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工作技能和论文的撰写方法。同时,毕业论文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学毕业论文总结【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法学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科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40-02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工作技能和论文的撰写方法。同时,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工作也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和授予相应的学位,而且对保持学习热情和培养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设计考核现状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同时也为高校毕业设计考核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相比,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评阅、考核工作的教师人数却相对较少,再加上相关制度的不够完善,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工作往往落到个别教师的肩膀上,一个教师往往要负责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评阅工作,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工作难免流于形式,重复设计、相似设计、纯理论化脱离实际的设计大量出现。毕业论文答辩时,答辩人数多、答辩时间短,答辩小组成员还没有细看毕业论文内容,学生就已经论述结束了。对于同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同评阅小组,给出的分数往往差异较大,使毕业论文设计有失真实性和客观性。另外,由于就业形势紧张,学生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往往通过学生在校时获奖的多少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因此,毕业论文设计考核的公平性与科学性对学生就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存在的问题
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考核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考核标准设计简单,缺乏专业特色。考核多套用学校统一标准,但实际上,不同专业的毕业论文内容差异很大,采用统一标准,既偏离专业实际,也丧失学科特色。工科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要求较高,在毕业论文设计考核中加大对设计内容的考核,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度。
2.考核标准层次不清晰。考核标准缺少细化评价等级,往往仅给出一个总分来表示某个评价项目的所有要求,标准可操作性差,使考核教师在论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难以准确给出评分值。
3.考核内容不细化,学生认识模糊。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前只知道主题,不了解考核具体要求,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工作,学生普遍缺乏目标性,主动性差。
三、量化考核在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考核中的应用
(一)量化考核的基本原理
量化考核,实质上就是用量化的数据、指标反映工作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量化考核的方法较多,其中层次分析法就是将复杂的工作问题层次化,形成一个阶梯型的有序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后计算每项的相对权重。该方法将评价指标进行细化,使得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教师具有各自特有的评价指标,互不干扰,评分操作简单客观。考核结果中,学生哪一项比较突出,哪一项比较弱,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后期学生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
(二)层次分析法在毕业论文设计考核中的应用――以工科专业为例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在咨询某高校工科专业教师、学科带头人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特点,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考核的总成绩A分为基础能力B1、设计能力B2、答辩情况B3三部分(准则层),每个部分含有多个细化的考核项目(方案层)。
基础能力部分主要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度出发,其考核由指导老师负责;
设计能力部分主要考虑的是毕业论文设计本身的质量,由评阅老师负责;
答辩情况由答辩委员会老师负责。
2.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及各项目权重的确定。
a.比较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确定。采用定性分析中的专家咨询法将准则层、方案层的各因素两两构建比较判断矩阵,并确定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引入层次分析法中应用广泛的Thomas L.SAATY九级比例标度方法,对比较结果加以量化,如表1所示。
若元素i和元素j的重要性之比为aij,那么元素j与元素i的重要性之比为aji=1/aij。
b.比较判断矩阵的构建及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①准则层比较判断矩阵的构建及权重。
计算得出比较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为:0.0825(
②方案层比较判断矩阵的构建及权重。
系统根据方案层中各因素两两间的重要程度取值,构建比较判断矩阵。仅列出方案层中基础能力B1比较判断矩阵及权重,如表3所示。
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最终结果分析。通过调查得出影响毕业论文设计考核的各因素所占考核总成绩的权重,各考核指标重要性排序前三位为(由高到低):工作作风、创新意识或设计独到性、团队协作能力。可以看出工作作风的总权重是最大的,体现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对合作及设计创新能力的高要求。回答问题准确度及深度和图表、图纸规范度的总权重比较接近(相差不大于0.002),同样独立查阅文献能力和思路、概念清晰度也是比较接近的(相差不大于0.001),所以它们的区分度较低,容易产生人为误差,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每位学生的各项具体分数输入后,系统按照权重比例分别相乘再相加后得最终成绩,结果明了,便于操作,得出的成绩更具有说服力,更客观。
四、结论与展望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量化考核方法引入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该方法是基于层次分析法下的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特别适用于人的活动的定性判断。用YAAH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简单、实用,使毕业论文的考核、评价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为毕业论文设计考核结果准确计量提供方法。
参考文献:
法学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2篇
PDCA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和改进的科学方法,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经戴明博士在日本推广应用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又称为“戴明环”。PDCA原理是系统性的过程管理方法,可简述为:P(Plan)是策划,根据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提供结果所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Do)是实施;
实施过程。C(Check)是检查;
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Action)是处理,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5]。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完成得如何,均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6]。
PDCA循环不仅是质量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程序,也是一种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PDCA在管理过程中分为八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第二步:找出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各种原因中的关键因素。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第五步:执行所制定的计划和措施。第六步:根据计划要求检查执行情况。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把效果好的措施纳入各项标准(技术、管理或工作标准)。第八步:提出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予以解决。本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质量提升方法“PDCA循环”,从PDCA循环的四个环节探讨其对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作用,旨在用现代的质量管理理论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升找到一些新的途径。
一、P阶段——计划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计划与安排、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选题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点;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分量和难度适当,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因材施教;
四是具有一定新颖性、综合性,符合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需要,使学生获得全面训练。这一过程中对选题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改或放弃,确保毕业论文题目质量。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毕业论文的选题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的引入,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不仅使学生的选题范围大大拓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专长,还可以把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就业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市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去参与社会竞争,在思考中体会到成功和自信,减轻了就业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相冲突的压力。
选题工作具体分四步进行:确定题目、审核题目、学生选题以及分配题目。
确定题目:导师确定的题目应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使得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教学要求基本相符的实际项目设计或研究课题最为理想,因为直接参与实际设计或研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基本训练,掌握专业基本功。题目还应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审核题目:对指导教师上报的题目进行严格筛选,淘汰不符合培养计划要求的题目。
学生选题:也是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分配过程,鼓励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先将审核通过的题目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
分配题目:各学院根据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考试成绩及课题的类型、分量、难易程度,并结合导师意见,进行综合平衡,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布置有难度的题目,并为其留有发挥的余地;
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布置使他们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题目,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起到对知识的复习与弥补的作用。对于一些大题目,可让几个学生在一个大题目下完成不同的子课题,应明确每个学生须独立完成的内容,注意学生相互协调。
这一阶段质量监控体现在对审题的监控上。学校课程里教学督导组对指导教师上报的题目、学生选题情况进行全校随机抽查,以保证课题设置基本适当,难易适度,符合教学要求;
教务处负责对教师上报题目及学生选题情况进行全校抽查;
学院主要是对教师上报题目及学生选题情况进行院内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意见和建议,问题严重的,令其修改。
二、D阶段——实施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按照P阶段制定的计划、方案去执行。计划的执行阶段是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即知道5W1H,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谁做)、Where(在哪里做)、When(何时完成)、How(如何做)。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障,质量标准是依据。指导教师按照工作职责对学生认真指导、严格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课题调研、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开题报告、实验测试、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
学生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发挥积极主动性,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课题的调研、文献查阅,及时认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有关实验和论文撰写,认真参加答辩。学生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遇到困难以及进度等,接受检查和指导。校院两级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对选题、开题、中期、答辩各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和指导,实施质量控制。
三、C阶段——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Check)该阶段是对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整理,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信息依据。该阶段的任务是按照制定的措施计划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最终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阶段分为前期检查、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答辩后的检查和抽查。
前期检查:学院要进行学生资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审查,系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课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个学生等。
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是必要的,中期检查把关严格,毕业设计的质量显然有保障。重点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开题报告、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对于工作态度差、未完成进度要求、论文内容有重大问题的学生给予警告,责令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整改措施,并作为毕业答辩的重点考察对象。后期检查:学校、学院、系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及任务书的要求,着重对毕业论文的质量和规范认真审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作为下一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整改重点。
答辩是全面检查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论文。严格、规范答辩程序,但有些高校的答辩流于形式。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公开的答辩过程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公正性,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各阶段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全体老师反馈。这个反复的检查过程,一方面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无形的督促,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少数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忽视。提前安排使学生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阶段,尤其是对于个别没抓紧的学生,是一种强有力的督促;
同时也方便教师安排科研、教学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论文抽查也是检查阶段的重要补充。学校在下一学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已经通过的毕业设计进行抽查,同时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将抽查、评审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学院和老师。
四、A阶段——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Action)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成标准;
对发现的不足,也要认真地总结。为改进工作应再次确认5W1H,将其标准化,即制定成工作中的标准,对改进效果不显著的措施及改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求达标的方法,补充修订对策计划,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加以解决。
此阶段是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的全面细致总结,通过总结和分析形成一定标准、制度或规定,以便巩固已有的成绩,防止错误再发生。检查的过程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和判断的过程,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后,报告结果。可以实行毕业设论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抽查、学院检查和学生反馈相结合。
PDCA循环必须围绕制定的标准转动,通过对检查报告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地总结经验、肯定成就、修正错误,以便在下一次循环中扬长避短。同时,对教师,要坚持责与利挂钩,要将毕业设计工作质量与个人利益相关联;
对学生,通过设立优秀毕业设计奖与毕业设计重修制度,使得毕业设计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对本次毕业设计效果较好的措施和对策要纳入新一轮循环的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从而使成果得以巩固。对存在的问题,要放在下一轮PDCA循环过程中分析并解决,从而不断优化管理,使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持续提高。
在此环节主要控制途径有:(1)校院两级毕业论文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督导专家对选题、开题、中期、答辩各环节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和处理。(2)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特别是中期检查后及时纠偏整改。对中期检查过程中有问题的学生实行重点检查、答辩资格审核的办法,有效提高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3)要求每一学生必须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自检报告,定期汇报阶段性工作。在递交毕业论文(设计)前,签署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和原创性声明,以保证学生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4)学校在每届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部结束后,组织教研组开展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总结经验与教训,查找问题与不足,研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指导下一届毕业设计工作,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5)教务处对于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教学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组织研讨,提出改进措施,及时修订补充毕业设计管理文件和质量标准。通过开展优秀教学管理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学位论文奖等评选表彰工作,激励广大指导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的四个阶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6]。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有利于增强毕业论文管理的科学性和具体工作的活力。并在强化毕业论文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各阶段性工作的经验教训,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各项活动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效能7]。PDCA循环管理模式环环相扣,不断循环,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将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与此同时,我们的毕业论文教学组织和管理过程质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循序提升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丁艳芳,齐涛.谈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应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1):12-14.
[2]郭登峰,潘剑波.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剖析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4):107-109.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2004]14号,2004-04-08.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厅[2007]2号,2007-02-17.
[5]陈国华,贝金兰.质量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6]张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PDCA循环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13-214.
[7]蒋述兴.提高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91-93.
法学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3篇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抄袭严重
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许多院校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中不安排应用文写作课程,即使安排,课时也比较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也不够紧密,再加上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原来进校时的文化基础就比较差,写作能力也比较弱,书面表达逻辑混乱,中心思想不明确,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口语化等情况较多见。同时,社会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量时间与精力花在考证上,平时对写作重视不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往往感到比较吃力,写作质量较差。
从过去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看,许多学生没有学习过专业论文的写作手法与文字表达方式,在文章结构上出现头重脚轻,不完整,层次不清晰,逻辑混乱等问题;
写作内容空洞、缺乏专业性,观点重复、观点矛盾、观点陈旧,文字表达口语化,缺字,断句,前言不搭后语,句子过长或过短,用词不当等。很多学生没有阅读专业文章的习惯,不理解摘要、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即使在导师的指导下,仍然不能较好地进行表述。在信息搜集、整理方面,学生大多不喜欢去学校图书馆,偏向于查找网络资料和曾经看过的专业书籍与教材。由于目前很多网上资源雷同的较多,而且学生普遍缺乏收集资料的技巧,不会使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查找,造成参考文献中教材与参考书所占比例较大,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较小,使得相似选题的同学所收集的资料也大同小异,甚至完全一样,这显然和安排毕业设计的出发点是相背离的。
1.2 毕业设计选题不当,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选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很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比较盲目,他们要么选择在教材中学过的专业知识点,要么选择能够找到参考文献最多的论点作为选题,而对于选题是否为当下的热点,是否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能否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现实工作有无指导意义等问题却没有更多的思考。不少选题已经过时,与专业理论的发展已经脱节;
有些选题过大,立足于宏观,根本不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所能完成的;
有些选题不能体现专业特点等。这就使得学生写出的论文比较平淡,没有特色和亮点,论文的质量也较差。
在写作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针对自己论文涉及的问题开展实际调研。即使导师要求学生在写作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并与自己的就业有机结合,有的学生也会投机取巧,借助网络收集一些案例和数据资料,或者对调查对象做简单的了解,描述的事实都浮于表面,很少有学生会对某一行业、企业或某一营销现象做更进深入的调查和思考。这就使得毕业论文的内容以理论为主,空洞、乏味,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论据不真实,说服力不强,论文对实际工作无法起到指导作用,学生的调查、研究、思考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1.3 毕业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其毕业设计无法象工科专业一样,让学生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个项目,并且以文字形式将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记录下来,所以,绝大部分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以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这样一种操作方式,对高职学生的理论与学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较深的理论水平又恰恰是高职学生所缺乏的,所以,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往往缺少对理论的独特见解,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2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
随着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加大,也随着市场营销学科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原有的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甚至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2.1 改革目标
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改革。结合营销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打破传统的文科毕业设计所写论文无实质内容、无真实感受的格局,将毕业设计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分项目分阶段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真正从实训中获得感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将毕业设计与专业学习及实践真正融合到一起。
2.2 改革思路
通过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进行一体化改革探索,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训与技能提升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为通过校内综合技能的实训,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技能实训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改革,既可以提升学生对每一个实训项目活动的总结汇报能力,又可以改变学生原来撰写论文空洞无内涵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可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调研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营销活动能力、策划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3 具体措施
3.1 全面实行导师制
从2011年六月份开始,我们首先在2009级学生中开始改革试点。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共有6名教师参与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86%,平均每名教师负责指导12~16名学生。导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为工作中心,指导学生第四、第五学期的各项专业学习活动。同时建立《导师指导记录》,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抽查、询问、关注所带学生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3.2 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组织
以往的毕业设计,每位同学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个人完成个人的论文,同学之间没有多大的交集。改革后,从第四学期开始,每4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导师,统一接受一位导师的指导。从第四学期的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到第五学期的毕业设计,全组同学一起参与实训的各项工作,在完成毕业设计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一做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3 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内容与学生实践成果相结合
为改变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单一的毕业设计模式,我们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各项工作成果为基础,要求学生结合已经完成的调查报告、广告策划方案、促销方案、产品推介计划等,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思路。这一做法,打破了单一的论文结构形式,并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成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 改革成效
4.1 毕业论文取得了良好成绩
参加改革试点的2009、2010、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227名学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成绩。2009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0.5%,2010级毕业论文优良率58.8%,2011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1.5%,累计有四篇论文获院级以上优秀。
4.2 毕业设计和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有效结合
在论文选题上,学生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成果为选题依据,每位同学选取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该环节具体工作过程的描述,总结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的市场调研、广告方案设计、促销方案设计、陌生拜访、产品推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创新的观点、方法、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重视度,提高了综合技能实训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毕业设计,如《浅析“吴良材”眼镜促销方案的设计》、《浅谈“百事可乐”校园广告方案的设计》、《浅谈对“天堂伞”广告策划实训活动的探究》、《“传澄”情侣礼袜营销策略研究》、《浅谈“相宜本草”护肤品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等。
法学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评审;AHP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58-03
层次分析法是将一个复杂得多目标决策问题(评审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优化决策标准的系统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生教育阶段的最后环节,是所学知识升华的重要过程。但由于大学专业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间交叉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越来越多,所以指导教师要准确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非易事。目前指导教师在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套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一个专家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方法。
1 层次分析法的实现
(1)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具有丰富经验的评审教师问卷调查获得,所建立的体系如表1所示。
实验(调查)方法能正确设计实验(调查)方案,实验(调查)方法先进合理,实验(调查)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能正确设计实验(调查)方案,实验(调查)方法合理,实验(调查)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上述体系模型实质是一个多层次且逐层向下细分体系如下图所示。
(2)比较矩阵的构建。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就其影响程度相互进行两两比较,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矩阵中的元素表示两个影响因素对于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矩阵的赋值(Wi/Wj)构成,如表2所示。
(3)计算比较矩阵各层次指标权重。对比较矩阵进行层次排序,进而确定评价因素各评价因子权重。层次单排序是依据比较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来讲,本层次与它有关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求各因素权重的计算方法有规范列平均法、方根法、幂乘法等,这里选择的是规范列平均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求出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元素每一列的总和。
第二步:把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元素除以其相对应列的总和,所得商称为标准两两比较矩阵。
第三步:计算标准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行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就是各方案在对应上层指标的权重,即特征向量。
权重总排序是按照一定方法自底向上进行权重更新计算。具体方法为子标准相对于其父节点构成的两两比较矩阵所得的特征向量乘以其下层所对应的各标准权重构成的矩阵得到新的权重,以此类推自下而上计算。
(4)一致性检验。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需要对得到的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满足一致性条件,则由特征方程:|λE-A|=0 得到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出作为目标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如果不满足一致性检验,则需要让专家对比较矩阵进行调整。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由被检验的两两比较矩阵乘以其特征向量,所得的向量称之为赋权和向量。
第二步:每个赋权和向量的分量分别除以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即第i个赋权和向量的分量除以第i个特征向量的分量。
第三步:计算出第二步结果中的平均值,记为λmax。
第四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
第五步:计算一致性率CR:CR=CiRi。
当CR < 0.1时,比较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有效。
2 实例应用
根据上述的指标体系,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构造成对比较阵如表4~表7所示,直到最下层。
3 总 结
利用层次分析法把评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看做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影响系统的多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建立相应数学模型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有效地避免主观判断,达到科学的理性量化评判方法。针对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由于能对整篇作品构成的各因素权重量化,所以可以为学生改进毕业设计提供方向和参考,对于学生不断提高作品质量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施锡铨,范正绮.决策与模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24-130.
法学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5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毕业论文模板化的探索与应用范围拓展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9-19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3日
一、引言
高校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该问题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经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证明教学模板化是一种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模板
模板一词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模板概念是浇筑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该系统由模板、支承件和紧固件组成,常用的模板有多种类型。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它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装拆方便,可多次使用,并且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模板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淀,是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播、传承的载体。使用模板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要做的事情。模板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积淀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结构、内容与版式的文档,是个人与组织学习成果组织内转化或社会化转化的一种方式。模板化的含义有二:一是模板的设计、应用、总结、完善的循环过程;
二是模板系统应用范围拓展的过程。
三、教学模板: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将上述模板概念引用到教学中就形成了教学模板。教学模板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优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的结构、内容与版式合一的文字载体。教学模板的功效:一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
二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老教师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淀与传承的工具,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常用的模板有:1、毕业论文类模板,如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等;
2、课程设计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分析模板、价格调查与分析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广告策划书模板、营业推广策划书等模板;
3、作业类模板,如门店调查与分析报告模板、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思考题答题模板等;
4、实习类模板,如毕业实习报告模板、实习证明模板等;
5、学生竞赛类模板,如创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
6、其他类模板,如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册模板、试题模板、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模板等。
毕业论文模板是涉及内容最多,完成难度最大的模板。毕业论文模板在我国高校早已使用。目前普遍见到的毕业论文模板是结构型模板与版式型模板组成的二合一模板(可用于教师指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的论文写作)。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是由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内容要求到二级目录和具体分析与写作方法)组成的三合一模板。这样的模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市场开发策划书、商业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的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技巧,还可以从技术层面有效地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抄袭现象、写作功底薄弱、选题过大过宽、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模板化应该是毕业论文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毕业论文模板化的优点十分明显:1、易控制选题范围;
2、便于教师的指导;
3、便于毕业论文的评价;
4、可预防论文的抄袭;
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有利于解决教师不足或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
毕业论文模板化适应于各个专业,每个专业可以设计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模板(难易系数不同)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模板化的关键是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的适宜性、难易程度能否实现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于毕业论文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设计的原则应该是:1、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
2、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与未来的发展性;
3、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性;
4、具有主要方法的应用性;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论文模板化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作用与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四、教学模板的设计
(一)教学模板的主要类型。文档模板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教学模板一般是二合一或三合一模板。教学模板从内容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毕业论文类模板、课程设计类模板、作业类模板等。
教学模板还可以按照知识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两维坐标来划分。知识的广度分为课程、专业和综合。课程是指单门课程的知识;
专业是指两门及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的知识;
综合是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知识。深度分为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这样,教学模板就可分为九种类型。(图1)
课程学习模板是难度最低的,难度最大的模板是综合创新型模板。毕业论文一般应采用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
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应采用应用类或专业学习类或综合学习类模板;
日常教学应采用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
(二)教学模板设计流程。教学模板设计的起点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用量最大的教学模板是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课程学习或应用类模板设计的流程,见图2。(图2)
1、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一切教学模板设计的依据。每个专业都应明确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依据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以此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2、确定课程的核心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市场开拓能力。支撑市场开拓能力的是营销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就市场营销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营销策划能力。
3、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有三:一是营销战略组合(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二是营销目标的确定;
三是营销策略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4、设计课程教学模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板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习类模板,如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等;
第二类是应用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报告模板、价格调查报告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促销调查报告模板等;
第三类是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推销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渠道策划书、营业推广策划书等。
5、教学模板的不断完善。在使用前要进行模板的检查和修订;
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使用后要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保证模板的质量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模板的标准结构。标准的教学模板不仅仅是一个三合一(结构型、版式型和内容型模板的组合)的结果型模板,还应包括指导模板使用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标准。技术路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模板,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评价标准可以提示学生使用模板的主要关注点,还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进行作业的评价。
(四)教学模板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从最终培养目标出发,设计一个最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综合创新型的毕业论文模板,以毕业论文模板指导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模板,形成一个密切关联、子母支持的模板系统。(图3)
市场营销专业可将营销策划书作为毕业论文模板。但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营销策划书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按营销策划书的内容进行分解,将分解的部分内容落实到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是用营销策划书的内容统领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这样就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事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完成了市场的调研、分析与预测,毕业论文只需完成策划部分的内容即可。
五、从模板化到标准化的思考
教学模板化的过程是确定学生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方法和过程,是实践教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探讨教学标准化的内容与方法的过程。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脸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GB/T 2000.1-200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标准化的明显优点是奠定基础、满足需要、保证质量、避免重复、统一协调、节约高效和快速学习。
“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起了‘标准化教育’的改革运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及其相匹配的教育评价系统。改革迄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学术课程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不影响教师和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适度标准化,应该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模板化是标准化教育实现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结论与建议
教学模板的形成是依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的交集,教师及教学团队进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化积淀;
教学模板对学生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效方法;
教学模板对年轻教师的作用是知识、经验、技能和教学模式传承的载体;
教学模板对学校的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持续提升的方法。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有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模板化能从技术层面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毕业论文模板化到各个教学环节模板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教学模板化;
我国可以将教学模板的质量、数量和系统性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观测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N].20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