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7-08 14: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歌咏活动是指具有一定主题和规模的群体性歌唱活动,是音乐艺术中一种以人声演唱为主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高校学生歌咏活动是高校美育(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日益普及的经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唱社团活动总结【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五篇】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 歌咏活动 基本模式 创新实践

歌咏活动是指具有一定主题和规模的群体性歌唱活动,是音乐艺术中一种以人声演唱为主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高校学生歌咏活动是高校美育(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日益普及的经常性的文化娱乐基本形式,是一项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活力与精神风貌的群体性的歌唱艺术实践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高校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部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团中央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指示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各地高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普遍加强与整体推进,尤其是大学生歌咏活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对于当前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 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地位作用

我国高校校园歌咏活动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群众性歌咏活动,同样具有城市群众歌咏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是主题鲜明。众所周知,我国群众歌咏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鲜明的主题、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二是参与广泛。歌咏活动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无论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歌咏活动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形式多样。歌咏活动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演时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是合唱也可以是齐唱、重唱、独唱,方式灵活,因地制宜。四是便于组织。歌咏活动有着群体参与的强烈愿望和精神需求,与其他艺术活动比较,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推广的特点和优势。

从高校教育的范畴而言,大学生歌咏活动属于高校的美育(艺术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高校美育和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集审美、教育、认识、娱乐、健康为一体。高校学生歌咏活动对培养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增进开拓创新精神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今,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成果与价值不仅充分体现在不断提升的各级歌咏比赛、汇演、晚会的规模和质量上,而且已经融合在校园各类歌会、展演活动中,日益吸引青年学生的热情参与,已悄然渗透在日常的学生歌咏团队训练实践和各阶段审美体验的过程里。歌咏活动还有助于培育歌咏团体团结、和谐、凝聚、统一的集体精神,有利于广大参与者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丰富校园生活,增进身心健康,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追捧。

大学生歌咏活动不仅适宜于高校的会堂、小剧场、多功能厅的舞台表演,还适合于校园广场、体育场馆的平台演唱,小型歌咏活动还可以在普通的阶梯教室乃至班级教室中举行。各地高校已经具备这些必需的基本设施、设备,为大学生歌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基本模式与体系创新

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基本模式一般可分为“系统普及型”和“团队强化型”两大类,以此构成校园学生歌咏活动的总体框架体系。在具体艺术实践活动中,这两类模式往往以其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驾齐驱,共同推进。

1.系统普及型模式

“系统普及型”活动模式通常是指学校举办的校园合唱节、合唱比赛、歌咏大赛和主题歌会等,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普及、系统、指令型的传统式校园文化活动,其特点是主题性强、普及面广、参与性广和组织性强等。

在该活动模式中,学校作为总组织者,其工作重点是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和方案的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有:制定高校学生歌咏活动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活动方案,包括确定活动主题、规模范围、参与主体、时间地点、规则要求等;
根据方案下达实施意见;
按计划组织和完成整个汇演活动。院系作为分组织者,其工作重点是根据学校的总体计划和活动方案,动员、落实本院系各班级歌咏团队的组建和训练;
组织举办本院系的歌咏汇演或选拔性歌咏比赛;
选送优秀的班级歌咏团队代表本院系参加校级比赛(见图1)。为了提升歌咏团队的总体参赛质量,有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由院系在本系统中择优选定歌咏队员直接组队训练和参赛(见图2)。班级是主要的基层活动组织者和参赛主体,因此其工作重点是根据学校、院系的相关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动员全班的力量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歌咏团队的组建、训练活动,积极参加院系和学校的歌咏比赛(汇演)活动,从而形成“班班有歌声”的生动局面。

高校学生歌咏活动通常可分为设奖项的比赛汇演型和不设奖项的主题歌会型两种。前者更能体现各歌咏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艺术竞争性;
后者更注重于团队的组织参与性,追求歌会的主题思想性、整体艺术的和谐性。二者各具特色、互有所长,组织者在策划活动方案时应视具体情况慎重择定。

2.团队强化型模式

团队强化型模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通常是指学校经一定的组织选拔工作,集中一批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声乐骨干和合唱爱好者直接组建的校级大学生合唱团;
辅助设立的学生社团性质的合唱俱乐部;
由校学生社团组织或由部分有条件的院系建立的各具特色的学生歌咏队组。该模式的特点是:组织结构多样,人员素质较高,团队凝聚力强,活动新颖时尚,群体影响力大,便于巩固提高(见图3)。

在该模式中,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
选配专业辅导师资组建大学生合唱团;
落实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经费支持等工作。高校合唱团的主要任务有:对外代表学校积极参加城市和高教系统的歌咏比赛(合唱节、展演、汇演)等艺术活动,优秀的高校合唱团还可选送参加全国、省或区域性的各类合唱赛事;
横向开展和参加高校校际以及与社区、企业、军营之间的合唱交流演唱活动;
对内充分发挥骨干文艺团队的作用,在学校举办的重大文艺活动中承担主题性重要曲目的演唱任务,并适时开展阶段性的成果汇报演唱活动。合唱团的指挥一般由专业艺术指导教师(音乐教师)担任,并对合唱团的日常组织训练和管理负责,做好定时间、定人员、定曲目、定演出任务等事宜。校级合唱团在学校的重要活动中不仅能充分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而且能极大地强化和提高合唱团成员的艺术审美能力与声乐表演能力。目前,各地高校尝试把合唱团的日常训练活动与开设合唱选修课程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歌咏训练的兴趣和成效。

在重点打造校合唱团品牌的同时,音乐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还可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如设立大学生合唱俱乐部,支持相关学生团体和部分有条件的院系建立特色性的学生歌咏队组。合唱俱乐部原则上可根据活动场地的条件考虑参加的人数,尽可能满足广大歌唱爱好者的参与愿望。俱乐部可以采用定期举办合唱欣赏系列讲座、声乐知识辅导和基础性合唱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以大课讲座辅导为主、分组活动和学生自练为辅的形式灵活开展活动。优秀的俱乐部成员可适时充实校合唱团,部分成员也可酌情替补参加校合唱团活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院系等组织建立特色歌咏团队,以中小型为宜,可酌情设立和创新发展一些同声合唱队、小合唱组、各种重唱表演组合等。特色歌咏团队要在努力培育自己的演唱风格与表演特色上下功夫,这样既能在学校、院系的各种文艺活动中以其鲜明特色而独树一帜,也可根据需要代表院系或学校参加城市、社区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文化活动。

设有音乐教育专业院系的综合性高校,应建立由该专业学生组成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合唱团,积极参与校内和城市大学生歌咏比赛中的表演性演唱活动(或参赛),充分发挥其在众多普通高校学生歌咏团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总体合唱水平,进一步扩大高校学生歌咏团体在各地的社会影响。

三、高校学生合唱团的组建原则与实践规律

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艺术水准的高校大学生合唱团,是构建高校团队强化型歌咏活动模式主体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升高校歌咏活动综合质量的重要保证。组建高校学生合唱团要充分做好师资、生源、场地、设备、经费等基本条件的准备,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组建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严格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择优与自愿相结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工作原则和方法。

大学生合唱团的基本声部类型为两种:一是混声合唱团,一般为40―80人;
二是同声(男声或女声)合唱团,40―60人。各校选择组建何种类型的合唱团,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择定。比如,男女生比例相对均衡的院校,可建立混声合唱团;
男女生比例较为悬殊的院校,就宜选择建立与较多性别学生人数相应声部的合唱团。组建合唱团时要遵循“择优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招聘,以公平、公正、自愿、择优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合唱团员的质量和数量。面试中既要测试学生歌唱发声的音准、节奏、音色、音量、音域、乐感等声乐条件,又要适当兼顾学生的形体及外貌条件,在生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还应掌握和参考学生的参加决心、品德素质(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等条件。如能适当扩招一部分候补队员,则有利于团队建立“优胜劣汰”的长效管理机制。合唱团内部还应尽可能形成阶段性的新老交替,以保证合唱团整体演唱水平和人员素质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大学生合唱团常规的演唱形式有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四声部合唱。在具体的训练实践中,采用几个声部演唱、选择哪些演唱曲目,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确定。通常在合唱团初建时,可选择简单的齐唱、二声部合唱作为演唱训练的起步。随着合唱团演唱能力的提高,再选择三声部、四声部的合唱,乃至排练更多声部的声乐作品或大合唱声乐作品。能否成功演唱多声部的合唱作品,是衡量合唱团体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尽管各级各类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普通高校的校级大学生合唱团,亦应达到能够完整演唱两至三个及以上声部合唱作品的能力。

合唱团通常是通过科学的灵活多样的基本发声训练方法和基本练习曲目来提高演唱能力和实际水平的,其追求的目标是团队整体具有高质量的富有平衡统一、圆润流畅、高音位、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舞台歌唱艺术效果。优秀的高校学生合唱团不仅应在歌唱的音准、节奏、音量、音域和视唱、音乐记忆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应在各声部平衡和协地有效把握呼吸、共鸣的科学运用,以及灵巧掌控速度、力度、音色、情感、风格等。

大学生合唱团的演唱曲目选择亦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因人而宜、难易适中、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既可选择经典的中外艺术合唱作品,也可选择有特色的各国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以及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这些通俗歌曲还可改编成精巧、时尚的合唱曲目。同时,应鼓励高校创作一些富有大学生青春气息和生活情趣的校园合唱歌曲。尤其在参赛曲目的选择上,既要因“团”制宜,量力而行,又要注意多样性,兼顾选择不同地域风格、民族特色以及不同情绪、速度、力度、演唱伴奏方式的作品。一些高水准的高校学生合唱团往往十分注重各种优秀曲目的演唱积累与传承,不断增强本团队的艺术底蕴。

大学生合唱团的歌唱伴奏通常采用钢琴,也可适当采用音调适宜的音碟音响伴奏。具有中上演唱水平的团队就可适时选择一些优秀的无伴奏合唱歌曲,有条件的合唱团也可以用乐队伴奏。为了烘托演唱气氛,用钢琴伴奏可以适当添加若干件打击乐器。演唱队型既可按照声部进行划分,也可酌情灵活排列。演唱时,合唱队员可以适当辅以简洁、明快的手势动作,也可做一定幅度的身体律动等,以充分活跃舞台气氛。参加正式比赛或演出时,还需确定专人综合负责服装、化妆、发型、道具、场地、灯光、话筒、出入场顺序等诸多事宜及相关环节,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演出质量,确保舞台的整体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处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病房唱歌让她忘却痛苦

彭腾华1936年出生于徐州一个富裕的家庭里。1950年代初,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南京一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回到徐州,先在邳县八义集中学教学,而后调到徐州市六中、四中任教,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

时光荏苒,如今的彭腾华满头银发,但声如洪钟、满面春风、和蔼可亲,如果不是她亲口所说,很难让人相信这位已80岁的耄耋老人身患癌症已20年。1971年,彭腾华不幸身患重症甲肝,大病三年,仅输血就超过6000毫升,医院曾三次下发病危通知。她在血液中的白蛋白低到随时都有死亡危险的紧急时刻,竟把丈夫从上海连夜买来的救命药“人体白蛋白”让给病友先用,显示了她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在病痛的三年中,她每天唱歌,还组织病友一起唱,让歌声来鼓舞斗志,病房内外洋溢着欢乐的气氛。1995年,她又患结肠癌。此时的她已经有了与病魔作斗争的成功经验,整天唱个不停。唱歌让她忘却了病痛与烦恼,乐观的心态让她最终战胜了病魔。

一人唱不如大家唱

由于2个子女全家都在美国,彭腾华化疗后孩子们接她和老伴胡国安到美国安度晚年。在美国生活了2年多,眼看就能拿到绿卡定居养老,但她一直想着家乡,想着亲如一家的街坊邻居,于是决定回国定居。

回到泉山区康居小区的家中,面对镜子里的沟沟壑壑,彭腾华不甘岁月的浸磨,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她对丈夫说:“回国做些有益的事才能老有所为,干些快乐的事才能老有所乐。”老伴给她出主意:“你一人整天唱,不如组织大家一起唱!”抱着这样的生活态度,一向喜欢唱歌的彭腾华于1999年4月,把爱好唱歌的32位中老年朋友组织起来,成立了徐州市首个家庭式的合唱团,她亲自任团长。因为在她家中成立合唱团,各种保障应有尽有,团员们感到家庭般的温馨。创建合唱团三人之一的何华荣老师说:“咱们这个团很温馨,就叫心馨合唱团。”每次排练前,彭腾华将自家客厅的家具搬走,腾出地方做排练及演出场地。因为丈夫姓胡、她姓彭,于是歌友们称她的家为“彭胡湾”,寓意幸福美好的地方。

有了队伍与场地,接下来的任务是制作合唱资料,供大家业余练习和排练时对照。彭腾华夫妇进行分工,她负责合唱团的编导和解说,丈夫打印歌曲资料及制作视频光盘。他们先后用了三部DV机录制完成了百余部历史、现代、电影和自编歌曲,刻了5000多张DVD光盘。每位合唱团员的手里,都有夫妇俩制作免费发放的几十个记录合唱团演出活动的光盘。彭腾华夫妇还将这些光盘寄赠给海内外的亲友和学生们,让大家共同分享。此外,彭腾华还免费给队员制作演出服,支付大型活动场地租金以及会务、辅导老师薪酬、洗照片、印画册等费用,累计无偿奉献8万余元。

在“彭胡湾”,有几十只凳子,几十双拖鞋每人夏天冬天各1双,鞋子都要编号……十几年来,他们免费印发歌纸、录像,还自费添置了钢琴、彩色打印机、刻录机、传真机、录音及音响设备。为了保证合唱团的工作不间断,彭腾华全力做好排练与演出方方面面的保障。

关爱成员,温暖如家

生活如歌,美妙动听。歌友们也把“彭胡湾”当成自己的家,排练之前,歌友们常会带来饺子、蒸菜、粉蒸肉等自己做的食物让他俩品尝,这种亲如兄弟姐妹的感情在岁月里沉淀得越来越浓。每年年终,合唱团还要召开一次主题座谈会,歌友们总结工作、提出建议,畅谈人生,感悟幸福,并用自己的文艺方式表达生活的激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作为合唱团的领导,彭腾华关爱着合唱团的每一个成员,谁有喜事,她主动去祝贺;
谁有病患,她一定去慰问;
谁有困难,她尽力给予帮助。有两位团员80岁华诞,她组织大家一起祝寿。全团每个成员都把合唱团当成心灵家园,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歌友时盈亮赋诗说:“彭胡湾里腾浪花,国泰民安奏春华。最最令人难忘处,赵钱孙李是一家。”合唱团歌友孟淑梅身患血液病多年,现在身体情况却越来越好,她高兴地说:“‘心馨’是快乐的黑土地,在这里我忘却了病痛与烦恼,收获了健康和友谊!”

义务演出,老有所为

合唱团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还致力于服务社会。排练演出形式多样化,除了大合唱、小合唱外,还拓展至独唱、表演唱、对唱,增加了乐器、舞蹈、快板、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

彭腾华每年依据形势,设计团队合唱内容主旨,如2013年主席刚提出实现“中国梦”口号,合唱团赵道悦老师就根据要求创作出“中国梦”歌曲。2014年以来,合唱团以走秀形式表演《爱我中华秀》、快板《说家风》(自创节目)、大合唱《保卫黄河》、舞蹈《潇洒女兵》《萨克斯和交谊舞》等节目为社区居民演出,展现老年人风,宣传党的好政策,倡导精神文明,歌颂新生活。

如今16年过去了,参加合唱团的街坊邻居们平均年龄已经66岁,成员发展至42人。他们用心去歌唱,用心去生活,除每周在彭腾华家排练外,这些年还主动联系到学校、企事业单位慰问演出。“市侨联中国梦赤子情演唱会”“汶川,心手相连”“动感彭城进泉山”“康居邻里节”……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上,总能看到彭腾华和心馨社区合唱团老人们的身影。

合唱团除自娱自乐外,还被邀请参与市、区、街道和社区组织的“五一”、国庆、抗震救灾、欢乐社区行等演出活动,并成功举办了“心馨合唱团十周年庆典”。2011年,彭腾华率领女队花甲组和男队古稀组参加徐州电视台举办的“我的快乐老爸老妈”比赛,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演出的节目在200多参赛队中双双进入前8名,同获三等奖。2012年底,彭腾华以及11位团员接受了电视台专访,在“大卓说事”栏目,以“人生六十才开始”为题,各自展现了琴韵歌舞、书画文章等才艺风貌。专集播出后,在观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多年来,彭腾华及她领导的合唱团,先后被各种媒体采访报道50多次,她也因此被“粉丝”们称为“魅力女杰”。彭腾华还先后荣获“感动社区人物”、“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泉山之星”等称号。

出版《生活如歌》,分享人生快乐

2012年冬,彭腾华又有了新设想,她想对自己的人生历程以及合唱团14年的活动,通过照片加文字注释方式,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夫妇俩于是决定编辑一本大型影画故事集―――《生活如歌》。她负责照片整理、文字注释,胡老负责绘图和排版。为此,胡老还自学数码排版软件。两人前前后后忙活了一年,画册才付梓。这本影画故事集用全铜版纸印刷,册内载有1328张图片、4.8万字的注释,记录着彭腾华的成长、婚姻及退休生活,让合唱团员、亲朋好友一道分享她的快意人生。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体与群众文化 文化呼声 角色共赢 引领氛围

新闻媒体的身影不仅出现在非典袭城、抗震救灾这样的重大历史时刻,也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媒体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深接地气、贴近生活,将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共赢之花,连续举办了四届的“我的合唱我的团”群众性合唱大赛即为一个成功的案例。

一、关注群众,践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我的合唱我的团”群众性合唱大赛是由媒体搭建平台、业内专家领航、群众热情参与的文化盛事,由沈阳广播电视台FM103.4生活广播发起。生活广播的编采人员在长期的采访工作中了解到群众的呼声和群众的愿望,了解到广大市民对于合唱的热爱,本着“一切为了群众”的宗旨,于2013年6月发起了首届“我的合唱我的团”群众性合唱大赛。大赛迅速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最终80支团队进入海选,累计5000名合唱队员全情投入比赛。据统计,累计8场比赛,到现场观看的观众超过3万人,通过媒体关注大赛的人数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创造了辽沈合唱史上的一个新纪录,也挑战了媒体举办群众性合唱活动场次和参与人数的新纪录。在2014和2015年两个赛季,大赛的报名团队均达到80支的规模,每个赛季直接参赛人数均超过5000人。2016年的比赛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广局、沈阳广播电视台等共同主办,共有160支团队参加城区挑战赛,参赛人数近万人,在活动组织、参赛规模及全媒体互动等方面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四年来,这一品牌活动不断发展壮大,为沈阳这座“艺术惠民之城、北方合唱之都”增添了新的文化亮点,成为沈城百姓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沈阳市合唱团星级评选暨第四届“我的合唱我的团”合唱大赛于2016年8月初正式启动,分为城区挑战赛、合唱指挥培训班和终极挑战赛三个阶段。城区挑战赛从8月19日到9月8日共举办了9场比赛;
合唱指挥培训班于9月19日举行,邀请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国家一级指挥、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曹丁老师为晋级团队代表进行业务培训;
10月10日至12日,共90支参赛团队在沈阳广播电视台600米演播厅进行了沈阳市合唱团星级评选暨第四届“我的合唱我的团”合唱大赛终极挑战赛,参赛的团队由城区挑战赛选拔的66支团队和市教育局、市文广局、沈阳日报、市总工会、市教科工委、团市委等部门推荐的优秀团队组成,总参赛人数5000人,再次创造了辽沈合唱史上参赛团队和参赛人数的新纪录。

2016年度的比赛赛程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点点滴滴折射出群众文化活动与媒体间的相辅相成。一场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够迅速得到群众的回应和支持,并创造同类赛事的规模之最,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

根据统计,“我的合唱我的团”合唱大赛是近年来我市群众合唱活动中最大规模的赛事之一,在媒体发起的大型活动中规模也堪称首屈一指。参赛团队数量可观、覆盖面广、类型齐全、艺术水准高、年龄跨度大。这些团队中,有男生合唱团、女子合唱团,少儿合唱团;
有企事业单位合唱团,工人团队、社区居民团队;
有高级知识分子团队、离退休干部团队,也有长期活跃在公园广场的社会团队;
有成立十几年的老团,也有刚刚组建几个月的新团。在终极挑战赛阶段,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文广局、沈阳日报、市文联、市总工会、市教科工委等部门推荐了一批优秀团队,这些团队不乏在国际国内以及省市各级合唱比赛中屡获殊荣的优秀团队,也有各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团队,高水平团队的参与和青年及儿童团队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团队结构和年龄层次,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和精彩度,成为此次大赛的亮点之一。根据统计,近80%的团队连续多年参与“我的合唱我的团”合唱大赛,对这一活动的参与度、忠诚度极高。

二、发挥优势,引领大众的文化氛围

生活广播在每年“我的合唱我的团”群众性合唱大赛期间,都将赛程报道和常规节目完美结合在一起,例如,将《老歌听不够》这档音乐节目打造成特别节目《合唱传奇》,展播合唱团队作品,采访合唱团队成员;
合唱大赛期间全天滚动播出合唱团队的音频、在早新闻《生活集结号》节目中播发大赛专题报道,在生活广播频率内,线上线下形成了有机互动。据统计,每个赛季,生活广播累计播发赛事消息、新闻专题、音频展播等均超过500余次。

2016年,媒体的报道及互动进一步升级,大赛于2016年8月12日拉_帷幕,各媒体对大赛进行了全角度、立体化的跟进报道。从8月19日大东区率先举办第一场城区挑战赛到终极挑战赛新闻通气会,再到终极挑战赛,各媒体不间断、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极大提升了活动的热度。据统计,仅2016赛季,沈阳广播电视台累计播出大赛广播宣传带300余次、新闻专题近20个、新闻报道150余次;
《直播生活》《沈阳新闻》《沈视早报》《视听你我他》等电视节目播出大赛采访30余次。沈阳网开辟大赛专栏,从不同的角度对大赛进行图文报道。高频率的报道让合唱大赛深入人心、影响空前,让更多人开始了解合唱、喜爱合唱、参与合唱。而沈阳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作为活动承办方,积累了四年的报道经验,2016赛季的宣传报道突破以往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早新闻《生活集结号》中开辟专栏报道大赛进程,在每个比赛日派出记者,选择黄金时段和重点节目,在活动现场与直播间进行数次互动连线;
生活广播的官方微信订阅号制作新媒体专题报道13期,累计点击量超过两万人次。通过生活广播官方微信进行的“最具人气合唱团”评比活动,参加城区挑战赛的160余支团队均积极参与,累计转发及投票人次超过10万,极大地提升了本次大赛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媒体对一个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如此多角度、大篇幅的报道,使合唱的普及速度大大提升,其积极意义和社会影响不可估量。

三、穿针引线,打造权威的群众赛事

“我的合唱我的团”群众性合唱大赛连续四年的成功举办并在同类赛事中影响巨大,得益于媒体的“穿针引线”,其中权威的评委阵容为大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在2013至2015三个赛季,生活广播分别邀请了辽宁省合唱协会理事长、沈阳市合唱协会理事长、沈阳市合唱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词曲作家、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及资深媒体人担任各阶段评委。在2016赛季,大赛在比赛的各个阶段均采用打分制,评委阵容更加强大。在城区挑战赛阶段,坚持专业评委与媒体评委共同打分,同时各区文化馆也派员加入评委团,确保评委比例均衡、具有权威性。城区挑战赛中,前进歌舞团原艺术指导、著名词作家邬大为;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主任、沈阳市合唱协会副会长、作曲家关黎;
辽宁省歌剧院副院长殷之声;
辽宁音乐家协会合唱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李光圣等专业评委的加盟,保证了大赛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终极挑战赛依然沿用以往“我的合唱我的团”合唱大赛决赛的模式,采取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的办法,使评分过程和比赛结果更加公开透明。K极挑战赛的评委均包括铁源、徐占海、龚荣光、陶承志、史建南、程明秦、张岩生、刘骏、刘红军、朱旭等我省著名词曲作家、指挥家、朗诵家、媒体专家和著名导演。

强大的评委阵容从专业上保证了大赛的权威性。可以说,媒体通过大赛搭建了一方舞台,专家则是支撑这一舞台的基石。媒体如果单独举办比赛,没有专业知识又不懂比赛规则,公信力势必受到影响,而媒体与专家的强强联合,相互借力,使大赛跃上了新的台阶。大赛连续举办了四届,评委们与沈阳广播电视台也连续合作了四年,各位评委表示,沈阳广播电视台做了一件他们酝酿已久却一直没能实现的事情。媒体的参与,使合唱的普及速度大大提升,其积极意义和社会影响不可估量。“我的合唱我的团”合唱大赛,既贴近群众,又具有专业水准,作为一个打造了四年的文化名片,媒体的深度参与赋予了群众性文化活动全新的内涵。作为活动发起方的媒体、活动参与方的群众分别实现了各自的角色共赢。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一、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

1、开展社团活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爱好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给全体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切实提高每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展社团活动是终身体育观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学会健身与休闲方式,热爱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3、开展社团活动是我校体育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达标内容外,我校还为学生提出了四项具体目标:学会一项球类运动、学会组织一项体育比赛、学会一种体育健身技能、学会一种休闲方式。

4、开展社团活动是一种课外选修的课程。开展社团活动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的一种延伸与拓展,与当前大力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

二、社团活动的实施基本情况

社团是从20XX年5月份开始,经过较长时间调查、实践,把学生乐于接受普遍受欢迎的一些体育科目进行选择优化,确立为社团的活动项目,逐渐使其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选修课)的一部分,并且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现就我校社团的建立,从活动情况、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几方面进行相应总结。

活动情况:我校在最初成立社团主要是为了选拔高水平的运动员参加高一级比赛,如足球、篮球、健身操、球类、跳绳、踢毽子、围棋等社团,后来逐渐把社团活动有意识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增加了活动项目,扩大了学生参与面,面向全体在校高一、高二的学生。

活动初期,由学校主要领导进行宣传动员,社团活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要求每名学生都要选择一项活动项目;安排全校统一活动时间和要求。然后,由各社团的指导教师进行本活动项目的指导工作,提出具体的活动方案和计划,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等。最后由学生自由选择上报教导处备案,共有16个社团(其中体育俱乐部9个),规定统一活动时间为每周五7、8课,活动场所分布在体育场、体育馆、教学楼、综合实验室等处。

活动中期,社团的理事、秘书长协助指导教师下进行各自的活动,有的社团先进行摸底测验,把报名学生,按各自能力水平划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教师重点扶持初级、中级班,而对于高级班则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学生提出活动计划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再进行实施,初、中级班的学生可根据水平提高提高的情况转到高级班成员,而使学生在俱乐部中实现自我发展,学有所得、学有其乐、学有所成,真正的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各项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并逐渐培养体育骨干,逐步让学生自我组织俱乐部的各项活动。使校本课程(即选修课)与体育俱乐部的结合起来,使校本课程与俱乐部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如足球俱乐部的一些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足球裁判)后,学员就能很好地组织起各班级之间俱乐部的比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每学年结束前即每年X月中旬进行俱乐部活动的检查、评比及活动成果展演,评选出优秀社团、优秀个人、优秀组织奖、成果奖等奖项。

经验总结:

1、学校对社团活动高度重视。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建全、教师指导到位,使社团俱乐部的活动顺利得以开展。

2、因为学生是自我选择项目,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认真主动自觉。所以学生们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其乐、学有所成,发展了特长,提高了自身素质。

3、在组织俱乐部活动过程中,每一位成员不仅是活动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组织能力也得到提高。

4、使我校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基本目标“学会一项球类运动、学会组织一项体育比赛、学会一种体育健身技能、学会一种休闲方式”顺利实施。

问题分析:

1、虽然所有场馆、综合实验楼、教学楼相应活动场所完全开放,但由于选项学生人数多、时间集中,显得活动场所与器材不足。

2、有些学生喜欢的报项开展不了,如游泳、轮滑等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3、个别项目报名过于密集,而有些项目无人报,如田径等。

4、校际间社团的交流比赛尚少。

5、部分学生虽然报名,但参与活动的效果不太好。尤其是女学生。

中学学生社团活动总结范文二

我们音乐社团是去年组建的,本着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社团共有学生56人。在每周二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训练。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和努力,合唱社团团员们在老师正确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队员们都能用和谐、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来进行演唱。在本学期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合唱训练中一般采用视唱法,分声部先后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

2、歌曲的艺术处理

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地作了艺术处理。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在训练中坚持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思维,提高演唱技巧和能力,让学生在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能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总之,经努力、合作,社团的训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我们的表演受到大家的好评,在六一比赛中获得了好评,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音乐社团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社团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的表演队伍!

中学学生社团活动总结范文三

三里岗中心学校社团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社团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去年的基础上,本学期进一步细化社团活动。首先,本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让活动有章可寻。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校师资力量,确定适宜的社团。本学期我校成立了书法,美术,武术,葫芦丝,篮球,科普,手工制作,摄影摄像,英语口语,乒乓球,花样跳绳,呼拉圈,健美操,腰鼓,棋类共15个社团.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组织和耐心指导,因此,我们选拔一些有特长,认真负责的老师来指导社团活动,并在开学之际召集指导老师开好社团活动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以便有效的开展活动。

其次,做好社团活动的常规管理工作。细化社团活动纪律,强化社团活动责任。在社团活动之初集中六七八年级学生宣讲社团活动纪律,并将活动纪律打印出来,在教室张贴。明确社团活动指导老师的责任,打印出来,分发给各个指导老师。每周三开展活动时,各指导老师必须上、下课时都清点学生人数,并由专人作好载。每周三开展社团活动都有专人督察。我和唐艳老师在社团活动开展的两节课时间在各个社团巡察,监督社团纪律,维护活动安全,并及时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一、八方代表 云集西安

在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之际,经过近半年的筹划、准备,“相约世园・放歌灞”中国西安合唱艺术节如期举行,并成为献给建党九十周年的一份厚礼。合唱节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浙江、江苏、河南、湖北、广东、福建、贵州等12个省市的五十余支合唱团积极参与。参]的合唱团有大中小学生、教师、工人、退休老同志等。合唱艺术节分为合唱比赛、艺术展]和学术交流三大板块的相互带动,充分展现出了合唱艺术的特色和魅力。

合唱节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指挥家杨鸿年,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作曲家王世光、奚其明、指挥家卞祖善、中国合唱协会会长田玉斌等分别担任名誉职务、艺术总监和评委。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举办三场专场音乐会进行展]和观摩交流,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了西安合唱艺术节的艺术品质。

二、高端论坛 共谋发展

艺术节期间举行的“合唱艺术峰会”于10月1日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百余人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研讨会首先以“作曲家与指挥家的对话――当下中国合唱的创作与诠释”为主题,进行了11个单元的作曲家主题]讲和专题对话,杨鸿年、陆在易等分别主持对话,杜鸣心、戴于吾、桑叶松等出席。作曲家杨鸿年、温德青、刘晓耕、徐坚强、陈国权、黄汛舫、陈朝汉、张以达、曹光平、甘霖、方兵等11人向大会组委会提交了《引子与托卡塔》、《虫虫飞》、《撒里罗》、《对鸟》、《情姐下河洗衣裳》、《千里之行》、《喊山》、《走西口》、《天湖・纳木错》、《)域向往》和《至远方的朋友》等合唱新作。新作品中混声合唱作品由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担任示范]唱,女声合唱作品由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示范]唱、中学合唱作品由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示范]唱。在专题]讲环节,作曲家们结合各自作品创作思路,提出了对中国合唱创作风格和未来发展道路的不同看法和见解。杨鸿年以《初谈中国当今合唱作品匮乏的现状》为题,针对当今中国合唱优秀作品匮乏的现状,提出优秀作品应具备创造性、多样性、前瞻性等艺术品格。温德青提出了合唱艺术的创新途径,他认为声乐器乐化是无伴奏合唱里让音响更丰满的有效方式。曹光平以《合唱写作风格探索的思考过程》为题,结合自身创作实践的摸索过程,探讨了中国合唱作品如何达到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刘晓耕在《民族音乐元素的裂变与重组》的]讲中,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例探讨如何看待民族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并结合创作经验提出运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合唱作品,需要经历采样、分析、研究、揉碎、重组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甘霖结合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的作品展],介绍了他对于中国合唱艺术的困惑和向往。方兵在《创作无边界――我的创新边界》的]讲中,提出合唱艺术的创新边界应从人出发,走向文明,深入人本,再回到人的观点。陈国权的主题]讲《作曲家与指挥家的自我对话》别具新意,他以作曲家与指挥家的双重身份自说自话,深切期望作曲家与指挥家相互关心,互相尊重,力图创作出可听性、可看性、通俗性的合唱新作。徐坚强则以合唱专业训练方式的变化展望了中国合唱之路,对合唱发展道路进行了形象的概括:往前走、往回走、原地走、来回走。往前走,就是运用各种技法,促进现代音乐发展;
往回走,适当的理性回归;
原地走,静心思考下一步该怎样走;
来回走,全方位审视,以扩大[界,从而做到中国合唱艺术的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作曲家陈朝汉、张以达则分别对《喊山》和《走西口》进行诠释分析,阐述了他们对合唱创作的看法和建议。

在主题研讨阶段,作曲家与评论家们的研讨和交流主要围绕中国合唱创作、指挥观念、个人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中国合唱创作、指挥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以及合唱团发展道路等问题展开。作曲家与指挥家的关系问题是研讨会探讨热烈的一个话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作曲家与指挥家应该有效沟通。针对中国合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会专家还就如何扩大合唱歌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作为此次艺术节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指挥家田晓宝,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艺术总监、指挥家任宝平分别作了题为《女生合唱的训练与音乐表现》与《混声合唱及作品处理》的专题讲座。两位音乐家深入浅出、结合教学实践的]讲将学术交流引向深入。

三、走进社区 唱响和谐

10月3日至6日,合唱艺术节的重头戏――展]、比赛、走基层、进世园等系列活动举行。合唱节四场决赛和三场合唱展]交相辉映,唱响了中国合唱艺术的新篇章和新境界。在比赛中,除]唱规定曲目外,参赛]唱团还]唱了一百多首题材广泛、表]形式多样的合唱作品。经过激烈角逐,杭州师范大学八秒合唱团、无锡山禾合唱团、陕西知青老三届合唱团分获院校成人组、社会成人组、老年组金奖(少年组金奖空缺);
华北电力大学蓝色动力合唱团等七支合唱团获银奖;
西安音乐学院“春之声”女声合唱团等11支合唱团获铜奖。在总冠军争夺赛中,杭州师范大学八秒合唱团凭借浙江民歌《畲族情歌》与非洲祖鲁族民歌《IPHARADISE》的精彩]唱,一举夺得三个组别的大赛总冠军。此外,组委会还评选出优秀指挥奖、优秀钢琴伴奏奖等。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鼓励群众合唱事业的深入开展,组委会拿出近百万元奖励获奖合唱团和单项奖获得者,这在国内合唱节上尚属首次。

三场展]音乐会由合唱节特邀的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等3支国内高水平的合唱团]出。Tiankong合唱团优美清新的曲风,再度打响了“纯美”的合唱品牌,成为本届合唱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技艺精湛、曲风多变、沉静稳重;
深圳中学金钟合唱团的孩子们活泼可爱,音色美妙、清扬灵动。

进社区、下基层,使市民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是合唱艺术节惯例。首先,合唱艺术节期间市民可以免费到剧院观看合唱节决赛以及展],所有的讲座交流也是免费入场的。组委会还组织了社区合唱展]活动。陕西三线学兵合唱团等合唱团队在新城广场、陕西省体育场广场、紫薇田园都市等社区开展了多场以“相约世园・放歌灞”为主题的社区展]活动。

四、色彩斑斓 面向未来

此届合唱艺术节的另一特色是与世园会交相呼应,彼此推动,使世园会在合唱艺术的支持下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此次艺术节参赛曲目繁多,风格各异。然而,最大的亮点是推出了为合唱艺术节精心打造的“新长安风”音乐,风格独特,意境悠远。不仅推广了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理念,展示了西安乃至陕西现代、绿色、时尚、美丽的新形象,亦成为合唱节风格独特的亮点。规定]唱的合唱作品《祓禊谣》(王军词、赵季平曲)曲调优美,风格隽永,清新明丽;
音乐主题来源于世园会址――灞水之畔的古老祓禊仪式,浪漫的沐浴踏青仪式和悠远的文化韵味融为一体,展现了长安人典雅、庄重的生活场景。《送你一个长安》(薛保勤词、甘霖曲)则以纵深的时空感穿越了长安的古今风貌,完成了一次历史与现代的和谐景象对接。

“相约世园・放歌灞”――中国西安合唱艺术节期间,悠扬隽永的嘹亮歌声与绿意缭绕的世园胜景融为一体,和谐向上的人文气息与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象合二为一。音乐搭建起世界人民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优美的旋律传送了中国对于世界的美好祝愿和真诚祝福。不仅如此,中国西安合唱艺术节使合唱艺术的和谐性、优美性与世园会文化主题交相呼应,相互推动。响彻云霄的合唱艺术因世园盛会而广为传播,世园会也借合唱艺术再掀高潮,向世界展现了绿色、现代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