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小壁虎借尾巴故事【五篇】

时间:2023-07-07 10:2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语言教学活动是最能显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场所,也是最能体现幼儿积极参与表达的环节。我们有选择地确定了一些适合大班幼儿兴趣的故事、谈话等活动,如“小树叶”、“小壁虎找尾巴”、“心情变变变”等。在课堂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小壁虎借尾巴故事【五篇】,供大家参考。

小壁虎借尾巴故事【五篇】

小壁虎借尾巴故事范文第1篇

一、选择能激发幼儿“乐于表达”的教学题材

语言教学活动是最能显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场所,也是最能体现幼儿积极参与表达的环节。我们有选择地确定了一些适合大班幼儿兴趣的故事、谈话等活动,如“小树叶”、“小壁虎找尾巴”、“心情变变变”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师有效的启发和指导,在鼓励幼儿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幼儿思维表达的问题,给予幼儿思索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大家热烈的讨论,在积极和主动的交流后,以鼓励和表扬为手段,让幼儿相信自己,积极地举手发言,敢于和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例如:在语言活动《小壁虎找尾巴》的活动中,教师只播放课件画面,不播放声音,并在观看前提问:“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猜一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在一起会说些什么话?”亮亮说:“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掉了。”芸芸说:“小壁虎可能去向小鱼借尾巴,小鱼不肯。”“小壁虎还会向老黄牛借尾巴,黄牛也不肯。”“小壁虎看见了燕子飞过,向燕子借尾巴,燕子也不肯。”“小壁虎回家向妈妈借尾巴。”“小壁虎又有一条新的尾巴啦!”……断断续续中,孩子们很快就看懂了故事的内容。这时,再请幼儿完整欣赏课件,看看自己说的和故事内容是不是一样。直到故事结尾处,教师突然停止播放,又提出一个问题:“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来的呢?”孩子们立即热闹地讨论起来,意见不一:“壁虎妈妈不舍得自己的宝宝长那么难看,就把自己的尾巴给了小壁虎。”“壁虎妈妈重新去给小壁虎安上一条假的尾巴。”“壁虎妈妈去向别的壁虎借的尾巴。”“壁虎的尾巴断了,是能够自己长出尾巴来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想象着结果,并积极地举手回答,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最终教师把壁虎“再生”的特殊习性总结出来,完满地完成了该教学活动。如此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孩子们的兴趣大大增强,大胆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感受到了喜悦。虽然答案显得很幼稚,但是充分地体现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表达愿望,最大限度给予了幼儿讲述的机会。

二、捕捉幼儿“乐于表达”的有效契机

抓住幼儿的爱好和兴趣点,给予一些合适的引导,并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自由地讲述。在无意识的表达中,孩子们会比较轻松,没有顾忌和担忧,慢慢会形成比较好的表达意识。同时,教师应多多聆听孩子的语言,可以要求孩子用比较完整连贯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比较有逻辑性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引发幼儿回答的欲望。

例如:在一天早上的区域活动中,秋秋看见桌上放着很多恐龙玩具,兴奋地叫了起来:“快快跟我回到恐龙时代吧!”他很快召集到了很多对恐龙感兴趣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平时比较顽皮的男孩子,他们聚集在一起,边玩边议论开来。“你们知道世界有多少种的恐龙吗?”“有翼龙,是在天上会飞的恐龙。”“有三角龙,霸王龙。”……听到孩子们能说出这么多恐龙的名字,感觉这是他们所喜欢的话题,于是我立刻问:“那你最喜欢什么恐龙?为什么呢?”孩子们看到我参与更加兴致盎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喜欢三角龙,她头上的三个角很厉害的,可以保护自己,当别的动物欺负它的时候,就可以使劲撞,而且三角龙是吃草的,所以也不会伤害其他动物。”“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也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你们都说的是吃草的,那我喜欢的是吃肉的恐龙,你们猜猜是什么?哈哈,是异特龙,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这个小朋友边讲边做着吃动物的凶猛的样子。“你们知道吗,恐龙中间也是有小偷的呢!”麒麒高很神秘地说,“那就是偷蛋龙,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只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小伙伴们都惊讶地看着他,很佩服的样子。“你们真棒,知道这么多的恐龙知识,好厉害!”在我的表扬声中,幼儿的信心更足了,都渴望着自己的回答能够得到教师、伙伴的认同,从而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乐于表达的意识和行为。

三、多彩的活动为幼儿“乐于表达”提供场所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展开各种多样的话题,鼓励幼儿自由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无规则的活动中,轻松坦然地进行语言的交流和表达,促使幼儿逐步形成乐于表达的习惯。教师应始终相信孩子能行,留给孩子较大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耐心倾听他们不太连贯的解释,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首先,了解个别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从幼儿的个性特点考虑,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引导,让这些内向、平日话不多的幼儿乐于开口,使其勇于表达的态度慢慢形成。

其次,开展班会活动“我会讲故事”。请家长教幼儿一个故事或是儿歌,利用午餐过后的时间进行集体讲述,提高幼儿表达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心。结果幼儿还会评价他人故事讲述的语言和表情,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

再次,开展“小小主持人”活动。在幼儿努力争当主持人的活动中,提高他们表达的能力和兴趣。

最后,抓住日常生活的各种契机,和孩子进行个别交流,给孩子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积极地运用榜样的效应,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积极成为“能说”、“敢说”的“聪明宝宝”。

四、家园共育是幼儿“乐于表达”的坚强后盾

小壁虎借尾巴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童话;
有效方法

一、童话是什么

童话是什么?《辞海》中解释说: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童话符合儿童好奇、好新、富于幻想的心理,对孩子充满诱惑。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总的来说,童话具有以下特点:

(1)情节要来源于生活,要完整、新奇、有趣,要有起因、经过、结果。但是情节可以离奇,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生活常规的制约,深入到别人不敢想、想不到的领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真实自然的感觉。比如《猴子乐乐送太阳》、《太阳罢工》、《新病菌肆虐记》、《正字国和错字国》、《海洋审判会》。

(2)每篇童话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童话的中心主要是歌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同时,语言要美,要融入感情。如《大象称王》、《彩虹礼貌了》。另外,有一部分童话是通过故事的情节来阐述科学知识的。

(3)童话要有生动的角色形象。童话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动物、植物或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在故事中它们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但要注意设计的角色性格要有个性,要能体现“物”本身的真实性,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如写狮子,可以表现它的凶猛、威武;
写狼,可以体现它的凶残、贪婪;
写狐狸,则反应它的狡猾、假装善良;
写老鼠,可以突出它的胆小怕事而又机敏的特点。

童话一般用第三人称,有时在情节中“我”或人类也参与。

(4)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想象、幻想、比喻、拟人等形象化表现手法,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二、童话写作教学的难点和解决策略

1.难点一:情节不新奇

解决策略:应该使用优秀童话范文来引路,启发学生编写出曲折的故事情节。分析现行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课文所选用的童话情节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故事情节相似发展法,如下列童话的提纲就体现了这一点:

题目:《小壁虎借尾巴》

中心:说明了壁虎尾巴会再生和动物的尾巴作用都很巨大的知识。

(1)小壁虎被一条蛇咬断了尾巴。

(2)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

(3)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尾巴,没有成功。

(4)小壁虎向黄牛伯伯借尾巴,没有成功。

(5)小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没有成功。

(6)小壁虎发现自己又长出一条新尾巴。

题目:《月亮姑娘做衣裳》

中心:说明了关于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

(1)写月亮姑娘冷了,想找裁缝师傅做件衣裳。

(2)第一次,裁缝师傅给她做的衣裳太小,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3)裁缝师傅又做了一件,可是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进去。

(4)裁缝师傅又做了一件,月亮姑娘还是穿不进去。

(5)写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

另一类是:逐步解决困难法,如下列童话的提纲就体现了这一点:

题目:《征友启事》

中心:说明了对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别人着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

(1)小牛想找个朋友。

(2)因为要求太高,小牛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3)小牛跑到老牛那儿去诉苦。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

(4)小牛提出很低的要求,又贴出一张《征友启事》。

(5)很快,小牛就有了许多朋友。

题目:《小猫刮胡子》

中心:说明“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1)小花猫看到主人在刮胡子,就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

(2)小花猫追捕老鼠,撞得鼻青脸肿。

(3)猫妈妈看见了,耐心地对小花猫讲胡子的作用。

(4)从那以后,小花猫再也不刮胡子了。

分析语文教材,我们总结出两种写童话的情节构思格式:①故事情节相似发展的童话结构:介绍主人公及相关生活环境等内容――类似情节一――类似情节二――类似情节三――写出故事的结果,点明中心。②逐步解决困难的童话结构:介绍主人公及相关生活环境等内容――遇到困难――试想办法――尝试解决――写出故事的结果,点明中心。③按喜――厌――喜的感情变化顺序来设计情节。④按不良习惯――受到教训――知错就改的过程来设计情节。总的来说,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当然,还有特殊的童话情节格式:①综观动植物世界的“物”的特点,写出推理原因类的童话,如《松鼠的尾巴为什么这么大》、《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熊猫的身上为什么只有黑白色》。②歇后语编写童话,如《屎壳郎腾空――充战斗机》。③看图写童话。④童话续编。⑤童话新编。

另外,为了使童话的故事情节更加引人,还要注意主人公地选用,常用的方法有:①让同类的“物”跨越时空一起“聚会”。我们会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让古今中外的“物”或“人”相聚,让他们的理论对接碰撞,从而产生新的“裂变”。如:《文具演讲赛》、《豆奶奶过生日》、《笔奶奶过生日》、《饮料大聚会》、《钟表、手表和手机》……②让科学生活中“水火不相容的物”在同一地点对比碰触,从而发生新的故事情节。

笔者认为,童话作文教学中的主要难点不是写不生动,而是学生不会设计出新颖的故事情节,笔者在童话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视这一环节,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难点二:中心不深刻

解决策略:一种方法是童话创作前可以让学生填空准备构思。如我最喜欢的物是,让它做我印象最深的事是;
要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或知识是。待构思成骨架后再顺畅行文。另一种方法是教师先拟定中心:如感恩、勇敢、知错就改……学生再依据自己喜欢的道理设计相应的情节。

在写童话作文时,要注意围绕这个“中心”发展情节,并在结尾揭示、强调这一“中心”。

3.难点三:表达不生动,内容不丰富,造成童话作文过于简短

解决策略:童话即生活,可以把生活中有意义的新奇的事作为童话模型,当然要把主人公由“人”换成“物”,注意写出体现“物”特点的做、看、听、说、想。具体的方法如下:①结合生活,结合主人公――“物”的特点,把生活中人类可能有的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环境等写进童话故事中。②注意情节的曲折生动,如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可以产生两组以上,写主人公的语言时要写好动作、神态等提示语,用好生动形象的比喻句等。

4.难点四:表达不清楚

小壁虎借尾巴故事范文第3篇

1 拼音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习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掌握、巩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驾驶知识的快乐。如:学生学习拼音后,引导他们拼写自己的名字,教室里的物品名称,拼读课本上还没学的生字,提早开始写“一句话日记”,从运用中感受到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读写,提高自己的学习本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2 老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结合

教师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好的方法识字。我们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作为主要抓手,从有利于学生独立识字方面积极引导。在识字过程中,他们思维活跃,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联想,时时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如:用“广场底下有个小不点在喝乐百氏奶”来记住“底”字;
用“一件皮衣当被盖”来记住“被”字;
用“两个小朋友戴着草帽在海边玩,一个浪头打过来,满身都是水”来记住“满”字。这样,不仅记住了“底”字下面有一点,“被”字是衣字旁,“满”是三点水旁,右边是草字头下一个“两”,而且伴随这个过程的是一种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又如:学生用编字谜的方法识字记字:一点(卡);
九点(丸);
大点(犬、太);
几点(凡)。在这其间,他们很好地运用了抓住特征、比较归纳的方法。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师在教“晚”字的时候,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一个学生说:“左边是个‘日’右边是个‘免’。因为晚上没有太阳,所以免去日就是晚。这样,我就记住了‘晚’字。”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另一位同学又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见解:“我知道为什么晚上没有太阳而‘晚’却是日字旁。因为月亮不发光,是太阳光反射到上面月亮的,所以‘晚’是日字旁。”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这一切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远远超过识字的本身,课堂教学达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3 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

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是怎样借尾巴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课文中难以理解比如“挣断”、“屋檐”、“掌握”、“难过”等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阐明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让大家思考“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讨论关于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是怎样借尾巴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生的认识只有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他的认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科学的世界观才会逐渐形成。

4 阅读与说话训练相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的结尾部分时,我就组织学生续编故事,先说说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续编故事。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青蛙来到了课堂,踏踏实实地学知识;
有的说青蛙来到了池塘,交了很多的朋友;
还有的说青蛙跟随小鸟一起去环游世界。从学生的说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不仅读懂了故事,而且发挥了创造性的想象,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5 朗读与表演相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极富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特点。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读好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小鹿的玫瑰花》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不仅准备了小鹿、鹿弟弟、黄莺、微风等各种头饰道具,还把它们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理解了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的原因,懂得了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小壁虎借尾巴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教育教学;
锦上添花;
绿叶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课堂由教室扩展到了天涯海角,延伸到了上下五千年。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大大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并借助形、声、色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营造快乐课堂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超越时空,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求知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写景的课文很多,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可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空的概念,很多景点没有身临其境,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学生也就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超越时空,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转换为鲜艳的色彩、鲜活的画面展现给学生,形成听觉、视觉的冲击。真正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景,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文,五彩池不仅形奇,还色奇。尽管课文描述的景色非常美,我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诱导学生,学生也反复诵读优美的语言文字,但体会五彩池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还是比较抽象的。不能激发学习兴趣。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五彩池的风光,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及恰当的解说,学生顿时被深深的吸引,高兴得直拍手,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哇!五彩池真神奇呀!今年假期我一定去看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学起课文来也劲头十足。

二、视听并茂,趣化课堂氛围

小学课文文质兼美,渗透一定的科学道理。多媒体课件视听并茂,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小壁虎借尾巴》围绕一个“借”字而展开叙述的童话故事。教材拟人化安排了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情节。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动物尾巴的用途。它们的情境相互有联系,段落结构相似,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上课伊始,我直接从尾巴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大自然中,观看体会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用处,动物们的形象声音让孩子沉醉其中。这时趁势提出: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动物,他长着特殊的尾巴,你们想认识他吗?这样设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动物尾巴的作用特别感兴趣,马上投入自觉的全身心的自主学习中,对探索壁虎尾巴的特殊性特别感兴趣。真是趣味横生。

在读题质疑后让学生观看小壁虎借尾巴全过程的课件演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为什么借?向哪些动物借?结果怎样?都能很好的解决。对课文的大致了解后,我为学生设计了给动画配音的环节:小壁虎向动物们借尾巴会怎么说?它们又该会怎样回答?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中向别人借东西的经历,将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演译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乐。

三、创设意境,丰富审美感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素材,但由于学生对大多数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而影响了审美情操。多媒体技术能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制造课堂结构的小高潮环节,形成一个动静和谐场景,有效的叩击学生审美意识的发散、提炼、深华。

执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先播放鸟的天堂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鸟的天堂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

四、拓宽视野,激发创造潜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电教手段从不同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点,达到了多方位激发学生创造潜力的效果。

1.再现情境,培养想象力

如《惊弓之鸟》一课,学生对更羸只拉弓不射击就把大雁射下来不理解。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大雁落下的过程,大雁的嘶叫声及拉弓声响彻教室,学生的观察思考也聚集在这响声。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创造性地想象和合理的推测:更羸听到大雁的叫声格外悲伤,才断定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只拉弓不射箭,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想加快飞行的速度。可适得其反,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学生观察动画,自己领悟,找寻到了答案,不仅突破了重点,还焕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领略到了造创的愉快。

2.提出疑问,发展求异思维

小壁虎借尾巴故事范文第5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使学习变得自觉而轻松。实践证明,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动脑筋,主动去克服重重困难,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

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课堂中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做法:

1.角色体验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使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形象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用纸偶让学生扮角色朗读,学生随小壁虎进行了一次借尾巴的旅程,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从而对学习课文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完课文内容,即兴排演了课本剧《小壁虎借尾巴》,学生做道具、配音乐,自始至终参与整个活动。“演出”成功后的兴奋和自豪感更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能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了。

2.观察法

教学中注意了运用观察法,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看的兴趣、说的欲望。

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时,用图片出示后说出小白兔是怎样做的?小灰兔是怎样做的?精美的图画,生动的形象,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急于解答问题、急于求知的兴趣。

3.故事引路法

小学生的特点是天真好奇,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上一个故事,往往易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课前放一个录音小故事,提出要求,注意听一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关于谁的故事?娓娓动听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激发出来了。

当然,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而这几种,比较易于操作,效果明显。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索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因此,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使之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问难

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疏通课文,根据课后联系自己尝试读懂课文,对课文重点词句进行圈划批注,质疑问难。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所以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也不一样。

如教学《坐井观天》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小鸟对青蛙说了什么?②小鸟和青蛙争论什么?谁对?不难看出,问题①显示学生没有很好地读课文,要鼓励学生多读课文,积极动脑筋,问题②显示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思考,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2.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问难

教学时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就可以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将是谁?相是谁?他们是因为什么不和的,又是怎样和好的?这样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3.引导学生在讲读课文中质疑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题,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针对课文内容的,有的是针对教师讲解时的小的错误,有的则是联系了课外知识后提出的。也许,学生提的问题质量不一定高,但是,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值得鼓励的,因为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有问题,说明他有思维活动,有思维活动说明他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如在学习《狼和小羊》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狼不把小羊一口吃掉,非得找个借口不可,这不是自找麻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