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五篇】(全文)

时间:2023-07-06 15:0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课程,岗位群,课程的对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业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个成长快和推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未来中国的广告业的增长率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五篇】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课程,岗位群,课程的对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业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个成长快和推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未来中国的广告业的增长率将超过国际广告业的增长率;
高校广告专业对广告人才的培养和广告行业对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及广告行业各岗位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也将成为职业人才培养研究的重点。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人才标准,将成为高校培养广告专业人才的标准。

1.广告行业的发展看需要的广告专业人才

市场营销手段的多元化;
推广、公关、业务咨询、互动营销等手段被轮番运用。因此,传统的广告行业的市场正在被其他的营销方式所替代和分解。所以在广告行业与市场营销如影随行,密不可分,未来看广告与市场营销将紧密融合;
广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致使广告行业的目标方向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的广告行业需要我们高职教育学校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和思路,适时设置不同方向的岗位技能性课程。

2.广告公司的业务范围不同需要的设计岗位不同,要求的技能培养各不相同

通过广告行业状分析及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广告行业就业岗位基本分为八个方面,主要从事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分别是:商业广告设计岗位(设计员、设计师)、品牌设计岗位(品牌CI策划设计)、包装设计岗位、版式印刷设计岗位、网络广告设计岗位、商业图像摄影岗位、展示设计岗位(室内设计)、户外广告岗位(雕刻、热转印、霓虹灯制作、橱窗店面制作、路牌车体广告)等。

不同的岗位群,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技能要求;
也就需要高职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之相匹配。依次的分析如下:

2.1 广告设计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印前版式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彩图喷绘与数码快印、标书装帧等工作。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编排软件应用能力;
②字体、字号、字色调配能力;
③根据版式内容进行版块合理划分能力;
④版式的审美与设计能力;
⑤印前制作能力;
⑥对广告主题的分析能力;
⑦根据主题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
⑧对设计元素的筛选能力;
⑨广告图形的创意表能力;
⑩广告文案的撰写能力;
B11广告版面的整合能力;
B12图片处理、校色能力;
B13印前文件调整能力;
B14喷绘仪、数码印刷设备操作能力;
B15文件格式转换软件操作能力;
B16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B17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B18裁纸机操作能力;
B19覆膜机操作能力;
B20打孔机、胶装机操作能力;
B21装订操作流程。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的是:①Photoshop图像处理;
②印刷工艺;
③版式设计、平面设计(海报、招贴、DM广告、POP广告、商业广告)。

需要的职业基础课程是:三大构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文字设计、专业摄影与数码处理、广告学概论、设计思维与方法、广告法、广告文案与策划、优秀广告案例赏析等课程。

通识课程是: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

2.2 户外广告设计制作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①户外广告设计;
②户外广告预算及制作。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户外广告可实施性分析能力;
②户外广告材料把握能力;
③根据主题进行创意的能力;
④户外广告创新能力;
⑤户外广告效果图表能力;
⑥户外广告施工图绘制能力;
⑦施工图读图能力;
⑧户外常用广告材料把握能力;
⑨工程进度测算能力;
⑩制作预算简易报表能力;
B11处理临时变更工程的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门头广告设计与制作、吸塑字设计与雕刻、其他字体的制作、排版的制作等课程。

2.3 品牌设计岗位(品牌CI策划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活动策划、广告策划、企业形象推广等工作任务。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活动的整体掌控能力;
②礼仪和风俗习惯的把握能力;
③活动时间的统筹安排能力;
④人员的合理调配能力;
⑤活动造价的预算能力;
⑥策划方案撰写能力;
⑦产品营销分析能力;
⑧产品定位分析能力;
⑨市场销售预测能力;
⑩消费者心理分析能力;
B11策划方案撰写能力;
B12可实施性报告撰写能力;
B13广告成本预算能力;
B14企业文化的提炼能力;
B15标识设计能力;
B16企业整体形象设计能力;
B17企业形象推广的策划能力;
B18策划书的撰写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标志设计与VI、经典广告案例赏析。

2.4 网络广告设计岗位主要的任务是:网页设计、网络广告设计等任务。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网络广告特性分析能力;
②根据主题进行创意的能力;
③音效与主题匹配的掌控能力;
④节奏的把握能力;
⑤Flash软件熟练应用能力;
⑥流媒体转换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网络广告、Flash、网页设计制作。

2.5 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数码图像处理、摄影等任务。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相机白平衡设置;
②相机的光圈调整;
③相机焦距的手动设置;
④灯光效果对影像的影响;
⑤摄像的构图与取景;
⑥数码影像的电脑处理;
⑦数码影像处理的版式要求;
⑧能够应用相机拍出清晰的照片;
⑨能够通过人造光源营造照片气氛;
⑩拍摄过程能够把握构图,突出主题;
B11能够通过软件修复照片的不足。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摄影、PS处理。

2.6 媒体(数码)广告:主要任务是:影视片头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

需要的专业能力是:①影视片头特性分析能力;
②主题把握及创意的能力;
③音效与主题匹配的掌控能力;
④Flash、3DS MAX、After Effect、Premire软件合成与输出能力;
⑤节奏的把握能力;
⑥影视广告特性分析设计能力;
⑦音频、视频设备的操作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网络广告、片头广告、影视广告。

2.7 展示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设计展台、策划设计制作展示台。

需要的专业能力:①展示商品的调查分析能力;
②展示场所的空间设计能力;
③展台的设计能力;
④展示效果图的制作能力;
⑤模型制作能力;
⑥施工指导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橱窗广告设计与制作、门头设计与制作、3ds max、效果表展示设计。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能力需要不同的主干课程来支撑,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共性的。

需要的方法能力为:①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②制订、实施工作计划能力;
③项目文档理解能力;
④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⑤版面的创新设计能力;
⑥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需要的社会能力为:①沟通协作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
③团队协作能力。

可以清晰的确定广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对应的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要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这样课程很容易和岗位形成对接,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更好的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保障企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 目标和任务

第二条 经营统计的作用

经营统计在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集团公司编制建设规划和经营计划以及进行经济分析的依据,是经济核算的基础,是集团公司经济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是领导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信息的重要性将日益明显。

第三条 集团公司经营统计工作的目标

集团公司各层次统计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收集各类经营统计数据,并熟练应用统计数据进行经营分析,实现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目的。

第四条 集团公司经营统计工作的任务

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准确、及时地反映本公司各项工作基本情况,开展经营统计分析,提供经营统计资料,搞好经营统计服务,发挥经营统计监督作用。

第三章 公司经营统计管理组织结构

第五条 集团公司设立经营统计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的经营统计工作进行管理和考评,日常具体工作由经营统计信息体系中各层次的统计员完成。经营统计工作管理委员会组长为集团公司总经理,成员为集团公司分管副总、各单位第一负责人和机关部室主任组成。

集团公司建立经营统计信息体系,该体系由(1)集团公司经营统计管理岗;
(2)分(子)公司综合统计岗;
(3)车间、班组、施工项目组等核算单元的兼职统计员三个层次组成。

第六条 集团公司的统计单位包括经过整合后的单位的所有核算单元(车间、班组、项目组)(以经营管理部下发的核算单元明细表为准),要求统计到每一个核算单元。

第四章工作职责

第七条统计人员享有所辖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及统计监督权。被调查单位和人员应当积极协助统计人员的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真实资料和情况。

第八条 集团公司经营统计管理岗的职责

1、认真学习有关统计法规,做好经营统计资料保密工作;

2、全面组织公司经营统计体系建设,贯彻执行各项统计制度、细则及有关规定,安排经营统计工作任务;

3、根据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制定经营统计报表,并经总经理同意后下发;

4、按时登记台帐,做到台帐齐全,帐帐相符;

5、负责汇总集团公司的各阶段各类报表的经营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各项指标和数据,并完成上级布置的经营统计表及其它经营统计资料;

6、负责对外部统计业务部门提供统计数据;

7、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统计数据开展经营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适时地提出经营统计综合分析和调查研究报告;

8、组织落实各单位经营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和经营统计台帐制度,检查指导各单位经营统计工作,对各单位统计人员日常工作进行考核并进行业务培训及资格取证;

9、向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索取与生产经营相关的经营统计数据;

10、配合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向外部单位提供经营统计数据。

11、统一管理各项基本经营统计资料,系统完整地整理各个时期的经营统计资料;

12、会同各单位经营统计人员采取措施使全公司的经营统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自动化;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九条各分(子)公司综合统计岗的职责

1、协助集团公司经营统计管理岗位人员做好集团公司及分公司(子公司、厂)系统内的经营统计工作;

2、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日报、台账及生产经营卡片等;

3、根据要求及时、准确地填报集团公司下发的经营统计报表并经本单位领导审核后上报;

4、深入车间(班组)检查原始记录及经营统计台帐的登记质量,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本单位的经营统计工作;

5、认真分析本单位经营统计资料,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向主管领导提出分析报告,向集团公司经营统计管理岗位人员提供专业分析资料;

6、向单位其他业务人员索取与生产经营相关的经营统计数据;

7、配合单位其他业务人员向外部单位提供经营统计数据。

第十条 各核算单元(车间、班组、项目组)兼职统计岗的职责

1、协助本单位综合统计人员做好本单位经营统计工作;

2、做好原始记录与经营统计台帐登记工作,汇总原始记录资料,及时报送各种经营统计报表及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3、向本单位综合统计岗提供生产经营数据。

4、认真分析各项经营统计资料,及时向核算单元(车间、班组、项目组)负责人提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核算单元(车间、班组、项目组)负责人指挥生产和开好生产分析会议提供资料。

第五章统计岗位设置与人员交接

第十一条各分(子)公司可根据经营统计工作的需要以及经营统计业务的繁简程度,自主配备专、兼职综合统计人员;
核算单元(车间、班组、项目组)按工作的需要推选兼职的统计员。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安排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兼任统计人员。统计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统计员的工作发生变动时,需经单位一把手审批,事前必须选出合适的人员接替其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

第十三条统计人员如因病、事假等原因不能工作时,可由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指定临时统计人员其工作,以保证统计工作正常进行。

第十四条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认真办理交接手续,在未办妥以前,原任统计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更不得因工作调动而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五条统计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 将经办工作情况全面地向接替人员交待清楚;

(2) 培训接替人员的业务,使其能独立工作;

(3) 所有统计资料(包括原始凭证、台帐、报表、文件、历史资料等)与统计用具均应造出清单移交。

第六章统计报表与统计台帐

第十六条统计报表是各单位通过统计数字向上级机构报告本单位在生产、业务、经济等方面活动情况的主要形式。为确保统计报表数字的真实可靠,各级领导及统计人员都应重视统计报表的填制与报送,各单位领导对上报报表均要认真审核并亲笔签名后方能报出。

第十七条 公司(包括分公司、子公司)对外报送的各种专业报表,必须抄送公司经营管理部备案,以保证本公司统计资料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第十八条凡政府主管部门向集团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直接下发的有关统计文件和报表,各业务部门应转送公司总经理传阅。

第十九条集团公司的统计报表分年报、半年报、季报、月报及不定期一次性报表五种。

公司内部的统计调查表,由公司经营统计管理岗位人员统一制订表格、统一编号,经总经理审批后统一下发(见附表)。

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原始记录、日报表和统计台帐。原始记录、内部报表和统计台帐记载必须真实、完整、连续、准确,签字手续必须齐全,重要的要有电子档留存。

第七章工作要求

第二十条统计人员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统计数据,统计数字必须真实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态,未结算、未入账的数据必须有据可查,有原始单据。

第二十一条 集团公司下发的统计月报于次月的4日前上报(其他报表中另有规定的按报表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所有单位报表必须有制表人、负责人亲笔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必须及时、准确的上报,如单位本月没有发生报表上的业务,需经单位统计人员、单位负责人亲笔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空表,否则,视为不报。

第二十四条如统计员因故不能按时上报当月统计报表,必须及时向本单位第一负责人汇报,由其安排他人代替。

第二十五条 各分公司(子公司、厂)务必按规定认真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也不准随意修改。集团公司经营统计管理岗位人员收到下级统计员的统计资料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责成有关统计员予以核实、修正。

第二十六条统计资料发出后,如发现错误,必须立即订正。订正方法如下:

(1) 日报表当日发现差错时,应及时在隔日报表上说明。

(2) 月、季、年发生差错的,必须以书面形式订正。

第八章 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第二十七条 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子公司、厂)、班组(施工项目组)向外提供统计资料,公布统计数字,一律以本单位的统计员所提供的资料为准。

第二十八条 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子公司、厂)、班组(施工项目组)的经营统计报表实行保密,未经批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凡集团公司外单位根据政策规定,并持有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统计局介绍信件来集团公司索取统计资料时,统一由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部(或由公司总经理指定的有关部门)接洽提供。

第二十九条集团公司统计资料采取分级管理办法。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统计资料,应由经营管理部会同档案管理部门按照资料的重要程度不同,分别立卷归档,各分公司(子公司、厂)、班组(施工项目组)的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本单位统计人员负责保管。

第三十条各分公司(子公司、厂)、班组(施工项目组)的统计资料采用卡片或台帐形式。产品类依产品种类按月、季、年进行整理分类;
工程类按单项工程进行整理分类;
服务类按服务项目进行整理分类。

第三十一条 各分公司(子公司、厂)、班组(施工项目组)编制的统计台帐和加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无保管价值的统计资料,经集团经营统计管理岗位人员核准,并经本单位统计员签认后,方可销毁。

第九章文字说明与分析报告

第三十二条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统计数据对经营情况进行说明,每月要随经营统计报表上报文字说明,季报、年报必须有经营统计分析。

各单位领导在季度参加集团公司的经营分析会时,需携带本单位的ppt模板的经营分析报告参会演示。

第三十三条 文字说明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形式,必须根据统计报表中的各项主要指标反映的问题说明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后果。

第三十四条分析报告应以报表为基础,以检查计划为重点,分析计划完成与未完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应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企业外部条件分析、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分析等部分。

第三十五条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应包括:

(1)产品生产能力分析;

(2)产品生产设备及工艺分析;

(3)能源、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分析;

(4)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性分析;

(5)产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条件分析;

(6)营销综合分析;

(7)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

(8)产品销售增长率分析;

(9)销售利润率分析;

(10)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等。

第三十六条企业外部条件分析应包括:

(1)市场状况(需求量、发展趋势)分析;

(2)产业政策分析;

(3)替代品的状况分析等。

第三十七条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应包括:

(1)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产值完成情况分析;

(3)利润完成情况分析;

(4)流动资金使用情况分析等。

第十章 统计会议与培训

第三十八条集团公司每月中旬组织统计工作会议,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讲评。

第三十九条 集团公司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形式培训,全年不少于两次。同时推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

第十一章 统计检查与考核

第四十条 集团公司每月对各单位的数据真实性进行抽查,如发现有虚报、瞒报、漏报等等数据不真实的现象,将根据集团公司的《员工奖惩规定》中第16条第1项之规定对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记过处分。

第四十一条 公司将每月对各单位统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在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公报中予以公布。

第四十二条 各单位统计人员每人每年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分析不少于4篇。集团公司每季度末进行评比,年底汇总表彰。

第四十三条集团公司每年开展两次统计工作评比检查,第一次在七月份进行,第二次在次年年报完成之后进行。要求各单位统计工作有分管领导,有规章制度,有资料台帐专柜,有办公室,有电话,有专用计算机。要做到基础资料完整化,统计资料档案化,报表资料规范化,统计分析经常化。

第四十四条考核与评分标准

(一)统计数据:满分为100分(权重70分),按数据量的多少,每错或漏报1/10数据量扣10分,迟报一天扣15分;
基层统计人员及综合统计人员提供的数据、资料,若未附简明分析,扣5分,扣完为止;

(二)工作硬件条件满分为30分,要求有分管领导、规章制度、资料台帐专柜、办公室、电话、专用计算机,缺一项扣5分。

(三)根据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加分,每篇最高为15分;

(四)年终,公司统计工作管理委员会对各单位统计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对各单位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工作能力评价的一项。

第四十五条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应当充分重视并支持统计工作,各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出现差错问题,单位负责人应负领导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一、建立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计划工作制度。年初,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时,要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列入单位和个人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与粮食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要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制度,健全配套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二、建立并落实廉政风险定期自查制度。各科室及各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照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并将落实情况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粮食局;
市粮食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年度个人述职述廉报告中要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说明,一并报市纪委派驻一组。

三、建立职责调整廉政风险机制跟进制度。局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后,在正式任命后1个月内,适时启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岗位调整人员要重新对照岗位职责,查找、确立新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重新划分风险等级,明确监管责任人,填写《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附件一)和《驻在部门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划分申报表》(附件二),报市纪委派驻一组审核、备案。科级干部《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四、建立临时性工作任务防控机制跟进制度。局机关及各事业单位接受上级或市粮食局临时交办的重要任务或重大项目时,根据工作任务内容,及时启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查找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明确监管责任人,并填写《临时重大任务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附件三)报送市纪委派驻一组。

五、建立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制度。岗位廉政风险预警,是针对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出现问题或苗头,及时发出不同级别的警报,督促有关科室(单位)或个人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改进问题,警示自律,有效控制和化解廉政风险,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科学评估、分级预警,务求实效,坚持预警监督与鼓励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岗位廉政风险信息采集。岗位廉政风险信息采集要以科室(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不廉洁问题和乱作为、不作为作为重点内容。岗位廉政风险信息的来源:一是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投诉、行风热线反映、举报、媒体网络披露中收集;
二是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廉政谈话等监督活动中发现问题;
三是从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有关部门移送反映等渠道挖掘等方式,收集、分析廉政风险信息,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三)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划分。对采集到的岗位廉政风险信息进行去伪存真,认真分析,重点分析工作人员潜在风险转为现实风险的可能性,可能会带来哪些经济损失或政治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按照存在问题的风险大小、影响程度、轻重缓急,对廉政风险划分为“红、黄、蓝”三级,其预警等级依次降低。具体划分标准是:

1、信息反映单位或工作人员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或廉洁勤政方面存在问题苗头,如不提醒制止有可能发生严重违纪问题或构成立案条件的,为“红色”一级预警;

2、信息反映单位或工作人员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或廉洁勤政方面存在问题苗头,如不提醒制止有可能发生严重问题的,为“黄色”二级预警;

3、信息反映单位或工作人员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或廉洁勤政方面存在问题苗头,如不提醒制止有可能发生问题的,为“蓝色”三级预警。

(四)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处置。根据预警分级,采取质询、告诫、约谈等方式预警处置。

1、被确定为“红色”一级预警的,报市粮食局主要负责人审批,填写《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审批表》(附件四),发送红色《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附件五),采取质询和责令限期整改形式进行;
被确定为“黄色”二级预警的,报分管领导审批,填写《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审批表》,发送黄色《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采取告诫的形式进行;
被确定为“蓝色”三级预警的,报分管领导审批,填写《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审批表》,发送蓝色《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采取约谈的形式进行。

2、按照领导批示,针对不同的预警级别,分别填写不同颜色的《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由局办公室送达被预警科室(单位)或工作人员,由批准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3、被预警科室(单位)或工作人员接到预警通知书和接受谈话后,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针对预警的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认真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报局办公室。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一、会计电算化处理的特征

1.数据处理方式的特点

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下,信息的的储存主要是以磁性材料作为信息储存的载体,而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下,则主要以纸张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
电算化系统下,为了便于计算机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要求会计数据规范化、代码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当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一切计算、分类、汇总、转账、编制报表等都有计算机自动处理,人工很少干预,使一次输入的会计数据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全面共享。

2.数据处理流程的特点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一般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多栏式日记帐账务处理程序等。企业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的需要,选用适合自己的账务处理程序,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账务处理程序都要进行平行登记,以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

3.人员分工和组织结构的特点

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人员包括会计专业人员、计算机维护人员、软件操作人员等,他们是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符合型人才。组织结构则由会计数据处理部门、会计数据管理部门和系统维护部门构成。

4.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机构内部的牵制稽核制度及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在企事业单位中有各种明确的规定,如对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批准的规定;
对实物保管的账证、账物稽核制度;
对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登记收入和费用以及债权债务账薄等的规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制度在形式上、内容上及控制重点上都发生了变化。

二、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1.会计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信息化需要

会计电算化从形式上替代了手工会计的账簿设置、报表编制等方法,“借贷记账法”已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的需要,因借贷记账法只反映企业内部的与企业资产负债表有关的价值信息,而无法反映互联网或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管理经营和投资者需要的诸如供应商、客户需求等外部信息。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方法来弥补借贷记账法的先天不足。

2.会计报告的时间、形式、内容、方式将以新的面目出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领导层因经营环境的变化,需要不同时间和内容的报告,会计报告不再以时间为约束条件,年报、季报、月报仅是报告时间的特殊形式而已。借助计算机内的标准数据,报告的内容、方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为给企业领导层提供更易分析判断的资料,报告的结构可自由确定,内容可根据管理的需要扩展加大,披露也更加准确及时。报告既可用图表形式,也可用文字形式,也可用网上远程报出;
既可包括历史的、定量的财务信息,也可包括更多未来的、定性的非财务信息。管理型报告体系将日趋完善,新型的财力管理报告体系将替代传统的会计报告体系,未来的会计报告将由会计人员通过网络以不同的形式传输给管理决策者。

3.会计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转变

会计人员的结构和岗位设置因工作环境发生的变化而改变。原有的出纳、制单、审核、成本核算、记账、报表等岗位与企业其他部门及会计岗位之间的功能分离,信息传递及反馈手段落后,市场适应能力差。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旧的岗位重新分配设置,工作职能和分工、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过去以各种核算为主设立的岗位转向以计算机处理为主设置,有的甚至不复存在。工作岗位变为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编程员硬件维护员、软件维护员、操作员、数据录入人员、数据复核员、系统管理员等。新的工作岗位应以计算机为中心,围绕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职责以计算机运行为主体,其工作性质发生了新的变化,人员的工作职责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会计岗位需要重新调整和设置,如过去的制单、审核、记账、报表人员等多个岗位可以由两人作为操作员完成;
财务分析,预测岗位应进一步加强,可单独设岗以便更好地做好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4.会计目标多元化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目标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会计的目标或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手工系统时,会计一般只提供事实性信息。会计电算化后,随着财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同时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财务信息的要求,系统还将提供有关预测性财务信息及控制决策性财务信息;
还可能提供与财务信息相关的其他信息;
甚至提供一些不太可靠但相关的信息(提供这些信息在手工会计时是不易的),以便由用户判断其可信度。

5.会计对象由资金运动扩展到实物运动

传统手工会计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业务作为对象,实践操作中以资金运动作为主要对象。长期以来会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其一,计量的单一性和内容的片面性。计量上一直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虽然使用一些其他有关实物的计量单位, 也不能充分体现经营过程中实物的变化状况。其二,资料信息不完整,企业的经营状况得不到充分反映,满足不了经济、社会、科技信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新的会计领域如责任会计、环境会计、信息会计等等的需要。其三,即使使用货币计量也存在本位币与辅币的矛盾,涉及外汇业务的核算不准确,提供的信息资料不能反映市场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扩展会计核算的对象,由单一的资金运动领域进入到实物运动领域。当前,手工会计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单做资金运动就相当困难。会计电算化具有处理数据信息快、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对资金运动以外的非资金运动如实物运动采用多种计量单位进行科学的核算,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社会信息发展的要求。

6.会计的主要职能由核算、监督向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扩展

传统的会计主要职能确定为反映和监督,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只作为辅助职能。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职能将由原来的反映、监督职能扩展到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核算部门的数据资料全部由会计信息系统在不同的部门或信息中心产生,而不是在财务部门产生。即占财务人员大部分工作时间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算账、结账等繁杂的重复工作由计算机在各职能部门分别完成,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任务中解放出来,核算职能实质上在不断地被淡化。传统的会计监督职能一般局限于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后反映和监督。

会计电算后,所有经济业务发生时,实时形成会计资料,在经济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就能由各有关部门实行有效控制,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延伸,不再是财务部门专有的职能,从而多角度加强了事中监督。会计工作由过去主要是对外报送会计报表转向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支持和参与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
由过去单纯的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全面管理。会计人员的角色由为领导提供信息资料转变成为给领导提供决策方案,更多地从事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未来的会计人员将充当管理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收集、过滤、分析经济资料,并解释信息。会计的职能已经不可逆转地发生着变化。

7.会计本质体现为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本质,在会计界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即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 财务工作电算化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达到全新的融合,会计核算与管理贯穿在一起,会计不仅在“核算”的基础上可以提供各层次财务信息,而且会更多地利用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参与管理活动,因而,会计本质更加明显地体现为管理信息系统。

8.会计原则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

传统的会计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重心将从有形资产计量转为无形资产计量,市场价值的变化十分频繁,单一历史成本计量具有很多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全面和正确的确认和计量,这样历史成本原则显得不合时宜。另外,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使得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较为困难,并且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于电子商务时代的衍生金融工具等经济事项,无法做出恰当的处理。再有,传统会计理论中的配比原则是将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相对比、相互配比,电算化、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虚拟公司”的出现要求合作各方的合理分配,配比原则的配比范围扩大了,即不仅配比实物资产的耗费,还要配比人力资产、智力资产的耗费。其次,传统会计报告主要提供财务资本的货币化会计信息,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知识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不能满足用户全面了解企业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需要;
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报告体系,能够将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报告中适当、全面、公正地予以披露和揭示。

9.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

在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
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毫不退缩,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愿采用甚至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10.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岗位;
工作任务描述;
实践教学

Abstract: Vocational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system build, b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occupation, job analysis and job task analysis, then consider the credentials of the course requirements, which satisfy the post demand and adapt to the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science, real combination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occupation post; task description;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3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会计职业岗位相适应,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一些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课程设置目的不强、课程内容重复和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等现象。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把握好总体方向,突出实践课的份量。

一、课程体系建立的思路

设置课程首先要进行职业岗位调查与分析,再进行工作任务描述,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

(一)职业岗位分析

经过调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可从事的相关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企业、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岗位,也有部分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岗位,中介机构的记账和审计助理岗位及部分从事金融企业的银行柜员工作。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会计岗位的需求不同,从整个会计岗位上分析,主要分四个层次,初级会计岗位、中级会计岗位、高级会计岗位和会计相关岗位。

高级会计岗位承担大、中企业事业单位、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企业的高级会计师、会计主管、审计和财务分析工作,对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高职生难以胜任。中级会计岗位的承担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综合及编制报表等具体核算岗位。)及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企业有会计岗位、审计岗位和相关管理岗位(信贷、计划等)。小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岗位、会计主管和审计主管。这些具有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便可胜任。初级岗位主要是从事大中型企业的出纳和数据录入工作及企业的核算工作,中职及以上的毕业生便可胜任。

通过上面分析,中级会计岗位群及以下,对学历要求标准不高,一般具备专科学历即可;
相对需要人数最多,应是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市场定位的首选。主要岗位有:出纳岗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企业审计及会计管理岗等。

(二)工作任务描述

各职业岗位是通过一定的工作过程完成的,确定岗位后,再分析的各岗位的工作过程、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如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开设会计账户;
录入余额;
试算平衡;
业务处理(投入资本业务、物资采购业务、进行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经营成果业务、利润分配业务);
登记账户(明细账、总分类账);
结账;
编制报表。

在这些工作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任务:

(1)相关环节认知。主要对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环境认知;
生产岗位认知;
生产流程认知;
生产工艺认知;
生产方法认知。具体要求是能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
能正确认识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
能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2)各要素的核算。资产核算;
负债核算;
所有者权益核算;
收入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
利润核算。具体要求是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
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
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3)税款计算与申报。包含各项税款和各项费用的计算与申报。具体要求是能顺利地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申购等涉税业务;
能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及其他相关政策正确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能熟练运用税收网络申报系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4)成本计算。包括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方法选择、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分析。具体要求是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
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5)会计报告的编制。会计报表编报、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其他相关信息披露。具体要求是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
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
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学习领域最后确定出各门课程。

(三)专业资格证书对课程的要求。

设置的课程还要满足取得资格证书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取得的资格证书和需要的相关课程如下表

职业证书 课程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

初级会计证书 会计基础、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济法、会计分岗实训。

会计电算化证书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训。

计算技术证书 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银行从业资格证书 金融与信贷、银行会计。

英语A、B级及四级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计算机等级证书 计算机文化知识。

经过分析,按照“校企合作、实境育人、一书多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学习领域组成,依据会计岗位与职业证书的要求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习领域教学计划,

二、 整合相关课程的内容

对形成的课程体系还要进行细致整合,合并相关课程,去掉重复内容,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有如下专业课程,如下表:

课程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资产评估 报表分析

课时 124 72 60 72 60 40

会计概述 总论 概述 概论 总论 概论

金融资产 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资金时间价值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资产负债表解读

存货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 本量利分析原理 筹资管理 资产评估的程序 利润表解读

长期股权投资 品种法 预测分析 项目管理 机器设备评估 现金流量表解读

固定资产 分批法 短期投资决策 证券投资管理 房地产评估 偿债能力分析

无形资产 分步法 长期投资决策 流动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评估 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减值 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 全面预算 利润分配管理 长期投资评估 盈利能力分析

负债 成本报表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财务预算 流动资产评估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所有者权益 成本分析 存货决策 财务控制 企业价值评估 综合分析

收入、费用和利润 成本预测、决策与计划 责任会计 财务分析 资产评估报告

财务报表 成本控制与考核 业绩考核与评价

这六门课程共426学时,占了专业课的主体,这些课程有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主要重复的内容有货币时间价值;

成本分类及量本利分析;

报表分析;

全面预算;
财务控制;
预测与决策等。

可把《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成一门课程,为《成本与管理会计》。并把货币价值、全面预算等内容只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只需80学时;
把《报表分析》课程改为《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需50学时;
《财务会计》课程去掉报表编制内容,学时为100学时;
《资产评估》课程去掉货币时间价值内容,学时为56学时;
《财务管理》课程去掉报表分析内容,课时为62学时。这样,六门课程要比以前减少用近80学时。

三、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要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单项实训是根据培养目标所需岗位基本技能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技术”课程进行珠算等级水平训练;
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参加全国等级考试水平训练;
“基础会计”课程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训练;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重点进行单证处理的训练;
“成本会计”课程进行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等等。

综合实训,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训教学,它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职业岗位综合运用能力。本专业开设了“会计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等课程。

(二)手算和电算相结合。

在实践课中,重点抓好“会计模拟实习”(手工综合实验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两门实践课的教学。这两门课程相互承接,构成了一个使学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运用计算机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编制报表一整套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操作的系统。

(三)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课内实践是指随堂进行的实训活动。一般在教师讲授、演示和指导下进行,它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课外实践则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可由教师出题目,也可由学生自选课题独立进行实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已在大部分专业课程中分别安排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项目。

(四)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