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期中考试科目总结【五篇】

时间:2023-07-08 08:5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作者简介:汤卉(1960-),女,辽宁沈阳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继华(1974-),女,黑龙江安达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基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期中考试科目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期中考试科目总结【五篇】

期中考试科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光纤光缆测试技术;
课程考核改革;
高等教学

作者简介:汤卉(1960-),女,辽宁沈阳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继华(1974-),女,黑龙江安达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试点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105)、黑龙江省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96-02

本科生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形式的主要表现,也是实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1-4]如何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科学合理制定课程考试方式与标准是现代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一样,是一项十分艰巨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5-7]

一、理论依据与总体思路

“光纤光缆测试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以美国教育评价界泰斗斯克里文的教师基本专业职责为指导,雷德芬教师活动评价模式为依据,泰勒创建的目标参照性测验为标准,深入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本科生学习评价模式,重视从设计评价方案到成绩评定结果的全过程操作,从组织和机制上保证考试方式改革的开展。

改革总体思路是依据教育评价学观点,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主要分六个步骤深入进行: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
把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转化为作业测试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设计获得学生反馈的有效途径;
决定评定考核的方式;
取得成绩并纪录;
成绩结果评析。前四个步骤是评价方案设计阶段,第五个步骤是评价实施阶段,第六个步骤是评价结果分析阶段。评价方案设计需要紧紧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指南,而且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有一个目标设计的技术问题,以保证目标明确,具体可行,权重分布合理,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二、改革目标及特色

1.改革目标

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目标,不但要通过考试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审核教学方案或计划、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考试应是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针对现行考试的弊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考试目的、内容、形式、结果评定等方面提出种种设想,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本课程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确定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具体目标为: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考试目的变知识考核为能力培养测试;
考试方式具体改革措施为:考试的形式多样化,增加开放性、实用性考核题目,剔除传统闭卷笔试方式,采用开卷、半开卷(指学生可带一张自己预先写好要点的纸片进考场)、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考试的次数适当增多,期末考试的比重降低,加强平时的考核比例。

本课程学生成绩拟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20%;
一学期有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
一次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试仅占30%。四部分考核的重点有所不同:小测验侧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期末考试侧重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操作技能考核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测试,平时成绩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和课后复习。采用此种考试方式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每次考试的压力,同时可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有利于学风和考风的好转。如平时不努力,仅靠期末突击或一次投机取巧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尤其针对大四学生第七学期的特殊情况,可督促学生到课并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试题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效果。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光纤光缆测试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光纤光缆测试工程计算与操作能力。同时,对考试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减少单纯应试比重,逐渐增大测试能力比重。对平时善于思索、钻研并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对于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的学生期末免试。这一导向可改变大四学生为了考研找工作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局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认真进行考试结果评鉴,不单从分数上评定学生;
考试记分制度由百分制向优秀、良好、中等、通过、没通过五级评价转变。

2.改革特色

第一,考核模式具创新性。采用出勤、作业、随堂测试、实验操作、期末测试、小论文、开放题目等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形成科学、多元立体考核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四项改革目标明确。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第三,改革思路与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三、考核方式制订与计划

1.基本思路

考试命题形式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考试,还包括对教师、学校乃至对相关制度效应等的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单一的纸笔考试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将结合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形式一起完成,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一套科学、多元的立体考核体系。第一,将闭卷考试改为半开卷考试。第二,根据课程特点,着重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工程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按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的表现,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情况。第四,附带解决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命题方式遏制学生舞弊?

2.具体措施

课程过程考核具体措施(见表1):作业3次,在第3、7、9周各留一次,隔周批改(每次满分5分);
随堂测试 3次,第2、4、8周各一次,每次课预留10分钟进行(每次满分10分);
操作技能考核:第9或11周在课程实验(8学时)中进行考核(满分20分);
小论文撰写:写出本课程有创意的小论文者期末免试;
开展自创题目或开放题目设计者总成绩加分10%~20%;
期末考试。

将期末试题分为基本题(60分)和能力题(40分)。基本题中,只要听了课,做笔记,看过讲义,即可答出的占40分;
可在笔记或讲义上直接找出答案的10分;
只要做过实验且用心观察思考就能答出的10分。基本题是最低要求,60分。能力题40分中,不转弯、运用基本概念稍加分析即可解答的12分;
要求概念清晰,且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才可解答的10分;
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出的8分。即能力题体现学习程度的层次性,要求较高,对应的成绩段是75~78 分、85~88分左右以及90分以上。适度考虑采用“题小分少量多”的出题方式。此外,为防止学生舞弊,真实反映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试卷上写清楚:凡只写出最后答案,没有分析、计算过程的以0分计。

表1 课程过程考核计划

3.总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三次)构成,占总成绩的20%;
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试占30%(半开卷);
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占总成绩10%~20%);
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学生期末免试。前四部分为主要的。

四、实施效果

本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总体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参加本课程学习与考核的学生总数为30人。通过上课发现,由于增加了平时成绩及随堂测试,学生的到课率较往年有很大的好转,一直保持在26~29人/次,有4人经常不出勤。学生学习光纤专业方向课的热情也很高,期未综合测评结果:优秀7人,良好8人,中等7人,及格8人。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班级平均成绩在79.2分,处于良好下限,最高分98,最低分61,无不及格的学生。具体深入分析各环节发现:作业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同学们的耐心不够,不细致,分析问题不具体;
随堂测试成绩一般,没有预期的效果好,期间有两名同学到工厂实习,2次随堂测试没有成绩,一名同学因复习考研有一次没出勤,没能参加测试,也影响了班级的总体成绩;
实际操作成绩良好,但实验报告有雷同现象;
期末考试方式为半开卷,允许学生将一张A4纸带入考场,但问题还是很多,有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准备A4纸,有的同学纸内所书写内容与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出入等等,没有紧扣重点内容复习,卷面成绩不理想;
另有多人在考试的当天要与企业签约,答题时,时间紧张,没能答完全部试题,也影响到总成绩。

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成绩评定是一种综合性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但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还要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要了解学生从知识中收获的人生价值和精神世界状态,通过表现性评价掌握各阶段课堂教学效果,判断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获取程度;
通过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对每个特定单元内容的学习状况。总之,将教与学统一,用辩证的方法科学地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明,姜峰,朱蕾,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6):61-65.

[2]董云川,沈云都.两种课堂时间教育行为与知识发生的时间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17-22.

[3]李希平.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系统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3):26-29.

[4]汤卉.光纤光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09,(4).

[5]汤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4):13-15.

期中考试科目总结范文第2篇

北海2018中考时间如下:

6月24日-27日

(一)考试科目

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具体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其中英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二)考试方式

1.书面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书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其中道德与法治和历史采取“同堂分卷”模式进行。

2.体育与健康采取现场测试方式进行,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总成绩。

3.音乐、美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形式,以纸笔开卷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采取操作考试的方式。

5.信息技术采取网络环境下实际操作的方式。

(三)科目分值及成绩呈现方式

1.书面考试科目:语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20分;
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英语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含听力30分);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同堂分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各占60分)、物理、化学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满分均为100分。以上七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每个科目均划分为八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B+、B、C+、C、D、E。地理、生物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满分均为100分,以上两科成绩采用“合格”或“不合格”两种形式呈现。

考生升学总成绩(包括计入升学录取科目的书面考试原始成绩加上体育与健康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转换的分数)划分为八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B+、B、C+、C、D、E。总成绩等级及各学科等级所占比例根据当年初中报考人数及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实行动态调整。

2.其他考试科目:体育与健康满分60分,成绩计入升学录取总成绩后一并转换成总成绩等级;
音乐、美术考试成绩采用“合格”或“不合格”两种形式呈现;
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操作、信息技术操作成绩采用“合格”或“不合格”两种形式呈现。

(四)考试时间

书面考试科目的生物、地理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其他书面考试科目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考试时间为当年6月24日—27日。

生物实验操作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
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以上考试均于当年5月底前完成。

期中考试科目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等教育 资格考试 化学课程

德国后期中等教育(第11至13学年)(相当于我国高中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由完全中学承担,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关心、能力、适应性以及将来的去向进行教学。在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最后两学年,学生须选择学习两类科目,即基础科目(由基础性课程构成的学科科目)和达成科目(由较难的专业性课程构成的学科科目)。根据这两类科目和完全中学学业结束时进行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abitur)的总成绩,决定学生能否获取大学入学资格。2003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颁布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并已于2004年秋开始实施。

下面以该州为例,对德国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进行概述和梳理,并分析和总结两者的特点。

1、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与前期一样,都力图从人格形成和一般教育的立场来揭示化学课程的教育意义,即旨在通过精确地解释物质世界,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关注并考虑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以及了解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等。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新课程标准对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基础科目和达成科目的化学课程内容分别作了规定。

1.1 基础科目化学课程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基础科目化学课程内容归纳于表1。

1.2 达成科目化学课程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达成科目化学课程内容归纳于表2.

1.3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的特点

(1)课程内容宽泛。基础科目里纳入了化学平衡、电化学、高分子化合物等知识。就这3个领域,达成科目纳入了基础科目中所没有的、更加高深的知识,以及芳香族化合物和与物理化学相关的化学能。

(2)课程内容偏深。例如,物理化学中的焓和亥姆霍兹方程;
化学平衡中的酸碱质子理论和缓冲溶液;
电化学中的氧化数、标准电极等。

(3)与生物学科联系密切。例如,基础科目中的“生物分子”单元和达成科目中的“天然物”单元。这2个单元旨在从化学观点看待生命现象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化学物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4)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例如,与化学相关的健康问题;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质;
日常生活中芳香族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与意义等。

(5)注重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例如,用简单实验方法鉴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进行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合成实验;
设计、实行与评价热量测定;
设计、实施酸碱滴定实验测定浓度等,都贯彻了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学习。

(6)渗透sts教育。例如,大量应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利弊;
燃料电池在未来能量供应中的意义;
物质再利用;
可持续观点纳入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等。这些内容都是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工业与技术的发展,是公民应具有的科学素养。

(7)注重价值观的培养。例如,课程内容中多处让学生自己讨论物质、反应原理等的价值和意义,旨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科学价值观。

2、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

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以下简称“考试标准”)揭示和规定了考生应具有的能力以及试题的内容、范围和程度等。无疑,了解这个考试标准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范围和水平。

2.1 化学考试标准对能力的要求

能力ⅰ:专业知识(使用化学知识);

能力ⅱ:专业知识(利用化学的认识方法);

能力ⅲ:交流(在化学中进行交流和关于化学的交流);

能力ⅳ:反思(与化学知识相关事物)。

2.2 化学考试标准对试题内容、范围和程度的规定

(1)试题内容、范围

物质结构特征;
化学反应;
实验活动方法;
生活世界和社会。

(2)试题程度

要求ⅰ:与学过的内容相关联,再现知识、活动技能与方法。

要求ⅱ:与已掌握知识相关联,选择与整理内容。即在新状况中应用已学知识。

要求ⅲ:在全新情况下,有意识地主动选择和运用已学过的方法。

2.3 化学考试标准的特点

(1)能力的要求逐步深化。由使用专业知识,加深到利用认识论,再到交流和反思。考试标准注重从实证、逻辑和批判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求收集、整理、传达化学信息的交流能力;
还要求在生活、社会与技术关系中以及可持续性想法中思考化学意义和价值的反思能力;
并把交流、反思与化学知识方法一样作为主要能力,揭示其中内涵,意义深远。

(2)试题内容范围全面。从物质结构特征、化学反应、实验活动方法、生活世界和社会4个维度选择试题,涵盖基础科目和达成科目的课程内容。

(3)试题程度渐深。由要求已有知识再现,到对已学知识的再构成,再到已学知识的应用。试卷编制过程适当分配各要求中问题,从整体看,试题难易适中。

期中考试科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能实验 考核体系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C004)。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07-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努力的方向。医学机能实验学将传统的、独立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实验学科合为一体,形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高水平的综合性学科。本学科是以实验为主导的新兴学科,现医学院校已陆续开设了这门课,其“三理”的综合深受同学的欢迎,使学生能从实验中领悟从基础到临床、从基本操作到科研实践的方法,培养其综合实践的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正确、客观评定教学效果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值得广大机能实验教学者共同摸索。

1.我校机能实验学传统考核概况

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以前,实验课主要依附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理论课内容,实验课内容必须与理论课相配合,以验证理论和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为主,各学科独立授课使系统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分割开,不仅浪费资源,还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成绩仅占各学科总成绩的20-30%。机能实验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后,我们编订了教学大纲,出版了正规的教材《医学机能实验学》,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实验教学规律,培养综合性的创新人才,我们对医学机能实验学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校于1999年就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学科的教学实验室合并组建了机能学实验室,但实验教学内容并未真正融合,还是各门学科各自负责,并未真正整合,存在实验教学资源浪费、重复等弊端,也并未真正达到培养综合性和创新性人才的目的。经过不断努力,2006年以来对三理实验进行整合,首次形成了机能基础验证性实验及综合实验教学并行的模式,但是还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机能实验教学中心也并未真正独立,还是挂靠于教研室,教学人员还是由三理的全体教师组成。从2006年以来至今,随着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中心不断完善、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了现在的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基础验证性实验为辅的教学新模式,教学人员也形成了机能实验中心专职教师为主,三理教师兼职为辅的新模式,组成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的新课程――医学机能实验学,编制了教学大纲,以独立课程形式纳入教学计划,独立开课,独立考核,现在是我校主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机能实验中心也相继成为校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教学内容改革和组成

医学机能实验学作为独立的基础必修课程以来,我们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重组新的课程体系。该课程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开发出一系列的综合性实验,从而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开设,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该课程现由机能学基础实验模块(占总学时30%),机能学综合性实验模块(占总学时70%)组成,以基本实验为基础,综合性实验为核心和重要考核内容。本学科第一模块总学时90学时,第二模块36学时。

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少而精的经典实验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基本实验原理,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及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开设有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人体ABO血型的鉴定、人体血压的测量、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呼吸和血压的调节等实验。

机能学综合性实验是通过较复杂的、实验项目较多、难度较大的融合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总结,以研究生物体正常机能和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的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创新性思维。开设有高钾血症、失血性休克、呼吸功能不全、量效关系曲线、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比较、有机磷酸酯的中毒与解救等多项实验。

4.新考核体系的建立

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独立体系的基础必修课,第一模块占6学分,第二模块占4学分。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根据教学大纲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考核评价的考试体系。

机能实验学考试内容紧扣教学内容,最终总评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随堂考勤和实验操作考核)、实验报告考核和期末笔试考核,分别占总成绩的30%、30%、40%。具体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如下:

第一模块课程目前分为2个阶段授课,分别在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进行,第三学期为机能学基础实验,占30学时,共6次试验,有3次实验报告。第五学期为机能学综合性实验,占60学时,共9次试验,有8次实验报告。第五学期结束行理论考试和计分,两个阶段共15次试验,11次实验报告。平时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75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55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期末笔试考核于第五学期末进行,卷面成绩为100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40%。

第二模块课程目前于第五学期授课,为机能学综合性实验,占36学时,共5次试验,有4次实验报告。期末结束行笔试考核和计分,平时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25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20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笔试考核于学期末进行,卷面成绩为100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40%。

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整理和书写、分析能力。为了统一评分体系,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期末笔试考核是以实验考试笔试的成绩来反映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我们的考题具有全面、多样、灵活的特点,范围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给出某一实验的观察指标或图形请同学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等等,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

综上所述,我们从实验教学体制改革入手,对实验教学模式和组成进行分析,结合实验教学大纲和我校实际,建立了医学机能实验考核体系,改变以往传统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检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教学质量,经过几年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剑峰,马絮飞,杨贵忠,等. 改革教学体制,建立医学机能学实验课考核体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78-179.

期中考试科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与考试改革;
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的区别在于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更加系统、深入,创新能力更强;
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素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与考试改革进行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目前的教学方面存在许多弊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通过调查发现46.5%的学生认为“授课方式单调乏味”,42.3%的学生认为“太死板”,只有11.2%的学生认为“方式新颖多样”,这说明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考试方面看,总体上重知识轻素质、重记忆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全面有效促进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知识、培养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成长性、过程性评价,不能充分发挥考试本身应具有的教育、管理、导向、鉴定和激励等功能。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要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一是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基础差,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非常薄弱,二是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三是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不强。针对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基础差的实际,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与近现代历史有关的的书籍,同时也可以看一些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通过这些途径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针对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不重视的实际,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他们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目的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2](P.1-2)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现实,从历史中吸取智慧;
针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的实际,要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堂提问、演讲、辩论和讨论中提高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 “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选择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方面,我们要重点讲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党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在历史人物方面要重点讲述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陈独秀、、、邓小平等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过程中找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认识我国现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试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进行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平时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把平时的学习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改变那种平时不学习,依靠考前突击取得好成绩的现象。在以往的考试中,我们采用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这种作法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依靠期末进行突击的现象。我们吸取以往考试的经验和教训,为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功能,我们把考试分为过程性考试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成绩相应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

(一)过程性考试

学生的平时成绩由过程性考试来决定,过程性考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考勤、作业和课堂活动,我们把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综合起来决定平时成绩,重点是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要求每个同学在一个学期内至少参与一次课堂活动,对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的平时成绩要给高分,对于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平时成绩不能及格,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在进行过程性考试的过程中,我们把学生的平时学习和平时成绩紧密结合起来,如果平时在各个方面表现积极,最终会在平时成绩方面得到体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对本课程的终结性和综合性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考试的覆盖面在达到教材85%以上的章节,既要有知识的考查又要有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考查,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60%。我们把期末考试的有关内容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试题从我们课堂教学重点内容中选取,有的作业题就是我们期末考试的试题,这样我们把平时的学习和期末的考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那种平时不学习,考试前进行突击取得好成绩的现象。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中,我们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的学生说,发现历史课不枯燥, 很有意思。还有的同学说,通过参与课堂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把平时的教学活动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在教学和考试的改革的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探索的道路仍然很长,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将不断取得新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延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