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5 20:50: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摘要: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对新时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增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有必要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深化改革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五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对新时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增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有必要对其改革因素进一步分析,深化改革的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存在其阻碍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探析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国内积极因素,增强深化改革的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有益于改革的积极因素,为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正能量。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积极因素;
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①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李克强在履新后多次表达了深化改革的决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既要先易后难,又要敢于攻坚克难。”“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样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②

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被提升到政治和历史的高度,列为新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诚然,为使改革释放红利最大化,通过梳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国内积极因素,挖掘其改革潜力,这对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搬除改革路障,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丰厚的理论条件

改革作为中国一场新的革命,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之初,走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之路,即通过经济改革先行推动其它领域改革的协同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理论也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江泽民正确阐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继而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二十字方针。③胡锦涛则把改革创新凝炼为时代精神,认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④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论断,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⑤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首次提出完整的改革理论,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由此可见,我国改革的理论随着新情况新变化的出现而发展,这种原有的改革理论基石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驱动力。

二、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城市相继推行了承包制、股份制。在先富带动后富以至共富的政策指引下,东部沿海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1994年党的十四大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快速发展,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改革开放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讲话,提出在打破干部终身制、推行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进行选举制度调整、实行城乡居民等比例选举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文化领域,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改革进程中注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深化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方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面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此外,还在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加强包括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主线下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些改革实践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全面深化改革具备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已经在高层那里形成共识,被党中央提升到政治和历史的角度。同时,改革给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带来的巨大成就,促使各届领导人积极推动改革。改革一开始,邓小平就以“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⑥、要“杀出一条血路”的振聋发聩之言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
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江泽民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坚持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句话去做,胆子要大,步子要稳。”⑦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斩钉截铁地表示,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以来,高度重视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总之,改革具备了高层智慧和顶层设计,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也就具备了系统性、可行性。

四、全面深化改革具备牢固统一的群众基础

就人民群众来说,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国家的主人。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到如今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邓小平曾指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改革亦如此,评判改革成败得失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因此,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是否具备牢固统一的群众基础。诚然,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原有的顽瘴痼疾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使得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要求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强烈呼声。但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顺应了民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从目前来看,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了相当大的群众基础。首先,、李克强履新以来,高举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提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最大红利,其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受益”、“坚持改革就是创新”、“中国改革大势不可逆转”等改革论断,释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其次,对人民群众要求进一步改革不合理现状的呼声,受到高层的重视,给予“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的答复,凝聚了社会共识。再次,十八大之后,新一届领导集体高调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得民心;
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上“接地气”、下“接天线”,得到人民群众积极拥护;
用壮士断腕的决心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约法三章,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诸如此类的高层动态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群众力量作出重大贡献。最后,执政以来,十余次离京考察,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其朴实亲民的形象赢得国内外一致认可。身为总理的李克强同样频繁出入基层谈改革察民生,务实亲民睿智幽默的形象透漏“大国总理风范”。这种躬身实践、身体力行的精神凝聚了社会共识,增强了改革信心。总之,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起着关键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需要迫切解决的大局问题,已被党中央提升到政治和历史的高度,列为新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激发改革活力,有必要探析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国内积极因素。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所具备的若干积极因素,要正确理性对待,做到不骄傲、不自满,在原有存量改革理论、实践经验、顶层设计和群众基础上进行增量创新,以更有利的态势推进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引文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日报,2012-11-18 01.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人民日报,2013-11-13 01.

③江泽民文选(第一卷) [M].人民出版社,2006:365.

④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全文)_ 网易新闻中心news.163.com/08/1218/12/4TEQAICU0001124J.html.

⑤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高层动态- 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1/c_114223419.htm.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1993:370.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有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我们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价值: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049- 03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的研究决定,自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也就此展开。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哲学基础,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我们认识和进行改革,因此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进行理解。

一、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以外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在批判继承旧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重要的维度,也涵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

历史唯物主义最大一个特点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的重点之所在。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

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物质演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连主体都是物质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世界也不言而喻就是物质的。

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先活下来才能够去从事实践活动,历史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就像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我们的生产是物质的,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将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抽象为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正是这样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也无不反映着物质基础。1859年,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本身,整个历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都在于人,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创造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生产、实践能力使人类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的本身。“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当然人们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他们会受到既定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制约。

除了创造历史的主体和人类的实践以外,整个历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人除了生存还需要获得生存价值。整个历史的创造抑或是实践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历史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识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理论工具。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无不体现了实践的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深层基础是工业实践,同时这与马克思本人的实践活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现实的发展来得到丰富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也就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

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由此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实践构成了历史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不断变化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现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解释现实的基础上,也在使现实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二、历史唯物主义之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征,充分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其应用价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标抑或是内容无不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浸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显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上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35年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现今不论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都要求要进一步进行改革,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而这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在现实上,我们面临着科技带来的世界不断的变革的新情况和新形式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任务这些现实。这要求我们要根据现实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而根据决定加以实施,促进社会朝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已经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中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理论又需要不断地运用于实践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历史唯物主义影响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哲学基础,它要求要做到以人为本,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所在,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和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本性的有利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每个阶段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目标的制定,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同样也是其人本性的体现。

(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让改革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的制定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内容的制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采取均力,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四个方面,通过经济的牵引作用,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方面的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会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产生影响,因此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就要求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基础上,协调好与其他四种改革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导向

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在理论方面的指导是科学的,同样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指导做出决定的初期,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指导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协调好各项改革的关系,实现改革的有效进行,最终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当今世界的思想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坚定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已经在过去35年的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应该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将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当然,对于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要正本清源,科学地加以认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误解的地方要及时地加以改正,同时应该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应该攻坚克难,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势必会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在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是维持现状还是勇于改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继续改革。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坚持改革,对于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坚决地予以整改,要有改革的决心,同时改革中应该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不可避免的损害要尽全力降到最低并且加以补偿,使改革真正有效科学地深入进行。

(二)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协调五位一体关系 “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应该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做法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得到了证明,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在以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抓也不可能只抓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条主线,还要协调好与其他体制改革的关系,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前提下牵引其他体制的改革,使改革的各个部分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全面改革主体,增进全体人民福祉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通过参加甘肃干部网络培训,使我收获颇多。干部在线教育关系到干部的整体素质,干部在线教育不仅适应当前思想教育改革的实际,更适应干部教育的实际,对干部更加深入的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自参加干部在线学习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干部在线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我积极在线学习,本着追求知识,改变观念,提升工作能力,通过这些天充实的学习,我个人觉得受益匪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兴起并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世纪;
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的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时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指导我们在21世纪的征途中继续前进,并启迪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通过学习我的主要感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了《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以来,对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和贯彻落实发表了两次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讲话视野广阔、思想深刻,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很强,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有力动员。的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入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背景、现实根据、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并对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根本目的在于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应当着重掌握以下基本观点:一是关键论,二是目标论,三是正义论,四是时态论,五是重点论,六是方向论,七是方法论。我觉得主要把这几个思想观点掌握好。

二、学习了《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使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理想信念是人们对于美好前景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人的“总开关”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信念决定追求,追求体现信念。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中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守住思想主阵地,把握工作主动权,管控言行不失范,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三、选修课中还有很多中国文化方面的讲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特别强调我们应该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习道德。在一个宣传部的会议上曾经告诉我们,我们要四个讲清楚,第一讲清楚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情是以前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100多年受别人欺负,现在我们革命成功了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马列主义加中国实际,中国实际包括中国国情加中国文化取得革命胜利。这是第一个国情。第二要讲清楚我们有着文化,我们这个文化5000年来历代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点应该讲到我们这个文化生生不息,是我们中国多少年来取得了各种成果、各种成就,一定是约定俗成已经稳定下来,定而不可以绝对正确的好东西。第四点要讲清楚我们文化在以前创造了辉煌,在现代我们更应该创造辉煌。

我们现在实现中国梦,我认为已经有三个条件了。一个是中国革命成功,第二个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第三点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目标明确。建党100周年,我们有着明确的目标,有着很好的历史传统。从孔子开始,有了梦想开始,他那时梦想要实现但是空想,而且我们有这三个条件。我们这三个条件在这一摆,我们这个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这么一来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必然将更加辉煌,大放异彩,取得更辉煌的胜利!

文化讲座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对阅读其他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这些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国家。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3-0028-07

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应然要求。以为总书记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和胆识着力解决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和自信,迫切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具体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矛盾,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略。

一、从问题意识出发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问题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矛盾,而问题意识则是这种矛盾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形式。指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涉及问题意识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反映现实世界矛盾和问题的观念形式,二是这种观念用于指导分析现实世界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向导。问题意识既是对于问题本身的认识,也是对于问题所持的态度。党的十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就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发表了多次论述,就问题意识的基本内涵、表现形式、价值取向等提出了精辟见解。他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观念把握,它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态度以及化解矛盾和问题的思想自觉。

问题意识具有普遍意义。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马克思看来,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比答案更有意义。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伟大革命,要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延续,又是在解决原有问题基础上的创新,具有许多与过去改革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只有从问题意识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根据及重大意义。

社会矛盾和问题并非一成不变。当代中国,因为改革,某些领域、特定阶段的问题已经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开始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根据。诚然,没有发展的社会或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发展起来后的社会或发展水平高的社会都有自己的问题,但解决发展起来后或发展水平高的社会的问题并不比解决没有发展起来或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的问题更容易。我国社会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后,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新需要,尤其是发展性需要;
另一方面,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突出,而其中的一大根源是某些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由此可以说,“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深入分析发展起来后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进而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内容的叠加性和复杂性

“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其中,老问题无论以原有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新的表现形式出现,无外乎两种原因:或者客观上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相联系,因而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好;
或者主观上政策举措不当,应该处理好而没有处理好。而新问题之所以不断出现,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当代中国,利益结构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即使是人民内部也远非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那么简单,不仅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而且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内部也发生了分化现象,从而形成了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和对抗。“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全面深化改革要化解交织叠加、错综复杂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因而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程度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同事物发展的一般进程一样,改革必然经历由局部走向整体、由表层次问题进到深层次问题的过程。经过30多年不断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以往的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导致共同贫穷的体制机制问题,但没有同时建立起防止两极分化的体制机制,以至形成了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解决一般矛盾和问题,而且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难啃的硬骨头”。无疑,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要构建起合理调节利益关系、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体制机制,比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共同贫穷问题更加困难,意义也更加伟大。

(三)条件的风险,和挑战性

应该说,解决发展起来后的新问题,我们有30多年改革的经验积淀及由此形成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前所未有的坚实物质基础,但是,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许多突出的风险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风险和挑战不仅来自于国内利益固化的思想藩篱和既得利益者的抵触情绪,而且来自于国外反动势力唯恐中国发展而采取的“西化”、“分化”图谋。中国发展起来后,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炮制了所谓“中国”,并以种种方式对中国的发展横加干涉。坚定地指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改革是社会变革的普遍形式,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以来,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明确指出:“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社会主义社会是崭新的社会形态,但由于历史不长、经验不足,以及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曲折,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二、从问题意识着眼具体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矛盾

当代中国的矛盾和问题,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推进过程及其效果。从问题意识着眼,具体分析其中的突出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

(一)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与政府的矛盾

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成绩不容否定。但市场经济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毕竟是一个必然王国。现实表明,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既有市场不规范、不和谐的问题,也有政府不作为或不当作为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之于经济领域,关键是要明确政府权力的边界。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遵循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问题意识和政治智慧,对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具有普遍性。然而,由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我们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往往把二者对立起来,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市场的作用。正是基于问题意识,明确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市场经济的优势是以价值、价格、供求、竞争等规律拉动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以及短视行为,也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危机。因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唯一作用,更不是否定政府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那么,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呢?关键是政府要明确职责内涵,规范权力运行,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撒手不管。环顾世界,即使是以市场经济为圭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并不忽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不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市场经济体系更离不开政府的作用。至于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正确途径只能是:“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既积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又认真负责管好该管的事,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比如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上,政府要做到不越位和不缺位,分清“婆婆”与“老板”的不同角色,由大事小事都干预企业的“婆婆”,转变为不直接插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切实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老板”。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政治体制改革:变革与坚守的矛盾

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政治体制改革的矛盾和问题更突出、更复杂。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直接关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表明,必须正确处理变革和坚守的矛盾。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正确的选择是“应该改又能够改的坚决改,不应该改的坚决守住”。所谓“应该改的”是指那些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东西,包括不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但“应该改的”未必就是马上要改的,如果条件不成熟,即使“应该改的”也要等待时机。所谓“不应该改的”是指那些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代表社会主义方向的东西,如果改变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严正指出:“世界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在政治领域,改革必须以坚守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为前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挑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迷失方向,最终改变颜色。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变革与坚守的关系,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教训是沉痛的。中国改革之所以“风暴这边独好”,根本原因则在于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始终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的比较中,立足于“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的问题意识,强调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

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呢?对此,以其辩证的思维给予了科学回答:“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
我们说坚持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展示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能动性,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文化体制改革:特质与功能的矛盾

文化的特质在于它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的功能在于它对于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反映政治、经济的特质与文化作用于政治、经济的功能是统一的,“以文化人”就是文化特质的重要功能表现。促进文化功能与文化特质的有机结合,发挥文化的“化人”功能,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文化的“化人”功能主要是通过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来实现的。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有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伟大力量的精神支柱,更加需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文化的“化人”功能与其特质严重不对称。如有些文化产品成了市场的“奴隶”,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审视现实,一些人价值观缺失,分辨不清真善美与假丑恶,重要原因是一些文化产品的价值导向严重错位,扭曲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的“化人”功能,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和极端重要的任务。

进而言之,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提升文化竞争力与增强文化软实力,既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文化人”的重要价值取向。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中国在改革中迅速崛起,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日益彰显,因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此,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霸权主义的本性出发,加大了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企图用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和价值观念摧毁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发挥其“化人”的功能。

(四)社会体制改革: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我国30多年前的改革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背景下启动的,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部分先富”的“大政策”,并强调其“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然而,由于配套政策措施的缺位,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贫富差距的现实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基于此,继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防止两极分化”后,党的十六大至十,把效益和公平的关系由“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益,再分配注重公平”,调整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益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然而,现实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广大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充满着期待。所以,在阐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强调效益优先有其历史合理性的话,那么,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则必须把社会公平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认识和处理,而其关键是制度安排。反复强调:“不论处在什么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制度安排涉及方方面面,但直接的制度是分配制度。必须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要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因为再好的制度,都必须有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循,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实现公平正义是改革的重要价值目标,“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可见,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既具有现实指向性,也具有复杂艰巨性。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主张,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自然应当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基于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立场,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进而提出了价值评价标准和改革重点指向。他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
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人民是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最重要的是考虑群众的实际、群众的期待、群众的利益以及群众对改革是否满意。只有真正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尺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由思想理念和政策举措转变为社会现实。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利用与保护的矛盾

生态之于人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外界自然条件既是“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也是“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自从人类产生后,自然就与人类构成有机统一体,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条件。针对世界工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破坏,恩格斯及时发出警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告诉我们。人类在享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必须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我国是伴随世界现代科技革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同程度地重复了世界工业革命时期类似的错误,因而也遭受了自然界的“报复”。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有鉴于此,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如何处理利用、开发与保护、反哺的关系,其中重点是保护和反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实质上都是因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错误所致,一定程度上也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仅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而且要求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用制度的权威保护生态环境。

三、从问题意识视野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略

问题意识来自于客观实际,又要作用于客观实际。增强问题意识最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问题导向,并用以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略。

(一)要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

一个国家的最大实际也就是其基本国情,包括社会发展阶段,这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是,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30多年前决定改革是从这个最大实际出发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也是从这个实际出发的。所不同的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和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如社会生产总量与质量的矛盾、社会生产结构与人民需求结构的矛盾、总体小康水平与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科技现代化要求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等等,所有这些都表征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下的新特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就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改革的程度、力度、难度,都是以往的改革所不可比拟的。所以,从思想方法论的高度要求“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及其新变化新特点,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胜利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面临着严重的思想观念障碍。事实上,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后,可谓暗流涌动,来自于体制内的阻力前所未有。这就首先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否则,我们不仅看不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找不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更拿不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来。进而言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一些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也发生着由适应到不适应、由合理到不合理的新变化,甚至于那些以前长期有效的办法现在也开始失灵。相反,也有一些过去不合时宜的东西而现在却势在必行,或者过去不可逾越的东西现在则需要突破。如果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行事,势必影响改革进程,甚至于导致失误。其实,思维定势具有历史性,在其框架内形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也具有历史局限,这就要求“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思维定势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等,都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革新或完善。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必然要求。

(三)要立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宽广视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举措。指出:“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四个全面”各自具有特定规定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而全面深化改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大意义,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之中并且是推动它们顺利发展的强大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解决问题和矛盾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诚然,“改革要于法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全面依法治国要在改革中推进,面对法治领域存在的严重缺位和失衡现象,迫切需要把改革决策与法治决策结合起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全面深化改革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一个新的考验,对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全面从严治党不仅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根本举措。显然,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宽广视野认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既有利于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又有利于提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四)要切实增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本领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出发,着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化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方向、总目标、总任务和总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实践经验、政治智慧和理论财富,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新的自醒、自觉与自信。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

改革开放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又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已指明:“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我们党和人民对改革开放的真正理解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序幕,从那时起到现在,改革开放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特征和最强大动力,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一步发展进程和每一个发展阶段。35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到社会,全面改革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对外开放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成功开启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刻指出的:“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不断拓展上。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许多仁人志士,为寻求一条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道路,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付出了沉重代价,走了许多弯路。历史反复表明,英美国家现代化道路,在中国不能走;
闭关自守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苏联模式道路,在中国不管用;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不合适。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坦途,才是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的唯一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而在实现“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有机统一的过程中,改革开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逻辑起点”作用。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多年来我们对这些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从“本本”出发、从抽象原则出发、甚至从某些过时观点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鲜明地指出:“多年来,存在着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正是在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能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以要带领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从根本性的历史原因来说,正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正是通过短短几年初步的改革开放实践,我们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认清了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结合,成功地选择了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也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无古人,又无成功模式可以模仿,因而这条道路的不断拓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伴随着争论与交锋。在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等等重大关节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曾屡遭诟病。如何澄清模糊认识,统一人们的思想,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面临着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回答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问题,澄清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疑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归根到底仍然靠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的说明》中,特别引用了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的一段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意味深长。同志紧接着指出:“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35年来的历史性巨变,雄辩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正路。改革开放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又是不断完善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产生理论的根本源泉,也是不断完善与发展理论的基础和动力。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说尤其如此。正如列宁深刻指出的:“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我们党在领导推进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深刻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与理论关系的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
而这一新飞跃和新成果,直接源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回答和解决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提出的特殊历史任务和现实问题,从而形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与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两次历史性飞跃各自的重点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毛泽东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直接源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而改革开放则是实现和促进这一“结合”的逻辑起点和强大动力。

从构成内容和主要观点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基本观点,都无不来自于改革开放实践,都无不是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进行深入总结和系统提炼的结晶。依据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实践,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
明确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精辟论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正是这些来自于改革开放实践、又经过改革开放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架构性伟大贡献。

面向逐步形成的经济全球化,着眼世界格局新变化和中国新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走向21世纪的改革开放实践,鲜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新鲜经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的科学揭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发展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每一个阶段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都无不是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的结晶。离开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难以作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悖离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花就会由于失去实践源泉的滋润而枯萎。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党的理论发展是否还需要改革开放实践的支撑与推动?对此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轨迹作出了肯定性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丰富和发展。而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无不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存在着密切联系,无不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实现新突破新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战略部署。正是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走向出发,同志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和矛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同志尤其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高度,深刻阐明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意义。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同志这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揭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实践源泉和实践基础;
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又是增强这一制度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所以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制度产生、完善与发展,同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定型、不断完善的过程,深刻彰显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实际运用的伟大成果;
改革开放是实现理论原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法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许多条,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正是在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与现实相统一。35年来的改革开放,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的过程。正是由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致力于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完善并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不变性”与革除体制性障碍的“可变性”有机统一的过程;
改革开放是实现“不变性”与“可变性”相统一的重要法宝。一方面,我们党明确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可动摇,基本原则不能改变;
另一方面,我们党明确指出,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和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场新的革命。正是由于我们党在持续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坚持“不变”与“变”的有机统一,带领人民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自主选择和开放包容有机统一中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
改革开放是在自主选择基础上增强我国制度开放包容性的重要法宝。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世界制度文明存在着多样性,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优越、是否文明,关键是要看它是否与这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是否与优秀文化传统相适应、是否促进了这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制度文明之间应当超越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广泛沟通与交流,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党秉持了这样一种制度文明观,将制度的自主选择与制度的对外开放有机统一起来,以放眼世界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推动制度改革与完善,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大潮中愈益显示出内在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愈益成为伫立时代潮头、引领时代潮流的一种文明社会制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