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08 17:0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新课程标准贯穿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在新教材中,充分体现出来,教材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工具、素材和思路等。但要想更好地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不仅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要成为建设开发者,要使教材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五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新课程标准贯穿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在新教材中,充分体现出来,教材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工具、素材和思路等。但要想更好地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不仅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要成为建设开发者,要使教材普通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性有机地结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的放矢灵活运用教材。

一、根据教材的活动内容,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富有儿童特点的一些歌谣、谜语、魔术、实验等,所以我在讲“热胀冷缩”时,引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爆竹”的来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又如,在讲三年级下册“冷水与热水”时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触摸四个杯子和杯中的水,描述人体对不同冷热物体的感觉。然后根据这个问题开展教学,是上课的关键。

二、根据学生的观察特点,改变教材的先后顺序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观察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观察兴趣和顺序,所以教学中要满足学生对某事物的观察兴趣和深入探究。这样教师要适当调整、改变或扩展教材的顺序和内容,例如在四年级上册上“身体结构”时设计了活动,先让学生一只手系红领巾,再用两只手系红领巾,先让学生单脚跳着前进,再双脚走着前进,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身体健全健康的重要性时,提出要爱护身体,珍惜生命,于是我就调整了教材的顺序重点,把后面的“呵护我们身体”一课放在前面讲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语文学科;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03)01-0091-03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自古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目标问题出现过多次争论,这些争论大多数与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观念有关。古人重视“文以载道”,道为主,文为辅。近代以来,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与道的兼容、排斥、孰轻孰重等方面。进而由此引起了语文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许多争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学目标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意见出现了靠拢靠近的发展趋向。1991年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上海《课程标准》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作者对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反映出的教学思想的几点看法,仅供讨论参考。

一、在语文教学的性质方面,强调思想性和工具性并存,工具性为主,思想性为辅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这两个大纲都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强调在掌握语言这一工具的同时,应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上海《课程标准》可以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首先,《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材选编等各个环节,反映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并存这一教学思想。在总述“教学目标”时提出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必须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
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三是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材编选”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材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教材编选必须有利于全面完成学科教育目标规定的任务”。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则强调,必须“按文悟道,以道解文”,“忽视思想教育的语言文字教学和脱离语言文学教学的思想教育,都有碍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文道并存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是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既是对我国传统语言教育观的继承,也是对单一强调思想性(如“”中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语录”教学)或单一强调工具性的否定。

其次,《课程标准》在体现文道并存的同时,强调文为主,道为辅。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大语文教育”,即把文、史、哲、经合为一体,使语文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经典哲学教育、政治历史教育等相融汇。且古人重“道”轻“文”,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都是说“道”是根本的,而“文”则是用来阐释及传播“道”,人们也必须通过“文”来理解“道”。这种重“道”轻“文”的教育观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了它的适应性和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代随着学科门类的不断分支和细化,重“道”轻“文”则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障碍。毕竟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学须以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只能是辅的,其主要渠道应依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纵观《课程标准》,虽然对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提出一定的要求,但着重强调的还是其“工具性”──即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目标”部分,总目标中首先强调的是要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六项具体目标中则全部是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什么没有提出思想教育?根据我的理解,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目标,它只能在给学生进行基本能力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冲淡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功能。这种对语文教学性质“文道并存,文为主、道为辅”的诠释,我认为比较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性,无论是和传统的重道轻文比较,还是和建国后曾出现的以道代文(纯“思想性”)、以文代道(纯“工具性”)比较,这种观点都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中,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目标”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泩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把握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倡导质疑探究,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防止出现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理解、欣赏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状况。”《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来提出,反映了现代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智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和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记忆、从启蒙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背诵记忆教材。而这种记忆又大多表现为被动的:“机械记忆”,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成为满腹经文的书呆子,只知背诵“赵、钱、孙、李”和撰写“八股文”,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则知之甚少。从心理学角度讲,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一等并享受问题解决后的乐趣,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社会需要来看,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在校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因此,《课程标准》所反映出的重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思想,从理论上讲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和西方教学模式比较,我国在这方面是强调的多,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实施得远远不够。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延续至今的应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得奖多,则诺贝尔奖一项也拿不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在教学进程方面,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依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

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特点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现有较大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手段低于年龄段要求,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
超越年龄段要求,学生则感到“吃不了”。《课程标准》在实施教学进程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考虑。如考虑到小学生记忆力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的因素,将小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方面(要求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而在读、写、听、说方面仅作一般性的要求。针对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好,感知较精确,理解能力增强,观察较细微全面的特点,将学习的重点逐步由识字写字(在小学2500字的基础上增加到3500字)过渡到阅读、作文、听说话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这种因年龄不同特点安排教材内容的教学思想是对我国传统和近现代语文教育观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古代很重视“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序渐进”,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启蒙教育对语文的要求基本上是识字教育,以背诵记忆《千字文》、《三字经》及《百家姓》为主要教学目标;
启蒙后教育则以“作文”为重,而忽视阅读、欣赏、听说等方面的教学,到了近现代,随着语文学科的细化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进程中比较强调年龄段的不同要求。但内地和香港比较,内地将语文和文学合为一科,融知识、趣味、情感于一体,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心理成长规律;
香港将语文和文学分科设置,也许会使语文学教学出现枯燥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我国近时期的语文教学内容安排亦有不完善之处。如小学语文课程任务过重,内容偏深;
中学语文课统得过死,忽视青少年语文能力的训练。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基础教育注重人性化教育的作法,将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小学阶段的教学以识字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为重点,中学阶段则可以给学生一个“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自由空间,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应用能力方面,这样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需要。

总之,从古至今,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语文教育理论在争论中不断走向成熟,语文教学实践在争论中不断走向完善。到了上世纪末,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趋于一致,语文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材选编等也一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运用新的教学思维和手段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比较,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准确,且在课时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表现出的基本国情是相符合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理论还有待创新,我们的实践还有待改革。例如:在教育制度方面,应试发展和以高考为目的的办学导向如不改变,语文教学目标就无法全面实现。在教育思想方面,我们必须全面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敢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克服重视基础、忽视能力,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等错误倾向,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并重视图片、幻灯、录音,录像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当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条件下办好中小学教育,这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也是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我们在企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更企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全面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可靠的保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一、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即国家政策和学校实际相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三个板块、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三个板块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山东省淄博市晏婴小学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地域特点、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了“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人文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一致。六大素养:爱人爱己,见贤思齐;
智而善问,慧而善思;
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简言之,晏婴小学就是要培养“有爱心、善思考的个性少年”。

之所以确立这样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原因之一在于我校所在的淄博市处齐国故都,深沐古代泱泱齐风与现代开放之风的熏染,独特深厚的齐文化底蕴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和根基,这是地域特点的驱使。原因之二是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故步守旧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生活的需求,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原因之三是校长要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有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学生身上的问题。核心素养落地的根本途径就是课程,只有通过学生学习的课程,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达成。课程整合是搭建起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桥梁的必然选择。所谓课程整合就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的规划和设计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创造性实践。其实质就是让国家课程“因地(学校)制宜”“因人(师生)制宜”,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然选择。整合后的课程改变现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统整的现状,更具整体性、针对性、适切性和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的、有个性的发展,有效实现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课程重构

近年来,晏婴小学在山东省教科院研究员张斌博士的指导下,实施基于国家标准的课程整合,对如何达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整合以学生为中心,重在打通学科内和学科间的逻辑联系,把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激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而且以标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证据,改变了原先教学的随意性,让学生的素养提升可查、可测,有据可依。

为真正搭建起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晏婴小学的课程整合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入手,逐步实施了学科内整合、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和超学科整合。

1.学科内整合

学科内整合强调的是在学科课程中构建起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纵向联系是指构建起从一节课到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到整个小学段的逻辑知识体系。横向联系是指学科之间、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晏婴小学在重构课程体系上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对照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校本化,细化为知识层次目标,然后再把这些层次目标细化到每个年级段,形成能力目标体系。二是依据目标体系,制订质量标准体系,使目标可测可评。三是根据目标和评价,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实施方式,实践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让重构的课程真正落实到提升学生素养上。四是确定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尽管国家层面没有出台关于小学段的核心素养,但是在研究中我们的老师对核心素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依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2.多学科整合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采用的都是分科教学,教师以本学科为中心,学生学到的是缺乏内在联系的、局部的、片面的知R,联想空间受到限制,并减少了本可以通过联想扩大知识的运用范围和实践机会。而多学科整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主题为统领,将多个学科聚合起来,彼此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达到了1+1>2的目的。例如,我校教师对数学、语文、英语、体育的课程标准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浏览,将原本片面的知识立体化,形成了一个有活力的、融多门学科为一体的“定向越野跑”主题课程。

3,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以概念为统领,将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进行统整,对各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浏览、集合与重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深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现知识的真正理解与迁移。例如,我校教师设计的“小学生近视与习惯”跨学科单元研究主题对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安全教育、品德与社会五个学科标准进行了集合与研究,围绕“近视”和“习惯”这两个聚合概念,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超学科整合

超学科整合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和关注点组织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通过观察发现、实践体验、合作探究,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等。它没有学科边界,更加指向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例如,我校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基于学生的需求开发了“齐地金牌小导游”主题课程,让学习跨越课堂、教室限制,直接走向了大千世界。

这四种课程整合的路径,丰富了课堂样态,改变了学习方式,让学习过程看得见,即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达到了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达成了自我指导与管理的学习,消除“虚学会”,实现了学生的真实性学习。

三、课程实践

晏婴小学的课程整合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入手,到以一门国家课程为主的学科内整合,一直到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超学科整合,课程指向的始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3年,晏婴小学以本校中高年级1500余名学生为样本,进行了一次“课程感兴趣程度问卷调查”。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很感兴趣的学生占到25%,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占28%,感觉一般的学生占33%,不感兴趣的学生占14%。

在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整合两年以后的2016年11月,晏婴小学又进行了一次“课程感兴趣程度调查”。对整合以后的课程设置很感兴趣的学生占到41%,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占38%,感觉一般的占15%,不感兴趣的学生占6%。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近八成,所占比例有明显提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新版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2003年印发的课程标准有七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如: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及“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的规定等都有重大的变化。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一、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为:“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三、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
懂得感恩;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四、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翔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在评价建议部分,对原标准的评价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评价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更加具体,易于操作。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次修改是非常必要的。

1.学科改革发展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科建设应与社会、时代共同发展。特别是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历史性、阶级性、政治性的特点,其课程体系中渗透有历史的、阶级的、政治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得落后、陈旧,与时不符,有些东西也无法自圆自说。如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对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产生影响。学科改革与社会发展步调不一致,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将造成较大困难。因此,学科建设应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修改课程标准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部分,因为只有更科学的课程标准,才能编排出更合理的课程体系;
只有更科学的课程标准,才能使之更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要求,科学地确定了品德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结构体系等是学科自身改革发展之必需。

2.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课程标准的修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这些都是小学生良好品质形成之必需,学生健康发展之必需。同时,新修改的课程标准“三个一切”的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学生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品德教师既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又必须照顾到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要研究每一位学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及时表现,而不能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新版的课程标准让“以生为本、学生成长”从指导方针上得到了保障。

3.教师教学的需要

没有科学、完善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品德教师就会失去教学的“双眼”,就会迷失方向,课堂教学就会走向盲区和歧途。因此,《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就是教师教学的旗帜,就是品德教师教学的指路明灯。本次对课程标准进行针对性、实效性地修改,就是打正旗帜,让旗帜更红;
就是擦亮明灯,让明灯更亮。建立起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南,让品德老师有了更具指导作用的教学之纲、育人之据、专业学习之本。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
课程结构;
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领域扩充为基础,按照上述原则建构的学科教育类课程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和三块阵地”。

“三个层次”是指包含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紧密的语文学科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以中观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主的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以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学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越来越贴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技术、实践方法、课程评价等内容整合其中。“四个方向”是指具体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技术(主要指软性技术)、教育研究与设计、教育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而又突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三块阵地”是指课堂教育与训练阵地(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与训练阵地和教育实践阵地(包括到小学进行的见实习和参加社会语文教育活动等)。各个阵地学生和教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二、教材建设改革

,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专业建设实际和各地初等教育存在的地域性差异,新教材的编写和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教材应该由对一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对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是教材要有鲜明的开放性,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三是新教材要融会贯穿新课程标准精神,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课程标准阐释与教育,通过足够量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融会与体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教材建设构想,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三、义务教育

《语文教学标准》把小学语文教育当作师生不断探索、不断展开、不断体验的过程,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崭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具有比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具有从事语文教育的综合能力。适应这些客观需要,学科教育类课程也要转变课程理念,应对挑战。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小学教育专业特别是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

通过系统的语文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教育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素养和具备语文教育探索改革的潜力,是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核心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落实到对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上,用简要的话说,就是要尽全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教育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和顾问,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承担者,以师生双方为评价者,由一系列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构成,是复杂而且有创造力的活动。故而,学科教育类课程应树立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的新理念,将其作为专业特色教学。立足于系统的实践教学观,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领域。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根据需要安排在课内进行的由学生为活动的设计者、操作者参与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影像观摩、模拟教学、说课、评课和教学片断设计等活动类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具制作与设计、教育调查、试讲与实习、教育方案设计、教学软件制作、友好班级活动、教学及研究信息收集整理、家教等活动类型。这些活动类型多样,基本模式是一致的,那就是定向与激励(提出目标并设法使学生自觉追求目标)、同化与图式(将新经验纳入自己的能力结构框架中,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程序模式,产生正迁移作用)、反馈与评价(师生都能全面了解活动全程,并就活动的过程、方法、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强化与创新(通过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巩固能力,并且能创造性独立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活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