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摘要: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项目管理的主流模式,本文分析了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与传统建设项目管理的区别,提出要加快学习和掌握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知识,并将其用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摘要: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项目管理的主流模式,本文分析了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与传统建设项目管理的区别,提出要加快学习和掌握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知识,并将其用于指导现实工作。
关键词:传统项目管理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关系
现代建设项目管理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原有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学科的新领域,是有关现代社会中各种项目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所涉及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了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变革。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中,现代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项目管理的主流模式,这必将迫使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发生必要的转化,即从传统的建设项目模式转变成基于活动和过程的全过程管理的新模式。
在现代建设项目管理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有关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所谓现代项目管理是指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这一定义界定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项目管理的目的,其二是项目管理内容,其三是项目管理的手段。其中,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而项目管理的内容是“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有关项目管理的手段则包括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
1.建设项目管理的目的
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论认为,建设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需要满足或超越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与期望。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项目管理者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和期望去开展建设项目的管理,但是一定不能将建设项目成本、工期、质量等既定的工作考核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因为项目管理者必须要随时根据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与期望的变动而不断地调整和管理好建设项目的各项考核指标和具体的项目工作;其二是项目管理者必须充分识别和管理好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各种要求与期望,而不能只是根据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初始的、表面的或口头的要求与期望去开展项目管理。
2.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2.1建设项目的集成管理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各种建设项目工作能够很好地协调与配合目的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综合与协调去管理好项目各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成功。这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集成计划的编制、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和项目总体变更的管理与控制。
2.2建设项目的范围管理
建设项目范围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开展的计划和界定一个建设项目或项目阶段所需和必须要完成的工作范围以及不断维护和更新建设项目的范围的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范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成功地界定和控制项目的工作范围与内容,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这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起始的确定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规划、项目范围的界定、项目范围的确认、项目范围变更的控制与项目范围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2.3建设项目的工期管理
建设项目工期管理也被称为项目时间管理,它是为确保建设项目按既定时间成功完成而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工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做好项目的工期计划和项目工期的控制等管理工作,去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这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活动的分解与定义、项目活动的排序、项目活动的时间估算、项目工期与项目作业计划的编制和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
2.4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也称为项目成本管理,是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完成全部项目工作而开展的有关建设项目成本和价值的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全面管理和控制项目的成本和努力提高建设项目的价值。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所需资源的规划、项目成本的估算、项目成本的预算和项目成本的监控、项目成本的各种预测和筹资管理等。
2.5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是为确保建设项目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所开展的一种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质量规划、项目质量保障和项目质量控制等。开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一个项目的工作和该项目的产出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有效管理,以确保一个建设项目的真正成功。这项管理又可以分成建设项目产出物的质量管理和建设项目工作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2.6建设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更有效地利用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而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组织和项目所需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确定和有效地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组织的规划、项目人员的获得与配备、项目团队的建设等。
2.7建设项目沟通管理
建设项目沟通管理是为确保有效地、及时地生成、收集、储存、处理和使用项目的信息,以及及时合理地开展沟通而开展的管理工作。建设项目沟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所需信息和项目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沟通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沟通计划的制定、项目信息的传送、项目报告和会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8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为确保能成功地识别出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和度量项目风险以及应对项目风险所开展的各种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建设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事件和后果进行有效识别和及时控制,这是针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而开展的降低损失和抓住机遇的一种管理工作。具体管理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度量、项目风险对策的设计和项目风险的控制等。
2.9建设项目的采购管理
建设项目采购管理是为确保项目组织能够从外部寻求和获得项目所需资源的一种管理工作。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所需资源的获得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地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能够及时合适地获得各种资源。这方面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采购工作计划的制定、资源寻求过程与采购合同的管理、资源供应来源的选择与合同履约管理等。
3.现代建设项目管理与传统建设项目管理的不同
3.1管理内容不同
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建设项目管理仅有的项目工期、质量、成本管理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项目集成、范围、风险、沟通、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六个方面的内容。
3.2管理效用不同
由于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增加了项目范围管理和项目集中管理这两个综合性和集成性的专项管理领域,以及项目风险管理这个针对项目管理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专项管理领域,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更多地强调项目工期,造价和质量的专业分工,没有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从而造成了传统项目管理中存在相互割裂、不系统和缺乏对于不确定性问题管理等方面的缺陷,这是传统项目管理效用低下的根本原因。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九个专项管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又分成了三个子系统:其一是由项目造价、工期和质量管理构成的项目目标管理子系统,其二是由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物力和劳力资源)和沟通管理(信息资源)三者构成的项目资源管理子系统;其三是由项目范围、风险和集成管理构成的项目综合管理子系统。目标管理子系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保障对象,资源管理子系统是项目资源保障和配置的手段,综合管理子系统是项目集成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工具。正是这种有机构成和科学配置使得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质量和效果都远远超越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现代项目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增加了项目范围、集成与风险这三个综合性的专项管理和三个项目资源管理的专项管理内容,从而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也是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成为当今项目管理新模式的根本原因。
3.3适用范围不同
传统建设项目管理的应用主要局限于以建设工程为主的狭窄领域,而现代项目管理的应用扩大到了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包括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科学研究项目、产品开发项目、国防项目等众多领域。
4.对工作的启示
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逻辑系统都是在扬弃旧模式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和覆盖更加广泛的现实管理内容的前提下诞生和发展的,项目管理模式也不例外。
新管理模式的逻辑空间、理论和方法更优越。现代项目管理包括: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要素管理、全团队管理、全风险管理、全过程管理,因此比传统模式更广泛。我们在现实工作中要尽快学习和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且使用这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工作,以取得更大的管理效益。
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设计-建造合同形式 传统合同形式 合同关系
近年来,设计-建造合同形式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中,业主选择一个设计-建造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工作。承包商通过设计和施工的搭接、采用价值工程理念、进行设计方案优化等途径,快速交付工程项目,实现更高的利润目标。本文结合1999版的FIDIC“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简称“黄皮书”),以工业工程项目为例,分析在国内应用设计-建造合同时,业主在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以及HSE(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风险问题,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一、FIDIC“黄皮书”关于业主风险的有关规定
1999版的FIDIC合同条件“黄皮书”是国际标准合同示范文本中,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下业主和承包商权利义务及风险分配权威的合同条件。与对承包商风险的规定不同,在“黄皮书”中有单列的业主风险及其责任的条款。
根据“黄皮书”17.3款“雇主的风险”和17.4款“雇主风险的后果”规定,在发生以下风险事件时,业主应承担这些风险后果,并给予承包商工期延长和费用补偿:
(1)战争、敌对行动等;
(2)工程所在国的内战等;
(3)承包商人员以外的人员所发生的混乱等;
(4)工程所在国的爆炸物质等;
(5)超音速飞机造成的压力波等;
(6)承包商不可预见的任何自然力作用。
除此之外,还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业主除了应给予承包商工期延长和费用补偿之外,还应当补偿合理利润,即:
(1)除合同规定之外雇主使用或占有永久工程的任何部分;
(2)由雇主负责或提供的任何部分设计。
在设计-建造合同下,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黄皮书”第5.1款“设计义务一般要求”中明确规定:“承包商应进行工程的设计并对其负责”,所以,设计方面的风险主要由承包商承担,业主仅限于承担其所提供的设计基础文件或技术资料的错误或缺陷产生的风险。
二、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业主的风险问题分析
(一)质量方面的风险问题
在传统合同形式中,业主通过提供详细的施工图进行招标,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明确、工程范围确定,业主能够得到“按图施工”的建筑产品。而在设计-建造项目中,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时,并没有完成施工图设计,有的仅仅是概念性设计。承包商还需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大量的图纸细化工作,逐步达到工程的施工要求。在图纸细化过程中,业主需要进行不断的确认以达到业主的预期目标。与传统合同形式相比,承包商具有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更大的选择权。在国际工程惯例中,对工程质量的规定,主要要求承包商所完成的工程项目满足业主的使用功能。FIDIC“黄皮书”4.1款“承包商的一般义务”规定:“承包商应按照合同设计、实施和完成工程,并修补工程中的任何缺陷。完成后,工程应能满足合同规定的工程目的”。
据此,在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中,业主主要的质量风险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存在工程质量缺陷
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下,工程存在质量缺陷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1)在设计-建造合同中,业主一般都规定了严格的误期罚款条款,或提前竣工奖金。所以,承包商对进度的控制是非常积极的、也是项目管理中优先控制的目标。但是,这种进度如果不能够合理实现,就常常以损害工程质量为代价。
(2)在设计-建造合同采用固定总价的支付条件下,承包商可能承担过多风险而出现亏损或无法盈利时,采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方式节省成本。
(3)承包商进行设计或施工方案优化时,选用不成熟的设计或施工方案等。
2.降低工程质量水平
在设计-建造合同中,合同文件对质量标准的描述远远没有在传统合同下完整、充分。承包商有多种方式满足“雇主要求”或达到“合同规定的工程目的”。例如:所采用的空调系统、门窗系统等,不同的品牌价格差异很大。
3.缺少工程质量内容
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下,很难用概念性设计或“雇主要求”界定详细的工程内容,由此产生缺少工程质量内容问题或争端。
由于在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下,承包商具有更大的现场管理权、设计和施工方案选择权以及各项其他事务的决策权,设计-建造承包商倾向于采用损害工程质量目标的方式来确保工程利润、控制工程进度。在设计-建造合同下,为了降低工程质量风险,业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同应设定合理的工期条件,即合理的工期目标、误期损害赔偿费、提前竣工奖金等。设计-建造合同形式虽然能够节省项目实施时间,但是,也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笔者经验,设计-建造合同下,承包商的进度压力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二是通过严格竣工试验、竣工后试验以及缺陷责任期控制工程质量。在FIDIC“黄皮书”的第9条和第12条中分别规定了“竣工试验”和“竣工后试验”,通过这两个严格的程序,业主达到控制工程项目的目的。此外,设计-建造合同还通常设定严格的缺陷责任期条件,以达到控制承包商施工质量的目的。例如,对工程较为重要的屋面系统等部分,要求承包商提供5年甚至10年质保。
三是在承包商实施每项工作以前,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质量预控。按照FIDIC“黄皮书”第4.9款“质量保证”的规定:承包商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论证遵照合同要求。该体系应符合合同的详细规定。工程师应有权对体系的任何方面进行审查。
四是在签订工程合同前,通过组织参观同类厂房、召开各种形式的技术答疑和澄清会议,与承包商进行充分交流,使得承包商理解业主的建设内容和标准,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工程内容和建设标准理解的不同产生争端。
(二)进度方面的风险问题
通过设计和施工工作的搭接和良好配合,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快速交付使用是设计-建造合同非常突出的一个优势,也是该合同类型能够在现代项目中得以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在设计-建造合同中,业主对工程进度的约束通常都比较严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合同设定严格的误期损害赔偿费罚款,即,承包商在进度不能满足双方约定的进度要求的情况下,承包商将承担罚款;
在很多情况下,合同也会设定提前竣工奖金,即承包商的形象节点进度或工程竣工时间能够比原计划提前,承包商将得到奖金。
二是合同设定工程进度的里程碑节点,并将满足形象进度节点作为工程款支付的前提条件。
三是通过审查承包商进度计划的合理性与实际执行情况,对承包商实施严格的过程管理。按照“黄皮书”第4.21款“进度报告”的规定:承包商应编制月进度报告,并持续到承包商完成所有的扫尾工作为止。
与工程质量、成本以及HSE相比,工程进度是业主和承包商都十分关注的项目目标,其实施情况更容易进行量化比较。所以,在设计-建造合同中,承包商对进度控制的积极性更高、风险意识更强,有利于业主进度目标的实现。
此外,由于设计-建造总承包商承担设计和建造两项工作,设计和施工两项工作的协调就成为承包商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在此情况下,承包商很难像传统合同形式那样,向业主提出该方面索赔。
综上所述,设计-建造合同下,业主的进度风险相对较小、进度目标便于保证。从国内设计-建造合同的工程实践来看,业主在工程进度方面的主要风险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所需要的各类实施许可,如规划许可、环保许可、开工许可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在国内实施设计-建造合同业主在进度方面的最主要风险。获得承包商的公共关系资源支持是规避该风险的主要途径。
二是业主不能对承包商设计方案、技术方案、样品等及时反馈或确认,所引起的进度拖延。设计-建造合同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包商根据项目实施需要,进行各项设计工作,并提交业主认可。按照FIDIC“黄皮书”第4.9款“质量保证”的规定:“承包商应在每一设计和实施阶段开始前,向工程师提交所有程序和如何贯彻要求的文件细节,供其参考”。所以,需要业主或其授权工程师对承包商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样品等及时反馈或确认,以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否则,工程的进度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是指定分包商或现场其他分包商所造成的影响。设计-建造合同下,项目能够实现快速交付使用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建造总承包商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大的掌控能力,通过合理的搭接安排,整个项目管理团队、包括其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快速决策和反应,从而节省时间。因此,在设计-建造合同下,业主不应当指定过多的分包商或对工程项目过多的划分,由此增加分包商和工作界面的数量,增加工作协调量、减少承包商对现场的掌控能力,造成进度拖延。
(三)成本方面的风险问题
设计-建造合同一般采用总价方式,并按照工程进度的里程碑点进行工程款支付。在此总价范围之内,承包商为达到“雇主要求”或“合同规定的工程目的”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应由承包商承担。所以,业主在成本方面的风险相对较小。在国内的工程实践中,设计-建造合同下,业主成本方面的主要风险:
一是地质资料或其他技术资料不够准确,引起工程费用较大的增加,同时很可能引起工程争端。例如,在某工程中,承包商根据业主提供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工程的细化设计,并提交工程建造的报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现场有很大部分的地质条件比勘察资料中所标明的地质条件差。按照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承包商需要增加费用约300万元,约占工程报价的5%,工程进度也受到了影响。承包商据此向业主索赔,业主以总价合同为由予以拒绝。经过工程师的积极努力和协调,业主补偿了承包商的大部分费用,并延长了工期。
二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发现部分工程内容或要求没有包括在合同文件以内,从而补偿承包商引起的费用增加。在设计-建造合同中,仅仅通过“雇主要求”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对工程项目进行描述和定义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所以,业主工程要求和工作内容漏项的情况比较常见,这是该合同形式下,业主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
三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要求提高部分工程内容的建造标准。例如,改变空调设备品牌、提高装修标准等。
四是合同双方对工程内容所产生的误解。很多跨国公司在国内投资时,所要求的建造内容和标准与国内的建造内容和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引起费用的增加。例如,在某工程中,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并未标明要求在某工艺车间中使用冷热水系统,按照国内的标准,承包商仅提供冷水系统已经履行了合同责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要求按照欧洲标准,提供热水系统,从而引起承包商费用的增加。
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风险,在国内应用设计-建造合同时,业主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业主在签订工程合同前,应该对工程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和研究。从工程实践来看,设计-建造合同所产生费用的增加主要来源于业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合同条件、工程内容或建设标准等所作的修改。
二是要重视所提供技术资料的准确性。
三是在工程合同中,附项目主要设备的品牌或详细的工程量清单,以减少双方对工程内容或建设标准的误解。
(四)HSE方面的风险问题
与其它合同形式相似,设计-建造合同中HSE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环境许可、生产许可等方面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HSE规定与国外规定差异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同时,承包商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的重视程度、保护程度也成为业主的风险因素。随着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以及建筑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状况,业主实施项目过程中受到HSE的约束将越来越严格。
作为业主,应自觉学习并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定,同时在合同中设定承包商遵守HSE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款或业主公司对HSE的特殊要求,并加强对承包商施工过程的监督,以规避HSE方面的风险。
(五)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业主风险问题的综合比较
从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以及HSE四个方面比较,在设计-建造合同下,业主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工程质量风险更大,工程质量目标最容易被损害。设计-建造合同对工程质量标准和内容的定义不够详细和充分,承包商在严格的误期罚款约束下,为实现工程利润,很容易损害业主工程质量方面的利益。所以,工程质量风险应成为业主风险控制的重点。
二是工程进度风险的责任最难分清。在设计-建造合同中,快速交付工程是一个基本特征和优势,与其他几个目标相比,业主能够通过合同条件清晰、明确地定义工程进度要求,对工程进度的控制也更为简单。承包商进度控制的积极性和风险意识最强,从而降低了业主工程延期的风险。但是,工程进度拖延的责任很难分清,常常是业主、承包商、咨询单位、政府部门等多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具有放大效应。所以,业主的快速决策非常重要。
三是设计-建造合同一般为总价合同,除了业主变更工程内容、提高工程标准,以及发生合同规定的其他补偿事件,与传统合同相比,承包商获得工程索赔的机会更少。所以,业主成本超支的风险很小。
四是HSE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是,影响程度或造成的损失大。所以,业主应注重预控管理。
三、分析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在国内应用设计-建造合同时,业主为规避或控制风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设计-建造总承包商。承包商的选择标准不能以价格竞争为最主要依据,更应看重总承包商实施同类项目的经验、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同类项目的经验、设计主体和施工主体的合作经验、以及承包商与分包商的合作经验。
二是在签订工程合同以前,业主和设计-建造承包商应有充分的时间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讨论。一方面,业主可以考察设计-建造总承包商的设计能力、合作态度、工程经验、团队素质等;
另一方面,也便于承包商充分理解业主建设意图,合同双方统一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三是选用标准的合同文本。拟定设计-建造合同比传统合同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建议选用标准的合同文本,如FIDIC“黄皮书”以缩短双方合同谈判时间、降低争端发生的可能性。
四是业主的合理授权。一方面,业主应比传统合同授予设计-建造承包商更大的管理权。另一方面,业主应充分授权业主代表或咨询单位以实现快速决策。
总之,在设计-建造合同形式下,业主应将风险管理的重点前移,即注重考察设计-建造承包商和咨询单位的经验和实力、设计合理的管理机制等,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积极的条件。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1.要突出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主线地位,用以统领和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
党的建设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要素和多方面内容的整体。其中,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被提出之始,就备受瞩目,处于“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的重要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党的建设坚定不移的追求;
引导着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党的建设始终不渝的目标;
衡量着党的建设的是非得失,是党的建设优劣强弱的标志;
展示着党的建设的效果效能,是党的建设发挥作用的关键。总书记在建党85周年讲话中指出:“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更加鲜明地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更加深入地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更加全面地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线地位,不仅要进一步明确,而且要切实得到加强。因为我们党当前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执好政、长期执政问题,而执好政、长期执政的关键则是保持和发挥好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所努力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把党的先进性贯彻到底、坚持始终、发扬光大,使党的执政地位因先进性的支撑而更加稳固。进一步明确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线地位,必须把先进性建设置放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中心位置,使党的各项建设按照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去开展,以是否促进和有助于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和实现来衡量优劣得失;
必须把先进性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使党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保持先进性这个主题、朝向保持先进性这个大目标去努力。只有突出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主线地位,才能真正创造和实现以先进性建设统领和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
2.要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科学阐明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关系
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昭示出执政能力建设的非凡价值和重大意义。的确,处于执政地位的党,执政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党能不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揭示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关系。其一,二者源于共同的现实要求,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其提出背景、理论价值、战略意义及目标指向都是根本一致的。其二,二者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各有独特作用和存在意义,它们在内涵内容、地位价值、方法途径上存在差异和区别。其三,二者互为作用、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凝结为同一个过程。
从根本上说,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是一种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内在地蕴含着对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明确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实现和发展。其二,先进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厚基础,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取向;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在执政条件下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先进性的现实体现。其三,党的先进性要依赖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使自身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并赢得更加充分的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又依靠先进性建设的引领使自身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和充足实现。对此,已有的重要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中虽有所触及,但还不够充分,有待深入揭示和阐明。
3.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综合性建设来对待,予以高度重视,使之得到进一步强化
党的各方面建设,因各自的内涵、内容、目标、任务的不同,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所处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单就涉及领域和适用范围来看,有的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特征,如党的先进性建设;
有的具有专项性、具体性的特征,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对于党的制度建设,我们目前虽然把它与思想、组织、作风等项建设并列看待,但就其现实影响和涉及范围而言,应该视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综合性建设。一是因为制度建设关切的不在于制度本身,而是制度所约束规范的内容,制度建设总是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涉及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二是因为制度建设不是单独推进的,它需要结合并渗透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而党的各方面建设又必须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来巩固已有的成果并进一步深化。三是因为制度建设的成果形式,即制度化的规范、规则、程序或原则,需要共同遵守,具有刚性特征和普遍适用特点,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作为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一项综合性建设,制度建设应当得到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健全的制度是正确路线形成的基础,是正确路线得以贯彻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基本建设之中。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党的建设时,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制度视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六个方面强调要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社会和谐。这一切,为我们认识制度建设的作用并搞好党的制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当前党的建设的实际看,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制度建党,既是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又是党的建设的现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要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走综合创新之路;
要紧密结合党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确保制度的内容更加民主,制度的要求更加科学,制度的实施更加具有权威性。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并加强制度建设,我们才能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4.有必要把“廉政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建设内容纳入党的基础建设序列之中
在谈到反腐败斗争时,我们经常提到“党风廉政建设”。1998年11月,我们党专门做出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从目前党风廉政的情况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看,党风廉政建设愈显重要、愈加突出。而在由各方面建设构成的党的建设的整体序列中,党风廉政建设的地位却并不显著。因为直至现在,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问题总体上纳入党的作风建设之中。这种情况值得思考。
党的作风建设内容宽泛,有很大的包容性,这是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归入其中的基本前提。然而,我们在界定作风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时,不能不考虑到它原初的意义及人们习惯上的看法。通常在讲到党的作风建设时,一般是强调继承和发扬三大优良作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牢记“两个务必”,倡导艰苦奋斗,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这些要求,主要涉及领导方法、工作方式、处事行为问题,与人的品质是优是劣、道德是高是低尚无紧密联系。而一旦把党风廉政的要求和内容、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和内容都作为作风建设来对待,情况就有了很大不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超出了作风建设的领域和范围,使作风建设原初的要求和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鉴于作风建设不适宜附加更多的超出“作风”(即思想上、工作别是领导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行为)以外的东西(如人的品质、道德),鉴于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及广受国内外、党内外关注这一现实,应当考虑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和内容用“廉政建设”来表述,把“廉政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建设内容纳入党的基础建设序列之中。这里的“廉政建设”,是廉洁执政建设(针对执政党而言)而非廉洁行政建设;
归于党的建设整体序列中,宜称为“党的廉政建设”(避免了“党的党风廉政建设”这种不顺畅的称谓);
纳入党的基础建设序列之中,则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并列。这样做,顺应了廉政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中一项具有独立特征的重要建设内容的现实要求,起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作风建设已难以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许多要求和内容囊括其中;
二是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作为作风建设来对待,在某种程度上(起码在认识上)会影响到我们对人民群众关注的腐败问题的重视和解决,而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则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
5.需要总体把握并厘的各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明确提出“党的建设新布局”问题并予以科学概括
自我们党提出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以来,党的建设在原有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基础上,增加了新内容,加入了新要素。为此,总书记在建党85周年讲话中提出了“党的各方面建设”这一概念,用以统括党的建设中的多方面内容和要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思考和研究有关党的建设的一些问题,必须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党的各方面建设,必须注意厘的各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必然是党的建设的一种新布局。
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样,党的建设目前已由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为一个整体。对党的建设这样一个整体的构成要素、内在关系、基本结构的更深入、更细致、更具体的考察,我们会获得这样的基本认识,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核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为基础(保障)。这就是对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基本概括。
党的建设新布局,是客观形成而非人为设计,是现实存在而非主观臆造,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必然。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布局”问题,强调的是党的建设体系的发展,说明的是党的建设内容的丰富,描述的是党的建设结构的调整。对“党的建设新布局”予以准确概括和科学表述,是根据总书记的有关论述和中央的有关决定做出的,是对客观存在着的党的建设新布局的观念反映,有助于我们在厘的各方面建设相互关系和内在结构的基础上,自觉把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各项举措。
党的建设新布局表明:在由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构成的完整体系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其主线(或核心、灵魂、主题),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必须体现先进性的要求;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其重点(或归宿、着眼点、落脚点),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必须致力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是其基础(或保障、支撑、前提),无论是先进性建设还是执政能力建设,都不能孤立地进行,都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这个新布局,包括了党的各方面建设内容,昭示出其内在联系,展示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完整结构。
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风建设;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并独创性地形成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也使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一套党风建设的理论
党的作风即党风,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和党员的世界观及其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过程中,恩格斯曾最早使用“作风”一词,列宁也多次使用过“作风”一词,但提出“党风”科学概念,并且形成一套党风建设理论的是毛泽东。这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第一次完整地使用了“党的作风”一词。毛泽东在该文中指出:“我们是共产党,我们要领导人民打倒敌人,我们的队伍就要整齐,我们的步调就要一致,兵要精,武器要好。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末,敌人就不会被我们打倒。”“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阐明了党的作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毛泽东同时指出:我们的党风、学风、文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所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阐明了党的作风的任务毛泽东在该文中还阐明了整风的指导方针。依据这一方针,延安整风运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既弄清思想问题,又团结同志,使整风取得伟大胜利,同时也创造了党风建设的有效方式。党的七大系统地总结了作风建设的经验,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归纳为党的三大作风,—对党风建设内容作了高度概括,形成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还提出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艰苦奋斗,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注重调查研究等执政党作风建设的思想。1956年党的八大总结了执政7年的初步经验,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等。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党风建设理论的恢复和发展
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党的优良作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党在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同时把端正党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重要任务提上党的建设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平反冤假错案,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作风得到了恢复。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陈云就提出:党风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邓小平强调:“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在实践中,他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和民主集中制。为了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集中开展了整党工作。根据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党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反对不正之风,开展廉政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严治党,反对腐败,成为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反复强调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的重要作用: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性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党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巩固党和人民政权的根本问题。他提出:执政党要“防止领导机关官僚化的危险”。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惩治腐败要一靠教育、二靠法制,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等。
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纪委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以提高思想、增强责任、规范工作、筑牢防线为目标,切实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进街道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教育对象
主要是街道机关、下属单位党员干部和村(社区)班子成员等。
三、教育内容
针对目前党员干部素质的现状及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教育内容虚、实结合,侧重于思想认识、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理论方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等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决定及各级纪委全会精神等。
(二)岗位职责方面:主要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包括如何履行“一岗双责”、拒腐防变怎样从细节抓起、作风及效能建设如何真正抓落实等。
(三)政策法规方面:主要是遵纪守法方面的教育,包括党纪政纪条规及有关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政策等。
(四)业务操作方面:主要是贯彻执行相关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业务培训,包括“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及党内“四个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的贯彻落实等。
四、教育形式
(一)集中学习。开设“廉政宣讲课堂”,主要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一是“集中宣讲”,确定每双月第三个周五上午(逢节假日或要事,适当延期)为“廉政课堂集中学习日”,按教学计划统一组织相关人员到街道“廉政课堂”教室参加学习,集中接受廉政教育;
二是“下村(社)送教”,由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所联村(社区)上一堂廉政党课,并填写《街道廉政党课记录表》,于年底交街道纪委存档;
三是“分岗集训”,由街道机关内设各办(所、中心),特别是农经办、工贸办、社务办、综治办、城建城管办、财政审计所及劳保中心“七大办”分线对办内或线上工作人员集中进行一次岗位业务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单月,培训内容应充分结合工作岗位,以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水平为主。各办3月20日之前向街道纪委上报《街道机关干部岗位培训分线安排表》。
(二)分散学习。为解决工学矛盾,鼓励党员干部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个人自学或小范围群学。主要设置以下学习平台:一是开设“廉政网络课堂”,在街道网站开设专区,开辟“清风前哨”、“清风行动”、“清风文苑”、“清风解读”等专栏,及时让广大党员干部自学有关廉政信息、廉政知识、工作实务及廉政法规等内容;
二是开设“廉政影视课堂”,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有关反腐倡廉的影视片,同时做好观看记录。三是开设“廉政书屋”,各村(社)充分发挥村落文化宫、文化中心户等活动阵地的作用,整合现有的文化阅读资源,进一步充实书屋藏书,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让党员干部在红色书籍中接受潜移默化地廉政教育。
(三)活动寓教。每年9月份定为街道“廉政文化活动月”,今年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读一本廉政书籍并组织读后感展评;
参观一处廉政教育基地;
组织一次机关青年干部主题演讲赛;
开展一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营造氛围,加强教育。
(四)组织测试。年底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一次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以检验学习成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机关各办、各村(社区)、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开设“廉政课堂”的目的及意义,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上到位、组织工作上到位、学习精力上到位。街道纪委负责“廉政课堂”的具体组织落实工作,党政办、组织办、宣传办负责做好相关协助工作,确保廉政教育真正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