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五篇】

时间:2023-07-04 10:5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同学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以为这件坏事太小而去做。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如从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法制教育讲稿【五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五篇】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范文第1篇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同学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以为这件坏事太小而去做。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再改正就很难了,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后悔也就晚了。

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
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
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
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道德与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而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导致走向犯罪道路。还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措施的,比如家人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大家要怎么办呢?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珍惜学习机会。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

2、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3、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做到尊师敬长,团结爱护同学,谨慎交往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

4、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5、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
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6、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学会善于求助求救成年人,不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积极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要从小做起,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明事理、辩是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命是美好的,童年是多彩的,要享受这一切必须以人身安全为前提。我们的安全不仅关乎我们自己,更关乎着我们的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我们成长的人。

最后祝愿所有同学们都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范文第2篇

目录 领导感谢捐赠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我们相聚在东林小学,隆重举行“君乐市附属中学100套课桌椅爱心捐赠”活动.这既是东林小学的一件喜事,也是大统镇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大统学区、代表东牛林小学200多名师生向前来参加捐赠仪式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全体师生讲三句话.

各位学员,大家好!

本次培训自xxxx年xx月xx日开班至今,在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的认真运作下,在授课讲师的倾情投入下,在所有参训学员的激情参与下,此次理论学习与技能、技巧培训即将告一段落,大家即将回到各自的工作与实践中,值此结训及返程之际,我谨代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向无私奉献、甘于付出的各位老师、各位助教致以最最衷心的感谢!向认真学习、收获新知的各位学员表示最最热烈的祝贺!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法制讲座领导讲话稿,供大家阅读.

法制讲座领导讲话稿一:

文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胡总书记明确提出把“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区委也把在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和执法队伍中开展“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作为实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尽快见成效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市、区委的文件精神,卫生局党委专门作出了在全系统开展“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安排.最近又发出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一次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可以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是一项当前必须抓好的一项政治任务.因此,结合卫生系统和监督所的实际,我想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一次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值此“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小朋友们致以热烈的节日祝贺!向全镇广大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向青岛金原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华欧香茗苑有限公司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各位领导,全体同志们,响xx的发展是一个快乐有趣而无止境的过程.希望今后我们大家一起坐上时间的列车尽情畅享.

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好!在这个充满收获希望的金秋,在这景色宜人的美好季节里,由海沧区妇联、海虹社区主办的“喜迎十八大,巾帼健身行” 广场舞展示活动在海沧天虹广场举行.这是我们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营造“温馨海沧、幸福海沧”的好载体.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参赛的12支代表队致以诚挚的问候!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范文第3篇

2004 年10 月,江苏南京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市初中推广东庐的教改经验。随后,各媒体大量报道了东庐经验。现在,在任何一家强势网站上,只要输入“东庐中学”或“讲学稿”,就能得到几万条相关的信息。截至2006 年底,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教育同人已逾2.5 万人次。

这所普普通通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乡村初中的“掌门人”就是陈康金。到东庐中学参观考察的人,往往都将目光投向“讲学稿”和课堂,以为听了课、看了“讲学稿”,便取到了“真经”。其实,更值得我们深究的是其背后那些更根本的东西。

一、绝处求生:在深度思考中寻找变革之路

与其他许多农村中学一样,东庐中学也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苦苦挣扎,又每每以失败告终。学校面临被撤并的困境。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东庐中学在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进行了一些改革和研究,如引进企业化的管理以及实施分班分流教学等,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给学校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管理注重外在强化和结果量化,师生疲惫,干群关系不和谐;
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相游离,教师培养、培训与教学相脱节;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相分离等。

陈康金带着这些问题与困惑参加了多项培训,组织教师到改革富有成效的学校取经。他在考察学习中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经验,也看到了一些并不成功的实例。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学校多年来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反思曾经进行的一些改革,他认识到:

1.教育改革的全部意义在于推进素质教育

陈康金认为,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对素质教育不仅要心动,更要行动,在教育改革中要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

2.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

陈康金认为,从现代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看,大部分教育改革所追求的,都是为了解决“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的关系”等基本矛盾。改革的出路应该是在矛盾的两方之间寻求平衡,寻找结合点。

3. 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学”与“教”的深度整合

陈康金认为, 教师在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整合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用教育智慧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关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的方法与形式和“学”的实际效果的关系、教师的“讲导”和学生的“学思”的关系。同时,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整合,又是在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的。

另一方面,学生的品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效,它的养成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处理好“德育的首要地位”与“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关系。德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只有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境界。也就是说,“寓德于教”是处理好“德育的首要地位”与“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关系的必然选择。

基于以上考虑,陈康金认为,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致力于“教”与“学”的和谐的研究,此外,还应研究教科研与教学实践,教师培养、培训与教学实践,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和谐。

二、突出重围:以改革备课模式为突破口

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陈康金积极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1999 年,陈康金开始实行“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他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课堂,结合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的观点;
同时,找到了“教学合一”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备课模式。

1.已往备课模式亟须变革

(1)重新认识备课的关键性

陈康金认为,备课是教学观念的集中体现;
备课中要解决好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认识水平)与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实现“教学合一”,抓好备课是关键。

(2)已往备课形式弊端较多

已往对备课的规定过多、过死,备课项目及要求烦琐,备课与课堂教学、与学情实际严重脱节。这种备课,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来说是无效劳动,对青年教师、新教师而言,也难以促进其快速成长。同时,还使很多教师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使教师逐渐成了教书匠。而学校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评比,则更多地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反映教师的备课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检查导致教师们重“写”轻“备”。

(3)已往备课内容已不适应学生需要

教案只是教师个人施教的方案,教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自己清楚,学生却不甚明了,只能跟着教师走。学生缺少应有的主动权,这样就难以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求。教案大多是以程度中等的学生为对象来设计的,很难顾及优等生和学习困难生。

上课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成了“教案剧”中的主角,学生则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配角。判断课堂教学效果仅仅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案所涉及的内容,缺乏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品行的形成、情感的升华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等方面的关注。

2.“讲学稿”在实践磨砺中诞生

陈康金从抓备课组建设入手,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学校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的,实行“师徒结对制”。为上好复习课,数学学科在同一年级进行“案,师徒共用”的备课实验。先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主备教案,然后集体讨论共同使用。后来在化学组中也进行了实验。一段时间后,人们欣喜地发现,两个组的青年教师成长了,教师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缩小了,整体教学成绩明显提高了。

这时,有教师提出,这种教师使用的教案能不能略加变动,让学生也有一份呢? 这样,教师的教案既可以是学生的预习作业,又可以成为课堂练习,还可作为课后的复习资料;
既能明确学习目标,又可减轻学生记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的负担,岂不是一举多得?于是,这两个组就开始试行这种做法,他们将师生共用稿称之为“讲学稿”,以新的形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了。

“讲学稿”的出现,无疑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施工蓝图”。而从美好的蓝图到美丽的大厦,还必须

有精心的施工。于是,“讲学稿”的实施策略成为大家探讨的热点。“小组合作”的形式、“周周清”的做法等都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融合。

令人欣喜的是,在1999 年的中考中,试行“讲学稿”的两门学科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这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在各门学科中推行“教学合一”改革的信心。

“讲学稿”的产生,是以解决学校自身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在实践中领悟素质教育的精髓和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地实践―反思―创新的过程。对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数学组、化学组,到语文组、英语组、物理组、政治组,再到历史组、地理组、生物组的逐步推广的过程。为防止穿“新鞋走老路”,防止教师留恋于旧思维、老办法,在动态中把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扭转到位。紧接着,学校出台了不订阅教辅资料、不补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分好差班、取消竞赛辅导班、实行“周周清”等配套改革措施,规范办学行为。

3. 规范与推广“讲学稿”

陈康金等人为“东庐”“讲学稿”作了明确的界定:“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 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

(1)“讲学稿”的编写要求

“讲学稿”的编写来源于新的备课模式,这种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备课的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讲学稿”的编写遵循几项基本原则: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根据这些原则,学校对各科的“讲学稿”设计和编写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第一,“讲学稿”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五,注意“教学合一”,注重学生的学习。第六,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知识和不同课型的“讲学稿”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第七,“讲学稿”与一般教案和讲义有明确的区别,不能把“讲学稿”写成学习辅导用书。第八,主备和审核教师要署名。

(2)“讲学稿”的实施

“讲学稿”的生命在于实施,“讲学稿”的实施要靠师生合作互动,其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因而,在“讲学稿”实施之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向他们提出了如下使用要求:第一,拿到“讲学稿”后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预习,努力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第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有关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第三,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看部分“讲学稿”( 多少视情况而定),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第二,用“讲学稿”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第三,用“讲学稿”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获取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
另一方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第四,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以“精”提高教学效率,以“必”提高教学质量。第五,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备课中的“厨师”能力,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的“导演”能力。

三、回归常态:以朴素为底色的价值追求

1. 回归农村校园生活常态

陈康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不是搬来一堆理论,更不是叙述一堆困难,而应当变为内心的诉求,应当迈出坚实的脚步。

陈康金和他的团队有办好农村教育的崇高理想。改革之初,东庐中学打出的旗号是“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有人建议,一个农村学校最好少提什么“以人为本”,以免给人小题大做之嫌。陈康金则坚信校长管理的本质是思想的引领,他认为,农村中小学最应当追求“以人为本”,因为受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制约,无法享受优质教育的更多的是农村孩子。通过教改,把农村教育搞好,让农村孩子享有与城区孩子、名校孩子同样的阳光,这应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他要让学生在校三年不仅考试成绩一流,而且要在身体、心理、智力等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他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不缩水的庐中人”,是东庐中学应有的品质。

陈康金一直致力于让校园生活回归常态。他认为,成就事业与享受生活,二者缺一不可。校园生活的回归其实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人性本质的回归;
追求朴素的教育与追求朴素的生活本质是一致的,朴素意味着真实,真实意味着健康,健康意味着苦中有乐的和谐;
学校的发展、人的发展,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全程的苦乐相随。“讲学稿”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人际关系,而且为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腾出了空间、打开了通道。东庐中学之所以没有因厌学而逃学、辍学的学生,所有学生都获得和谐的发展,源于学校生活的丰富、温馨和健康。

2. 逐步形成“合融”的学校文化

“在教学双元合一的基础上,追求教育之多元融通”已成为东庐中学的教育理念。东庐中学的发展已走过了“靠校长”的第一阶段,正由“靠制度和机制”的第二阶段向“靠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的第三阶段转变,这种变化已经和正在发生,而且是学校所有变化中最深刻的变化。

(1)“合融”的教育理念

“合融”。“合融”教育理念是对“教学合一”教学理念的提升,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已扩展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手段、教育评价等全过程。

“合融”教育理念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合群、合作、合享。这是前后衔接、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共同构成“合融”教育的完整流程。

(2)“至博至淳”的校训

博,广大、丰富;
淳,质朴、敦厚;
至,达到、非常之意。“博”体现师生学识文化及东庐山、秦淮河文化内涵之丰,“淳”强调师生为人处世之真之善及学校教改的自然之道。“博”与“淳”既指教育内容和学校生活的丰富、全面和贯通,又指学校发展中校园生活的味正、

风正、方向正。

(3)“有效劳动,无形约束”的管理理念

“教学合一”的改革催生了学校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教职工逐渐感到无效劳动减少了,有形约束减少了,但无形的责任却增加了。学校领导从检查考核的角色中走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深层次的管理之中。

(4)构建“合融”教育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打造学校品牌

陈康金认为,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早已在学校生根开花并芳香远播。今后学校要继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在“教学合一”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合融”教育体系,在更高的层面上打造整体化的学校品牌。

追求“合融”教育,锻造合群、合作、合享的团队,倡导无形约束、有效劳动,崇尚“至博至淳”,着力培养学识广博、气质淳厚、可持续发展的师生,既是东庐中学的初显之态,又是东庐中学更长远的追求。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考察东庐中学后所指出的:“东庐经验”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教改激活了需要发展、也完全可以发展的人,因而这里的孩子有灵气,教师有锐气,学校有生气。“东庐”的实践证明,乡村孩子完全能够享受优质教育,乡村教师完全能够实现职业抱负,农村薄弱学校完全能够演绎出素质教育的辉煌!

变革背后:“总统”的魅力

陈康金在东庐中学先做学生,后做教师,在她的怀抱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他爱这个学校!这些年来,他把教育捧在手上,刻在心里,凭着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感召着一个团队怀揣梦想,诗意地行进在一条充满艰辛的探索之路上。

“做教师时我追求做一个学者型教师,当校长我就要努力做一个专家型校长。”他说,我愿做一个为师生发展、为学校发展寻找和提供“支点”的人。他的公文包里总带着几本教育杂志,他的笔记本上总记录着一些零思碎想。他认为,要想不停地给予教师新鲜的思想信息,校长就应当成为一条思想之河。学习、思考和策划,成了他工作的主旋律。

陈康金自豪地说:“在东庐中学,没有激烈的人际冲突,没有重大的原则分歧。我的主要精力不再用于做棘手的思想工作。作为校长,我常怀感民之心,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他说:“对教师我是真诚地信任,真诚地依靠。我们的教师都不来自名牌学府,但不管他们来自何处,到了东庐,我就把他看做一个人才。”东庐的教师说,我们这样勤奋,不只是出于一种责任,也是想对得起校长的信任与期待。

这是一个让人亲近、让人温暖、让人尊敬的形象。虽然已经是一个“公众人物”了,但陈康金仍一如既往地低调与平和。上了点岁数的教师都不叫他“校长”,而叫“总统”、“康校”。在与教师相聚小饮时,他常因“说”不过、“闹”不过、“喝”不过教师而连连告饶……

走进“东庐”,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是一个能成就事业的地方;
走近陈康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是一个一心成就他人的校长。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学枝发罹;
东庐中学;
“讲学稿”

在全国众多农村学校中,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以下简称“东庐中学”)坚定办好农村教育信念,自觉进行学校层面“讲学稿”教学改革,想方设法扩大自身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十年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回顾“讲学稿”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反思“讲学稿”教学改革的探索历程,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践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特别是对正确处理教学改革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讲学稿”教学改革的背景

十年前,东庐中学与所有薄弱的农村初中一样,师资水平弱,硬件设备差,危房多,教室少,加之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一度成为教育规划调整方案初步确定的待撤并学校。1999年8月,东庐中学新的领导班子成立。针对学校状况新任校长陈康金提出了“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口号,拉开了“讲学稿”教学改革的序幕,开始了依托于学校并为学校发展的教学改革尝试,积极探索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

观念的更新和手段的调整带来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学生中考成绩迅速跻身于全县全市前列,基本实现了“无辍学,学校学区内学生100%进入学校:无外流现象,彻底改变了以往好学生外流到城区学校上学的状况;
无快慢班,学校严格执行平行分班;
无不开课程;
无加班加点,不赶进度,不违规补课;
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等“六无(不)”目标。凭借“讲学稿”教学改革的鲜明特色,东庐中学被评定为江苏省示范初中,并先后获得“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括动先进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优质品牌学校”“部级教育改革特色学校”“首批全国德育工作重点示范基地校”等重要荣誉,成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典型。

二、“讲学稿”教学改革的探索历程

“讲学稿”是东庐中学一个非常本土化的创造。是学校“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改革的核心,它的成功是东庐中学陈康金校长及其团队在不断探索、试验、总结、反思、改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成的。

(一)“集体备课制”和“师徒结对制”的实施

集体备课是培训教师特别是培训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也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东庐中学为了推行“集体备课制”,经历了从“倡导”集体备课到“规范”集体备课的过程,从“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到“三定一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有记录),再发展到“三定一有三统一”(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有记录、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周期较长,过程完备,环环相扣,虽然看起来复杂甚至繁琐,但是务实、有效、能够操作、可以实现。它摒弃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形式主义,将“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实现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统一。

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方面,年轻者为徒弟、年长者为师傅的“师徒结对制”是实践中人们比较看好的一种方式,但这种一对一的传统“师徒结对”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为改变这一状况。东庐中学从集体备课制度建设人手,将“一对一”“包办式”的“师徒结对”改变为“多师多徒”的“师徒结队”,注重集体考核,克服了原有方式的弊端。

(二)自编“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卷”的教学尝试

现实中,家长和学生都特别在意考试分数。东庐中学的教师和领导不仅要给学生想要的分数,更要给学生“不仅不缩水、反而会增值”的分数。十年前,东庐中学的教师教学以参考资料为依据、以标准答案为准绳,这样省却了教师和学生“爬山涉水”的思考过程,教师和学生能“轻松”地到达答案的彼岸,但其结果是师生负担越减越重。更为重要的是,省去思考过程的教学究竟还有什么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东庐中学于1998年开始全校教师进行自编“同步练习”和“单元测试卷”的尝试。正是这次尝试,让教师们丢掉了思想的包袱,确信自己不仅有编写资料的能力,而且编写的资料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东庐中学的学生实际。

(三)运用“导学卡”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教学探索

当我们把思考的重心立足于课堂教学时,并不意味着对课前与课后学生学习的忽视和放任。如果把“同步练习”和“单元测试卷”的教学尝试看成课后的巩固学习资料,那么,东庐中学“导学卡”的应用和探索旨在有效地落实课前学生预习,从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做好实实在在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搞好预习,东庐中学尝试使用过“预习卡”“自读卡”“问题卡”“学案导学卡”等“卡片预习”自主学习形式,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习品质得到了锻炼,学习过程和方法得到了优化,学生自我探究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会了学习,同时也变得更加热爱学习。

(四)“目标教学”和“统一教案、师生共用”的教学实验

1996年,目标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东庐中学的数学组、化学组首先进行了目标教学实验,他们在边学习边实践中逐渐确立了目标教学和团结合作意识,这为日后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当时,东庐中学教师的整体层次并不高,但毕竟还有业务能力稍胜一筹的教师,于是,学校选择数学学科开始同一年级“统一教案,师生共用(教案导学稿)”教学实验,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先主备教案,再集体讨论,然后全组教师共同使用,同时将这种教师使用的教案略加变动,让学生也有一份。后来在化学组中也进行了“统一教案、师生共用”实验,并逐渐转化为“学案导学稿”和“讲学稿”。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学科的整体教学成绩明显提高了,两个组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了,教师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了。在1999年中考中,东庐中学试行“讲学稿”的两门学科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这极大地增强了东庐中学在各门学科中推行“教学合一”改革措施的信心。在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东庐中学提出了初中教学“讲学稿”备课模式改革研究,从数学组、化学组逐步推广到语文、英语、物理、政治组等,并同时进行“讲学稿”的定位、研制、使用等专题研讨。于是,“教学合一,师生共用”的“讲学稿”正式出台了。

三、“讲学稿”教学改革的启示

回顾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探索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的发展在根本上是一种内在的行为,它不能从外界被赐予,至少不能从外界直接地被赐予。这是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在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即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社会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和重建,更多地依赖于本地区人们的创造性智慧。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学校,认识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不能取代的重要价值,认识学校是最终为学生发展服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专业化机构,更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教师个人革新寻求支持的得力组织和中流砥柱。为此,依赖学校首先还需要着力培育实现学校变革发展的内在力量。这个高水平的内在力量(教学研究集体)不可能外生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室、教研员,也不能全指望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和一些教学专家,而是只能由学校内部自己产生,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过程,这意味着学校发展需要源于或者形成自己的内在发展需求、发展动机和动力机制。在这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学校发展目标的形式集中表达和呈现,它建立在学校相关人员对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环境、问题、文化背景、社会要求、发展可能等全面、深刻、综合认识的基础上,是自我认识和探究的产物,并非由上级领导、文件所规定。与这一发展需求相联系,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指学校不同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的独特目的与任务,它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把教育中具体人的健康、主动发展作为自身伟大而特殊的事业。而不能仅以满足其他领域对教育的要求,或以满足领导、社会的要求,去换取某些外在于教育本身之物。更为重要的是,在发展需求、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学校发展还必须建立起基于学校、依靠内在力量的“调查研究、分析策划、实践行动、反思重建”的学校内在发展机制,一个不同于外部力量推动学校发展的机制。当然,强调内在动力机制的建立,并非以此代替或否定外在动力机制的存在与作用,而是要改变原来学校中忽略内在动力机制的形成。因而带来被动“应式”办学的盛行。况且,即使推动学校发展的外在因素存在,也要通过内在动力机制的启动,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在根本上还是源于人发展的内源性质——人的发展主要是内在发展、主动发展、自主发展。内在发展所力图强调的是“一个人。(只能)通过他的所作所为……通过作出他的决定,通过增进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为什么做这些事情的理解力,通过增加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他自己全方位地参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生活而获得发展”。具体说来,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
而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也正是学生和教师的内在发展,构成了学校内在发展的应有之意。当然,要真正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内在发展,还必须以一定数量、丰富多彩、学生及教师亲历亲为的教育教学活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为凭借和依赖。而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学习和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根本任务和角色责任。当前学校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但学校可以在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积极探究学习,注重教学三维目标统一,改进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等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发展性、过程性、人文性评价等方面,依然有大量可为的教学改革空间。相对而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学实践存在问题更多,因而也更需要改革,发展的空间也相应更大。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改革及其促进学校发展的实际效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过程,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自主的、可持续的、由下而上的过程。要实现上述发展,我们不仅需要直面实践中的问题,更需要开展本土化的行动,并在行动中创生本土的教学理论。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改革就是这样一个本土的创造,其核心价值在于充分体现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在于全校教工不断探索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形成了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方式,营造了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构建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提升体系,既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也减轻了学生由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引起了学校生活的深刻变化,不仅使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更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可以这么说,东庐中学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完全得力于他们基于学校的“讲学稿”教学改革,也正是依赖于学校、落实于学校,“讲学稿”教学改革才取得了如此实效。它启示我们,课程与教学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依赖于学校、落实于学校;
而学校要实现内在发展,则又必须依赖于课程与教学改革、借助于课程与教学改革,于是,学校内在发展与基于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便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有效教学:学与教的整体考察”(项目编号:D1200810111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和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7-238.

小学法制教育讲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课制作;同步制作;异步制作;高效简易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26-03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视频,最早被人们关注的是2006年可汗学院推出的系列微视频。这些视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深受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实现了运用视频这一媒体变革教育的目的。随后国内学者深受启发,取名为“微课”(micro-lecture),并进一步实现本土化。我国微课于2010年,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他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和微反思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构成一种情景化、支持多钟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虽小,应五脏俱全。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它的快速“成长”体现了Web2.0网络时代的思想,备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短小精悍”。微课视频量小,一般不超过100M;时长短,5-10分钟为宜。二是主题明确。微课制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针对解决某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三是表现形式丰富。微课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拍摄视频、动画和PPT等,并且微课的设计思路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自由新颖风趣。

二、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种类

微课按视频的制作方法分,有录屏式、拍摄式、软件输出式和混合式等类型。

1.录屏式微课:运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录制教学内容与过程(如PPT、Word、手写板输入等形式)的视频短片。

2.拍摄式微课:运用摄像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外部设备,把教师的讲解内容或操作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

3.软件输出式微课: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Premiere、Movie Maker、GIFAnimator、美图秀秀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4.混合式微课: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的教学视频。混合式微课视频必须要进行后期的编辑制作才能生成。

由于不同学科适宜采取的视频形式不同,以及教师对视频形式的偏好各异,因此在选择最佳视频制作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三、微课设计开发的过程

微课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设计、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场地的选择与布景以及一系列的技术。完整的微课开发过程可包括前期分析、方案设计、素材准备、开发制作和测试评价等。微课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第一,前期分析。开始制作微课之前,必须考虑选题,分析是否有需要制作微课和微课制作的素材是否合适丰富。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特点,思考微课以何种形式展示。这样可以增强微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达到微课制作的目的。在光电子专业的《LED封装》课程中,LED固晶工序属于LED封装工艺的重点工序,原理简单但操作难,通过LED固晶微课的讲解,以期学生掌握固晶材料特性、工序步骤、设备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第二,方案设计。一个优秀微课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包括微课视频制作方式的选择、微课的设计思路、视频拍摄的脚本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微课虽然是一堂微小的课,但必须进行教学设计,用来支撑整个微课的制作过程,包括微教案和微练习。根据教案,固晶微课选择了混合式微课的制作方式,主要包括PPT、视频和动画。PPT简单讲解固晶材料特性(知识点),视频展示固晶设备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技能点),动画演示固晶效果的测试。在固晶微课制作中,重点难点都在于视频的拍摄,因此需要设计一份详细的《固晶拍摄脚本》,脚本要考虑场景、设备、画面内容和时间等。

第三,素材准备。微课素材主要有PPT、微视频、动画和图片等。PPT要求页面清晰、效果动感、整齐有序、图文并茂等;微视频要求特写、清晰、稳定、连续、易懂等;动画要求简单、清晰、易懂、活泼等;图片要清晰和简单。另外,可以考虑网上质量较好的视频,制作微课时可以适当的编辑,提高微课的质量。

第四,开发制作。开发制作是微课视频的实施过程,主要是PPT录屏、拍摄视频、配音和后期编辑。首先,PPT的制作页数不宜太多,画面尽量简洁生动,可利用PPT制作相应的动画。PPT录屏建议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不仅可以录屏,而且可以编辑视频,功能齐全。视频在拍摄前,必须研究视频拍摄的脚本,特别是拍摄的方法。在固晶微课视频拍摄中,主要以特写为主,画面清晰,色温协调。其实,无论是微课是同步制作还是异步制作,都需要撰写配音稿,即讲解稿,并且进行配音。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讲解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易懂,配音的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后期编辑可以采用的软件较多,固晶微课使用的是绘声绘影软件,对视频配字幕,编辑片头片尾,进行合成。

第五,测试评价。微课视频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实践教学当中进行检验,同时,也需要同行进行点评。在征集师生的反馈前提下,再进行完善,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两种微课的制作方式

(一)同步制作

目前,制作录屏式微课和拍摄式微课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一线老师基本掌握录制/拍摄的技能。但是,通过观看早期的微课视频,难免会发现出明显的问题。如:录屏式视频制作方法应该是目前最容易的视频制作方式,但部分教师面对摄像头讲课时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一边翻PPT一边担心出错,同时还要兼顾镜头效果,让教师感到手忙脚乱,导致视频中教师讲解难以做到“干干净净”,语言拖泥带水。对于拍摄式微课来说,同样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在拍摄教师讲解时,一紧张就会出现“短路”现象或讲错内容。其实,这种微课的制作方式属于同步制作,教师一边录制/拍摄,一边讲解,最后制作的微课质量不高,而且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效率低。

同步制作方式主要指视频和音频同步进行,主讲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录制/拍摄。对于PPT录屏,主讲教师一边操作PPT,一边讲解知识,偶尔兼顾镜头的录像效果,将PPT的讲解播放过程和教师影像两路视频合成。对于拍摄,则是采用单机或双机拍摄教师讲解内容或演示操作内容,视频和音频同时进行。

(二)异步制作

笔者所在的机电部电子教研团队曾参加广东省首届微课大赛,并获得了“LED固晶工艺”二等奖和“LED焊线工艺”三等奖。我们在制作实践中寻求出一种简单的微课视频制作方法,以期解决视频制作成本高且技术难等问题。为了实现高效简易的视频制作,将采用异步制作视频方式,即实现视频和音频(教师讲解)不同步进行,最后使用软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合成在一起。异步制作微课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和减轻教师的压力。下文主要探索录制PPT视频和拍摄视频的制作流程。

1.异步制作PPT视频

教师讲解音频与PPT录屏分别进行。教师在录制音频前先对照PPT写好讲课用的讲稿,接着对着镜头按照讲稿讲解教学内容(教师出境)或只对着麦克风照讲稿讲教学内容(教师不出镜),然后听着音频录制PPT,最后将视频和音频合成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能降低教师讲课的出错率,也能缓解教师面对镜头录课的紧张感。另外,讲稿的运用便于教师斟酌讲解的措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讲稿也成为一份重要的学习资料。如果在后期编辑时需要对视频添加字幕,该讲稿就是现成的字幕。具体制作流程如图2所示。

2.异步制作拍摄视频

异步制作拍摄视频也是拍摄的视频与讲解的音频分别进行制作。首先按照脚本的设计拍摄视频,接着编写讲稿,录制讲解音频,然后在后期编辑时去掉拍摄视频的原始音频,并合成录制的音频,最后配字幕和软件输出完成的微课视频。

中职微课主要以传授技能型为主,视频展现教师对设备和工艺的实操讲解,步骤多但实用。在固晶微课中,工艺包含了材料放置、固晶机操作、烘烤等工序。拍摄时,可以将工序细分,每一个小小的工序为一个片段视频,然后将每一个片段视频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如绘声绘影)合成在一起。视频片段的拍摄可简单表示为:真实现场、调节灯光、固定相机、调节焦距、实训操作、开始拍摄、拍摄结束,如图4所示。

图4视频片段拍摄流程

(1)真实现场:拍摄现场即实训场所,要真实。拍摄前,需准备好实训材料和调试好设备。拍摄现场要整洁干净,操作者要按企业生产要求做好准备。在固晶微课中,要求穿上工服工鞋、佩戴帽子、带上防静电手套和带口罩等。

(2)调节灯光:调节灯光的亮度,防止亮度不够或过亮;调节灯光照射角度,防止出现物体的阴影。同时,要保持亮度均匀和色温一致。

(3)固定相机:相机拍摄位置要合适,画面要协调,并且需固定好相机以免出现相机振动,影响视频画面质量。

(4)调节焦距:固晶微课的拍摄主要以特写为主,因此需要调节相机焦距,使得相机镜头的焦点刚好聚焦在所要捕获的画面。

(5)实训操作:操作人员操作要熟练,动作要利索,尽量避免重复,并且按照要求进行实操。

(6)开始拍摄:拍摄者要提前与操作者沟通好相关拍摄事宜,尽量将每一个视频片段高质量地完成。拍摄时,若相机需要进行移动,要跟着操作者匀速缓慢进行。此外,相机必须在操作前提前开启。

(7)拍摄结束:拍摄快结束时,相机必须在操作结束后才关闭。当一个视频片段完成后,拍摄者和操作者都要马上准备好下一个片段的拍摄。

最后,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将每一个拍好的视频片段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连接好,并进行相应的剪辑,合成最终的拍摄视频。

在整个固晶微课后期编辑中,将录制的PPT视频在设定的合适位置剪断,把拍摄的视频插入其中,再增加转场,接着,把录制的讲解音频放置在适当的视频位置,并将讲解稿的内容编辑成视频的字幕,最后输出微课视频。

五、总结

一个优秀的微课作品,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让教师在尽量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讲授得完整和清晰,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实践证明,一种高效简易的中职微课制作方法――异步制作,能够提高微课的制作效果和效率,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普及提供了希望和可能。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