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可以亲临《开学第一课》的演播现场,全程观看和分享这精彩的一课。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泡泡采风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看了长城、故宫,还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神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梦我梦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梦我的梦论文范文第1篇
(一)
《我的中国梦》
我们都会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可以亲临《开学第一课》的演播现场,全程观看和分享这精彩的一课。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泡泡采风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看了长城、故宫,还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神圣的升国旗仪式,之后还参观了两所名校——清华和北大。最让人惊喜的是在老师的努力下,我们所有的学员都有幸参加了《开学第一课》的录制。晚上七点多钟,大家一到达录制现场——长城脚下时,旅途的疲惫立刻被心中的喜悦所取代。当接到可以登台的消息时,激动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节目的第一个环节是小朋友一起进行诗朗诵——《我的梦,中国梦》。
接着就是功夫皇帝李连杰登台和我们畅聊了他自己的梦想,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功夫。
随后一个蒙古女孩完玛草上台了,她和她的姐妹们一起为我们展示了蒙古舞蹈,完玛草很喜欢唱歌和跳舞,所以她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将自己的歌声和舞蹈展示给所有的人,在日复一日的汗水浇灌下,她的梦想起步了,迎接她的一定会是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接着两个失去胳膊的哥哥上台了,“要不就去死,要不就坚强的活下去”,带着这样的信念,其中一个哥哥努力练习用脚写字,最后考上了中山大学,另一个哥哥则用脚实现了自己钢琴家的梦想。看着他们来之不易的成功,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不禁涌了出来。
在视频中我还看见了舟曲的一所学校在泥石流中瞬间崩塌,看到了灾区幸存的人们眼里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我忽然明白生命真的很脆弱,所以更加值得去珍惜。
最后在章子怡阿姨祝福舟曲的话语中,我感悟到,人生要有梦想,生命很短暂,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自己的梦想。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精彩演绎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二)
《我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照亮光芒;梦想,可以让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梦想,可以让我们有目标,有追求······真正有梦想的人,会不懈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开学第一课》,受益匪浅。
梦想,是一个人的,理想是大家的。今天《开学第一课》就是谈自己的梦想。《在开学第一课》中,有许多让我们我们敬佩的人物:有生活在大草原,极渴望当一名舞蹈家的完玛草;有双臂残疾,但没有放弃的杨孟衡和刘伟;在试飞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但又一一解决的飞行员——李中华。他们种种的人生故事,都令我佩服不已。在这些人当中,令我最难忘的是杨孟衡和刘伟。
刘伟和杨孟衡都是因为电击而失去双臂的。但他们没有向失败低头,他们振作起来,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刘伟小时候有很多梦想,但他听到过钢琴的声音,就决定学钢琴。刘伟用自己的脚每天练钢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刘伟能弹出优美的歌曲,但没有人知道,刘伟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杨孟衡迷上了体育,但事实是残酷的,杨孟衡进不了残奥会。从此,杨孟衡失去了信心。但经过父亲的一番话后,杨孟衡心中又点亮了新的梦想——考上一所好大学,他努力学习,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他们的人。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个用自己的歌声卖艺赚钱的人。我很敬佩他,因为他不是坐着让别人施舍,而是靠自己的才艺去赚钱。我觉得他的梦想是唱好每一首歌,尽管这个梦想很简单,但完成这个梦想是多么艰难的呀!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钢琴教师。起初我只是觉得钢琴很好玩,很有趣。但后来钢琴慢慢地融入我的生活。于是,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心中也燃烧了人生的梦想——当一名钢琴教师。刚开始,一路顺风,可渐渐地,路边的坎坷不平,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手的姿势不正确。五线谱看不懂,左右手很难配合······渐渐地,我对自己没有了信心,今天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对自己又充满了信心。人家是残疾的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何况我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为什么我连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不了呢_从此,我迈着进步的脚步,向自己的梦想前进!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人生,需要梦想,但梦想要通过不懈努力才会实现。成功离不开泪水和汗水,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会有无数的失败和困难。我们要向困难挑战,努力的去克服它。有一句话说:摔倒了一百次,就要站起来一百零一次!尽管梦想之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尽管会在当中摔倒无数次,但我们也要无数次站起来。所以,让我们一起为梦想而进步,为梦想而变得更坚强吧!
(三)
《我的中国梦》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梦想是灯,引我们走向成功!
梦想是一个人一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勇气和毅力!今天我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开学第一课”,而今年的主题就是“我的梦,中国梦”。
梦想可大可小,但如果梦想太大,总想一步登天,这就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幻想。梦想可以为自己,可以为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我们不能说为自己就是自私,但如果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的利益和他人的幸福,这就是自私、无知的表现了。李连杰叔叔的梦想是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这是为国家,是伟大的;马云叔叔的梦想就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这是为他人,是无私的。
今天还有一位残疾人到场,他就是杨孟衡哥哥。他自幼截肢,可凭着不懈的努力,如今不但可以自理,而且在学习、体育方面也是好手。然而在他成功的背后,是汗水,是挫折。杨孟衡哥哥曾参加过国家队的选拔,但因为不够优秀,最终落选了。在被失败阴影笼罩的日子里他一度萎靡不振,但是最终他还是战胜了失败,努力学习,并最终考取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一个残疾人的意志尚能如此坚定,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健全的人呢_
中国梦我的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梦 高校思政教育
[作者简介]邓喜英(1976- ),女,湖南攸县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湖南 衡阳 42100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68-02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时代最强音。嗣后,他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就“中国梦”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了系统阐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在“中国梦”语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一代新人,是我们探索的新命题。
一、“中国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视角
2013年5月4日,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寄语广大青年要成为一个“理想信念坚定,本领过硬,勇于创新创造,艰苦奋斗,高尚品格”的时代新人,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这在某种意义上,为高校育人才提出了新的德育目标与要求。
1.新的教育着力点。在描绘伟大“中国梦”教育中牵引出“民族梦”“时代梦”等诸多下位梦想目标以帮助大学生绘制“个人梦”。
同志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马克思主义也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车轮是靠将每个人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而推动的。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自己的梦想。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以民族魂和“中国梦”为着力点,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中国梦”教育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和扎实进头脑,为每个大学生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增强其为实现“中国梦”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梦、青和“中国梦”自觉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合起来,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让更多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大学生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正能量。
2.新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实现伟大“中国梦”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诚如同志所说那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这个“绘梦”“追梦”“践梦”的历史进程中,先进的中国仁人志士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
建立起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科学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的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所有这些,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路径选择、制度保障、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这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帮助大学生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个人的梦融入“中国梦”当中去,把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的力量当中去,把实现个人梦的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当中去。
3.新的德育目标系。在践行伟大“中国梦”教育中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具有“信念、担当、创新、德行”人格品质的新公民。
同志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换言之,广大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而培育具有什么样人格品质从而能承载实现“中国梦”历史使命的生力军,无疑就成了高校德育的目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命题。对此,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支生力军的每位个体应是一个具有“理想信念坚定,本领过硬,勇于创新创造,艰苦奋斗,品格高尚”的时代新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把“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梦、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路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能力,为践行“中国梦”培养一批批有坚定理想信念,有担当,敢于创造、敢于突破,有爱国心、公德心和人文情怀等道德特质的社会新公民。这就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应承担的价值目标和历史使命。正如有人曾经讲过那样:“一个好的教育必须教会学生你可以有梦想,梦想所需要的素质、品质和所需要付出的坚持和承受的担当,这才是好的教育。”
二、“中国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思想,不仅仅是描绘了这幅宏伟蓝图的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更重要的是,系统地阐释了实现这一蓝图的总体布局与实现路径等内容。因而,探索如何将“中国梦”教育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和扎实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对此,笔者做初步探讨,权作抛砖引玉。
1.变革传统教育方式,注重“个人梦”与“中国梦”的互动探讨。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基本上是以“说教”方式开展,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理论,学生则被动地成为接收理论知识的“容器”。倘若“中国梦”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沿用这一“知”与“行”相脱节的教育方式,毋庸置疑,这不仅不会使“中国梦”思想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相反,仍会使教育主体与客体落入“同床异梦”困境的窠臼之中。学生们会认为实现“中国梦”事不关己。事实上,“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是一种休戚相关的内在联系,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契合“中国梦”与“个人梦”,转变教育方式,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最美中国”“放飞梦想・励志青春”等主题,开展诸如学术研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文艺展演、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以及社会实践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思考、研讨、辩论与实践,使其真正体认到“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的道理;
真正认识到“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总体布局与实现路径等,并付之于行动,在自己的实践中放飞个人梦想。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注重“中国梦”与“民族魂”的双层挖掘。“中国梦”和“民族魂”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先后建立起来的两大精神动力。“民族魂”的实质就是精神品格问题,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它体现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
而“中国梦”的实质是理想信念问题,它是“富强之梦”“民主之梦”“文明之梦”,更是“复兴之梦”。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附。我们在“中国梦”实现道路进程中产生了实现梦想的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又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为此,如何在叙述先进的中国仁人志士的“绘梦”憧憬史、“追梦”抗争史、“践梦”奋斗史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深入探究其中的“民族魂”,以此武装大学生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解决的教学命题。要真正将“中国梦”和“民族魂”内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无疑就要变革以往“教师学生”单向传递式的教学法,实行“交互”式教法。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就指出:“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可以各种各样,但其本质是必须有双边、双向乃至多向沟通,没有沟通就无所谓教育影响,也不会发生教与学的转化。”
因此,“中国梦”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学术探究,或者分组讨论,或者现场观摩等诸多形式,既要探究先辈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孜孜追求的理想信念,又要探究他们在追寻“中国梦”道路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据此,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使其坚定“中国梦”是国家强盛梦、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和个人梦的汇聚与结合,是国家、民族、个人三重价值维度的有机统一体。
3.搭建多种载体平台,注重“中国梦”多层面多维度的宣传教育。刘云山同志指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和载体,不断推进“中国梦”教育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引导学生读懂“中国梦”、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具体实施包括: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结合学生专业和特点,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梦”教育,引导学生读懂“中国梦”,并找到自己与中国梦的共鸣点,引导学生自觉为实现“中国梦”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二要以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为载体,扎实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可以通过海报、简报、橱窗等,图文并茂、翔实地解读“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历史文化基础、意义和实现路径;
可以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博客、QQ群等媒介开展“中国梦”的学习讨论,建立“中国梦”网上论坛,深化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
可以开展诸如“中国梦・青・我的梦”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大胆筑梦,自觉把个人梦、青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洪流之中。三要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如三下乡、中国农村变化社会调查、中国环境状况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中国的成就和瓶颈,感悟“中国梦”是强国梦、民族梦,人民梦、是每一个人的梦,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长才干,成为“中国梦”的忠诚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黄启红.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中国梦教育的三个结合[J].高教论坛,2013(7).
[2]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
08.
[3]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3(9).
[4]蒙秋明.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2013(7).
[5]秦记洪.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3(6).
[6]史为磊.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3(4).
中国梦我的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梦;
高校;
路径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同时,社会矛盾突出、时有发生,伴随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冲突加剧、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社会上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我国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同志认为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不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概念,而且是一个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用中国梦凝聚中华民族集体意志和力量、指导和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用中国梦理论武装高校学生,激发大学生奋斗热情、引导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建功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现实,从理论学习、氛围营造、建立机制、创新形式、塑造典型等方面探索中国梦在高校学生党团活动中的实践路径。
二、中国梦在高校学生党团活动中的实践路径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
1.学习中国梦理论,要努力学习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努力学习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学习中国梦理论,就要组织学生党员和团员认真学习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中华民族从备受西方列强侵略到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要认真学习建国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要认真学习中国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
2.学习中国梦理论,要努力把理论学习和现实结合起来。当前,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现在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突出、时有发生,伴随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冲突加剧、我国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学习中国梦理论,要把网络上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社会话题引入党团教育活动中,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增强中国梦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学习中国梦理论,要教育广大学生党员和团员既要看到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看到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努力学习中国梦,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营造校园氛围
1.在党团活动中,营造中国梦宣传教育和学习的良好校园氛围。高校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环境氛围非常重要,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高校学生身在其中,能够耳濡目染受到先进文化和理论的熏陶,中国梦理论的学习同样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学习中国梦理论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因此,高校学生党组织和团组织要根据开展党团活动的情况,通过条幅、标语、宣传栏、海报等各种方式在校园进行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把党团活动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进行有效链接,在高校校园营造中国梦学习和宣传的良好氛围。
2.在党团活动中,加强网络方式的运用,通过运用网络手段宣传教育,打造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的网络阵地。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党团活动中,要加强对网络的运用,构建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通过微博、论坛、飞信、QQ群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建立和大学生进行交流的网络渠道,通过构建网络交流渠道,协助进行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制作网络视频、撰写网络征文和日志、感悟等各种形式的中国梦理论方面学习。
(三)构建常态机制
1.在党团活动中,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是一项复杂任务,需要通过中国梦理论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保障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构建中国梦理论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求把党团活动的效果和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及学习效果等结合起来,把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及学习效果作为党团活动中学生干部考核、奖励的重要指标,把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及学习效果作为高校党团活动的重要考核指标。
2.在党团活动中,高校应不断促进社会、高校、企业等主体在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协同,发挥社会、企业、高校的协同力量,促进中国梦理论学习的开展。在党团教育活动中,高校应充分发挥社会现有爱国主义等教育基地的作用、运用社会资源进行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学习。高校应协同相关企业网络媒体,通过高校和企业网络媒体对接,主动宣传中国梦理论,在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中国梦理论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
3.在党团活动中,要构建中国梦理论学习的网络平台。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的运用,在党团活动中,搭建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运用网络手段、整合网络资源、搭建信息化时代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的网络平台。
(四)促进形式创新
1.在党团活动中,要积极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积极运用网络手段开展中国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宣传,通过微博、论坛、飞信、QQ群等方式加强和大学生交流,促进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党团活动的形式,推进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通过举办各种中国梦理论讲座、论坛、晚会、征文、视频大赛、演讲、朗诵、等形式,提高广大学生党员和团员在中国梦理论方面的学习效果。
2.在党团活动中,打造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的专门学生组织,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组建中国梦研究协会。高校中国梦研究协会可以作为党团组织指导下的高校研究型社团,通过组织中国梦理论方面活动和研究,扩大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在高校扩大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成果。
3.在党团活动中,设立中国梦宣传日活动。高校学生党团组织根据党团活动的需要,立足于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团员中国梦理论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可以根据高校情况,设立中国梦宣传日,通过中国梦宣传日活动,协调高校各部门各单位力量、整合高校党团活动资源、集中展示高校党团中国梦理论教育活动成果,推动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学习。
(五)塑造优秀典型
1.在党团活动中,提升高校学生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水平,树立大学生优秀典型,表彰先进,在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方面营造学习优秀典型的良好氛围。在党团活动中树立大学生优秀典型,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是在党团活动中单独设立中国梦理论学习方面的奖励项目;
二是独立开展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党团活动。
2. 在党团活动中,为扩大中国梦理论优秀典型的示范和宣传效果,加强优秀典型的正向引导功效,需要在优秀典型的塑造过程中引入公开选拔机制。中国梦理论学习公开选拔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中国梦理论学习优秀典型的产生方式上采用民主参与的形式,扩大广大学生的参与;
(2)中国梦理论学习优秀典型候选人要通过公开竞选、公开竞答等方式产生,通过公开竞选和竞答,扩大广大学生对优秀典型候选人的了解;
(3)中国梦理论学习典型可以采取网络投票方式,根据网络投票结果,最终确定候选人;
(4)中国梦理论学习优秀典型获奖学生要进行网络公示,同时在网络上进行宣传报道。
三、小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用中国梦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激励大学生为实践中国梦而努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在党团活动中探索中国梦理论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崭新课题。本文聚焦于中国梦在高校学生党团活动中的实践路径,致力于构建理论学习、氛围营造、建立机制、创新形式、塑造典型等五位一体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曹培庚.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2(2)
中国梦我的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3年3月17日,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此为开端,国内学术界掀起一股研究“中国梦”的热潮。通过大量学者的研究,不难发现,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上仍然坚守着马克思主义道路,并且将我国的实际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全。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以来同志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在同志所提出的理论中,中国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顺应时展趋势、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产物。中国梦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指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能够在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兼顾精神世界的发展和充实,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大国;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历史上先进的思想、技术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昌盛的文化,使中华文明长期居于人类世界文明的顶峰。但是,伴随着鸦片战争、等事件,中华民族的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的民族精神受到冲击,在此时提出民族复兴对于激发中华儿女的责任感、使命感非常有帮助,能够促使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中国梦继承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学观念,在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上,以人民的幸福为导向。人民幸福的梦想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内涵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
二、中国梦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
(一)中国梦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梦是同志在综合考量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经过反复的考察、分析后提出的。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遵从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志一直以来都非常赞同想要认识和了解当今世界,把握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研究,当今世界大环境正处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即资本主义的时代,中国要在此时发展社会主义,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在实现和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路线,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中国梦这一科学理念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因此中国梦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中国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党的十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24字与中国梦关系密切,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中包含了众多对于国家、社会、个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念等,都融合于党的十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中,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之所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让我国人民在这样一种积极、正面的思想指导下,能够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又是在充分考察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理论。从微观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与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在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要积极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观念不谋而合。所以,24字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将我国优良的传统融入其中,从而提出的包括国家、社会、民族、个人的价值观念。这种融合正是中国现展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种体现,也是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一个成果。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的有机统一
在全球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想要获得好的发展,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情况形成清晰的认识。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学习会上,同志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这个最大实际。”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正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我国最大、最实际的国情。在此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理论。实现中国梦需要做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团结全国各民族力量,共同为之奋斗。
我国一直以来都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国梦理论依旧如此。中国梦理论不仅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更是将我国的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融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性作用,结合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将这三方面进行整合,形成了中国梦理论,也使中国梦成为可行、可实现的发展目标。将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民族、中国与世界统一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造福世界,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升华注入了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程美东,张学成. 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2:58-65.
[2]史为磊. 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2013,04:12-22.
[3]李君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01:5-17.
[4]汪信砚.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3:81-90.
中国梦我的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梦;
人民梦;
本质属性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48-02
一、“中国梦”是实现人民梦的前提条件
“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动力的源泉。“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梦想,梦想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这个伟大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每个中国人民的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今天,我们要把56个民族、13多亿人紧紧凝聚在一起,仍然必须坚守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论我们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梦想总能给人以前进的力量,“中国梦”具有伟大的力量,这就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付出的牺牲世所罕见,但“中国梦”在无数仁人志士心里从未泯灭过。“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不断前行的脚步。1840年,紧闭的中国国门被帝国主义的铁蹄一脚踢开,这一脚碾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上国”之迷梦,国家的梦破了,民族的梦碎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之梦也不复存在了。新中国的成立,终于使“强国梦”有了实现的坚实基础,使个体梦想找到了归属和依托。历史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个体之梦才有成真的可能,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是给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最好经验教训。
二、一个个人民梦汇聚成中国梦
“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是13亿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第一性的,必须承认在物质范畴中,人是第一性的,人的能动性是首要的。没有人,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就没有社会历史的发展,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整个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史,不但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主体,更是以人为最终目的。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唯物史观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把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这都将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从现实上来说,人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缔造者。“大河没水小河干”阐明的是命运共同体逻辑;
“小河有水大河满”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他在将近25分钟的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梦汇聚而成。人民的梦想或许没有很大,只不过是关乎自身利益的奔向更加美好生活发展的心愿。小小的梦想可以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平等的机会……小小的梦想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更需要自己的奋发努力。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融为一体,个人就会拥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广阔空间。将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梦现实的各项事业,每个人的自身价值就会得到更好的实现。叔本华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最后,从中华民族的梦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的辩证关系上来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梦。但同时,中国梦又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梦是人民梦实现的前提条件和根基,人民梦的实现是中国梦实现的动力源泉。
三、中国梦与人民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更加精彩,有梦想的国家注定更加强大,有梦想的民族注定更有魅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泰民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再大的国家梦,也离不开个体的绵薄之力。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并把它解释为三种“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真与进步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告诉我们:在中国,无论你是哪个阶层、什么职业,无论你的起点多低,你的人生都有出彩、成功的机会,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我们拥有平等的机会,祖国会为我们创造条件,创造让我们去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实现愿望。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梦想成真的时刻。
有句歌词唱的好,“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什么样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坚定的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英梅,王晋京.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M].研究出版社.
[2]杨超.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M].研究出版社.
[3]徐辉.中国梦.学习辅导百问[M].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