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热爱生命杰克伦敦【五篇】

时间:2023-07-05 16:35: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当然!”我说,“我看过一部电影,名字记不太清楚了,就是根据杰克・伦敦的小说改编的,印象非常深刻。”“《海狼》?”尼尔问道,“还是《旷野的呼唤》?”我极力回忆着,“说的是在阿拉斯加淘金的故事。”“那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热爱生命杰克伦敦【五篇】,供大家参考。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五篇】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范文第1篇

“当然!”我说,“我看过一部电影,名字记不太清楚了,就是根据杰克・伦敦的小说改编的,印象非常深刻。”

“《海狼》?”尼尔问道,“还是《旷野的呼唤》?”

我极力回忆着,“说的是在阿拉斯加淘金的故事。”

“那就是《旷野的呼唤》。”尼尔肯定地说,“有人从加利福尼亚偷了一条狗,带到了阿拉斯加去拉雪橇。”

“对!”我兴奋地把手一拍,“那条狗很棒!后来跟着一条母狼跑了,生下了一窝幼仔。我之所以对那部电影印象深刻,是因为我猜测,后来的爱斯基摩狗,可能就是它们的后代。”

“也许是吧。”尼尔表示怀疑。

“杰克・伦敦到过阿拉斯加吗?”我问道。

“是的。”尼尔指着书架说,“你可以看一看这本书。”说着,抽出了一本书递给了我,“19世纪末,美国掀起了寻找黄金的热潮,杰克・伦敦到阿拉斯加中部的一个小镇去当掘金工,虽然没有找到黄金,却为他后来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我接过书一看,是《马丁・艾迪》,便对尼尔说:“这本书我在美国就看过。”

“这实际上是他的自传体小说。”尼尔指着书的封面说,“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杰克・伦敦。”

“我也是这么认为。”我说,“书中的主角,实际上也就是杰克・伦敦,吃了许多苦。所以我常常说‘吃苦是福’。”

“也不一定。”尼尔轻轻地摇了摇头,“有些人吃了一辈子苦,并没有享到什么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从吃苦中悟出一点道理来。杰克・伦敦正因为有所感悟,把他吃的苦变成了感人的故事写了出来,才变成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很对!”我非常佩服尼尔敏锐的思维能力,“有许多人吃了一辈子苦,却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在苦难中死去。所以应该说‘吃苦是福,重在感悟’。也就是说,吃苦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关键就在于,要从吃苦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这就是文化。”尼尔总是喜欢一针见血,“人类之所以能和动物分道扬镳,正是因为人类能在苦难中不断有所感悟,从直立行走,到使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到抽象思维,到语言文字,到诗歌、小说,到电影、电视,都是人类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例如,杰克・伦敦出身贫寒,是个私生子,从小被遗弃,饱受欺压和,被迫混迹于社会之上,打架斗殴,哄抢扒窃,成了一个流氓小头目。后来他还当过水手,失业以后变成了流浪汉,被抓进了监狱。直到那时,他才顿悟,于是痛下决心,浪子回头,刻苦学习,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动物不会感悟,记忆的东西很少,主要依靠本能的反应,也就没有文化。”

“但是,”我说,“杰克・伦敦命运的改变,与一个人密切相关,是一个姑娘,小说中的名字是茹斯(Ruth)。是她把马丁・艾迪,也就是杰克・伦敦,引上了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

“茹斯的原型实际上是杰克・伦敦的女朋友。”尼尔说,“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由此可见,”我笑着说,“爱情的力量是很大的,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那当然!”尼尔似乎深有感触,“爱情是人类文化中最重要的篇章!然而,决定人们命运的,最终还是思想观念。杰克・伦敦实际上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憎恨剥削和压迫,向往社会主义。但是,他所想象的社会主义,却掺杂了许多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无拘无束的个人主义的思想。这些观念,在他大脑里根深蒂固,致使他无法摆脱从小养成的自由散漫、放荡不羁的恶习,最终因为酗酒过度、债台高筑而自杀。”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范文第2篇

该作延续了杰克·伦敦小说的“生存”主题:生命总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获得意义与力量。这本书是史上最伟大的狗的故事,同时也是对人类灵魂最奇妙的深层动机的研究。巴克不仅仅是一只狗,他还具有人类的特征。通过将巴克的态度和行为与主人对待巴克的方式相比较,分析巴克对约翰·桑顿之死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对人性的渴望。巴克的生活经历与作家本人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对于巴克作为雪橇犬的经历的描述都与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显然,作者描述了巴克的生活和命运的同时,也讲述了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同时,作者也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和反思的理解,以及通过巴克的苦难表达了对人性的渴望。

一、巴克的形象——杰克·伦敦思想和情感的反映

巴克的形象是个复杂而多维的,它遭受迫害、剥削和压迫,这反映在读者头脑中的是残酷的、不公正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贪婪,以及大量劳动人民的饥饿、寒冷、痛苦和死亡。但巴克勇敢无畏,有勇气去战斗,一直和命运在进行着斗争。尽管人类社会充满压迫,但巴克身上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的对抗力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巴克拼命地征服别人,征服世界。

巴克是一面镜子,通过它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人性”,在晴朗的阳光下,它有着像羊一样的善良的一面,但一旦遇到严酷的环境,这种“善”就会毫不犹豫地退出,退得丝毫不留痕迹。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阶段,同情或宽容代表着软弱,人类已经退化到最原始的存在状态。这是适者生存的时代,与文明无关。野性是生命的精髓,如果沒有这种野性,生存都是不可能的。在小说中,作者用人类的本性描述了狗的心理。巴克意识到,在原始的生活中,宽容是不存在的宽容,宽容很可能导致死亡。这是巴克的心理反思,也是淘金热时代人心的缩影。野性总是呼唤着巴克,它身上的“善”中也在严酷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巴克不是杰克·伦敦的想象。从巴克的悲惨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子。杰克·伦敦是一个私生子,所以他把巴克描绘成圣伯纳德和苏格兰牧羊犬的孩子。杰克·伦敦出生时没有父亲,因为他父亲抛弃了他。由于长期遭受折磨,他对继父充满了感激和同情,就像巴克对桑顿的感激之情。杰克·伦敦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不幸的命运把他扔进了角斗士的生活舞台。当他十岁的时候,他在街上卖报纸。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进了一家工厂,当过童工。他在旧金山也曾是一个“小偷”,他和船上的船员一起去了日本一年多。19世纪末,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杰克·伦敦参加了罢工,在全国各地四处游荡。他甚至被警察以流浪汉的身份被逮捕,并被罚作了一名苦役犯。艰苦的经历使他对“文明社会”有了更为无情和深刻的理解。他对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和所谓的“文明社会”里的挣扎感到愤怒。他认为社会中充满了无休止的阴谋,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因此,杰克·伦敦展示了许多痛苦的人生哲学和人生经历。

二、巴克的形象——杰克·伦敦精神追求的象征

可怜的生活让杰克·伦敦目睹了人类遭受苦难和不幸的经历,因此,他可以对社会的真实面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还把这些放在他的作品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与小说中严酷的自然环境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与资本主义社会一样,自然环境充满了竞争、危机和挑战。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压迫和剥削的强烈不满,以及他对现实世界中的人民权利的强烈不满。除了约翰·桑顿之外,书中的人物都非常贪婪,冷漠,对待巴克态度非常恶劣。作者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反抗精神和对资产阶级文明的反抗,在《野性的呼唤》中渗透了出来。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将狗与人进行了比较,狗和人类的本性都是统一的。巴克体现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他对不公正社会的愤怒。巴克是杰克·伦敦思想的化身。巴克的反抗最终赢得了胜利,这也是信念的胜利,因为他相信无产阶级一定会通过斗争赢得胜利。巴克,在所谓的“文明社会”里的英雄,遭受了巨大的悲剧,成长并最终恢复了野性,跑进了野生森林,完成了他的反抗。巴克回到了荒野,回到了大自然,回到了最初的生活状态。他表达了想要唤醒人们对他人的爱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所谓人类文明的失望和对人类的渴望和追求。当《野性的呼唤》出版时,它受到大众的欢迎。这是杰克·伦敦的第一次成功,同时,这本书保证了他作为作家的前途,并帮助他赢得了读者,使他能够成为职业作家。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范文第3篇

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是矛盾纠结的。不知为何,“他”要魂牵梦绕“比尔”,尽管他们俩有着天壤之别。比尔贪财,所以他从头到尾,直到死,身边都有那袋粗沙金,毕竟这是他一年没日没夜劳动的成果,甚至是他妻儿的祈盼和自己的未来。但,比尔最终是失败的,败得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而“他”是明智的,他知道,唯有“舍”,方能有所“得”。他也曾试图去保留自己的“金沙”, 哪怕只是部分,但最终也舍弃了,因为生命的存在本真最终战胜了对财富的占有欲。

也许是因为他的牵挂,所以读者对比尔的恶劣人品有了清晰的认识。同伴危难时刻,比尔绝然地抛下同伴,“头也不回”地先走了,但“他”终于一直记挂着比尔――这个不顾同伴死活的人。他不得不这样记挂,不然就用不着这样拼命,早躺下来死掉了。

为什么“他”要用自己的矛盾心理来欺骗自己?因为信念,因为生命需要信念方能更顽强或更幸福地存在。当他获救后呢?“他又含含糊糊地、不连贯地谈到了他的母亲,谈到了阳光灿烂的南加利福尼亚,以及橘树和花丛中的他的家园。”他惦记的是温馨的场景、永远的亲情和美好的家园,我们生命的可爱之处恰恰就是这些。

文章中,“狼”再次 “粉墨登场”了。当然此处不是蒲松龄的创作空间,对狼的定位也并非是简单的老奸巨猾,而是富含生命本真的个体―更纯粹,更实在。狼和“他”是一对为生存而矛盾对峙的活物,他们之间并非猎手和猎物间的实力悬殊。但是,毕竟有为“人”的聪慧,于是,“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面对看似没有悬念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一匹“病狼”尚且能如此地锁定“猎物”,那号称“仅次于人聪明的狼”的群族呢?那些在食物如此贫乏时的其他凶残的狼呢?面对唾手可得的食物,是狼群太大意了,还是“他”太幸运了?当然,我们此时对行文的一些疑问不是对作品的否定,更不是对生命的否定,恰恰相反,我们更愿意怀着感动与敬畏之心相信坚韧者活着,幸福地活着――因为“他”太真实了,真实得让人能切身感受到“茹毛饮血”时代祖先的不易,让人能用心灵去感悟到生活的艰辛困苦和触目惊心。

杰克・伦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简单而强大的“人”,和海明威的“老人”相比,前者的“穿透力”更在于其“生命”本真的无穷大的释放。回头一想,不禁感叹:荒原也好,大海也罢,不是地狱,而是生命强者的――战场!

课文背后的故事: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范文第4篇

他们眼中的奥运火炬

说起如何在火炬竞赛中脱颖而出,爱德华和杰仍然觉得自豪,但已经不像当初那样雀跃,毕竟这事儿过去两年了。

2010年,设计协会(Design Council)和伦敦奥运与残奥会筹备委员会(LOCOG)组织了国际性的火炬设计竞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设计机构参与竞争,递交各自的方案,最后几乎是万里挑一,候选名单上留下了5个名字,爱德华和杰创立的巴布尔-奥斯戈比公司就在其中。除了我们看到的正在英国各地移动的这把金灿灿的火炬,爱德华和杰提交的方案里还有其他的设计,“但在候选名单出炉之后,主办方只给了我们10天的时间将设计图变成实物,时间非常短,只够去完成其中一个”。他们接受采访时说。而事实证明,在只有一次机会的情况下,他们选对了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伦敦奥运火炬的样子。

有别于以往任何一届,他们设计了一把三面体结构的火炬。这并非单纯地出于设计美感,而是隐含着多重含义和想象。在开始设计火炬的时候,爱德华和杰进行了大量的搜寻工作,发现本届奥运与“3”这个数字特别有渊源,存在着很多奇妙的事实:“这是第三次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分别是1908年、1948年和2012年);
奥运的口号是三个词:更快,更高,更远;
2012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是:运动,教育和文化。”他们这才把“3”作为重要元素,设计了这把火炬。

同时,火炬上的8000个洞无论从设计还是象征上都有其意义。它们代表参与火炬传递的8000个火炬手,以及他们将跑过的8000英里。“颜色我们选择了金色,因为对于奥运会来说,这一颜色无疑非常贴切。”

这样一把火炬是很难有人会拒绝的。于是,经过这个时间极短、强度极大的创造过程之后,他们当选为伦敦奥运火炬的设计师。“这是非常巨大的荣耀。”他们说。

随后,他们又根据实际情况对火炬设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适当地减少火炬的重量和材料数量,使之可以很容易地紧握,并确保火焰产生的热量在散发的时候不会导向手柄。火炬由可回收的铝制成,是有史以来最轻的奥运火炬,因为这一次奥运火炬传递中最年轻的火炬手只有12岁,而年纪最长的是100岁,火炬越轻,越能适应不同的人群。

“我们设计的火炬就像一个有拉力、有触感、可使用的运动装备。”两位设计师解释,“它之所以被设计出来,是因为要被使用,所以我们尽量避免使它看起来像一个纪念品。”在他们的设计观念里,奥运火炬必须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它表达的是关于传递和民族的故事,同时又反映伦敦和英国走在设计和制造业的前沿。希望每个人都会因为拿着它而感到自豪。我们认为这个火炬很好地代表了英国,它不仅有一个经典的外形,而且融合了现代的锻造技术—它的穿孔用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激光切割机完成的,每秒钟可穿16个洞(所有火炬加起来共总有640万个洞)。”

现在,他们天天都关注奥运火炬的传递情况,也许,只要等到主火炬被点燃的一刻,他们才会确信自己设计的奥运火炬顺利完成了历史使命。

他们眼中的伦敦

爱德华和杰是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读建筑时认识的,也是在那时候,他们才从各自的家乡搬到了伦敦。

1996年毕业后不久,爱德华和杰共同在波多贝罗大街(Portobello Road)的一间公寓开始了设计生涯,创立了巴布尔-奥斯戈比公司,涉猎众多领域,并以出色的设计赢得了国际声名。他们获奖无数,设计作品范围横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产品设计。虽然学的是建筑,但他们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设计:卡佩里尼(Cappellini,意大利顶级家居品牌)、弗洛斯(Flos,意大利灯具品牌)、威达(Vitra,瑞士时尚家居品牌)、索尼等请他们进行产品外观设计,他们甚至为可口可乐设计饮料容器,也为Levi’s做塑料衣架,跨度非常大。

“我们喜欢选择跟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合作。既能工业生产,也能手工制作。有能力兼顾到多方面,是一件令人感到兴奋的事。”

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了20年,他们都热爱这座城市。“我很难想象在伦敦以外的地方工作。多种多样的文化和种族构成今天这个我看到的最令人兴奋的城市。”爱德华说。杰则认为伦敦有一种张力,“它总是让我觉得充满创造力。它有太多可以欣赏和感受的东西,而除去它的激情,还有许多安静的地方,公园和秘密的所在,等着人们去放松身心。”和杰一样,爱德华也喜欢伦敦的公园、伦敦的文化,喜欢这里的多元和包容,但过度拥挤的人流,不顺畅的交通,以及多雨的天气,也让他们烦恼不已,这大概也是每一个生活在伦敦的人对它又爱又恨的缘由。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费文化 追梦 抗争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为“世纪之交美国作家对商业文化的书写”;
项目编号为2016421Y

一、引言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主人公马丁・伊登原本是个出身卑微,才识浅薄却又勇敢正直的水手,因对偶然结识千金小姐露丝,一见倾心,从而决心发愤自学,成为作家,以获佳人芳心。为了爱情、事业双丰收的远大理想,马丁一路抗争:在自己“文明化”初期,他默默反抗着同阶级家人和伙伴们的误解;
在稿子不被“编辑机器”接受,生活贫困潦倒之际,不顾恋人的反对,依旧坚持写作;
最后,在认清资产阶级虚伪,萎靡与做作的真实面目之后,马丁还是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对这个无情的世界进行最后的反抗:摒弃成名后的富裕生活,走向海底的“理想国度”。马丁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

一直以来,关于《马丁・伊登》的研究有很多,申利锋曾将其概括为三个视角下的研究:作品的自传性视角,社会历史批评视角,以及文化哲学视角。[1]视角一主要探究故事主人公马丁・伊登与作者杰克・伦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者有焦建平,崔雅萍等人[2];
视角二则主要探究“美国梦”的幻灭[3],马丁悲剧的根源[4];
视角三则是从超人主义[5]、自我存在主义[6]、新历史主义[7]等方向进行分析。

而本文把杰克・伦敦及其创作放在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消费主义日益兴起这一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从马丁的个人抗争着手,分析马丁这个人物形象,力图借此解读伦敦通过他笔下的马丁・伊登表现出的对社会和时代的理解,从而对当代中国提供借鉴作用。

“马丁生活在19世纪末,正值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之际,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林瑜:74)[4]。这正与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相符。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爆出大量与炫富,爱富相关的新闻。大众传媒也不再似从前那般,以质量作为评价基准,而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以金钱为导向,忽视背后的道德价值。因此,深挖马丁的时代抗争对当代中国人民认识自我与社会,重新自我定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丁与资产阶级的对抗,同本阶级内部的抗争,以及马丁的自我对抗这三个方面来展开。

二、与资产阶级的抗争

(一)思想蒙昧期的抗争

故事开端,马丁还只是个普通的水手,他粗俗、无礼却又健壮、勇猛,心地善良。他因机缘巧合搭救了阿瑟(露丝的弟弟),便受邀来到了罗斯家,见到了“仙女露丝”。一个工人阶级突然来到了资产阶级豪华奢侈的殿堂,难免会有些拘束不安,马丁亦不例外。他进屋后“战战兢兢”,生怕自己撞上屋内的饰品;
吃饭时又担心发出声音。但“马丁不是温柔的羔羊,他的好胜性格决不允许他当配角(吴劳:16)。[8]”

于是马丁扮演说书人的角色,讲述自己的海上历险记,从而在资产阶级宴会上赢得了权威和合法性。脆弱的资产阶级根本无法抵御他身上散发出的活力(Yung Min Kim:06)[9]。之后,_斯故意弹钢琴,向马丁显示两人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而马丁的想象力,带着他飞向异国的奇异场景之中,在那,马丁是主导者(Yung Min Kim:07)[9],露丝计划泡汤,马丁再次成功地反击了高高在上的资产阶级,夺回了主导权。

虽然马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女神露丝”之间隔着万水千山,但是他不甘心,决计同命运抗争,从细微处一点一滴改变从而成为能与罗斯相配的文明人。于是,马丁开始学习刷牙,熨衣服,让自己的外表看起来更加整洁;
他开始频繁地跑图书馆借书看,充实自己的内在;
还努力参透语法书,从而纠正自己粗俗的发音。可以说露丝是马丁梦想的起源,也是马丁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奋斗的重要助力。在一开始,他能够跨越阶级去爱一个人,并为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对资产阶级的抗争。他不拘泥于自己的阶级!他的喜欢并非一句空话,他不是一个空谈家,他脚踏实地的用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计划来接近自己的女神。

(二)思想成熟期抗争

当马丁真正跻身主流文化群体,剥掉其陌生化的面纱后,马丁开始对主流文化的真实感产生深刻的怀疑,抗争的话语愈发强烈(段红玉,段红燕:135)[10]。他起初对露丝“进行反抗”,从原来“在她面前,他不过是个小学生,讲起话来也活像个小学生”(吴劳:111)[8],到开始不顾自己对露丝的爱,决定不学拉丁语来提高自己的所谓修养;
他不理会露丝多次的劝诱,成为一名像巴特勒先生一样的律师,而决心将写作事业进行到底。露丝曾在心里思索道“他可变得愈来愈倔强,不肯让她照她父亲或者勃特勒先生的形象来塑造了(吴劳:191)[8]。”

之后,马丁对维护资产阶级社会等级秩序的正统知识提出质疑。他发现书本里的知识大都缺少实用价值”(段红玉,段红燕:136)[10]。在与露丝的一次约会中,马丁就严厉地批评了普莱普斯、范德尔瓦特以及那般英语教授,认为他们的脑袋里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即使这让崇拜正统思想的露丝不解与吃惊。两人对歌剧又起了争执。马丁觉得大歌剧就是骗人的东西。他对露丝说道“如果我不喜欢一样东西,脆就是不喜欢,一句话完了;
天底下就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叫我学别人的样来喜欢一样东西,光因为我的同胞们多半喜欢它,或者假装喜欢它。关于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问题,我不会赶时髦(吴劳:196)”[8]。马丁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会随波逐流追随大众以显示自己的“修养”,他勇敢的同正统思想作斗争。

四、自我抗争

马丁也是个普通人,即使他比常人坚韧,勇敢,自信,可是面对自己阶级的人们一次次的暗示:姐夫的嘲讽,姐姐的劝诱,丽达的诱惑,以及资产阶级的遥不可及的现状:阿瑟家豪华的陈设,露丝的“美丽纯洁”以及编辑们一次次退稿的打击,他在追梦的初期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这时,他的文学之路上的另一个对手,就是他自己,他还需要进行自我抗争。

当姑娘们对他眉目传情时,他想到“他明白,要是自己属于露丝的阶级,这两个姑娘就不会主动来这一套;
她们每对他看一眼,他就觉得自己的阶级一把用手拖住了他,不许他向上爬(吴劳:46)”[8]。很明显,即使此时没有人明目张胆地指出他与露丝的差别,他心里仍然涌现出一股无力感。但感伤归感伤,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憋足了劲儿改造自己,让自己配得上露丝。他学会了打领带,洗牙齿,穿合适的衣服,看更多的书,纠自己的发音,做一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使自己与之般配。

为了抓紧一切时间写作,马丁每日只睡五个小时,“闹钟的叮铃声没停,他已经连头带耳地浸在脸盆里,被冷水刺激得直打战了(吴劳:132)[8]。”“镜子上贴着注明了解说和发音的生词表;
他刮脸、穿衣或梳头的当儿,把这些表一遍遍用心默记。火油炉上面的墙上也贴着一张张这种表,他做饭或洗碟子的时候,也把它们用心默记在那狭小的屋子里(吴劳:186)[8]。”凭着惊人的耐力,他没日没夜,争分夺秒奋力写作,与时间赛跑。逐梦的自己与那个渴睡、饥饿的自己做着斗争,马丁挑战着自己的生理极限。

当投出去的稿子一次次无情的寄回时,他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你这个傻瓜!你想写作,你尝试写作,可是你心里却一点可写的东西也没有。你心里有些什么呀?只有一些孩子气的想法,一点也不成熟的感情,好些没有好好吸收的美,一大团黑黝黝的无知,一颗被爱情充塞得快要迸裂的心,还有跟你的爱情一般庞大、跟你的无知一般无用的野心(吴劳:104)”[8] 。此刻毋庸置疑,马丁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一直以来顶着压力创作的马丁,兴高采烈地寄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后,得到的却是一堆退稿信。纵使自信,乐观如他,也禁不住感伤起来了。可是马丁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这种悲观情绪,没有一直意志消沉下去,而是下苦功,读更多的书,写下更多的作品,为自己的作家梦进一步奋斗。

故事的结尾,马丁终于成了知名作家。但此时,马丁已看清了资产阶级虚伪做作、华而不实的真面目,众人的追捧不过是跟风而已,又有几人是真心欣赏?马丁这时也曾自我挣扎过,存过与这世道同流合污的念头,但是本心难违,马丁要的就是那干干净净,以才服人的“上流社会”,既然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那便去另一个世界吧!

五、结语

虽然马丁・伊登最终选择自杀这种在外人看来消极的抵抗方式,可他那种不屈不挠,憋足了劲儿奔向梦想的魄力与毅力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之情。伦敦并没有将马丁的死视为一种自我毁灭而是将它看做一种举措,来反抗表面上文明但实际上极具压迫性且毫无意义的资本主义社会(Yung Min Kim:16)[9]。伦敦将马丁的死视为胜利,将马丁的自杀形容为重生(Yung Min Kim:16)”[9],在那里,“五彩缤纷的光辉,沐浴着他,覆盖着他的全身。”他是那个时代的勇者,物欲横流的肮脏世界玷污不了他的那颗赤子之心。他一路抗争而来,一路高歌前进,他为梦而生,亦为梦而死。既然现实世界里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他就在梦里找寻吧。或许也只有那浩瀚无边的大海,才能收容下@般纯真的赤子。他的存在,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总有如同马丁这般的赤子,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的纯真梦想,抛头颅,洒热血,顽强抵抗,畅快淋漓一场。

参考文献

[1] 申利锋.《马丁・伊登》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J].外国文学研究,2015(3):87-94.

[2] 焦建平,崔雅萍.生与死的转换――论杰克・伦敦与《马丁・伊登》主人公命运的重叠[J].外语教学,2009(2):76-78,82.

[3] 连幼平.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悲剧――试比较马丁・伊登与嘉丽妹妹的美国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1998(2):205-208.

[4] 林瑜.强者的悲歌――试论马丁・伊登悲剧结局的根源[J].大众文艺,2010 (18):74-75.

[5] 薛晓林.简评杰克・伦敦描绘的马丁・伊登的超人艺术形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8).

[6] 李怀波.马丁・伊登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探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5(2).

[7] 林国浒.对抗与妥协:新历史观照下的《马丁・伊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9):57-59.

[8] 杰克・伦敦《马丁 伊登》[M].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 Yung,Min Kim.A "Patriarchal Grass House" of His Own:
Jack London"s Martin Eden and the Imperial Frontier. 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Vol.34,No.1(Fall,20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