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课程思政论文【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5 17:1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由于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不同,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从各个教学环节中去设计与改革。以下将从课程大纲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创新、考评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课程思政论文【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课程思政论文【五篇】

课程思政论文范文第1篇

由于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不同,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从各个教学环节中去设计与改革。以下将从课程大纲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创新、考评方式的改进等方面,探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制定明晰的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和教学计划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也规定了教学方法及进度等。其中,教学目标一般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于受考评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以前在制定课程大纲时,大多只重视前面两个维度,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将重新审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制定明晰的课程大纲,才可能使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于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指导思想出发,在制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纲时,应当使学生既能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全面的认识,对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了解我国先民们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而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二.选定恰当的课程内容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为了实现课程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应该选定恰当的课程内容开展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包含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阅读内容,主要是指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这些选定的课程内容,既可以是歌颂光明、进步的诗文,也可以是批判黑暗、腐朽的作品,其主题与思想情感应该是积极进取或健康向上的。

根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特征,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可考虑先凝练几个主题,再按照各个主题选择合适的作家作品来匹配。关于主题的分类,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存在多种多样的分法。一般而言,可分为爱国忠贞、民本情怀、进取励志、高洁清廉、情谊仁爱、勤劳节俭、民族智慧等类。而相应的作家作品,也有多种选择,如:爱国忠贞类,选讲陆游《示儿》、岳飞《满江红》、文天祥《过零丁洋》等;
民本情怀类,选讲屈原《离骚》、杜甫“三吏三别”等作品;
进取励志类,选讲曹操《龟虽寿》、杜甫《望岳》等;
高洁清廉类,选讲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于谦《石灰吟》等诗歌;
情谊友爱类,选讲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客至》等;
勤劳节俭类诗,选讲范成大《田园杂兴》、陶渊明等人的诗歌;
民族智慧类,选讲苏轼、王安石等宋代人的诗歌。当然,有不少作品具有多重教育意义,例如屈原的《离骚》既饱含忧国忧民的情怀,又不乏进取励志的警句。以上多以诗歌为例,在散文、戏曲作品中也有大量爱国、励志、清廉等方面的内容可供选择。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一般是按照作家生平介绍、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作品艺术特色小结的程序开展教学。授课完毕,学生则背诵知识要点以应付考试检查。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机械记忆。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学生感到学习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引导教育结合起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结合,追求“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设计的教育模式,应当充分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屈原《离骚》这篇作品为例:在学习作品文本与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后,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屈原为何受冤屈被流放,屈原忧国忧民的表现等。通过课堂上积极探讨,屈原高洁的人格与强烈的爱国精神自然凸显出来,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师生们思想也得到了洗礼,从而达到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是从外的灌输教育,而是从专业知识的内涵中挖掘思政要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材中的作家作品大都具有思政元素,只有把教材内容讲深讲透,在熟悉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真正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作家作品产生共鸣,读者才能在思想上受到洗礼,以达到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是不需要去教材外寻找思政辅助材料的,教师备课、学生预习都应该以本课程教材为本。

具体而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强调学生自学环节。学习、分析文学作品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与感受,这个过程是教师不能代替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多介绍古代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做到知人论世。由于时代久远,古代文学作品作家所处的环境、生活方式与当今社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在体验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必然产生隔阂。例如:思乡、羁旅的情愁是古代诗词的常见话题,而当今世界通讯、交通发达,回家或与人联络十分方便快捷,今天的读者也就很难真切体会到古人思远、怀人的情感了。再次,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讨论、互动环节。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等抒情类作品较多,即抒情文学发达。此类作品内涵丰富、意蕴无穷,读者的阅读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在讲授时应增设讨论、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及时分享自身的阅读体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必然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其中只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感受,讨论结束时,则加以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体会真切、收获满满,教学效果也得以提升。

四.改进考评方式

成绩考评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往的考评多采取试卷的方式,通过卷面成绩来确定学生的课程结业等级。此种考评方式过于单一,且评价结果不能确保客观、公正。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除了考评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评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故必须改进考评方式。

首先,避免单一的考试考核,采取多元的考评手段。试卷考评只能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衡量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成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背诵几篇作品或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还应当强调领会、感受古代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爱国精神或高尚情操。因而,本课程应重视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心得。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总结等学习过程与体会,都应纳入课程的考评中。由此,学生的学习笔记、课堂的发言记录、课后的学习反思或提交的学习心得,都是本课程的考核内容与凭证。

其次,试卷考试多设置主观题。试卷考试有其合理性,不能完全抛弃,但在题目设置中应多作改革。学生在客观题上的得分,能反映出其相关专业知识点掌握了,主观题的得分则反映其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了。通过主观题的设置与回答,能较好地测试出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如:以明代于谦《咏石灰》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学习的体会。此类考题不设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表述话语给分。通过考试,可以评定学生对于谦诗歌中表达的忠贞爱国情感的理解程度,既测试了学生受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思政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机制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教育,但同时,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使其由“自然人”转变成“文化人”的过程――“文化化人”的过程,充分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文化属性的学科。本文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展开讨论,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辩证意义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播机制。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意义

几千年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张的仁爱、诚信、爱国、奉献和自强等美德,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推进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它已经深深地内化为人们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美德的教育,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及效果的必然要求。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人总是存在于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当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精神基因时,便赋予了个人主体以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国民性。因此,人们在行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带着一定的性格倾向和的隐性文化素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隐性地支配着中国公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对于中国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作为一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功效,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张祥浩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塑造人和培养人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与马列主义,与现代化并不冲突,而且可以相互融合。”[3]王东莉也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厚土壤中,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价值吸收和开发利用,进行重新开掘、认识和评价,……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基本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离开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环境的制约,不可能游离社会文化发展的格局来进行封闭工的教育,而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上进行。”[5]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民族无疑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孝道教育历来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有所谓“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它要求我们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品德,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然而,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极为不好的现象和风气,如不孝顺父母,甚至辱骂父母、伤害父母等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同中华民族传统和美德相悖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孝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还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自强教育等,都是培养“四有”新人以及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都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

当然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身包涵的不好元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去粗取精,去除糟粕。初文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历史积淀,难免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6]因此,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避免其腐朽文化内容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整体主义原则是其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它崇尚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远远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在国家整体利益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就是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影响人们思想建设的落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严肃认真的清算,批判和改进其中的不良传统,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7]

二、思政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

历史和传统是文化的源泉,如果脱离了历史与传统,文化便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没有继承就会迷失方向,而没有创新只会重蹈旧辙。“儒家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它拥有一套独特的文化传播机制,主要包括教育考试选拔机制、排斥异端邪说的抑制机制、以注经为主线的损益机制、儒道佛互补机制等等。”[8]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机制建设,就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首先,加强顶层规章制度与原则的建设,规范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求同存异”与“思维借鉴”的文化选择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传统文化既能保持中华民族特色,又能彰显时代精神。中央与地方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协调关系,尽快颁布关于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文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具体落实作出明确的规定,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人心。同时坚持“求同存异”与“思维借鉴”的原则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选择,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对于与国家主导价值和核心价值体系完全对立的部分,如封建迷信、等级制度等,应坚决地予以抵制。

其次,进行教学改革,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课程与教材体系中的比重。通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将传统文化积极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通过一些措施,激励研究哲学的教授和学者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或“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导读”之类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规定所有的大学生必须修满有关传统文化的学分,否则不得毕业。在课堂日常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渗透的实际效果。另外,利用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些有重大意义的传统节日上,要让大学生到社会上举办纪念活动,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般来说,实践教学活动比较生动有趣,大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参加,是很不错的传播方式。

再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新一代大学生可以说是生在一个网络化的社会中。学生通过发贴与回帖、短消息回复、社区论坛等网络方式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但总体而言,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网站建设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因此网站的建设一定要有特色和吸引力,通过开辟一些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栏目,吸收大学生参与进来讨论或交流。也可以有计划性地播放一些经典的反映文化传统的红色影视作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和分享,以此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当然,还可以以其他多种方法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定期、不定期地向青年大学生传输中国民族精神教育等,以此提高青年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广泛传播。

除以上述几个方面,还可以组织一些以传统文化传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通过举办校园论坛、开设专题研讨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学术活动等多种方式,营造出一个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的过程,就是将事物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的进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蹦而就。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5][7]曲洪志.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6).

[3]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参照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6).

[6]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03(7).

[8]李军林.浅析儒家文化的传播机制[J].沧桑,2006(4).

课程思政论文范文第3篇

思想政治地方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价值“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地方课程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还是全面收集、整理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民族的传承、创新与发扬光大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思想政治地方课程本身就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作为思想政治地方课程的开发者,完全有必要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国家的课程政策,从广西的教育基础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利用本地方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以此增进他们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的兴趣,唤醒他们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意识,使树立对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为此,把广西民族文化作为广西思想政治地方课程的重要资源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有效地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2001年,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更是明确了研究学习的必修课和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新课程重要内容的地方课程,如将具有本土性、特色性、生活性的优秀民族文化纳入课程资源,势必会改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方法的转变。因为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地方的人文地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待,长期生活于该环境中的高中生会对其有天然的亲和力、课程的内容生活化教学更具形象化、课程的内容开放性会使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性,教学的效果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社会发展风云变幻的21世纪,在新一轮高中政治改革中,教师正遭遇一个全新的课程环境、全新的课程研究范式。为适应并在新课改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必须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到热火朝天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来。因为在新课改环境下,旧有课程观念已经被打破。《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则把“教师水平提高”和“促进教师成长”作为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方案》要求“进入新课程的普通高中教师坚持‘先培训、后考核,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培训,使其明确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结构和内容,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新教材教法,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把本地区优秀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纳入到地方课程建设中,为课程开发和改进献策献力的同时,也民族文化积极传承与创新起到积极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各方面水平也会随之得以相应的提高。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应成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核心。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都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德育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而新课程改革,在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条件下实施的,它不仅是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中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建设,有理由、有必要更有责任把具有时代特征、地方风格、民族特色的,生动的、鲜活的、富于教育意义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以最大限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

四、传承和发扬广西民族文化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哲学、道德、民族心理、行为准则、生活习俗等为内容的一整套独特的传统文化,而“文化是民族自身认同的根本所在。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就是民族,民族就是它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传承是又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的前提。而且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对教育起着促进作用,还起是制约作用。一方面,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不断增加人们的文化知识、生活生产技能,能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还能够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增加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家、爱国的情感和投身家乡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热情。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承载着传承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学校理应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发挥基础性作用,广西丰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应成为开发地方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地方课程的重要资源。

五、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广西核心竞争力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必须依靠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发热情。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而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文化的软实力从何而来?要有对本地区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必须来源对本地区文化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全面、透彻了解,必须是来源于古往今来的人们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代代相承和深入发掘、发展与创新。为此,根据国家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大力度在地方课程建设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地方课程建设过中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使广大高中学生增加对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广西各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广西核心竞争力,实现广西“五区”建设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序修,施仲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兼谈香港《中华文化承传》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7,(1):19.

[2]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课程思政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改革;
轨迹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
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
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课程思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思政理论课 实践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较狭隘,仅仅局限于思政理论课本身的实践教学,或者是暑期社会实践,只是将它定位于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锻炼一些能力。没有把它上升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训练、对高校人文精神的弘扬这一层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条块分割”现象,高校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分属不同育人部门,各自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存在力量分散,效果打折的缺点,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基本类似,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另外,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期存在师资队伍单一、力量分散缺陷。许多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尝试,虽然实践教学的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各种形式之间没有相应的内在联系,目标并不特别明确,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欠佳。

只有经过“统筹”、“协同”才能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要做到“统筹”、“协同”,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注重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认识上的拓展。

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不仅仅指社会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内的各种实践活动;
不仅包括思政理论课自身的实践教学,包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还应包括相关专业实训等实践环节以及大学中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等。高校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仅仅是要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实现知行统一。它的终极目标应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其次,注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是单一的思政理论课教师或团委、学生处等部门教师,而应是思政教师、团线教师、学工教师等育人力量形成的合力。通过“统筹”、“协同”的方法,把原本分散的教学力量聚集为一支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社会实践教学团队,全方位地参与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体格局中。既强调多部门协同,又各自有所则重。思政理论课堂的实践教学及校内的实践教学由社科部则重于负责;
假期社会实践教学由社科部、教务处、团委等协同实施,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由团委、学生处主要负责;
择业就业与生涯规划等实践教学由学生处负责,专业实训实习由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社科部等协同。形成合力能发挥出更佳的育人效果。

第三,注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各种形式的统筹运作。

(1)通过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现实践性。在思政理论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讲授较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教学方式并不太受学生欢迎。注重学生参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教学效果会更佳。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能采取多种方式体现实践性。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比如,采取学生主题演讲、观看反映现实的视频并进行相应思考、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方式,就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实践性。这种具有实践性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理论课的延伸,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的的实践环节可以统筹为一次假期的社会实践,并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案如实践的内容、方法、原则及相关考核方式等都可以由社科部负责。可以结合所学理论及社会热点问题来选择实践的内容,可以根据“统一组织、分散进行、就近就便”的原则,确保每届学生都能参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从人文的角度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3)通过专业实习实训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专业实习实训,一方面可以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很好机会。在专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如果思政理论课教学能与之结合起来,同样可以体现出其实践性。让学生带着思政课的任务去参加专业实习实训,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 感受专业活动的严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

(4)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载体。新生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班风竞赛、文明寝室活动以及各种社团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抓手。这些活动可以充分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学风、文明行为习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道德观和法制观以及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5)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高校可以结合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开设“大学生成长成才”课,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规划职业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把学校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方向、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职场沙龙、企业实践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择业、就业技能;
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注重目标定位,并注重多部门、多种师资力量的协同,注重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的统筹。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体现实践性;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
在专业实习实训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
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
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佩云.论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统筹运作[J].人力资源管理,2009(9).

[2]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3] 钱立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模式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6).

[4] 郑建岚.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探讨[J]. 思想工作探索,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