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7-05 10: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根据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亟待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这需要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加强新兴的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工作,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团队管理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五篇】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管理

根据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亟待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这需要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加强新兴的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工作, 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

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科学的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

一、创新与团队基本理论

创新(innovation)一词的拉丁文为“innovare”,意指“to make something new”,我们一般将创新定义为创造性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甚至于新的组织结构。一般来说,单独工作的个人不具备成功创新所需要的广泛而多元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把具有相关知识的个人召集起来组建为一个团队,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工作。

团队,又叫工作团队,是西方组织中广泛采用的管理形式之一,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员工根据功能性任务组成的工作单位。[1]

采用团队创新,团队成员间可以发现彼此的谬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彼此的方法进行评价,及时交流进而共同提高。

二、科技创新团队管理

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团队不同,其主要目的是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科技创新团队是大科技时代科技创新的组织保证

大科技时代,科学研究的对象涉及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交叉综合,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也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科孤立发展已经变得寸步难行。

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与传统经济下的科技创新行为主体由原来的纯粹的科技部门和科研人员转变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等,企业则成为创新的核心,脱离企业和企业行为的创新不可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创新过程的网络化。传统的技术创新过程被认为是“线性模型”,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而现今,创新过程正演化为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表现为各个子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反馈。

创新目标的效用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主要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追求市场效用的最大化,而不再是传统经济下科研单位的某项发现或发明达到新的水平。

大科技时代科技创新团队是实现科技活动社会建制化的基本单元,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方式是社会建制化的活动方式。面对专业化带来的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有限性,科研人员必须转而应用集体智慧,采取团队的方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亨尼西指出, 在1980至1995 年间国际范围内合作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翻了一倍多。[2]

(二)科技创新团队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1.科技创新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在技能上可以互补,这为各成员在彼此合作中受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相互间帮助和支持,不仅对增加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使队员拥有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提高队员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工作的协同开展,减少了不必要的内耗和不协同作业造成的延搁,产生比个体简单综合高得多的生产效率。

2.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他们相互理解完成共同目标,从而有效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和升华为团队目标;与此同时,那些工作敷衍塞责的人会感到因团队工作气氛而产生的外在压力,促使团队成员承诺他们的共同目标,为团队的荣誉努力工作。

3.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通过在研究课题中的分工协作, 交流沟通的频度极大地提高了,通过交流与共享,不仅能很好的完成研究课题,而且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本研究领域的应用,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4.科技创新团队还能提高管理层的工作效率。采用团队形式,尤其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者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重大问题,搞好战略规划。

(三)科技创新团队可以有效提升各类组织的竞争实力

如果缺乏良好有力的组织管理,即使拥有再多的科技人才,科研人员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硅谷是全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区和创新中心之一,1998 年12 月31 日,硅谷成为美国价值最高的“公司城”,导致其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总结硅谷成功时,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院长詹姆斯吉本斯指出,成功的第二个要素是创业者组成高素质、有高度献身精神的团队。[3]

三、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具体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法规政策

全国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外,基本上没有专门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规定, 就各个地方政府而言也只是在部分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中有所涉及。

(二)缺乏顶层设计,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是自发形成或临时搭建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对创新团队资助时,对团队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战略布局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充分考虑现有学科分布及未来学科发展趋势,也未能充分整合资源和挖掘具有潜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

有些团队通过课题申请者人际关系强行组合拼凑,由此造成这些拼凑的团队的价值取向融合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信任,相互合作没有默契,结果导致研究力量分散。这些组合拼凑的科技创新团队并非真正“有机组合”的科技创新团队,更有甚者部分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不是以科研为导向而组建,而是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的,这种团队不可能形成团队效应,难以获取重大创新成果。[4]

(三)缺乏有效管理

一些单位在学术管理中行政权力过大,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单位行政权力泛化,团队学术权力弱化”。在管理运作模式上,用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和操作程序履行学术管理机构的职能,往往倾向于对项目和经费的管理,而缺乏给予团队成员更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忽视了对人的管理。

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建议

根据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确立高绩效的学习型组织,构建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协同的运行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达到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灵活合理的培养人、使用人的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顾锋.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茂飞. 钱美文. 论沟通在团队中的作用[j ] .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5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反性阶段演化;
高管团队;
科技型企业;
初探

团队自反是指团队成员共同地对团队目标、战略决策和沟通过程,及所处组织和环境进行开放性的反思和讨论,并根据所处的实际情况,相应地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程度。团队自反包含反思、计划和行动或调整三大要素。团队自反性是对目前团队现实、团队目标和方法等共享认知模型的协作建构、解构和重新建构的过程。

我国科技型企业面临一个风谲云诡的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对特定行为的后果与影响缺乏认识)与含糊性(在需要做什么问题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会始终伴随着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若想成功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与含糊性,需要不断审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作出快速反应。高管团队自反性作为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影响企业创新与有效性的一个决定因素。科技型企业70%的技术项目失败,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而是高管团队自反不足引起的,为了提高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绩效,高管团队必须不断自反,在三权平衡的考量下,关注技术、过程、人员这三个相关因素构成的质量三角,并不断做出行动和调试。

现有国内外学者对自反性所做的研究更多是对TMT自反作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未形成完整框架,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科技型企业TMT自反的研究尚处于空缺状态。当前有关团队自反的研究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特征是非常有意义的。在现有理论研究中,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阶段演化研究缺失,团队自反的相关研究一般采用横截面研究设计,目前尚未发现纵向的研究设计,未来研究有必要考察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的阶段演化。

团队需要对其自身的处境(即目前现实)、团队要达到的状态(团队最终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其目标(团队方法和工具性团队目标)形成清醒认识。West(2004)研究表明,这些不同类型的共享认知模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促进团队在正确方向上学习的创造性张力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Arrow 等(2007)和Sterman(2004)在其研究中将反思阶段界定为双重学习循环。非反思性学习团队仅关注团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单循环学习),而反思性团队会根据所处的阶段调整预期目标, 并且探究团队的规则和潜在的促进性变量(双重循环学习)。

MA.(2008)认为,根据程度不同,“反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轻度反思、中度反思与深度反思。轻度反思主要是思考与当前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讨论团队成员间的任务分配;
中度反思是对目标、任务及策略采取更加批判的方式;

而在深度反思阶段,团队成员则会公开质疑和讨论团队的规则与价值观。

国内有学者认为自反性阶段演化包含形成、震荡和规范三个阶段,现有国内学者对自反性所做的研究更多是对TMT自反作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未形成完整框架,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具有局限性,对科技型企业TMT自反的研究尚处于空缺状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阶段演化研究缺失,团队自反的相关研究一般采用横截面研究设计,目前尚未发现纵向的研究设计。

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阶段演化可以用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模型来体现。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模型是对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一个诊断模型,它的英文全称为Reflexivity Maturity Model(简称为RMM)。根据“自反之轮”,从“沉淀”、“共享”、“创新”、“积累”、“应用”反思运转五环节及科技型企业质量三角“技术”、“过程”、“人员”保障三要素入手,建立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模型。

高管团队自反的五个要素(沉淀、共享、创新、积累和应用)形成螺旋上升的轮环,通过“技术”、“过程”、“人员”三方面来保障自反之轮高速运转,技术、过程和人员是科技型企业的质量三角,也是驱动高管团队自反之轮的法则。围绕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模型RMM,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工具和方法,通过这两个维度来设计问卷并分析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水平,据此来衡量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达到了哪一个级别,对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水平进行定量地评估,从而区分出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水平高低,找到问题所在并能对症下药。

RMM初始模型构建:将RMM分为5个不断进化的层次,每个级别都分解为若干个关键领域(KPA),每个成熟度的级别是一个定义完备的进化阶段,反映科技型企业在团队自反性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并通过不断的行动、调试,使其对企业自身的创新绩效达到最优,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模型可以设为5个级别,从低到高分别为“混沌级(Initial)”、“认知级(Aware)”、“整合级(Reusable)”、“协作级(Collaborative)”、“优化级(Optimal)”。

如下图1所示:

通过上图的二维度八要素评价方法,结合自反性成熟度梯次的五个阶段特征,并据此来衡量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成熟度达到了哪一个级别(认清自我),并通过不断的行动(提出需求)、调试(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使其对企业自身的创新绩效达到最优,实现企业管理效能最大化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基于以往文献,提出理论假设,运用初步的团队自反性模型,为我们了解高管团队自反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框架,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自反性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结合团队的生命周期理论,高管团队不同于普通团队,因此在发展阶段研究也可以考虑参照形成期—震荡期—规范期—执行期去研究每个阶段的互动过程程度。从科技型企业高管团队间关系的发展过程着眼,对自反性不同阶段的结构维度特点重点探索。未来研究每个阶段的前因和结果变量异常重要,前因比如情境变量、交互作用的变量、团队的性格特点等作为输入,在高管团队不同的自反性阶段,会对企业绩效、工作活动、工作问题等产生怎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宝贡敏,汪洁.团队反省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04).

[2] 张文勤,刘云. 研发团队反思的结构检验及其对团队效能与效率的影响[J]. 南开管理评论,2011,14(03).

[3] M A West, G Hirst, A Richter, H Shipton. Twelve steps to heaven:
Successfully managing change through developing innovative teams [J].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4,13(02).

[4] 杨卫忠,葛玉辉. 团队自反性案例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11).

[5] 秦德智,胡宏.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7).

[6] 汪建康,肖久灵,彭纪生. 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比较:过程、等级和特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压力;
工作压力;
压力管理;
科技创新团队

1 工作压力概述

工作压力的产生既有组织环境的原因,也有成员个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是组织和成员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工作压力进行管理时,如果仅仅依赖成员个人能力缓解压力,那么企业只能教育或培训成员如何单方面应对压力,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工作压力问题。因此,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引起压力的源头诱因问题,组织和成员必须积极的进行双向压力管理配适。

2 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2.1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特点

科技创新团队中,技术性成员占很大比重,他们身为团队乃至企业的骨干力量,与其他团队的从业人员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2.1.1 复杂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多属于思维活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需要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通过训练获得在该工作领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需要成员不断地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攻关重大课题项目,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创造自主产业价值。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个人劳动价值隐藏在技术、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中。因此,技术、产品的高度智力集成体现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却并不彰显每个成员的智力投入。成员的工作通常是团队协作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离不开团队集体力量,团队也不能没有个体的能动性,所以难以区分个体与团队的劳动成果。

2.1.2 长期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的长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能力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科技创新成员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其脑力劳动,无论在经济理论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视为必须加大投入的智力资本。这种投入必然要以人才储存作为基础,唯有长期培养、不断投资才能形成的理论上和实践中所理想的人才能力储存。另一方面分析劳动行为与劳动绩效之间的反馈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脑力劳动要比一般体力劳动所需绩效反映时间长。其团队的劳动绩效反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短期内很难用一种精确的计量模型加以确定。

2.1.3 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及其劳动成果的最本质特性。首先,创新是科技创新团队劳动实现价值的根本所在,通过专项劳动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方法,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将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次,创新是成员以其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大脑的思维、联想、加工和创造来进行科研、设计、管理和服务的能动过程。其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工作,决定了其工作性质永远都不可能被电脑或更先进的技术性物质所取代。

2.1.4 自主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其劳动过程往往处于无形当中。只要劳动者自身愿意,无需要固定的工作场地,他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设计和创新。因此,对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过程既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也可以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流程和步骤,以实现工作自主性的要求。所以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的成员大多追求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相当独立的工作模式,倾心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

2.2 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除了应对压力产生与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还应当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丰富、拓展模型的管理实践与操作内涵与外延。其中,个体方面的压力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帮助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个体通过自身调整缓解因过高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伤害。而组织方面的压力管理则表现为对压力源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完善和运作工作压力预警机制,工作压力保障机制等。这两个方面共同支撑了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结构框架。

3 科技创新团队压力管理应用策略

3.1 工作压力管理

3.1.1 工作本身的压力管理

(1)制定工间休息制度:企业制定合理的工间休息制度,并配置相应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健身休闲设施。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丰富多样的休息项目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工作的疲倦厌烦情绪,缓解成员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管理形象。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转贴于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成员而言,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明确参与的动机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结论

由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企业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应用压力管理理论,从企业层面做好员工工作本身和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决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的自主性,加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心理咨询等方面来做好员工的压力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学习压力管理理论,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自信心,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通过社交或其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精力和心态来面对工作。

参考文献

[1]薛家林.国外企业压力管理的走势[J].施工企业管理,2008,(10):79-80.

[2]赵娅.国际企业中成员的压力管理机制探讨[J].现代企业,2010,(1):30-31.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业团队;
胜任力;
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胜任力

胜任力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 McClelland(1973)首先提出的,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它重要成果直接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
它可以区别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很难模仿的特质。此后众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胜任力进行了界定,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
一是特征观,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绩优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深层次人格特征。代表性的学者有:Klemp(1980),Boyatzisl(1982),彭剑锋(2003),斯班瑟(1993);
二是行为观,认为胜任力是指某一工作中与卓越绩效有因果关系的具体行为表现。代表性的有:仲理峰(2003);
三是综合观,认为胜任力是指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人格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总和。代表性的如:Fleishman.Hummel等(1995)、于丹 (2009)。

(二)创业胜任力

1994年,Chandler和Hanks首次提出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会随着创业者对市场的熟悉程度而不断加强。创业胜任力概念的界定实际上经历了从特质论向情景观再向过程观的视角转换。特质观视角的创业胜任力只关注成功创业者所具备的特质和能力,创业者的个人特质 ( 如自我效能感、机会识别能力、人力资本等) 与成功创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间的匹配程度越高,创业者越有可能创业成功。代表性的学者有Markman和Baron(2003) 、苗青和王重鸣(2003)、冯华和杜红( 2005)、周烁(2013)等;
情景观视角下的创业胜任力则更加关注创业主体与创业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以创业者和环境契合为切入点来界定创业胜任力,代表性的学者有Muzychenko等(2008)、Nabi等(2010);
然而创业环境不断变化,与环境匹配的胜任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如何才能保持创业胜任力始终与动态变化的环境相匹配? 持有过程观视角的研究者们关注了这个问题,Omrane和Fayolle(2011)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创业胜任力细分为创业准备阶段胜任力、创业过程胜任力和创业持续阶段胜任力,从而能为解决创业胜任力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匹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团队胜任力

团队胜任力被定义为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使团队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Frame.J.D.,1999)。团队胜任力是团队绩效的关键,团队的成功在于合理的团队胜任力(Charles, 2001)。团队胜任力是指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条件下,是以成员的胜任力为核心,是成员相互影响下的相互弥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等特征的组合(马红民,李非,2008)。团队成员个体胜任力是团队胜任力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团队胜任力是团队成员个体胜任力的有机结合,研究团队胜任力必须详细分析成员个体的胜任力,相互比较,相互弥补。团队成员的个体胜任力只有在完成团队任务中才能体现出来,但团队胜任力注重团队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灵活性与整体性及在此基础上的协调统一性,强调的是团队作为整体考虑。

(四)创业团队胜任力

对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类侧重于从特质观角度进行定义,马红民和李非(2008)首次提出了创业团队胜任力的概念内涵,即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创业团队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创业任务并取得高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集中表现为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它拓展了竞争领域, 把竞争上升为创业团队整体实力的对抗。因此创业团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具有竞争优势的胜任力资源, 并且要善于借助于合理胜任力结构增加创业绩效。强调竞争性。持有此观点的学者还有张菡(2011),刘进,朱佳俊(2013)等。第二类从创业团队视角出发,介绍创业团队组成时间、组成人数以及创业团队所需具备的特质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其是在企业启动阶段, 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合作组建的团队, 在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开展的得到知识共享和资源保证的创业活动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胜任力, 反映了创业团队所具备的胜任创业任务所要求的知识、 能力和特质等。强调创新性。如张振华(2009)、陈 娇(2013)、李冰(2013)等。

二、创业团队胜任力的测量维度

国内学者们在研究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维度构成时基本上都是从创业胜任力和团队胜任力入手展开的,笔者整理的创业团队胜任力维度见下表: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不断升温,各类成果产出越来越丰富,为今后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目前我国对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称谓以及明确定义没有统一

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一词,学者们在用法上尚未统一,“创业胜任力”、“团队胜任力”、“创新团队胜任力”以及“创业团队胜任力”混淆使用,出现不同含义使用同一称谓、同一称谓含义又不尽相同的情况。

(二)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相关依据以及学术权威的重视

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没有现成的理论依据可参考,目前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团队胜任力和创业胜任力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文献较少,同时缺乏长期研究及纵向的跟踪研究。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文献数量及论文质量有待提高。虽然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的文献数量近几年快速增长,但与国外相比,数量上还是偏少,尤其是论文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外相差很大。目前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尚未引起学术界权威学者的重视。许多研究的方法仍然处于观察或经验判断阶段, 所得到的结论是非常抽象化和概念化的, 缺乏可操作性;
研究结果更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

(三)缺少实证研究

目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尚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主要体现在事实的描述上,缺乏相关实证研究的数据作为有力支撑,由于条件限制,对创业者进行访问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导致本研究的样本不多;
样本的选择上,可以进一步扩大,进而提升假说检验的信度与效度。

(四)对不同管理情境下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差异研究有待加强

学者们通常都是建立企业管理者通用的胜任力模型,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性质, 所要求的胜任力是不同的。当使用通用的胜任力模型在具体的管理岗位上时,还需要对模型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而目前对这些不同的管理岗位的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区分与比较研究还比较少。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尽管国外的胜任力理论及实践对我国的相关研究有借鉴作用,但更多的要考虑到国内外文化上的差异。根据我国的组织理念、组织背景、组织环境等,建立本土化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创立适合本国的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结语

从上述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创业是社会充分就业的关键因素。创业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重要的作用。有必要深入研究创业团队胜任力,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针对上述目前研究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运用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手段,结合中国本土团队创业企业,开发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创业团队胜任力的量表,为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实证依据和研究结论,同时我们还期待有更大规模的数据和更多深入的案例研究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璧辉,胡文来,张炜. 基于I-P-O模型的创业团队研究进展述评[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15.

[2] 陈建安,金晶,法何. 创业胜任力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09:2-14+24.

[3] 范晓光,郑峰.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特征模型构建及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12,23:86-87.

[4] 刘进,朱佳俊. 基于AHP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85-89.

[5] 王建民,杨木春,郑红英. 中国胜任力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1-2012)[J]. 商场现代化,2013,26:193-196.

[6] 刘凤英,李孝民.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综述[J]. 中国商贸,2012,07:117-118.

[7] 郝利光. 创业团队胜任力与创业绩效关系的机理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9:31-32.

[8] 毛翠云,王世坤. 创业者胜任力模型构建及综合测评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2012,02:93-96.

[9] 陈娇. 大学生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1:201+210.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组织理论;科技创新团队;作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42-02

组织理论是现代众多理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从20世纪初产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组织理论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对组织理论的认识是由自发到自觉的,随着组织实践的不断发展,组织理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技研究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被许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组织理论对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有效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释了组织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具体实践中的作用。

1 组织理论概述

按照西蒙的观点,组织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协作的人群活动系统。也就是说,个体结成组织进行协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开始对组织理论进行研究以来,组织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其核心是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英国的厄威克和美国的幕尼等。行为科学理论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它把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研究中,不仅反映出传统组织理论的不足,而且影响到组织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而后移居美国的梅奥、美国的马斯洛和美国的麦格雷戈等。现代组织理论也被称做现代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利克特等。现在组织学派应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三个阶段构成了组织理论从形成至今的发展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组织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组织理论集成化、组织结构低熵化、组织功能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2 科技创新团队概述

所谓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为共同目标,由各个专业领域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适应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有三类: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团队、项目管理型团队和学科方向型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研究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二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够优势互补;三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具有良好的学风;四是团队领导者具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五是能够持续产生科技创新成果。

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它的出现与发展是科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科技创新团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和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对团队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团队成员的兴趣、目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通过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3 组织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组织理论有着极大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组织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导向作用

组织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将团队成员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转化成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团队的精神动力,使团队成员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组织理论可以使团队成员认同团队的整体价值、创建团队的行为规范和确立团队的发展目标。因此,组织理论有助于使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了解团队,能够激励团队成员产生具有创造性的策略,从而使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优秀的组织理论体现着卓越、成效和创新。它可以培养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

3.2 规范作用

组织理论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具有规范作用。它可以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团队成员的行为,从而弥补团队管理规章制度不足的缺陷。它通过团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实现。团队的基本价值观构成团队成员的无形软约束,行为规范构成团队成员的有形硬约束。团队的共同信念、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团队成员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应答机制,只要有外部信号诱导,应答机制就会得到积极的响应,就会产生出预期的行为。无形的软约束还能够缓冲有形硬约束对团队成员的心理撞击,从而使团队成员的行为趋近于团队的共同目标。

3.3 凝聚作用

组织理论对团队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团队成员统一在团队的周围,使团队成员能够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团队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等都离不开团队,从而促进团队成员努力工作,维护团队的发展。

组织理论使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把众多团队成员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使团队成员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减少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使团队成员关系和谐,各种活动协调。组织理论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形成认同感,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理论通过共同的基本价值观,使团队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3.4 明确和强化工作目标

组织理论是一种深层次的管理控制力和影响力,能够指导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制定符合团队组织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工作目标,明确团队工作目标和行为规范,同时对团队成员个人制定发展目标也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通过组织理论的构建,可以起到对成员激励的作用,从而促进团队成员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增加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效率,加强团队内的合作和提高决策效率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组织理论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具有诸多有益作用,因此只要不断发挥这些作用,一定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恩•R•卡曾巴赫等,侯玲译.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3).

[2]张文泉,吴春卿.论组织理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3]吴丽民,袁山林,张襄英.组织理论演进述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