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教学观念多停留在课堂学习上。让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上机课的实验操作也多是教材上的实训项目,学生可根据实验要求按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这种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2.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技能培养论文【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1篇
1.教师的教学观念多停留在课堂学习上。让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上机课的实验操作也多是教材上的实训项目,学生可根据实验要求按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这种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定位于对软件的理论学习和基本应用上,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上多根据学时分配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理论课堂上大多也是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软件的具体应用,缺少对综合案例的介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主导性地位,学生属于从属地位,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对平面设计类课程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改革,既是课程建设本身的需要,也是我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观念
平面设计类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所以在讲授该课程之前,任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观念:必须要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熟悉软件的运用,进行创新型操作,而不是验证型操作。课堂上的验证型实验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不能仅限于此而要有所突破。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明确了,才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学生才能做到超越书本,自主创新。
(二)确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一门课程的指导性纲领,教学目标中会明确提出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学任务是什么,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平面图像设计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有能力在各种平面设计单位从事平面图像设计和图像处理的工作。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必须从平面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各种改革,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另外,以培养设计、操作能力为目标,采用“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如,邢台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定位于“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实践操作性,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专业技能、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个教学目标中,既指出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又明确提出了实践教学要求,符合我院转型期“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体现一门课程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教师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习实训等内容上,应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及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根据市场需要和我院转型期的教育要求,整合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大纲。虽然在邢台学院2008版、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对各门课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并就主要的基础课程做出了课程教学大纲,但针对某些课程应用性的课程性质,仍需对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侧重教学。比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平面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学时为32,上机操作为16学时。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章节对Photoshop软件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上机操作主要是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验证型操作。虽说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对理论知识和对上机的学习都体现了“应用型”的学科属性,但距我院转型期“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为了适应转型期的课程教学的需要,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对原版的教学大纲进行适当修订,比如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应适当减少对某些不常见工具的介绍,增加综合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了各个工具后能有一个对工具的综合的运用过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全局概念,从而提高其创新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在上机操作环节,应减少验证型实验的数目,增加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鼓励学生在学会软件基础操作的同时,再进行自主创新操作。只有脱离并超越教材的实验操作项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也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运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在选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的效果最为有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会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内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都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示范和传授,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从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理论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外,为了适应“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使用适合实践类课程讲授的方法。
1.关联性教学法
关联教学就是强调各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每个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跟其他相关课程有关联,各课程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纽带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各种课程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就需要把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视频处理、网页设计等知识都融合在一起。每个环节设计都要满足网页的整体要求。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应当对授课内容作出合理的调整,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基本平面创作训练的科学合理部分,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的平面设计的知识,学会利用色彩的构成、图形结构的基本规律,提高基本的创作技能。另一方面,应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开启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让图形制作更有创意,更符合实践需要。
2.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技能、构思制作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也是符合我院“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的,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为某公司做一套完整的是CIS企业形象设计,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结成课题小组,通过进行市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一套比较新颖的CIS企业形象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展示、评比等。通过参加这样的课题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社会项目制作中来,为以后的工作就业打下基础。
3.身份置换教学法
身份置换就是将学生身份置换成日后他们可能从事的平面设计类工作人员,比如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师、企业的平面设计人员、婚纱影楼的照片处理人员、网站设计者等等,把他们当做职业人来传授讲解实际操作知识,传授实际操作经验。这种教学方法就突破了传统的书本知识的局限,把社会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进行真材实料的实践操作,当然操作内容也不再是教材上的案例,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工作。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上制作一则“平面公益广告”,这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置换成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人员,教师在讲解了制作的核心要求后,学生就应该从社会公益的大局出发,运用相关的平面制作类工具,进行公益广告的构思和创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创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意义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2篇
建国以来,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例如: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口普通话,一手好书法,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教法”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我们在保持传统教师教育学科的优势,巩固高师院校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养有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虽然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但将计算机类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构成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体系,对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是一个历史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养现状来看,反映出对其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设置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和实践性环节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基本上仍只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课来实施。再者,单纯地将计算机基础代替信息技术教育。在效果上,计算机课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没有贯穿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理念,学生隔靴搔痒的理论和知识学了不少,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提高不大,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未来教学中,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最后,在培养模式上,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在培养过程中,重点都放在了传授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学生很难感受到运用信息技术会带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后踏上教学岗位后,也就难以自觉自发地运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应采取相应的变通。首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设信息技术和活动类课程,强化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涉及信息在教育运用中的理论和实施,通过学习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将信息技术和各种基础课程相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操作实践逐步熟悉它们。在实习期间尝试性地运用这些技术。其次,建立与中小学合作的培养机制,加重实习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的学校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专家讲授式培训。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称为教师集中面授,“大呼隆”上课,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原认为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就能自行将这些知识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场景。但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自觉地坚持使用教育技术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效果十分有限。
2.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
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参加培训时的兴趣集中于计算机的操作,对于理论内容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心转移到讲授操作技术,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培训现象。他们在培训中只是单纯模仿。再加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若采用这种偏重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忽略了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方法,会致使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兴趣就大大降低,培训效果也打了“折扣”。
3.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常忽视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把观念和技术传授给他们,自然能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但实际上教师作为成年人,其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定型,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习惯于用自己学科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
4.培训难以产生持续的作用
教师通过培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会产生认可,觉得培训者讲得很有道理,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实践。但当受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现实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有的工作轨迹中,教育技术培训持续效用难以发挥,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培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授课方
法,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中授课方式的探讨
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方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经过实践摸索、查阅资料总结,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授课方式: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方式
讲授法是指教授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受训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应包含两个过程:了解和内化。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等理论内容。以介绍整体培训内容及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为主,其目的是更新课程观与学习观,浏览课程的整体结构。至于理论的内化与应用则是在以后的培训和实践中逐渐进行的。
2.以课件制作为主的辅助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是采用CAI课件,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教师在学会各种工具软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后来逐步深入到掌握基于资源的课程设计。实践证明,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具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自然有机地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3.以操作为主的练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操作学了也没有用。那么培训教学就应该“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
“多练”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我们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不能搞“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
4.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用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采用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协作、协商中探索,在完成所设定的任务中学习,在不稳定性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与人合作,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自组织的过程。在培训告一段落后,联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给其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总之,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职前培养中,高师院校要合理地设置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院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系。职后培训中,要切合实际,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各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君.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教育探索,总163期.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北京.教育出版社.
[3]梅友松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17).
[4]张筱兰.在参与中体验.在行动中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5]吕艳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05.
[6]李方安.略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3,(2).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技能;
培养途径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显然,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2]。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应当进一步探讨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职业技能培养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所谓技能,指的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3]可见,由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培养,技能培养则应注重对某类活动经验的培养和对完成此类活动方式的训练。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有课内和课外培养(训)两种途径。课内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1.课内培养
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要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赖以就业谋生的‘饭碗课’,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更应占有重要地位。”[4]关于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内容、师资、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进行建设,对此可参看笔者拙作《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一文,在此不再赘述[4]。
2.课外培训
限于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某些专业或职业技能本身的特点,有一些职业技能不可能或不易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培养,这时就需要另辟蹊径,通过课外培训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如果要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大多数学校很难保证在课内使每个学生都达到驾驶员的标准,但如果结合课外培训,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又如笔者担任模具专业教师时,由于3D技术应用在模具设计上还是一种新的技能,暂时不具备纳入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的条件,便以课外培训的方式教授学生应用3D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模具,使模具专业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并在条件成熟后开发为模具专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课外培训不仅解决了难以通过教学计划培养某些职业技能的问题,也为新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可以将职业技能培养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但这两种途径并非泾渭分明。在笔者调研的过程中,就发现不少院校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而课内教学和课外培训也可能随着专业发展而产生互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开设“证书置换课程”,将企业或社会培训课程引入教学计划,就是一种通过技能培养途径转换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做法。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几种方式
根据教学组织方式的不同,笔者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大致分为渐进式、项目式和蛙跳式三种模式,分述如下:
1.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
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是将职业技能先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单项技能培训项目并逐项进行培训,进而过渡到复杂的综合技能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采取由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过渡的方式培养职业技能是符合一般教育规律的,较多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均采取了这种培养模式。如我院模具专业学生先进行金工实习、数控加工实习等,掌握机械加工的简单技能,其培训内容是单项的,到毕业实习时则要完成从设计到加工全过程训练,这时进行的已经是综合技能的训练了。又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也是先进行记账等单一技能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模拟公司综合业务训练。
渐进式培养模式将技能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实训条件、师资等的要求也不高,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但其技能培养的职业指向性不强,如机械类学生均要进行金工实习,其与专业综合技能的关系并不密切,同时其程式化的教学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对象。
2.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
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是从项目教学法演化而来的,即交给学生一个典型项目,让他们围绕着项目开发学习相关知识、培养技能等。这种模式不同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它依靠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技能,学生在训练技能时目的性更强。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采用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模具专业在综合实训中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同时由于采取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方式,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作等能力。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性、针对性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明显要优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虽然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的时间还不长,范围也不大,但它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调研和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一批典型的教学项目(教材)。如我院模具专业将原来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改造为“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后,应用项目教学方式,在原先单纯的设计实训中加入了制造实训的内容,实施时虽然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在结构设计、图形绘制阶段表现不错,但在零件加工和装配调整阶段就“偃旗息鼓”了,主要原因就是指导教师的加工、装配能力有限,无法给予高水平的教学指导。
3.“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
对今后就业面向的是岗位群的学生来讲,全面掌握所有技能是不现实的,怎样处理好一般技能和主要技能之间的关系呢?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是这样做的:他们发现市场需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电工技能,便在相关实践课程(室内艺术设计)中分出一部分学时,培训基础电工技能。这好比青蛙在前进中向旁边跳了一下又跳回来,因此,笔者称之为“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这种技能培养模式主要用于与专业主要技能关系不大而又必需的一些一般技能,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故而应用并不广泛。由于培养的是一般技能,因此这种培养方式对教师的相关技能水平和实训条件要求均不高。
事实上,以上三种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经常是交叉运用的,如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同样应当遵循渐进式培养的原则,在技能培养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蛙跳式培养模式培养一些关联度不大的一般技能。
不难看出,技能培养仍然应当按照一般的教育规律进行,但由于其不同于知识培养的特性,没有必要也不应当照搬知识培养的模式,而应当根据技能本身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当然,还应当注意受训者的一般水平,如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和在校生技能培训就应当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实训项目(技术水平)等也是在制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式时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06-12-20]./politics/2005
-11/09/content_3755770.htm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9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进行因素分析发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因首先是追求人才素质的提高,然后是技术资源提升和知识整合、短期利益,在人才培养中追求文化融合,最后是聘用计划。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因素依次是企业的利益得不到实现、缺乏合作机制、政府缺少相关政策引导以及缺乏系统的保障机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企业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
关键词:校企合作;
企业参与;
职业教育;
意愿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培养需要学校、企业的共同参与。从当前校企合作现状来看,表现为院校方积极响应,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合作项目中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院校属于教育部门,企业属于经济部门,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其组织目标、结构、管理和任务有着显著的不同,作为人才供方和需方,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观念意识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应该在双方共同参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趋于最小化。当前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企业必须获得并保持核心竞争力才能够生存,而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需要不断地创新技术,优化管理,拓展业务,因而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相应提高。企业对于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的需求是其参与职业教育的目的。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数量与行业在本区域的发展相关。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市场经济中,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就业质量与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有着直接的关系,关系着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因而院校与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能够使双方共同发展。作为高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应从企业的视角,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因素,了解和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行为规律及需求,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院校选择适应的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资料显示,JenniferYoung(1997)编制的“针对雇主的国际比较研究”[1]中的量表对国际上聘用合作教育学生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得到了有价值的数据。此问卷中的量表部分用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调查中,显示管理和指导学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时间安排、学生安全和经费问题是制约大多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主要因素,企业秘密、学生产出少、员工编制、合格学生和设施及场地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很多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2]。而针对高职教育层次的企业参与障碍及意愿方面的调查,张利痒、杨希(2006)通过对全国114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了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决策时的影响因素[3],但是对某一区域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以及参与何种形式合作的调查未见有相关的实证研究。
课题组在与河北省内五家企业的访谈基础上,对JenniferYoung(1997)中的量表进行修改,调整为20项,设计编制“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状况调查问卷(企业卷)”。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对河北省内部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问卷发放的范围是河北省内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和没有进行合作的企业。研究试图发现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等各项素质的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分析企业在参与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愿意参与何种形式的合作,从企业发展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企业对政府支持方面和力度上的需求以及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
一、企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分析
本研究共调查企业150家,通过网上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为64%。参与答卷的企业中有50家小型企业,24家中型企业和22家大型企业。企业的性质分别15家国有企业,12家集体企业,54家私营企业,6家外资企业,9家合资企业。产业上划分有36家属于第一产业,24家属于第二产业,36家属于第三产业。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河北省企业仅有技术工人100.7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只有4.9万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4.8%,特别是在装备制造、冶金煤炭、建材建筑、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制药技术、纺织服装、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等重要产业中,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4]。调查显示,82.4%的企业认为在本行业内和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或缺乏。所有企业的招聘对象均选择了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高职毕业生和行业中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表明企业均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专业技术能力不高和招聘后不能够直接上岗两个方面。这说明企业要求新入职的技能型人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环境且上岗前不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表明企业对生产成本等利益考虑较多,反映企业本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性质。企业承认高职学生适应工作环境能力较强,但就业1~2年后,普遍的现象是会流动到地理位置、工作环境、薪金待遇较好的其他企业。因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认为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高、风险大,而参与职业教育如果获得的短期利益小,则投资风险更大。因而81.2%的企业更愿意培养现有员工提高素质。
问卷中对企业眼中的员工素质,企业要求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亟待提高的素质进行的调查显示,企业对员工素质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以及员工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其次是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这表明当前企业对员工自身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视,这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中小型企业更为看重员工自主学习能力,而大型企业则重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问卷采用最优尺度法的分析显示,企业眼中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素质依次是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水平、吃苦耐劳精神。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分析
企业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直接的和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载体[5]。课题组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企业普遍认为与高职院校合作受益最大的是院校和学生本人,企业本身参与职业教育是近似公益性的行为,而不是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根据企业的组织特性,作为各行业的经营者,企业掌握本行业人才的标准,如果企业以行业人才标准需求深入地与院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对于企业方来讲,参与合作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而短期看来企业方的收益并不大,有的甚至会是付出大于收益。因而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并不积极。
(一)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因表1河北省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动因分析表1中列出了企业对参与合作的20项动因的意向,从数据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与学校加强联系”“、物色满意员工”“、与工作表现好的学生预先签订协议”“、促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整合”以及“让企业更多地与科研人员和专家接触”。这表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大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得到优秀人才,得到素质较高的毕业生。
同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合作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讲授、实习指导等环节,能够使专业人员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力量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整理、加强和扩展,提高企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给老员工带来朝气和活力”“、给企业带来新的理念”也是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希望得到学校文化氛围融入和研究成果转化的显著表现。
与相关研究有所不同的是,调查显示,企业对短期利益方面并没有特别看重“,满足季节性和特殊项目的要求”“、从事简单劳动”“、学生是‘物美价廉’的劳动力”这三个因素排在了最后三位。说明尽管企业追求利益最优,但企业认识到了参与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果相关政策引导到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会很快产生实效。
(二)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动因的因子分析为了探讨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因类别,对问卷中20项动因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表2列出了根据特征值大于1与因素负荷大于0.4的标准抽取的因素数和各因素所包含的项目及其负荷,对20项动因进行因素分析共获得5个因素,这5个因素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第一项因素包括“物色满意员工”“,合作教育学生有热情和活力”,“与学校加强联系”“,帮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等,本项用“人力资源素质”描述。第二项因素包括“给企业带来新的理念、技术”“,让企业更多地与科研人员和专家接触”“,给正式员工学习管理提供机会”,“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整合”“,满足季节性和特殊项目的要求”可以用“技术资源提升和知识整合”来描述。第三项因素包含“向社会展示良好形象”“,学生是物美价廉的劳动力”以及“减轻正式员工负担”
可用“短期利益”描述。第四项因素有“参与学校专业设置”,“从事简单劳动,给老员工带来朝气和活力”用“在人才培养追求文化融合”来描述。第五项“向学生展示良好的合作形象”“,与工作表现好的学生预先签订协议”用“聘用计划”描述。
数据显示,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因首先是追求人才素质的提高,然后是技术资源提升和知识整合、短期利益,在人才培养中追求文化融合,最后才是聘用计划。反映了企业参与的目的首先是企业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提升,然后是短期的眼前利益,最后考虑的是聘用计划,满足院校的合作目标。
三、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因素
(一)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担忧课题组对企业在决定是否参与、参与合作后两个阶段最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进行调查显示,企业在决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时最为关心的问题依次为生产效益(63.3%)、学生安全(36.7%)和学生管理(26.7%)。
而对参与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企业调查显示,企业参与合作后最为担忧的问题依次为学生管理(60.7%)、生产效益(53.6%)和学生安全(46.4%)。可见,这三个问题是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此外,53.2%的企业认为实习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种具体考虑;
50.7%的企业认为实习费用应由企业、学校与学生个人共同承担;
关于工伤事故的保险经费,84%的企业认为应由政府按人头划拨保险经费。研究表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对具体实习实训的实施也较为关注。
(二)对政策和制度保障的需求在企业最希望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中,46.9%的企业选择了政府应按实习工种给予人才培养培训经费补助,其次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有50%的企业对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不了解。说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加以鼓励和宣传,切实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为企业减轻负担,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认为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应该由政府、院校、企业、学生共同承担,希望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对企业的投入进行补偿。
(三)对合作伙伴的选择企业认为各高职院校需要在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三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技能水平、改善专业设施设备和提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这些属于院校自身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具体应对策略,应该予以重视。另一方面,在选择合作院校时,企业更愿意与技工院校合作,原因主要是技工院校的培养更能够贴近企业的生产需求。其次考虑的是接受技工院校的学生实习、参与合作的成本低以及技工院校的学生技能更熟练。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企业在各项决策中考虑到的是自身的生产、管理和经济收益必须大于投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当前利益的最大化。而院校为本区域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从企业技术和技能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
对此,高职院校应清楚地认识企业的需求并考虑如何为企业做好服务,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如,在访谈中,多数企业还表示很希望院校为本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提供免费的课程和相关的技术、文化指导,希望院校为本校的毕业生提供可“回炉”的教学平台,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课程,也希望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在专业领域中创建品牌,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形式从表3中看出,企业最愿意参与的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开展校企文化交流,其次是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和专题讲座、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
这说明企业很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将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且企业也追求校企合作的最高境界———文化融合。调查显示,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排在第9位,说明企业并不是很愿意提供实习机会,一是为了安全管理的目的,二是为了企业的核心技术不外流。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联办职业学校、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型实习车间、为学校提供教育经费分别为企业参与意愿的后四位,表明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参与职业教育的人、财、物的投入都不会过大。四、结论与启示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在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和文化融合等方面能够实现核心竞争优势的提升。因而从企业的自身利益实现角度来看,企业愿意与院校进行合作,但需要允许并保障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希望企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支持高校开展合作教育是不现实的。有效的合作必须追求“双赢”。为此仅有校企双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政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依托,有效地实现院校与企业的良好沟通,为双方提供共同合作的纽带和桥梁。调查显示,河北省企业具有良好的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基础,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措施,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富有成效和意义。
参考文献
[1]JenniferYoung.ComparativeInternationalStudyofCooperativeEducationEmployers:TheValueofEmployingCoopStu-dents[C].10thWorldConferenceonCooperativeEducation,CapeTechnikon,CapeTown,SouthAfrica,1997.
[2]张俊珍,田东平,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及障碍因素的调研[J].开放教育研究,2008(4):87-90.
[3]张利庠,杨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56-59.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师范生;
教学技能;
英语新课标
一、引言
为期两天的河南省第七届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于2009年11月在许昌举行,笔者有幸亲历了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全过程。通过对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分析,笔者发现新课改理念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师范生在教学技能上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让人深感欣慰。但大赛也暴露出高校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让人深感忧虑。
本次教学技能大赛以说课形式进行,来自河南省各师范院校的24名选手参加了英语组的比赛。总体看来,参赛选手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体表现在:语音标准,语调自然,口语表达流利;
课件制作精美,现代化教具操作熟练;
教学理念较新,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较为合理;
英语书法美观,板书设计科学;
多才多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强,等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选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以教师为中心,在传授书本知识之外还注重发展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2003),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的教学原则相吻合(教育部,2003)。依据选手们在大赛中的表现,我们感觉到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已渗透到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校师范生已基本上具备在未来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二、说课中体现的新课程概念
依据说课的相关要求,参赛选手在说课过程中共涉及了七个项目,只是呈现顺序稍有不同。选手说课的具体项目内容、各项目涉及的选手人数及其在总参赛人数中的比重如表1所示: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均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个选手在说课过程中都涉及到了这些方面。但在同样重要的学生分析和教学反思方面,关注到的选手人数则相对少了很多。下面笔者依据说课项目,结合实例分析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对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程度,同时剖析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与新课标精神不吻合之处,并分析其原因或指出其不良后果,供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过程中参考。
(一)教材分析
在说课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及其在单元或模块中的地位和功能,同时阐述教材的使用方法。“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育部,2003),理应受到重视,但教材内容的处理应该灵活多样。绝大多数选手在教材分析这一环节中都不同程度地强调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各种方式机动灵活地处理教材,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等。参赛选手对于教材的处理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如:很多选手在说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第七单元Whatdoeshelooklike?时,合弃了书中的图片,而以自身和学生为素材,或者增加一些明星的图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使用的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合或调整”(教育部,2003)。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下表显示了24位选手所涉及的各项教学目标、每项教学目标涉及的选手数,以及选手的百分比。
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2003)。由此可见,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一样,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均应受到关注。而在上表中,参赛者一致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其中大多数也关注到情感态度,但对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关注明显不够,仅占25%和8%。
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育部,2003)。选手们在说课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表明目前师范院校对学生在学法指导上仍然重视不够。那么这些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也可能会忽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文化意识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也是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参赛选手在说课时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关注不够,这表明他们自身的文化意识薄弱,这将不利于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三)教学用具分析
在说课的教学用具环节,选手们都提到了要运用现代化教具(如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并言简意赅地展示了它们的使用时间、方式和目的。如:在warmingup部分,有的选手播放短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的在展示内容时播放节奏舒缓的乐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有的利用PPT展示优美的画面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等,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教具的优越性。这反映出选手们普遍认识到了现代化教具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教具。这也是新课标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育部,2003)这一原则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分析
演示教学方法是说课的主要环节之一。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地选择有效的教法,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赛选手在说课时主要用到了四种教学方法,其中“任务型教学法”占了71%,这与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不无关系。与其他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有很多优势,但并不是完美的,应该和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事实上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而定,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需要为标准。恰当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不同教学法的长处,使它们共同服务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个别选手虽然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但设计的任务存在不少问题,如:没有明确的目的(先教授表示颜色的单词,后让学生用彩色画笔互画头像等)、缺乏真实意义(先展示听力材料,后让学生分小组背诵对话)、难度大不易完成(先学习有关电脑的单词,后让学生用英语解释某个组件的工作原理)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在设计这些任务时没有遵循新课标中的相关原则,没有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的任务无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而是不成功的。这种与新课标要求相违背的现象应该引起师范院校教学法教师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授教学法和指导学生实习时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多次展示实例的同时还应该详细深入地阐述理论知识。
(五)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分析
表3显示了参赛选手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种类、每种教学活动的使用人数及其在总人数中的比例。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构成了新课标中的语言技能。在说课过程中,选手们普遍比较注重对学生听、读技能的培养,这说明选手们普遍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输入,但对语言输出的关注则明显不够:口语占58%,写作在课堂上仅占8%。这当然与授课内容有关,但也表明选手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所有选手均布置了作业,且大部分作业的布置较有特色,不是单纯的抄写单词和句子,而是注重自由发挥,突出语言的应用。如:5号选手在结束Whatdoeshelooklike?这一课时,让学生回去画自画像,并用所学内容简单描述自画像;
l3号选手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句子和周围的人打招呼,以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内容;
还有一位选手要求学生给家里的水果和蔬菜贴上英语标签,朗读和识记所学单词。从此可见,选手们注意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外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新课标提倡“利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育部,2003)。但在参赛选手的课堂设计中,小组活动、同伴学习所占比例太小。如要达到新课标要求,就必须在课堂上加大这两种活动的比重。
<六)学生分析
在比赛中,只有58%的选手对学生进行了分析,这反映出近半数的选手忽视了分析学生需求这个重要环节,在“备学生”方面有所欠缺。需求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缺乏应有的需求分析就难以保证教学设计的适应性(鲁子问、康淑敏,2008)。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教材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贾书建,2002)。
近半数参赛者忽视了分析学生需求,这可能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不够,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后果。这一现象表明,选手们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没能做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与选手所在院校教学技能指导上的失误不无关系,且与新课标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教育部,2003)的教学原则相悖。
(七)教学反思分析
参赛选手中仅有33%的人说到教学反思,这表明他们很少有人意识到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能够及时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过程、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地进行自我调整、不断形成新的教学决策的能力,它能够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刘聪慧、郭高峰,2006)。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日益受到重视。新课标建议教师“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业务素质”(教育部,2003),这也凸显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师范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反思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自觉通过反思行为有效解决教学问题,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为顺利推进新课改和成功实施新课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