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消费幸福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7 13:35: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给出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该公式说明,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效用一定,欲望越小,或欲望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费幸福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消费幸福论文【五篇】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幸福;
居民;
消费行为;
家电

0引言

幸福是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给出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该公式说明,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效用一定,欲望越小,或欲望一定,效用越大,人们感到越幸福。因此,幸福取决于效用与欲望的相对大小,获取幸福的途径有两条:增加效用或减少欲望。经济学利用实证数据分析收入对幸福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Easterlin)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伊斯特林悖论”,即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快乐之间关联度较高,但是当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这种相关性就会弱化甚至消失。除此之外,经济学还试图研究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如结婚与否、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注重提升人民幸福感受。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从消费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幸福的消费?立足于幸福的消费初衷,居民消费时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家电为例,从幸福的视角分析安徽省居民的消费情况,以期更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完善居民消费模式,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

1实证分析

1.1研究对象及过程

1.1.1 调查对象

在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区随机抽取了479户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典型个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完成有效问卷343份、访谈记录15份。本次调查中,男性占总样本的56.3%,女性占43.7%。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26人,占7.6%;
20至30岁的有111人,占32.4%,所占比重最大;
30至40岁的有62人,占18.1%;
40至50岁的有92人,占26.8%;
50岁以上的有52人,占15.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的占17.6%,初中及高中的占49.4%,大专及其以上占33.3%。家庭人口为有3~6人占到85%以上;
家庭年收入为100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12.4%,10,000至50,000元的占71.2%,50,000至80,000元的占9.4%,80,000元以上的占7.0%。

1.1.2 调查过程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设计了“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家庭信息、消费现状、消费心理及消费预测等多个方面。经过培训,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调查团队深入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选取343名居民进行实证调查。调查过程中,对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当场发放问卷由居民自己填答并及时回收,对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由调查人员逐一口述每个项目及选项,被试做出口头选择后,再由调查人员帮助填写答案,最后利用SPSS11.0对34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研究结果

1.2.1 幸福消费理念分析

根据幸福方程式,当效用和欲望的比例达到最优时,个人幸福感达到最大。对众多居民来说,适度消费是适当、合理的消费,其消费数量和质量通常能达到个人欲望和实际购买力的平衡,消费行为带来的效用和个人被满足的欲望形成的比例在此平衡上容易达到最优。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适度消费能给居民带来最大化的效用,即最大化的幸福感。在对消费理念的调查中,选择适度消费、保守消费、超前消费的被试分别占78.1%、19.3%、2.6%。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偏好受传统理念和客观经济水平的影响,无法接受超前消费,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反对滞后消费。居民在长期的消费实践中形成了适度消费的偏好,认为其最符合自己家庭消费的实际,也最能满足自身消费欲望,达到了客观实际情况下的最大效用。

1.2.2 幸福消费动机分析

1)内部诱导因素分析

(1)物质基础动机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来说,相同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因而消费产生的幸福感也会不同。以购买促销产品为例,居民对待促销产品的态度不一。图1所示,居民对促销产品需求量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较大,高收入和低收入的较小,其中高收入的需求量最小,基本无需求。一般而言,促销产品能使居民在收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实现效用最大化,获得较强幸福感,因此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愿意购买促销产品,且需求量较大。而对于低收入的居民来说,促销产品不一定是必需品,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可能无力购买;
对高收入的居民来说,购买促销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边际递减,这部分居民对产品的外观、档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为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可能会放弃对促销产品的购买。

(2)情感需要动机

消费行为由居民的物质基础动机和情感需要动机共同促成。居民的情感需要因人而异,产品能否满足差异化的个人情感需要,是影响居民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如图2所示,在购置家电的幸福感来源的问题上,认为幸福感来源于使用需要满足的居民占67.8%,家电质量、服务好的占16.7%,和谐家庭氛围的占13.7%,获得同事友人赞扬羡慕的占1.8%。数据表明,只有满足居民差异化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其产生最满意的幸福感。

(3)特殊需要动机

居民消费过程中除了考虑物质基础与情感需要外,有时还追求某些特殊的需要。攀比和炫耀消费动机作为较为常见的特殊需要动机,通常是为了保持相较于外界的优越感。对少部分居民而言,能满足其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会使他们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

攀比和炫耀心理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图3所示,选择较小和非常小的分别占34.7%和20.7%,而选择非常大和较大的仅占2.9%和11.7%。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是理性人,宁愿退而求其次也不愿消费超出自己能力承受范围的产品。但对于少部分居民来说,奢侈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为一种地位象征。由于职业需要、工作环境影响或其他原因,他们认为必须消费一部分高端或奢侈品来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对他们来说消费奢侈品会产生更大效用,别人的赞誉比实用品更能带来幸福感。

2)外部刺激因素分析

(1)产品本身的影响

消费行为决策主要根据产品自身的特征。家电等耐用品具有单位价值高、购买频率低、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居民消费时会衡量产品能否最大化满足自身需求。表1数据显示,居民消费受价格、品牌、质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选择价格、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影响大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超过50%,其中认为质量影响大的占85.9%,而广告和促销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这说明了居民最看重产品的质量,其次品牌、售后服务、价格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是受产品整体影响的结果,不局限于产品的某一特征,综合满意才能最大限度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2)相关群体分析

人们通常会根据心理距离远近将周围的群体从影响最大到最小依次分类,然后选取影响最大群体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期望达到的人为参照点去评估一个结果。表2数据显示,在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群体中,家人占73.6%,亲戚占8.7%,朋友、同事、同学分别占7.8%、3.6%、1.5%,另外有钱人、明星、专家等相关群体共占2.1%。可见人们消费时通常参照与自己心理距离最近的家人亲友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接近的群体习惯做出决策,此类消费评估的结果多为积极的幸福体验,有利于消费幸福感的增加。

转贴于

(3)优惠政策影响

当居民产生消费欲望时,如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作为外部刺激,居民通常容易迅速做出消费决定并因此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目前国家为刺激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实施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研究发现虽然这些政策会影响消费,但是居民普遍认为其具体实施效果一般。在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态度上,34.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49.7%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
在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态度上,31.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51.0%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居民希望政策能给自己的消费带来优惠,从而获得额外的幸福附加值。但实际上政策带来的满足度较低,政府需要更贴近实际地为居民考虑,从多方面权衡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切实满足居民的消费欲望。

1.2.3 追求幸福消费的顾虑

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当幸福消费的目标不能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欲望时,居民通常会退而求其次来规避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居民产生顾虑,从而在消费过程中限制或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幸福感。表2数据说明,居民在购买家电产品中的确存在一些顾虑因素,而最为主要的是家电产品的自身问题,其比例占总比重的38.9%。担心市场价格降低和家电政策变化为第二和第三大影响因素。同时调查也发现仍有部分居民存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顾虑。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居民消除这些顾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

2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34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及相应建议:

2.1适度消费为主,适当鼓励超前消费。

适度消费是中国目前的主流消费理念,它倡导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人们在这种消费方式下能获得欲望的满足与消费的平衡。但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中国需要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适当鼓励超前消费,制定相应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使中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2.2消费需求多样,多层次开发产品才能满足居民幸福消费的不同需要。

幸福感受内部诱导因素与外部刺激因素的影响。由于物质基础、情感需要、相关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居民对幸福消费的目标定位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有针对居民不同需要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3政府应改善客观消费环境,深入贯彻并适时调整优惠政策,增加居民消费的幸福附加值。

社会保障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大环境问题会遏制居民消费欲望,影响居民的幸福程度,政府应采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对产品的监督等措施,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从而造福于民。对于优惠于民的政策要贴近实际、适时调整,以适应人们时刻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郜燕群.经济学视角下“幸福方程式”的理解[J].市场论坛,2010(3):88-89.

[2] 顾明毅.论幸福对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法则的修正[J].经济问题,2009(9):20-23.

[3] 王国聘,郭兆红.构建面向节约型社会的消费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9-12.

[4] 邹陆林.和谐社会构建之消费伦理[J].企业家天地,2010(2):153 -155.

[5] 苗元江.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J].社会阅览,2004(4):20-23.

[6] 张映芹,魏鹏.幸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探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3):183-188.

[7] 陈景秋,唐宁玉,王方华,C.K.Hsee.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的阐释[J].心理科学进展,2010:1081-1085.

[8] 王芳,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6):575-576.

[9] 陈都.简论幸福消费[J].科技信息,2008:57-58.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幸福;
幸福实现;
幸福的属性;
幸福悖论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1-0011-05

对幸福的传统理解,通常是扑朔迷离,难以捉摸的。其实,在幸福思想发展史上,人们对幸福及其实现的认识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本质,从幸福实现的途径到幸福实现的规律,从非科学到科学,从不全面到逐步全面,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艰难求索过程。幸福是人的理想得到实现、人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是人对生活状态的总体积极评价,是激发人更积极自我实现的正能量。对幸福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原动力。从实践出发深入挖掘幸福的内涵及本质,剖析幸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具体性和抽象性等内在属性,诠释制约实现幸福的悖论,有助于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安排生产生活,促进人类幸福水平不断提升。

一、幸福的源理论

西方思想家最初从哲学或伦理学出发,以感性主义或理性主义视角审视幸福命题。古希腊时期,感性主义者主要在崇尚感觉主义的智者学派、崇尚快乐主义的居勒尼学派内,他们大都强调“幸福即快乐”。其中,尤以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为典型。在他们看来,幸福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趋乐避苦是人自然的、根本的属性,得到快乐是人生主要的目的,尽情享受以充裕的物质及安全舒适的环境为前提的自由就是幸福。理性主义幸福观的代表,被称为“希腊三贤”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从德性出发考察幸福。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幸福。柏拉图创新的提出德性和智慧是真幸福。亚里士多德肯定德性是通往幸福的天梯,美德使人获得幸福,并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创造性的提出“幸福的本质”的经典命题——“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1]

近代以来,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西方国家涌现了一大批感性主义幸福论倡导者。在英国,霍布斯、曼德威尔、洛克、休谟、边沁、穆勒、亚当·斯密等人的思想赋予幸福功利主义、同情主义等色彩。他们认为幸福是不断获得的成功;
幸福是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
幸福是有所作为并得到快乐。法国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等则提倡自然情感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即以人的本望和自然情感为基点理解人的德性与幸福的内在关联。在德国,康德将幸福视为上帝的恩赐,个人抽象的幸福体现在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费尔巴哈则是从人本学意义上提出幸福是生命的存在,是需要和欲望被满足后体验到的愉悦。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的重要代表笛卡尔提倡用智慧思考人生、用理性统摄情绪,从而探索幸福的奥秘。斯宾诺莎认为保存完整生命、用理性克服情绪并改造知性,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就是幸福。莱布尼兹认为幸福是心中理想实现后得到的最大化的快乐体验。黑格尔认为幸福是绝对理念的自身拓展和扬弃,是一种动态的实践过程。

不难发现,西方感性主义者从寻求快乐感、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出发初步揭示了需要、快乐等主观因素与幸福之间的朦胧关系,但忽视了制约幸福的客观因素;
没有将幸福的表现形式和幸福的内容相区分,将快乐感和幸福感及各自产生的原因相混淆;
脱离幸福的社会性,仅探讨个人幸福而鲜有对社会整体幸福的考量。理性主义者逐渐从经验层面感知到了人的需要、利益、欲望、理性、体验、德性、智慧、理想、目标、过程等元素和幸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幸福的形式、内容、结构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跃进,对幸福实现的内在原因、条件等认识有朴素辩证法的影子。此外,中国先贤们对幸福及其实现也有自己的理解,他们大都认为拥有德性、付出德行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便是幸福。宗教中基督教的赎罪理论,佛教的求“空”、“出世”以致“涅槃”,也都有幸福的意蕴。遗憾的是他们片面的只“从现实活动的主体的道德、理性及认识方面去揭示幸福实现活动的过程和功能,而忽视从客体和对象化方面来规定幸福实现活动的实质。”[2]对幸福及其实现的本质没有自觉地展开系统的哲学思考和研究、没有从人的本质透视幸福本质,缺乏从实践层面揭示幸福构成要素在幸福实现过程中的相关关系、相互作用,进而发掘幸福实现的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奠基人。马克思汲取了前人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幸福思想的精华,从社会实践出发对幸福进行哲学反思,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考察个体的存在方式,从而对人的自我实现、幸福及其实现等深层次问题做出独到解释。马克思认为人的幸福存在于人的“类特性”,即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之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生活目的实现幸福的过程。他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善……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3]可见自那时起,马克思已将促进人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视为人生信仰。

可以肯定的是,追求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矢志不渝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的根本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一切思想的逻辑出发点、根本立足点、目的旨归,也是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内核,统摄着全人类的实践,贯穿于充满矛盾的人的幸福得以实现的全过程。因此,有学者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形成的现实可能性的逻辑结论,它寄托了人类的不懈追求与美好理想,是人类解放和人类幸福实现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人类幸福的实现过程及其本质、规律是马克思幸福观所要阐释和研究的重要内容。”[4]马克思的幸福观从根本上克服了前人对于幸福理解的偏颇,实现了对幸福的认识由非科学向科学的飞越;
为马克思主义者继续为人类拓宽幸福道路、开创幸福事业指明了方向;
是对幸福实现答案的揭示;
是指引人类将幸福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的幸福观,认为幸福不是先验的既定存在,是人“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5]“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活动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理想和目标而得到的内心的精神上的满足。”[6]幸福的根本属性是基于思维认知、生命实践、情感体验的意识。幸福是人脑对社会生活的观念反映,根植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实践是创生自我价值、彰显人的本性的活动。在其现实性上,幸福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幸福的表现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幸福的内容是人全面社会关系的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践能力的充分提高,物质生活极大充裕,精神生活健康丰富,个性的充分展现;
幸福的最高标准是全人类普遍幸福。

幸福命题的核心是幸福实现。幸福实现由主体人、对象性存在及实践共同决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脱离了社会实践的幸福只能在无法抵达的彼岸。幸福实现的途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
幸福实现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只有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才能发掘幸福旨趣,自由自觉地创造性的活动正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反作用于人自身,重塑自我、幸福自我的充分证明;
幸福实现的根本依据是人能够自由自觉地活动;
幸福实现的规律是克服阻碍实现幸福的一切矛盾,不断达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内在观念和外在行动的辩证统一。幸福实现是超越有限性的羁绊,超越自我、全面实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科学的解答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等一系列人类幸福命题,是指导人类展开幸福实践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幸福的基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社会伦理思想与社会实践理论的辩证有机融合,是指导人类从现实出发谋求幸福实现的“幸福哲学方法论”,它不光揭示了幸福的表现、本质、内容、根本属性及幸福实现的规律,还揭示了幸福的基本属性。

1.幸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是幸福实现活动的实践者、是幸福的载体,个人实践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所能创造幸福的多少。幸福属主观意识范畴,即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个人能否具备幸福感知力、能否及时的感知幸福、感知幸福程度的深浅等依主观思维、主观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幸福具有主观性。但幸福又必须以坚实的物质基础做支撑,没有坚实物质基础做支撑的幸福,犹如海市蜃楼、水中之月,是虚无缥缈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依赖于以人的物质需要满足为基本目的的客观劳动实践的创造。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7]主观和客观的幸福统一于劳动实践基础上形而下的物质需要和形而上的精神需要的满足。

2.幸福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首先,幸福作为主观意识对客观生活能动的反映决定了幸福具有主观性的同时,也决定了幸福是抽象的。抽象性是指幸福属非自然科学领域的认知和情感范畴,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被定性感知。如2012年央视的“你幸福吗”记者走基层调查被百姓津津乐道,被问者的回答千奇百怪,一句“我姓曾”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因为凭空的没有所指、脱离现实的发问总会让人觉得有些突兀。其次,幸福不能被定量的测试,不能明确的得出幸福定值。即使有具体性的衡量指标,通过加权计算得出的幸福分数也是那么的生硬。幸福的具体性体现在幸福的内容是具体的,个人发达的劳动能力、富裕的物质生活、丰富的精神生活、全面的社会关系等能够使其感到快乐满意,快乐满意感是幸福感的意识流。抽象和具体的幸福统一于人的内在感受和点滴的社会生活。

3.幸福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一方面,个人是幸福的载体和受体。个人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为其创造幸福和感悟幸福提供了基本条件;
人生观、价值观对幸福的实现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每个人都有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使幸福成为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幸福属于每一个自由自觉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个人幸福是文明社会追求的目标,每一个人幸福的实现是所有人普遍幸福的前提。单个人在改造自我、实现自身幸福的实践中形成了创造幸福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增进了社会文明,最终是全社会所有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幸福水准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有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8]个人幸福受社会整体幸福的影响,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保障,只有将个人置身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幸福,才能使个体更加幸福。社会幸福不能脱离个人幸福,个体幸福寓于社会幸福之中,二者相互依存。

4.幸福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创造幸福的能力和素质、实现幸福的客观条件等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其所获得的幸福是有条件的、特殊的。有条件的、特殊的幸福是相对的幸福。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强调,幸福抑或是不幸福并非人先验的、固有的情感意识,而是人们从现实生活理性比较中产生,是同人们的生活目标和自觉行为相联系。人生每一阶段都有预想的生活期望和追求,通过理性的和过去的个人比较,和同时代他人比较中才能发现幸福。幸福也具有绝对性。幸福是人的本能需求,通过自由自觉地活动获得幸福是人的绝对权力,幸福伴随着人的完整生命存在而存在。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是获得幸福的路径,而制约人的生命价值实现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使较低层次的幸福总是被较高层次的幸福所超越,每一次矛盾的解决都丰富了幸福的内容、提升了幸福的境界。人总是在自觉的突破相对条件的限制,本能的追求更高水平的幸福。

5.幸福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幸福是属于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的需求、欲望、目标等随着生命意识的萌动和生命实践的开始而展开,随着生命意识的丧失、生命的消逝而终结,脱离人的生命存在谈幸福没有实质意义。人的生命长度决定了其体会到的幸福是有限度的。但人是现实世界最伟大的生命存在,人虽然受自身生理条件和外在客观因素的制约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使人的本质力量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使人自觉的提升生命的高度、拓宽生命的广度、挖掘生命的深度,实现人之为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存的意义。每个人积极实现自身幸福的同时也为他人、为社会整体、为人类幸福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每个人的幸福是有限的,而全人类的幸福是无限的,每个人应在无限的为人类幸福实现的事业中不懈奋斗。

四、幸福悖论的诠释

幸福悖论(the Easterlin parodox),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个人收入不断增加,但幸福感保持不变甚至减少。幸福悖论是20世纪最早对主观快乐问题从经济学展开研究的美国教授RichardEasterlin在1974年提出的。它是对幸福随经济增长财富增加而增加的传统经济学命题的挑战。它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幸福的忧患意识,更激发了社会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幸福悖论?幸福悖论如何被消解?研究揭示,在满足个人基本需要阶段,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而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对收入和其他非收入因素对幸福保持及其可持续增加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悖论加以诠释。

1.科技主导下的工具理性对人的幸福的消解。马克思曾感叹资本主义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越了以往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这是近代以来以科学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不断激发人类的实践理性、促进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缔造空前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塑造着禁锢思想的工具理性。人们以数量化、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实效性作为衡量事物的根本标准。泰勒指出,“令人害怕的是,应该由其他标准来确定的事情,却要按照效益或‘利益—代价’分析来决定;
应该规导我们生活的那些独立目的,却要被产出的最大化要求所遮蔽。”[9]在工具理性的诱导下,科技的发展倾向于能在最短时间、能产出最大化经济效益的产业和项目,人们片面的追求实际功用而疏离了属于人特有的内在审美、伦理等人文价值。

在技术和效益至上的社会,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创造出大量的标准商品使人目不暇接。功利化、程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成为管理领域的特征,固化了人的思维。智能化、爆炸式知识和信息充斥着社会生活,令人感到紧迫和压抑。所谓幸福被单纯等同于物质财富,可计量的财富成为相对于人而存在的抽象主体,对其疯狂的追求加剧了社会竞争。人们热衷于对各种成果的折腾使调节精神紧张的闲暇也成为了奢侈,人愈加沦为浮躁的、急功近利的“职业囚徒”,失去主体的目的性意义。利用技术造假屡屡冲击着人的心理道德底线。人更愿意被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水泥森林所保护,虚拟化的交往使人际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械式的微笑和言不由衷的寒暄使真诚和情谊慢慢遗失。到头来,“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0]人的幸福被自身的工具理性吞噬。这一切都是科技主导下人的工具理性迎合人的现实物质需要作用的结果。

2.消费主义主导下的异化消费对人的幸福的消解。消费本是解决基本需求的手段,但在消费社会,消费俨然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渲染着生存、生活的态度和意义。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竞相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感望的满足。今天,吃山珍海味、住洋房别墅、穿高档名牌、开天价豪车已不是奇闻。人们借助高档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形式炫耀自己高贵的身份,彰显显赫的地位和名望、卓越的成就。借贷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追赶时尚潮流的消费将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牢牢绑架。人心甘情愿成为消费的附庸。当万能的消费成为生活的目的、消费成为生活的轴心、消费成为生活的法则时,人的价值和地位被根本扭曲,人的生命价值“合乎理性”的求证于物的价值,人的主体性地位让渡于物,物实现了对人的绝对统治,消费被彻底异化。异化消费颠倒了人生活的目的和手段,使人的价值观念向消费主义严重的倾斜。

消费主义的实质是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使社会崇尚节俭奋斗的伦理规范和制度松弛,使人所积累的财富在短时间内被掏空,它带给人们的只能是极其短暂的感官惬意,严重剥夺了人的精神创造和享受的权利。消费主义并不能引导人感触生活的真谛,提升人的幸福感。事实上,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满足感,无止境的追求眼花缭乱的物质生活只能使人的物质占有欲无限被激发和膨胀,人的精神世界加速荒芜。消费主义盛行是人精神危机的外在表现。在铺天盖地的广告狂轰乱炸下,人们纷纷借助消费宣泄庞杂而单调乏味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浓郁忧伤,弥补非创造性生产劳动过程中缺乏的自由。消费社会条件下,消费主义已成为消费主义者的人生信仰。而“人对精神生活的本能追求,对意义世界的积极建构,既是人的本质的表现,也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表现。消费主义者们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质上是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的行为只能是可悲的挣扎,最终将会因陷入对商品不断变换的符号价值的无尽追逐中而疲惫不堪,不知幸福为何物。”[11]

3.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的幸福的消解。马克思曾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2]但自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使人将自身视为自然的索取者、征服者、主宰者和统治者,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发展公开违背甚至是对抗自然规律,工业化生产生活模式大行其道,大规模的掠夺式开采——大规模的无序生产——大规模的畸形消费——大规模的遗弃浪费——大规模的掠夺式开采……人类毫无节制对大自然的一次次的进攻几近突破资源环境的最大承载限度。淡水资源告急、土地荒漠化蔓延、大气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极端天气频繁……环境的恶化不仅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就连人类的生存能力也随之逐渐丧失并逐渐走向灭亡。据研究,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灾遭受的经济损失难以计数,大量鲜活的无辜的生命因灾悄然逝去,70%的癌症死亡者及绝大多数生育问题与环境污染有关。说明人类已经严重的透支了自己的无机的身体,为了短期的微利正在付出沉重代价。

用唯物辩证法考察异常对立和紧张的人与自然关系,发现在背后隐藏着严重的人际间的矛盾,并且人际间的矛盾更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凭借资本、技术、军事的绝对优势轻而易举地掠夺和消耗世界资源,挑起的战乱和纷争不断;
全球资源能源价格飙升,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两极分化严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阶层之间、个人之间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阶层内、利益集团内因利益分配矛盾积聚;
社会生产生活失调,酿成的局部甚至是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使社会财富瞬间蒸发。

恩格斯早就告诫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3]财富是人获得幸福的物质基础,生命是人获得幸福的必须条件。人类所倚重的最初的结果不外乎是生产力发展所创造的些许的物质财富,这些财富在大自然“连本带利”的报复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而抛开完整生命的幸福恐怕也只是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而已。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2.

[2]王鲁宁.西方幸福论若干经典命题之分析[J].哲学分析,201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7.

[4]王鲁宁.马克思幸福观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理论界,2011,(12).

[5]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678.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6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8][美]布兰代斯,徐爱国译.哈佛法学评论.侵权法学精粹[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7.

[9][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陈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11]路日亮.消费社会的悖论及其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1).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第3篇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一连六天发表“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乱象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成的高地价高房价。文章指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冲动。如何遏制冲动?文章建言,按照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而房地产调控,税收杠杆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评论:房价频频飙升,让人不由感叹“中国房价搭上了火箭”! 新华社评论切中了要害,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许多人也由此推测,中央要出手打击高房价。只是希望,不要光打雷不下雨,仅仅为物业税的开征铺路而已!

浙江丰田车主“补偿梦”两日破灭

3月29日,浙江省工商局表示,一汽丰田方面对其提出的制定时间表、上门召回、提供代步车、允许全额退还定金和补偿经济损失五项要求均表示接受。但是,国内第一次经济补偿召回车主的梦想只维持了2天就成为了泡影。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木秀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针对全国RAV4车主推出一个“三选一”的免费检测服务,除此之外,不会对召回车辆车主(包括浙江地区)给予额外的经济赔偿。

相关评论:同样的问题车,针对不同的市场,丰田对美国采取的却是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除了愤慨还是愤慨。但是,通过此次事件,我们也应该反思――假如我们的立法能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外国企业不就没法钻空子了吗?在华丽数字的背后,这些GDP的含金量到底如何呢?

中石油建议消费者加油时交消费税

3月29日,中国石油财务总监周明春在深圳业绩说明会上,建议成品油消费税在消费环节征收,让消费者加油时交消费税,以真正起到一个提示消费者的作用。2009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汽油为例,成品油的消费税由原来每升0.2元提高到1元。目前的征收方式从炼油厂即生产端征收,由国税向当地的炼油厂直接征收,有的地方还采取预征收的方式。国内能源专家韩学功表示,如果成品油消费税从消费端征收,购买汽油时就会给一个明细,油价和消费税分别是多少钱,这将有利于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

相关评论:不知道这家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又在琢磨什么,难道真的是想让老百姓得实惠?衷心希望那些坐在办公室的领导不要老是琢磨老百姓的口袋,要多想想怎么样来服务好大众!

中国千万富豪达87.5万人

胡润百富榜4月1日在三亚《2010胡润财富报告》。这是胡润百富榜连续第二年以省份和城市为单位,调查中国富裕人士分布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87.5万人,相比去年增长6.1%。北京、广东、上海三地千万富豪人数占全国的近一半。

相关评论:87.5万千万富豪,这个数字着实让人兴奋,想想20年前,多少人只是做着“万元户”美梦啊!只是,希望这数字不是因为经济泡沫!

《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出炉:

赚到钱才能幸福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第4篇

在“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青岛市以总分95.08的成绩稳居首位,而长春市以总分92.48的成绩位居榜单第5位。据了解,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年度研究评价“城市幸福感”的主要特征是:市民普遍感到城市宜居宜业,地域文化独特、空间舒适美丽、生活品质良好,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安全,社会福利及保障水准较高等,而“中国幸福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满足感指数、生活品质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经济福利指数在内的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组成。长春在5项一级指标中的得分都很高。

【理论思考】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居民的幸福感最主要来自于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感受。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了消费对象、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生活方式,也为消费提供了动力。因此,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就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就必须适当减少生存资料的支出,降低恩格尔系数,适当增加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

4.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实现充分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5.收入分配不公平和收入差距也会导致人民群众幸福感下降。因此,一方面,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另一方面,要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和谐。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成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一员,当地政府既要关注民生,加强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
又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政府的责任。

2.我国政府要依法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幸福生活。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因此,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必须发展经济,搞好民生。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都不可缺少。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一座拥有幸福感的城市必须充满着文化气息,这也是一座城市应该具有的气质。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城市也应当拥有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一座拥有幸福感的城市应该是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弘扬和渗透的城市。如连续五年被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长春就拥有“宽容大气长春人,自强不息城市魂”。

4.坚持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相统一。市民是城市的主人,要打造充满幸福感的城市,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市民。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发展作推手,经济繁荣会为文化繁荣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对整体有影响,关键的部分对整体也起决定作用。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努力,形成创造幸福生活的合力,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3.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这要求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劳动和奉献服务于社会,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新题快递】

2012年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九名的苏州,一边是GDP增长跟外资的趋之若鹜,另一边是“只长骨头不长肉”和民族名牌的淡出;
一边是优惠政策与科技园区建设,另一边是资源代价和“飞来经济”。据此回答1~2题。

1.“只长骨头不长肉”是指经济的繁荣并没有带来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为此必须做到 ( )

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②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合理比重 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满足居民消费 ④取消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一边是优惠政策与科技园区建设,另一边是资源代价和“飞来经济”。这里的经济发展付出资源的代价,对我们的警示是 ( )

①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要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 ③要追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 ④要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2年央视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在生活中,每个人心中的幸福标准各有不同。据此回答3~5题。

3.在生活中,每个人心中的幸福标准各有不同。这表明 ( )

A.幸福没有客观标准 B.幸福根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C.真理是主观的 D.角度会影响人们的认识结果

4.之所以需要走基层才能获得幸福的真谛,其辩证唯物论哲学依据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意识具有能动的决定作用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每个人心中的幸福标准各有不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哲学原理是 ( )

A.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善于从整体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D.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据了解,“城市幸福感”是指城市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据此回答6~8题。

6.城市的幸福感必须来自于城市市民主体,其唯物史观依据是 (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唯一主体

C.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创造价值 D.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7.要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使市民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政府必须 ( )

①依法履行各项职能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坚持依法行政 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评选“最具幸福感城市”,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其标准最应该是 ( )

A.客观真理 B.科学理论 C.社会实践 D.社会存在

9.2012年9月19日,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在人民网联合进行了“中国幸福城市评价体系课题”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的。在中国幸福城市排名中,合肥、太原和广州名列前三,北京、上海分列第五、第六。计算幸福指数的三项指标分别是,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通过三个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指数来比较分析城市发展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状况。最后,对全国33个大城市进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课题组将中国城市居民分为三个主要收入人群。一是低收入人群,包括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两个阶层,人数比例约为40%,他们的需求称为基本需求;
二是中等收入人群,包括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两个阶层,数量比例也约为40%,他们的需求称为发展需求;
三是高收入人群,数量比例为20%,他们的需求称为享受需求。

(1)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课题组将中国城市居民分为三个主要收入人群的经济学依据。

(2)简要分析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在人民网联合进行的“中国幸福城市评价体系课题”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的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10.材料一 就长春市连续五年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春民生办相关负责人发表“幸福感言”认为,今年长春再次被评选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意外,而普通市民也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幸福感。“长春市2012年民生行动计划中包括就业增收工程、社保提升工程、‘大救助’工程、文化繁荣工程、教育惠民工程、交通顺畅工程、医疗保障工程、扶残助残工程、公共环境改善工程、安全保障工程等民生行动,实实在在的政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真是一年比一年提升。”该负责人如是说。

材料二 2012年7月末,由长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我爱长春十大理由’”出炉,它也成了长春的靓丽“城市名片”。具体的“我爱长春十大理由”包括:满城好人,文明之都;
绿色宜居城市;
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长春到处充满文化气息;
一座车轮上的城市;
科技创新之城;
在这座城市生活很有安全感;
油油黑土地,东北大粮仓;
有了“暖房子”,寒冬不再冷;
宽容大气长春人,自强不息城市魂。

材料三 “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揭晓后,一些网民也纷纷留言。网友“我爱我家”在网上回帖中写道:“榜单上不少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的幸福感均排在90位之后,长春虽然在综合实力上跟这些一线城市还有差距,但我们长春人有着自己的‘小幸福’。”紧接着网友“爱深沉”回复道:“举双手赞成!一线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及生存环境中的竞争压力相比长春要高得多,导致生活幸福感降低,因此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名落孙山。”

(1)试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一中“幸福感言”的认识。

(2)试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尝试解读材料二中“我爱长春十大理由”这一靓丽的“城市名片”。

(3)结合材料三网友的回帖,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应该如何缩小与“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间的差距。

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B 6.A 7.D 8.C

9.(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当前存在着分配不公,居民收入有较大的差距。课题组按照收入水平将城市人群分为三个主要人群有一定的科学性。

(2)课题组虽然看到了收入和消费需求的差异对居民幸福感产生的重要影响,但城市居民幸福感不仅来自于收入和消费需求的满足,还来自于多个方面,如劳动和生活的尊严、食品安全、精神文化享受、社会治安、生态环境保护等。因此,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而不能单一以收入和消费的满足为标志。

10.(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选择也要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长春市民生计划的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福利的,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产;
经济学;
财富值;
幸福感

[DOI]10.13939/ki.zgsc.2017.06.204

从“幸福=收入”这一角度来看,现代人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并且越有钱的人,幸福感应该越高。但实际上,在互联网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富人由于生活压力或是种种因素,自杀率要高于普通人。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幸福并不等于收入。但同样地,互联网上有数据调查显示,当下“90后”因为工作、收入、房贷、车贷等压力,感觉生活并不幸福。甚至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报复社会的现象增多,给社会不稳定带来了较大的威胁。从国家性质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但是结合哥伦比亚大学的《2013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来看,中国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位列第93位,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从这一数据信息来看,居民整体幸福感与经济发展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同时,结合世界价值观调查的一份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感觉到幸福的比重占总调查比重的76.1%。

1 中国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因素主要是指人自身对幸福感的看法,可能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等影响,从而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使人对幸福感有着独特的认知。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收入不平等等相关经济学角度,对幸福感进行分析。从收入不平等方面来看,当收入贫富差距较大,容易给低收入群体造成心理不平衡的问题,从而降低人们心中的幸福感。像是国企中存在的同工不同薪问题,使“正式工”和“合同工”收入有着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合同工”心理不平衡,从而使其幸福感降低。

攀比心理在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当中,使居民不单单关注于自身的收入,也对他人收入予以关注。当发现自身收入高于他人,或是高于一般水平时,人们的幸福感会有所增加;
反之,收入若是在群体范围内处于较低的水平,或是保持整体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会使幸福感降低。

1.2 客观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从当下人们生活情况来看,“90后”买房、买车普遍采取了贷款的方式,这就会产生一定的负债。负债的存在,可能给90后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势必会对幸福感产生影响。资产、负债对微观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微观经济行为也会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影响,最为直接的体现则是消费。家庭财富值当中,若是负债较多,就会降低消费,从而影响到幸福感。再者,经济学中涉及借贷问题,利用借贷进行平滑消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借贷平滑消费主要解决了消费者由于资金压力而无力消费的现象,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但是借贷会增加负债,受到资金流动性的束缚,会降低幸福感。

2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幸福感研究

2.1 数据来源

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幸福感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来自于家庭金融调查中心,数据信息统计时间为2015年年末。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统计的数据采取了分层、三阶段、规模度量成比例的现代抽样技术,并利用CAPI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记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数据,包括了对全国范围内20个省市地区进行了访问,调查范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内蒙古、地区,调查的总数为28140户家庭。数据信息包括了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两个方面内容。

2.2 数据涉及关键问题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获取的相关数据信息,主要从资a和负债角度出发,对家庭幸福感信息进行了调查。资产、负债主要以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房产、车产、房贷、车贷等资产信息为主,注重贴合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上表就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与家庭幸福感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这一结果来看,资产升值后,由不幸福转变为幸福的比例为18.9%,对比资产贬值由幸福―不幸福的21.3%来看,差距在2.4个百分点左右,从幸福感变化情况来看,资产升值的不变比例高于资产贬值的不变比例,约为3.5个百分点。从这一数据调查结果来看,资产贬值使人们更加厌恶,并且对人们的幸福感影响较大。从负债的情况来看,负债增加后,不幸福到幸福转变的比例为14.7%,幸福到不幸福的比例为24.4%;
负债减少后,不幸福到幸福转变的比例为15.1%,幸福到不幸福的转变比例为18.0%。对比不变的情况来看,负债减少的比例为66.9%,负债增加不变的比例为60.9%,从这一情况来看,负债减少对于幸福感增加有着较大的作用。

2.3 数据分析

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问题分析过程中,结合绝对资产、负债规模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利用幸福感函数公式,设置相应的参数信息,能够对资产、负债对幸福感的边际影响进行较好的把握。其函数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当中,β1、β2表示了资产、负债对幸福感的边际影响,其中公式中涉及的i表示为个体的维度,j反映出了时间维度。Xij则体现出了控制变量的总量,主要以家庭总收入、受访者的健康情况等信息为主。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收入边际影响为0.013,资产、负债的变化可能对收入估计产生一定的偏差。在其他结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规模增加1倍,幸福感的提升概率为0.018;
资产负债规模增加1倍,幸福感下降几率为0.005。对比这一结果来看,资产规模变化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负债对幸福感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2.4 相对资产和负债规模的影响

相对资产和负债规模的影响,主要从攀比效应角度考虑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资产、负债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往往会将自身的收入情况、资产情况、负债情况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这会给自身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A的工资收入较高,资产规模较大,负债相对较少;
而B的工资收入较低,资产规模较小,负债较高。A和B在对比过程中,A的幸福感会更高一些。B与A对比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财富值较低,就容易产生一种悲观情绪,对B的幸福感产生不利的影响。攀比效应在幸福感问题分析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攀比效应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结合计算机软件计算,相对收入提高1倍的情况下,幸福感提升概率为0.065左右。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相对较小,并未呈现显著性。从这一情况来看,当不存在攀比效应的情况下,人们收入水平高低主要与自身的需求有关,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幸福感有所提升。

2.5 负债对健康的影响

经济收入决定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经济收入与人们的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关键性。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会相对较高,但是负债情况下,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是分析负债对幸福感影响的一个关键要素。考虑到健康与幸福感之间的密切关系,负债如何影响健康,成为“幸福=收入”问题研究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内容。一般来说,由于受到负债的影响,人们更希望结束负债。这样一来,在日常生活当中,会考虑如何节约开支,尽快地还清负债。偿债可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压力,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另外,在偿债压力的影响下,一些人会选择降低生活品质或是开支,提升自身的偿债能力。这样一来,在生活当中,偿债压力较小或是无偿债压力的人会选择进行身体体验,对影响健康的问题进行解决。而偿债压力较大的人,可能在这一方面节省开支,从而导致自身的健康问题无法被有效关注,进而影响到了身体健康。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资产规模的扩大,满足了人们对消费品的有效配置,从而提升了幸福感。而负债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健康受到负债影响,进而降低了幸福感。幸福感与收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收入并非对幸福感有着绝对的影响,“收入=幸福”这一理论并不成立。收入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主要在于是否满足了人们对生活消费品的有效配给,当这一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的幸福感会有所提升。在进行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规模增加对幸福感的影响不足1%,这表明资产规模扩大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并非是显著的。

3.2 建议

(1)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产的“示范效应”对于提升幸福感有着较大的帮助,但“攀比效应”对幸福感提升有着一定的危害。如何提升“示范效”降低“攀比效应”,成为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2)在应对负债问题时,需要对负债的不利影响进行消除,从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居民的教育程度,能够对经济、金融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能够对负债问题予以理性的认知,从而发挥负债平滑消费的功能和作用,满足人们对消费品的有效配置,以达到提升幸福感的目标。

(3)幸福感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政策支持。例如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负债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和看病需求,对于提升居民幸福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惠雄.经济社会发展与国民幸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黄有光.福祉经济学:一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3]傅红春,等.满足与幸福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