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陆矿安全总结【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7 16:1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1.1微量元素特征差异大梁子铅锌矿的赋矿围岩为龙王庙组砂页岩.天宝山铅锌矿的围岩为白果湾组砂岩、泥岩、炭质页岩.矿区岩浆活动较弱,辉绿岩侵入为铅锌成矿提供热能和部分矿质.矿床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分析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矿安全总结【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陆矿安全总结【五篇】

陆矿安全总结范文第1篇

1天宝山和大梁子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差异

1.1微量元素特征差异大梁子铅锌矿的赋矿围岩为龙王庙组砂页岩.天宝山铅锌矿的围岩为白果湾组砂岩、泥岩、炭质页岩.矿区岩浆活动较弱,辉绿岩侵入为铅锌成矿提供热能和部分矿质.矿床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表1),天宝山矿床块状矿石和大梁子矿床矿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Ni/Co或Co/Ni比值,并与辉绿岩的比值接近.但天宝山矿床的黄铁矿型矿石和角砾状矿石与块状矿石及大梁子矿床矿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黄铁矿型矿石贫Co,显示与龙王庙组砂页岩和白果湾组存在亲缘性.角砾状矿石贫Ni,与矿区地层及脉岩的微量元素组成很难比对,这可能与角砾状矿石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有关.单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1)显示,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差异明显.就Co、Ni含量及Ni/Co比值而论,在闪锌矿中,大梁子矿床的对应值均较天宝山矿床高;
在方铅矿中,大梁子矿床虽Co、Ni含量低于天宝山矿床,但Ni/Co值为天宝山矿床的2倍左右;
在黄铁矿中,两矿床Co含量相当,但大梁子矿床Ni含量和Ni/Co值是天宝山矿床的3倍左右.总体而言,就Ni、Co元素的分异看,大梁子矿床成矿热液中相对富Ni贫Co.在热液状态下,Co、Ni、Zn、Pb均以络合物形式存在,其不稳定系数递减,Co、Ni的分异状况在一定程度反映成矿溶液的演化.天宝山矿床闪锌矿、方铅矿的Ni/Co比值接近,显示和酸性岩浆衍生物有某种联系;
大梁子矿床闪锌矿的Ni/Co比与天宝山矿床接近,而2个矿床方铅矿的Ni/Co比值相差两倍多,似乎说明,大梁子矿床形成闪锌矿时矿液的性质与天宝山矿床形成闪锌矿与方铅矿时的热液性质相似,而形成方铅矿时的矿液性质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个矿床闪锌矿中Co、Ni含量接近,而方铅矿中Co、Ni含量相差甚远似乎佐证了这一看法.2个矿床黄铁矿Ni/Co比表面上合乎上述矿液演化趋势,但就其中Co、Ni含量而论,天宝山矿床的黄铁矿明显富Co,而大梁子矿床Co、Ni并无明显分异,似乎说明形成黄铁矿的溶液与形成闪锌矿和方铅矿的溶液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同时,由于黄铁矿形成的条件要比形成闪锌矿、方铅矿(尤其是闪锌矿)的条件宽泛得多,上述结果还可能受到黄铁矿多期性的影响.2个矿床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的微量元素含量(表1)显示,4个稀散元素在2个矿床间存在明显差异.大梁子矿床的Cd、In、Ga含量比天宝山矿床相应元素高近一倍,而Ge则偏低;
除Ga外,其他元素均介于碳酸盐岩沉积改造矿床与碳酸盐岩中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之间,似乎暗示上述2个矿床成因上也介于其间,即有岩浆的成分介入.Ga、Ge、In、Cd、均倾向于在酸性岩浆的热液中富集,其富集度与氧分压密切相关,富集于低氧或不强的氧化环境,在碱性环境中很难迁移[19-22],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形成这些稀散元素的富集,不可能是溶液自容矿地层萃取那么简单,应有深源物质的加入.上述元素在天宝山、大梁子矿床中的富集,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样性.综上所述,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存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既显示它们具有多期成矿,成矿溶液有多期演化,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等特征,又反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天宝山矿床成矿物质有更多岩浆源成分,大梁子矿床在后期可能有源于地层的低温热液混入.

1.2稀土元素特征差异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的稀土矿床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配分曲线均为右倾型(图2),具有程度不同的Pr、Tb、Tm正异常.但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大梁子矿床矿石的∑REE=6.934×10-6,天宝山矿床矿石的∑REE=12.420×10-6~22.349×10-6,后者约为前者的2~3倍;
大梁子矿床具有很明显的富铕异常,天宝山矿床富铕异常十分微弱.2个矿床的围岩的稀土元素总量均较矿石高得多,配分曲线显示内部分异强度也明显较弱(图3),但2个矿床的近矿围岩样品(天宝山:Bp95;
大梁子:PDL-2)的配分曲线则和矿床的矿石样品的分异趋势呈趋同态势(图2).2个矿床的稀土配分曲线的分异很难用萃取溶液的特征加以解释.如,富铕异常解释为还原环境所致,则无法回答Tm的正异常;
又如,Pr、Tb的正异常解释为氧化所致,则难以回答负铕异常和正Tm异常的同时存在.同时,碳酸盐岩中溶液至少不可能长期保持酸性,而REE为弱碱性,在碱性溶液中将被活化,如此,作为容矿的碳酸盐围岩中的REE应大量转入成矿溶液才对,然而,2个矿床矿石的REE均低于围岩,而不是相反.既然不能从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来解释上述现象,那么最可能的答案就是成矿溶液是外来的,即是深部的.矿床矿体的宏观筒柱状产状支持这种判断.而2个矿床的差异既可能是源区的差异所致,也可能是矿液运移的路径的差异所致.

1.3硫同位素差异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前人作过大量研究,但以硫、铅同位素最为系统.硫同位素样品分别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图4).其中,黄铁矿的δ34S(‰)值较分散,这是因为黄铁矿形成的条件非常宽泛,可能在不同时期形成于不同环境,对成矿的硫源指示意义不强,故不宜在讨论成矿物源时引用.除去黄铁矿的分析值,2个矿床硫同位素的共同特征是,方铅矿的δ34S(‰)总体比闪锌矿的δ34S(‰)小,似反映了成矿溶液的演化.2个矿床矿物的生成顺序研究[23]发现,闪锌矿比方铅矿晶出范围宽的结论,佐证了上述判断.从图4可见,2个矿床的硫同位素特征的差异十分明显.天宝山矿床(30件)δ34S(‰)=-2.20~+7.50,平均为3.20.其中闪锌矿(18件)δ34S(‰)=3.89~7.50,平均为4.60;
方铅矿(12件)δ34S(‰)=-2.20~+3.40,平均为1.06.大梁子矿床(28件)δ34S(‰)=7.56~14.99,平均为11.60.其中闪锌矿(18件)δ34S(‰)=9.86~14.99,平均为12.70;
方铅矿(10件)δ34S(‰)=6.72~11.10,平均为9.70.两个矿床的δ34S(‰)值具有首尾相接特征,总平均值相差8.40,闪锌矿的δ34S(‰)平均值相差8.10,方铅矿的δ34S(‰)平均值相差8.64.2个矿床各自的δ34S(‰)变化范围均不大.天宝山为9.90,其中,闪锌矿为3.61,方铅矿为5.60.大梁子为7.33,其中,闪锌矿为5.16,方铅矿为4.38.硫同位素的这种变化特征,与δ34S变化范围宽泛的石油、煤、沉积硫化物[19,24]明显不同,与火成岩或火山成因硫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如果考虑成矿热液的供给时段性,其前锋和尾流受到环境的影响将大于中间时段的流体.结合矿物的生成顺序,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特征更能代表成矿流体的硫同位素特点.这样,2个矿床的硫同位素特点,与火成硫完全吻合.上述表明,2个矿床的硫同位素特征有差异,但均应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深源硫.

1.4铅同位素特征差异不同的研究者先后分析了39件同位素样品,其中天宝山20件(闪锌矿5件,方铅矿14件,黄铜矿1件),大梁子19件(闪锌矿5件,方铅矿14件),均为普通铅.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解(图5)上,2个矿床的铅都具有多储库特征,但差异也较明显:上部地壳储库,大梁子矿床投点较多;
下部地壳储库,天宝山投点稍多.造山带储库,大梁子矿床投点占主体.地幔储库,只有大梁子矿床的一个投点.在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及其与地球各构造圈各种岩石相互关系的γ-β图解[27](图6)上,2个矿床的差异十分明显.天宝山矿床的投点主体集中于造山带,极个别落在中深变质作用区.大梁子矿床的投点,主体落在上地壳与地幔混合俯冲带区,少数投点落在地幔源区和深变质下地壳区.铅同位素的特征参数μ值亦常用来判断铅源区.经计算,天宝山矿床平均μ=9.73,大梁子矿床平均μ=9.62,两者均介于造山带μ(10.80)与地幔μ(8.92)之间,但大梁子矿床平均μ值偏小,显示稍强的地幔铅特征.单阶段铅模式年龄,过去多用来说明成矿的年代,后来的研究发现,铅模式年龄其实反映的是铅源区的年龄.天宝山矿床的铅模式年龄为193~774Ma,大梁子矿床的铅模式年龄为91~597Ma,反映它们在铅源区时代上也存在差异.上述铅同位素的特征表明,2个矿床成矿溶液的铅具有深、浅源多源复成特征.天宝山矿床具有浓郁的造山带源区特征,与大梁子矿床差异明显.2个矿床铅源区年龄跨度都比较大,均大于500Ma(天宝山为581Ma,大梁子为506Ma);
天宝山矿床铅源区年龄较大梁子矿床老100Ma(上限为177Ma,下限为102Ma),显示两者铅源区的时代也存在明显差异.2个矿床铅源区的年龄都达燕山期,说明其成矿可能在晚燕山—喜马拉雅期.

2双会地区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发现

在中—新元古代,扬子大陆西部为龙门山-安宁河洋的被动陆缘,在此被动陆缘上存在与龙门山-安宁河洋近于垂直的以会理-东川拗拉槽为代表的拗拉槽裂谷系(见图1).会理-东川拗拉槽北界为天宝山-巧家断裂带,南界为宝台厂-九龙断裂,自洋向东伸入扬子陆内数百千米,并可能延伸至水城一带.拗拉槽的发育始于中元古代长城纪河口期,止于新元古代晋宁期,经历了始晋宁(河口期)火山地堑阶段早晋宁(东川期)火山地堑向岩石圈挠曲拗陷过渡阶段中晋宁(会理期)岩石圈拗陷阶段晚晋宁(天宝山期)撞击-封闭阶段.在拗拉槽发育过程中,沿拗拉槽延伸方向,自洋向陆,地壳类型由近大洋一带的洋壳—准洋壳型陆壳型变化,沉积组合由活动型次活动型稳定型变化(在纵向上也有类似变化).晚晋宁(新元古代天宝山期)龙门山-安宁河洋的关闭,导致扬子西部广泛的地体增生、碰撞造山作用,沿拗拉槽轴部发育撞击性岩浆活动,扬子大陆迅速扩大,进入显生宙演化阶段.在显生宙,扬子大陆西部经历古生代被动陆缘裂谷系和晚古生代—中生代陆内裂谷两个阶段的演化.在古生代,双会地区作为昆明-宜良陆架裂陷的一个凹陷中心,堆积了厚度巨大的冰碛磨拉石建造(南沱组)、细屑岩-碳酸盐岩建造(陡山沱组)和镁硅质碳酸盐岩建造(灯影组)、页岩建造(梅树村组、筇竹寺组).中寒武世后,随着昆明-宜良陆架裂陷萎缩,于晚奥陶世后隆升为陆.中志留世后,裂陷作用主要沿小江断裂带及其以东地区发育,会东地区受到较强影响.晚古生代—中生代,以晚二叠世裂前峨眉玄武岩喷发为标志的陆内裂谷活动,遍及整个扬子西南部,双会地区受到了较强影响,近南北向的断块活动强烈,导致部分地区上叠了中生代陆内裂谷层系.新生代,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及其后的持续作用,诱发了西南地区广泛而强烈的陆内造山活动,双会地区理应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3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的构造含义

双会地区中、晚元古代的拗拉槽演化,造就了天宝山矿床所在的紧邻安宁河一带洋壳—准洋壳型地壳类型和相关的活动型火山-沉积组合以及大梁子矿床所在的远安宁河带的准陆壳型地壳类型及相关的次稳定—稳定型沉积组合.新元古代安宁河洋关闭碰撞,造就了天宝山一带的造山带基底和大梁子一带的亲板(陆)内基底属性.古生代被动陆缘裂谷作用,一方面形成了2个矿床的容矿地层,另一方面使天宝山和大梁子地区基底受到程度不同的裂谷作用改造.晚古生代—中生代陆内裂谷作用,一方面对双会地区基底和盖层进一步改造,在局部形成陆内裂谷层系盖层,另一方面使其深部和浅部得以进一步沟通.其间,印支期末,受三江地区中小洋盆关闭碰撞影响,沿先存断裂(安宁河等)发生沿边叠缩造山[4],使天宝山一带地壳的造山带特征得以加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洋关闭,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及其后的持续作用,使扬子板块的地幔岩石圈沿先存缝合带向青藏岩石圈俯冲,地幔软流圈沿扬子板块岩石圈拆离带上涌侧侵,在双会地区形成近东西向鼻状地幔隆起带.相应地,表壳发生广泛褶皱、断裂和逆冲推覆,相伴深源煌斑岩侵位和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构造-岩浆-成矿热液,实质是构造导入、驱动,含深源岩浆因子,广泛吸纳了路径附近的各种物质成分,富含矿质的复合热液.其具体的物质成分既受到深源岩浆热液的影响,也受到所经路径物质成分的影响.这种复合热液在浅表具有储、蔽条件的构造-岩性空间改造,最终形成工业矿床.综上所述,天宝山、大梁子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的构造含义可表述为: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与陆内俯冲-造山导致的地幔上涌、侧侵有关的构造-岩浆-热液,在构造的驱动下,沿构造通道上侵,在发生过多次造山作用、基底和下部盖层具有明显造山带特征、地壳多次加厚的双会地区西部,形成天宝山矿床.在基底和下部盖层受造山作用影响较弱的双会东部地区,形成大梁子矿床.2个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本质上是由中元古代以来长期地质演化形成的两地的构造地质背景差异决定的,也即,构造-岩浆-热液运移路径所在的物质组成差异决定的.构造-岩浆-成矿热液,使得2个矿床微量元素特征既不同于沉积-改造型,也不同于岩浆热液型.西部造山带特征明显的基底-盖层,一方面使天宝山矿床打上造山带烙印,另一方面加厚的地壳使得构造-岩浆-热液能较充分吸纳路径上的稀土元素,导致天宝山矿床具有比大梁子矿床高的稀土总量,同时,Ni、Co等反应深部信息的元素浓度被稀释.曾经为洋壳—准洋壳的近造山带的基底和盖层中比重较大的火成岩,致使天宝山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更接近火成硫特征.曾经为准陆壳的远造山带基底和盖层中火成岩比例较小,致使大梁子矿床硫同位素向富重硫方向发展.

4结论

陆矿安全总结范文第2篇

1机械化开采法

机械化方法开采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机械化的开采方法能够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的原理是将矿体表层覆盖的岩土层崩落或剥离,而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开采。露天开采的矿产资源大部分于地表上,十分有利于机械化的开采方法,不仅采矿作业的安全系数较高,且相其矿石贫化率低、矿石损失率小、开采成本费用更少。在进行地下矿产资源开采时,若是遇上矿体赋存深度深、厚度小、岩土剥离量大的情况,其经济效益必定会远低于露天开采。近年来,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出,在地下采矿作业中所采用的采矿工艺技术也逐渐向这方面发展,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就是现阶段地下采矿作业中最为常用的采矿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尾矿污染,进一步保护采矿区域的环境。

2特殊采矿法

不同地质、地层的矿产资源,所选用的采矿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应针对情况采取特殊的采矿方法,例如物理化学采矿、海洋采矿等。其中物理化学采矿主要是利用溶浸液溶解出矿体中的有用成分,并将这些有用成分从地下举升道地面,而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提取。物理化学采矿法具有投资小、效益高、工作条件好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即只能适用于铜、铀等金属矿物以及盐、碱、硫等。除了陆地中蕴藏各种矿产资源外,在滨海大陆架上和海洋底同样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由于海洋采矿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工作条件差、危险系数高的特点,因而,海洋采矿法应用极少。这也是目前我国主要在陆地进行开采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未来在海洋中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成为必然趋势,因而作为采矿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切实掌握各种特殊采矿技术吗,才能更好地确保采矿作业安全进行。

3填充法

填充采矿技术是一种人工支护采矿技术,其原理是紧随回采工作面进行推进,同时将填充材料输送给已经采空的区域,从而使得回采作业得到充填体的保护,以此确保采矿的安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填充采矿技术属于新型采矿技术,主要适用于深度较深的矿井,具有适应性强、采矿效率高、开采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为采矿作业人员应切实掌握填充采矿技术的特点和原理,才能确保应用成效的提升。

4结论

陆矿安全总结范文第3篇

建国之初,同志就写下了“开发矿业”,为地质工作指明了道路。长期以来,地质部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在全国掀起几次找矿勘探高潮,取得众多成绩,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使我国的地质工作得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然对矿产资源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地质勘探长期投入不足,以致矿产资源呈现萎缩,使得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处于“等米下锅”或“寅吃卯粮”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尤其严重的是,全国415座大中型金属矿山中,有230座已沦为“资源危机型矿山”,预计到2010年将有227座矿山关闭。应该说,如何使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危急困顿的状态,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方克定同志1正确地指出,“扶危解困路径:开源和节流。”“开源之道一是找矿,二是买矿,三是控源;
节流之道,一是集约开发,二是节约利用,三是循环利用”。我们十分赞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全国上下都励行节约,杜绝浪费,认真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提高效能,以最低的消耗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益。但是,更积极的,也更重要的是开源。要在励行节约的同时,大力发展地质找矿事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为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提供多种矿产资源保证。

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与紧迫性都已显现出来。为此,必须使地质找矿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率下,与时俱进,以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地质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作用,探索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多快好省地发现并开发各种矿产资源。既要立足国内,对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的综合研究,探索各种矿产资源的时空展布规律,以指导找矿勘探;
也要逐步走向世界,至少应尽快开展古亚洲成矿域(东段有我国大兴安岭与俄蒙毗邻地区,西段为新疆与中亚诸邻国)矿产资源的比较地质学研究,以深入学习邻国矿产勘探经验,加深有关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开阔我们找矿勘探的思路,同时也为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依据。

2到何处去找矿?

地质学家根据地表出露的岩石露头、矿点及各种构造现象来推断矿产的赋存情况。地球物理学家在岩石物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地球物理场及其异常来预测矿体的空间位置。地球化学家则根据元素的富集与演化来研究矿产。但是,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必须分层次地来认识其形成演化的历史,进而判断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而在每个层次的研究中都必须进行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综合研究,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地下未知取得比较全面的认识。

如何找矿?到何处去找矿?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应运用现代地球科学理论对矿产资源进行预测研究。当前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数量众多的课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给予解决。在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中,我们必须在现代地球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大力应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各种技术方法,分层次地实现“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根据多年勘探实践经验,“区域约束局部,深层制约浅层”是矿产资源分布的基本规律,即在矿产资源勘探中,要从基础出发,用基础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我们在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第34项工作中,对中国大陆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地磁异常能为断层和岩浆活动提供信息,布格重力异常给出大陆地壳厚度与断层的展布,而地震反射成像则给出地壳中的地层层序、断层的空间位置,地震层析成像则给出岩石层中速度的分布。以此为基础,我们编绘了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历史。

作为宏观研究(比例尺1∶5兆),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图1)可以概括为“三横、两竖、两个三角”2。三横是组成中国大陆诸块体(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之间的结合带,即天山-阴山-燕山、昆仑-秦岭-大别和南岭;
两竖在重力场中表现为密集的梯度带,反映出中国大陆地壳厚度的剧烈变化,它们是贺兰山-龙门山、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
两个三角则是柴达木-祁连山和松藩-甘孜地区,它们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中遭受到强烈的挤压、改造。

“三横、两竖、两个三角”不仅明确地表现出现今中国大地构造的客观格架,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有关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信息,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大陆在地质历史演化中由多个块体拼合的结果。前寒武纪时,在特提斯洋中先后呈现出华北和扬子、南华、塔里木等陆核,并逐渐发育成较稳定的块体。到古生代末期,海水退出,形成古中国大陆,其中稳定的鄂尔多斯和四川具有45公里左右的地壳厚度。中生代期间,贺兰山—龙门山以西有羌塘自南大陆北上,使前面的特提斯关闭,与塔里木碰撞,而后面又出现新一期的特提斯,随后,冈底斯、印度又依次先后来到,形成青藏高原,其地壳厚度增加到60—70公里。侏罗纪时,太平洋板块在四条断层之间作南北向扩张,在新生代之初,太平洋板块扩张方向改变,俯冲于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出现马利亚纳海沟弧盆系,而菲律宾海板块在向欧亚板块聚敛过程中,形成琉球海沟琉球岛弧冲绳海槽,并使中国东部地壳减薄,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的38公里减小到冲绳海槽的18公里。

这样,从中国大陆大地构造宏观格架及其演化历史可以看出,“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也是断裂作用与岩浆活动集中的地带。固体矿产的源岩大多来自地幔,而断裂为地幔岩浆物质向上涌升提供通道。因此,结合带也应是金属矿床赋存的地带。图2是中国大陆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图。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有色金属矿产大多集中分布于“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上。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宏观大地构造格架作为固体矿产勘探的

第一层次,为中观研究提供依据。我们指出,“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是固体矿产分布的地带,而结合带的交汇处,应该具有更有利的矿产前景。

这种宏观矿产资源研究1∶5兆,对于摸清固体矿产家底、指导区域性中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区域约束局部,深层制约浅层”的勘探经验总结,在宏观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各种技术方法,恰当地开展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勘察工作,使第二个层次中观研究1∶50万能够深入地认识区域性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第三个层次微观研究1∶5万对固体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将固体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工作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研究,其比例尺分别为1∶5M,1∶50万与1∶5万,是使基础研究与找矿应用联系起来,基础研究能够为找矿应用提供依据和方法,而找矿应用又能从基础研究出发,使基础研究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述宏观研究的缺点是研究范围局限于中国大陆地区。地学工作应放眼全球,象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那样,探讨全球范围内的地质规律,作为指导理论。上述我们是应用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理论来认识中国大陆的构造与矿产资源,但是在更大范围内来认识中国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可能会提供新的思路。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应给予充分的关注:(1)蒙古、俄罗斯已经发现8个超大型矿床,30多个大型矿床,而相邻的我国境内就只有一些中小型的矿床吗?难道相同矿带上的超大型矿床就是不过国界,还是我们存在着什么问题?(2)新疆周边国家已发现一系列超大型金属矿床,其中仅穆龙套金矿的储量就达4500吨,属超大型。为什么我们在新疆只找到一些小型矿床?此外,对我国西南部与印支半岛,乃至与马来西亚和印尼,开展固体矿产的比较地质学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区域性中观研究来说,根据宏观研究的结果,应选择“三横,两竖,两个三角”交汇的地区进行比例尺1∶50万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探索矿产资源的时空展布规律为矿产勘探提供依据。

现仅以胶东金矿为例。在胶东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表明,金矿床的分布主要与三条北东向断裂带的展布有关,从而可以指导并部署此地区金矿的找矿工作。

在这样认识的指导下,再开展矿山的微观研究(比例尺1∶5万),应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方法探索金矿床的分布与类型,如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按规律性认识,集中目标钻探,不难有新矿床的发现,同时也为解决危机矿山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应该指出,长期以来,胶东金矿主要集中在500米以上的深度范围内。根据上述三个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预测并经钻探证实,在600—1200米的范围内又有新层位的矿床出现(图3)。

这样,在国民经济建设迫切的需求下,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率矿产资源工作,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认识矿产资源形成演化的规律,大力开展普查勘探工作,积极谋求发展。而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应该在地质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作用,“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

应该说明,这个原则要求或指导思想,也适用于当前危机矿山的救治。在地质认识指导下,在危机矿山周围,在危机矿山深部是否会有未知矿体的发现?应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应用钻探进行找矿勘探,努力恢复这些矿山的活力。

3几点建议

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必须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此基本前提下,现提出下列四条建议:

(1)深化改革,建立适应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体制(中央负责全国的宏观研究,省区负责区域的中观调查,矿山负责矿床的微观勘探),理顺关系,调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人员的积极性,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开发矿业;

(2)根据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点,来认识其时空分布规律,规划并指导找矿勘探工作,努力谋求发展;

(3)在地质理论指导下,大力开展物化勘探工作,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作好资源保证;

(4)设立矿产资源的地质对比研究:①中国内蒙与蒙、俄邻区;
②中国新疆与中亚邻国;
③中国西南部与印支半岛及印马地区等。

主要参考文献

陆矿安全总结范文第4篇

7月8日晚,重新夺回澳大利亚总理之位的陆克文,在办公室和中国国家主席通了电话。“我们用中文谈了半个小时,讨论了一些中澳、亚太地区和国际方面的重点。我和都很重视我们两国的双边关系。我也借了这个机会邀请明年来到澳大利亚访问以及参加在布里斯班举办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老陆在微博中说。

新近上台的陆克文频繁与中方互动。不仅源于中澳间巨大的共同战略和经济利益,更因为两个国家当前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有必要盘整过去,理顺关系,开启全新合作模式。

经济上要打“中国牌”

中澳贸易往来一直是两国外交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澳大利亚头号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爆发后,澳大利亚依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矿产品的强劲需求,得以免遭受危机重创。

数据显示,2012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出口总值的29%和进口总值的18%均来自中国。同时,中国也是澳大利亚前三大外商投资来源地,截至2012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达229亿澳元,是2007年的4倍多。此外,中国还是澳洲第二大海外游客来源国,仅2012年就有超过62.6万名中国游客赴澳观光消费。

“澳大利亚外交策略是,政治上向美国靠拢,经济上打‘中国牌’,‘骑墙战略’的大方向不会变,无论是吉拉德还是陆克文或是其他,因为这是选民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樊明太分析,1995年以来,澳元汇率一直保持坚挺,哪怕是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期间,这恰恰得益于中国市场对其资源的强烈需求和消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中澳密切经贸关系中,澳大利亚获益更多。

然而,矿业过度扩张,导致澳大利亚陷入所谓“双速经济”困境:矿业独大吸引了众多投资,却增加了矿业资本竞争成本,导致物价上涨,澳元汇率飙升;
旅游、服务、制造业、国际教育等其他部门被迫分担矿业繁荣的成本,国际竞争力下滑,经营环境恶化,宏观经济有失衡之虞。

后危机时代,欧美出口市场急剧萎缩,中国顺势而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众多行业结束粗放式经营模式,开始深度整合,淘汰落后或过剩产能,矿产品牛市不再,澳大利亚经济长期依赖的中国因素正发生根本变化。

正因为如此,陆克文指出,除非澳大利亚继续拿出“适当的政策”加以应对,否则国民生活水平可能大幅降低。

适当的政策,必然是顺应新变化的政策。在两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头,中澳有必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努力实现经济同步转型升级,用好资本整合、资源重组、产业转移、市场对接的新红利。同时,双方有待在巩固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把经贸合作触角延展至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金融等多领域。

“跛足而行”的FTA

6月28日,在陆克文为重任澳大利亚总理一职举办的首场记者会上,他将尽快推进中澳自贸区谈判作为了自己的首要任务。“自贸谈判的进展就像是一只略微瘸腿的骆驼在撒哈拉沙漠中蹒跚而行。我想对北京的朋友们说,让我们达成中国和澳洲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吧。”陆克文在会上喊话。

中澳关系的重点很多。而最新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中澳自由贸易区(FTA)谈判。

此前的7月6日,中国与瑞士自贸协定在北京签署。远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也许正在感受到更多的紧迫感:作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从2005年5月到2013年6月,中澳8年间累计进行了19轮自贸区谈判,仍然处于“磋商”阶段。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澳自贸谈判的“跛足而行”?

事实上,中澳之间关于自贸协定的分歧基本集中在两个领域,但却是双方的两个“软肋”――农业与投资。

中澳两国同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双方国民经济中均占有重要比重,分别为10%和3%,然而双方农业的发展水平却是差异巨大。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澳大利亚,其国内从事农业的人口不足其总人口数的1.5%,中国的这一比重却为40%。开放农产品领域对于中国农业的冲击力将更为强劲。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郭春梅指出,近年来,澳大利亚对华小麦出口增长迅速,在2010年高峰期,出口量甚至同比激增了3倍有余,这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在此基础上,一旦签署FTA,在更加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的粮食安全将受到极大挑战。

目前,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小麦出口国和第三大牛肉及糖出口国,农产品出口额约为360亿澳元。提高农产品出口,成为全球尤其是亚洲的“粮仓”,一直都是澳大利亚在与其他贸易伙伴进行自贸协定谈判时的诉求之一。

根据观察区域贸易协定对经济影响的常用分析模型GTAP数据显示,如果中澳签署自贸协定,将给中国市场的糖、羊毛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小麦、菜籽油及其它谷物也在波及范围之内。从2010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小麦出口的最大市场。开放农产品市场,对于一直以粮食安全作为战略考量的中国来说的确是一大挑战。

中方对粮食安全有所顾虑,澳方则对中国对澳投资存在偏见。

7月2日,在陆克文表示要加快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之后4天,其刚刚任命的贸易部长马尔斯就唱起了反调:“澳大利亚需要确保投资监管的完整性,因此目前的立场将是依然保持现有投资额度门槛不变。”

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法》,澳大利亚政府将对所有海外实体,其中包括财富基金对澳投资行为进行审查。中国一直希望澳方能够提高需经审查的投资额度门槛,同时放松对国家所支持的收购项目的审查力度。目前澳大利亚对中方规模在2.38亿-10亿澳元的投资均进行审查,虽然与给予美国、新西兰与澳签署有双边自贸协定的贸易伙伴待遇相同。然而在审查力度上却大相径庭。著名的例子包括2009年中国铝业增持力拓矿业股份的交易,以及同年中国五矿收购OZ矿业交易,出于国家安全,这些交易最终全部告吹。

中方希望在中澳自贸协定中,澳方能对10亿澳元以下的投资实行“免检”。正是在这一“门槛”限制下,中国对澳的投资路径一直不畅。据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130.63亿美元,远低于美国对澳的495亿美元,也落后于日本对澳的221亿美元投资总额。相对于澳洲媒体对于中国对澳投资铺天盖地的报道,一个避而不见的事实是,中国目前只是澳大利亚的第9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其投资额仅占澳大利亚外来直接投资的3%。

陆矿安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露天煤矿;
安全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84-01

近几年,露天煤矿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安全事故不仅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煤矿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应该从安全管理工作入手,提升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1 影响我国露天煤矿安全现状的因素

1.1 自然因素

我国的陆地大部分都是由小型地块组合而成的,不同的地块之间会发生一些积压、摩擦或者碰撞导致的陆地变形,这样就增加了煤矿开采的难度。近几年,印度板块逐渐向我国大陆靠近,造成我国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煤矿开采过程中难度更大,容易发生瓦斯压力、地应力等问题,影响露天煤矿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煤矿开采具有直接影响,其难度系数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

1.2 技术因素

我国的煤矿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煤矿资源的开采较为复杂,影响了我国煤矿的开采率。实际上,这些都是因为我国露天煤矿的开采技术比较落后,一些煤矿的机械化程度甚至不到50%,开采方式以井工开采为主,尽管生产效率较高,但开采安全无法保障。露天煤矿开采因其自身的特点导致易流失高素质人才,目前呈现人才匮乏的局面,不利于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3 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

只有采用科学的安全管理对策才能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引发的,这类安全事故大都在责任事故的范畴内。露天煤矿缺乏高素质人才导致安全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人员的素质明显偏低。另外,煤矿企业技术手段较为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力不足,遏制不住重复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刍议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模式

2.1 完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煤矿的安全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露天煤矿的开采安全。结合当前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使每个岗位和岗位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清晰,在整个煤矿企业都营造一个人人关注生产安全的环境。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交叉作业,应事先做好相关的交叉作业规程,保证交叉作业完全符合安全管理规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创建合理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全面考虑各项影响因素,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都不能忽视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露天煤矿企业应该给予安全监管工作足够的关注,同时应该将一些具有责任心、勤奋、业务精湛的员工分配到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当中。健全安全管理结构,每个岗位都要配置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员并设置相关科室。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煤矿生产环节进行抽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员的职能和作用,在煤矿企业内部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2 加强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力度

第一,不断健全安全奖惩制度。露天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现状健全安全奖惩制度,定期进行煤矿安全现状的检查,针对安全工作落实较好的员工给予奖励,相反做的不好的员工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将岗位责任制纳入到日常的考核当中,充分调动每个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取消评优评先的资格。通过多种安全约束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积极置身于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

第二,创建科学的煤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以往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不断革新安全管理模式。基于此,我们可以创建科学的煤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判定企业中影响安全生产的潜在因素,加强对安全生产控制点和责任岗位的监管力度。大范围地向员工普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全面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高露天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3 提升科技水平,完善安全管理模式

要想提升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还可以提升安全生产的科技水平,同时需要注意,不管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坏,我们都不能忽视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挪用安全生产的资金,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更换老旧设备,做到专款专用,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资金管理。企业要加强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对新科技的引入力度,提高露天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防护的技术含量。整改结束后,上一级部门需要检查和验收,满足生产标准后才能开展开采工作,在露天煤矿企业内部形成检查、整改、复查、考核的管理模式,切实保证开采人员处在一个安全施工的环境当中,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4 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对策

露天煤矿的安全事故是无法杜绝的,只能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安全事故经验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对策,减少安全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首先,我们应该健全露天煤矿的应急救援组织,如果遇到突发的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完成抢救工作,尽快恢复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降低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要加强预防和预警工作。各个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抓住露天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将应急措施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上。再次,要对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响应,争取做到事故的可控性,将不同事故按级别进行分类,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响应的应急预案。

3 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因此我国的煤矿开采工作难度也较大,加之一些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不够先进,安全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升,所以,露天煤矿的开采安全工作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露天煤矿的安全生a技术管理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煤矿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兰波.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