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联盟活动总结【五篇】

时间:2023-07-06 10:1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为有序开展城北小学教育联盟工作,促进联盟学校优质发展、内涵发展,本着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的工作要求,特拟定2021年下期城北小学教育联盟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联盟活动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联盟活动总结【五篇】

联盟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为有序开展城北小学教育联盟工作,促进联盟学校优质发展、内涵发展,本着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的工作要求,特拟定2021年下期城北小学教育联盟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彰显、共同发展”为策略开展联盟工作,以实现教育资源最大优化、均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并得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联盟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档升位,办人民真正期盼和满意的教育的总体目标。

二、活动安排

九月

1.制定城北教育联盟2021下期工作计划。(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2.召开2021年下期城北教育联盟工作会议。(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3.组织开展城北小学教育联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唐家、南垭)秋季种植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部门:各校德育分管领导)

4.九月底召开一次联盟教学研讨会(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部门:各校教学分管领导)

十月

1.召开城北小学教育联盟工作推进会。(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2.开展“走进我课堂,为我课把脉”主题教研活动——“青蓝结对工程”示范课观摩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人:各校教学分管领导)

3.开展三个课堂建设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4.利用建党一百周年会动契机,开展联盟师生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5.落实安排好电子科大附小跟岗学习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十一月

1.开展城北教育联盟半期综合素质检测暨联盟高效课堂研讨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人:各校教学分管领导)

十二月

1.开展教育联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唐家、南垭)种植收获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部门:各校德育分管领导)

2.开展城北小学联盟期末高效复习教学研讨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人:各校教学分管领导)

3.开展城北小学联盟工作总结会。(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4.筹备联盟工作年度考核工作。(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人:各校联盟工作分管领导)

一月

1.开展联盟元旦庆祝活动。(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德育艺体分管领导)

2.接受区教体局工作考核。(牵头单位:城北小学,责任单位:联盟各校)

联盟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近年来,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新兴的组织形式,战略联盟广泛存在于全球的各行业领域,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而价值链自1985年由波特提出之后,已成为微观经济领域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

一、价值链理论回顾

价值链这个概念最初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1985年)中提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从价值链的角度,波特将企业内部的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进货后勤、生产、发货后勤、经营销售和服务;
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每一类基本或辅助活动亦可再细分为若干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虽然在战略或技术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却不是相互间毫无关系的。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依赖这些联系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价值链。联系是一项价值活动的施行方法和另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或效益之间的关系。不仅单个企业内部的这些价值活动间存在联系,企业的价值链和供应商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客户价值链之间也存在着联系,波特将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链称之为“价值系统”。

波特之后,海恩斯(PeterHines)、沙恩克(JohnShank)和哥芬达拉加(V.Govindarajan)、雷波特(JeffereyF.Rayport)和斯威尔克拉(JohnJ.Sviokla)等人又对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拓展。

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拉加(JohnShankandV.Govindarajan,1992)认为:价值链(ValueChain)是指“从原材料至最终产品并发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这样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海恩斯(PeterHines,1993)则将价值链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他的价值链。雷波特和斯威尔克拉(JeffereyF.RayportandJohnJ.Sviokla,1995)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概念。他们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在两个世界中竞争:一个由管理人员可以看到的、触摸到的资源构成的物质世界以及一个由信息组成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对应着虚拟价值链,企业对信息的利用亦能作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虚拟价值链中通过信息的收集、组织、选择、合成与分配来达到价值的增值。

与波特最初的价值链概念相比,价值链的视点已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供应商、销售商和顾客都被视为价值链的范畴,顾客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知识信息对于价值创造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二、价值活动和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分析

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使得企业拥有整条价值链的想法变得困难,企业往往仅占据着价值链上的若干个环节,企业所拥有的价值活动反映了它的历史、战略、文化和组织形式等因素。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以顾客为中心,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依托的不同价值活动的选择、单项价值活动的效率、价值活动的联系方式,还取决于与相关利益者价值活动的联系,甚至是价值活动的共享。

时至今日,激烈而动荡不安的竞争环境使得企业若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慎重地选择其进行的价值活动的范畴,确定其在价值链上的定位,而进行这一选择的前提是对于价值链上价值活动的识别,区分价值活动的依据除了看其在技术性或战略性上的差异外,还要注重对价值活动的经济性的分析。根据波特(Porter,1985)的定义,价值是指顾客对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任何能够增加顾客效用或降低顾客成本的活动对顾客而言都意味着价值的增值。不同的价值活动对价值创造贡献的大小是不同的,价值可以用总收入来度量,总收入反映了企业产品所标定的价格和企业能够卖出该产品的数量。但对价值创造有较大贡献的价值活动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利润的贡献也同样大,因为收入在不同价值环节分配时,还与该环节的竞争障碍大小有关,而且利润除了受到收入的影响外,还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而成本的大小不仅与单项价值活动本身有关,还与价值活动间的联系有关。由此,企业在选择价值活动时,不可不考虑其利润率的高低。

我们可将价值活动看成是有着输入和输出接口的一个节点,一项价值活动可能与若干项价值活动发生联系。联系的作用可能是单项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取决于价值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顺序上的组织。在价值链的分析中,除了价值活动的识别外,识别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也是至关重要的,“联系可以最优化和协调两种方式带来竞争优势(Porter,1985)。”不同价值活动的组合可能会取得同样的效益,而一项无效率的价值活动可能会直接导致另几项价值活动的效率的降低,优化原有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甚至重新创造价值。如利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即时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转速度。

联系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之间,也存在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活动之间,协调和优化这些外部联系也同样能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比如,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质量和成本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高效的信息交互系统可加快供货速度,降低企业库存;
公司借助互联网与客户顾客进行产品设计、选样和交货方面的信息沟通的行为,可直接增加顾客的效用。

三、基于价值链的战略联盟分析

(一)战略联盟的价值链解释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环境中,技术革新速度日益加快,市场变幻莫测,顾客的需求更具个性和多样化,对于企业而言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借助战略联盟,企业达到了优势互补、减少不确定性、共担风险和对抗竞争者的目的。但目前为止,企业界和理论界关于战略联盟的定义、形式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波特(Porter,1985)将战略联盟定义为:联盟是企业之间的长期协议,它超出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已点出了战略联盟的实质。现有的解释战略联盟的理论也有好几大类,如交易成本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战略联盟的出现是因为在特定条件下,它比市场或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隐性知识和技能在联盟伙伴之间的转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战略联盟则是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的有效途径。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战略联盟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价值活动间联系的建立、联系的优化、价值活动的共享,甚至价值活动的重新整合。当企业无法独立开展新的价值活动或企业间合作可以优化价值链时,联盟便会出现。联盟可能存在于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企业通过联盟实现了总体价值的增值。战略联盟的结成可能使得两条原本互不相关的价值链发生交互,如飞利浦公司和杜邦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光盘系统的表面覆盖技术。联盟也会使得现有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得到优化,如七喜与其芯片供应商AMD结成战略联盟,将有助于七喜电脑性价比的提高。战略联盟的伙伴企业可能相互共享其中的部分价值活动,如马特拉公司在欧洲市场上通过雷诺公司的销售网络销售其研制的“太空”牌微型车;
大众汽车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合作生产汽车变速箱,并将这些变速箱用于各自的汽车中。战略联盟也有可能导致企业价值活动的重新整合,企业通过联盟收缩或调整自己的价值活动范围,集中资源于自己的优势环节,如计算机制造、服装行业的贴牌生产现象。(二)战略联盟的范围

企业间的合作可能是产供销全方位的,也有可能仅限于某个领域,这在价值上便表现为企业之间价值活动共享的数量和联结点的多少,共享的数量和联结点越多意味着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越大。企业选择参与联盟的价值活动的多少会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如企业本身的战略方向、联盟伙伴过去合作的历史情况、联盟伙伴的资源或能力对自己的价值大小、联盟伙伴的可信任程度和合作前景的明确性等。由于战略联盟中的合作者都是相对独立的企业,利益相互独立,企业往往在利益和代价之间进行权衡,最终决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战略联盟价值评价

判断战略联盟成功与否的依据可以看联盟是否创造了价值,是否给企业带来了价值的增值,然而要确定战略联盟整体价值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战略联盟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发生直接联系或共享的一些价值活动,还将通过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将这种影响在企业内部扩散开来,而且一个从整体上看创造了价值的战略联盟,在其中的某些成员组织的角度看来却未必是有利的,因为这里面还关系到联盟利益的分配问题,所以从各个联盟伙伴自身的角度来评价战略联盟对其带来的价值增值或许还较为可行。

联盟对于各联盟伙伴价值的大小与其结成联盟的目的的实现程度有关,伊夫·多兹和加里·哈默尔(YvesL.DozandGaryHamel,1998)认为联盟至少有三个明确的目的:化敌为友、综合利用和学习内化。化敌为友是将潜在的竞争对手转化为盟友,转化成能够促进新业务向前发展的互补性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综合利用是将联盟伙伴各自独立分散的各种资源、资产、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利用,以发挥协同效应。学习内化是指通过联盟学习内化新技能,特别是那些靠其他手段无法得到的隐含的、系统的、深层次的技能。不同的目的决定了合作的范围和形式的不同,最终导致联盟价值评估的指标的不同。

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联盟对价值活动的影响将导致其对价值创造贡献增加,或者在同样的价值贡献的情况下,降低了价值活动的成本,实现了价值链的优化。在评估的角度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应同时兼顾,以避免过分关注联盟带来的短期效益,而忽略对企业长期业绩的影响,这里可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评价维度: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涉及到具体评价指标时,应根据联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的价值活动来选择,如技术合作型的战略联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则可选择新产品开发时间,专利数量等作为评价指标。但对于评价指标统计口径的确定上却不能简单地以企业整体或以因联盟而成立的实体作为计算对象,因为企业从联盟中学到的技能可能会用于联盟以外的领域,如以学习内化为目的的战略联盟,联盟伙伴从中学到的技能可能在企业组织的非联盟实体中得到应用。因此指标统计范围也应以联盟所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价值活动的范围为依据。而联盟价值评价的衡量基准可以企业未参加联盟情况下预计的各项指标作为基准值,也可以企业对于联盟的预期值作为基准。

联盟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战略联盟;
高等教育;
场域;
共生;
结构要素

一、研究背景

大学之间的合作与联盟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教育现象,并且在国外多数联盟案例都比较成功,而在国内,大学之间的有组织校际合作、高层次的交流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大学之间构建战略联盟关系逐渐进入了高校决策层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视野。[1]国外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大学联盟,比如美国的常春藤大学联盟、英国的罗素大学联盟等。国内大学联盟活动日益活跃,如:产学研合作、职校联盟、互认学分教学联盟,以及当前最火热的“大学自主招生联盟”。于是,近年来大学联盟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

在当前的大学联盟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对大学联盟的内涵认知观点上比较一致,一般认为大学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学之间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战略目标,通过契约制度形成的一种松散型网络组织,彼此试图组成的优势互补、共担风险、科技及教育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联合体。[2][3]

在大学联盟的意义和价值方面,研究者和联盟实践者提出了许多相互补充的观点,涉及了大学战略联盟与大学发展、办学效益、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对大学联盟价值的完整认知。比如:程勉中认为大学战略联盟能够提高教学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预防求全求大的“巨型大学病”[4];
胡艳婷指出通过战略联盟,各高校的优势和能力相互融合,形成某种聚合效应,为联盟高校之间相互提供发展机会,从而有助于其在竞争中获胜[5];
刘锐认为异质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高校建立联盟的原因, 也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来源。[6]

在大学联盟的模式探索中,不少研究者总结了国外大学联盟类型或模式。汪怿比较全面的列举了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9种模式,从最初级的联盟形式——契约模式(Contract model),到最高级的“第三级大学”模式(Tertiary university model)。[7]阳荣威把大学之间的战略联盟模式分为:资源共享式、学分互换式、共同开发项目式、合作办学式、联邦式等5种。谯欣怡[8]、简世德与王东月[9]、董舒与靳代平[10]等主张大学之间应当建立知识联盟。知识联盟是大学在实施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促进知识流动、共享知识资源和创造新知识,通过契约形式与其他大学之间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知识联合体。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追溯,我们发现当前的大学联盟研究对联盟实践现象的归纳较多而对联盟实践的理论分析不足,重视分析联盟实践的过程、制度、形式和联合模式,但对大学联盟实践的理论支持、联盟逻辑和联盟机理的分析不足。进一步,当前大学联盟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是移植商业活动中的企业联盟的做法,但是大学作为非盈利组织,它们之间联盟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之间的联盟,显然在目的、内容、活动等方面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大学联盟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属于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大学联盟理论来指导大学联盟实践活动,探索大学联盟的创新模式。本研究引入教育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试图探索大学联盟的新模式,为我国大学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知识养料。

二、场域和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

场域理论是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理论构架中,场域指的是在某个社会空间中的,受客观限定的行动者位置间的客观关系网络或结构。[11]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建构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行动者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进行着争夺,以求改变或力图维持其空间的范围或形式。

根据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大学战略联盟其实就是高等教育场域空间内一种场域结构动态演化的形态。在高等教育的场域系统中,大学的发展既有较强场域的自主性,同时又存在彼此之间的竞争。大学发展的场域自主性体现在每个大学都至少占据高等教育场域的一个特定位置,比如:学科传统地位、办学定位、社会影响定位、学术声誉定位、国家分层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等。在每个场域定位中,大学都(应当)有办学自主性、学科发展自主性和学术自主性。这是“限定的生产场域”的必然要求——大学确定自己的场域定位后,就必须在这个限定场域内进行专业化,发展独特的能力,形成大学在该场域的核心竞争力,否则,该大学就会丧失自己的场域位置。此外,绝大部分大学都承载着科学研究和科学应用的教育和社会使命,而科学场域的传统精神就是自由、自主和创新。大学荟萃就是这些具有科学精神的教学科研人员,这些科学群体影响和推动了大学的自主发展的倾向,从而,不断改变大学在高等教育场域,特别是系统之下的次级场域的位置和关系。

与此同时,大学之间又存在场域竞争和合作的空间。大学为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获得或保持更好的国家和社会的场域位置,彼此之间存在围绕以下次级场域的争夺:人才培养场域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竞争)、教育资源场域的争夺、科研人才场域的争夺、学科(学术)场域的话语权争夺、社会声誉场域的竞争等。各个大学为了获得和保持场域的位置,都使出浑身解数,人才引进和激励、招生宣传、社会合作、学科交叉和科研团队建设、开发关系网络、学术资源垄断、制定规则等。不过,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可以在高等教育场域获得绝对话语权,在学科和科学研究领域也没有一个大学能够在所有学科和每个学科的所有领域中获得学科和学术优势——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哪怕只是某个具体专业领域,绝大多数大学的办学资源都处于稀缺状态,尤其是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既使充分的办学资源现在也显现出短缺状况。

进一步,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是靠某个大学、某几位科研人员就能够取得突出进步的,而是需要不同大学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获得突破。基于此,大学之间围绕某个场域开展联盟合作成为必须和必然的趋势,通过大学联盟,彼此分享各自的场域资源、知识和信息,通过有组织的联盟互动和联盟合作,大学能够通过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优势改变其在高等教育场域的位置,重构大学之间的关系,型塑高等教育的场域结构。

我们把大学之间形成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定位为共生性联盟关系。进一步,我们把高等教育场域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两个以上的高等教育行动主体,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包括组织结构),建立合作关系,遵照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运行规则,开展行之有效的价值活动,创造新价值、提升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共同进化的共同体,定义为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以共生为核心理念的组织。它通过制度创新(共生界面设计和管理)实现盟校间高效的人力、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多向流动,创造新的价值,促进联盟成员共生进化。置身于大学联盟场域中的高等教育行动主体要遵照合作、共生的场域逻辑和运行规则,建立相应的制度,实现制度化的互动,创造新的价值,促进共生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以合作为核心价值,实现协同效益的合作组织。大学战略联盟场域的支配性价值观是合作、互利共赢,共同进化,但并不排斥竞争。在以共生为理念、合作为核心价值的大学联盟场域中,竞争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合作性竞争,随着竞争性质的变化联盟场域中的竞争方式和竞争强度都将发生变化。首先,建立战略联盟后,在联盟场域内的竞争方式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盟校之间的竞争形态由外部性的淘汰性竞争变为内部化的合作性竞争,二是竞争形态由单个高校之间竞争变成联盟与联盟之间的竞争形态;
其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竞争趋于更加激烈。战略联盟的建立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盟校的竞争实力,同时,竞争方式由个体竞争变为集团性竞争形态,使得高等教育联盟场域中的竞争更为激烈。

第三,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场域的资源获取逻辑是共享。联盟以具有互惠能力和互补资源的盟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遵照能力互补、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共生组织结构,彼此获取自身需要的优势资源。也就是说,高校转变过去的仅仅依靠从内部积累资源,通过合并或兼并方式及市场竞争方式获取资源的战略,开始通过制度创新,共享优势资源,实现资源规模的增量和资源结构的优化。

第四,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盟校间核心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优化组合。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不是基于高等教育行动主体拥有的资源规模,而是其中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补特性的资源构建的联盟。概言之,高等教育行动主体的联盟资本并不取决于资源总量,而是取决于具有竞争力的优势资源。

三、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结构要素

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把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者变为合作者,改变了高等教育的竞争逻辑,把高校间无限的、淘汰性竞争转变为联盟内部的合作性竞争。这种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在实践中需要多种教育要素和管理要素的组合,并通过联盟、互动、共生等相互连接形成联盟运作价值链。具体而言,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场域、行动主体、场域角色和行动策略等教育要素,它们通过共生关系、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的链接,形成大学联盟的价值链(见图1)。

图1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要素关系

(一)联盟场域要素

场域是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每一位置受到它和其他位置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界定以及影响。每一位置的变动、转换是场域结构的重塑和调序过程,将影响整个场域结构。大学联盟场域是由一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人才师资、组织资源、科学知识等构成的联盟场域,联盟成员围绕联盟领域与目标占据不同位置,扮演不同角色,发展彼此间的关系和发挥各自的行动力及影响力。大学联盟场域将影响和改变高等教育场域的资源、知识及关系的结构和数量。

(二) 行动主体要素

在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模式中存在多元行动主体。多元主体是指大学联盟场域中有大学、企业、政府、市场(社会)、受教育者(学生和家长)等。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其价值链主要由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构成。知识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研发机构,而企业把大学和研发机构的知识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就是说,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行动主体是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每一个进入大学联盟场域中的行动主体对联盟场域具有某种信念,他们对场域的支配性价值、资本、争夺对象、胜负结果具有某种信念,这种“信念”驱使他们参与联盟,并通过联盟来扩大资源总量和结构,去争夺资源,改变其在场域中的位置。大学战略联盟是基于分工与协作,实现协同效益的合作性组织,在实现整体效益的过程中,联盟行动主体将丧失主体性和独立性。

(三)场域角色要素

场域是客观位置之间的网络结构,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场域中利益相关者扮演不同的场域角色。拥有支配性资本的行动主体将凭借这种资本去支配或控制他人,扮演主导联盟的角色,而资本占有量较少者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在联盟场域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将扮演评价、监督角色。场域角色对场域共生联盟模式的意义在于,场域中共存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将扮演监督角色,监督、检查和审视联盟的发展。也就是说,场域共生战略联盟治理模式是结盟双方(至少二个成员)以及相关利益者共同构建三方治理结构。在大学战略联盟场域中,结盟的行动主体仍然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但在联盟运行中拥有支配性资本的行动主体控制联盟的运行,因此,容易引发角色冲突。联盟场域中的角色冲突是正常的,但角色冲突超出联盟控制阈限值,不仅会影响共生关系,甚至会导致联盟的解体。

(四) 行动策略要素

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本质特点是合作共生,置身于这一场域中的行动者的首要行动策略是合作。合作是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场域中的行动者的首选策略。在高等教育场域中,担当行动主体的各个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位序不同,它们所拥有的资本总量及结构存在明显差异[12],处于末端位置的高校既没有资源优势,也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励,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单靠既有的资源是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进而获得发展,为此他们以生存为战略目标,构建战略联盟与其他高校相互利用,共享资源,实现协同效益,弥补资源缺口,提升其生存能力。

(五) 共生关系要素

共生是指两种或多种共生单元之间的结合关系。这种结合关系对各方都是必需的,因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关系又没有改变各方本身的性质和结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主要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外在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共生过程中,各共生单元都要付出和获取某种物质。共生关系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关系,其产生与发展是物质、信息和能量关系作用的直接结果。一旦这种关系消退或丧失,共生关系就消退或丧失;
一旦这种关系增强或加深,共生关系就增强或加深。共生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能促进各共生单元向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方向演化,进化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在共生过程中,共生单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创造新的价值,即实现价值的增值。大学创新的价值包括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新的大学战略联盟是创造新价值的,促进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的联盟。也就是说,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基于共生理念,建立共生关系,并通过制度创新(共生界面设计和管理)实现盟校之间的顺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多向流动,达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增值,以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盟校共同进化的共生共荣的组织。

(六)组织结构要素

大学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以上高校基于契约建立共生关系,通过制度化的互动,实现共生进化的共生体。它的组织结构具有扁平化、网络化、边界柔性化和松散型特点。在联盟实践中根据组织目标、任务、互惠能力、资源互补性特点,可以在平行式结构、联邦式结构、星型式结构以及一体化结构中[13],选取适合的组织结构,实现资源共享和共生进化的价值目标。

(七)制度安排要素

大学战略联盟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校结成的命运共同体,要想使联盟共生的愿景与目标落地,除了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外,还需要维持和保障联盟场域工作有序运作的制度安排。

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实现共生单元之间的人、财、物及信息的高效流动,保证价值创造和联盟效益的分享,从而保证共生关系的长期稳定性。从高校战略联盟特点看,这些制度包括协调控制联盟关系的协调制度;
创造的新价值的分配制度;
共生单元之间高效的人力、物力、信息的多向流动的保障制度等。

四、结语

大学战略联盟是高等教育场域分化和整合的产物。高等教育行为主体在联盟场域中,通过联盟战略来争夺资源,由此改变资源总量和结构,改变场域的位置,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良性生态链,提升高等教育系统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核心理念是共生,通过契约建立合作关系,以共生为核心价值观,遵循能力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行动规则,实现协同效益,改变高等教育的竞争逻辑,把高校间无限的、淘汰性竞争转变为联盟的内部的合作性竞争。启用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概念能使人们更清晰地理解大学战略联盟的根本属性和特点。我们初步探索了这一模式的属性和结构特征,对其指导作用尚需进行实践探索和检验。

参考文献:

[1] 马陆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篇[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C].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1.

[2] 阳荣威.试论高校战略联盟及其构建策略[J].江苏高教,2005(6):38-40.

[3] 董志慧,沈红.论中国大学战略联盟[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8-50.

[4] 程勉中.论高校的战略联盟[J].高教探索,2005(2):47-50.

[5] 胡艳婷.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8):76-78.

[6] 刘锐.从资源理论探讨中国高校的教育联盟成因及形式[J].理论界,2007(5):127-128.

[7] 汪怿.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几种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6-10.

[8] 谯欣怡,黄娟.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55-5.

[9] 简世德,王东月.大学——大学知识联盟的内涵、特征与构建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07(5):164-166.

[10] 董舒,靳代平,余秀华.高校知识联盟的内涵、对象选择及其风险防范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7-8.

[11] L.D.Wacquant,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A 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Sociological Theory,(7),1989:39.

联盟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2、在去年建立果品、干煸辣肉丝标准联盟,制订并4项联盟标准的基础上,新制订2项以上果品联盟标准。

3、为推进旅游活县战略的实施,成立旅行社、景区标准联盟,制订和实施旅游业联盟标准,《导游服务规范》、《景区接待服务规范》等联盟标准,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档次和水平。

二、工作步骤

今年的推进工作从5月上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为宣传动员、标准宣传贯彻、标准实施及新联盟标准制定、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联盟标准工作推广的重要意义;
广泛宣传《蜜桃》、《干煸辣肉丝》等联盟标准的主要内容,全面提高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联盟标准的认识,营造政府重视、单位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标准宣传贯彻。对去年制定的4项联盟标准进行宣传贯彻。质监局、果业局、相关乡镇负责果品联盟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宣传贯彻,质监局、经信局、民营办、相关乡镇负责干煸辣肉丝联盟标准的宣传贯彻。

第三阶段:标准实施及新联盟标准制订。质监局要做好联盟标准及相关标准的监督和服务工作,加强产品检测和监督抽查的频次,加大执法巡查的力度,确保标准的实施效果。质监局、果业局负责新制订2项以上果品联盟标准。质监局、旅游局负责成立旅行社、景区标准联盟,制定实施方案,《导游服务规范》、《景区接待服务规范》等联盟标准。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各标准联盟成员单位、县联盟标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搞好自查总结,并形成书面总结,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各标准联盟推进标准化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联盟标准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制作网络视频宣传片等方式,加大对《蜜桃》、《干煸辣肉丝》等联盟标准的宣传力度,扩大联盟标准的影响力,强化社会各界对联盟标准的认识。督促联盟成员单位按照联盟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对龙头企业制定培育扶持计划,引导其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严格标准联盟准入门槛。加入标准联盟的企业要严格遵守联盟章程,履行成员义务,按照联盟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对随意降低标准要求,国检不合格、省以下抽检不合格且整改后仍不合格、一年内两次抽检不合格、产品发生安全事故被媒体曝光,给区域品牌和联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企业,由行业协会和标准联盟秘书处从联盟中清退。

(三)加强监督和管理。标准一经,就要严格组织实施。质监部门要加强监管,做好《蜜桃》、《干煸辣肉丝》等联盟标准及相关标准的监督和服务工作,加强产品检测和监督抽查的频次,加大执法巡查的力度,打造检验检测技术平台,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保证标准的实施效果,为联盟标准的实施保驾护航,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环境。

各标准联盟成员单位要根据联盟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联盟标准的要求。标准联盟秘书处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加强对联盟成员管理,每年至少组织两次送检,并督促相关检验机构按照联盟标准的要求,严格检验,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清退。

联盟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一、行动时间:20__年6月

二、行动口号:驰骋童年我心飞翔

三、主办单位:上海青年车友联盟

四、协办单位:巧盟文化

五、承办单位:上海青年车友联盟等车主俱乐部

六、媒体宣传:

平面、广播、电视:上海各大日晚报、电视台、电台有关青少年内容的专副刊及节目。

网络:各大公益爱心网站。

七:参加人员:上海青年车友联盟入盟车友会成员,由各车友会自行发起组织。

八:活动地点:

根据各个车友会设计的活动内容,决定户外或者室内场地进行。

九:活动步骤及要求:

1、5月30日前,各车友会将各自准备开展的活动方案报备“上海青年车友联盟“关爱儿童月”活动组委会。

2、活动设计要求围绕关爱儿童特别是关爱儿童中的弱势群体这一主题进行。

3、活动设计应体现车友会特色,充分利用车友会成员有车这一优势条件开展活动。

4、6月2日,举行上海青年友联盟“关爱儿童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会,发表“关爱儿童”倡议书,邀请各车友会代表参加,并现场在倡议书上签名。

5、所有活动应安排在6月进行完毕,每个车友会负责向活动组委会提供图文资料,便于在上海青年车友联盟网站上进行集中展示和评选。

6、7月8日至9日举行活动庆功大会,地点可以考虑安排在青浦东方绿舟。庆功大会上评选出最佳活动创意、最多人数参与等奖项,并宣告活动结束。

附件1:“关爱儿童、爱心六月”公益活动倡议书

附件2:“感受记忆最纯真的那一刻”

活动时间:20__年6月1日——30日

活动主题:“感受记忆最纯真的那一刻”

活动地点:齐智俱乐部

主办单位: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交警总队、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上海青年车友联盟、齐智俱乐部、__企业(待定)

支持单位:__车友会、

媒体支持:《青年报》、FM105.7、《生活周刊》

参与方式:

在整个关爱儿童月活动中,所有车友均可拿起手中的相机捕捉与儿童相关的最纯真的那一刻,可以包括以健康、欢乐、感动、公益等各种内容的创作作品。

6月30日为作品提交截止日,所有作品汇总到上海青年车友联盟网站,分组进行网络投票,以得票多少确定奖项若干,7月7日下午1点在齐智俱乐部进行颁奖。

7月7日——14日在齐智俱乐部举办“关爱儿童6月作品回顾展”,所有现场参观人员均可获赠免费饮料一杯。

活动准备:

1、活动信息

2、网站建设(包括服务器建设)

3、赞助商洽谈

4、方案细化

附件3:其它参考活动形式

“关爱孤残儿童、爱心承载上海游”

活动时间:20__年6月2日

活动宗旨:让更多青年车友关心儿童,让更多青年车友自愿登记骨髓捐献,创造更多生的机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上海青年车友联盟

协办单位:中华骨髓库、医院(待定)、__车友会、上海市白领俱乐部

支持单位:上海交警总队,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__企业(待定)

媒体支持:《青年报》、FM105.7,东方网,电视媒体、《生活周刊》

活动形式:

在6月2日当天,由上海青年车友联盟从上海几大车友俱乐部中征选出来的20辆车接载20名孤残儿童前往浦东科技馆(或者世纪公园)进行游览参观。

当天活动:

(1)发车仪式:倡议青年车友共同关注孤残儿童和孤残患者。捐献由各车友俱乐部和其他支持社团共同捐赠的钱物。由团市委,上海青年车友联盟和儿童福利院共同颁发证书给各捐赠钱物的车友俱乐部。

(2)骨髓自愿捐献登记仪式:在医院现场号召所有参加活动的青年车友自愿登记捐献骨髓,由中华骨髓库现场安排宣传和登记。并当场颁发证书(如果有)给提前通过论坛登记捐献骨髓的青年车友。

(3)儿童画现场拍卖:由白领俱乐部组织儿童绘画爱好者当场作画,并现场拍卖。拍卖所得捐献给上海市儿童福利院。

(4)车友载着孤残儿童前往科技馆或者世纪公园游玩。

1.俱乐部选派的摄影高手全程跟踪摄影,待活动结束后,精选照片出来制作“爱心1日”活动照片相集给每1个参加活动的孤残儿童留念。

2.由某个车友俱乐部或者某个社团负责策划,操作科技馆或者世纪公园活动的内容。

说明:每辆车一名驾驶员、一名孤残儿童、一名家属、一名义务志愿者,

当天游玩科技馆或者世纪公园活动结束后,车队返回出发地主会场,简短结束仪式,和孤残儿童和医护人员祝福告别。

前期活动:

(1)通过青年车友联盟在青年车友联盟和各车友俱乐部的论坛上宣传自愿登记捐献骨髓的重大意义。在论坛网上登记自愿捐献骨髓。并且将资源捐献骨髓活动作为上海青年车友联盟和各车友俱乐部07年主题活动之一,长期在各论坛置顶和接受捐献登记。

(2)通过宣传6月2日活动,在各车友俱乐部发起钱物捐献,汇总到青年车友联盟。

活动总体筹备日程:

4月20日-4月30日活动策划完稿,确定活动筹备组成员及分工。

5月6日-5月25日1.青年车友联盟在各车友俱乐部发起活动号召确定参与车辆,人员;
募集捐献钱物等。

2.筹备组完成联络,场地勘察,赞助单位等。

5月23日-5月29日1.筹备组再次确认落实活动每个环节。

2.制作完成相关的宣称资料,图片等。

5月29-6月1日最后协调,补漏等。

6月2日活动开始

说明:有关活动筹备的详细项目,负责人和进度表,另有文案。

活动二“你的不幸我关注”

活动时间:20__年6月2日、3日、9日、10日、16日、17日、23日、24日、30日

活动主题:“你的不幸我关注”

活动地点:各儿童福利院、医院、个别家庭

主办单位: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交警总队、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上海

青年车友联盟、__企业(待定)支持单位:__车友会

媒体支持:《青年报》、FM105.7、《生活周刊》

活动形式:

通过各车友会BBS预公布各类需要关心的儿童情况(病患、孤儿、智障等)各车友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组织车友,利用双休日看望上述对象,并赠送小礼物,同时可以开展小型联谊活动,但需预报方案及事后回顾。

活动准备:

1、对象的确立及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