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作为实际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具有建造性、人文性、生态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本质特征。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克服目前存在的学术化、学科化倾向,担负起工程自己的教育使命,回归工程本身。或者说,高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训练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工程训练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训练;
以学生为中心;
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37-04
工程作为实际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具有建造性、人文性、生态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本质特征。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克服目前存在的学术化、学科化倾向,担负起工程自己的教育使命,回归工程本身。或者说,高等工程教育要超越“科学范式”(强调工程科学与理论分析),确立“工程范式”(强调工程教育的实学性、集成性和创新性)。
为此,我国参照《华盛顿协议》,按“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试点工科专业的国际认证,并于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6个协议中最权威、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该协议提出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通用标准对工科专业学生毕业时的能力要求,正是对工程本质特征的反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工程训练面临的问题
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实践性。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理论课程的实验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工程训练、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两大部分。然而,在我国本科工程教学体系中,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现象。2009年,中国工程院了一个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批评:一是一些本科院校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导致学校建设目标趋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
二是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使工程训练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
三是教师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学生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由于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企业难以容纳大批学生实习等问题,生产实多是走马观花,学生很少有动手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我们在不断进步,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滞,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如:
(一)功能定位单一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功能几乎是所有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存在的核心要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种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
(二)训练目标不明确
训练目标与工科专业培养未来合格工程师的要求有差距,目标仍然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加工工艺为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要求比较模糊。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盲目,训练目标模糊,导致训练体系层次偏低,训练内容与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脱节。对学生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方案与思路创新等方面的训练不足。
(四)师资及硬件资源投入不足
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工程训练要求,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真正的工程师只有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程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而我国工科教师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大部分教师热衷于申请课题、,对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核心理念未能深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心中则是最主要的。由此,需要回答的问题有(但不限于):
1.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2.如何设计训练体系?
3.训练体系如何与专业培养计划中的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贯通?
4.如何建设工程训练所需的师资队伍?
二、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养过程、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在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语境下,培养目标可表达为学生毕业5年左右,成为所工作领域的合格工程师,即解决“能做什么”的问题。而在“科学范式”教育模式下,通常是教师(强调工程科学与理论分析)根据自身的认识,主观设定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制订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实际上决定了学生毕业时掌握的知识,这会造成毕业生能力与培养目标脱节,更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指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即学生产出,实质上是学生毕业时“能有什么”的问题。本文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参考体系是《华盛顿协议》的通用标准,具体为: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
3.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
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是指:调研内外需求,由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然后,由培养目标决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把毕业生能力要求分解、落实到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包含工程训练),形成课程体系。这里的课程体系是广义的,即为各个教学环节。尤其要注意的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改变讲课、实验、实习相分离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条件,实现讲课、实习、训练一体化。这样,在新生入校后,执行该培养计划,在质量保障体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下,就能保证学生在毕业被授予学位时实现各能力培养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解决“能有什么”的问题;
进而有效达成培养目标,解决“能做什么”的问题。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达成、训练体系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三、训练模式的重构
重构训练模式与其他实践环节的贯通,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实现手段。在学生产出导向视角下,机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必须摒弃“金工实习”的传统观念,树立“大工程观”。按国际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划分训练层次,即认知、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现代机械产品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机械产品,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要开发以机械、电子、控制一体为核心,以工程性、综合性为特点的训练项目。
为满足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还要对机械类专业的训练进行特殊设计和创新训练,设置课外创新训练课程。创新训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对初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电路板设计等基础性的专题培训,夯实其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对中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原理方案创新设计、机械系统创新案例、DSP系统设计、传感器应用技术等提高型专题培训,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高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大团队创新项目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这样,就纵向形成了“认知、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为主线的递进式、五层次训练体系。
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训练还覆盖能源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轻化工程等工科专业,训练中心还要按专业模块划分训练环节,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横向形成多模块训练体系。
训练时间的安排要灵活,可实施分段训练。如,对安排4周工程训练(金工实习)的机类专业学生,可令其先进行一周的认知实习,再用2周时间与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结合,在完成图纸设计、教师审核后,分组、分批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一周则可与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结合,完成工程实战。
根据以上思路,训练资源必须重新配置。要淘汰老旧落后设备,大量增加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创新训练所需设备。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基本上属于研究导向型,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培养,很难胜任“工程范式”下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必须完善工科教师的培养机制。一要大力推动对工程博士的培养;
二是利用省部共建引入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
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教师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应用研究,提高他们的工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
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高校中是十分严重的。口里重视教学,实则以论文、科研项目为教师评价体系权重的最大指标,广大教师怎么会安心教学?所谓“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讲的是教学以科研为基础,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不为教学服务,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一句空话。要以教师爱岗敬业、安心教学为前提,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与职称晋升机制,能很好地调节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工程训练中心需要教授、博士,更需要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现场操作技师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普遍存在职称、学历低,年龄老化,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事业编制的限制,大力实行人事制,从企业招聘全职工程师、技师;
也需要从学校相关院系聘请机械、电子、材料、管理、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授、博士,兼职帮助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与建设工作。
五、典型训练环节的实例与推广
为探讨校外实习的部分环节在校内训练中心完成的可行性以及工程训练与理论教学贯通的可行性,2013年,我们对长沙理工大学机制专业2010级学生现代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了改革试点。该级学生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数控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实习(时间为2周)。数控技术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零件的编程,并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制造考核(到工程训练中心)。实习环节在训练中心进行了1周,每个学生完成了3个零件的加工(线切割1件,数控机加工1件,快速成型1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剩下一周时间再到大型先进制造企业参观,整体实习效果好,解决了到企业不能动手的问题。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机制专业安排在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为期4周的实习进行了调整,实施过程及主要时间节点如下:
1.第一学年夏季学期机械工程导论与认知实习同时进行,时间1周。也为第二学年春季学期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做准备。
2.第二学年夏季学期进行2周的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和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3.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机械设计课程;
随后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由课程任课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完成正确的CAD图纸。在此过程中,数控技术任课教师介入,选择适合线切割、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加工的零部件重点指导。
4.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数控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零部件的编程,并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制造考核(到训练中心),要求理论教师先期熟悉训练中心的虚拟制造系统;
在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环节(2周)时到训练中心完成零件的加工,时间1周。以上分段完成了4周的训练。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的另一周时间要到大型先进制造企业进行参观实习。
该实例的流程及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如图1所示。
对2015级学生,可全面实施图1所示的计划,学生将得到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这使学生从2013年试点时只能完成3个零件的加工,发展到现在能完成机械部件乃至系统的设计制造,并得到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实施工程的能力训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认识专业责任和专业伦理。
[ 参 考 文 献 ]
[1] 袁广林.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基于工程本质属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9):18-21.
[2]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D].杭州:浙江大学,2008.
工程训练论文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运动训练;
课程理论与实践;
教练员;
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1-0095-05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hinders innovation on
coach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ach training curriculum
CAI Duan-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which commonly occurs in coach training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hinders innovation on coach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coach training curriculum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of theories;
bidirection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vivification of coaches should be promoted via a multilevel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coach;
China
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是各国竞技体育能力提升与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教练员执教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体育总局依据不同项目或内容,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练员培训。如教练员岗位培训、教练员专题培训、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等等。特别是在奥运争光计划指导下,国家加强了对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力度,期望通过系列培训,推动训练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发展。纵观我国目前教练员训练创新课程培训内容,主要以理念与技术培训为核心。理念培训侧重于教练员职业定位、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考与行动模式的改变;
技术培训则强调教练员技术训练能力的提升和训练绩效的提高。作者在长期参与项目培训或服务工作中,通过与教练员的深入接触与沟通,发现我国高水平教练员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如下现象值得关注与思考:第一,“重术轻道”现象。很多教练员重视课程专家所提供“如何做”的模式或范本,对背后蕴含的深层机理及其规律兴趣不高。告诉我“如何”做,但不要告诉我太多的“为什么”,是目前很多教练员在接受训练创新培训中普遍存在的心态。第二,“经验主义”现象。很多教练员重视教训和经验自我隐形知识的积累,对经验形知识的规则化、显性化和传承化重视不够,对隐形知识的理论归纳更是缺乏,由此导致优秀教练模式传承的有限性和不可持续性。第三,“唯结果论”现象。不少教练员认为,管他黑猫白猫,能出成绩就是好猫。
针对教练员课程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如下探讨。首先,探讨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其次,对我国教练员训练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及其诱因进行分析;
再次,从理论一体化角度,提出提升我国教练员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相关建议;
最后,借鉴国外教练员培训体系的经验,为提高我国教练员培训水平提供参考。
1 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现实生活中,每当人们谈起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时,就有人认为,理论太抽象、空洞,少谈理论,多行实践,最终也能达到预期目标;
也有人认为,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产生于实践,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能够使我们更好掌握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这是课程理论一直关注的焦点。
课程理论是依据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建立相关概念和假设,通过科学的论证,构建本课程系统化理论阐述。这种阐述可以能有效说明研究现象的本质,并提出实践工作中相关原则。理论代表着对实践工作中的事实理解,其实在理论没有产生以前,实践的工作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预期的假设,这些假设本身就蕴含着理论的存在[1]。尽管这样,也不能认为,课程理论就是对实践工作中实际发生事件综合阐述,理论并不能为实践工作的人提供完整行动模板或标准,它的作用在于使人们理解实践工作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人们具有导向性的开展实践工作[2]。在教练员训练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特定环境下出现的特定问题,如果教练员试图寻找到理论的具体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往往会对理论的价值产生怀疑,以这种态度看待理论必将产生理论无用论观点。实质上,这种观点是对理论和实践工作辩证关系的误解。课程理论与实践工作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4种形式:(1)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分属于不同领域范畴,课程理论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实践工作才能得到具体运用;
(2)通过实践工作验证的理论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3)通过对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界定与解决,才能产生相关知识或理论;
(4)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之间彼此联系,并在各自领域中看到自身出现的问题[3]。也就是说,实践工作本身就包含理论,理论会随着实践工作的发展变化不断的自我调整。
在务实界,认为5种原因不利于实践人员探讨理论:(1)事实导向。多数教练员重视个别实施,却不留意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2)崇尚权威。对某些获得优异成绩运动队教练员或某方面的训练专家盲目崇拜,仅仅因为他参与了某些成功案例,他说的所有观点都是不允许被人改变的。(3)定义不明。教练员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对描述的事件所使用的词汇缺乏统一,以至于在理论的探讨中,经常以同样的词汇得出不同的含义,造成了教练员之间难于进行有效的交流。(4)个人意见与判断。教练员以个人的意见或概念批评其他人或其它概念,难以进行理性辩论。(5)罔顾事实。有些教练员在决定采取某些行为时,主要是观察其它教练员的做法,而不是以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考量本身的实际情况[5]。在培训实践中,这些理论和实践所存在的诱因不仅影响培训工作的作用,也对被培训者的行为选择产生实际的影响。
4 教练员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对一般事物概括与抽象,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然而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如果不关注实践的特性问题,理论往往会成为空谈。教练员的培训课程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理论的抽象和理想化的实施状态,必须依靠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事例得到证实。这些具体事例是多样的、复杂的、呈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果理论和训练实践不能紧密结合,一方面教练员无法深入的理解理论的价值,更无法灵活的应用。教练员培训课程理论实施中,应该把课程理论带入到真实的实践工作中,注重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具体到培训课程。首先,确认培训课程的典型理论与教练员实践工作中真实现象之间的差异;
然后,依据典型理论实际运用的过程的特殊性调整理论表述;
再次,考量理论中没有涉及到的真实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对受培训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练员自身的要求。具体实践都有其特殊性,并且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实践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不可能都能得到理论的系统解释。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工作者,不仅要明白相关理论原理或原则,还要视自身的环境的具体情况对理论的运用做适当的调整,不能简单的认为理论可以直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也要理解,作为课程培训的不同专家,因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及相关经验的不同,其讲解的理论体系实证材料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倾向性。换句话说,就是任何单一的培训课程都必须视为一种特殊的理论体系,不能以偏概全。
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接受多种培训课程理论,不同理论的学习材料承载着不同的理念和方法,并依据其研究成果,对教练员的执教行为提出自身的主张。面对不同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行动建议,教练员必须要问自己:不同课程专家希望我们做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对相关课程理论的整理和思考,自己梳理出一些概念和理由来引导自己成为培训课程中的主导者,并在随后的实践工作中使用和验证这些理论,把这些理论知识真正的转化成个人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3]。教练员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中,如果能够重视具体实践知识,并经常反思,整理既有的相关经验和概念,就可以使原本处于隐形的知识显性化,并通过实践工作的不断检验和论证,进而形成密切结合实际的训练实践经验。这些通过实践经验升华的实务理论,使实践经验和理论进行有效相结合,同时检验、批判或修正原有的学术理论。
当教练员从事理论探讨,并在实际情境中熟悉某些技巧,就能将因情境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教练员会随时自问:我在做什么?为什么?教练员训练创新依据于对运动队或运动员问题的全面思考与理解。教练员必须考虑,不同的过程将会产生何种不同结果,不同策略将导致何种改变,及其所依据的是何种理由等等。教练员在面对培训课程理论时,不是立即学习他人所传授的方法,而是先问课程理论的目的与内涵是什么,希望我们要做哪些改变,这些改变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在接受不同理论信息时,应该先问:他的假设是什么?原理何在?是否有意义?还有其它可能吗?在开始采用某些措施时,更应该经常思考:为什么做这些事?它有何意义?有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解决途径为何?这些问题的追问,将带领教练员结合实践追溯相关的培训课程理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将会对理论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检验和修正,并提高自身运动训练的创新效益。
5 国外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启示
从国际教练员培训来看,在田径方面,国际田联教练员培训系统偏重于“教育型”培训,其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较为全面,针对性较强。培训考核内容全面,包括理论、实践和执教能力考核,对教练员进行综合评价等。例如,国际田联专门建立了“主教练”和“教练员发展主管”课程。内容强调了高级教练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
美国教练员培训被列入教练员职业生涯中的必备课程,采用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教练员根据自己执教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参加培训;
加拿大教练员资格证书制度所规定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教练员学院提供训练条件,指导教练通过学员的工作手册观察和评估学员的训练指导情况,以及教练员能力培养、训练哲学和新技术等。选修课包括环境因素与运动能力、高级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教练经营、加拿大体育系统等。并且,教练员协会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大能力培养的力度,根据其指导的对象,确定其应达到的培养效果。制度最大的优点是从以往强调知识的学习转变为侧重于能力教育与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力评估等多种形式完成培训计划。另外,加拿大各个项目的培训网站均开设了教练员培训网页,实现了培训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教练员培训数据库非常完备,培训的情况都可以在数据库中检索和查询。教练员可以多渠道获得相关知识、信息,学习形式、时间也更加灵活。
纵观国外的教练员培训内容,注重教练员执教能力可持续发展,围绕教练员执教理论、实践及其评估,既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又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教练员通过培训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使教练员执教效应可以持续发展。
教练员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不仅阻碍着我国教练员课程理论培训效果,更无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练员“师徒传承”的执教模式。这种“师徒传承”执教模式导致教练员的简单技术临摹、行动缺乏理论指引和隐形经验知识无法传承等现实问题,长此下去造成我国运动训练难于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建议:第一,重新审视我国培训课程的内涵、功能与体系设计,构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科学培训课程体系;
第二,促进理论研究者与优秀教练员的深度结合,把理论研究成果通俗化、可视化、行动化和系统化,把成功教练员的隐性经验理论化、显性化和模式化,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第三,把理论和实践创新纳入教练员培训课程评价范畴,建立教练员培训课程创新评价体系,规避教练员培训课程的同质化;
第四,借鉴国外教练员成功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培养目标,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效果评价体系、双向反馈体系和电子化辅助工具,促进我国教练员培训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Barrow R. Giving teaching back to teachersC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theory[M]. New Jersey:Barnes & Noble,1984:6-8.
[2] Beauchamp G. A. Curriculum theory[M]. Illinois:The Kagg Press,1975:21-23.
[3] Connelly F M,Clandinin D J.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Narratives of experience[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8:34-38.
[4] Grundy S. Curriculum:product or praxis[M]. London:Falmer,1987:17.
[5] Unruh G. G.. Respons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and action[M]. Berkeley CA:McCutchan,1975.
工程训练论文范文第3篇
0 绪论
高等工程院校培养的面向21世纪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知识、创新精神和大工程意识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工程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设备先进、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并且能基本涵盖现代工业体系内容、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成为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办学基本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实践教学的发展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我国许多高等工科院校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极为重视工程实践教学,相继成立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从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国内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均是在原有金工教研室、金工实验室、校机械工厂和电子厂或电工、电子工艺实习中心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先进的加工设备、教学手段和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后整合组建而成。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于2007年元月将原机电总厂下属的教学培训中心与挂靠教务处的电子实习培训中心合并组建而成,目前是我校大学生开展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及创新设计竞赛的实践教学基地。“中心”大楼的建筑面积达到2.1万余平方米,按教学内容划分为先进制造技术、切削加工技术、热成型技术、电子技术实践、大学生竞赛专题、大学生团队项目、工业工程实践、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及运行管理等九大功能区域。“中心”拥有各类教学设备和仪器1074台套,固定资产6476万元,主要承担全校57个本科专业以及一定数量的外校学生的工程训练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开放性实验实训项目以及高层次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的实践指导和制作任务。“中心”年接待各类训练学生6500名,年完成训练任务55万人时数。
2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目标
工程训练中心应建成达标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具有优异的教学水平,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成为我国理工科大学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质量工程和进行创新实践教育的重要基地。积极贯彻工程实践教学新的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校工程训练中心近期建设目标为:
(1)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综合工程实践教育,使学生在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2)承担部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任务。
(3)服务于学科建设,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为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硬件支持。
(4)训练中心要全方位开放,为学生提供比较宽阔的大工程背景,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使训练中心建设成为本地区的实践教学研究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
3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理念
工程训练中心倡导“体验教学”的理念,遵循“过程”就是“结果”的评价原则,教学建设取得了丰富的建设成果。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中心的各层次项目训练,使学生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的基本认识,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技能和实践知识,初步建立起“大工程”意识,同时要求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使工程训练中心处在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内涵建设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实施以能力为本的文化建设战略,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科学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致力于以能力为本的体验教学建设,基于未来工程师能力的需求来打造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平台,开展大学生团队项目训练,组织专题设计竞赛,支持未来工程师协会,加强技能培训服务,开发实习、实训课程以及产学研合作教学项目等,不断丰富体验教学形式,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改革
以工程训练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工程实践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工程训练教学的新模式。
(1)建立一整套先进、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系列化、模块化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及大工程实践环境。
(2)制订教学大纲、教案、实习指导书、实习报告册、实习图纸、工艺卡及考核规范等教学文件。
(3)自编并出版发行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实习》、《机床数控技术及编程》等。
(4)制订并完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指导人员岗位职责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对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指导人员要有培训规划和培训措施,建成一支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5)对理论教学、实习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增加理论教学学时,使其能满足我校办学目标及专业特色。
(6)合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配置齐全的挂图、模型、教具、陈列品、投影仪、录像机等,要有一定数量适用的CAI多媒体课件及电教设备。
(7)精选、完善传统制造技术,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增加对制造工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拓展了注塑成型、线切割、冲压、陶艺、钳工装配等训练项目。
(8)增加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内容及时间:非机类专业在工程训练课程中达到10%以上,机类、近机类专业达到20-35%,为本校及社会学生职业技能数控培训百余人次。
(9)改革优化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验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
(10)作为大学生创新设计制作比赛基地,机械系同学利用工程训练中心设计制作的产品参加200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制作大赛,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
(11)正在开发机械制造训练多媒体课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利用此系统自主研发开设的“金工实习”课程荣获“江苏省优秀精品课程”称号,目前正准备积极申报部级示范精品课程。
5 今后工作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工程训练中心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2)开发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办成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3)不断增加现代技术实践训练项目,如激光加工、快速成形等,增加数控机床,使传统技术实践项目与现代技术实践项目的时间比达到1:1。
(4)精心设计综合训练、创新训练项目及研究性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工程训练论文范文第4篇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划分为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辅助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等,是教师完成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但这不是排他性能力;辅能力是教师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需要的辅助能力,如利用信息化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是与现代学校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具有排他性的能力,即教师的教学规划和课程开发能力[1]。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那么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的专业能力自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能力培养方向了。显然,语文教学规划和课程开发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本质性标志。具体地说,就是“善读、能写、会教”。善读,是指文本读解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运用语言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社会学等知识解读文本,善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情感。能写,即文学创作与应用文体写作能力。掌握较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能熟练地创作文学作品和教师工作常用应用性文体,做到表意明确、文从字顺。会教,是指语文教学能力,将“善读、能写”的基本功综合运用、转化为教学能力。这里涵盖了教师处理教材能力、选择与整合教学内容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管理能力以及教学评价能力。“善读”是“能写”的基础,“能写”是“善读”的应用。“善读、能写”是“会教”的根基,“会教”是“善读”“能写”的综合运用。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专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专业存在的灵魂。专业核心能力定位准确,一个专业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上下功夫,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
(一)构建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要以学科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如何奠定此基础,其主要着力点就在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而目前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课程孤立、分散、断断续续,内在联系若隐若现,教师教育课程比例微乎其微。且所开设的独立的语言课程与文学课程事实上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2]。当然,这也是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紧紧围绕“善读、能写、会教”这一核心能力设置课程,建立课程群,打破传统,跨越学科疆域,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尤其是专业核心能力整合课程,强化课程与培养目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限于篇幅,本文仅谈专业核心能力主体课程,其余将另文论述。对应“善读、能写、会教”这一核心能力开设一门主体课程,实现“主次分工,相互扶持”的课程设置目的。如“善读”层面,开设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文本解读课等主体课程,辅之以经典诵读、小学语文课文解析等辅助课程,各类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等基础支撑课程。这些课程以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学语文选文为抓手,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文本解读方法运用为宗旨,以实践训练为手段,致力于学生的语言读解能力的训练。在“能写”方面,设置写作课为主体课程,应用文写作、网络写作等为辅助课程。借助写博客、写各类文体文章、创作网络文学作品等实践应用途径,解决“写”的难题,贯穿“多写才会写,会写才写得好”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会教”层面,依托语文教学法课程,细化教师口语、课例观摩与分析、见习与实习、班级管理等课程,通过试讲、微格教学、说课练习、课堂观察师生评议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课题教学及教学评价的能力。此外,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突出教育职业性。各类文学课程、语言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多讲些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关的内容。现当代文学课讲鲁迅的作品时可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选文———《藤野先生》、《社戏》、《故乡》、《风筝》等为主要课例;外国文学课可以重点分析《葛朗台》、《最后一片叶子》等文;现代汉语课则侧重中小学出现的语法、词汇、修辞知识作系统性的整理与分析。同时,在价值取向上,各类文学、语言课程应侧重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抓住汉语的根。上述各门课程虽各有分工,各有重点,但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中文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能力———“善读、能写、会教”。
(二)多角度多途径系统化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训练
课程是提供系统性理论支撑的平台,而课堂之外则是将理论化为实践,形成能力的最佳载体。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训练并抓,两手都要硬,两手平衡了,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也稳固了。教育实践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教育实践内容包括教学实践训练、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见习与实习等。对师范生来说,教育实践是理论学习向教学能力转化的最佳载体,如何设计教育实践就显得极为重要。
工程训练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秘专业;
实践教学;
构建
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应是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三级”平台技能实训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顶岗实习,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构建初、中、高“三级”平台,形成课内模拟训练,课外实践演练的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打造适合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构建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初级平台――课堂职业能力训练
初级训练体系旨在将课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初步体会,提高掌握理论知识的效率。最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而教师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为“做中教”。专业课程教学应强调课堂教学的引导与互动,注重开展体验性学习,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一)工学结合,创建情景模拟教学
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理想状态。开课伊始在班级成立虚拟公司,实行“一班两制”,班级和虚拟企业合二为一,用于课程实践活动。例如,我院的2007级商务文秘一班成立了秘之语化妆品有限公司,由学生担任公司的总经理、部门经理和职员,负责虚拟公司的运营和日常管理。公司机构完整,各部门管理规范,为秘书工作展示提供活动舞台,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与内容,全盘置于该公司的框架之下运做,以秘书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职业标准为设计依据,进行模拟角色与情景的仿真教学。创设实践性强的情境,如开展模拟会议、洽谈、接待等一系列秘书工作活动,让学生扮演规定情境中的角色,去体验实际工作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模拟情境可以营造浓郁的秘书工作职业氛围,熏陶学生秘书角色意识,缩短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学生提前进行身份的角色转变,及时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操作,为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引领,构建职业教学模块
项目导向教学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强调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彻底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相关性组织教学的传统模式,按照工作任务相关性来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训练项目。文秘专业项目实训应以本专业核心课程秘书理论与实务为突破口,打破理论与实务界限,针对企业秘书工作岗位特性,以秘书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准则,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基础知识”和“办文工作”、“办会工作”、“办事工作” 4个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秘书职业认知、秘书形象设计、公文撰制、文书处理 、会议工作、信息工作、办公室日常事务等8个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模块都是一项情境化、行动化的学习任务,突出任务驱动,教、学、做结合。通过创设工作环境――扮演角色――执行任务――指导学习――评价成果五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中级平台――校内职业能力训练
中级训练体系主要是能够有效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创造性地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在先进性与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秘书岗位认知与秘书业务技能实训,旨在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办文、办事、办会技能,训练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一)利用学院资源,建立校内见习基地
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软硬件资源,选择与秘书工作贴近的学院党政办公室、档案室、图书信息中心及各系部办公室建成文秘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完成一定的理论学习、课堂训练以及实训室训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院资源,进行以校内综合性实践训练活动为主的校内见习。
校内见习为学生提供办公室业务综合实训、档案管理实训、会议管理实训,信息采编实训等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院各级办公机构设备完善,办公程序规范,工作人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对学生工作实践给予指导,使学生迅速适应秘书工作环境,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专业技能。
校内见习是学生离开人工环境参与的真岗训练,可以综合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提高。
(二)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如在学院内开设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文秘专业学生可以成立自主创业公司、专职礼仪与会务服务社团、文印社等小型经济实体,充分利用自己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校内外广泛组织公关礼仪队,并在学校内为各种会议、活动、庆典提供服务,进而推向社会,为各企事业单位的大型会议、庆典会展活动、颁奖仪式等提供优质服务。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职业环境,体验秘书工作,培养职业能力。
三、高级平台――校外职业能力训练
高级训练体系是走向社会,以具有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在校外进行开放式教学。
(一)开门办学,加强社会实践训练
社会实践训练主要有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和专业调研等形式。实地考察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到本专业对口单位、部门进行现场考察、观摩活动,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总体感性认识,明确应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社会调查和专业调研是高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调研和调查,训练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贯穿于秘书工作的始终。如果模拟实训是“练兵”,那么社会实践则是“实战”,把教学扩大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二)依托企业,共建校外实习训练基地
紧紧依托企业,充分利用企业优质办公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训练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训练是真实工作环境条件下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是连接实训室训练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桥梁,它与校内见习训练共同构建了学生通向工作岗位的道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