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高中地理教学【五篇】

时间:2023-07-06 10:00:11 来源:晨阳文秘网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来说,地图就相当于26个英语字母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因此,有人形象的称为“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门语言”。地图不仅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也使得高中的地理学科的抽象内容、自然现象、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地理教学【五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教学【五篇】

高中地理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图教学 高中地理 对策

概述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来说,地图就相当于26个英语字母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因此,有人形象的称为“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门语言”。地图不仅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也使得高中的地理学科的抽象内容、自然现象、人文事物都变得更加图形化,对于学生及时掌握地理相关的理论知识都具有很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做好高中的地图教学就显得重要而有意义。

一、地图教学的意义

地图结合了语言、文字和图片标记为一体,能够有效传递高中地理的空间信息,是一种具有最直接、最形象的教学工具。地图的直观、系统表达地理空间信息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并且直观和系统又能清晰的表达出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具体来说,地图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与其他学科注重计算、识字、识意不同,地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图表系统”的学习,各种地理图像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地理信息合地理规律。这些地理图像在呈现出众多地理信息、简明表述地理事物空间的分布等方面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加形象和具体。因此,地理学科中的图像系统是反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特点。

2.包含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

与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图像只是发挥辅助功能不同的是,地图在地理学科中还承载着地理知识的重要功能,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所发挥的知识载体功能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教材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文字、图像合作业共同构成了地理教材的表述形式,从新课程的教材改革来看,课改后的地理教材中图像与文字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4,地理知识图像化成为教材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地理地图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图像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合简明特征,经常的阅读、研读相关的地图,综合掌握对各种地理知识要素的归纳和地理演变过程图像展示,也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二、地图教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初学读图时,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理解地图的能力,往往习惯于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因此,开始读图时应从文到图,把课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围、大小、形状、高低、水系、城镇、交通线等,在地图上找出来;
即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观念。这是依靠课文辅助读图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充分地了解地图的作用与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地图中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具体来说,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的标记、比例尺和图例等等。通过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看地图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所需的地理知识。此外,地图中的许多图像素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教授学生如何的正确阅读地图,把握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应该进行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看地图的标题(见图1),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课程知识时,首先告诉学生们气旋与反气旋中的高压、低压的相关理论,然后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状况图,帮助学生了解该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在对比中尽快掌握和了解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其次是看地图的图例和注释,指导学生掌握地图的重点和细节。最后是看地图的内容。通过地图主题的了解合细节的特征分析,为学生学习地图的内容打下了扎实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地图的内容和课本教材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前做好地图分类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图像较多,分布较为零散,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地图的教学,必须要先做好地理地图的分类。根据地图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两大类,通过分类让学生掌握某一类地图的特点,进行比较合归纳。例如专题地图中的自然地图、环境地图、人文地图中大多包含了气候、地貌、海洋、水文、土壤等等,将每一类地图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如图2:对中国的铁路网图进行了归类,归纳起来就是①~⑥代表的是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
⑦~⑩则代表我国的东西向铁路干线。其中,①京哈线;
②京沪线;
③京九线;
④京广线;
⑤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
⑥宝成线-成昆线;
⑦京包-包兰线;
⑧北疆线-兰新线-陇海线;
⑨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⑩兰青线-青藏线。

3.加强地理填图、绘图训练

做好地图分类是地图教学的前提,而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则是基础,在这前提合基础之后还需要加强地图的理解,这时通过加强地理填图的训练,让学生准确地将信息填到相应位置是学生掌握地图技能的升华。例如让学生准确填出外国各种矿产的位置、主要河流的流向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等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要做好绘图的训练,绘图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通过绘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可以先让学生跟着老师版图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然后再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最后让学生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

4.适时归纳总结地图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不能为了用图而用图,而是应把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及图表解决地理问题或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独立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经济部门和城市特点,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对照课文,检查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并检查失误的原因,然后进行修正和补充。高中的地理学科中,地图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时候为了对某一特殊区域的相关研究往往会运用到多种地图,这就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综合的运用地图的能力合水平。例如在分析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时,往往就需要应用到西南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资源分布图以及气候图等到。所以,当老师在讲授完一个重点区域内的地理知识后,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搜集、整理归纳。

三、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 地理教学 地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138

一、简析地图教学

高中地理课是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的,文理性兼具,其教学难度较大,教学强度较高,要想取得好的学习和教学成绩,是比较困难的。在高中地理学习阶段,较为清晰的把地理学习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要想了解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河流的相关情况、植被覆盖情况等,我们必须借助地图进行有效的判定和讲解。在人文地理学习过程中,要想理解本地的文化特征、交通路线、旅游资源等也必须借助地图进行学习和了解。现在,地图教学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图教学作为一种直观和体验式的教学手段,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备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最为地理教学的有效符号,能否有效学习和掌握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地理知识的学习程度。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是指学校地图,包括教师教学挂图、地理课本或者练习册中的插图、学生的地图册及地球仪等等。学校地图紧扣地理教学知识,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图册内容很精炼,能突出学习重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现实性。

二、以图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带有积极感彩的心理活动。兴趣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乐”指的就是兴趣。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尤为敏感,性情活泼好动,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来激发学生兴趣。而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往往离不开好的开端,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每一节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利用地图恰当地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如在《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一节里,可通过展示实物地图及一些相关的彩图,使学生很自然地将中国的地形特征与彩图里展示出来的气势磅礴的青藏高原,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号称“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江南丘陵和地势险峻的天山等景观对应,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非常直观的地形景象,再通过总结“祖国的江山是非常壮丽秀美的,我国地形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三、夯实基础,学会识图

要想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优质高效的地理地图授课,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识图、学会分析,具备一定的识图分析能力,这是培开展地图教学的基础工作。对于识图,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图的方法,要做到“授人以渔”,教师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必须掌握地图的几大要素:比例尺、方向、注记等。在具体的授课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判定地图的名称,了解地图反应出来的信息,如区域旅游图、区域交通图、资源图等;
能让学生依据学习知识,判断地理方位,如经纬度、南北半球、气候特征、降雨量、温度线等;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问题,让学生依据地理知识挖掘出地图中潜在的知识。于高中生来说,经过初中三年的地理学习,应该具备了一些基础性的读图能力,这时学生可根据图例讲解的文字内容和地图本身,加强融合,有效的进行解决问题。

四、巧用板图,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地理板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口授边讲边画的简略地图。板图形象、直观、快捷,教者通过边板画,边讲解,师生边分析,既使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又能将图转化为知识点,使学生从表象到感知,从直观到认识,既便于学生识记,又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板图来组织教学不仅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而且也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国的地形特征”中有关山脉走向一段,就可通过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图,并对东西走向的三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自北向南,用红粉笔标出,同时在图上注明山脉名称,再画出南北走向的一组――横断山脉。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再分别画出: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两组山脉。这样,一幅简明、醒目、多彩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便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中国山脉名称及其分布。

五、依据教学资源,使用地图册

在地理课地图教学中,虽然供学生选择的地图很多,但就针对性、方便性和丰富性来讲,地图册是高中地理课开展地图教学的最重要的资源和手段,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整合地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地图册囊括的知识比较详尽和具体,地理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有效利用地图册中的地图和相关知识,认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分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翻开地图册,让他们自己先了解地图的相关知识,如地球构造、地球的形状,结合地图册中的文字阐述,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其他知识,这样比单纯的口授讲解效果要好很多。在地图册上,要让学生牢记地图的学习法则,如比例尺的换算、地理位置的判定、地图颜色代表的地形类型等等。掌握地图册相关规律性和规定性的内容,是学好地图册学习的最基础性的工作。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想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册,开展地图册教学。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案 组成 设计

一、高中地理学案的组成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地理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依案自学和教师精讲点拨的“导航器”。学习目标主要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高考考纲、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确定的三维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2、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是地理学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依案自学和教师精讲点拨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从学习目标中筛选出来的地理主干知识、地理核心知识点、地理知识的“生长点”或地理“十项能力”要求中的能力项目,是要求学生了熟于心的知识或能力。

3、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也是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案中列出学习难点,有利于学生在依案自学过程中集中精力,知难而进,深入思考。难点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的了解确定的,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以及难以解决的问题。

4、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地理学案的关键部分,多以问题的形式表现。主要是针对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以及重点、难点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尝试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回忆和调动运用已有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而让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首先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对于学习目标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易于理解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技能等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并且把问题答案思考结论写在学案上。此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已有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表述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特征的能力。

5、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体系构建是地理学案的总结部分,主要是在学生依案自学和教师的精讲点拨完成之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来,一般以知识框架图的形式表现。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让学生不断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梳理知识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6、习题检测

习题检测是地理学案中的反馈部分,其中习题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当堂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综合题甚至是往年的高考题。

7、反思感悟

反思感悟是地理学案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进行反思总结,是不断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反思感悟可以是针对学习过程的,也可以是针对解题过程的,可以针对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针对能力的形成。在学案统一要求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问题思考等方面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学完之后的感悟各有不同,而这些感悟正是学生自己在求知过程中所发现的独特亮或所扫除的独特障碍,及时反思总结有利于查漏补缺和加快能力提升的速度。

二、高中地理学案设计策略

1、目标化策略

设计地理学案,首先要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内容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确切的(表述要具体)、真实的(可达成的)三维学习目标(即:要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各项要求的表述要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掌握、理解”等含糊的用词,而要用“说出、说明、列举、绘制”等行为动词,使每一条学习目标都成为学生能够自我检查的命题。三维目标可以分别表述,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表述。学案中有了确切、真实的学习目标,学生的依案学习过程就能有的放矢。

2、问题化策略

学习过程部分实际就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所以问题的设计就成为地理学案设计的核心。设计问题就是要把地理课程内容转变为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能力点呈现出来,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阅读教材,调动原有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这样既能起到预习的作用,又能让学生把新学知识建构在原有知识的体系中,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更加合理的知识体系。问题的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① 符合地理课程标准;
② 能够反映地理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③ 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鲜明的逻辑关系;
④ 问题形式要多样化;
⑤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⑥ 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具有思维训练价值。

3、方法化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理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学会地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地理”,即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因而,在地理学案中问题设计的基础上,还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地理方法的指导,这些方法指导常常可以与问题结合在一起。例如以下问题就含有学习方法指导,“用列表法比较地球自转、公转运动规律”、“用结构图归纳出本节知识”、“演示一年中晨昏线的变化过程,说明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等,这样能使学生在运用学案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提高学习地理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
高中地理;
应用

地理比较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逻辑思维,通过比较,学生能了解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方便学生的记忆。高中地理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涉及感性知识,同时也包含了理性知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善于运用比较法。

一、专用名词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各种专用名词,专用名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需要加强对专用名词的学习。而比较法是学习专用名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时,厄尔尼诺现象是因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的温度异常偏高引起的,而拉尼娜现象则是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水的温度异常偏低造成的。又比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版的第二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中,学生经常会混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这两个名词的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从一个地区迁徙到另一个地区,是空间的移动;
人口流动则是指人们离开某个地方去别的地方工作或者学习等。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居住地变动时间长短不一样。

二、自主学习中应用比较法――发散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而比较法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通过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比如,世界四大渔场的地理位置都比较特殊,秘鲁渔场位于寒流处,属于上升补偿流,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以及纽芬兰渔场则位于寒流和暖流交汇处。

综上所述,地理比较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地理比较,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地理比较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地理比较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海珠.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1(24):137-38.

高中地理教学范文第5篇

一、地理比较法的概念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地理知识,地理比较法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使用比较法的前提是认真收集地理信息,进而加工整理信息,对地理信息进行比较,区分二者的不同,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方式。在地理学科中应用比较学习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性,在比较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高中地理较初中地理而言,知识点更多,也更复杂,除常用的比较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综合比较法,不同的比较法在课堂中具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是高中学习中的必修科目,在考试中也占有相应的比重,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地理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1.概念对比法

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专业名词,例如,在地理中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恒星和行星等等。如果单纯地从概念上进行分析理解,针对一个名词或许能理解,但遇到更多的专业名词,就严重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无形中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这样的概念广泛存在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整个地理学科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概念会影响后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引导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只是对知识的暂时记忆,记忆量变大后就会混淆概念,不能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有“降雨”和“降水”两个概念,两个词都表示大气中的水汽在降温过程中凝结降落到地面上,两个概念的不同点主要是水的状态不一样,是固态还是液态,两者还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通过比较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例如,在学习中可能遇到气候带的降水,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使用降水这个概念。这样的概念比较学习有利于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图形比较法

图形比较法是一种更加直观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课本中有很多的图形。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有很多图片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还可以将图片和视频结合起来,从单一的课本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视觉上和听觉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地理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文字的理论知识和多彩的图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图标比较法教授学生识图的方法技巧。例如,在大自然中因为水处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概念和特征,如在区别潜水和承压水的时候,就可以将两张图片放在一起比较,然后让学生总结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再进行补充说明。在高中地理中图形对比学习方法适用于整体环境的比较,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就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对比,同时提高了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同类对比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