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中考科幻作文【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6 18:5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王晋康走上科幻创作之路,听起来很像故事。45岁那年,他被10岁的小儿子缠着讲故事,因为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就随口编故事给儿子听。有一天听完故事之后,儿子问,这个故事是他自己想的还是书上看到的?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科幻作文【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考科幻作文【五篇】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第1篇

王晋康走上科幻创作之路,听起来很像故事。45岁那年,他被10岁的小儿子缠着讲故事,因为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就随口编故事给儿子听。有一天听完故事之后,儿子问,这个故事是他自己想的还是书上看到的?儿子建议他把故事写下来。趁着三天的假期,他写下了故事。几天后,他看到一本名叫《科幻世界》的杂志,觉得自己的故事可能可以在上面发表,于是抄下的杂志社的地址。与其它科幻作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王晋康并非“正统的”科幻迷,甚至处女作《亚当回归》完成后,他还不知道国内是否有专业科幻杂志。就是这样带着偶然的色彩,王晋康踏上了科幻创作之路。

不过偶然中隐含着必然。王晋康出生于解放前,一直生活在闭塞的河南南阳市,直到小学毕业才开始好好看书。从少年时代开始,他的内心就深植了对科学的情结,科学所揭示的大自然精妙、简洁的运行机理他有发自内心的敬畏。和那个年代的所有知青一样,王晋康经历了下乡,回城后赶上1977年的第一次高考,却因为出身不好被拒之大学门外。第二年,30岁的他以全市第二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内燃机专业。上了大学之后,由于学习之弦崩得太紧,得了严重的失眠症,不得不放松学业把兴趣转到文学上。那时正值西方文学作品大量引进,他看了很多书,也练笔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当年随意的耕耘,最终在十年后结出了果实。

在2010年11月的“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上,已是花甲之年的王晋康与刘慈欣一同获得最佳科幻作家。“星云奖”颁奖词这样评价这位45岁才开始创作的本土科幻作家:“他的出现,意味着科幻新时代的开始。从1993年至今,他为中国科幻奉献了近百篇中短篇佳作和十余部长篇力作,这些作品影响了不下百万人,特别是《水星播种》、《类人》、《十字》、《蚁生》等作品,已成为当代华语科幻的新经典;
今年发表的《孪生巨钻》、《百年守望》亦是魅力独具。他的作品有着宽厚的人道关怀,特别是近作《蚁生》,专注于人性的善恶,对于乌托邦的悖论既持有警醒的反思,也保持足够的乐观。可以说他是当代最具人文精神的一位科幻作家,尤其以细密、温暖、切近人情的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他的许多近作都具有优秀的文学品质,在叙述、描写、人物塑造方面尤见功力,也在科幻题材的拓展方面不断创新。他堪称华语科幻文坛的一棵长青树,他勤奋创作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最佳科幻作家的殊荣王晋康非常欣喜,虽然他已经12次荣获“银河奖”。他说,“星云奖”是对自己整个创作生涯的总结。这位朴实低调的工程师,声称自己一生实际只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本专业石油机械的工作。作为南阳石油二机集团的特种底盘领域的开拓者,他曾经得过几次部级奖励。另一件则是科幻文学创作。

对话 书香两岸 王晋康

科幻小说

商业化是一件好事

书香:您认为科幻小说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

王:是立在科学理性的平台上思考人性(包括群体的人性)和人类的命运。

书香:您认为中国科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性?

王:科幻文学应该是最为超越国界的一个文学品种,因为它的源文化是科学,而科学体系是唯一的,没有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之分。当然,中国的科幻文学作品应该接中国地气,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表达中国人的喜怒哀乐,甚至表现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思考(仍然是基于同一个科学理性的平台)。

书香:中国科幻在过去的一年间突然成为一股热潮,众多的出版机构将目光转向科幻小说,有人说中国科幻的新时代到来了,也有人对当下科幻所面临的过度商业操作与后备力量不足表示担忧,在这个问题上您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

王:中国科幻的过于沉寂和边缘化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那次不公正的批判(所谓科幻是伪科学)的余波,也与中国文学界的过于守旧有关。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科幻作家在默默中耕耘,已经培育出足够丰硕的果实,再加上刘慈欣“三体系列”的临门一脚,终于使这朵早该怒放的花朵绽放了。

科幻小说的商业化是一件好事,只有充分商业化才能养得住作家,也才能在众多商业化作品中孕育出文学化的精品。后备力量不足也不是问题,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至于中国科幻的新时代,我在几次会上都说过,中国科幻的真正热潮还得等三、五年,要等到出了几部真正本土的科幻大片之后,那将对中国科幻给予极大的推动。如果从长远看,科幻文学只是文艺百花园中一个品种,不会太热,也不会消失。

书香:您会为了市场对自己的创作风格与方向进行调整吗?

王:会的,而且已经在调整。只是年岁大了,要改很难,所谓老树不可移栽。还要强调的是:改动的只是皮毛和包装,内核的老王是不会变的。

书香:您被划为“新生代”作家,您觉得您与刘慈欣、韩松、何夕等其他新生代代表作家有什么共同点?

王:从生理年龄上我比他们都大,但从创作年龄上基本是同一代,我的创作甚至晚于韩松、何夕。我们都是在国门打开后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包括科幻作品),其后开始自己的创作,所以肯定有共同点,比如对大自然和人生较深度的思考、较广阔的视野,较现代的文学技巧等。

书香:到目前为止,您是“新生代”科幻作家中出版长篇科幻小说最多的一位。自己最满意的三部作品是哪三部,为什么?

王:我过去的创作是以短篇为主,长篇虽然也不少,但大多是短篇的扩写。真正的长篇创作其实是从《蚁生》之后开始的。比较满意的长篇是《蚁生》、《十字》和《与吾同在》。《蚁生》中有我人生的影子,其文学技巧更接近主流文学。《十字》表达了我本人渐趋成熟的思想体系,科幻构思比较硬,更接近我所说的“核心科幻”的特点。《与吾同在》具有较为锋利的思想内涵。

书香:从《生死平衡》到《十字》,再到《与吾同在》,自然平衡、善恶平衡,“平衡”似乎成了您作品的中心词。您是一直信奉“平衡理论”还是有什么促成思想上的转变?

王:万事万物的运行都离不开平衡二字,即如我曾奉之为圭臬的民主和市场经济,也必须和权威和国家调控平衡。关于平衡的观点我可能早已有之,但开始时比较模糊。随着近二十年的写作、阅读和思考,它逐渐变得清晰和坚硬。如果把《十字》与《生死平衡》作一个相比,就能大致看出我思想变化的脉络。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第2篇

对于科幻小说而言,其独特的文学性、科学性和幻想性本来就容易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此,笔者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对《喂――出来》进行教学。

一、兴趣导入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对初中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对科幻小说中所展示的神奇的、充满魔力的世界怀着很强的好奇心。以此为基础,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再用多媒体请同学们欣赏相应的与科幻小说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喂――出来》的教学中,笔者以好莱坞科幻电影图片进行导入,如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异形》《黑客帝国》,科幻与动漫《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等。初中生本来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科幻电影更是颇为热爱,因此欣赏这些电影图片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问题探究法

科幻小说一般都是用幻想的方式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表达某种意蕴深刻、富有哲理的主题,因而对其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对科幻小说进行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在阅读课文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主题等有更透彻的理解,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刻的思考。

在《喂――出来》的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探究研习小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主题方面进行合作探究,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会提供三种参考主题:①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②提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③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学生在对《喂――出来》的主题进行探究时,一般都会对课文进行更加详细的阅读,从而对小说通过幻想的方式所表达的保护自然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感受。因此,对科幻小说进行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自然与社会进行思考的过程。

三、尝试习作法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国的青年学生思维方式倾向于固定单一,而且缺乏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尝试习作法是在学生充分了解科幻小说特点和写作手法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续写文本、重写文本等方式,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喂――出来》所描写的神秘的洞慷慨地接受了人们扔进去的任何东西,但是有一天人们扔进洞里的小石头自动飞了出来,小石头飞出来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了。小说没有做出交代,留给人们无数的悬念,也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笔者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学生续写小说结尾,即《小石头飞出之后DD》。学生通过自我写作练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品味小说结尾的巧妙之处,深刻体会作者通过小说所传达出的保护自然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打开自己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幻想,大胆地进行思维的发散,使自己的想象力在自由的国度里驰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想象力是学生必须具备和重点发展的能力之一。笔者提出的教学方法是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的,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科幻小说特有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最终促进学生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庆东:《中国科幻小说概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第3篇

这名目前中国最畅销的科幻著作《三体》的作者,大学毕业近30年来都没有换过单位,一直在山西,阳泉的一个发电厂做工程师。与大家的猜测不同,刘慈欣不发微博,不装微信,不是因为低调,只是因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至于为什么要待在偏僻的阳泉,“我也想来北京,但北京的房子买不起啊。而且总要有工作才能来吧,我们体制内的工作,调动不容易。”

他所说的“没有时间”,并不是因为参加社会活动。在电力系统工作必须要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则要接女儿、回家做饭。作为工程师,他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他的手机功能除了打电话就是发短信。或者记下一些灵感——打开老式的电阻屏手机。刘慈欣里面存的100多个文档。都是由质子、空间这样的词语组成的零散片段。

在他看来,读科幻、写科幻,从一个科幻迷成长为科幻作家,其实都是出于对平淡生活的补偿心理。

我生下来就是看科幻的

在他的记忆里,中学时,文理科成绩都是中等偏上水平,不好也不坏;
虽然一直在重点中学,但从小到大和老师的关系都比较疏远,不积极参加活动,不是“受关注的学生”。高考时,能选的学校和专业就那么几个,学水力发电是因为好分配工作。大学时,有过当科学家的想法,但要当科学家就得读研究生,他没有考,“考了也考不上,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考上,只有一个保送的。”

然而从小时候开始,他就渐渐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小伙伴不太一样,就是“别人的形象化思维有一个尺度,但对我来说,多大的宏观,我都能把它形象化。”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光年”的概念时,就马上开始想象:光1秒钟能绕地球7圈半。这么快的东西走一年,能走多远呢!“我只要一想到在黑暗的太空中,光走了一年那种无穷无尽的距离,就特别有画面感,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震撼。但其他的小伙伴就不觉得有多远、多震撼。”

由于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父亲被下放到山西阳泉,小学二年级时,刘慈欣转到阳泉读书。跟着父亲回山西的还有一大箱书,都是“”时的禁书,被父亲藏在床底下,刘慈欣便偷偷拿出来,一本一本地看。其中的莎士比亚著作、苏联小说,他读完都没有太大兴趣,直到三年级时,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是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

现在,刘慈欣把这种感觉描述为“我生下来就是看科幻的”。

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科幻”这个词,当刘慈欣拿着《地心游记》问父亲这是什么书时。父亲告诉他,这是科学幻想小说。在“文化生活的贫乏是无法想象的”时代。刘慈欣只能一遍遍地读箱子里的那几本科幻小说和《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与科普书籍相比,他觉得凡尔纳的书“更浪漫。读的时候觉得离科学很近”。

那时,刘慈欣只在一个地方能看到与科幻有关的信息,就是父亲办公室里的《参考消息》。他还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科幻的新闻,说的是电影《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引起轰动。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每年只有几部样板戏可看。一直到十余年后,他才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剧照,而《星球大战》正式在中国上映,是22年以后。

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

尽管报纸上已经不断提到世界上有《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这样的好电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慈欣也只能看到一些“三流”的科幻电影。

他看到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未来世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被引进的几部美国电影之一。当时。刘慈欣还不知道这是一部续集,20年后才看到它的前传《雪洗乐园》。刘慈欣上初一时,“”结束。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科幻进入黄金时代,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等书出版,引起轰动,他喜欢的凡尔纳作品系列也相继出版,“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

那时的科幻市场尽管繁荣,但书的总量仍然有限,“全国就那么几家科普杂志、几个出版社在出长篇小说,每出一部你到书店都能看见,所以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刘慈欣说。

但好景不长,1983年他读大学时,科幻被作为“精神污染”加以清除。在他的印象中,那时的科幻作品“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他也感到“非常恐慌”。如果想找科幻书,只能去北京的外文书店,但都是几十块钱一本,根本买不起,他只能带一本英汉词典过去站着看。那时候的书店不让随便看书,看的时间长了,就会被店员赶走。

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科幻作品才开始披着别的文学的外衣被陆续引进,比如罗杰·泽拉兹尼的《科魔大战》。“我眼睛很尖,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科幻。”刘慈欣说。

写科幻是对平淡生活的补偿

在阳泉,刘慈欣曾经工作过的娘子关发电厂里很少有人知道,“刘工”业余是个科幻作家。他读初二的女儿也并不觉得爸爸是个多了不起的人。因为虽然会看到爸爸经常接电话、发邮件,但从没有人会来家里拜访。

除了工作,在晚上的闲暇时间里,他会看电影《冰河时代》、《疯狂原始人》,宫崎骏的动漫,也会去豆瓣网上看读者对《三体》的评论。在《三体》中,他最得意的一个创意就是质子的低维展开,在上面刻电路,“但不知道为什么,读者却反响平平。”

这个曾经的游戏迷已经没有时间玩游戏了,尽管他很想玩。在刚刚有电脑的时候,他就曾没日没夜地在DOS系统里玩游戏。互联网刚兴起时,他也天天泡在聊天室、论坛上玩。在科幻圈。刘慈欣的交际并不广。“我和其他科幻作者、出版方、读者的联系都很少。”刘慈欣说,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与任何一个读者保持过长期的联系,也很少有人会给他写邮件。每次来北京,他也不一定会见科幻圈的人。

很多大学请他去做讲座,他从来不去。“去了说什么?我又没有新的作品、新的想法。这些都说了100遍,别人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也许写科幻跟看科幻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因为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我就是这样。”刘慈欣说。

对于刘慈欣来说。目前最大的困扰是对高科技发展的恐慌。指着桌上的录音笔、电脑和手机,刘慈欣对记者说:“你这里摆的三样东西,就已经完全超出科幻小说的预测了。科学的神奇感消失了,这极其致命,尤其对我写的、喜欢的这种——描述未来科技的科幻。”

这种恐慌从十几年前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登陆到白宫网站上留言的时候就开始了:“感到很绝望,因为这已经是科幻了。”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幻 观点 幻想 现实 结合

绪论:科幻,比你想像的更宽广

科学幻想,英语:Science Fiction,又称Scientifiction,是科学与文学、幻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在非科幻迷眼里,对科幻的印象只有两点:一,假的,虚构的,胡思乱想加胡说八道的;二,小孩子的玩意儿,只有没有长大的人才会喜欢。事实并非如此。科幻绝对不是空中楼阁,绝对不是小孩能玩转的东西。它,比你想像的更宽广。

自降生以来,诸多人士对科幻下过各自的定义。但由于科幻外延模糊,内涵也很模糊,使得科幻一直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美国着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说:“一百个科幻作家,对科幻就有一百种不同的定义。”中国学者吴岩也介绍说:“ 科幻小说是一类容易指认、却不容易定义的文学作品。美国评论家阿尔斯物·卡梅伦曾经期望给科幻小说做一个完整的定义,他用了整整52页篇幅来撰写这个概念,写好之后,发现仍然无法将一些现成的作品纳入其中。”。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模糊使得对科幻的定义与归类非常困难。同一部作品,甲说是科幻,乙说非科幻,丙说介于科幻与非科幻之间,难以分明。

在不同国度,科幻的定义也相去甚远。法国科幻显然不同于英国科幻,英国科幻也与美国科幻大相径庭。英国科幻绅士味十足,美国科幻则从头到脚散发着大美国主义,而日本科幻,总弥漫着岛国气息,即便是以“宇宙研究所”、“地球防御总部”等大字眼命名,也无法掩饰内在的小家子气。中国科幻里历史题材之多,恐怕也是举世无双。

在我看来科幻的主题与题材无限广阔,它既可以与其他文艺门类相同:弘扬正义、鞭笞罪恶、歌颂爱情、赞美友谊、抨击腐败、反对战争、抗击暴政、反思历史……也可以开掘科幻所独有的主题与题材:时间悖论、人机关系、黑洞原理、外星入侵、未来动向……在载体上,科幻也有小说、影视、动漫、游戏以及模型等诸多方式。

科幻,比你想像的更宽广。

一、世界科幻发展小史

1818年夏天,日内瓦。天气阴冷,淫雨连绵——若干年后证实,远东的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造成了当年整个欧洲的气候异常。玛丽·雪莱和丈夫着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以及拜伦等几个友人在郊外游玩,闲来无事,议定写鬼怪故事自娱。只有玛丽·雪莱完成了名为小说《弗兰肯斯坦因》的创作。后世公认,《弗兰肯斯坦因》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中,制造人形怪物的,不是魔法,而是科学技术。“它在勇敢地证明,技术可以向上帝挑战,在雪莱夫人的笔下,科学家成了造物主。”①科幻由此诞生。

在科幻历史上,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不能不提。他们两人从不同的方面开拓出了科幻小说的两个主要派别:技术派和社会派。

凡尔纳(1828—1905),写过剧本,当过剧院秘书。他一生创作过上百部科幻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开拓了科幻小说的许多领域,他所写过的纷繁题材,至今仍被作家们重复着。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是个生物学家,也是政治评论家。他一生涉猎广泛,科幻小说只是其创作早期的一个部分,主要有《时间机器》、《摩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登月先驱》等。威尔斯的小说更多地思考着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20世纪40-60年代,是科幻的黄金时代。大量优秀的作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代表人物是所谓“科幻三巨头”,包括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代表作《基地三部曲》;阿瑟·克拉克(英国),代表作《太空之旅:2001》;罗伯特·安森·海因来因(美国),代表作《星船伞兵》。

“新浪潮运动”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直蔓延到80年代。这时的科幻,提倡向主流文学靠近,完整、清晰的故事没有了,片断的、琐碎的、意识流的,幽默嘲弄式的、象征主义的手法出现了。这些小说晦涩难懂,但仔细品味,其中的寓意十分深远。布里安·奥尔迪斯(《温室》)、米歇尔.摩尔科克(《走进灵光》)、J·D·巴拉德(《毁灭三部曲》)为主要代表。

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幻创作进入塞伯朋克(Cyber Punk)时代。这个新词是用英文“控制论”的前缀(Cyber)加上新兴的反文化生活方式(Punk)构成的。其意思指的是,某一类具有超越传统和极端未来主义观念的电脑技师。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就是此类作品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家有: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布鲁斯·斯特灵(《晶体点阵》)。

二、几种常见的科幻论点

1,科幻就是预言未来的

预言的精准性是此类观点最为看重的。常常有两个例子被提起:凡尔纳的登月和克拉克的地球通讯卫星。克拉克1945年发表的论文《地球外的中继》里,第一个讲述了卫星地球通讯的可能性及方法。但那些预言错了的科幻不是更多?

2,科幻是科普

专属于中国的科幻观点,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统治着中国科幻界,至今仍余音未了。但科学需要实证性,而科幻显然不具备这一特征,科幻只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乃至根本就是一种娱乐方式,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伪科学”的大帽子被牢牢地扣到了科幻头上,中国科幻的发展进入低谷。

3,科幻属于儿童文学

专属于中国的科幻观点。科幻属于科普,科普属于儿童文学,科幻理所当然属于儿童文学(好像就只有儿童需要普及科学知识,就只有儿童需要科学幻想似的)。参考别国的科幻,儿童科幻仅仅是科幻大家庭中的一员。

三、科幻里的幻想

1,去那遥远的地方

哲学家说:生活在别处。于是不羁的人打点行装,踏上征程,开始又一次探险。但只有科幻里的人,走得最为遥远,他们走到了时间停止的时候,走到了空间消失的地方,走到了想像力的极限。

地球,人类的家园,对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固执得可爱的教授查林杰和他的朋友来到南美丛林中”失落的世界” ,看见恐龙和别的奇妙生物生活得有滋有味(《失落的世界》,英国,阿瑟·柯南·道尔);“鹦鹉螺”号潜艇潜到从未有人涉足的大海深处,尼摩船长举起锋利的斧头与巨大的乌贼搏斗(《海底两万里》,法国,法尔纳);可怜而又可敬的领航员,跟随“落日六号”地航飞船被困在地下六千公里的地核里,做着回到地表的梦(《带上她的眼睛》,中国,刘慈欣);天

空从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但只有“飞机”的问世才真正实现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愿望,可惜那却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空中战争》,英国,威尔斯)……

对科幻而言,地球实在太小,作家们早就把目标瞄准太空。月亮首当其冲,科幻作家争先恐后地把人送上月球。凡尔纳经过详细的考证与计算,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后果,用大炮把第一批宇航员送上月球(《大炮俱乐部》);威尔斯则用一种叫“加富里特”的奇妙物质把头一批人首先送到月球上,当然,作者更在意的是登月先驱们在月球上见识到的暴政(《登月先驱》)。

火星是容易发生科幻故事的地方。开外星人入侵之先河的《世界大战》(威尔斯)里,威胁地球和平的家伙就来自火星。讲述人类征服火星的故事不计其数,一点儿也不严谨的,如《火星公主》(美国,埃德加·赖斯·巴勒斯),非常严谨的《火星三部曲》(美国,金·斯坦利·罗宾逊),都已经成为科幻史上的经典。

事实上,太阳系所有星球上都曾经发生过科幻故事。就算太阳,也没有逃脱被人类征服的命运。《登日》(中国,李兴春)里,胆大的中国人用中子材料做的宇宙飞船,成功地把57个中国人送“到”了太阳上……

半径60亿公里的太阳系哪里容得下科幻作家征服一切的决心?飞出太阳系成为必然。太阳系外,横亘在探险者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距离。这时的距离,就算是光年为单位,其数字也巨大无比,完全超越了人类的感知范围。但这丝毫难不到科幻作家,他们继续旅行。承认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幻作家大多采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漫长的旅程。另外一些科幻作家不认为光速是无法逾越的,他们的飞船轻而易举就能超越光速,这方面的新鲜名词很多,“空间折迭”、“时间翘曲”、“四维引擎”、“虫洞”什么的,于是,银河变成了村落,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就像如今我们到另一个国家一样容易。《星丛》(加拿大,罗伯特·J·索耶)中,人类借助神秘的“捷径”穿行于浩淼的银河系,一群勇敢者穿过一个陌生的捷径,“瞬间”来到距离银河系60亿光年的地方,在那么遥远的地方,直径10万光年、有着亿万星辰的银河系,仅仅“用一只手就可以圈住”。

不要以为科幻就会往远处走,在时间里长河旅行更是科幻独一无二的创举。《时间机器》(威尔斯)里,时间旅行者到了公元802701年的地球。他发现,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人分成两支,一支称为埃洛依,他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整日花天酒地,不劳而获;而另一支称为莫洛克,生活在地面以下,他们的身体已经退化,但仍然劳作不止,为埃洛依的世界创造财富……迄今为止,科幻作家已经在时间旅行这个题材上开掘出无数精彩的故事,发明出无数深奥的理论。比如“外祖父悖论”,一个人,回到过去,杀死了他的外祖父,可是,没有外祖父,又哪里来的他呢?悖论由此产生。

下面这段话出自《深渊上的火》(美国,弗诺·文奇),是主人公范·纽文从二万光年外回望自己的家乡时所说的,很能说明人类来到新世界的感觉:

“那边那一小片,我一生都住在那里。当时我还以为自己是寰宇之王。连做梦都没想到,站在这里,一眼看尽这一片美景。”

2,还有什么办不到?

人为什么会幻想?因为现实里有很多事情他办不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评述神话。这话同样适合来描述科幻。科幻里,最能显示对自然力的支配与征服的,就是那些巨大无比的工程。

《飞城》(美国,詹姆斯·布利什)中,借助最不可思议的技术,地球上的一座座超级城市——纽约、东京、伦敦,你所知道的所有城市——全都拔地而起,飞向太空,直接飞向宇宙的彼端。

拉里·尼文(美国)笔下的《环形世界》不是由地球人建造的,它却创造了已知宇宙最大人工造物的记录:直径9000万英里,周长6亿英里,宽100万英里,面积为地球的300万倍,如同太阳系的小行星环一般,绕着它的“太阳”不停旋转。

中国科幻作家笔下的工程毫不逊色,《流浪地球》(中国,刘慈欣)中,太阳的能量提前耗尽,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人类建造了一万二千台地球发动机,这些使用重元素为聚变材料的庞然大物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然后使用这些发动机,花了42年时间停止了地球的自转,随即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逃离即将熄灭的太阳……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同一作者写的《地球大炮》里,人类的野心小了许多,就是在地球上穿了个“洞”,把南极和北极连接起来而已。

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往往以宏大着称。对人自己——以及其他生物——的改造却因为触及了上帝的领域而变得非常敏感。开山之作,《莫洛博士岛》(英国,威尔斯)就借助外科手术,让一批动物拥有了人类的智慧,却因为无法摆脱动物的本能而痛苦万分。《人变火星人》(美国,弗雷德里克·波尔)里,为了尽快征服环境恶劣的火星,主人公接受了一系列手术,最终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火星人”,过程痛苦,结局乐观。《鲜花献给阿尔伽农》(美国,丹尼尔·基斯)一个弱智接受脑部手术,转眼间成为天才,哪里知道好景不长,超高智商日渐消失,终就归为一无所知的弱智,令每个读者嘘唏。《豹》(中国,王晋康)中,科学家把豹的短跑基因嵌入一个人的基因,该人因此成为世界短跑之王,进而引发“何以为人”的讨论。

3,思考,思考,再思考

“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走向天人合一》,中国,季羡林)所有门类的艺术表现的都是上述关系。科幻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与思考是非常独到而深刻的。

《化身博士》(英国,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展现的就是人的两面性:医学博士杰基尔,发现了一种能将人性中的善与恶分开的化学合剂。喝下药剂,,他变成形象丑陋、邪恶无比的海德先生,出去寻欢作乐,为非作歹,干尽作为医学博士不敢做的一切,完事之后,他喝下解药,就又变回善良的杰基尔……

《安德的游戏》(美国,奥森·斯科特·卡德)表面上是战争小说,细细品位,你能看到作者想说的其实是天才与社会的关系:地球面临虫族的大规模入侵,7岁的军事天才安德被强征入伍,在军事院校接受非人的训练,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安德与整个社会的抗争中展开的,到最后,在一场“游戏”中,安德毁灭了虫族,替成人世界赢得了战争,他自己却背负上“毁灭者”的罪名……

人与其他智慧生命的关系,是唯有科幻才思考的命题。这个其他智慧生命主要指机器人、外星人和人造生命。

人类制造的所有工具都是人类肢体的延伸与放大,因为人类有一颗聪明的大脑,电脑或者人工智能却是人脑的延伸与放大——如果电脑和人类一样甚至更加聪明,那哪里是人类的容身之处?人类将何去何从?科幻探讨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提到人与机器人的关系,《铁臂阿童木》(日本,手塚治虫)就必须被提到。那个叫阿童木的机器男孩完美地演绎了人和机器人和谐相处和矛盾冲突的全部涵义。《未来战士2》(又译《魔鬼终结者2》,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中由于命令者的不同,同样顽强的机器人也有了正邪之分,归根结底,是人在命令啊。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也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第一:机器人不可伤害人, 也不可眼看着人将遇害而袖手不管;第二:机器人必修服从人给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条抵触时,不予服从;第三: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第一、第二项原则的情况下保护自己。这三原则不但写科幻的自觉遵守,就是科学家们也把它作为准则输进自己制造的机器人里,充分说明了科幻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地球人类是已知宇宙唯一的智慧生命。宇宙如此浩淼,难道地球人类会是唯一?外星生命早在布鲁诺的作品中就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也许正因为现在对外星生命的无知,反而给了科幻极大的幻想空间,科幻里外星生物的丰富多彩完全可以出一本 百科全书。用最简单的二分法,可以将外星生命分为善良和邪恶两类。E·T(《E·T外星人》,美国,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大大的眼睛,长长的手指,像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偶,关键时刻还能创造奇迹,就是善良外星人的代表;异形(《异形》,美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浑身黏液,牙齿锋利,动作迅猛,把人体当寄主,还动不动就把人撕成碎片,显然是邪恶外星生命的典型了。事实上,科幻里的外星生命远不是这样浅薄。《计算中的上帝》(加拿大,罗伯特·J·索耶)给出了外星生命进化的完整路线,《沙丘》(美国,弗兰克·赫伯特)甚至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迥异于地球的外星生态系统,《事关良心》(美国,詹姆斯·布利什)则探讨外星人是否有灵魂是否有信仰的问题。

人造生命一直是个,哪怕是在小说里。很多人相信,尤其是西方,制造生命是上帝的特权,人类如果越权,必被上帝抛弃。所以,科幻里人造生命——从弗兰肯斯坦因的怪物开始——的遭遇多数很悲惨。人造人虽然完美,但却不被视作人,人们叫他们“人皮机器”,他们只有3年的寿命,谁如果敢于反抗,“银翼杀手”正等着他们(《银翼杀手》,美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个体如山一般庞大的“哥斯拉”是核试验的产物,人类对它同样毫不留情,用导弹把它炸得粉碎(《哥斯拉》,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克)。

4,和未来有约

20多年前,有部叫《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书创下了当时的销售纪录,首版150万册一抢而空。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把这本书作为最佳礼物馈赠给自己的孩子。读过该书的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无比向往书中所描述的公元2000年的幸福生活。

事实上,熟悉科幻的人都知道,对于未来,科幻作家们不外乎两种态度;乐观,或者悲观。《小灵通漫游未来》无疑属于乐观类的代表,在书中,作家叶永烈向读者许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以给人民带来最终的幸福。但在此类故事中,乐观主义显得非常盲目,“在那些世界中,罪恶、危险和灾难这类东西仿佛被一个强有力的吸尘器吸得无影无踪,一切都那么纯洁,那么合理舒适,整个社会如同一块晶莹的水晶,而这社会的人都成了幸福宁静的机器。”“看多了这些小说,你甚至宁愿选择一个不那么理想的未来”。(《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中国,刘慈欣)所以,反倒是描写丑恶未来的“反乌托邦小说”更为大名鼎鼎,甚至超越了科幻,在世界文艺史也有一席之地。

乔治·奥威尔写于1948年《1984》充满隐喻,虚构中的1984年的英国政府控制了一切,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艺术创作甚至个人思想与隐私,无不是在“老大哥”的严密监控之下。

《我们》(前苏联,亚米扎京)中的人连个人的名字都没有,只以号码加以区分。他们统一劳动,统一思考,数百万居民犹如一个人。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制造宇宙飞船“一统号”,将他们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其他星球。

《美丽新世界》(英国,赫黎胥)里,国家是在流水线上成批地制造不同用途或者型号的“人”,然后用催眠教育法将他们培养成安分守己的人形机器——你会成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全由不得你做主,真令人胆寒。

中国刘维佳的《来看天堂》堪称中国反乌托邦科幻的代表。在作者抑郁的笔下,人被分为精英和弱者两种。精英享有整个世界,为世界创造全部财富;弱者呢,由政府无偿提供全部消费品,甚至包括最为善解人意的机器人妻子。可是,同时,弱者们不能工作,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有孩子,因为劣质基因会遗传……到底他们是生活在地狱还是天堂?这是个问题。

四、科幻里的现实

1,都是高科技

科幻的经典定义里,技术幻想都必须有现实的技术作为基础。许多科幻作家在这方面做得兢兢业业。

《侏罗纪公园》(美国,迈克尔·克莱顿)中科学家们“复制”出了早已经灭绝的恐龙。第一批公园的游客听到如下解释:为了进行无性系繁殖,科学家需要整个恐龙DNA链。他们从琥珀——史前树液的石化树脂中的得到。那些吸血昆虫吮吸了恐龙的血,然后碰巧被树液困住,陷进地下深处,千万年后化作琥珀展现在世人面前,科学家得到了它,从琥珀里的昆虫体内抽取出恐龙的血液,用大型计算机加以分析,破损了的恐龙DNA构成就出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用限制酶修补,“复制”恐龙的基础工作就完成了……接下去怎么复制呢?其实在现实里已经解决了,美国科学家卡里·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及可以无限制复制任何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的方法,并因此获得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瑟·克拉克在《天堂的喷泉》里设计了一种“宇宙升降机:“如果空间的物体能够保持相当于地面的固定位置,那么,又为什么不能够从这一物体上放下一条缆绳,用它把地球和宇宙连接起来呢?但是,怎样才能在实际上体现这种思想呢?计算表明,没有一种物质能够具备足够的强度。即使是用最好的优质钢制成的钢丝绳,也根本无法贯通地球和同步轨道之间三万六千公里的距离,因为在远未达到着一长度之前,它就已经承受不了本身的自重。”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小说中给出答案:固体物理学二百年的发展成果——假单基金刚石单晶体,无比纤细,无比坚韧,完全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当然,那个玩意儿是作者虚构的。现实里,纳米技术正在逐步当年克拉克的梦想。可以说,只要纳米技术完全成熟,宇宙升降机就能变成现实。

除了这些大的设想,科幻里也不乏有意思的小设想。写于1985年的《割掉鼻子的大象》(中国,迟叔晶)中介绍说:“这种猪是中国四川白毛猪和英国约克夏猪的杂种,用一定波长的电波刺激它的脑下垂体,促使它肥大;又采用了一系列的办法,使它的骨胳长得特别健壮。经过几代的试验,它就长成这个象大象一样的猪了。‘奇迹72号’长足了,一头就有二万五千斤!”那猪不但肥大,而且味道好极:“我咬了一口炸猪排,肉比童子鸡还要嫩,又是酥,又是脆。我从没有吃到过这么好的猪肉,就贪馋地咬了第二口……”

不要以为科幻里全是高科技,有时“低科技”也会有惊人的表现。《美丽新世界》中,伦敦中央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的主任向前去参观的学生介绍了中心如何“预设”一个人的未来其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孩子们一转身,也许是为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个朝着一丛丛花花绿绿的颜色和白色书页上的美丽形象爬去。”主任一声令下,“等候在屋子另一端仪表盘边的护士长优雅地按下了一个小小的杠杆。一时爆炸声、汽笛声、警铃声疯狂地响起,声音嘈杂而刺耳。孩子们的哭声、尖叫声跟着响起,小脸因惊恐而变了形。” 主任再次发出信号,“护 士长按下第二根杠杆。婴儿们的哭叫声突然变了调子,发出的抽搐叫喊中哟一种绝望的、几乎是疯狂的调子。”等再把花和书给他们的时候,“婴儿们就如惊弓之鸟,吓得胡乱躲闪,叫喊声也跟着大了起来。”主任向来参观的学生解释道:“他们会带着被心理学家称之为条件反射的对书本和鲜花的厌恶长大成人。他们一辈子再也不会有爱书籍和爱植物的举止了。” 没有高科技,仅仅是条件反射就使得这些孩子只能成长为低种姓的人。

2,始终是人

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J·索耶在长篇科幻小说《计算中的上帝》中这样一个情节,外星人霍勒斯来到地球上,与一个古生物学家搞共同研究,他们一起观看了《星际迷航》的第一集《竞技场》:

“那是格恩。” 我说,指着一个长着复眼,穿着束腰衣,没有尾巴的爬行动物。“他是另一艘星际飞船的船长。模样挺不错吧,我一直喜欢这家伙——它让我想到恐龙。”

“确实。”霍勒斯说,“同时,我必须再次指出,他的外表太地球化了。”

“哎,那不过是个穿上戏服的演员罢了。”我说。

霍勒斯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把我当成了爱胡说八道的家伙。

问题出来了,霍勒斯本身是个外星人——出场的时候用了好几百字来描写他与地球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他观看地球人拍摄的科幻影片时居然认为影片里的外星人“太像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写科幻的是人,科幻必然沾染上人间烟火。更何况,文学即人学,科幻绝对也能不例外。不管科幻的主角多么奇怪,哪怕他来自亿万光年之外,哪怕他来自亿万世纪之前,哪怕他巨大如山,哪怕他细小如尘,他都必然具备人的感情,这正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原因。

《计算中的上帝》后文写“我“邀请外星人到他家作客,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做法。我们邀请朋友共进晚餐。”外星人霍勒斯非常激动:

“我很高兴了解到你对我的感觉和我对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它的眼柄在跳舞。“我很乐意去你家拜访并见你的家人。”

在其他方面我们也能找到共鸣,请看下面这段引文: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

有一个办法。

一种保守所有秘密的办法。

让这个危险的真相不为众人所知。

他可以往外跳,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他跳下去——现在!——摔到坚硬的木甲板上,就会立刻丧命。这是一种迅速的死亡,像一盏灯,一下子被掐灭。

这样,他就可以永远不让世界知道他知道的东西,永远不让世人了解他的发现,永远不去冒险稀释连接文明的粘合剂。

这样最好。而且,没有一个人会思念他。

阿夫塞越过桶边朝下看,大船在来回晃动。

不。

不,当然不。

他发现的是真理。他要把真理告诉任何一个愿意聆听的人。

他必须这样。他是一个学者。

如果我不告诉你上述话语的出处,你一定以为这是某位着名学者的感受。其实,此话出自《远望》,也是索耶的作品,描写“昆特格利欧恐龙”中勇敢与智慧者发现了他们世界的真相。尽管全文写的都是智慧恐龙的生活,但贯穿全文的,仍是人的感情,人的感受。

类似的描述在科幻里层出不穷。

3,距离现实一公尺

鲁迅说,神话大抵上是一个人长了3颗脑袋或者脖子加长了几尺。科幻同样如此,只要你留心观察,总能在那纷繁富丽的幻想背后捕捉到现实的影子。看起来科幻天马行空,或者是胡说八道,距离现实甚远,其实它离现实很近很近,一公尺而已。

《星球大战》借助电影特技,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令所有观众目瞪口呆。但如果剥离掉那些眩目的特技,抛开那些魑魅魍魉和呼啸来去的飞船,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个老掉牙的王子复仇的故事,把光剑换成长剑,把飞车换成马车,公主还是公主,城堡还是城堡,英雄就还是英雄。。

超人(美国科幻电影,《超人》系列)上天入地,力大无穷,似乎无所不能。但有一件事情他办不到,那就是违反美国法律,虽然故事里他是来自氪星球的外星人,但现实里编故事的是个美国人,所以尽管超人做了无数除暴安良的事,美国人最为感动的事还是超人跑到苏联去把苏联的全部核弹送上了太空。

《利伯蒂的远征》,以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为对象写的科幻小说,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离现实都无比遥远,但仍然深刻地反映出911后美国社会的心态:记者利伯蒂奉命随军报道军队剿灭的英勇事迹,军队的无能与政府的丑恶令他大失所望,他转而投向以解放者自居的,然而确实是能干些,但他们的冷血同样让他失望;他夹在虚伪懦弱的政府和冷酷强悍的叛军之间,不知道该相信谁的……如果把故事里的联邦政府换成美国政府,叛军换成,那就很能感受到作者的言外之意。

《千年战争》(美国,乔·霍尔德曼)写人类精英组成的军队前往外太空执行剿灭外星人的任务,当他们九死一生回到地球,却发现他们所要保卫的地球也变得像外星一样陌生……书中最后总结道:“这场历经一千一百四十三年之久的战争皆因人为捏造的理由而起,又因交战双方的交流障碍而经年不休。”该书作者1967应征入伍,参加过越南战争,并因受伤而获得过紫心勋章。书中所写的外星人无疑是共产主义的信仰者,时时处处都有越战的影子。

霍拉斯·戈德(美国)说得好:“在深刻地揭示一个时代的要求、希望、恐惧,以及人们内心的忧虑与烦恼方面,在准确地反映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方面,很少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科幻小说相匹敌。”

结论:科幻是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科幻首先具有幻想的一面。

幻想性,使是科幻区别于纪实性的文艺形式。阿西莫夫说:“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发展的性质和程度。”作家们先在自己的脑海里,虚构科幻,再诉诸笔端,展现出一个个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世界;如果不允许虚构,他们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科幻所描写的都是作家想像的、未经证明的理论、尚未实现的工程、未曾到达的国度,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恐惧与热望。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作家和读者的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幻。

科幻,没有现实,既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于别的幻想性作品,是科幻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哪怕这个所谓的“基础”是作者自己杜撰的。神话里,孙悟空可以说变就变,科幻不能这样写,像ET1000(《未来战士2》中的机器人)一样会变化,但前提是它是“液态金属”做的。童话里,眼泪能幻化为鲜花和面包,科幻不能这样写,就算要写,那也是“物质转化机”。写科幻的人生活在现实里,不管他在科幻走得多远,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的种种影响,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影响反映到他的科幻作品当中。科幻的主角始终是人,“他”可以没有人的外貌,但必须有人的思想和感情,没有“人”的科幻不可想象,就是一份冰冷的技术说明书也包含着人的因素。科幻,距离现实并不遥远,一公尺而已

优秀的科幻,是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幻想的一面的。没有现实坚定的支撑,科幻是梦幻空花空中楼阁。没有华丽的幻想,科幻也不过是对现实的复制,也就不成其为科幻。

科幻是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想像力宣言》,韩松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科幻小说:预言与真相》,郑军着,东方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第5篇

脉络

科幻热

/中国科幻小说发展脉络史/

科幻创作主题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而整部科幻文学史更是一个国家发展情况的“晴雨表”。在工业革命时期,科幻小说首先在英国诞生、发展。科幻小说的第二次黄金时期是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这正好是美国崛起的几十年。在中国,科幻题材作品也伴随着国家的科技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要读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历来有两大经典主题:一为星际旅行,一为生命智能。前者以宇宙为舞台,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广度;后者以人为核心,探索生命自身生存的意义。科幻小说可以基于科学的核心设定出发,比如《基地三部曲》的“心理史学”、《我,机器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等,然后构筑一个完整的世界,并且探讨生命、文明、机器、道德、时间、宗教、意识等接近哲学思考的问题。

科幻小说让人拥有一种走出去的冲动,它能让人正视自己的弱小和潜能,认清自己的局限和伪装。从你开始读科幻小说的那一刻起,你的人生应该有一个改变,就像河伯看见了沧海,青蛙跳出了枯井。科幻小说的意义正在于此,没有任何小说可以代替。(知乎)

【速评】可以说,科幻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有的人因此选择了航天事业,如今就在飞船的发射现场工作;有的人毕生致力于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以消除几千年来残留的愚昧和故步自封。

追梦

人物

/姚海军:从伊春林场到《科幻世界》/

也许只有早年亲近自然的人才会对想象力维持一生的热爱。《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的童年是在黑龙江伊春林场一个叫“7.5公里”的小村庄度过的。村子四面环山,常有野鹿闲逛到窗棂下舔舐窗纸。

有一次,姚海军从数学老师那里得到一本《奇异的机器狗》,由此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美妙的未来机器,神奇的自动设备……林场冬夜异常宁静,姚海军常与伙伴们踩着雪回家。在那些嬉笑打闹或默默无声的夜晚,姚海军时常仰望头顶皓月,让想象任意驰骋。

1988年,姚海军带着童年的梦想创办了《星云》杂志。1998年,怀着将科幻文学推广到全国的雄心和抱负,姚海军来到成都,从《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基层做起,一直做到杂志社副总编。2003年,为了让年轻人关心宇宙、关心人类、关心未来,姚海军主编了《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如今该丛书已是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硕士的主要参考书目。

【运用点拨】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对自然的热爱,对科幻的热情,不仅是姚海军追逐梦想的动力,而且是刘慈欣荣获雨果奖的原因。他们对科幻梦想的执着使中国科幻作品得到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造就了许许多多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适用话题】仰望星空/热爱自然/追梦

题外搜头条

/是他发现火星有水/

2015年9月28日,NASA宣布发现火星表面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一重大发现的关键人物竟是一位“90后”的美籍尼泊尔裔小伙――卢恩德拉・奥杰哈(Lujendra Ojha)。

卢恩德拉・奥杰哈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地质科学的博士生。如果看到他七八年前的照片,人们肯定不会把他和科学家、研究学者等形象联系到一起,因为那时的他留了一头长发,手中抱着吉他,疯狂地玩“死亡金属”摇滚乐。中学时代的卢恩德拉・奥杰哈不仅忙于精进自己的吉他技能,他还幻想着有一天能够研究平行宇宙,发明时光机,探索宇宙。如果不能成为一名吉他明星,那么就一定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这是卢恩德拉・奥杰哈曾经的理想。

【微评】作为年轻人,我们在脚踏实地大步朝前走的时候,不妨仰望星空,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世界大同是未来主流。青年的格局要大一些,再大一些,不管是在地球,还是在宇宙。(杨丽)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

NASA公布“火星有水”的大新闻,被全世界影迷戏称为好莱坞科幻巨作《火星救援》的预告片。该影片讲述了第一批前往火星执行任务的宇航员遭遇风暴,队员马克・沃特尼与团队失联后独自漂流在这颗红色行星上的故事。为了生存下来,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建造蔬菜大棚,改造漫游车横穿火星的红色荒漠。最终他成功地向两亿两千五百万公里之外的地球发出求救信号,一场全人类参与的“火星救援”由此展开。

《火星救援》是继《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后又一部以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并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

【微评】“无论如何,告诉世人,告诉我的家人,我一直在努力回家。”为了求生,《火星救援》中的男主角用精确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当前环境的制约,做自己的救世主,而不是一味地祈祷、懊悔、自责和惊恐。

速用佳作展示

科幻文学的春天来了吗?

杨兴东

中国作家刘慈欣这些年的科幻文学成就,人们有目共睹。一部《三体》被网友誉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推向世界高度”。此次摘得雨果奖,更是打破了多年来中国作家在此领域获奖的空白。然而,尽管刘慈欣个人成绩突出,但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科幻文学仍处于一种比较低迷的阶段,科幻文学的受众仍然较少。

科幻文学重不重要?答案不言而喻。还记得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当年他的一部作品《从地球到月球》,其中所提供的登月方案后来被一一验证。《海底两万里》中描绘的潜水艇,更比潜水艇的发明提前了一百年。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幻文学具有开辟道路的作用。而热爱科幻文学的群体,在科学上的前瞻性也强于其他群体。20世纪在科技领域起着先锋作用的美国,其本土诞生的科幻文学以及科幻文化,便十分浓郁。无论是科幻文学大师阿西莫夫描绘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还是当年名噪一时的影视作品《星球大战》,科幻在美国社会,可以说是站在高处眺望遥远科技彼岸的纹路。这也使美国社会形成了一种浓郁的科幻文化氛围,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后辈前赴后继,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而从此次中国作家首获雨果奖来看,我们在科幻文化上的建设仍任重道远。尽管文艺是多元的,但科幻的小众地位却是不利的。打开互联网小说网站,最受年轻一代喜爱的是玄幻小说;打开电视,荧幕罕见国产科幻。一个社会的群体仿佛与科幻文化绝缘,由此带来的直接恶果是社会对科学的热情不高,学院下一代坐得住冷板凳搞前沿研究的学者也渐渐稀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