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标【五篇】

时间:2023-07-05 18:3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要使小学生学好数学,打好扎实的基础,在数学中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着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作用。然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标【五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新课标【五篇】

小学数学新课标范文第1篇

一、处理好基础教学与三维教学的关系。

要使小学生学好数学,打好扎实的基础,在数学中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着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作用。然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主体性的一代新人。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但如果忽视基础教学,素质教育最终也会变成空谈。因此。在实施三维教学的过程中,基础教学仍要摆在重点之位。

二、处理好指导与主体的关系。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又如何呢?尽管许多教师在理性上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
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
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要关注在40分钟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

三、处理好“做数学”与“讲数学”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
我问,你答;
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有关的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四、处理好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

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而学校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点上方可有效。即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迷惑之时,陷于苦求不得之处,再开始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因此,必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开始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否则,小组合作要么是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唯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讨论流于形式。

五、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在教育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差别,一题多解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每个学生能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而算法多样化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的理念之上,为不同风格的学生提供发展适合自己学习策略的途径,着眼点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多种算法。因此,作为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算法多样化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树立自信。算法多样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要能激发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和简单推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发现、探索新的算法。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六、处理好形式与成效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成效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人员要以异质组成为宜,各层次学生搭配,以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小组之间以同质组成,要强化群体(小组)之间的比较,淡化个体(学生)之间的比较,真正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小组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其次,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发展。正如专家所言:“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
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评判。试问:一个不会倾听的人,又怎能撷取别人思想的精华,博采众长,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呢?

七、处理课堂生成资源与老师预设的关系。

小学数学新课标范文第2篇

一、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老师与学生的讨论中,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
教师动,学生看。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教师把学生当做简单的学习容器来灌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潜能得不到发挥。《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不应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了解合作学习进展情况,引导展开讨论,指导合作探究,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见解,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就会达到形式与效果的统一的最终目的。

例如:要求每位同学为一个长方形的娱乐场所设计一个方案,其中包括游泳池和休息区各一个,其他的全部为绿地,可以提供如下问题:

1.你的设计方案都考虑到了哪些因素?

2.你准备将游泳池和休息区设计成什么形状的?

3.四人一个小组,将四人的方案相互比较归纳,然后再由四人共同设计一个方案。

4.如果要求活动区和绿地面积相等,那么你将如何修改你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设计——比较,归纳——设计”这一反复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原来设计这么一个方案需要考虑很多因索,如美观、实用方便、科学、经济等,更主要的是要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三、启发兴趣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新教材为培养学生兴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编写特别注重了数学知识在实际当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确实能让学生时时刻刻动手、动脑,无形之中培养、巩固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再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始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讲学习兴趣。第二要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要让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比如,《丰富的图形世界》和转盘游戏、七巧板,图案设计、彩剪与镶边等,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感受,从而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教师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另外,即使是比较枯燥,欠生动的内容也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计算教学,在课堂中应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再比如说让学生在比赛中完成,抽题进行抢答或增加一些数学游戏等形式。

四、创新与实践的课堂

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上要重视创新,方法上要强调创新,评价上要鼓励创新,过程上要设计创新。这就要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己学习的问题情境,特别是教材往往受篇幅和结构体系的制约,有些教学内容省略了探索过程,这样,学生学到的只是死的结论。

小学数学新课标范文第3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其主要的创新内容包括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因此,在新课改背景的要求下,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勇于开拓和创新,制定出符合时展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1.创设趣味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需要。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一旦对一件事发生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而富有情趣的情境恰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放动画等形式,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使用性、愉悦性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兴趣和疑问,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课件演示"小动物坐着装有各种形状轮子的车进行比赛"的情景,猜测:谁会获得第一名?为什么?这时,"疑问"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心中产生了,"为什么装有长方形轮子的车,转不动呢?""为什么同是圆形车轮,车轴装在正中间的就转得快呢?"……正是这一系列的"疑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随着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增加,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运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甚至会产生探究过程中的意志力,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这是生活实践中"需要"的学习,对学生更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智慧火花

趣味化的情境固然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但并非所有教材都能制成动画效果,或编成谜语儿歌等。还有很多公式的推导、定理的归纳、法则的概括等都需要教师通过制造"认知悬念",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导入阶段我有意识地设置含有新旧知识矛盾的算式让学生计算:156÷13和156÷1.3,第一题学生能顺利解答,第二题就卡住了。这时学生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算?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根据什么性质把它转化呢等等。这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学习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从而激发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3.引导动手操作,享受学习乐趣

小学生还具有好动的特点,而这恰好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好契机。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生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朦胧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而且理解深入、印象深刻。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分一分(牙膏盒、粉笔盒、玻璃球、圆柱形木块、茶叶桶等按实物形状分开)、玩一玩(拿各种立体图形在推一推、滚一滚,进一步感知它们的特征)、搭一搭(用立体图形搭他们喜欢的东西,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全程经历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形象-表象-抽象",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

4.活化活用教材,激发创新潜能

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活化教材,变"以教材为本"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鉴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我们除了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选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还要富有挑战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且可选择,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呈多极与多元状态时,学生才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5.融数学于生活,开展学习研究

小学数学新课标范文第4篇

摘要: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激发思维动机、多媒体运用等手段,使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教学语言要有效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老师只有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才能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老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
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四十分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是借助语言,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的提问不要过大和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无法找准切入点。所以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也不够严密。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中,让学生回答他见过的人民币,当学生说见过十元人民币时,教师问:“十元人民币有多大呀?”这个问题的意思不明确,是说十元人民币面积有多大呢,还是十元钱有多大?当时孩子没有回答上来。教师又补充说明之后,学生才知道老师问的是十元人民币相对于其它面值的人民币的面积的大小。所以说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严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首先,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来激发好奇心,为学习新知提供“心理需要”的准备。学生们皱眉凝思,积极思考,于是在急迫想知道“究竟”的心理下进入了探究学习阶段,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其次,课堂结构的组织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要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然后自行解决错误,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最后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这就显示了自主学习的优点,如果教师加以因势利导,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三、激发学生思维动机要有效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2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王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王师傅加工了12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800个零件。这时把50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这便引发了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数学新课标范文第5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情境要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调出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设计好这一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例如,在教学“能化正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上课开始,老师是很神秘的请学生考考自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如1/2,5/6,7/25,7/15……教师很快判断出能后化成有限小数,并让两个学生用计算器验算,结果全对。正当学生又高兴、又惊奇时,教师说:“这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想”,从而创设了展开教学的情境。教师接着问:“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分数的分子中呢?还是存在与分数的分母中呢?”当学生观擦7/25与7/15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是,发现规律存在于分母中。教师追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兴趣盎然的讨论开了:有的学生说分母是奇数的分数,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发现能化成有限分数的特征。正当学生有大功告成之态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8/24与6/24,因为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数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的认知又起了新的冲突,从而再次引领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这一重要前提条件。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激励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参与一种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体会到自己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二、自主探索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老师为每四位同学准备了一份圆柱特征探究的学习包,包内有茶叶罐、纸水杯(上下俩底大小一样)制作的圆柱模型、一个装有各种形状的纸片的信封;
然后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思考与探索“圆柱的特征有哪些?你是怎么发现的?”这两个问题。由于教师提供了丰富而且有差异的,可以动手操作的学习材料,有保证了学生能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了做几何、发现几何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得到了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了的培养,课堂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在身头图转换的思想后,教室就马上放手让学生计算每人手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8厘米、6厘米、8厘米、和6厘米,以8厘米为底边的高是5厘米,学生在自主探索后得到了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①(8+6)×2=25(平方厘米);
②8×6=48(平方厘米);
③(5+8)×2=26(平方厘米);
④8×5=40(平方厘米);
⑤8+6+5=19(平方厘米)。这些方法,的确是老师没有想到的。但老师应不慌不忙、从容应对,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老师再适时、适度的加以引导与点拨,使学生由不懂变成了理解,从盲目走向有序,得出是有8×5=40(平方厘米)才是正确的。

三、倡导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