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07 16:50:10 来源:晨阳文秘网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第5次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介绍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舟十号太空授课【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五篇】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范文第1篇

“天神”再度对接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第5次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介绍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包括工程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交会对接任务的完成,需要系统密切配合和协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两个航天器在空间的交会对接,对各大系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天神”完美展现“太空之吻”的背后,是更为令人惊叹的技术支撑。

自主相对测量技术决定交会对接成败

自主相对测量技术是决定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关键之一。其相关设备需满足精度高、作用距离和视场范围大等要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交会对接自主程度和技术水平。

周建平介绍,交会对接相对测量敏感器通常分为远场和近场敏感器两类。

远场敏感器一般作用距离为几十或上百千米到百米量级,目的是测量目标飞行器相对追踪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用于交会对接“寻找目的段”和“接近段”。近场敏感器一般作用距离为几百米到对接,用于交会对接的近距离接近段和平移靠拢段,除了速度、距离等信息外,它还要对两个飞行器的相对姿态进行测量。在我国数次空间对接任务中,航天科工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发挥了精确引导作用,力助“天神”完成“太空之吻”。

自控、手动对接技术同时掌握提高成功率

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的另一关键问题,是在综合考虑燃料、效能和安全性的条件下,设计稳定、可靠、容差容错能力强、自主功能强、优化高效的控制方法。这就关系到制导导航和控制技术。

载人航天交会对接的控制手段包括自动控制与人工控制,周建平表示,这两者均需具备。

目前,我国已成功实施五次空间交会对接,其中包括四次自动对接和一次手控对接。“神十”任务期间,航天员还将继续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对接机构是我国自主研制最复杂的空间机电设备

对接机构是实现两个航天器捕获和刚性密封连接的关键设备之一,具有捕获、锁紧、密封、分离等功能。

“这是一套十分复杂、精细的机电设备。”周建平介绍说,例如“锥-杆”和“周边”式对接机构,均由主动、被动两部分组成。被动的一端安装在目标飞行器上,主动的一端则安装在追踪飞行器上,两个飞行器进入对接走廊后利用其相对接近速度实现捕获,然后由对接机构完成锁紧等操作。对接完成后,对接机构处的舱门开启,形成追踪和目标飞行器问供人员和货物通行的通道。此外,对接机构上还配置了气、液、电对接接口,能够为目标飞行器补给推进剂和气体,并实现供电和信息并网。

交会对接对地面测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交会对接飞行中,地面要同时对两个飞行器进行测控,并在两三天内完成对追踪飞行器的多次精确轨道控制和预报。周建平表示,由于每次机动前的测控弧段相对更短,精度和实时性要求更高,这都对地面测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地面测控系统包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东风发射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东风测控站、发射首区各光学站、山西太原站、陕西渭南站、福建厦门站、山东青岛站、新疆喀什站、和田站、卡拉奇站、纳米比亚和马林迪站等境内外测控站,以及位于三大洋的“远望”系列测量船等。

神奇的太空课堂

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

这是一个神奇的课堂,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课堂!毋庸置疑,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是成功的、圆满的。那么,本次太空课堂到底都有哪些看点呢?

展现了神奇奥秘的太空世界

“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随着这一句来自天宫的问候,有史以来内容最神奇、教室最高远、观众最庞大的一课开始了。

首先是聂海胜悬空打坐、王亚平弹指秀“大力神功”。之后,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等一个个演示实验因为“失重”在趣味与惊奇中完美展现。

中国的航天员们给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漂亮的“太空课”。无论是对于中国成年人来说,还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太空课堂中的五个实验都是新奇的,它让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和领略到了神奇奥妙的太空世界和多姿多彩的太空生活。

锻炼了航天员协调配合能力

在本次“太空课堂”中,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三位航天员分工非常明确:一个主讲,一个协助,一个负责拍摄。镜头里,无论是讲解还是演示,航天员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是那么的轻松自如、一丝不苟。

据一位授课专家组成员表示,和美国人芭芭拉·摩根2007年8月14日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不仅科技含量更高,难度也更高,“摩根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王亚平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后者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此外,太空授课计划在一年前的神舟九号时就在筹备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唱做念犹如闲庭信步,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真功夫啊!一堂短短的“太空课”,不仅考验每个航天员适应太空生活的能力,更考验和锻炼了航天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

激发了孩子们探寻太空的激情和好奇心

在太空课堂上,学生问航天员的问题可谓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我们在地球上,如果想要吃一碗热腾腾的面很简单,那如果在外太空想要吃热腾腾的面,可以吗?”

“眼泪是往下流的,还是往上流的?”

“你们在太空中能见到变形金刚吗?”

“如果看到外星人的话,会拍照片给我吗?”

用“前无古人”来形容这次太空课堂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堂课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探寻太空的激情和好奇心。本人坚信,在这个特殊课堂的启迪和影响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大地上一定会诞生成百上千个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

显露了中国成熟的航技术

神舟十号飞船是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升空的。主要有四大任务:任务一,提供天地往返运输服务;
任务二,进一步考核航天员各种能力;
任务三,首次航天员“太空授课”;
任务四,进一步考核各系统协作。

时至今日,中国航天员已经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在太空中生活了十多天;
而太空课堂上,每个演示实验都非常成功。最重要的是,尽管在太空生活已经十多天了,但航天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仿佛在陆地上生活一般,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是可靠的、成熟的。

虽然本次是世界第二堂、中国第一堂太空授课,但全国有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对话“神舟十号”乘组:太空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7月11日,圆满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结束医学隔离,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请看《科学启蒙》小记者从北京发回的报道。

谈感受——

乘组生活充实愉快,太空之美无与伦比

记者:两次飞天,您的从容和自信令人印象深刻,这次有哪些新感受?

聂海胜:与其说是我个人,不如说是整个航天战线的从容与自信。

具体到这次任务,我们“神十”乘组过得很充实,也很愉快。与“神六”不同的是,我们学习和参与两个飞行器的控制和管理,新增加了交会对接、组合体在轨维修实验、空间医学实验等大量的控制和实验任务。同时,我作为飞行乘组指令长,除了团队管理外,还要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责任大,压力也大。最终,我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记者:对两位第一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来说,太空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吗?

张晓光:在太空我们记录了许多美好的瞬间,那种无与伦比的美,是无法想象的。

王亚平:做任何事情都会和想象的有所不同,就像小马过河的故事一样。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充满惊喜而非惊险的旅程,在太空中自由翱翔的体验比想象中更加美妙,窗外的景色美到令人震撼。我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去描述那样的颜色、那样的轮廓,因为这些在我生命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记者:在太空有没有遇到有风险的事情?

张晓光:在训练中我们开展了许多安全预想,在心理上、技术上做好了特殊情况处置准备。这次飞行我们没有遇到,非常感谢所有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王亚平:工程总体和训练团队预估了任务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地面组织我们开展了针对性训练,制定了在轨医学防护措施,因此我们很快适应了太空环境,身体状态也一直很好。

谈梦想——

飞天梦永不停歇,期待能够走得更远

记者:15年坚守梦想,15天飞天圆梦。圆梦后您怎么看待梦想?

张晓光:飞天梦想实现的一刻,我非常淡定从容。都说风雨过后是彩虹的美,但经历过的那些风雨才是我最值得珍惜的生命历程,我的飞天梦将永不停歇。

记者:王亚平老师您好,中国最“高”讲台上的授课,感觉如何?您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

王亚平:在距离地球300多千米的轨道上,我们与地面的教师和同学共同度过了难忘的40分钟。对我来说,那是我第一次与同学们进行直接交流,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提出的问题,让我感到既激动又幸福,他们稚嫩认真的声音里传递着对太空的无限好奇和向往,我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

我已经找到了一条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道路,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谈未来——

中国航天员完全适应中长期太空生活

记者:从“神五”到“神十”,中国已有10名航天员成功访问太空,您作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位中国航天员,是否认为中国航天员已经做好了未来在空间站长期驻留的准备?

聂海胜: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分“三步走”,下一步就是要开始筹备建立我国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员将长期在太空工作和生活。从“神五”到“神十”,我们都是在为中长期飞行打基础、积累经验。

从我执行两次飞行任务的经历看,中国航天员完全能够适应中长期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范文第2篇

一、活动简介

“天宫课堂”授课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

二、授课人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三、开讲时间

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

四、授课项目

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范文第3篇

天宫一号的由来

天宫一号的任务方案早在1992年国家制订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时就已确定。2002年,方案论证和审查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整个任务方案通过。但天宫一号尚未定名,只是称为“目标飞行器”。2006年,天宫一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并命名为“天宫一号”。为什么要以此命名,一种说法是希望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和与宫殿一样舒适。另一种说法是与“神舟”、“嫦娥”相呼应,有一种真正的空间站雏形的概念。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天宫一号的名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高10.4米、重8.5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设计在轨寿命两年。由于天宫一号是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中的被动目标,所以也被称作“目标飞行器”。而之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被称作“追踪飞行器”,入轨后主动接近目标飞行器,并进行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自动对接,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次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中国3位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飞行器,之后顺利完成手动交会对接。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自动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为后续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攻克交会对接世界级难题

无论是目前的小型空间实验站,或是今后建立大型空间站,都离不开一个关键部件:对接机构。此前,世界上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只有俄罗斯和美国,但能够独立研制对接机构的只有俄罗斯,连美国用于空间交会对接的对接机构一般也是向俄罗斯采购。

当时通过摸底和寻价,发现俄罗斯方面的开价堪称“天价”:不仅购买对接机构技术的设计专利费就要1亿美元,其后引进成熟的技术和现成的产品还要加钱,另外还不排除被搭售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的可能。考虑到今后中国载人航天要建空间站,多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以及天地往返运输任务也会较频繁,所以我国决定自主研发。

但17年前,对接机构要做成什么样子,实现工程化的技术难点在哪里,很多概念都只是停留在模型和图片资料上,一切都是未知数。对标国际先进,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了采用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研制能与国际空间站相匹配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这种对接机构适应性强、承载能力大,便于航天员在不同飞行器之间自如进出.但与之相应的难题便是重量大、对接初始条件要求严格、构造复杂。

为了将这个方案论证清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研制团队搜集和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在字里行间筛选点点滴滴可用的信息,翻译俄罗斯对接机构的相关书籍。前后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装满了整整10个大箱子,仅论证报告的撰写就用了3个多月时间。但是,如何把理论转换为设计方案,又如何把方案变成符合工程应用需求的实物,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如何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对接过程。

俄罗斯采用的是“吊挂”方案,即把两个飞行器吊起来,利用钟摆的原理来模拟初始对接过程,但这种方案在稳定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刚开始时,尝试用滑车的方案,但试验下来发现摩擦力太大,无法模拟飞行器在太空中的环境特性。后来,八院科技人员创造性地提出了气浮平台的方案。但这个方案的关键是需要建立两个平整度高和稳定性好的平台,整个平台在任何情况下平面高低起伏不能超过3‰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20。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发现只有泰山花岗岩才能满足上述要求。于是,科技人员亲赴泰山石矿区,在那里仔细考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开采到了两块70多吨重的大石头。接着,又用5个多月的时间加工成两个20吨重的精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两个8吨重的飞船模型只须用手指轻轻一点就可移动,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设置各种初始对接条件。俄罗斯专家参观后,不由赞叹:“这是当今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对接机构试验台。”

成功,往往就是最后一小步的坚持。对接机构第一次地面模拟试验时,科技人员准备了3套参数,把所有的零件、部件都准备齐全了。虽然第一次试验就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但也暴露出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分离角速度过大的问题就成为一只拦路虎,足足困扰了科研人员一年。角速度是物体转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手表秒针的角速度是6度/秒。角速度过大,在太空环境中就可能导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发生碰撞,甚至不能分开,后果严重。一开始测得的分离角速度是0.2度/秒,这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于是科研人员开始了攻关,分析、试验;
再攻关、再分析、再试验……但试验结果始终没有大的改观。

眼看任务周期一天天临近,如果再找不到原因,将会影响整个交会对接任务的进度。搞科研最大的痛苦在于攻关,而这又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经过170多次的反复试验、分析和改进,最终科研人员用最严苛的环境条件来模拟,将分离角速度做到了0.1度/秒。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成功分离,科研人员一年半的艰辛付出终于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回报,分离角速度实测下来只有0.04度/秒。

为了航天员能吃上热菜热饭

电源系统对航天器来说,如同人体的心脏和血液一般重要,为航天器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是航天器成败的关键。它吸收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作为航天器上所有设备提供运行的动力,同时又把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以备在没有光照的时候保障航天器仍能正常工作。

在天宫一号之前,这颗“心脏”的动力并不算大,神舟六号上的航天员为了节省电能,在天上吃的是冷饭冷菜。最后建成的空间站和其他航天器相比,不仅是体积和试验设备的增加,更要求为航天员提供一个可以长时间工作的舒适环境。为此,必须在天宫一号的供电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采用更大功率的高压母线系统,为后续空间站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9年前的一个冬季,作为一支承担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电源系统研制任务的团队,天宫一号低轨高压电源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工作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八院科研团队肩上。

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没有任何相关的研制基础。通过前期的一些调研,科研人员曾乐观地认为低轨高压电源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关键材料是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购买或借鉴的。可仅仅过了一个春节,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便接踵而至。首先是俄罗斯的技术合作项目出现了中断,接着是日本将半刚性太阳帆板的关键材料、美国将氢镍蓄电池的关键材料、欧洲将高压元器件相继对中国实施了出口封锁。

国外的技术封锁逼迫着研制团队只能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空间电源技术。5年中,他们除了广泛联合系统内单位,还牵头电科集团、兵器集团、中科院、上海交大、东华大学等国内相关领域最优秀的50多家单位,开展了100多项技术攻关。攻关项目涵盖电子、机械、化学、材料等多个领域。经过艰苦攻关,终于研制出了比国外还要好的玻璃纤维网、离子交换膜、固体剂、高压继电器等近百项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

2009年6月21日,神舟八号已基本完成了研制任务,可这时却发现原有总体方案有一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风险,需要将供电能力设计值提升40%。这对电源系统来说是颠覆性的改变。系统、产品和测试设备全部需要重新设计。按照正常程序至少要两年半时间,但留给研制人员的时间只有短短8个月。

那次决策会从中午12点开到了第二天凌晨5点,会议室里烟雾腾腾,大家都在思考:这么多新技术要上,还有那么多地面试验都要重新做,8个月的时间能行吗?如果不行,那就意味着其他系统已做好的工作就要停步或放缓,所有协调好的计划节点就要为此更改,我国的交会对接试验势必就要为此而推迟。为了总体方案的可行和不突破最后的节点,经过对技术的充分评估和对进度的反复测算,研制人员最后决定:拼了命也要干成!于是,调度按时间节点倒排计划,计划安排精确到了小时。

当拿到计划表时,研制人员不禁感叹:这简直不是给人排的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第811研究所集中了所内最优秀的各类资源,全所专家参与论证把关。在这8个月的时间内,除了春节休息两天,所有设计师都吃住在所里,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为了进一步压缩时间,把原本串行的产品研制改为并行研制,对生产工人实行“三班倒”……就这样,8个月后,终于攻克了这一道难题,产品提前十几天交付总体。

筑起中国的“太空家园”

从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空间站阶段无法回避。空间站是人类向深空进军的重要试验平台,许多关键技术需要在空间站验证。同时,空间站也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造福地球的重要平台。

空间站潜在的技术突破和可能取得的重大实用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建造空间站是通向未来更高更远目标的必由之路。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尚未成为国际空间站(ISS)的成员国,但随着天宫一号的发射和未来空间实验室设想的不断实现,我国将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正如美国宇航专家詹姆斯・奥伯格所言,中国载人航天的飞速发展,不仅证明高科技水平日趋提高,也将使其获得与国际空间站完全合作的机会。

太空授课的中国航天实力

6月20日,王亚平太空授课51分钟实现不间断直播,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是科普,背后却是强大的航天实力。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范文第4篇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回收实况并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

神舟十号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上午7时许,张高丽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通过中心指挥显示系统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回收实况。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神舟十号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随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8时07分,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及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第一时间到达返回舱着陆现场,在完成现场相关处置后打开舱门,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向前来迎接的人们挥手致意。

9时50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飞控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范文第5篇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感悟范文,欢迎阅读!

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感悟范文1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向全国中小学生讲授科普课。新颖的授课方式、直观的物理现象等等,将给孩子们植下热爱航天、热爱科学的萌芽,给青少年学子打开认知世界、追逐梦想的大门。

浩瀚宇宙,苍茫太空,自古以来就令全人类神往。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诸多传说和故事。太空有太多的未知和无穷的奥秘等着人类去探索、去发现。

通过“天宫一号”授课,孩子们知道了为什么水滴在太空与在地面会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失重条件下如何测量物体质量、陀螺的旋转有何奥秘……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的直观表现,也是人类追逐太空梦的具体成果。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会停歇。仰望星空,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

壮丽而神秘的星空吸引了无数先驱和智者。他们用超越时代的智慧和勇气乃至生命留下了惠泽后世的壮举。哥白尼仰望星空发表了“日心说”,布鲁诺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仰望星空,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思考、探索,使伟大的科学精神在民众间生根发芽,使思想之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照亮人类文明进步的旅途。

相对于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暂而渺小。但也正因为生命和梦想的存在,才让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机和意义。追逐梦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学理想和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奋实践。仰望星空,会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人们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该如何认识个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个人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把个体生命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梦想放置于集体的梦想之中,不骄不馁、不断奋进,人生的意义必将更加深邃。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有希望。让更多学子仰望星空,激发起他们探索世界奥妙的激情,中华民族的前途必将更加广阔,中国梦必将更加宏阔壮观。

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感悟范文2航天科技一直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的一个新兴领域妹,她对我们探索太空以及探索未知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这个社会上,制空权已经变得非常的普及了,那么还更深层次的就是宇宙太空的权利。比如说美国这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率先登陆月球,然后他就联合其他的国家在月球上面划分区域,说谁占领谁就在将来拥有采矿的权利,所以我们的航天技术也不能落后,否则的话在未来的100年内我们将会逐步的落后,所以航天技术以及航天的爱好将是我们新一代颜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第一次接触航天方面的知识是在幼儿园大班。那一天,老师把一张报纸贴到了墙上,那上面有一艘火箭——其实是神舟六号,还有两个人——其实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听到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我弄明白了个大概,心里觉得自豪。突然,我发现——居然没有一名女性。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当中国的第一名女宇航员,该有多好呀!

从那时开始,我便怀揣着这样一份梦想,上了小学。我曾经很自豪地跟班上的一位同学说,我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宇航员,他听了,流露出羡慕的眼神。那时的我自豪极了,觉得当一名宇航员太简单了!三年级,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有关航天方面的知识,这才知道,当一名航天员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有学问,要有好的身体,也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当时我并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只是模糊地觉得是身体好的一部份罢了。

虽然我知道我想成为一名航天航空员已经不太现实了,但是我可以在地下为他们工作,比如说地勤服务以及研究。我们可以在地上研究一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航天飞船或者航天器材,也可以在地下的指挥中心,中间空宇航员的一局动,看看他们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类的信息安全技术等。所以说,为了我能够实现这个梦想,我现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参加一些科技展。为的了就是能够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我将来的梦想做铺垫。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的祖国发展迅速,等我们能够从父辈手里接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力棒时,我们就是祖国的顶梁柱,如果祖国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变得更加繁荣富强,那么我们也就完成了神圣的使命,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实现了华夏民族的飞天梦。可见,我们少年的成长和自己祖国的发展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

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感悟范文3从小我就对航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浩瀚的宇宙充满着好奇,爸爸经常给我买一些科普书籍,在书上,我看到了许多科普知识,同时,爸爸还告诉我,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研究,听了爸爸的话,我梦想着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去太空进行探索,去解开这些奥秘。

曾经有人说我是痴人说梦,也有人笑话我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假如人类没有飞天的梦想,莱特兄弟就不会制造发明飞机,现在,我们的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如此迅速,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刘洋成了中华女子飞天第一人,我激动不已,钦佩和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女航天员必须有强壮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超人的毅力,但我认为要想实现我的航天梦,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为我深知:“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此时,我读了《放飞梦想》这本书之后,我的梦想之火越燃越猛烈,刘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决心。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像刘洋大姐姐一样驾驶着宇宙飞船去太空访问,我首先来到月球上,嫦娥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令我在月球上到处参观,并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月球上的情况,接着,我又去了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许多星球,这些星球虽然离地球遥远,每个星球上的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但外星人对地球人非常地友好,我正高兴的与外星人交谈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我,我感到很可惜,真想跟外星人多交谈一会。

我把梦中的情景告诉了爸爸,爸爸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你有一个远大而美好的梦想,要实现你的这个梦想,不但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有为之奋斗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了自己的航天梦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我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让祖国为我们这一代人而骄傲!

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感悟范文4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这次全球直播的《天宫课堂》更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年6月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 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创意十足,更意味着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中国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感悟范文5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州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

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多,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是住在这里面;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运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完全完成,现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部分:“天和核心舱”和“运货飞船”。据说,在2022年的时候,空间站就能补齐了。

传说有个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放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较远,危险不大。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实验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离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这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如果,我们站在平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转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