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但短短15分钟的晨诵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分寸实在不好拿捏。一味地读,熟读成诵的目的达到了,但往往失去了诵读的“味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诗歌古诗【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第1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但短短15分钟的晨诵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分寸实在不好拿捏。一味地读,熟读成诵的目的达到了,但往往失去了诵读的“味儿”;
如果语文色彩太浓,又把晨诵课上成了古诗词研究课,有点舍本求末的感觉。
在每日的古诗诵读中,我们边读边诵,边诵边思。
一、幸福点击
诵读中,我们以新教育研发的晨诵教材为依托,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知识,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诵读的诗词:
1.点击适时的
所谓“适时的”就是符合诵读时令的。《新教育晨诵》教材,正好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编排了适合孩子们诵读的古诗词。如9月7日白露那天,我们诵读《闲居寄诸弟》;
秋风萧瑟时,我们诵读《一叶落》;
中秋来临,我们诵读《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待到九月重阳时,我们还可以诵读《九日齐山登高》;
待白雪皑皑时,我们可以诵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卜算子・咏梅》。
2.点击贴近生活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也是学习的根据地。在诵读的选择上我们尽量以贴近孩子生活的诗词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问刘十九》《渔歌子》《采桑子・重阳》《观猎》等,这些诗中有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3.点击节奏感强的
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和乐是分不开的,中国诗词诗乐一体。而孩子们又比较喜欢唱歌。根据二者的特点,在内容上一方面我们尽量选择平仄明显、节奏感强的、易于孩子吟唱的作为晨诵的对象。如《水调歌头》《一剪梅》《清平乐・村居》等;
另一方面我们还把谷建芬老师谱写的《新学堂歌》里的古诗词提供给孩子们。
4.点击意境美的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还侧重于那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以便在吟诵中启发学生借助音乐的渲染和个体的想象去填补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诗句的语言画面,引领孩子在晨诵中走入空灵的意境,提高晨诵的幸福指数!如《苏幕遮》《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天净沙・秋》等。
二、幸福旅程
1.读一读,读懂诗题
古诗的诗题是诗的关I部分,本身就富有丰富的信息。在导入环节,我配以古典音乐的播放,引领孩子们就诗题说一说自己对所诵诗词的了解。如在中秋前一天诵读《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先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说说对“中秋”的了解,聊聊“中秋”习俗,从而走进古诗,进入诗的整体意境,对诵读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为后来的诵读埋下伏笔!
2.读一读,读好韵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诗境。在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我让孩子们根据声调标出“平仄”律,找出“韵脚”,进行有节奏、有韵律地自由地诵读。在指导中,我还根据古诗词特点给孩子们配上一些轻音乐或古筝名曲,从而让孩子们走进一个感性的韵律世界,初步读出味道来!
3.读一读,读美意境
读好韵律只是让孩子走进诵读的感性阶段,我们知道,儿童有着超成人的形象思维,同时这也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在诵读指导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从而进入一种意境,走入意境,再去诵读。如诵读《池塘晚景》《立秋》《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这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媒体展示、展开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清丽的秋夜意境中,使自己身临其境。通过诵读,孩子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月、听到了露珠滚动的声音;
他们看见了水面荡起的波纹,听见了剪刀裁衣的声音;
看见了睡觉的,听见了树枝摇摆的声音……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各种古诗词的意象,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秋夜的迷人,体会古诗中那难以忘怀的意境,感受作者的灵感。这时诵读传送的不仅是一种言语,还有一幅画,一幅整体的画,如诗般不可解,只能用直觉去感觉,不能用苍白的语言去描述!诗中固有的意境因添加了孩子的想象中个人的感彩,就有了一些灵动,诵读也就有了一丝情味!
4.读一读,读出情趣
在古诗词的晨诵指导中,除了借助“韵律”,“意境”诵读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孩子读出诗中的情趣,这种读才是真正的诵读!
何为情趣?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描述,可理解为人的情感。诗歌作为文本形式,是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如《秋风词》中的李白在月圆之夜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因为离别而黯然神伤。这是独属于诗人的!当诗歌成为诵读文本时它又是属于孩子们的!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多次的诵读批文入意,从而把自己读成李白,将李白的情感读成自己的情感,达到“我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我”的忘我境界,分担着诗人的忧愁,他们时而闭眼聆听,时而低声吟诵,感受着古诗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
5.唱一唱,唱出味道
诗大都可和着音乐来唱!谷建芬老师特地为孩子们谱写了以古诗为内容的《新学堂歌》,也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学校大课间活动时间播放的歌曲,曾都是来自古诗词的吟唱。因此,在晨诵课即将结束时,我建议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旋律将所诵古诗配乐吟唱,课间填进去唱一唱,开个“诗歌会”!如:学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们可以将清代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的歌词代进去。
《文心雕龙》有言:文之思也,其神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引用之间,吐纳金玉之声;
眉睫之前,舒展风云之色。王崧舟老师也说:古诗词教学要字正腔圆地读,要入情入境地读,要有变化地读,要入心入情地读。
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罗忠镕 《秋之歌》 古诗词 套曲 演唱
一、声乐套曲《秋之歌》创作的背景
声乐套曲尤其是中国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音乐魅力。在六七十年代,作曲家罗忠镕没有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和自身的挫折而放弃自己钟爱的音乐创作事业,一直保持热情的、乐观的态度。在研究作曲技术渗透到民族音乐多音性的探索中。他于1962年根据唐代杜牧的七言绝句创作了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分别是《山形》、《南陵道中》、《寄扬州韩绰判官》,这三首小型声乐艺术套曲,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激情,也表现出词、曲作家内心共同的精神世界。这部声乐套曲被人们广泛地传唱以及应用于声乐作品的教学中,是中国传统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中的精品。
二、作品音乐艺术创作的独特性
(一)《秋之歌》三首诗词本体分析
三首诗歌一反悲秋常态,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美秋图。《山形》用“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暖秋色调,表现了诗人对枫林景色的热爱,也暗藏着诗人对晚唐“第二个春天”到来的乐观、豁达的心胸。《南陵道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面秋思图,最后一句“谁家红袖凭高楼”表现了诗人羁旅中落寞的心情,红袖女子这一眼前形象明朗起来,张扬了暖秋的主题基调。最后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用风趣潇洒的语言表现了在优美意境中思友的场景,最后两句突出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三首诗歌从语言的色彩审美角度剖析了不同的秋景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黄金分割艺术创作独特性
在新时期音乐创作领域里,黄金分割比例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被广泛运用。声乐艺术作品《秋之歌》中第一首《山行》就充分体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在音乐创作中重要地位。整首作品共有33小节,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看,歌曲作品的黄金分割比例点刚好落在音乐转折处的特殊标志音上面,也就是作品中诗词的第三句“停车枫林晚”的“车”音上。这一句在作曲家音乐创作中,节拍转变频繁,和声的内部结构采用动力性的手法,张力加强,色彩对比明显,把暖秋主题推向高潮。黄金分割比例结构符合人们听觉审美的规范,人们会用潜在意识里内心美的“比例”来衡量听觉中音乐作品的美,所以黄金分割比例的曲式结构符合人民大众的内心审美情趣,使中国古典诗词音乐作品更容易广泛地流传,促使黄金分割比例这种现代音乐作曲技术手段更好的在音乐作品中被运用。
三、声乐作品《秋之歌》演唱技巧分析
(一)咬字音准的把握
在中国古诗词类声乐演唱中,诗词语言要通过声音来传达别有韵味的情感意境,这对清楚地交代每一个字的发音和音准,有着严格的要求。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用美声唱法来传递美好的声音,美声唱法在语音的发声上要求重点是元音发声正确性,辅音只要咬住方可。而汉语歌词按照传统的要求是要遵循“依字行腔”的语音发声特点,如果归韵不当,语言表达将会模糊不清,失去语言本真的光彩。因此,这些语言特点要求我们在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古诗词声乐艺术作品时要注意咬字的字头、字腹、字尾即“字正”。《秋之歌》中第二首作品《南陵道中》第九小节,诗句中人声旋律声调都是表达“四声”中的去声,强化了演唱的口语化。“慢”字属于“四呼”中的开口音,发音时先咬准声母“m”用“喷口”的唱法绷紧而又清晰地咬出字头,然后放松而又连贯的找到韵母“an”并且打开口腔与头腔的共鸣点,最后收韵,声音保持在“an”上。在整个咬字发声过程中和声旋律调性的不稳定性将造成音准把握的难度,我们应该注意“慢”这个字的发音在演唱中的音准问题。第九小节人声旋律的sol音与左手伴奏织体和弦中的降sol对位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说我们在咬字演唱“慢”这一字声发音时会因为非五声模糊调性和弦降sol的影响而发音不准。因此,我们要清晰、准确地守住人声旋律“慢”这个字的韵母发声,这样不仅形象表达出声乐演唱艺术语言字声的“字正”特点,也突出诗词音乐的民族性特色。
(二)拖腔特色
在唱法装饰音中,美化音腔的情感特色运用了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唱法中托腔这一润腔技术。它的旋律语言特色是在“一字多音”的行腔中表现婉转、优美的情感色彩。在《寄扬州韩绰判官》音乐创作中,音乐作品中间跟结尾则创新性的用了“衬字拖腔”的润腔形式。一个“噢”字引出旋律并且在多个音的旋律中作延长润色的处理。“o”音属于开口呼,要求口腔张开,舌根与软腭抬起,找到头腔、口腔与鼻咽腔的共鸣位置,控制住气息,使“噢”音围绕着不同节奏旋律一气呵成缓缓的唱出来,犹如语言诗词的吟诵般流畅。拖腔唱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行腔中字声饱满性,同时也增加了整首音乐作品的古典民族韵味。
总之,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三首的音乐创作与演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提升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音乐艺术的多元化的发展,在情感意境、诗词语言的韵味表达中提高了中国民族音乐性的地位,对演唱者在文学素养、情感、技巧以及能力发展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涓涓.罗忠镕艺术歌曲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5年.
[2]刘云生.秋色·诗情·哲理——简析杜牧的《山行》[J].小学教学研究,1990,(11).
[3]柳子伯.音乐创作中的黄金分割比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芙蓉 芳草 同心 文选
本文要补充解释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先录原诗全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前人关于此诗的注释、讲解甚多,且甚为精彩,如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中,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中皆作有赏析。徐中舒先生《古诗十九首考》对此诗也略有考证。但前人所释尚非完璧,笔者想补充一下先贤之说,故名曰补释,本文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采芙蓉?古人常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芙蓉,且举数例:《诗经·泽陂》:“有蒲与荷。”毛传:“荷,芙蕖。”郑玄笺:“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傅玄《美女篇》:“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高适《效古赠崔二》:“美人芙蓉姿。”《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水上荷花不如面。”同书《破魔变文》:“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秋胡变文》:“新妇…乃画翠眉,便指芙蓉,身倬嫁时衣裳,罗扇遮面。”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辞曰:“漫画眉端柳,虚匀脸上莲。”(P329)引《美东邻》曰:“笑对双脸莲开。”(P167)《破阵子》:“莲脸柳眉休晕。”(P185)《浣溪沙》:“素胸莲脸柳眉低。”王昌龄《西宫愁怨》:“芙蓉不及美人妆。”王昌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德裕《重台芙蓉》:“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朱景玄《望莲台》:“秋台好登望,函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苏辙《千叶白莲》:“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杨万里《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王清惠《满江红》:“晕潮莲脸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山堂肆考》卷200《美人醉》条:“王介甫诗‘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臙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照粧慵’。”白仁甫《梧桐雨》:“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可见古人把芙蓉与女人相联系。《事物异名录》[10]卷三十一谓莲的异名有天女、凌波女、水宫仙子。《红楼梦》中睛雯被称为芙蓉女儿。《香艳丛书》[11]本《采莲船》有曰:“盖莲出美人。”元代的吴昌龄《端正好·美妓》:“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以上各证都表明“芙蓉”在古人的意识中能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心中“芙蓉”有“同心”的含义,因此可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如梁武帝《夏歌》:“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昭明太子有《咏同心莲》诗,莲就是芙蓉。梁代的朱超有《咏同心芙蓉》诗。古乐府有《月节折杨柳歌》:“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隋代的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唐代徐彦伯《采莲曲》:“既见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皮日休《重台莲花》:“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天中记》[12]卷53引《山居草堂记》:“钟陵之同心木芙蓉。”[13]《楚辞·九章·思美人》[14]:“因芙蓉以为媒兮。”芙蓉能作媒只因为芙蓉花有表示同心的寓意。夫妇同房的帐称芙蓉帐,就含同心之意。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敦煌《索义辩讽诵文》:“永锁芙蓉之帐。”古人关于采莲的诗、曲、赋很多,一般都描写男女调情。采莲实是男女交际的大好时机。女子采同心莲(即芙蓉)送给男子,就有示爱之意。采莲送情人表示男女结同心,故“采芙蓉”与下文的“同心而离居”相照应。据《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一,芙蓉有异名为合欢莲、同心莲。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更称:“芙夫声同,蓉容声同。芙蓉者,夫之容也。”《朱光潜全集》[15]卷三(P42—P43)谓莲与怜谐音[16],藕与偶谐音,芙蓉与夫容谐音。采“芙蓉”与“兰”者应为女子。张廷兴《谐音民俗》[17](P62)称:“莲子——恋子:乐府诗歌中常用‘莲子’借指所爱恋的人。”姜任修、张玉谷、朱光潜皆主此说,即主张此诗的主角是女子,甚确。朱自清认为此诗主角为男子,非也。
(二)关于“兰泽多芳草”一句,朱自清称:“多芳草的芳草就指兰而言。”此诗的节令,有的学者以为是在夏季。朱光潜先生就说是在盛夏,大约是根据前有“采芙蓉”之句。笔者认为此诗的节令实则应为秋天。因为兰是在秋天里芬芳。《文选》[18]卷二十八陆士衡《短歌行》:“兰以秋芳”,注引《楚辞》曰:“秋兰兮青青”,此见《九歌·少司命》。《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王注:“兰,香草也,秋而芳。”洪氏补注引《本草注》:“兰草、泽兰,二物同名。兰草一名水香。”《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文选》卷三《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注:“秋兰,香草,生水边,秋时盛也。”《文选》卷二十八潘正叔《赠河阳一首》:“流声馥秋兰。”《文选》卷三十一《杂体诗》录曹丕《游宴》诗曰:“秋兰被幽涯。”注引曹植《公讌诗》:“秋兰被长坂。”曹植此诗亦见《文选》卷二十。《文选》卷三十七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文选》卷二十九曹子建《朔风诗一首》:“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傅玄《秋兰之篇》:“秋兰映玉池。”(映,本又作荫。当以作“映”为确。)《焦氏易林》卷十四《伤败·益》:“秋兰芬馥。”《文心雕龙·物色》:“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嵇康《声无哀乐论》:“芳荣济茂,馥如秋兰。”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傅玄《飞尘篇》:“秋兰岂不芬。”皆谓兰芳在秋天。“兰泽多芳草”明是指兰草,而非春天里的兰花。《左传·宣公三年》:“梦天使与己兰。”杜注:“兰,香草。”又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说文》:“兰,香草也。”《离骚》:“谓幽兰其不可佩。”古人所佩饰者为兰草而不是兰花。其实芙蓉花开也在秋天。可观羊士谔《玩荷》:“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韩偓《荷花》:“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联章曰:“尽喜秋时净洁天,……才人愿得荷花弄。”温庭筠《芙蓉》:“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陈至《赋得芙蓉出水》:“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刘兼《木芙蓉》:“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黄滔《木芙蓉三首》其三曰:“须到露寒方有态。”李白《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明称荷(即芙蓉)为秋花。白居易《木芙蓉下招客饮》:“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开尽木莲开。”柳宗元《芙蓉亭》:“嘉木开芙蓉,……留连秋月宴。”郭恭《秋池一枝莲》:“秋到皆零落,凌波独吐红。” 李白《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古人采莲亦在秋天。徐玄之《采莲》:“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水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王勃《采莲曲》:“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戎昱《采莲曲二首》其二曰:“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张籍《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秦少游《采莲》:“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陆龟蒙《芙蓉》:“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芙蓉有异名曰拒霜,故知此诗节令是在秋天。朱光潜先生认为是夏天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三)“同心而离居”一句,前人注解皆未透彻。吾谓诗人技法高妙,乃取典于《易》。《周易·系辞上》[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文选》卷二十四陆士衡《赠冯文罢迁斥丘令一首》:“利断金石,气惠秋兰。”注引《周易》此语。前引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可以喻言。”《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
人有所极,同心赋些。”可知古人常以同心与兰相配应。《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此叹息兰草变质从俗,故后文便称:“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变质的兰草已不能同心了。古人在夫妇的卧室里烧兰香,称为兰房或兰室,即借兰香喻夫妇同心。《玉台新咏》卷二傅玄《西长安行》:“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有深。”香当是兰草制成的香料。燃香发出兰草的芳香更可象征“同心”,今君既有异心,故香不可烧。《汉语大词典》仅仅释兰室、兰房为妇女的居室,似未尽其意。《敦煌歌辞总编》录《怨春闺》曰:“罗帐虚熏兰麝。” 兰麝为一种可烧的香料。钱起《画鹤篇》:“兰室絪缊香且结。”兰房、兰室是因室内有兰香而得名。这样理解,“兰泽多芳草”就与“同心而离居”先后相呼应,缠绵婉转之情更加深挚。古代文人常以芙蓉与兰草并举,常见于《文选》,盖因二者皆可表同心之意。如傅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鸳鸯”更是象征男女同心的常用意象。
我们附带论及:《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宋人苏东坡《蝶恋花》有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今人借用此典来表示异性知己到处有,但似乎少有人能知道其中理由。笔者以为芳草指秋兰,是同心的象征物。“何处无芳草”可象征何处无同心的知音[20]。
注释:
参见《古诗十九首》,依据《文选》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朱光潜:《艺文杂谈》,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版;
亦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见《名家析名篇》,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见《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参见《西京杂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所引唐诗都出自《全唐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文中不一一注明。
黄征、张涌泉撰:《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参见《四库全书》本。
[10]厉荃撰:《事物异名录》,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
[11][清]知虫天子辑:《香艳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12]参见《四库全书》本。
[13]也见《渊鉴类函》卷407所引。
[14]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6]参证李肇:《唐国史补》(《四库全书》本)卷下:“于司空以乐曲有《想夫怜》,其名不雅,将改之。客有笑者曰‘南朝相府曾有瑞莲,故歌《相府莲》。自是后人语讹,相承不改耳’。”可知中古时代的‘怜’与‘莲’可以谐音。
[17]张廷兴:《谐音民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2000年版。
[18]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第4篇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于诗句的翻译与诗歌内容的读背,这种教学方式看似简单,其实却难以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脱离了情与境的结合,使学生站立在距离古人上千年的时空角度上,无法深入地理解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无法领会到诗歌真正的美。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我认为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注重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诗歌写作的背景资料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诗人在写作前的人生境遇与情感遭遇,是诗人情感触发的因由,它可以使读者把诗歌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特殊的环境中去体会、去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感情。可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诗歌的写作背景采用“作者――年代――出处”这样的“简介”方式,他们认为,诗歌的写作背景与诗歌内容关系不大,不在考试范围,于是忽视甚至完全忽略了。其实,任何诗歌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环境,作为一个现代读者,要想准确地理解与把握诗人写作的风格、领会诗人的心境及思想感情,必须把诗人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特殊环境下,去探寻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才能真正领会到诗人内心独到的感受。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如果仅从字面去理解,我们就无法感知他的“愁”因何而起,愁到一种什么程度。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他生活的时代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作用,我们就无法体会到这个落第才子内心是怎样的愁苦,此时寒山寺半夜的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是一声声撞击着诗人破碎的心。任何思想内容与创作风格都无法脱离诗人生活的特定时代与人生际遇。李白因生活在歌舞升平的盛世而浪漫飘逸,杜甫因生逢乱世而沉郁顿挫,特定的环境造就不同的风格,生成不同的感情。
要真正理解诗歌及作者的感情,就要学会变换时空角度去感悟,去领会诗人的心境,才能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要光着眼于考试,而要用心去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学会运用背景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时空转换进入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寻找诗人感情的触发点
古代诗歌,短短几行,几十个字,要把诗人的感情完整地传达出来,就必须要有能够深刻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物或景――我们称之为“意象”。这种被诗人引入诗中的意象,因为寄寓了某种含义而成为诗人情感的触发点,成了承载诗人感情的媒介。比如“夕阳”、“秋风”等秋景,常常寄寓了“悲”的情感;
而“花”“鸟”“月”这些美好的东西,常被倾注了“喜”的情感。诗人如果在特定的情境下受到这种景物的触发而引发了关及自身的情感,就会通过这种景物来烘托自己的心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的一首小令,就把十种秋天特有的意象引入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通过秋景渲染悲凉的气氛,来烘托天涯游子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思。因此,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诗人感情的触发点,寻找引入诗歌中的意象。此景生此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高明的诗人不会把自己的感情裸地表达在字面上,读者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寻找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寻找承载作者感情的媒介,才能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心境。
三、注重诗歌的优美意境
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第5篇
一、“读”。富有“音乐美”是古诗的特点之一,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自由读、背诵……。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教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品”。富有“意境美”是古诗的又一特点。“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的形象,它需要感性观照和情感的体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就是诗的“意境”。要想进入诗歌的意境,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歌。“品”即让学生深入地对古诗进行读解和情感体验,披文入情,由浅入深,因形体味。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
有的绚丽纤细;
有的悲凉凄婉;
有的豪放旷达;
有的含蓄典雅。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教《十五夜望月》,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先介绍作者及有关写作背景,再引导学生了解诗中所描绘的有关中秋物境。从而感知到: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还可以从“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入手,这里作者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有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学生经过一番情感体验,深有体会地谈论着各自的感受。
三、“悟”。所谓“悟”就是对古诗中的审美意象的意蕴进行深刻的领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诗歌的意境后,已经受到了古诗之境的感染,势必会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但这还不是古诗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回过头去反复品味,再次有所感,有所悟。这才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悟”以“品”为前提,但它是对古诗的深层、理性的揭示,具有“品”无法达到的深度。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从情感体验的状态中超脱出来,深入到回忆、思索和探求中去。每个学生应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把握古诗的审美意象,达到对古诗的的审美理解。如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诗的意境中超脱出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积淀品味诗的意蕴。诗人苦闷和追求、失望和希望的矛盾心理是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的,只有深入到诗中去才能悟出诗人的强烈的感情变化,从而理解全诗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