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经管类课程论文【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8 15:50: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10年发展目标。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战略部署,时间紧、任务重,人才是关键。当前需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适应市场需求、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管类课程论文【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经管类课程论文【五篇】

经管类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与管理;
财经类;
课程建设;
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10年发展目标。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战略部署,时间紧、任务重,人才是关键。当前需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大众体育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一)相关概念简述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旨在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更好地分析体育经济问题,旨在培养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基本理论,并能将其同时运用于体育经济教学与科研以及体育市场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简述

国内最早开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是北京体育大学。目前,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发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也积极探索并建设该专业。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开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中,高等体育院校仍然是主要的成分,比如说首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以及天津体育学院等,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在开设相关专业;
其次部分财经类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也增设了该类专业。此外,由于学校创办专业的方向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在该专业创办前的对其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的设定,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创办方向与模式,因此,在创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式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比如说,国内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方向设定为能够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而另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则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在掌握两种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仅具有实践能力,且具有良好的科研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两类高校在基础课程的建设上基本一致,旨在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下的学生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在拓展课程方面则为一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类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建设正稳步推进。其中,湖北经济学院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强调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而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高校则大多注重于培养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且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人才。相对体育类高校将课程体系的建设重点放在专业课程方面,目前财经类高校在建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公共必修课的建设。然而,目前财经类院校虽然在基础课程中对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都有所普及,其交叉综合类的课程的目录也和体育类院校有很大的共同之处,但在体育技能类的课程建设方面与体育类院校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技能类课程种类与数量明显少于体育类院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财经类高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在经济类课程、管理课程以及基础课程方面具有领先地位,但是就体育类课程项目来说,相对于体育类高校,在课程种类与课程教学深度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完善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

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要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要平衡专业课程构架比例,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并细化主要培养方向。其次,要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以高校为基础,加大力度培养具有良好体育能力以及经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性复合人才的培养来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优化体育类高校的管理学、经济学课程建设水平及普及率,以此来提高体育领域人才的经济知识水平与管理能力,从而间接促进体育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合理开设基础课与专业课

首先,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体育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在该专业中开设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相对较少,课程种类也相对单一,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体育类高校来说,其应当优化专业课程中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审核课程规范性。其次,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财经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的该专业在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上相对于体育类院校有较大的优势,但如前文所述,目前很多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要在优化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体育技能类课程的种类与教学深度,规范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良好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最后,本文认为各体育类院校与财经类院校可以就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开设方面定期的进行交流,如体育类高校可以向财经类高校咨询经济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开设经验,而财经类高校则可以向体育类高校咨询体育技能类专业课程的开设经验。

经管类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0-03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岗位,但因其专业性不强,还有文秘、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外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抢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岗位,并且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得还不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医疗单位行政领导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专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不少打着各种旗号的“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师”等已涉足医院管理、卫生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和决策支持[1]。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尚未被认可,说明目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文以海南医学院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97.14%。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实践能力需求、对学校的基本评价、专业课程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在34份有效问卷中,有76.47%的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66.67%的在事业单位就业,88.24%的从事于公共管理类或相近的工作,这三项数据说明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符合专业的办学特色。

(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 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 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四)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 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
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
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 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 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 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 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
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
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
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经管类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课程体系 平台 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对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强烈,尤其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旺盛,而应用型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市场需求。基于该背景,本文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课程体系研究的现状

国外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表现的特点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选修课比例大、强调实践性教学。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宽阔的视野和应变能力。同时学生的选修范围非常大,除核心课程和少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必修外,其它都由学生自己选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针对目前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动手能力不足、社会适应性差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积极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对通识课程进行重新梳理,加大选修力度,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比例,大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来开展实践教学。但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尤其侧重于对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而从经济管理学科大类考虑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线,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既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因此,发达国家的高教改革往往首先都是从课程改革入手。从整体上来看,笔者认为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考虑社会需要。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适合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满足当今社会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

2.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应深入研究国外同类大学在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先进经验,吸收其长处,如加强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设置选修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等。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本科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质量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
同时,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之重点。

3.形成自身特色。每所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持特色的条件下逐步地进行改革。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由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两大块构成。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构成。目前,各高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数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课程设置因学校而异,但大都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物理和化学类等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育健康类课程等。公共选修课程平台主要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需要,以人文素质拓展课程为主的一系列课程组成,由学生进行选修。除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建立平台外,各高校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大多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和要求进行设置。

目前,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是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通识教育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对人才素养、潜质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内涵是按学科和专业构建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结构,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学科交叉、拓展专业面向,强调课程综合,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目前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类人才的需求,注重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相互融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力图突破原有的专业限制,跨专业从经济管理大类角度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见图1。具体思路如下:

1.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公共选修课平台”多级课程平台模式。即在目前由学校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的基础上,由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在学院(通常为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

2.在多级平台课程基础上,根据会计、金融、贸易、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特色突出的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几大专业模块课程。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根据以上的建设思路,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平台建设和课程模块建设。

1.课程平台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平台包括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各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由学生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及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构成,具体的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课程。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应根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确定专业基础课。

(2)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平台课程设置。选修类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若干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本学科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的选修课程以及其它学科(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一般来说,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多为跨学科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能力。因此,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主要为对包括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企业内在和外在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具体课程可包括经济理论与应用类课程、企业运作与管理类课程、对外贸易类课程、投资与理财类课程、管理素质能力培养类课程等选修课程,见图2。

(3)实践课程平台。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得对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合作精神等。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院均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比例,强化实践环节教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应在现有的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暑期实践等综合素质类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大类实践课程平台(见图3)。即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同时,应尽可能开设综合专业实践课,如专业认知实习、经济管理综合模拟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毕业实习等。通过综合专业实践性课程实破原有的专业实践局限性,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组织架构、内部流程及管理、企业外部资源利用和管理。

2.课程模块建设。立足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通过设置课程平台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通过在专业核心、专业选修、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中开设应用性强、能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模块,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培养要素,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1)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即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的设置应在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总览》以及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规范设置的基础上,考虑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2)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通常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的一部分,是由延伸某一方向专业技能的课程组成。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上,学生依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志趣爱好对专业研究方向进行选择,是专业的再细分。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可在统一的专业培养基本规格之上,注重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在宽口径专业内柔性设置2~4个模块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实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3)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是针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相对应开设的实践环节。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通常是模拟企业环境、通过运用和操作经营单位的管理系统,让学生熟悉企事业单位的运转和管理过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与理论课程衔接,相互融合,体现特色,合理设置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希望能够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经济管理类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君.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J].科技信息,2009(32):16-18

2.赵波.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优化[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9-63

3.李远辉,应用型本科“3+1”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47-148

4.杨明秀,夏新斌.基于教育分流理论的选修课程体系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管理系为例[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6):139-140

5.王玉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5)

6.毛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科技风,2010(12)

经管类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理论课程

一、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至今已经二十余年,已成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目前教育部的要求来看,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能够胜任各类旅游管理部门的行政与规划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行为规范,并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从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可以发现,在普通高等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呈现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为辅的课程管理结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这表明在普通高等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及中职和高职的发展定位是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也直接导致前者更注重理论课程而后者更侧重实践课程。然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特征的专业,这就要求在普通高校内其课程设置必然要涉及实践教学的内容,因此,理论课程本身的实践定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契合,就成为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基础课程设置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其培养的学生首先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的协调管理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地理、心理等均应该设置相应的课程,其他如社会学、人类学也应该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范畴内。然而纵观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在系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方面的课程设置多有缺失,很多学校在本科课程中也未能设置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课程,这导致学生在旅游基础知识的构建方面存在缺失,很难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理论课程与管理实践相脱节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很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课程自身,二是在于教材选择。一方面,理论课程相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理解力、思辨能力、领悟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受到学生个人兴趣的影响,因此,在接受程度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就是一个难题,即理论不能明确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目前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程的抽象性,其教材通常选用带有“旅游”字样的相应理论课程教材,这样无形之中就打乱了原有的经典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人为地剥夺了学生自主建立与旅游管理实践间的关系,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信息获取的不健全及其引发的理论到实践多重路径的缺失。

(三)实践课程定位偏差

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能、礼仪、实务领域占有的比重偏低,必选课多于选修课。这些课程以公共礼仪、导游实务和客房技能为代表,由于其定位较低端,社会普遍认同度较低,因此学生对该类课程存在逆反心理,直接导致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输入较高但输出较低的现象。加之这类课程的讲授与考核方式的传统、僵化,使得本应该提升个人修养与品位的课程反而使学生产生压力,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尤其是校外的实习课程,由于存在工资收入低、住宿条件差及歧视等问题,尽管学生参与了实践/实训活动,但已经丧失了对该专业的兴趣,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存在极强的专业抛弃性。目前,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定位主要在于专业技能的培养,然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非普通高等院校的长处,中高职、应用型大学相比之下更具有优势。因此,相对这类课程后者院校的学生接受程度比前者要高出很多。加之目前很多的实践/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较低,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因此对于知识的吸收效率相对较低。而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于培养高端管理人才,旅游行业中涉及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工作活动才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中需要学生参与的训练内容,然而在现实中,关于旅游管理领域的实践课程却鲜有出现。

三、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彰显社会文化特征的理论课程设置

Inui等认为旅游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社会学和哲学方面的思考[2]。Holden、Wickens等人也主张旅游高等教育应整合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人类学等理论[3],以便于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激励智力好奇心及审视和改进知识[4]。基于此,本文认为普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打破传统以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体系,增设中外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课程,以理论带动实践,旨在引发学生通过对各个理论的思考及自身的反思,从根本上指导其在今后的旅游管理活动中的行为活动。除此之外,为了能够保证和更为有效地考核理论课程,除了进行常规的理论课程考试外,学院可以考虑将导游资格证考试作为该专业学生毕业的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导游资格证考试涵盖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和政策与法律法规,这三大类内容对于学生掌握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了解行业的政策法规及熟悉业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理论课程与导游资格证考试统一起来,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课程的内容,也便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经典理论教材的选取

鼓励将理论课程中的经典教材作为首选教材,以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经典教材为范本,教师个人则参考旅游领域相关教材的知识,在课堂上融会贯通,力求使学生在学习“原汁原味”的经典书籍的基础上,去品读相关知识在旅游管理领域的运用,使学生在教师的解读下自发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模式的形成,最终产生影响其终生的旅游管理思维范式。而这一过程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广泛的阅读量,能够融合理论课程的不同视角与观点,同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寓教于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各个学科理论精髓。

经管类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 城乡规划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教育部于2012年将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资环)专业分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新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形成,其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主要是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因此,各高校对资环专业进行调整,使得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又有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同时也就形成了多学科背景的态势。

1.1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络、会议材料等资料,按学科背景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成地理类、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三大类,见表1所示。

针对表1中代表性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初步分析,各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中均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70%的高校开设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及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其余的理论课程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各略有差异。各高校实践课程开设中,总体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24%-35%。相对于理论课程,各高校之间实践课程的呈现明显差异化。首先,实践课程的种类各异,主要有课程设计、课程实习、野外实习、综合实践、实验分析、上机练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其次,在专业学科背景相同的情况下,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涉及到各高校的专业优势、实践条件及师资条件的不同;
最后,虽然实践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还是可以将实践课程大致分为规划设计类、地理信息类、自然地理类、资源评价类、区域分析类。

1.2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

依托网络调查和资料收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广西的开始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专业在广西的开设情况也列入表2中。从表2可知,一是广西开设该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数量较少,使得该专业在广西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在于如何发展优势办出特色,培养适应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实用人才。二是城市规划专业对该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城市规划属于工科专业,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属于理论分析性的理科专业。因此,本专科院校的规划专业都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表2中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前两所学校的理论课程存在一定差别,广西师范学院增开建筑初步与建筑设计、素描建筑绘画技法等课程,广西财经学院增开管理学、区域经济、环境土地规划等课程。其次,在实践课程方面,均以实验室为主的实践课类别,课程包含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钦州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的专业课程以资源环境为重心,其特点一是偏向理论教学,二是以地理学和海洋学课程为主,三是实践课程数只有气象水文野外、地质地貌野外和植被土壤野外实习三门。而表2中后四所学校均是工科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分析四者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既包含了规划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又囊括了美学、计算机辅助及规划的实践课程,且本科院校学制5年,有足够的时间将整个专业教育完善,使学生出校即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分析

2.1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与全国代表院校的异同

上述分析对比可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基本一致,都会设置总体规划、修建性规划等规划类核心课程,并辅以其他支撑课程。但是广西院校的实践课程种类数比较单一,一般以课程设计、上机练习和毕业实习为主,缺少野外实践调查等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多以理论课程及其配套的计算机辅助实践课程为主,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获取方式及重要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学停留在感知层面。

2.2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异同

对比全国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该专业的所属二级学院的归口各异。其次,从人才培养计划来看,财经类学科背景的院校略微删减了地理类、理工类的院校的地理类课程,增加了管理类课程,从人才培养定位上来讲,特点在于懂理论懂技术还要懂管理。而广西开设该专业的两所学校,一所为师范类院校一所为财经类院校。同样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这种差异。最后,对比实践课程,因受学校学科背景的影响,在相应实践课的软硬件及师资配套上略逊于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因此,实践课程在财经类院校相对薄弱,基本以规划类和地理信息类的实践课程为主,且开设的课时量也略少于其他类别的院校。

3 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