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城市化进程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6 20:4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解决中国“三农”这个老大难问题,“三分农民”将是可行路径。以江汉平原为例,这个路径的基本构想是:将一“分”农民离土脱农,加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即非农人口;将一“分”农民从传统的大田农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城市化进程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城市化进程论文【五篇】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第1篇

解决中国“三农”这个老大难问题,“三分农民”将是可行路径。以江汉平原为例,这个路径的基本构想是:将一“分”农民离土脱农,加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即非农人口;
将一“分”农民从传统的大田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不依赖或少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进行高投入、高附加值即高产出的工厂化、科技化、集约化农业;
将一“分”农民从事依赖于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少人化的农业。同时,伴随着农村金融、科技、农产品流通等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最终实现农业人口的分流、农民数量的减少、农民收入的提高,即“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分农民”的新构想虽然是以江汉平原为例设计的,但这一新构想所指出的路径对湖北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

关键词:“三农”问题;
江汉平原;
三分农民

一、引言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与命运。温总理曾经在记者会上表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三农”问题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一直是中国希望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老问题、大问题,因此也就是中国要努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解决“三农”这个“老大难”问题,中国的不少学者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最终会减少农民的数量,从而通过农民数量的减少进而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农民的数量也是很少的,如美国农民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左右,但是其农业科技十分发达、生产效率高,因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非常高。那么,如何减少中国农民的数量,将中国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很高的农民分离出去,既能找到消化中国农民的渠道,解决分离出来的农民的就业、生活乃至致富问题;
又使中国的农产品产量不减少甚至平稳的增加,以使解决中国广大人口的吃饭问题牢固地建立在依靠中国自己的自给自足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依靠国外、看外国人脸色行事的基础之上,这是迄今学者们研究颇多的问题,但是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么怎么才能够找到可行的路径,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呢?我们通过研究,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得出了一条新构想。该新构想认为:“三分农民”将是解决中国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可行路径和有效办法。即: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从不同的路径将江汉平原地区乃至湖北省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大量农民,一部分引导到其他非农产业,加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到城市就业,既脱农也离土,成为彻底的、真正的、完全的城市人口;
一部分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化农业升级,从传统的人畜结合型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不依赖或少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进行高投入、高附加值即高产出的工厂化、科技化、集约化农业;
一部分农民从现在的地少地小、人畜耕作、精耕细作、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中走出来,从事依赖于土地多、面积大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少人化农业。这样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农业人口的减少即农民数量的减少、农业方式的转变、农业人均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总数量的稳定甚至增加,有机地联系、统一、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这个“老大难”问题。

为使研究有针对性、说服力和可操作性,我们以江汉平原作为研究的范本。通过针对江汉平原这块有代表性的区域,把“三分农民”构想的路径设计出来,并建构好相关的制度安排,进而再将这个构想的路径及制度安排推广到湖北及全国有类似条件的地区。下面我们先以江汉平原为例论述“三分农民”构想和制度安排,然后再将这一构想和制度安排推广到湖北及全国有类似条件的地区。

二、“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

(一)一“分”农民离土脱农

让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农民离开他们长久赖以生存的土地是推进江汉平原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江汉平原“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江汉平原农民离土脱农的趋势也将持续推进。

目前,让江汉平原农民离土脱农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一些农民自己开办或加入当地的乡镇企业,自主创业或成为工人,比如,江汉平原的仙桃市彭场镇的一些农民兴办了大量无纺布企业,初步形成了无纺布产业集群,不但自己离开了土地而且还吸纳了本地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第二种是江汉平原地区的农民前往大中城市或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未来这部分离开土地的农民,特别是进入大中城市或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民,应该彻底地脱离农村,摆脱目前这部分农民“候鸟式”的四季来回迁移的模式,成为城市的真正定居者,加入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分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好处,也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要有城市人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分工,这就为农民进入城市生存、生活提供了空间,也需要农民进入城市来成为这一分工中的一个部分)。

(二)一“分”农民从事不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

随着江汉平原农村经营体制的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高科技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它很少需要甚至几乎不需要土地,科技含量非常高,可以用厂房进行生产、作业,即成为工厂化的农业。这种农业生产的虽然是农产品,但是生产的方式、场地,对“老天”的依赖等等,几乎看不到农业的模样,仿佛如工厂一般。

在这方面,世界各国(地区)已经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和模式,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推广。如地处西亚沙漠边缘的以色列,因严重缺水、土地贫瘠,但以色列发明了先进的农业高科技,这种高科技农业主要是通过滴灌技术,将农作物生长在恒温、恒湿的房间里,用很少的水和土地,就可以在荒漠上生产出大量的优质、稳定、高产的农产品,被誉为欧洲的“菜篮子”。又如,东亚的日本大力运用高科技,通过发展无土栽培,在恒温、恒湿温室里,通过无土的营养液生产出了蔬菜、水果等高品质的农产品,创造了无土栽培农业。

我们认为,让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通过学习、借鉴、模仿、实施类似于上述世界某些国家的高科技农业,加速高科技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从事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化农业,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江汉平原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克服人均可耕地面积少的制约,走出江汉平原地区少依赖甚至几乎不依赖土地的现代化农业,农产业升级换代、不断超越的又一路径。

(三)江汉平原的土地流转

通过前面的“二分”,即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前往外地或本地乡镇务工,甚至自己开办乡镇企业,开始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地;
一部分农民发展需要很少甚至几乎不需要土地的高科技农业、工厂化农业,这就使得江汉平原地区的土地大量腾挪出来,从而为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第三“分”,即发展大量依赖于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奠定了土地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基础。为提高江汉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真正地开展机械化农业作业,就客观上要求对土地进行流转,提供土地大面积归并、并利用机械化耕作的制度方面的保障,使其为机械化、规模化农业开辟道路。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江汉平原原有的以固定“均田制”为统一模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以来缺少创新,土地使用权日趋封闭和凝固,成了禁锢江汉平原农业向社会化大生产迈进的枷锁,因此土地流转十分必要和重要。结合江汉平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其他地区已作的探索,我们认为,江汉平原的土地流转模式至少有如下几种可供参考:责任买断制、股份承包制、统一责任制。

所谓责任买断制,就是一次性补贴江汉平原进城或在本地乡镇企业务工、或自己开办乡镇企业的农民一定的费用,将其土地使用权买断。江汉平原的土地使用权的买断经营,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允许土地使用权在一定的年限(如50年内)一次性出售给农业经营者,经营者购买土地使用权,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从事农业经营。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所谓股份承包制,就是江汉平原进城务工的农民将原有的土地,作为股本,或参股到高科技农业园区,或规模化、机械化农业中,进行投资与分红。

所谓统一责任制,就是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将原有的土地返还给政府,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给农民以实惠,同时这一部分农民,有的进城务工、有的在当地开办企业或当地的乡镇企业务工、有的进入到高科技农业园区成为园区职工。

江汉平原的土地流转模式一般有责任买断制、股份承包制、统一责任制等三种模式。然而,不同的模式都各有其利弊。那么究竟如何进行选择呢?我们认为,江汉平原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去进行选择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切不可“一刀切”。如采用股份承包制和统一责任制的地区应该是高科技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且高科技农业是本地区未来发展的主导。因此,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去选择或创新适合本地的土地流转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江汉平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与持续发展。

(四)一“分”农民从事依赖于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

随着前面的“两分”,就可以使江汉平原地区腾挪出大量的土地,如果我们再辅以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江汉平原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就可以为江汉平原发展依赖于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创造条件。江汉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只要能创造实现土地流转的制度条件,就可以搞机械化、规模化的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后,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发挥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从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由于科技发达、地广人稀,农业生产中飞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应用十分广泛,使其农业生产率及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极大的提高。

目前,江汉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基本上还是小型农机具,一些大规模、联合生产的机械应用很少。为让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从事机械化、规模化农业,就必须要在尊重江汉平原农民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不断建立和创新江汉平原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具体说来:一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尊重江汉平原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建立和创新江汉平原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转贴(五)江汉平原农村金融、农产品流通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随着江汉平原农民的“三分”,为有效促进江汉平原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江汉平原农村地区的金融、科技、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也需要随之改革和完善。具体来说,应从农村金融、农产品流通、科技、社会保障、待业青年等方面着手。

与全国许多农村地区一样,江汉平原农村金融呈现边缘化的趋势。金融体系、金融服务、金融创新、资金供给、金融人才均被边缘化,严重影响了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彻底扭转江汉平原当前农村金融边缘化局面,促进其健康发展,还必须从消除江汉平原农村金融边缘化的成因人手,重构江汉平原的农村金融体系,疏通其融资渠道,激活沉淀资金,建立保障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江汉平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健全也严重制约着本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市场建设落后、中介组织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发展不快等。搞好江汉平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建设六个平台:构建“生产平台”,保证流畅物丰;
构建“市场平台”,增强流通功能;
构建“组织平台”,提高流通效益;
构建“机制体制平台”,强化流通保障;
构建“信息平台”,强化流通神经;
构建“人才平台”,提升流通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汉平原地区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的高科技,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江汉平原地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发展本地区的农业高科技:深化江汉平原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完善和健全科研体制,优化科技系统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要求,加强江汉平原的农业科研开发;
加强高新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跟踪,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
建立健全高科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疏通科技投入农业的渠道。

江汉平原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而引起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要完善江汉平原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应从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着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江汉平原的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江汉平原农村出现的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如过于庞大,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农村待业青年问题。农村待业青年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个社会问题。因此,解决好江汉平原农村待业青年问题至关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发展江汉平原的乡镇企业,尤其是发展集聚、集群经济;
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江汉平原农村有专长的各类人才向城市工商等行业转移;
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尽可能地让江汉平原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城镇建设事业和其他工作;
采取“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计划的移民和户口松动政策。

三、“三分农民”基本构想的推广

我们认为,“三分农民”的总体构想不仅适合于江汉平原地区,也可以推广到湖北省乃至全国其它省份有类似江汉平原条件的地区。因为这个构想的核心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可行的路径分流农民,改变传统农业的单一、窄小、低效模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因此可见,这个基本构想对湖北全省及全国其他省份都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因此,我们认为,湖北全省以及全国其它省份条件类似的地区,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借鉴“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来推进本地区的城乡互动,促进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当然有些与江汉平原条件不同的地区,如国家自然、生态、森林保护区,就不能把土地拿来搞大面积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等等,这样的地区农民的致富问题,必须另行研究,选择相宜的路径和模式。

(一)“三分农民”基本构想推广的可行性

首先是对湖北类似江汉平原条件的地区,不失有可行性,可以进行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事实上,湖北省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省份。江汉平原基本上地处湖北的重要城市武汉的上游(武汉也可以纳入其内)。湖北除了江汉平原这块大的平原之外,在其它非大面积平原的地区,也是存在局部的小平原。湖北现在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一方面,以武汉为核心的“1+8”城市圈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另一方面,鄂西等老、少、边、穷地区温饱问题还尚未完全解决。湖北省除江汉平原以外的鄂西、鄂东、鄂南地区均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基本特征都是山区面积大,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但是也存在某些局部的小平原。因此,“三分农民”在湖北省这些地区的推广,就要结合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可能推广的地区则要大力的推广,不宜推广的则不要硬性推广,不可“一刀切”。

同时,“三分农民”的构想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同样,“三分农民”的构想在全国其他省份推广应结合不同省区的发展实际情况。全国有的地区与江汉平原的实际情况类似,对于这样的地区,则可以进行推广;
而有的地区与江汉平原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对于这些地区,则应探索其他的发展途径和模式。

但值得指出的是,对于湖北乃至全国那些不宜机械地推广这一模式的其他地区,“三分农民”这一构想的实质——即通过几条路径来分流农民,减少农业人口的比重,将土地适度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进行规模化、机械化耕作,提高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发展不依赖或少依赖土地的高科技农业,将一部分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最终解决中国“三农”的“老大难”问题,则还是有价值的,至少是值得参考的。

(二)“三分农民”构想推广的措施

1,“三分农民”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进行

湖北及全国其他可以推广“三分农民”构想的地区,在实践“三分农民”构想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行。特色产业意味着一个地区在发展某项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技术优势或市场优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每个国家、地区都应该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定位,使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湖北乃至全国的每个地区,都应积极培育和扶持本地特色产业。

在湖北省及全国的其他地区实践“三分农民”的构想要围绕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行,通过特色产业的产业化来推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湖北及全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特有的产业优势,如湖北省罗田县的板栗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湖北省英山县的茶叶也成为鄂东地区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产业链年产值超过4亿元人民币。因此,实现“三分农民”,要围绕积极培育和发展湖北乃至全国各地的特色产业进行。

2,“三分农民”要做好离土农民的相关工作

让农民离土是三分农民构想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让农民离土是有序、科学地离土,而不是盲目将农民赶到城镇。国外的一些城市如印度不少大城市出现的贫民窟给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吸取他们的经验与教训。因此,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推动城市化进程,都应采取稳步的措施,逐步实现农民的“三分”。

3,“三分农民”要积极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由于中国城乡二元机制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因此,农民进城务工也将是一个长时期的现象。但目前,进城务工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犯,这种合法权益不仅包括务工过程中应得收入,还包括其在城市里定居及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各种福利待遇。要积极在湖北省内和全国推广“三分农民”构想,就要将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一方面,要积极健全保障农民工利益的各项机制与制度,如农民工工会等;
另一方面,还应推行户籍制度等相关不合理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安家落户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变“叶落归根”为“落地生根”。因此,如果我们能积极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可以大大提高湖北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三分农民”构想的实现,构建一个新型的城乡、工农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三分农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扎实稳步推进

实施“三分农民”的构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将“三分农民”的构想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并进行。同时,不同的地区在实施“三分农民”这个构想时,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稳步扎实推进,切不可“一刀切”。

5,“三分农民”的核心:三条路径

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分农民”构想中的“三分”,并不是机械的“三分”,只是一个形象的表述,主要是指出了三条路径。对于江汉平原地区的不同乡镇,对于湖北省乃至全国其他的省份,三分的比例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这一“三分”的核心思想、基本构想是基本一致、可以借鉴的。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
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拥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现存城墙为明代所建,保存有城门、城垣和钟楼。清代重建的孔氏家庙为全国两个孔氏家庙之一,史称“东南阙里、南孔圣地”,是儒文化在江南的传播中心。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衢州樵夫王质在烂柯山遇神仙下围棋的故事,这是关于我国围棋起源最早的文字记载。衢州烂柯山作为中国围棋的发祥地,已被收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名典。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衢州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越来越凸显,现已成为衢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近年来,衢州积极实施区域转型,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来抓,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殊荣。

一、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

城市化是中国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鉴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性问题变得愈来愈突出,旧城改造中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各城市政府管理部门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随之而产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就成为了旧城改造当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是全球各大城市努力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可以说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城市十分重要的内在气质。各时代均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创造并且留下了滋生的痕迹。保护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带给现代人的不仅有视觉上美的享受,而且还是今人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发展和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现代城市的硬、软件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衢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做法及其经验

(一)制定出台《衢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

2012年2月,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衢州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对本市北门街、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是明确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本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应当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二是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职责:市住建部门是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市规划、文广(文物)、财政、综合执法、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环保、公安、消防、旅游等部门和柯城区政府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住建部门负责历史街区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是明确了市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该保护机构具体负责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和日常管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历史街区相关审批手续的,应征求保护机构的意见,并将相关的行政许可决定抄告保护机构。保护机构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建设任务组织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报批、项目建设等具体实施工作。

四是明确了保护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人的职责。保护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人应当按照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保护建筑日常维护和修缮,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历史风貌。由政府补助资金统一实施房屋修缮整治的,修缮整治时其产权人或使用人应当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二)推进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的措施

衢州市在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中,力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相融合,努力做到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经济发展双赢。将北门街区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商业氛围浓厚的历史街区,同时改善原街区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是:拆除违法建筑和部分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
收回单位房的使用权,划拨市城司管理;
最大限度收购房屋产权,经综合设计后,部分修缮予以保留,部分拆除以疏散建筑密度。鼓励保留的私有产权民居内部实施厨卫改造;
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如四角门厅、和平巷9号等)收购以后,进行保护性修缮,收购并拆除其周边不协调建筑;
对街区内道路统一改造,实施管线迁改;
在街区入口、主要节点(如双眼井等)建设仿古建筑及景观小品、雕塑、绿化、景观墙(学校围墙)等,提升街区品位;
统一设置具有历史街区特色的夜景亮化设施;
按规划要求统一规范设置店招、店牌;
对街区内保留的现代建筑,采用增设古建风格门厅或长廊、改变建筑色彩、设置遮挡等各类改造提升手段,使其与街区风格协调一致;
控制街区周边新建建筑风格。由于涉及旧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建设,技术要求复杂,工程设计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结合方案竞赛的形式确定设计单位,中标单位继续承担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

(三)推进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的措施

衢州市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中,致力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遗存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修缮、历史风貌的再现、历史文化的传承,秉承“敬畏历史、关注当代、展望未来”的原则,实现“保护、利用、改造、复兴”的目标。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范围为:北至新河沿,南至皂木巷,西至衢江中路,东至县西街。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20米,占地约10公顷。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水亭街及上营街、下营街沿街建筑及天王塔院,原叶敬德堂的建筑补白,原新民小学地块的建筑补白和地下空间利用以及街巷内重点区域民居的修缮,占地约43000平方米。修缮房屋建筑面积约为27469平方米,补建风貌建筑5500平方米,复建天王塔院占地3200平方米。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街区内商业老字号;
引进符合街区定位的业态。开展项目推介、招商,争取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集团,借助其丰富的经验和一流的团队策划和运营街区商业,引导和调整既有业态。在街区局部区域形成以咖啡馆、酒吧、特色餐饮等业态为主的休闲场所;
修缮历史建筑及民居;
改造沿街建筑物立面;
拆除违法建筑,按规划要求处置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
补建部分风貌建筑;
改造雨污管道及各类通信管线,恢复街巷石板路面。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城市;
实施策略;
模式研究;
思考

前言:据了解,我国的数字城市的实施计划还不全面,实施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强化实施手段,对数字城市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数字城市的建设。通过计算机等技术对城市的信息全面化,从而实现数字城市的建设,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1数字城市的内涵

数字城市相对而言就是信息化的城市发展,随着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对城市建设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要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对城市进行规划,通过网络的传播速度从而实现城市的三维立体化发展。数字城市的发展实现了人与地理的和谐统一,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理念共同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就是对城市的货币流通速度、人们的交流方式、物品的流通方式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实现了城市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因此,通过信息化的城市发展从而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节约城市的资源[1]。

1.1数字城市的发展特点

数字城市实现了居住与工作环境相融合的功能,数字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职业实现了在家办公的目标,同时,由于数字城市的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得到了普及,在进行召开会议的时候可以进行网络会议,也可以利用远程来强化信息化城市的发展,同时,数字城市的发展为城市的交通也带来了便利,如:当今社会中各种交通软件的开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1.2数字城市的发展历程

数字城市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由工业化转变为信息化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因此,在信息化的城市建设中,信息技术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我国的城市建设由最初的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工业社会,从工业化的城市建设转变为当今的信息化的城市,这期间转变的是对城市经济的主导方式的转变,在农业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的是农业的经济,而在工业化的城市建设中重视的是对工业化的历程,然而,在当今的数字城市的建设中,信息将成为数字城市发展中最主要的建设。因此,要努力缩小城市之间的差距,从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带动国家网络技术的发展。

2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含了许多的学科理论知识,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等等学科,因此,对于数字城市的建设要要依据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论证,经过系统的、权威的理论进行检验,从而加强对数字城市的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受信息化发展的制约,还受着科技、网络、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限制了数字城市的发展。

数字城市的发展是将城市系统工程理论、流动空间理论、信息化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城市循环理论相结合为一体的理论建设,从而构造出了数字城市理论的基础。

2.1城市系统工程理论的建设

城市系统工程理论是对城市工程方面的建设,在城市的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论,因此,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就是对城市结构的掌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因此,就加大了城市系统工程理论的复杂性,为实现数字城市的发展,要将工程理论的建设落实到每一处城市建设当中,从而促进城市的信息化的进步。

2.2信息化理论

数字城市的实施就是对信息化的发展的肯定,因此,在对数字城市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的发展,将城市发展包含的信息完整的展现在网络化的平台中,为数字城市的发展构建一个新的平台。同时,由于数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建设过程,需要城市的各个方面积极的配合,从而才能促进数字城市的和谐发展[2]。

3数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满足人们当前生活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数字城市的实施指的是实现城市的信息化的管理,因此,数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对未来的生活加以保证,从而实现数字城市的发展。

3.1数字城市的实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数字城市的实施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便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城市的发展,因此,通过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将城市包含的所有的信息都展现了电脑上,方便了人们进行管理,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通过城市的信息化,将城市的气候、土壤成分、环境变化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经过系统的分析,预防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3]。

3.2数字城市实施的重要性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离不开对数字城市的建设,因此,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的发展,就要积极的实施信息化的城市管理。努力发展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还有助于转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数字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利用,方便了对城市的人员流通、资金流通的管理,为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带来了便利,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实施数字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结语:数字城市的实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实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为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要积极的发挥数字城市的作用,强化数字城市的发展手段,从而促进城市的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琦,刘纯波,承继成等.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19(1):32-36.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第4篇

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简要的回顾”、“城市改造的提出:三个角度的探讨”、“城市改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城市改造、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必要的澄清”为题依次展开论述。这种结构安排是符合历史和逻辑顺序的。因为有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才会有城市化,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不足才会产生城市问题,而城市问题的存在才使城市改造问题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城市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城市问题不断产生并得以解决的过程,而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市的改造。根据产生层面的不同,城市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而带来问题,如“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病”等,这很大程度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
另一种是由于单个城市的衰退而引出的问题,典型的如城市的物质老化、结构衰退或功能衰退导致的问题,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入微观层面。针对这两种城市问题,笔者把城市改造定义为两种,即广义的城市改造和狭义的城市改造,前者涵盖宏观性与微观性的城市问题的解决,后者主要针对微观性的城市问题。当然,这种划分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方便,现实中的城市问题显然是浑然一体而不分彼此的。

城市问题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动态地看的确如此)引起理论研究的极大兴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城市某一或多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长期的积累形成了有关城市研究的多个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等等。本文试图从城市改造角度把不同学科有关城市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这项工作并不指望能够建立起什么理论框架,只是希望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较为丰富和较有条理的资料准备,这且算作是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我国的工业化路程还没有走完,城市化发展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接受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并且要极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决定了我国城市问题的解决要比发达国家当年复杂的多,困难的多,本文将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这是此项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总结有关城市改造的国际实践和相关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希图对有关城市改造的一些一般性的规律进行初步性的总结,进而运用这些一般性的东西去分析和考察我国的城市改造实践,看是否能够发现些什么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城市改造和发展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导 论 导论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简要的回顾”、“城市改造的提出:三个角度的探讨”、“城市改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城市改造、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必要的澄清”为题依次展开论述。这种结构安排是符合历史和逻辑顺序的。因为有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才会有城市化,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不足才会产生城市问题,而城市问题的存在才使城市改造问题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简要的回顾 在这一节笔者首先回顾了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结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特点,以便为后文研究的展开提供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其次,对有关城市化的基本理论认识进行了初步的梳理,这种梳理包括区分了广义的城市化涵义与狭义的城市化涵义的不同;
围绕诺瑟姆发现的S型曲线介绍了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强调指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不仅可以分为三阶段,还可以分为二阶段、四阶段等;
城市化不仅在时间上有其阶段性的表现形式,而且在空间上也有其相应的表现形式,如结合城市化方式来考察表现为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和就地型城市化,结合时间过程来考察表现为都市区、都市连绵区和城市化地区。再次,从单个城市角度分析了城市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指出单个城市发展演变具有两种内在调节机制,即结构内自发调节机制和结构——功能相适调节机制,在这两种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城市的发展是由结构性调适和功能性调适这两种调适方式来协调和平衡的。

1.2 城市改造的提出:三个角度的探讨 这一部分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目的是为城市改造的提出奠定问题基础。这部分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城市化的历史过程角度总结,指出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可能导致一系列城市问题产生,如“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初城市化”。其次,从单个城市角度来总结城市问题的产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研究源自区位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城市经济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可以归结于城市经济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和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文章认为这两种路径应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交替实施,需要关注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

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中图分类号:F290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72-0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72-0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向前推进,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之目的。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
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
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
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
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城市经济理论

二、城市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
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
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
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
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
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
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
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
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
克鲁格曼,2000;
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
克鲁格曼,2000;
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城市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
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
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责编:若佳)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责编:若佳)

存入我的阅览室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