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幼儿园教育教学【五篇】

时间:2023-07-08 17:4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以“科研兴园”为抓手,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保教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一、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五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育教学【五篇】

幼儿园教育教学范文第1篇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以“科研兴园”为抓手,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保教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教学研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继续认真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深入领会《纲要》精神,认真钻研《综合活动丛书》,分析、领悟教材内涵,逐步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在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时定点开展业务学习和教科研学习,遵循互动式原则,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由原来的旁听式学习变为互动式学习,鼓励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讨论的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鼓励教师认真钻研《综合活动丛书》,分析、领悟教材内涵,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在各个活动环节中的合理呈现。本学期我园根据常州市教委颁布的“各领域活动目标”,针对“科学领域”活动进行了目标解读,还进行了教材分析活动。使教师们更深刻的理解了《综合活动》内涵。除此之外,我们积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各种培训的机会,虽然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不是人人均等,但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及时反馈所学经验,利用介绍、照片、录像等方法,让教师们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二.开展园本化培训,以教研活动为手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1.优化备课方式。由教研组长组织,利用每周二下午集体备课,鼓励教师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针对不明确的,有异议的地方,分析教材,改变教学策略。

2.以“抓骨干,带一片”的工作策略,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鼓励青年教师争当教学典型,积极创新,以榜样、模范的教学行为带动幼儿园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我园宋陵和张辛两名青年教师作为骨干力量,以塌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好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全园教师的好评,我们就以身边的教师作为榜样,动员其他教师向他们学习,采取随机听课的方法,从身边学起,对比和检验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工作的一种鞭策。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精心准备,观摩后的互动也使教师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评价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认清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

3.正副园长深入教学一线,带教促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杨文蔚园长兼小班音乐、美术两节活动。屠纲兼中班、大班四节美术活动及托班亲子游戏。在课堂中,通过和老师相互观摩的形式,虚心听取一线教师的评析、深刻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带动全园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学会听课评课,学会归纳总结。版权所有

4.为探索美术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并逐步形成我园美术活动的特色。本学期,各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选择各异的美术材料和方式,制定班级美术特色活动计划。结合主题活动内容,以区域活动的形式提供给幼儿操作,并逐步形成班级特色。废旧物粘贴、喷刷画、拓印画、扎染、刮画、撕贴、折剪等美术形式将出现在各班的区域活动中。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和场所,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5.根据区教研室的教研工作,本学期我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评优,在观摩、反思、集体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分析总结能力、反思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对数学领域教育目标的解读,探讨教学策略,帮助教师领会数学领域的内涵及教学中重点难点的把握。

6.结合“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用自查、园评的方式,对幼儿园一日常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加强课题研究,突显办园特色

本学期,我园课题《幼儿生活中的科学活动研究》实施一年来,科学、规范课题研究工作,并加强教师对儿童个案的观察研究,为行动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工作初显实效。我们将继续以观察研究幼儿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为突破口,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社会的兴趣和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敢于探索,大胆尝试的精神,塑造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锻炼与人合作的情感和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我园形成独特的办园特色,打下基础。今年11月,通过了区教研室的中期评估,顺利成为区级立项课题。

四.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质量,增强良好社会效应

幼儿园教育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发展

在世界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孩子的发展和前途越来越关注,很多人都提出所谓的"教育从娃娃抓起"、"苦谁也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似乎也不能代替我们对于孩子的爱,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很明显,这样的双语幼儿园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物。于是幼儿园的学费就开始变得比许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的学费都贵,让许多家庭望尘莫及,而这样高额的学费并没有使得大家对于双语幼儿园产生抵制心理,反而使得他们觉得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不仅仅是吃饱喝足,而是让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变成了一个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这么早就让幼儿来接受应试教育的内容,真的对幼儿是件好事吗?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使幼儿园盲目竞争,望子成才是很多家长的普遍心理,而现在的幼儿园大多抓住了家长的心理,为了能够使更多家长将孩子送到自己这里来,就展示自己能够在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如何良好的教育,也就是这样,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和唯利是图的幼儿园促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了幼儿教育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问题。我们应当对家长的这种期望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追随家长的虚荣心理和附和家长对孩子过早的期望,这样才能使幼儿园盲目竞争的现象减少,也能够对幼儿园之间的盲目竞争进行预防。

每个教育阶段都是依据人的年龄、生理、心理以及接受能力来划分的,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有他自身的特点。超越了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是有害的。幼儿园教育更多的是发掘孩子的天性和无邪的心理,培养孩子从小对生活的兴趣和乐观态度。幼儿园教育如果摒弃了这个宗旨就是变了味的教育,有害的教育。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就让孩子学习小学的知识,这可能在一时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老师和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但更多的是让孩子对以后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很多孩子由于在幼儿园接触到了小学的课程,等到了小学时就每课程没有丝毫的兴趣了。幼儿园教授小学的课程肯定也没有达到小学教育的要求,这样本来一次就可以很好掌握的小学课程却重复了一次,而且两次授课的效果都大打折扣。

爱的核心就是尊重孩子。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肯定得不到好的发展。小学课程的介入更多的是使得幼儿教育杂乱无章,不伦不类,加重了幼儿教师的负担,更为不利的是摧残了孩子的天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也造成不少的负面影响。由于幼儿教师缺乏小学专业知识的素养,在教授小学课程时难免有失偏颇。幼儿接受到了错误的信息后就很难改过来,同时到了小学阶段更容易凭借在幼儿园学到的错误信息先入为主,严重影响了对小学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幼儿教育只能是误人子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注重人的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中最基础的一环,幼儿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以后的成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是为而了应付升学考试而做出的揠苗助长式的错误选择。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有创新能力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多的成为了我们严重的“乖孩子”“书呆子”,没有了朝气,心灵脆弱,内心自卑。这样的孩子以后很难在激烈的社会发展中有所建树。

幼儿园教育教学范文第3篇

当前,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幼儿的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学科教育向现代化科学教育转变。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应当只是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而应成为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和发现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

幼儿有着与科学家一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天真、好奇、好探索,并且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就培养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幼儿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践,浅谈如何进行幼儿的科学教育。

一、教师精心设计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应重视幼儿的探究和发现

幼儿的主动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感觉到有乐趣,有兴趣开始的。幼儿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兴趣,觉得有乐趣,才会积极进行有关活动。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了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和学习才能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因此,教师应通过直接提问或创设问题情景使幼儿感到了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正如我在上《认识地球》一课中,刚开始,幼儿似乎对这节课没有兴趣。当我向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白天和晚上?为什么白天天是亮的,晚上又会变黑呢?问题出来后,全班幼儿注意力集中,都认真思考问题,大部分幼儿踊跃发言,都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有的说,因为天被乌云遮住了;
有的说,是地球自转的现象引起的。教师的直接提问,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既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幼儿的探究逐步深入。在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上不断生成科学教育。

二、科学教育活动形式应多样化,并把握随机科学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才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而忽视了其他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尤其是随机教育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机科学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当时的情景,灵活、生动、及时的对幼儿进行随时的且可繁、可简的教育活动。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的感知周围物质世界的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机科学教育能强化正规科学教育的成果,并为幼儿接受正规科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因势利导的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例如:在日常活动中,我经常向幼儿提出问题:用水洗过的衣服是湿的,为什么晾出来它会干呢?地上小坑的水,太阳晒了,会发生什么变化等等。幼儿的回答,老师的解释,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引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大自然也是一部极为丰富的教科书,其中奥妙无穷。散步,外出游玩时幼儿身临其境,老师若善于随情随景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会使幼儿轻而易举的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和学科学的方法。例如:散步中可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说出各个季节的景色,并引导幼儿用目测来比较各棵树的粗细、高矮,让幼儿懂得粗和细、高和矮都是相对的。

幼儿园教育教学范文第4篇

一、幼儿园混龄教育相关概述

混龄教育就是将3~6岁的幼儿混编在同一班级,使其彼此合作、模仿的教育形式。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一些幼儿园开始采取混龄编班策略,力求通过“以大带小”的形式,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共同成长。就目前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的是“间断性混龄”教育。混龄教育的实施缺乏全面性,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众多问题。

二、混龄教育在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1.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发现,幼儿异龄互动更能够引发相互之间的模仿。很多年龄较小的幼儿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并不理解,但是能够从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实现良好学习。由此可见,混龄教育对幼儿认知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于混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有“年龄小的幼儿怕被欺负,年龄大的幼儿怕影响发展”的担忧,但是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在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时,年龄较大的幼儿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自居,主动向年幼的儿童示范积极行为,维护年幼的儿童,同时也在获取年龄较小儿童尊重的同时,实现自身知识整理分析能力、交际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在一些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十分充足,教师在混龄教育中能够对幼儿关系进行适当调节,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采用分层指导方式,促进所有幼儿认知的共同发展。

2.促进幼儿教育组织形式创新

我国幼儿园传统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按照幼儿年龄编排班级,每个班级幼儿的年龄不会超过一岁,但是在长期发展中,这种组织形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无法满足独生子女的跨年龄交流的需求。而混龄教育中,将学生按照年龄不同,混合进行编制的组织形式,充分尊重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对幼儿各方面素质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幼儿教育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创新。例如,目前很多公办幼儿园由于幼儿人数较多,都采用30人一班的组织形式,以幼儿年龄划分成几个班级,但是在混龄教育的组织形式下,虽然整体人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以实施分层教学,实际每个年龄段幼儿仅有10人,其教学效果与30人的同龄幼儿教育相比显然更加明显。

三、混龄教育的实施对策

1.加强混龄教育推广实践

目前,混龄教育在国外很多幼儿园已经得到了普及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在学前教育改革方面,也应加强对混龄教育的推广实践,吸取国外优秀经验,设计专门的教育试点。针对幼儿园所在地区、经济情况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发展方案,进一步落实混龄教育。例如,大型公办幼儿园,幼儿人数较多,可以采用每周定期定时的混龄教育,每周安排1~2次的混龄教育活动。由于间断性混龄时间有限,异龄幼儿彼此熟悉度不足会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应采用连续混龄的方式,每次混龄教育活动时间为全天。

2.健全幼儿园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体系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人对混龄教育理念还难以认同,相关规范制度未能得到确立。且在国家统一制度下,具有较大差异的幼儿园混龄教育也未能得到良好落实,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健全幼儿园教育体系,全面考虑影响混龄教育实施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制度,以为幼儿园混龄教育和学前教育改革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3.提升幼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

幼儿园教育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数学教育;融合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正式提出将“社会”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并明确了“社会”范畴的教育目标以及指导要点。社会领域课程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品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为目的,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主要是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在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的时候离不开用数学经验解决现实问题,数学的学习是为人的社会交往服务的。

一、数学与社会

(1)数学来源社会。数学产生于人类的实际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数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社会的工具。数学是社会国际化的工具,用规定的社会语言符号来表示,达到社会通用的效果。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人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数学来源于现实社会,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充满了数、量、形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从《指南》中的指导性的论述中得知,社会生活包含着数学,空间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生活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的指导,数学教育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开的,也是人类交往的需要。数学教育离开社会生活,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2)社会需要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全部生活实践(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知识和工具。《纲要》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社会生活某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景,让幼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达到社会交往的需要。比如: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学写数字,让幼儿统计家里或幼儿园物品的数量,这样既练习了数字、学会计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练习了较抽象的统计,又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二、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辅相成

(1)社会教育为数学教育提供学习情境。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社会为依据,社会现实是选择幼儿园领域课程内容的基础。幼儿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来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完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现实是幼儿园学科知识选择的重要依据。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各类知识是相互联系和渗透的。而数学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植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反映现实世界的规律,并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服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让幼儿“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教育为数学教育提供方向指引,数学教育为社会教育丰富经验支持。莱夫和温格提出认知与学习的情境性能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就要不断地为孩子创设情境,在情境学习中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在教育实践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一是通过一日生活的环节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情境相结合。如排队时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吃饭时,请小朋友左手扶碗,右手拿勺等是幼儿在自身的各种日常生活中学习辨别方位。二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注意生活情境的创设。如在“超市购物”主题的系列活动中,认识10元以内的钱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运用有关加减、组成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在活动区中创设情境性的学习机会。如创设“银行”的模拟生活情境,儿童练习点数物体,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数量以及学习实物与数点的一一对应。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感性的经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具体化。

(2)数学教育为社会教育提供操作交往机会。数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建立在幼儿充分操作的基础上。“操作式学习”被普遍认为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以促进幼儿对数概念的建构。在教师预设好的环境下,幼儿产生了交往、交流的需求,在活动中互动,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如大班数学活动《小猴请客》,通过不同动物的角色扮演,幼儿既学会了数的加减运算,在请客的过程中学会礼貌用语,学会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丰富了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情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价值。

三、幼儿园社会活动与数学教育融合的策略

(1)社会主题活动与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现今,幼儿园教育以主题活动为基本线索,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使主题活动能与数学学习结合的活动,依据幼儿学习数学与发展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在主题的指导下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大班主题活动“祖国各地的特产”,可以开展旨在感受祖国物产丰富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开展多角度分类的数学教育活动。这样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

(2)社会教育活动情景学习与数学教育活动的结合。认知与学习的情景性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个体从学习者到实践参与者的转换,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行为模式,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幼儿只有在具体情景中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为幼儿预设活动的情景,融合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如小班社会活动“我的爸爸妈妈”,可以设计为爸爸妈妈整理衣物的情境,引导幼儿对爸爸妈妈的衣物进行分类,以发展其相应的数学能力。

(3)数学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融合。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鲁戈夫认为,同伴地位的相似性有时能使他们起到成人不能起到的作用,同伴的合作性学习,更能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可以预设幼儿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操作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又发展了与同伴的互动、交流及协作。如大班数学活动“地铁线路图”,通过幼儿自己收集的资料,共同合作完成地铁线路图的设计,并能理解地铁线路图上虚线、实线代表的意义,分类统计经过虚线、实线站台的数量,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达到了数学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有效融合。

综上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要真正实现与数学活动的融合,需要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思考两者教学活动内容的融合性与目的性,找到二者之间的适切点,挖掘其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施行)[S],200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