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社会体育专业论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06 17:1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开发,体育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社会体育专业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五篇】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开发,体育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高校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或高级复合型人才上,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发展,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设,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的能力具有专业性,并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其他传统类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要遵循社会体育学科自身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还要考虑社会体育发展的未来需要的人才类型,普通高校应该以拓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口径为参考依据,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使培养的专业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社会实践环节

社会体育是体育学科的重要分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遵循中国市场经济和全民健身蓬勃发展而兴起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体育领域。根据办学要求和社会市场的需要,普通高校均把专业社会实践列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并且部分高校时常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实践方案加以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社会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巩固专业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提高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求职道路做了良好铺垫。但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社会实践环节还处在探索阶段,针对本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还存在着基地缺乏、时间偏短、内容单一以及教学实践指导教师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从而制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因此,加深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不仅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2.1用人单位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居民收入上涨,人们对于体育方面的需求逐渐趋向多元化、现代化,居民健身意识越来越高,愈来愈多的群众开始参与到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行列中,并且对参加的运动健身项目的需求提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势必提高。通过对相关就业单位调查中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面向大众体育领域,尤其是社区体育指导、群众体育及体育产业相关领域。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展现状的了解,发现现阶段社会体育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体育专业组织管理比较复杂,考虑到人员多、范围广、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综合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字语言功底和计算机相关技能的运动,才能达到社会的市场需要。

2.2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查

2.2.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社区体育的开发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职在2001年8月份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分类体系中,现阶段关于体育总局印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16次提及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发展全民健身指导队伍,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和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推进社区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在通知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指出:吸引、组织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人员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列中,争取使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注册数目增长到一百万以上。由此可见,当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一批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近年来,我国各类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大多以老年人群为主,如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广场舞。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社会相关单位对于社区经营性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呈现正增长的趋势,然而,通过深入了解,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健身指导人员在社区健身设施管理相对缺乏,但是随着国家加大对社区体育开发和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2.2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类人才需求

“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第三产业广泛的就业机会,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早就成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各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范畴也随之壮大,以及不断被开发的体育经济方面的功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产业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甚至部分国家将体育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发展。由此可知,体育产业在将来的发展中拥有巨大的就业前景。依据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国民经济成长阶段的上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体育产业会不断发展壮大,有关社会体育产业就业需求会日益明显。近年来,各地区通过开发体育经济功能,开拓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等措施,积极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在相关体育领域范畴均有较大的进步。在体育市场逐步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的预期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健身市场的开发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向。参考国外体育产业强大的就业效应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美好趋势均表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管理类人才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2.2.3休闲体育领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精神水平逐渐上升,在金钱和时间上充裕的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希望得到身心的满足。对于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种类的休闲服务与产品,休闲体育大多是围绕体育休闲娱乐的需求,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波动较大。综观当下,全球老龄化人口不断加剧,人们对于休闲体育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对休闲体育的参与更是不断增长,在体育康复领域,体育康复保健的功能也愈来愈得到关注。研究表明,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娱乐需求是恒定的。面向未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将在休闲体育中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还是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及规定来实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缺乏自,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导致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另外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主要定位为“高级复合型”或“专门”人才,而社会体育领域真正需求的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的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目标定位显然与社会对实际需求相脱节。那么高校能否主动迎合社会需求,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来适应社会需求,这成为目前本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差异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产业、休闲体育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养理论设计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被社会体育认可,人们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了解较少,社会上实际能为社会体育指导提供的专职岗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也得到相应提高,这种结果的产生必然对从事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要求严格。但是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体育产业的培养并没有突出体现出来,只是浅显的涉及其中的一部分,对学生掌握体育产业开发经营、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效果起到阻碍作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达不到体育产业相关就业单位对专业素质能力的要求。在休闲体育方面,虽然休闲体育拥有很大的潜力市场,但是限于专业办学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这方面涉及较少,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体育旅游的相关专业,并没有结合休闲体育的需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因此,应加强对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设置,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对口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2专业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与市场需求的对比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依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学科设置的,但是对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体育产业、休闲体育等方面课程设置所占比例不高,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了解到社会需要大量的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育设置中应体现出对这些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具备的能力更加专业性,并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可见社会实践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占比重较高。但现阶段专业社会实践现状是缺乏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完整,缺少校内外社会实践的机会。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拥有的社会实践资源较少,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很难找到非常对口的实习基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效果较差。

4结束语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objects and curriculum of Social Sports in Xi"an University of Sports by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interview, we think that the objects and curriculum of Social Sports should be premised by the need of society and the market of talents,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lineout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ports major. Besides, we set out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ports major, which is found on the base of compartmentalizing the module of public basic curriculum, major basic curriculum, major curriculum, and elective.

关键词:
社会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专业方向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the cultivating object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direction of major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86-02

0引言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开设社会体育专业,随后,部分体育院校也相继增设了社会体育专业。1998年教育部进行第四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时,将社会体育专业列为正式的5个体育专业之一,同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中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主要课程做了规定。截止2005年年底,全国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专科生的院校超过200所。呈现出了高起点、发展快、行政性强等特点。西安体育学院自1999年开始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截止目前已招收8届学生,已毕业四届学生,从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社会体育专业部分课程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课程之间衔接不够。但是从目前社会体育实践发展和社会及市场需求来看,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课题,原有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为了使全民健身事业得到科学发展及后奥运会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文期刊网站,利用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进行检索,1994――2007年5月,共检索105篇文章,并对其进行阅读,同时阅读相关课程论著及书籍。

1.2.2 访谈法就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及课程设置等一些具体问题,访谈了国内及校内相关专家15位及西安体育学院99、2000级毕业生。

1.2.3 实地观察法参与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并亲自担任99级本科生辅导员工作(从入校至毕业)。

1.2.4 比较分析法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的相关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规定,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对主干学科也进了规定。但是,内容简略、笼统,各院校在执行中千差万别,特别是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差异较大。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受制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当社会分工发生变化的时候,业务培养目标也发生相应变化,市场经济已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度,学生就业必须按照人才市场的自主择业规则实行双向选择。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使全面发展的通才,而这种通才又应各具专长。社会体育专业划分既要考虑未来社会体育发展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质和量的需求,使其与社会对接,又要遵循本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突破传统的体育院校的窄口径人才模式,拓宽专业口径,以满足社会对各类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现实需要和国家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规格要求,同时结合西安体育学院办学定位及思路,我们认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大众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宣传报道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2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模式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决定着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3分流培养模式”,即一年级修完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开始分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下设三个方向,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和选修课模块,学生在第二学年开始,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确定自己未来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发展方向,并选择学习一个相关的模块。同时增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转向选修课,如健身健美、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

2.3 课程与设置

2.3.1 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个性化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合并、减少非主干课程,构建结构性强、知识密度大的专业方向课程组,提供给学生多种可选择的专业方向,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大力推进“学分制”,实施“主、辅修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方向、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校选修课程,促进学校教育资源共享。还可以实行“3+2”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修满规定学分,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者第二学位,以拓展人才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开设“小型”化、“模块”化、“学科”化的不同形式和层次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培养各具特色,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

2.3.2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提供多专业方向选择,实施“通才”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专项课教学实行“导师制”,使学生掌握坚实的专项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专项技术示范、教学和指导能力,具有一技之长。加强实践环节的实习、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及时发现自身知识的欠缺,不断修正学习目标,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提高。

2.4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新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实施培养模式,构建全新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和图1)。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采用“平台”加“模块”的方法。建立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个平台以及在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建立三个个模块。根据西安体育学院办学定位及在西北地区的优势,我们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课由社会体育方向、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和体育新闻方向三个模块组成;
根据已经毕业学生就业经验,我们增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专项选修课,课程限制在网球、健身健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社会体育专业较强的课程,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砝码;
选修课由限制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限制选修课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三个模块方向而设置。这样新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明确,增加了社会体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程,同时加大了社会体育专业的技术课比例,另外也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2.4.1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以及就业发展方向选择方向的T字型教育。

2.4.2 三个专业模块方向课分别为:社会体育方向,其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管理、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闲暇体育娱乐论、传统体育养生学、健身秧歌、健身健美、网球等课程;
体育经营与管理方向,其主要专业方向课程包括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原理、体育经济学、消费心理学、体育市场营销等课程;
体育新闻方向,其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现代汉语、新闻学概论、体育新闻采访、摄影技术、电视摄像、体育新闻写作、体育新闻评论等课程,三个专业方向课所占比例相等,均为648学时,所占24.5%。三个模块及专项选修课、选修课都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或就业发展方向,选择一个模块、一个专项课程及选修课程来修完这些专业方向,可使学生既能从事社会体育方面的系列工作,也能从事其他种类的工作,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未来工作转向奠定基础。

2.4.3 课程设置上应更加灵活,模块分类有利于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控制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的学习;
扩大选修课的学时及范围,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不断扩展知识面。加强与专业方向的实际联系,注重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最有组合,突出不同专业方向专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4.4 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教育。增加专项选修课程,更能反映出一专多能,突出社会体育专业专项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加强实践教育,从第四学期开始进行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包括见习、小实习、作业、社会(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内容,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从二年级暑假开始在专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联系与学生自找相结合,到健身场馆、社区、企业、体育局等部门进行小实习,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人事业发展空间,进行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策划;
还可利用周末到社区等群众需要的地方组织活动,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培养社会急需有用的人才为目的,满足小康社会建设人才的需要而迅速发展和成长的专业。尽管社会体育专业已出现了十余年,但是与传统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相比,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而两个传统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两个传统专业培养人才规格也在调整,但基本目标没有变化。社会体育专业与两个传统专业的区别,更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在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新情况下,同时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从课程设置上更能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的特色。同时,根据我国体育学院办学规模与定位来看,近年新增设了新闻(体育新闻方向)专业、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专业及科技英语(体育英语方向)专业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分设方向课程,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后应该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永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815-817.

[2]李正荣.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103-105.

[3]舒云久,陶治.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5):101-103.

[4]项立敏,刘晓伟.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8(12):1677-1679.

[5]程杰,龚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5):38-41.

[6]张文健,曹继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5):85-88.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课程设置;
人才就业;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082-04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计划的顺利进行,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广场舞、健身操、暴走族等社会体育活动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体育是区别于规定性和竞争性比较强的学校体育、军事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体育活动,它是人民群众普遍参与的、自愿性的、公益性或商业性的体育活动,它主要以强身健体、娱乐和交流为目的。社会体育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结构、对象产生巨大影响。自1997年教育部在进行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将社会体育专业正式批准为本科专业以来[1],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体育专业设置迎合了社会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出现了诸多问题,该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所在,为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江苏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7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从该文的研究目的出发,该课题组在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体育期刊网等资料网站上搜集、查阅了近几年来关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论著,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了后期的分类汇总。1.2.2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参照相关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共设计了一共3份调查问卷对以上提到的几个高校的相关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一: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问卷二: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三: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1.2.3访谈法通过互联网、电话、座谈等多种方式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和相关专家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各自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看法以及建设性意见。1.2.4数理统计法根据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相关人员的访谈资料,结合问卷调查统计所得到的结果与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汇总。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程设置分析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介绍》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比较笼统,这个介绍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向性指导。目前在高校的社会体育课程的设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直接搬进教学计划,而未做任何具体性的修改[2]。由于缺少直接的依据,所以这种做法往往是使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处于盲目的经验状态,影响了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及针对性。2.1.1课程设置与能力体系的比较分析我们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对课程和系统的能力进行综合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目前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许多课程,对学生来讲,主要是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水平,并同时可以受到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使大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可以掌握并且能够指导大众体育、健康健身、休闲体育,毕业后基本能够肩负起社会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不能适应社会体育发展与当前健身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被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基本都是让学生分散实习,许多学生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与就业找工作等多重压力,基本上无法全身心投入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工作,导致学生的社会体育服务能力与社会体育需求严重脱节,不能在健身服务市场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谋求到学校体育领域任职。而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争体育教师的岗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显然也不占据优势,因而连续多年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被教育部亮黄牌。2.1.2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身的需求日益增加,健身市场不断扩大,体育健身产业日渐活跃。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我们高等院校在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时更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对新课程的开发力度,致力于创新课程的改革与设置,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学到适应社会体育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及时掌握体育健身服务领域最前沿的动态和信息,为今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从事社会体育服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领域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由于目前尚且无法确定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加工,加入个人的认知及价值观念,造成了教师对课程的重构现象十分普遍。在当下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一方面有利于构建各学校的专业特色,有利于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它却忽略了社会体育健身市场的需求,未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导致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有效性、科学性大打折扣。被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从体育教育专业剥离而来,带有很强的体育教育的痕迹,而与健身俱乐部或大众健身市场相脱节。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培养出社会体育健身市场紧缺的人才。

2.2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

2.2.1课程设置分类比较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面对全体大学生普遍开设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等;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田径、体操、篮球等。这些课程显然脱胎于体育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体育教师而设置的,对于社会体育健身市场,其功效并不明显。社会体育专业的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以南京师范大学和扬州大学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知识、智能基本,并且通过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使之得到强化。通过方向课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在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或向更高学历进一步学习,找到新的支撑点,增强底气和能力。选修课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大学生基础及应用》等。而扬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发展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娱乐休闲以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而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课程设置关注到了未来健身服务业市场的需求,然而实践教学及实践技能培养环节收效却依然不够显著。部分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统计如表2所示。2.2.2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指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通识类课程,该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他们的发展潜能和空间。当前,美、日、德等国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占总课时的30%~34%,反观我国高等院体育院校社会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比例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与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不相符合,难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江苏省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关于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仅仅是把思想政治类、教育科学类等基本课程进行了简单的组合,却没有从现代课程论以及本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等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证,造成了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与学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联系不紧密[3]。因此,在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该高度的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使学生的培养模式与方向向厚基础、高素质的方向发展。并且,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还需进一步系统论证与研究。2.2.3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指与社会体育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与形式,包括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在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显示其培养合格人才的独特作用与功能[4]。我们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在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加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类课程,其安排时间在20周以上,甚至26周,因此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的体育专业相比,实践类的课程要相对较长,这一点也更进一步表明了实践课程在社会体育专业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2.2.4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的比例专业课程指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特点、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紧密关联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瑜珈、健美操、踏板操、健身单车、健身指导等。发达国家一般都表现出明显的“重理论、轻技术“的倾向。如日本一般高校达到技术:理论为1:2的水平。不仅如此,在课程体系的构成方面更应该注意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然而这样的课程设置思路并不适合于我们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市场而言,我们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应该逐步加大技能内容的比例,以满足当前社会体育市场需求,使大多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能顺应市场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唯其如此,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2.2.5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指社会体育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管理形式。必修课程因其直接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与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去向紧密关联,而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全体学生必须学习,面向社会体育专业全体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则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需求,供部分学生选择学习,比如女生可以选择形体塑造、瑜珈等项目,而男生可选择搏击或格斗类项目。现代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产生了课程扩增即增加选修课程的趋势。各地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课程设置的比例,是体育课程改革历年争论的焦点,同时这一点也反映了我们的学校更多地提供给学生自助选择和学习课程的自由度。学校设置选修科目的必要性在于:要防止必修科目覆盖面不够,与社会发展脱节,选修科目的设置可以与学生的自身特长相结合,具有时效性[5]。目前,我国一些重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逐步形成以必修课为主,大量增修选修课的新型课程体系,必修、限选和任修课程的比例基本为7:2:1,同时朝6:2:3的方向发展。专业主干课精炼集中,增设一些数量多、质量高的选修课,以社会体育专业知识为基础,联系相关联的学科,在学术前沿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增设多类型、多层次的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以提高他们的学术与技能水平。

3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发展趋势

3.1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同时具有社会体育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拥有积极的服务意识的社会人才[6]。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道路,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寻找出最基本、最具基础的知识、基本技术和原理,以及能够反映科学性发展和交叉的、具有生命的前沿知识和边缘知识,而淘汰那些陈旧、过时、保守,与培养目标不相关的知识。课程要相对宽泛一些,如体育学、社会学、体育法学等,需要逐步建设一套较好的适应社会体育专业的教材,可以是平台加模式的形式,包括学校体育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3.2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前景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创建已有20余年,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办学主体和研究者的问题。制约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两个不明确:其一是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其二专业方向的不明确[7]。我们的社会体育工作要以经营管理为主,通过社会体育的专业指导进行专业的辅助建设,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8]。根据江苏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前景逐步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要求课程的配套组合关系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进行优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要正确反映现实的现象和本质;系统性要求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社会未来,即需要稳定,同时需要寻求突破,要求课程不但反映科学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科学成就,还要反映科学的发展趋势,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要求课程内容要联系当今我国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结构化处理,能够打破之前教育课程的僵局[9]。具体的结构化处理包括在结构方面,课程和课程体系形成一种开放系统,保持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就能够得到协调统一。

3.3时展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巨大潜力

21世纪将是社会体育大发展的时代,是全民健身的时代,是需要大批各级各类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10]。在任何领域,专业人才队伍都是关键性的力量,他们决定着某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随着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和参与的热情的不断高涨,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质量、数量、类型等都提出了一批新的要求。由于我国体育教师的缺乏,多年来高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师资力量。但随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大力发展,21世纪初期,我国对体育专业人才的专门培养,将渐渐的从目前以学校体育教育人才为主向学校体育人才和社会体育人才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兼顾并举的道路转变,就是为了适应我国体育的明天。

4结语

我们现行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依据当前社会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与能力培养方案。该课题组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从体育教育专业剥离而来。考虑到社会体育专业特点及市场需求,不能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模式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必须根据社会体育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培养目标[11]。培养目标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弄清的方向性、关键性问题,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关键。各个高校在办学当中除了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还应该结合区域发展情况,突出专业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中,除需考虑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力,还得高度重视社会对人才技能素质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水平,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适应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健身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刘素卿,李凤彦.高教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22-24.

[3]郝小刚.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比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10(6):101-104.

[4]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陆亨伯.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2(3):73-74.

[6]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36-38.

[7]程杰,龚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0):38-41.

[8]刘平江,赵立,吴爱华.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2):12-13,16.

[9]王超英.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实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郑建岳,等.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J].西安体育学报,2002(2):26-28.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08-04

民族传统体育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纳入了学科发展的轨道。1998年,民族传统体育出现在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上,自1999年开始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这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丰富体育文化,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国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国内的理论研究视野多局限于项目和技术,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支撑和宏观上的把握。十年过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体系建设仍然处在经验阶段。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是武术学科,武术学科研究的内容又多为技法。

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的载体,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载体。必须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武术学院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武术学院2003级应届毕业生、2005级在校大学生、在校学生的家长。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文收集的资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教育部关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指导文件:2)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学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教学文件:3) 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1.2.2问卷调查法本文根据调查内容所需设计四类问卷:调查对象是如上“调查人员”栏所述四类人员。共发放问卷450份。其中往届毕业生50份,回收38份:2003毕业生85份,回收79份:武术学院在校2005级学生100份,回收89份:学生家长45份,回收36份。问卷进行了新度、效度检验。

1.2.3逻辑分析法本文依据对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时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依次递进的逻辑推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

1.2.4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并在SPSS上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设定

2.1.1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2.1.1.1我国当前政治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我国正处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明确指出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当前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健康人格的铸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2.1.1.2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人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

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 具备人文知识;
2) 理解人文思想;
3) 掌握人文方法;
4) 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素质缺乏会影响大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工作的创造能力、对问题的洞察能力、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而文化素质欠缺,文化根底肤浅,正是当代学生素质缺陷的突出表现。

考察世界高等教育,有两种典型的模式:1) 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2) 以原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教育。在信息时代,“方法教育”尤为重要。方法教育的实质在于学习技巧的提高与学习的有效性的增强,在于对资料卡、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的充分利用。

文辅相教授提出教育的第3种模式:“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的构想。这种基本模式的设计基点在于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关系,实行专业性教育与综合性教育相结合,让专业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宽知识面的基础上。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实行现代科学教育与现代人文教育相结合,让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实行理论与实际结合,让人才的培养不囿于书本和学校的范围。

2.1.1.3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特性对其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形成的民族文化在体育领域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身体活动形式、内容、风格、偏好等。随着国家地位和民族威望在国际社会中迅速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开始走上了全面振兴的道路。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它所承载民族自身内在的信仰、思想、文化素养的追求,或者说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是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重要文化标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充分挖掘其教化功能,振奋民族精神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这一点是确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立足点。

2.1.1.4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需求状况由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设置包括三个专业方向:武术方向:包括套路、散打:民族民间体育:体育养生。

2.1.2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确立

2.1.2.1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建院1958年。1998年以前,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了解决武术师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根据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学于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被设为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前身为武术学科)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表1)。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存在问题是:过窄的专业技术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
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
与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相背离。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并且与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相脱节。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与培养方向存在差距。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的学生就业定位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两个方向。然而,近三年的就业形势表明,毕业后从事专业运动训练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
毕业后从事教学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0%;
从事公安的学生占到15%以上,有不少学生选择了自谋职业。而且,通过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显示。有45%左右的学生和38%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公安工作;
有30%的学生和35%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只有8%的学生希望从事教练员工作。这种培养方向和就业实际的差距一方面来自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单一性,另一方面来自于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综合性、高学历的现实状况。

2.1.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定位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实际工作能力较强: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相关领域教学训练、管理、社会健身咨询与指导以及安全机构等工作,承担弘扬和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及其能力2.2.1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及存在问题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3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受到这些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裁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
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熟悉国家所制定的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掌握有关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目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没有体现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的理念;
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而是过分强调专业技术;
在技术上有过多依赖竞技体育的倾向而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不具有本专业特色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
没有体现一专多能的社会需求,能力结构单一。

2.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定位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理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文化素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学习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加强文学、艺术等诸方面的修养,必须达到高等教育标准,能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核心是做合格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核心是做当代合格的中国人。

道德素质:遵循社会公德和较高职业道德的素养。核心是做高尚的公民。

业务素质:一专多能,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核心是做合格的高层次劳动者。

身心素质: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好、适应环境能力强。核心是做具有强健体魄的人。

综合素质:既要具备专业特长,有鲜明的个性,又要知识面宽,全面发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保持可持续发展。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应定位为:

本专业学生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主要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相关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组织竞赛、管理、社会指导及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补充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
初步掌握继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掌握一定法律、公安领域相关知识,为从事国家安全机构工作打下基础。

2.3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2.3.1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历史回顾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几次大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结构有所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基本上仍然延续了50年代初的模式。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包括:

1) 公共必修课。共30学分占到总学分的18.18%,其中外语为16学分、计算机为2.5学分、政治思想教育为10学分、军事理论为1.5学分、法律基础为1.5学分。

2) 专业必修课程。目前包括体育学概论、应用写作、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运动训练学、科研方法概论、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和专项训练。共70学分,占 43.75%。

3) 限制选修课(一)。包括传统武术各拳种、中国武术史、武术基础理论、中华体育养生概论、古汉语、体育社会学、中医基础理论、体育测量与评价、可视化程序设计以及中国式摔跤、体育养生、、木兰扇、舞狮、短兵、太极拳、散打、跆拳道等专业技术课程。共28门课,选够25分,其中必须包括10学分学科知识。

限制选修课(二)。分为运动训练方向和体育师资方向。前者包括运动训练方法、运动生理机能评价、运动员科学选材、疲劳恢复与营养、运动员生理机能生化评定、运动员心理咨询与训练、运动生物化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后者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舞蹈、田径、篮球、乒乓球、体育游戏、体育保健、教育心理学、足球、体育教学基本技能。选够10学分。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将来择业准备的教育。

4) 任意先修课。共15学分,占9.39%。

5)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学术活动三部分。共10学分,占6.25%。

完成全部计划共160学分达到毕业标准。

2007年计划虽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

2.3.2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 目前许多全国重点院校都推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在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推进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而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课程几乎占据了77%。这严重偏离了目前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方向,尤其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太大,通识教育严重匮乏,更像是职业教育。

2) 除了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跨学科的内容外,民族传统体育跨学科的课程少之又少。现有的课程存在重复设置现象。例如,运动训练极其相关学课课程多处重复;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基础理论、中华体育养生概论存在重复设置;
中国体育史、中国武术史存在重复设置现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之间存在重复设置想象。术科类的重复设置现象也相当严重,套路类的专项训练与竞技武术中的长拳、太极拳、南拳、刀枪剑棍术有大量重叠、而传统武术也包括这些内容。专项训练中以散打为主、副项包括短兵和跆拳道,而限制选修课也有这些课程的设置。

3) 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对外的主干学科有: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三门,主要课程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这显然存在明显不足。

主干课是指对专业建设和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课程,是对实现培养目标能起主导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设置中缺乏支撑本学科的主干课程。当然,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由不成熟到成熟有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影响了本学科发展。再者,尽管学科成立已经有十个年头,有近80所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是缺乏学术交流的平台,没有相关的专业学术刊物。没有权威单位领导,各自为政,重复办学现象严重。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

2.3.2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首先,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增设通识教育中哲学类、文学与艺术类、历史类课程;
专业理论中国武德教育课程;
跨学科拓展课程公安基础理论类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中的人文社科课程。即全面,又灵活全面培养综合素质和加强人文素养。

其次,淡化竞技,突出技能培养。适当减少运动训练方向的课程和学时比例,增设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尤为重要。例如,通过专项教学与训练,在保障专项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增加假期社会体育指导环节,扩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才干。

增设公安类基础理论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法律有关社会学知识;
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特殊性,有利于进行预防犯罪教育,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方向的引导,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目前,毕业的学生中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安、特警、等相关工作,而且随着公安院校的转型,未来到公安系统就业的人数有增加的可能。

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主干课程的最终形成。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缺乏主干课程。通过增设武德教育、武术文化学等相关课程无疑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的内涵,为民族传统体育主干课程的形成奠定基础。

凸现学科体现特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课程改革中增设武德教育、武术文化学等相关内容正体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缺乏当代教育理念:过重的功利导向,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
与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相脱节;
没有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在培植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 在培养规格上,没有体现倡导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的理念;
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过分强调专业技术的提高:在技术上又过多依赖竞技体育而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不具有本专业特色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
能力结构单一,没有体现一专多能的社会需求。

3)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存在重复设置现象: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

4) 应增设哲学类、文学艺术类、史学类、公安类基础理论和武德教育课程。

5) 淡化竞技,突出技能培养。应适当减少运动训练方向的课程和学时,增设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

6) 在学院范围内有目的的引导开展社团活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学习相结合,拓展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2建议1) 成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学术组织,搭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平台,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等相关问题。

2) 成立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术刊物,构建学术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靖,刘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与发展现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41-42.

[2] 叶伟,王晓东,徐伟军.试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3):314-316.

[3] 王飞.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课程理论基础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 姚重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探讨[J].甘肃科技, 2002,(12):5-6.

[5] 吕丽萍.浅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31.

[6] 姜凤云.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133-134.

[7] 王润斌.略论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交互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06,(1):36-37.

[8] 马旭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重塑的诠释[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4):29-30.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社会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65-03

目前,在我国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中,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教学核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作为经过专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高级人才,最终将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工作最基层、最核心的工作者,在推动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因此,构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对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社会体育专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出发,对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定位,其次确定以“平台+模块”模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以提高综合能力为教学核心,注重外引内培,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探讨适合目前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

一、社会体育专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社会体育专业是指为《全民健身计划》培养服务型人才,培养既能适应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又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和专门的体育技能,并能在社会体育所涉及的领域中从事咨询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熟练掌握社会活动一线或社会生产中的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知识,主要能够从事一线工作的专业性人才。相对教育来说,是指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和本专业的相关技能,能够熟练应用于所属行业的一种专业人才。

二、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受体育教育专业的影响较大,主要靠知识、技术、教育技能的传授。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体育活动开展的短缺人才,很多学校开设了与之相对应的热门理论性课程,但是社会需求的以及和热门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课程开设的较少,对学生来说只了解这些热门知识的“皮毛”。

(一)独立学院在培养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发展只经过了十余年的历程,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当前不少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基本上借鉴母体高校,照搬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独立学院学生和母体学校学生在生源上的差异性。而不少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也基本上是结合市场需求过热等情况来开设的,导致了一些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往往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对专业的设置、学生的培养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教学的依据,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核心,中国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咨询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目标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复合型专门人才、专门应用型人才、高水平专门人才、高级复合型人才等。独立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收能力和社会的需求。

目前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作为独立学院,在对专业的建设和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必须要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局限性,同时也要考虑独立学院的学生和高职高专、其他本科学生的区别。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具备在健身指导、组织管理、开发经营等几个方面的工作能力,这便使得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知识浅而不专等问题,从而使得毕业生很难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毕业后不能学以致用,在部分学校还出现了大量转专业的现象。所以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着手。

(二)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的设置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规定,主要分公共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类。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是重中之重,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大一、大二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大三以专业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为主,大四以课程实习为主,对学生开展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课程的设置是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新型的知识体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从目前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密切相结合的独特性,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开设、教材使用、考试试卷等方面基本上沿袭了母体高校的做法,大多数都是在原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没有完全考虑到独立学院和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过程中,无法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部分独立学院仍没有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失去了独立学院的应有特色。

(三)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近几年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招生的情况来看,许多院校在招生时大多存在着生源相对不足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多是因为考体育教育专业无望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转投社会体育专业,这一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相对较差,在进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往往会觉得吃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心态。另一方面,从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在《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刊登的《教育部公布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15个专业榜上有名》一文中指出,从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送近两年(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社会体育专业榜上有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该专业在目前的市场运作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对社会体育、社会体育专业认识不深入是制约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最大思想障碍,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分为商业健身指导、体育产业营销与管理、公务员事业单位、学校、读研、体育企业和自主创业等几个方面,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随着每年的扩招,培养了大批的社会体育专人才,但真正从事对口岗位工作的却不到1/3,大量在学校进行过正式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后多数没有选择社会体育工作,而是偏向于选择学校、企业等其他行业工作。这也导致了培养的学生出现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

三、构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作为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办学形式,其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选择综合型重点高校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独立学院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招收的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因而其人才培养模式相较于一般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所区别,有所创新。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基本定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院校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多数独立学院在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不少独立学院开始转变办学方向,积极结合地域经济发展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最早创办的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后,建设了应用型专业体系,构建了“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也以培养服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三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理论教学中突出够用、能用、会用,在实践教学突出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基本实验、综合试验、仿真与开放实验。这些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明显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培养模式和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教育部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介于研究型和技能型的目标之间,是比较合理和符合社会分工需要的。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结合学生的特点,更应培养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
与高专高职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也应有所区别,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上需要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结合这种定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础理论教育为基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确定“平台+模块”模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必须通过一个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才能从教育设想走向教育实践,这个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就是培养方案。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采取“平台+模块”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有利于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更有可操作性。所谓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大学期间课程的开设和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安照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分为四个平台;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置若干专业模块、明确在每一个平台里学生应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达到每一个阶段目标的要求,按照平台和模块的形式,进行大学四年的教学培养。

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从大一到大四,按照基础性、提高性递进的原则,相对应地构建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四大平台,即“基础性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化实践教学平台、综合化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四大平台组成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四)注重外引内培,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优秀师资,建立一只相对稳定的专职社会体育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关键。合理调配和有效利用母体高校体育方面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有计划地聘请母体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兼任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解决师资队伍数量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目前的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是少之又少,培养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可以聘任一些体育管理、运动创伤、康复方面的“双师型”教师,弥补社会体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不足。特别是聘请离退休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或专家,离退休人员中的大多数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对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成长,对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构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首先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定位,确定“平台+模块”模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以提高综合能力为教学核心,注重外引内培,强化师资力量。最后重视产学合作,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构建真正适合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社会体育专业的产生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今社会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大量需求的体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运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否则就会有生存的危机。独立学院作为承担和培养体育高级人才的新兴场所,探索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专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张细谦,黄南浩.中日美英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比较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陈涵新,陈章玉.社会体育专业深化改革新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5]黄志,梁旭鹏.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实施现状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1(7)

[6]刘锡梅,陈志辉,谢明.湖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对策[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09-1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13LX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