所、明治雪糕厂、燕塘牛奶厂

报名地点:各社区居委会(并索取报名表格)

报名时间:7月10日开始

由街科协负责落实,文化站协助。

3、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对我辖区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辖区青少年的防毒、拒毒意识,使我辖区禁毒宣传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加人员:辖内8-18岁学生

活动时间:7月下旬

由街综治办、司法所负责落实,文化站协助。

4、青少年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在辖区各中学,普及法律、科普、卫生知识,营造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浓厚氛围,使青少年从小养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习惯。

活动形式:各社区居委会的选出三个代表组成一个参赛队进行比赛。

参加人员:辖内12-18岁学生

活动时间:8月上旬

活动地点:街二楼会议室

报名地点:各社区居委会(并索取报名表格)

奖项设置:一等奖

(3人);
二等奖

(3人);
三等奖

(3人);

组织奖若干名

由司法所负责落实,文化站协助。

5、李光华七夕公仔培训班

活动目的:为弘扬民间艺术,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传统,让青少年亲身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活动时间:7月上旬

(四个半天)

参加人员:辖内9-14岁学生

活动地点:街二楼xx艺术工作室

报名地点:各社区居委会(并索取报名表格)

文化站负责落实。

6、革命传统一日游

活动目的:充分利用红色旅游所蕴涵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在广大青少年中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凝聚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活动时间:8月上旬

其它事项:另行通知

文化站负责落实。

六、经费预算:

青少年普法感想范文第5篇

    一、 正确认识自身职业的特殊性。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人民警察是依法在监狱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的国家工作人员,他们集执法、教育、改造、组织劳动等职责于一身,责任重大;他们在惩罚改造罪犯,传播文化技术知识 、组织监狱生产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读了这段话,就能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多特殊,责任有多重大。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每位青年民警就应当树立一种强烈的责任首位意识,并将这种责任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树立责任意识也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基本要求,并非为监狱人民警察所独有。不同的是,这份责任是国家、法律赋予我们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而不是消极地认为被套上了“枷锁”,只有不断地用这种责任感来激励自己,才能从思想上摒弃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对监狱民警职业认识的偏见,才能自觉地搞好工作。

    职业的特殊性,并不是说民警都成了特殊的人,民警也还是普通人,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这种特殊性。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的特殊性,医生、教师、军人都具有各自职业的特性。不少民警认为监狱工作似乎与世隔绝了,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监狱民警同样要创新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同样有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有的民警说:“我们下班后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理应享有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各项权利。”我很赞成这种说法,认为这是对自身的职业特殊性有了新的认识,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有它的特殊性,但不能把自己看得太特殊,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放下包袱。

    二、 理性看待监狱工作的现状。

    监狱发展到今天,从立法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已基本完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工作的发展特别是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狱政管理、刑罚执行、罪犯教育改造等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给监狱日常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民警采取不作为的态度,由监狱体制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变成了旁观者。青年民警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学习能力也很强,青年人其独特的创新能力,这些自身巨大的优势往往被视而不见,究其原因,是不少青年民警对监狱工作的现状缺乏理性认识。

    如何理性地看待监狱工作的现状呢?首先应当明确自身地位,明白自己是监狱工作不断发展中的一份子,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次改革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能从心理上认同监狱制订的各项制度,还能提升职业自豪感。其次是要找准切入点,避免眼高手低,就从自己所管理的一名罪犯、一条线入手,思考创新工作方法。最后要理性分析自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一出现问题、一挨批评就头脑发热,避免出现不作为。

    青年民警积极参与监狱各项工作,离不开监狱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三、 踏实做好基层各项工作。

    社会上通常把公务员和“坐机关的”划等号,认为公务员工作很清闲。青年民警在和其他单位公务员的比较中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认为自己干的是苦差事,继而想入非非,在工作中好高骛远。不愿做琐事,不愿干小事,殊不知“不积畦步,无以致千里。”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就是要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巧。在做小事的过程中同样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还有的民警怕跑腿,其实这里面有沟通、协调的学问,同样能锻炼提升自己。

    监狱、监区经常组织各种政治、业务学习,有的民警学习了几次之后,觉得管教工作就那么回事,用不着经常学习。或者是学了之后将学习笔记束之高阁,或者是学了之后生搬硬套,不在实践中总结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监狱、监区也应结合青年人的特点创新学习方法和经常性地指导青年民警结合自身工作进行实践。

    只有踏踏实实干好点滴之事,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才能少走弯路,搞好基层各项工作。

    四、 实现个人理想与组织工作目标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青年民警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另一方面,监狱、监区为既定的工作目标对青年民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这就需要每位青年民警都能把自己的理想和组织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有的青年民警感觉自己的理想和组织工作目标之间毫无联系,甚至互相起消极作用。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将自己的长远成材理想分解分步,分析找出和组织工作目标相一致的地方,依靠组织工作目标带动自己成长进步,反思个人理想和组织工作目标发生冲突的原因,是自己认识有偏差,还是自身努力不够,想尽办法使个人理想与组织工作目标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