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羌文化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5 16:25: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羌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传承的途径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探讨,外因是国家和政府在基础建设等硬件设施上给予技术和经济上的帮助,而内因是关键,羌族人民自身的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羌文化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羌文化论文【五篇】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民族主义;大众文化;羌族文化传承

羌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传承的途径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探讨,外因是国家和政府在基础建设等硬件设施上给予技术和经济上的帮助,而内因是关键,羌族人民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对羌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民族主义的定义

文化民族主义的概念众说纷纭,被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的18世纪后期德国思想家赫尔德强调民族的有机性和自然性,认为民族是建立在特殊的精神和文化传统下的有机体,文化民族主义是具有包容性、多元性的,强调自身民族价值,但也要达成民族之间的承认和理解。郑师渠提出:“从普遍的意义上说,所谓文化民族主义,实为民族主义在文化问题上的集中表现。”学者叶奕翔给文化民族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民族主义是强调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和独特性,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民族主义,而民族文化则包括语言、传统、道德、习俗、审美观、价值观等。”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化民族主义在羌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特征

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大众文化逐渐形成,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大众文化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强势姿态影响着中国大众。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依托,凸显出商业性、娱乐性和盈利性的特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经历地震重创的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传统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的恢复和重建也处处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

文化民族主义具备了语言中心主义、跨国性和稳定性的三大特点,羌族有羌语但没有文字,本族语言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重要体征在羌族文化传承中困难重重。近年来,专家学者们进行走访调查,记录整理了很多关于羌语的口传资料,羌语得以很大程度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以大众媒介为传播途径,一些和羌族有关的音乐剧和歌舞都出现了专门的羌语主持和羌语表演。2014年以地震为背景的大型现代民族史诗电影《迁徙》上映,整部影片全是羌语对白;同年7月,中国首部羌族母语微电影《莫朵格依》进行了审片会,在羌语的蓬勃发展中,羌族的文化民族主义情感可见一斑。

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生活,在国外打拼的羌族人心系地震灾区民众,其中也乏一些羌族学者和专家,他们翻译了一些经典传承的羌族文学作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羌族文化,从而避免对羌族文化的误读;2014年6月,羌族文化符号之一的羌绣飞出国门,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史密森民俗节,羌绣传承人李兴秀女士将古老的民族技艺展现给国内外民众,亲自为国际友人教授羌绣传统技艺等,深受各国民族友人的青睐。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尽管羌族文化在某些方面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羌族文化的核心始终是没有改变的,羌族人注重的白石崇拜(白石崇拜是羌族信仰习俗)、萨朗文化、释比文化等一直都是羌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地震后重建,不管是在水磨新城,还是新北川县城,羌族特色的碉楼在微风中依然呈现出传统的姿态,在北川的禹王广场,每天都有羌族的锅庄和演唱舞蹈等活动。羌族传统节日如“瓦尔俄足”、羌历年等,虽然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有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势,但节日依然在传承、发展和继续。可以说,羌族文化符号的延续是文化民族主义稳定性的重要表现。

三、文化民族主义与羌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1.文化民族主义是羌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因

当物质和技术已经就位,羌族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的羌族人及热爱羌族文化的同仁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欣赏。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有影响力的名人志士,无论是学生,还是演员歌手,都应该培养发展传承羌族文化的信心,文化民族主义能够增强羌族民众的凝聚力,促使民众统一信念、团结一心,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良性作用,通过大众媒介,如影视、音乐、网络等的传播,使羌族文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2.羌族文化传承是文化民族主义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本是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角度为出发点,如中华民族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充分表达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和独特性。羌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璀璨的中华文化银河中一颗耀眼的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羌族文化民族主义理念正代表着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民族主义发展的自信和决心。

3.文化民族主义和羌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

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在提倡树立民族自信的同时也要认可其他民族的文化,换而言之,不同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允许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存在。文化民族主义不是守旧的文化保守主义,不是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也不是狂妄的文化霸权主义,不是强取豪夺和侵略扩张。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尊重性,在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挖掘本民族文化精髓,同时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使文化民族主义得以理性地发挥,从而促进羌族文化积极健康有效地发展。

总之,在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今天,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理性运用文化民族主义理念,树立民族文化信心,兼收并蓄,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灿烂又独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奕翔.大众文化与文化民族主义[J].理论月刊,2011(11).

[2]陈胜刚.试论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凝聚力[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SZYQN66)。

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the Inheritance of Qiang People’s Culture

Zhan Yuanyuan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羌文化;
保护;
旅游产品

5・12地震之后,北川作为中国唯一的羌文化保存区域的抢救和保护受到了全国的高度关注,呼吁不断,建议甚多,但如何真正有效地在历史长河中把羌文化保留下来,这既需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更期待实践中的成功。笔者作为北川灾后重建旅游产业规划组组长,谈一些观点。

一、对羌文化保护的认识

在媒体对5・12特大地震报道中,羌文化遭受的严重损失放在了显著的位置:羌文化研究专家正在开会全部罹难,大量羌族建筑被摧毁,珍贵的羌文化资料被埋压……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羌文化物质形态确实遭到了破坏,蒙受了损失。但是这些被破坏和损失的决不是羌文化的本质。我们必须从羌文化的本源――30万羌族人民身上去研究保护羌文化的课题。在此,有必要明确当前保护羌文化的几个认识。

认识之一:地震震不垮、也毁灭不了羌文化。因楼宇倒塌而死去了“禹风诗社”从事羌文化研究人员,令我们痛惜。但关键的是,羌文化要靠30万羌族人民共同来传承,有羌人在,羌文化就不会毁灭。

同样,已永埋地下的文献资料虽然是一种损失,但实际上,按国家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运作,许多珍贵和重要的羌族文物早就移入绵阳和四川省级博物馆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羌族人民还要世世代代生活下来,就会重头开始抢救、留存和挖掘羌族文化。人在文化在,这是人类拥有的认识。

认识之二:有形的物质存在并不是羌文化的本质。羌族有很多很多物质、非物质的遗产需要保护。羌族的古建筑中最重要的就是羌寨的碉楼,寨子建筑形制很特殊,原来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按照山体高低层次来建造。有的碉楼,几十米,都是笔直的,没有测绘装置就造出了这样的建筑。这次地震,许多羌族居民世代居住的碉楼、寨子受到严重损坏,甚至彻底倒塌,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损失。但碉楼、村寨、祭祀场所和纪念馆完全可以重建,黄鹤楼、滕王阁都是重建的。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对地震灾区捐出资金,因此,恢复视觉上的羌族建筑是没有问题的,三、五年后,一个更加凸现羌族风情的靓丽北川定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认识之三:只用资金是无法强制保护羌文化的。对文化的保护,传统上的重要做法之一是各级政府划拨资金,这当然很必要,但又是很不够的,尤其是对羌民族这样一个在中华民族中只占万分之二比例的少数民族而言。

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和现代文明社会,这也是羌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如果纯粹只是用补贴生活费的办法来要求羌族保护农耕文明的特色,那是杯水车薪、力不从心的。在村寨的调查中,羌民基本都表示,如果外面能赚到更多的钱就出去干活,不会因文化保护而苦守穷困;
但是如果保护羌文化能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还是愿意留在本乡本土。震前五龙寨通过旅游展示羌文化成为北川县收人最高的地区之一,寨民安居乐业,就是一个例证。

认识之四:羌文化不是靠供养几位羌民样板所能传承的。完全原著羌民是生活在深山村寨之中的,其生活环境基本是农耕文化,他们只是保持了相当原始的习俗,但他们自身并没有对羌文化的研究。他们可以传续生命,但无法传承文化。一旦上一代逝去,作为“活样本”的羌文化也就断根了。

笔者调研发现,年轻一代对羌文化的感情有所淡化。譬如端公,这是羌文化中的关键人物。但不少年轻羌民受了现代教育认为:“我们不信神弄鬼,不迷信。”因此,随着时代的演进,依靠老一辈羌民保护羌文化的做法面临严重挑战。

二、羌文化的基因在哪里

笔者访问的羌人中有两位是不能不专门提出的:一位是羌族老人赵兴武,北川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主任,他年轻时就研究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穷毕生精力,孜孜不倦;
另一位是羌族汉子杨华武,震前是五龙寨羌文化领军人物,劫后余生,他又组建了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短短几个月,这支演出队伍已遐迩闻名。用杨华武的话说:“我是羌文化的痴情汉,保护羌文化至死不渝。”

这两个人,一位是羌文化研究者,一位是展现羌文化的实践者,他生在山沟沟,住在落后地区,然而作者在与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却被他们对羌文化保护的深刻理解、对现代文明高屋建瓴的视野以及对文化包容的智慧和激情所感动。

文化的根本载体是人,文化的传承也靠人,所以从本质上讲,保护羌文化就是要有一批有积极主动意识去传承羌文化的人。羌文化的根基在民间,羌文化的基因存在于羌民族生活之中。当代羌民的生命中有活力的羌文化的展示才是对羌文化最有效的保护。

三、保护羌文化的原则

总理说:“我们要保护好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文化和文明。”如何落实好总理的这一指示,需要有现实的思路和积极主动的姿态,以保护为主脉把握住以下四个原则。

1、在挖掘中进行保护

由于北川在历史发展中成为羌汉杂糅区域,经过千年的迁徒、融合、同化,这里的汉化现象很明显。现有的羌文化更多散落于民间,而且羌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与山水有着深厚的渊源,因而需要挖掘、整理和研究。如青片乡是北川县羌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地方,这里许多人都保留着羌族的生活习惯,会讲羌语的人也很多。因此需要组建专门的队伍,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挖掘。甚至有必要在羌族聚居地建立专门的羌文化保护区。

2、在提炼中进行保护

北川县城要在新址建造一座适合现代人居住和科技信息化的新城。羌族人民要走向小康,必然需要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
同时为了经济发展,也必须有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产业。因此,羌文化不可能只是“原生态”地照搬和全部移植进来,而是要对羌文化符号和元素进行提炼,延续和强化羌族的文脉,建设成融合时代风貌的“禹羌新城”。

值得提出的是,迄今为止,羌族对大禹的定位始终是不够确切的,更多的是传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民间故事。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大禹不只是一个治水的“总工程师”,而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创建人、中国第一个建立朝代并有帝王纪年的正式皇帝,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奴隶制社会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华文明起步的标志,所以,把大禹定位于中国文明社会夏朝的第一位皇帝才是正确的。羌族传承了夏朝古风,保留下纯正大禹文化。当年大禹形象从禹穴村移升禹里乡,如今县城重建,应把大禹这位至尊的核心人物移升至新县城,从历史上的《石泉县志》为依据,树禹帝像,建禹帝牌坊,作为北川新县城的标志。

3、在交流中进行保护

在现代社会中,封闭性保护是死路。文化的活力在于交流,在于活动,在于传播。北川是羌族居住地,在文化发达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辖下,最有交流条件,也最能产生影响。以大禹为例。从学术角度讲,关于大禹生于西羌的具体地点虽然尚有争议,但由于北川的综合实力,对大禹的研究、对大禹的传播影响力就要强势得多。羌文化的交流决不止于大禹,从民间、从政府、从市场都应将羌文化进行提升和凝炼,进行社会各层面和多渠道的广泛交流。

将来的文化,必定是民族之间、中西方之间互相交流的文化,互相吸取对方的精华和长处。你喜欢“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但不能大家只唱一朵“茉莉花”。羌文化更需与各种主流文化交流,才能多姿多彩,千年绵延。交流是对羌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创造和谐中华文化之必须。

4、在传承中进行保护

羌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是羌民自身,只有羌族人民有强烈的传承羌文化的意识,保护才能落到实处。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北川羌族年轻人,在四川师大就读,他为自己是羌族而自豪,不管天多热,他都身着羌服,讲羌语,唱羌歌,跳羌舞。在他的血脉中流淌的就是羌文化的基因。他去银川,在广场上激情地跳起羌族舞蹈,轰动全市。当地报纸作为头条新闻报道:“羌族青年热舞银川”。从北川全县来讲,传承羌文化就是要有意识培育、激励更多这样热爱羌文化的年轻一代。这是羌文化传承的根本生命力所在。

四、旅游市场是保护羌文化的最佳平台

旅游就是文化交流,旅游市场就是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而要使具有浓郁农耕文明特色的羌文化进入现代社会,旅游产品是最能奏效的载体。

通过旅游业来保护羌文化有四个实实在在的好处:(1)使历史的、沉淀的、封闭的静态羌文化演绎成当代的、鲜活的、开放的动态羌文化,从而给羌文化注入生命活力。(2)通过羌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化,羌族人民的收入由此得到提高,这就会加强羌民保护羌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意识,通过保护羌文化而得益是长远和谐稳定之道。(3)以动态羌文化为前导,将能促进对羌文化的全面保护。(4)随着动态传播,羌文化必定会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这将整体上提高北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进入国际旅游市场。

从震后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最具价值、最见影响力的羌文化动态旅游产品就是羌族民间艺术团。羌族的民居、饮食、服饰、歌舞、器乐、婚俗、节庆及都有鲜明的特色,其中民族歌舞和服饰是最有生命力最有价值的部分。如原始皮鼓舞、多声部合唱、瓦尔俄足、羌笛等,都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民间艺术团立足羌区,扎根民间,以挖掘、整理和展示羌族民间歌舞、服饰文化为已任,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人才,实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调研过程中,有这样一些记录:艺术团负责人杨华武,羌族,青片乡正河村党支书。全村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万人次;
所组建的五龙寨民族歌舞表演队受到游客一致好评,五龙寨也称得上是北川培养羌族歌舞表演人员的摇篮。编导韩树康,羌族,对羌族民间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又经过专业培训,长期从事羌族民间歌舞的收集、整理和排演,是有深厚民族文化根基和舞蹈编导才能的难得人才。民俗顾问赵兴武,羌族,1997年版《北川县志》主编,长期热衷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羌族;
民间手工技艺;
创意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03702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对于羌族特色传统手工技艺的挖掘大多仅停留于资料的收集,或者是依托于旅游业而进行的商业性开发,缺乏对羌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更少有人从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基于对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实地调查和挖掘,从历史渊源、目前面临的困境等方面阐述羌族传统手工技艺概况,探悉羌族主要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社会经济价值,以期为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和政府部门有关政策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建设中的部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提供智力支持。

1 相关理论综述

创意(create new meanings)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是指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认知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其明显的标志是具有知识产权性,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潜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实现的产业。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它可以融合到任何产业里,并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David Thirsby(1997)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其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根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可以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传媒产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本质是一种文化经济,也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自身的创造力,由原创激发的“差异”和“个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新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传承保护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只有在保护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实现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可持续性发展。

2 羌族民间手工技艺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羌族民间手工技艺发展现状

羌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羌族传统手工技艺技术精湛,手工艺品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羌族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集中分布在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如玉米酒主要分布在马槽乡,古羌茶艺主要分布在曲山镇、擂鼓镇,水磨漆主要分布在曲山镇。至2010年,绵阳市羌族各类不同级别(县级、市级、省级、部级和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69项,其中传统技艺类40项,传统美术13项。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基本保留着羌族的文化基因,得到了较好传承和发展。如现代羌人制作的羌绣、漆器、织毯等工艺,集功能性、本真性和装饰性等多种工艺集于一身,以其自身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地方情调、精巧的工艺世代流传,极大丰富了中华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内涵。

近年来,为大力弘扬羌族文化,各级文化部门一直非常重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尤其加大了对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力度。2005年以来,绵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着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研究和抢救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也组织人员通过普查、确认、整理、登记、建档等方式,记录抢救和保护了一批濒危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羌族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收集保存了一批珍贵的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实物。在41项羌族传统技艺类中,县级有26项,市级11项,省级4项(羌族水磨漆艺,羌绣,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族玉米酒酿造技术)。尽管如此,从所调查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羌族传统手工技艺都处于濒危状况,传承后继乏人。

从产业规模来看,2014年上半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第三产业增长8.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7.0%,比上年同期提升了32.4个百分点,其中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对第三产业贡献日益突显。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就业人数和产值,在所调查的北川主要羌族传统手工技艺企业中北川羌绣规模最大。2013年,北川羌绣企业及绣庄数量达到22家,全年培训绣工4500余人次,专业绣工达3000人,居家灵活就业绣娘达到1万余人,全年总产值4900万元,而其他几项主要羌族传统手工技艺企业的产业规模则相对较小。从企业数量来看,羌族玉米酒和古羌茶艺企业各2家,而水磨漆和北川草编企业仅各1家;
从从业人员来看,除了北川羌绣、北川草编较多以外,其他所调查的企业从业人员只有数十人;
从产值来看,除北川羌绣外,所调查的其他几家企业年总产值从一百多万至四百万不等,规模相对较小。

2.2 羌族民间手工技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传统技艺的传承就是要充分展示技艺的完整工艺流程,遵循系统完整的传统方法,对材料使用、使用方法和加工制作过程等进行本真性传承。然而长期以来,现代文明的流水化、无差异化生产方式对羌族传统手工技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非遗文化内涵遭到异化,手工技艺传承乏力,致使具有活态流变的传统手工技艺面临灭失危险。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羌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基本都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困,从北川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统计中可见一斑。如北川羌族自治县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羌族草编虽然建立了一些培训基地,但依然难以满足企业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人力资源问题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短板。数据表明,在所调查的手工技艺企业中,除了羌绣规模相对较大,其他规模均相对较小,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成为羌族手工工艺的主要障碍。

文化创意产业理论认为,创意的核心是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但在羌族文化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是关注如何保护羌族文化原生态的存在形式、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普遍缺乏创新。如相关产品缺乏创新。目前市场上的羌族手工艺品大多都拘泥于传统,过分注重保其原汁原味,普遍缺乏创意,民族图案本土气息过重,商品的观赏性与时尚现代感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羌族手工艺品的市场化开发,致使有些手工技艺传承保护面临极为困难的境地。

3 羌族民间手工技艺产业创新发展

3.1 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传统手工艺的衰落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而对羌族手工艺品进行创意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创新设计时,应立足羌族的传统文化,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科技发展,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合理运用到具体的手工艺品生产中,创作出具有新意、有羌族地域特色、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羌族手工艺产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否则,只有手艺没有创意,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就只能限于低端生产,其内部蕴含潜在价值和产业拓展空间就不能得到拓展。如将羌族草编与现代科技结合,研发动态的集声、光、智能为一体的作品,深受市场欢迎。同时,创新企业的思维模式,如在羌绣题材内容、工艺风格和表现力方面进行创新,应该在保持原生态艺术神韵的基础上,组建研发团队,创新羌绣题材和工艺,开发以羌绣折叠屏风、画框、羌绣DIY套画产品、羌绣保健香包、羌娃等羌绣创意产品。

此外,还可对羌族手工艺产业链进行创新发展,将其产业链条逐渐延长,向家居装饰和服装产业延伸,建立产业链式的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和商品街、专卖场、批发点等。如将传统的绘画与雕刻工艺应用于传统建筑与装潢,在保持手工艺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使其进入市场流通。

3.2 发展羌族手工艺体验经济

发展体验型手工艺文化,是以传统手工艺生产线打造文化观光体验区,走体验经济的发展路线。毋庸置疑,体验型手工艺文化是羌族传统手工技艺有效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传统手工技艺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文化,因此,羌族体验型的手工艺文化产业要以文化为核心,而其传承人是关键。为此,羌族传统手工技艺企业可以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学校开办非遗工作室或传习所,以生产促进活态传承,以生产促进文化传播,学生可以动手现场体验,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事实上,目前在绵阳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课外兴趣活动课和多个非遗工作室,广泛开展非遗知识和技艺的传承普及。如在陶艺工作室的传承人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创意设计制作陶艺作品,对传播文化、体验文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羌族体验型手工艺文化产业既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还可使非遗资源转化为体验经济,通过人人参与,分享传统,释放创造力,以实现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3.3 打造嵌入式合作创新模式

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创新发展应该坚持传承与发展并举的发展思路,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又要反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免破坏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根基。为了有效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技艺,依托深厚的羌族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建立嵌入式校企合作创新模式不失为有效的路径选择,从而引导和推进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产业化。

随着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立足本土经济,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服务成为地方高等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因此,羌族传统手工艺在发展过程中,应秉承“政校企研四方联动、产教融合共赢发展”理念,遵循“传承文化、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宗旨,与地方高校加强合作。目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羌水磨漆有限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羌族传统手工艺企业已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建立了深度的嵌入式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凝聚高校与社会的力量,在高校内建立嵌入式非遗工作室,开创性地培育热爱非遗文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技法精湛的民族文化工艺设计师,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平台,也为手工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

3.4 创新羌族手工艺产品营销手段

羌族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实施多元化的推广策略,可采用以下一些具体举措。

通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美术家网、雅昌艺术网、卓克艺术网、艺术中国网等网络媒体对羌族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免费的宣传和推广,推行线上营销、线下体验的全新营销模式;
利用国内几大知名综合门户网站如搜狐文化、新浪收藏、雅虎艺术等设立传统手工艺专区;
组织召开一些民族文化交流研讨会,或者申请举办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全国学术讨论会等规格较高的学术活动;
建立相应的生产合作社和协会等组织,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加工、销售队伍;
以城市为轴心,以旅游景区为销售链和售卖点,建立手工艺产品专卖街和销售点,并以市场为杠杆自我调控产品价格和品种;
结合羌族旅游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景观对地方旅游形象的宣传,同步加大对民族文化特色商品和手工艺产品的介绍和推介;
同时还可利用手工作坊、传承人传习所、博物展示宣传、DIY、休闲购物等要素进行产品销售;
举办和参加国际性专业技能比赛,举办中外产品对比、交流、观摩展览,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这些手段,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构建多元化的销售网络,以进一步扩大羌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4 结语

羌族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活态遗产,我们不能为了维持原态而希望遗产一成不变,这种过度保护往往会桎梏经济甚至是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绝对不能借传承保护之名,大行获取经济利益之实,对羌族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破坏性的开发。因此,我们认为,对羌族传统手工技艺应该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对其既要传承,也要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是羌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保护和利用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传承与发展并举的发展思路,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又要反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地追求产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
既要坚守羌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根基,又要实现其产业化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思豪.手工艺创意产业[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01).

[2]吴存东,吴琼.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01).

[3]储俊峰.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以及振兴的探讨[J].金田,2013,(11).

[4]高月红.关于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7,(05).

[5]周乙陶.经济转型时期的民族传统手工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6]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R].绵阳市文化局,2009,(09).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羌族 歌舞艺术 宗教功能

一、羌族歌舞与宗教的关联

羌族歌舞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十分有特色的艺术。近年不乏学人对其作深入研究。不过,我们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于羌族的“多声部民歌”这样的艺术问题本身,因为这样一来。本来同样应受到重视的羌族艺术在其社会行为中的功用问题便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如果忽略了艺术的功用。那么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实质上也只能是误解或者费解。马克斯?韦伯认为:当“艺术变成具有越来越自觉地被人所掌握的独立存在的价值的世界时。艺术就接管了救世的任务,而无论对此作什么解释。它使人超脱日常生活的例行公事,特别是超脱理论上的实践上的理性主义的日益增强的压力”。艺术与宗教,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具有同源性,它们如同双生儿一般互相关联着。羌族歌舞艺术显然也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它的背后往往存在宗教的身影。

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司马迁曾说:“大禹兴于西羌”。据说羌还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自称“尔麦”、“日玛”、“日麦”。古籍中也称作“西羌”或“西戎”。羌族在厚重而悠远的历史中为我们遗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就包括羌族独特的民族民歌和舞蹈。

羌族民歌体现了羌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在羌族,无论男女老幼都有一副善于歌唱的好嗓子。羌族人民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许多别具一格的歌谣,无论是劳动生产、婚丧嫁娶,还是宗教祭祀、节日聚会,都离不开歌曲。显然,羌歌已成为羌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因此羌族歌曲可以分为:劳动歌、爱情歌、仪式歌、节令歌、礼俗歌等。其中最能体现宗教功能的还是仪式歌。

当然,羌族人民不但能歌,而且善舞。羌族舞蹈往往是一次族群的集体活动。很多舞蹈都以村落(族群)为中心,以群体性的面目显现。羌族的舞蹈艺术往往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舞蹈行为所蕴含的符号体系总是暗含着村落与某个族群独有的文化与历史的记忆片断。羌族舞蹈主要包括:“布兹拉”、“萨朗”、“哟粗布”、“克西格拉”、“巴绒”和“哈日”六大舞组。其中“布兹拉”主要是作为宗教祭祀活动中。

尽管羌族有不少诸如祭祀、还愿、求雨、占卜、丧葬、驱魂辟邪以及各类节日、春耕秋收等活动都有受到羌族宗教的影响,然而,如果继续追问宗教是以何种形式得以依附到这些社会活动之上,最终必然会是让我们把落脚点归结到羌歌与羌舞上面来。“在羌族的表演艺术中,歌舞戏曲与祭祀是表达其自然崇拜与。并具有民族艺术特色和宗教文化色彩的文艺表演形式。”

歌谣与舞蹈都是少数民族人民表达生命的一种重要而且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说他们其对其生命意义认知的最为直接、原始、自然的述说。因此,考察羌族歌舞的宗教功能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羌族歌舞的宗教功能

(一)普及宗教观念

宗教观念是的前提,也是宗教的核心。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宗教观念,那也就没有必要进一步谈信仰了。因此对于宗教来说,普及宗教观念是首要的任务。由于羌人自古好巫的特点,羌族的还较为原始,他们崇尚万物有灵。因此造就了羌族的宗教观念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多神崇拜,其中主要是崇拜自然和崇拜祖先。

首先,从“羌”这个字来说,能够找到羌族的第一个神灵崇拜,也就是“羊”的崇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族对羊也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历史上,羌族素以善养羊著称。“羌族先民在牧羊的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被逐渐地神圣化。成为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继而演进到独特的自然崇拜——羊图腾崇拜。”羌族有一种名叫“老羊歌”的舞蹈。这个舞蹈很好地将羌族羊崇拜的宗教观念普及了。跳此舞者一般手持木棒或者挎着鼓,穿着无领老羊皮袄戴着羊角帽。俨然羊的装束。直观地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羊的崇拜。

再则,羌族极为崇拜自然。这反映在他们为自然诸神的崇拜。“自然界诸神主要包括天神、地神、火神、山神、树林神和牲畜神等”。比如天神“阿爸木比塔”是最高的神,传说就是他创世造人的。“在阿爸木比塔之下,有造天的神公木巴瑟,造地的神母如勿瑟:有掌管人间婚姻大事的女神俄巴巴瑟,有掌管人间投生大事的男神智比娃瑟:有火神蒙格瑟:有风雨神喝都:有管理百鸟禽兽的山神:有管理土地和庄稼的青苗神:有管理牲畜的羊和喝牛王神等。”通过羌族歌舞的艺术加工,羌人将这些神灵的传说制成歌曲传诵。比如每逢重要节日或仪式。羌人都要请端公演唱一段叫作《木姐珠与热比娃》的经文,这段经文记载了羌族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主人公也就是“木姐珠”与“热比娃”。他们被视为羌人的始祖。端公通过演唱这段经文以歌颂祖先、教育后人,不但有利于增强羌人的凝聚力。还有利于羌族多神灵崇拜这一宗教意识的宣传。

最后,羌族人民还在家中供奉包括祖先在内的家神,如端公家里供的“猴头祖师”,以及各行业供奉的祖师神。尽管羌族信仰、崇拜着如此之多的神灵,然而这众多神灵几乎都没有偶像,全部都是以白石作为象征,供奉于屋顶、神龛等各种神灵存在之处。这也是羌族民间宗教的主要特点。端公带领羌族民众颂唱经典往往是挑选在一些宗教祭祀、节日庆典、民风民俗等活动中。这样的活动一般都能很好地实现群众聚集的效果,这也为宗教观念的普及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和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营造宗教氛围

羌族歌舞艺术是迎合了本民族文化风格的。它反映着羌族人民自己的民族历史、习俗、生活和性格,因此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羌族的文化标识,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量,这种力量宗教氛围的渲染至关重要。

羌族歌舞多起源于祭祀,多是与自然崇拜有关的一种祭祀风俗舞,多是由“释比”(即端公,羌族民间非专职祭师,也是羌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主持,被统归为巫舞,端公一边跳巫舞的时候常会一边演唱《坛经》。《坛经》分为上中下坛三个部分。演唱时会根据法事的性质而选择不同的内容。“一般来说,上坛是神事,如庄稼收获后举行谢天还大愿等法事时。则须演唱上坛经:中坛为人事,如打太平保护以解秽、镇邪、招财进宝等法事时,唱中坛经:下坛是鬼事,如举行赶鬼驱鬼、招魂超度等法事时,端公须唱下坛经。”

比如,在羌族最为主要的宗教活动——祭祀中,最必不可少环节便是一种歌舞——“羊皮鼓舞”。在羌族南部方言里“羊皮鼓舞”又被称为“布兹拉”,是羌族宗教、社会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舞蹈形式,曾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羊皮鼓是“释比”的重要法器,羌语称之为“布”(即鼓的意思)。“羊皮鼓深约五寸,直径约一尺五寸,略呈椭圆形。鼓腔内有一握手的横木,还有一个小圆圈,单面蒙羊皮,白皮有小乌点为佳,用麂子皮作皮线绷在鼓沿上。牵系于小木圈内。鼓内还系有一对小铜铃,击鼓时隐隐能听到丁丁之声。”鼓铃声时而跳跃,时而沉稳。时而粗犷,时而优美,富有很强的感召力。“释比”敲击着羊皮鼓作法事的并吟诵经文,也就是《坛经》。根据祭祀活动的不同类型,羊皮鼓舞也被区分为各种形式,有独舞、对舞、集体舞等,在上坛和中坛的祭祀活动中。主要是跳对舞和集体舞。而独舞主要用于下坛的占卜和驱魔活动。

又比如一种叫做“曹盖”专门用来驱鬼辟邪的舞蹈,这种舞蹈的主持被称为“各部宗神”。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各部宗神起舞时都要戴羊角帽,反穿羊皮袄。扎一大羊尾,持牦牛尾而舞,仿佛是在用奇异的装束吓退邪灵恶鬼。

(三)传承宗教文化

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聚集着我国30多个少数民族,如此高的民族密度,不仅在我国堪称第一。即便放眼世界也是绝无第二,复杂的地形、险峻的地势,封闭了这些少数民族与外界的交流的同时。也为该地区独有的民族文化成长提供了沃土。羌族就是这个地区主要的民族之一。由于该地区的杂居特点。使得羌族与西南其他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羌族的宗教文化亦是如此,羌族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不仅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重要一脉,更是我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代表。

但是,羌族没有文字,只有本民族的语言,羌族的民族文化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相传的,这一方面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非常丰富与多样。另一方面也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零碎与碎脆。长期从事羌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的周毓华教授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一文中列举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三大困难:“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承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经过2008年的汶川“5·12”大地震,羌族主要聚居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茂县、理县,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独具特色的羌族文化遗产遭遇雪上加霜,全面拯救遭受巨大损毁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继续并重现辉煌,迫在眉睫。

羌族的歌舞恰恰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显示了其优势,这也与羌族文化传承的特色不无关联。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文化传承主要依赖于端公口授,端口又主要凭借着歌舞的形式。借聚会之际才使许多民俗得以存留至今。另外,在历史上,羌族曾有一段民族发展的血泪史。除了对抗艰苦的自然条件以外,还要面对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以及应付频繁的战事。“为此,作为羌族至高无上的宗教传播者。便利用舞蹈方式,以传播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使羌族宗教舞蹈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巨大作用。”比如,羌族有一个重大的文化活动——羌历年,过羌历年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便是跳“锅庄”。这种舞蹈是一种团体歌舞,又称“沙朗”,以轻快、热烈而著称,是一种具有浓厚游牧生活特色,进行祭祀性和娱乐性的歌舞。显然,羌历年这样的民俗文化如果没有歌舞艺术的支撑,很难传承下来。目前,羌历年已被认为是阿坝州藏、羌族共有的一种地方文化。

羌族歌舞承载着传承羌族宗教文化的使命,这一点是最为显而易见的。音乐是宗教的原诗,有了音乐,羌族的宗教文化才得以“诗意地栖居”在羌族文化的屋椽之下,而舞蹈则是这原诗的“韵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羌族歌舞是羌族宗教文化得以立足并传承的两个有力支点。

结语

羌族歌舞艺术与羌族历史一样悠久。在羌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扎根于云中羌寨,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人民和中外游客所钟情。然而,由于羌族这个民族的特殊性,他们的歌舞艺术也必然与众不同。羌族歌舞必将承担一些艺术以外的文化功能,尤其是宗教功能。研究羌族宗教可以帮助我们从精神层面理清羌族与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而这一切都应当从羌族的歌舞艺术着手。我相信,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羌族歌舞艺术必将成为一块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富矿。

参考文献:

[1][美]N.沃尔特斯托夫.艺术与宗教[M].沈建平等译,陆佑珊校.北京:工人出版社,2013.

[2]赵晓培.论羌族艺术中的自然崇拜与[J].世界宗教研究,2009,(02).

[3]王康,李鉴踪,汪清玉.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的信仰与礼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

[4]秀花,刘伟.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1).

[5]赵晓培.论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J].宗教学研究,2012,(01).

羌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外来文化譬如服装、电影、电视、音乐、电动玩具、网络等等丰富了羌族儿童的生活,羌区越来越快地融入了多元社会文化之中,但是儿童、青少年对本民族固有的认同感和依赖感也越来越弱。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应积极开展羌族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在幼儿教育中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引导。

一、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羌族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在“5.12”大地震中羌族文化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大批羌族文物在地震中被毁,甚至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丧生。2008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中国民族博物馆正式启动“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而教育则是持续传承羌族文化最为有效的途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本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还是本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亦或是价值倾向的熏陶,都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羌区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们更是有责任、有义务对羌区儿童做好羌族文化教育工作,培养幼儿民族特性。

二、幼儿羌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还未形成

绵阳市在“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总体规划中指出:“重建突出民族特色,尊重羌族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抢救和修复民族文化遗产,挖掘民族文化发展潜力。”在近几年的实施中,教育部门也确实突出了羌区羌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但所制定的针对羌族文化相关教学规章、教育计划还只是局限在中小学阶段,而作为教育第一环节的学前教育则被忽视,成为了教育的盲区。通过对北川幼儿园的调查了解得知,当地教育部门对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羌族文化的教育引导工作的意识还不够,相关的工作指导还很欠缺,政策倾向也并不明朗。针对幼儿开展羌族文化教育工作主要还是依托于幼儿园自身的园本开发和课程设置。

(二)幼儿园对于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力度还不够

在梳理以往研究中笔者看到,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或多或少都有羌族文化元素的体现,但由于创设者对于民族文化认知的狭隘性,使得教育开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1. 环境创设重形式轻内容。虽然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有意识地突出了羌族元素,但缺乏相应配套的具有羌族特色的游戏设施,或者是提供给幼儿可操作的民族特色玩具。整个区角设置在对幼儿开展羌族文化教育中利用率很低,基本成为了外界前来参观的风景。

2. 课程开发教师参与度不够。由于幼儿教师队伍中缺少具有羌族文化背景的教师,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并不是所有教师全程参与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师在课程开发上参与度低,且往往是在领导和组织者的带领下被动参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也就导致了开发的课程在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操作的可行性上大打折扣。

3. 课程选择未能充分体现羌族特色。课程的选择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羌区幼儿教师来讲,所选择的课程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入民族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就显得尤为关键。在研究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课程选择上融入的民族元素还是十分欠缺,无论游戏环节或是文化知识的引导都未能体现羌族特色,基本都趋向于大众化、主流化。

4. 课程实施存在形式化。如果说课程选择是根本,那么课程的实施操作则是关键。课程的具体操作实施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而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在对相关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形式化,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所调研的幼儿园其中的一项课程是从羌族的羌绣中提炼加工,将其作为幼儿园手工活的一项主要内容。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却仅在大班尝试,且图形过于单一,未能充分地发挥出这一课程应达到的效果。

(三)幼儿教师教育理念及自身民族文化积淀过少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在其著作《教育概论》中提到“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充分地准备和专业性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将会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优劣,特别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讲。通过调研发现,羌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缺失。

1. 自身民族文化积淀缺乏。据统计在“5.12”地震中北川损失了40余名幼儿教师,现有羌族幼儿教师只占18.5%,而且其中一部分羌族教师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被划分为羌族,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羌族,对羌族文化知之甚少,以致在教育中缺乏传承羌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由于震后政府放宽幼儿教师招收条件,凡是全日制幼儿师范学校中专及以上学历应、往届毕业生,年龄28周岁以下均可报考,这就导致于17.6%的新进幼儿教师学历只具有中专学历,他们认知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对于羌族文化传承难以深入理解。

2. 教育理念的不完善。由于幼儿教师其自身能力素质的局限性,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形成针对羌族特点完善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不完善也导致了课程的选择开发以及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不合理、不完善、不具有民族特色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羌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对策探究

(一)加大课程开发力度

加大羌文化园本课程开发力度可以从环境创设和资源整合两个方面着手。

1. 环境创设。环境创设主要是语言环境和教学环境。羌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羌族的历史历来都是口口相传,所以说羌族文化的传承首先要从语言抓起,要营造羌族语言环境,使羌族儿童产生本民族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其次,羌族文化内容广泛,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特点选择民间流行的“衣、食、住、行”,歌谣、舞蹈、传统手工艺等内容,在园区创设体现羌族特色的区角,营造具有羌族特色的教学环境。

2.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指将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衔接。幼儿教育并不单单是学校的单一行为,家庭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不但可以从中获得正确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幼儿教育过程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另外,社会资源的介入会更加保证课程内容的充实性和多样性。羌区丰厚的社会资源,譬如羌族历史古迹、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团体等等羌族元素,在课程开设以及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加以整合。

(二)优化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资源关键就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规范教师引进制度。由于“5.12”震后恢复重建中教师引进政策的放宽,加之羌区生活环境的原因,优秀教师不断流失,使得当下羌区幼儿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羌区教育部门应当从教师引进制度以及改善教师待遇角度入手,在加大优秀幼儿教师引进力度的同时,做好栓心留人工作。

2. 利用高校资源注重职后培训。对高校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定期将优秀幼儿教师送往省内对口高校培训对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完善以及教学思路的更新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与省内高校建立“对口建学”关系,通过高校优秀的教师和理论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

3. 培养“羌汉”双语教师。针对羌区羌族幼儿教师偏少的现状,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在省内对口高校举办“特招班”,通过“特招”、“特训”、“定向就业”的方式,从羌族优秀高中毕业生里面选拔培养“羌汉”双语幼儿教师。

(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突出民族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