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信息化教育教学【五篇】

时间:2023-07-05 13:2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利用信息化教学能够让英语教学的手段变得多样化,让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教学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通信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这就使教师能够在英语教学的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五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化教育教学【五篇】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第1篇

一、教育信息化对于英语教学的具体意义

1.让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利用信息化教学能够让英语教学的手段变得多样化,让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教学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通信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这就使教师能够在英语教学的时候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可以选择,极大地改善了其教学空间。教授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渠道,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课堂教学、使用网络计算机和学生实现沟通交流。在保证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的成绩得到稳步提升。

2.对于英语人才培养的优化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英语学习较为偏向低龄化,存在一定的漏洞,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不仅能够对英语教学模式起到优化作用,而且还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优化英语培训的模式,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拥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在实践中让学生理解英语,让英语能够真正被学生所运用,借此来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3.有效改善“教育关系”

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才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关系”,由于教育信息化能够拓宽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增加学生知识面,那么学生也就能够从别的渠道来获取教师没有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反馈,这就需要积极主动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主体作用,使教师成为英语教学当中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讲解员,需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动其主观能动性,成为知识构建者以及信息加工主体,改善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模式。

二、利用教学信息化的英语教学

1.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当中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让其自主的对英语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助学习能力,并且有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遗忘性,如果老师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视频、图画等画面感较强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教学,不仅仅能够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加深记忆,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自我学习方法,锻炼其自学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学习,在当下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引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进行一些课堂设计,让学生通过英语网站搜索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使用百度、yahoo、搜狐等搜索引擎搜索至少10条关于普京信息,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借此来拓宽学生思路,提出: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s date and place of birth?What cities have 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been to in chana? How many children does he have?从而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学习空间。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比如老师可以将做完的习题和试卷给学生,然后在给学生答案,用反推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哪些知识点理解不够,并且教师还可以将关键课堂内容记录在磁盘上,然后上传到网上,给学生共享,实现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检查。

3.组织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教育强调,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教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加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去。这就需要一定条件和辅助工具,经由学生各个感官充分了解感受和体验英语的魅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对此,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增强学生感官刺激,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影片,然后在视频播放的过程当中突然关闭声音,让学生凭借视频画面来自行设计独白。并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对以后的内容进行猜测和讨论。并且教师还能够通过DV等数码设备,让学生分组进行英语短片的创作,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其对于英语的兴趣。

4.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目前,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能够通过网络来实现,当下有很多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并且网络已经成为其生活以及娱乐的一部分,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建立相应的英语论坛、网站等交流平台,让学生在上面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并且教师还能够通过微博、博客、QQ等一些聊天软件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将一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维在微博、博客上面,然后和学生分享,供学生浏览,让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使英语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能够有效结合。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并且是提升其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此,教师应该对教学信息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利用其多样性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在教学中最大化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实践能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英语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曾建立.信息化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以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情况为例[J].职业,2011,(29):137-138.

[2] 陈勇,王迎军.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淄博市英语教学信息化回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9):26-26.

[3] 何佩佩.浅谈英语教学信息化的推广与实践价值[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9):276.

[4] 高娟.英语教师要让互联网成为教学中的好工具[J].教育教学论坛 ,2013,(29):246-246,247.

[5] 李焕欣.英语教学各环节中的信息化研究[J].科教文汇,2010,(14):142-142.

[6]孙先洪.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第2篇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悄然来临,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在高等教育中,信息技术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鲜活、简单,而且还能将各学科的知识得以衔接。总体来说,信息技术使高等教育的教学效率提到了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
高等教育;
教学效率

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但是,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如果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过度使用的话,就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对高等教育如何正确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展开探讨。

一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与学”的内涵

在以往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师展开,教师主导着所有的教学活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与学”的内涵应有所转变。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有形或无形的设备,对图形、声音、文字、符号等各类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等技术的总称。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借助信息媒体生动、直观的特点,将繁复、难懂的知识进行简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二信息化教育对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具有富于表现的功能

教学效率即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效果。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仅依靠口头讲解,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所以课堂效率难以提升。在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枯燥的板书被有趣的动画、影像所替代,对知识的讲解更为直观,学生理解起来也毫不费力,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勤于利用,将那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进行生动转换,以影像或图形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大大简化教学内容,教学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二)信息技术具有交互反馈的功能

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程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就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传统教学中,交流的方式较为单一,仅通过学生口述来表达,这种反馈形式浪费时间且信息量有限。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就显得十分突出,信息技术上有较强的交互反馈功能,能够将大量的信息快速反馈给用户。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让学生把对同一问题的各种理解均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反馈,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三)信息技术具有人机相互的功能

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在实验课程、技能培训课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1]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所学内容,可以说探究的过程要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了锻炼,且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上述这些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企及的。

三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误区

(一)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时出现矫枉过正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后,却完全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也未在自主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评。如此一来,搭载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优势不但没能体现,连既定的教学目标也未能达成。

(二)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对于现代生活来说故然重要,但在课堂教学中却不是唯一的教学媒介,学生通过其他方式也可获取教学资源,如教材、广播、图书馆等。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也日趋全球化,课堂教学应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以学校自身需求为基础,科学、合理的引入国外教学资源,吸收国内外最前沿的教学信息。

(三)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信息技术,未从各学科需求出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信息技术的功能比较强大,但传统教学手段并非百无一用,比如挂图、模型等能够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认知,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适当选用,同时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动用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学科本身出发让学生热爱学习。

四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加大硬件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教学方法日益多样,教学模式日益多元。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并非取决于教师一人,即使教师个人再惊才绝绝,没有科学的教师理念指导,不能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也难以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观念。观念对行动具有指导作用,教师不能仅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备课和授课上,这样会阻碍教师接收外界的信息,教师应适当的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掌握社会信息,了解课堂教学的前沿资讯。高等院校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上,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让信息技术与课室教师实现科学融合,为教学效率提升奠定基础。

(二)确定合理办学目标,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高等院校应确定一个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对自身发展做出规划。尤其对于一些建校时间较短的院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将地方的特色转变为院校的特色,走特色办学的路线。在办学时,应注意无须盲目地仿效部属大学和办学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同时,大学对于教师的评价要立足于自身实际,依据“本土化的”、“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2]比如进行教师薪酬分配时,可将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做为分配的权重,同时教学效果、学科工作量等也应纳入衡量指标,根据权重比例列出薪酬计算的公式,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在教师评职称时,应将教师按特点进行分类,如擅长科研类、主攻教学类和科研教学并重类,经此分类教师的自身特点便一目了然,引导教师突显个人的特点和长处。在考核教师的业绩时,应适当放宽考核的范围,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课件设计是否生动易懂、教学工作是否有效开展等纳入考核教师的指标中,引导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工作本身,潜心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点,高效的开展课堂教学。

(三)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借助信息技术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但当前高等教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当前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为了技术而技术”即教师授课中生硬地依附课件,甚至有的教师一节课中全程对着屏幕读PPT,课件质量较差,因此,从学校层面而言非常有必要开展多样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3]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培训的内容上,应以本校教师的薄弱环节列为培训的重点,使教师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
在培训模式上,由于各学科教师授课的时间不统一,所以空间时间也各不相同,为了不影响教师的日常工作,培训可以以网络平台的形式开展,让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时间,掌握课件设计、课件排版等基本操作,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
另一方面,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所以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能满足现状而停滞不前。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评比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定期开展课件评比活动,对课件设计精美的教师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激励教师对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4]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也可横向与其他院校相联合,共同打造信息技术的网络讲坛,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线,让教师融入网络学习的氛围之中,从情感上接受学习信息技术,从技能上渴望学习信息技术,让教学信息化迈向新的台阶。

(四)营造教研文化氛围,释放教师教学潜能

一直以来,教师对教学研究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通常认为教学研究较为复杂,离自己很远,与自身难以搭上关系。但实际上来看,如果教师对日常教学稍加留心,便可以发现许多可以研究且值得研究的论题。教师如果对这些论题投入一定的精力和热情,大胆付诸实践、探索改革之路,再加之信息技术的协助,在教学研究上必将取得喜人的成果。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尽力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使教师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营造高等院校教学研究的氛围,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重视,定期组织校内外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交流,对多媒体教学的心得进行讨论,对典型的授课案例进行分析,在交流中使教师看到自身的不足,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人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教师课堂教学分析”活动,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请专家进校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接受培训的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指导,发现并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以实现专家型教师与接受培训的教师一对一的“帮、传、带”,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5]

五结语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在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融合的研究渐成体系。以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在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要实现切实提升,首先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应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使其有益课堂教学的特点得到突显,使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所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唯有如此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整体改善。

参考文献

[1]顾建荣.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6):125-126.

[2]刘宝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信息系统工程,2014(04):211-212.

[3]张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4(08):159-160.

[4]曹社香.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世界,2014(09):161-162.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教育;
授课老师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中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运用电子信息化,当然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少不了信息化的使用。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无论对于授课老师还是听课的学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化教育提高重视程度。

一、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使得教课老师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思想观念,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广泛,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所以教育信息化的使用对于中小学的师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那么我们需要将教育信息化对于中小学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分开进行讲解。

(一)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授课老师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学校或者授课老师能够知道全国各地的优秀学校或者教师都在进行什么形式的教学或者有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教师通过浏览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1.教育信息化在授课老师备课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信息都可以共享,丰富和增添了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在局限于学校所提供的课本或者教材。有了教育信息化的帮助,学校老师在进行一些抽象原理或者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声音、图像表达出这些原理或者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的表达出来。很多时候老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图表或者是某个现象的形成过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图表或者现象具体的写到黑板上的话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教育信息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的图表和现象形成过程的图或者视频将他们下载下来放入自己的讲义中,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将老师的备课时间大大的降低了,并且对于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充实了很多,在授课老师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也节省了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授课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授课老师就可以将在备课的过程中节省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制定中小学在每个学习期间的学习进程和学科内容的恰当安排,为中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做出努力。

2.教育信息化在授课老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能够将前后讲解的知识点或者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中小学生所学的每个学科中每个单元或者章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有些时候需要用到以前的知识点或者内容,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凭借记忆或者翻阅以前的笔记来联系这两个知识点,这样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假如使用教育信息化进行中小学课程的教授,那么我们的任课老师在讲到有关联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以前的课件调出来让同学们复习,这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就将相联系的知识点连接起来了。

(二)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1.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的,因为以前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实际课堂上听取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使用教育信息化之后学生可以不用非要在实际课堂上学习,他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使用网上课堂或者将老师的课件拷贝到自己电脑上进行听讲。学生将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之后能够随时听讲,遇到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课件,并且不用与老师必须面对面的才能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仅方便了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也节省了任课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2.教育信息化可以调动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中小学校推广教育信息化的使用过程中使得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变为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或者是直观形象的图表,让中小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信息化教育不仅仅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还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增添一些视频或者声音片段,这样中小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集中精神去听课,多种感官系统一起作用,能够让学生感觉到一种真实的感觉,这样就能让学生将学习的东西得到更加深刻的记忆。所以对于这种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对其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研究。

3.教育信息化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由于教育信息化可以将图、表、声音、视频等等各种感觉的信息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仅可以形象生动的解释相关的知识点,还可以让中小学生充分利用各个感觉器官去感受学习,从而将这些内容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中。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增强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对于相应的学科学习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教育信息化可以增加中小学生和授课老师之间的互动或者交流

现代的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观念认为,在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学习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授课老师的教授方式和教授内容为中心,并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作用或者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以后的学习中,老师授课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所以中小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行过程中需要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老师的教育教学中去,在接受老师讲解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更好地完善自我。

在一些中学或者小学中老师讲课过程中采用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式,这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授课老师讲解知识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教育信息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实行能够给待遇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帮助和机遇,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和限制,从而对中小学的教学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教育信息化给予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挑战

(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需要让中小学校改变自己的教学条件和相应的教育环境

中小学校要想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就需要引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一些多媒体技术。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的教学老师和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使用需要借助一些电子设备并且这些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这就导致了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学校不能够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即使电子设备的购买费用解决之后,那么以后对于设备的维修费用、保养费用等等各种费用的花销也是很大的,可能对于城市化的学校这些费用是可以承担的,但是对于一些农村的学校或者经济条件的不好的西部地区,这些费用对于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在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操作这些电子设备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的很多中学老师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差,更缺乏对新型计算机教学系统和教学软件的学习,甚至有些小学老师连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能够完成,这种现象就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中的顺利实行。

(二)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要想在中小学成功应用不仅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配合,也对中小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在中小学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求任课老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对电子设备的操作能力,但是对于中小学而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行也需要他们在一定程度对信息技术或者计算机网络有所了解和掌握。因为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如果学生有听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异议的话,不能够及时地反映给老师,而是需要在课下或者回家之后才能有机会和老师进行沟通。这就要求中学生能够自己独立、熟练的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能够熟练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
至于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现在我们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有着很多问题,所以要想能够在中小学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也需要掌握较好的信息技术才行,其中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中的实行能够增强中小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为以后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茹.教育信息化给教师角色带来隐形危机[J].兰州:电化教育研究,2003,4

[2]杨威,史春秀,巩进生.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环境;
数学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正处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涉及到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方式。其中教育方式受到信息化的影响较少,再加上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先进因素的引入和利用要经过很多环节,会阻碍和禁锢教育的发展,所以信息化教学发展较慢,而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只有信息化教学才能从促进教育的发展,所以继续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

1.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数学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形成了固定模式,大多是以手书的方式将进行教学,教师对于这种手书的教学方式比较熟悉,所以没有进步思想和适应时展的观念的话,那么教育模式将固定下去。再加上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学的信息化改革进程有一定困难。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高等数学教师由于大多数年龄较大,对于信息化改革的适应程度较弱,对信息多媒体技术掌握较少,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深,不能督促信息化教学的改革进程,再加上有些高校对信息化教育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影像学生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改革策略与路径选择

2.1适当采用信息技术以优化数学教学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育事业进行信息化改革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加强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建设,完善教学所用的基本设施的建设,提供教师的学习机会,给教师以充足的软硬件技术支持。除此之外,高校之间进行联合,实现硬件资源共享,也是一个有力的解决方案。这样既可以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加强彼此沟通学习、节省开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尤其是数学方面,可以将抽象话的公式和定义以图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切记不能直接把书本上的知识直接搬到PPT,那样既不能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又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2.2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过程是涉及到很多人,不仅涉及到学校,还有技术设备、老师和学生。所以要各方面进行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进行。要进行信息化数学教学改革就使得教师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和工作,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建立网络平台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讲课的不足之处,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2.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学习能力有些学校都成立了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追踪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了不少先进的教学、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改进就需要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来适应,假若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跟不上教学改革的节奏,出现了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断档,那教学改革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不管高等数学教师是借鉴这些教学或学习模式,还是自我设计并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都应当在对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做好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之下,信息化教学改革是必然要普及进行的,所以要对于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学校要开设相应的课程,教师在平常教课过程中要适当渗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和理解,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进步。2.4不断探索适合数学教学信息化的评价体系新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理念的出现、过程的实施以及最后的评价。合适的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探索过程需要经过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在评价中,应避免以往只重结果的评价,提倡介入发展性评价。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信息化的评价模式,如绩效评价、档案袋评价、多元智能的数学学习评价等等。随着高等数学教育信息化和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推进,以往教学的评价指标也要作相应改变,并不断在实践检验中完善。

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高等数学教育必须顺应时展要求,高等数学教师应当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教与学的平台,推进高等数学教育发展。需要说明的是,高等数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或学习的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高等数学中,以信息技术促进高等数学教育的全方位发展,以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这对传统的教学是一个挑战,需要教育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教师作许多艰苦的工作,无疑,这个过程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杨艳萍,闫灵芝.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发展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87-91.

[3]曲丽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证分析研究[D].鲁东大学,2014.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第5篇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教育的重视,使我们的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对于中小学来说,在校园的诸多管理方面,信息技术更多、更全面的应用到管理中,从而减轻部分劳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者从简单的事务性劳动过渡到宏观管理与监控。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以及缺失;
大部分的学校管理,由于信息技术资源严重不足,或者有了资源但不会很好的利用,使得其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层面以及不严谨的管理方式。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理论指导

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目前,所有大中小型企业、公司,用到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核心理念――“过程管理”,对教育管理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教学的具体过程是可以分解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量化式,任何的教学活动都对学生的能力有影响作用。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把过程整理出来,并且依照教学规律的共性寻出合理的管理方法,避免教育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加强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要想学标准就应该改善教学过程的管理模式,规定教学良好的行为。实现当前的教育管理目标,其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过程的管理,完善并规范过程的管理方法。

2.确立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新思维

信息这种资源在学校的管理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学校各项管理的中心就是教学管理,它涉及的信息量广大、离散度很高、更新的速度极快、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但大多数学校的管理效果与信息化的建设所期望的成效还是有差距的。这表明信息化的管理上存在着不小的误区――管理者只将资讯科技加在原有的管理服务上,由于部门的各自为政,数据成为了“诸侯割据”式占有,造成数据不能完善的统一,给整体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管理信息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思维,是以“信息”为管理服务,以“信息流”运作的特点而建立的,高度集中和高度分享是其强调的主要核心内容。信息管理系统在这种模式里是唯一并有权威的提供者,而信息的维护者和使用者则成了各个部门和不同的工作人员。所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满足管理者需求是以信息技术为创新的管理模式。

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处理应确保信息具有新鲜性,信息表达明了,不可出现差异。尤其是行政公文、报表等都必须具有时限的要求,不然就会导致决策失效。第二,信息资源的处理必须要约束方向性,防止垃圾信息泛滥和病毒的非法干扰。第三,信息的生命核心是真实。国家行为的教育行政管理更应真实。克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和失真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减少中间环节对教育而言,可能要因人而异。因为其中有思想与价值的因素,人们对这些因素的理解是不同的。重点是选择信息的传递渠道和方式要遵守必要的步骤,这实际上关系到信息的合法性保证。有时形式和内容的重要性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内容的重要性。第四,提升信息的合法利用率。所以更要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传递手段,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

四、有效推M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1.建立适合校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会依照本校的不同办学定位及自有的特色创建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让管理人员从微观的操作渐渐变成宏观的持控,重点强调管理过程中的监控与结果审核。使用的过程中必需要经专门的人员对系统进行各方面的监控与调试,随时依照不同的需求优化和改良系统;
这样一来,则要求这些管理系统的思路和设计,必须符合学校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以便随时都能满足各个方面的管理需求,并能够很好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服务于学校。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化优势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搭建好后,还需充分的使用,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最开始教学管理部门还要应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事务性劳动,特别是在新学期时,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就会肩扛重任。而教学管理部门最终只是个统筹的管理者与下达者,具体的分步执行与操作都需要安排到下层的部门及个人完成。因此就必须要合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把管理者及被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组成点对面的管理格局。这样就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减轻教学管理的部门劳动压力,让管理者抽出时间和精力研究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

3.提高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

教育教学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稳定的队伍直接判定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提高。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及强化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学习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另外稳定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也十分重要,它可避免管理人才的盲目流失,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教育信息化》,2013(01)

[2]张传若.学校管理系统化的实践与思考,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