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毕业工作经验总结【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08 19:30: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交流电流测量《电气工程毕业设计》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整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总结,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大学生培养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工作经验总结【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毕业工作经验总结【五篇】

毕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

交流电流测量《电气工程毕业设计》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整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总结,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大学生培养阶段教学质量的综合检验。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环节,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培养学生查阅和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独立分析与思维能力,书面与口述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结合毕业设计工作内容,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熟练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选定的设计任务或专题研究题目,最终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包括:(1)调查研究,查阅、收集和综合文献资料的能力;
(2)进行方案论证,分析比较,制订计划和试验研究方案的能力;
(3)工程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
(4)安装、调整和实验研究的能力;
(5)总结提高、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

二、过程组织与管理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课程总学时10周,10学分,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可以校内集中或校外进行,也可以校内、校外相结合。第一阶段:选题。在第7学期末,根据学生人数,教研室安排老师布置毕业设计课题,给出每个课题的《毕业设计申报表》和《毕业设计任务书》,对相关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要求、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做好确定,并填写《毕业设计选题登记表》,组织学生进行选题。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后,老师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分析,学生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后,撰写《开题报告》和《英文翻译》,为后续的课题设计做好准备。第二阶段:课题设计过程。在第8学期,进入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对每个环节进行方案的分析、论证、选择、设计和调试,每周与老师交流两次,并填写《过程管理手册》,对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在交流电流测量设计课题中,要求交流电流输入量程5A,经过信号取样电路、调理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电路,将采样值送单片机,计算并显示出电流有效值。第三阶段:答辩。由学院答辩小组负责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组长。每个学生的答辩分两阶段进行:①自述的学生扼要报告自己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成果,约10分钟;
②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10分钟~15分钟。每个学生答辩的总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特殊情况可酌情适当延长。通过《电气工程毕业设计》课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达到设计任务的要求,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同时在设计工程中积累经验、培养工程意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工作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萍.高职高专《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5.36.

[2]吴娟娟等.基于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的综合训练项目开发[J].考试周刊,2015.66.

毕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毕业设计选题,拉开了本届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帷幕。此后,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及我系全体教师的认真指导下,经过测绘09级全体同学的努力拼搏,为期13周的我校测绘工程系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任务,59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毕业答辩,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经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发现“优秀”9人,“良好”15人,“中”34人,“及格”1人,09级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见表1。根据表1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分布表绘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折线统计图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毕业设计成绩分布合理。

2本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我在本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对Studentguan,Studentyu,Studentsong和Studentyue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指导,对本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2.1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与本行业的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能够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2013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是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学院领导对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视,要求毕业设计应一生一题,且从学院成立就积极联系兰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兄弟单位以收集测绘生产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以便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紧密联系测绘生产实际。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结合测绘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我主讲的工程测量学课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我拟定了CASS7.0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安装测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隐蔽地区地物点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个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经过毕业设计动员及选题会,Studentguan等四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及就业去向选择了其中的四个选题,后因生产单位的需求,Studentyu,Studentsong两位同学到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岷县工区”去进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两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变更情况见表2。

2.2制定适合学生的设计任务是毕业设计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个人智商的差异和十几年知识积淀的不同使毕业生在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指导教师在安排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与学生基础、能力相适宜的毕业设计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积极有效地展开毕业设计工作,这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导的四位学生中,Studentguan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Studentsong可以说是班上综合能力比较差的一位,Studentyue,Studentyu居中。根据四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四位同学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我在安排设计任务时要求Studentguan要熟悉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分析安装测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设站法的精度,由于高速铁路施工方面的课程并未学习,Studentguan要在补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任务比较重;要求Student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样的主要方法及步骤,分析GPS-RTK工程放样的精度及影响因素,总结RTK进行工程放样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项,任务适中;而yu,song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生产实习的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二工区的实际工作,分别对兰渝铁路LYS-3标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属设施的施工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测量精度,设计任务相对比较小。这样,三位同学都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2.3答疑与检查是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多门课程的知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有些甚至已经忘记,指导教师要在毕业设计开题时安排好设计的内容和进程,学生在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前提下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进程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的每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对本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拟完成的工作、设计方法做以部署,并随时与学生沟通,做到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正常进行。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检查,督促毕业设计工作进程。

2.4撰写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设计工作,以期在知识运用、程序开发、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毕业设计的成果常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这就是论文部分。毕业论文应该结构合理、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及文整符合规范要求,这些方面指导教师应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5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手段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答辩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效,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重视答辩环节,做到:1)指导教师在答辩前就答辩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如论文陈述时间的控制、答辩PPT的制作及重点内容的总结与陈述等;2)学生应按答辩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个人毕业设计的内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设计与制作具有个性风格的答辩PPT、论文答辩PPT的放映操作、陈述内容及时间的合理控制;3)通过预答辩发现问题并进行完善与总结,既可使陈述内容与时间控制更合理,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如此,只有学生在答辩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答辩时的万无一失。本组四位同学答辩现场发挥正常,对毕业设计的陈述条理清楚,能抓住论文的重点,能够正确地回答答辩组老师及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答辩组老师与专家评议,本组四位同学都顺利通过答辩,Studentguan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

2.6发现问题与不足

本届毕业设计工作中发现,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测绘生产实际,但由于生产单位的工作任务安排比较饱满的原因,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比较难保证,这对毕业设计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若要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应该提前返校进行论文的撰写,这对有效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必要的。

3结语

毕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泰山医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其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主要在环境管理与咨询、环保公司、化工企业、疾控中心等单位从事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及技术研发等工作。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涉及面非常广、一个学校的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往往受指导教师专业背景和该校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造成不同的学校毕业设计题目往往有较大差异。我校环境工程专业隶属于医学院校,由于指导教师专业背景差别较大,且缺乏学科基础,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精力较少,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近年来出现下滑趋势。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逐步将本专业建设成校级特色专业,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对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教师选择和题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2007届到2009届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在毕业设计组织和完成过程中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投入精力过少

目前大部分院校在教学计划中把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确定工作和研究生复试准备的关键时期。当前的就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巨大的择业压力迫使打算就业的学生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考研通过初试线的同学很早就在准备研究生复试,而学校经常把就业率和考研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建设好坏的重要指标,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不够。有的同学仅用几天时间东抄西拼完成论文,草草了事;有的同学实验态度不认真、实验数据缺乏合理性、不懂得用原理解释实验数据、毕业设计的格式也不符合本科毕业设计的规范;还有的同学随意编造数据或直接照抄照搬别人的研究成果。其结果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效果。

2.毕业设计质量参差不齐,题目重复率较高

2004年以来,我校引进了大批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大多数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实际经验。由于学生数量多、指导教师少,很多教师未经任何培训就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多数教师都能不辞辛苦、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指导任务,而个别教师由于课堂教学任务比较繁重,随便找个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去做,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指导,造成有的毕业设计内容过于简单、格式不符合要求、题目缺乏新颖性,重复率较高。

3.毕业设计的题目分散度较大,尚未形成“医工结合”专业特色

从近三年来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看,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工程设计、重金属修复、有机物处理、环境评价、生态建设、分析方法等),每类题目都占一定比重,没有重点研究方向,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目前,国内外着名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经过若干年的积累和锤炼后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这一点在毕业设计题目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产量变化特征及产量-气候关系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农业大学的特色。为加快专业建设,积极申请校级或更高层次品牌或特色专业,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和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并使人很明显地从中看出其特色研究方向。

4.实验设备破损和老化现象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很多教师除了要指导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外,还要完成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难以全程监控毕业设计进程。部分从事毕业设计的学生对实验仪器不懂得爱护,不按正常规定操作实验仪器。经过几年的使用后,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出现老化和故障,有的设备如电子分析天平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有的设备如恒温摇床已不能正常使用,一些常规玻璃仪器如容量瓶、比色管等破损率较高。由于学校实践教学经费比较紧张, 精密仪器难以及时维修或更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设计质量。

以上多种不足共同导致的后果便是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不断下滑。为避免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真正达到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目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已成燃眉之急。

二、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针对往届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下面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其中很多措施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

1.改变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时间,使毕业设计的形式灵活多样

为缓解毕业设计的开设时间与考研复试和就业、仪器设备数量与毕业设计人数之间的矛盾,自2009年起泰山医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分两个学期进行:不考研的学生在第七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考研的学生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部分学生也可在第五和第六学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开放实验,提前完成毕业设计。为解决大多数教师缺乏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的现状,泰山医学院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探索出“产、学、研”办学的新思路,建立了多个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如山东瑞星化工集团、青岛海利尔药业公司、泰安市污水处理厂等,部分学生经学校推荐后可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毕业设计,依托大公司专业人员的工程技术优势提高工程类毕业设计质量和比重。在校内从事毕业设计的学生,也从政策上引导指导教师开展工程设计类毕业课题。

2.加强毕业设计教育,重视实验管理员的作用

为减少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易损玻璃仪器和精密仪器的损坏率,每年毕业设计开始前都要召开毕业生动员大会,介绍毕业设计的意义和仪器设备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像爱护私人物品一样爱护仪器设备,小心操作避免损坏,用完之后及时恢复原状。对精密仪器如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在使用时应认真填好仪器使用记录,出现故障及时上报给实验管理员,实验管理员在每天上下班检查精密仪器两次,发现问题及时维护或上报给实验室主任。对常规玻璃仪器和易耗品,每个毕业生在到实验室做实验前都要向实验管理领取,同时一式三份登记造册,一份自己保留,一份交给实验管理员,一份交给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完成后应完整归还,损害的仪器应说明理由,并作出相应赔偿。

3.鼓励承担科研课题的优秀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提高指导教师水平

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好坏与否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很大关系。在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几年里,为缓解指导教师人数不足的现状,鼓励全院教师承担毕业设计指导任务。由于少数教师科研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题目简单且重复利用率高,毕业设计缺乏新颖性,使其指导的毕业生论文质量较差,影响整体效果。近年来由于生源紧张,毕业生人数较少,为提高指导教师整体水平,一方面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将现有课题向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倡导承担科研课题的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以自身良好的科研素质来影响学生,培养其独立钻研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努力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倡导指导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针对以往毕业设计题目分散、内容单一的现状,在最近两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之前,组织参与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进行交流与研讨,每名指导教师对本学年拟开展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其他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该毕业设计题目,分析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使每个毕业设计的内容尽可能完整,更贴近“医工结合”的特色方向,并能够锻炼学生多个方面的技能。另外,通过相互交流能够将内容相近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整合,分散的题目趋于集中,最终形成综合型的高层次毕业课题,不仅有助于毕业设计总体质量的提高,而且容易形成学术团队和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整体水平。

5.改革毕业设计考核方式,加强毕业生的宏观管理与监控

以往的毕业设计考核往往以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的成绩为主要考核指标,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自主决定。个别毕业生虽然平时表现不好,但最后总成绩较高,而有的平时认真做实验的同学毕业设计总成绩反而较低,最终在本届和以后的毕业生中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应在毕业设计考核指标中提高平时成绩比重,探讨科学高效的打分方式,另一方面应在毕业设计进行中加强监管,严格请假制度,不定期安排指导教师到实验室巡视,对不遵守纪律和经常不到实验室的毕业生进行严厉惩罚,乃至推迟毕业答辩日期。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环节对于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技术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本专业毕业设计水平,牵涉的因素非常多,应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从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指导教师的选择、管理措施、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验管理员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并在实际运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慎,贾松林,黄任常,等.提高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1-3.

毕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PDCA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和改进的科学方法,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经戴明博士在日本推广应用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又称为“戴明环”。PDCA原理是系统性的过程管理方法,可简述为:P(Plan)是策划,根据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提供结果所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Do)是实施;
实施过程。C(Check)是检查;
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Action)是处理,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5]。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完成得如何,均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6]。

PDCA循环不仅是质量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程序,也是一种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PDCA在管理过程中分为八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第二步:找出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各种原因中的关键因素。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第五步:执行所制定的计划和措施。第六步:根据计划要求检查执行情况。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把效果好的措施纳入各项标准(技术、管理或工作标准)。第八步:提出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予以解决。本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质量提升方法“PDCA循环”,从PDCA循环的四个环节探讨其对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作用,旨在用现代的质量管理理论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升找到一些新的途径。

一、P阶段——计划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计划与安排、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选题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点;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分量和难度适当,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因材施教;
四是具有一定新颖性、综合性,符合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需要,使学生获得全面训练。这一过程中对选题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改或放弃,确保毕业论文题目质量。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毕业论文的选题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的引入,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不仅使学生的选题范围大大拓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专长,还可以把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就业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市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去参与社会竞争,在思考中体会到成功和自信,减轻了就业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相冲突的压力。

选题工作具体分四步进行:确定题目、审核题目、学生选题以及分配题目。

确定题目:导师确定的题目应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使得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教学要求基本相符的实际项目设计或研究课题最为理想,因为直接参与实际设计或研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基本训练,掌握专业基本功。题目还应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审核题目:对指导教师上报的题目进行严格筛选,淘汰不符合培养计划要求的题目。

学生选题:也是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分配过程,鼓励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先将审核通过的题目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

分配题目:各学院根据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考试成绩及课题的类型、分量、难易程度,并结合导师意见,进行综合平衡,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布置有难度的题目,并为其留有发挥的余地;
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布置使他们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题目,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起到对知识的复习与弥补的作用。对于一些大题目,可让几个学生在一个大题目下完成不同的子课题,应明确每个学生须独立完成的内容,注意学生相互协调。

这一阶段质量监控体现在对审题的监控上。学校课程里教学督导组对指导教师上报的题目、学生选题情况进行全校随机抽查,以保证课题设置基本适当,难易适度,符合教学要求;
教务处负责对教师上报题目及学生选题情况进行全校抽查;
学院主要是对教师上报题目及学生选题情况进行院内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意见和建议,问题严重的,令其修改。

二、D阶段——实施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按照P阶段制定的计划、方案去执行。计划的执行阶段是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即知道5W1H,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谁做)、Where(在哪里做)、When(何时完成)、How(如何做)。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障,质量标准是依据。指导教师按照工作职责对学生认真指导、严格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课题调研、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开题报告、实验测试、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
学生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发挥积极主动性,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课题的调研、文献查阅,及时认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有关实验和论文撰写,认真参加答辩。学生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遇到困难以及进度等,接受检查和指导。校院两级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对选题、开题、中期、答辩各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和指导,实施质量控制。

三、C阶段——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Check)该阶段是对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整理,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信息依据。该阶段的任务是按照制定的措施计划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最终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阶段分为前期检查、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答辩后的检查和抽查。

前期检查:学院要进行学生资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审查,系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课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个学生等。

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是必要的,中期检查把关严格,毕业设计的质量显然有保障。重点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开题报告、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对于工作态度差、未完成进度要求、论文内容有重大问题的学生给予警告,责令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整改措施,并作为毕业答辩的重点考察对象。后期检查:学校、学院、系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及任务书的要求,着重对毕业论文的质量和规范认真审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作为下一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整改重点。

答辩是全面检查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论文。严格、规范答辩程序,但有些高校的答辩流于形式。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公开的答辩过程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公正性,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各阶段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全体老师反馈。这个反复的检查过程,一方面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无形的督促,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少数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忽视。提前安排使学生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阶段,尤其是对于个别没抓紧的学生,是一种强有力的督促;
同时也方便教师安排科研、教学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论文抽查也是检查阶段的重要补充。学校在下一学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已经通过的毕业设计进行抽查,同时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将抽查、评审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学院和老师。

四、A阶段——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Action)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成标准;
对发现的不足,也要认真地总结。为改进工作应再次确认5W1H,将其标准化,即制定成工作中的标准,对改进效果不显著的措施及改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求达标的方法,补充修订对策计划,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加以解决。

此阶段是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的全面细致总结,通过总结和分析形成一定标准、制度或规定,以便巩固已有的成绩,防止错误再发生。检查的过程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和判断的过程,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后,报告结果。可以实行毕业设论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抽查、学院检查和学生反馈相结合。

PDCA循环必须围绕制定的标准转动,通过对检查报告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地总结经验、肯定成就、修正错误,以便在下一次循环中扬长避短。同时,对教师,要坚持责与利挂钩,要将毕业设计工作质量与个人利益相关联;
对学生,通过设立优秀毕业设计奖与毕业设计重修制度,使得毕业设计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对本次毕业设计效果较好的措施和对策要纳入新一轮循环的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从而使成果得以巩固。对存在的问题,要放在下一轮PDCA循环过程中分析并解决,从而不断优化管理,使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持续提高。

在此环节主要控制途径有:(1)校院两级毕业论文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督导专家对选题、开题、中期、答辩各环节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和处理。(2)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特别是中期检查后及时纠偏整改。对中期检查过程中有问题的学生实行重点检查、答辩资格审核的办法,有效提高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3)要求每一学生必须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自检报告,定期汇报阶段性工作。在递交毕业论文(设计)前,签署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和原创性声明,以保证学生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4)学校在每届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部结束后,组织教研组开展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总结经验与教训,查找问题与不足,研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指导下一届毕业设计工作,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5)教务处对于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教学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组织研讨,提出改进措施,及时修订补充毕业设计管理文件和质量标准。通过开展优秀教学管理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学位论文奖等评选表彰工作,激励广大指导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的四个阶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6]。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有利于增强毕业论文管理的科学性和具体工作的活力。并在强化毕业论文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各阶段性工作的经验教训,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各项活动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效能7]。PDCA循环管理模式环环相扣,不断循环,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将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与此同时,我们的毕业论文教学组织和管理过程质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循序提升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丁艳芳,齐涛.谈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应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1):12-14.

[2]郭登峰,潘剑波.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剖析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4):107-109.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2004]14号,2004-04-08.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厅[2007]2号,2007-02-17.

[5]陈国华,贝金兰.质量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6]张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PDCA循环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13-214.

[7]蒋述兴.提高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91-93.

毕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学生是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主角,这一阶段完成的设计任务的质量好坏,将对学生今后能否快速、顺利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产生深切的影响,因此实验室必须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工作以及场地、仪器和物质保证工作。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应在学生毕业设计前完成检修、调试,设备的使用状态应在实验室网站上实时更新,从而保证毕业设计正常进行。实验室教师和技术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这一教学活动中去[4]。在准备进入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前,学生需将指导老师制定的毕业设计中的实验内容大纲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网上提交给实验室管理员,由管理员结合实验室现状指出试验大纲中的问题并给出批示和指导,告知学生所选课题的难点与工作量,要与毕业设计的周期相适合,随后提前准备和制定该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培训方案,对存在危险性的实验项目进行单独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探讨,确保本科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人身安全。在学生开始着手毕业设计前应该进行相应的试验安全培训和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经实验教师考核合格并颁发相应安全证书后方可进行网上预约相应的试验项目。在毕业设计的进程中,实验室教师要起到日常监督、指导和提示的作用,这是试验教师义不容辞的分内本职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时要多多介绍历届毕业设计中的学生们总结的宝贵经验和可能存在及容易忽略的问题,以免学生多走弯路,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是一个以本科生实验教学和研究生科研试验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网络化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实验室的实验项目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实现了试验资源的综合化、效率化管理,它打破了传统实验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毕业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态度,从而简化了传统实验室烦琐的管理工作,解放了实验室教师时间上的束缚,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二、毕业设计期间的管理工作

1.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期间,往往会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使用各种不同的仪器设备。对于常规的仪器设备,学生一般在大三和大四时期的开放性与基础性实验课程中就已经接触过了,通过实验室教师的操作培训和考核后就能基本掌握它们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但对于大型、非常规的仪器设备,短期内无法熟练掌握,因此特地设立了研究生实验员助理,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学生只需将试件准备好并将实验方案交给实验员助理,由实验员助理指导操作,共同完成实验项目,期间实验员助理也能介绍自己总结的经验,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设备使用的预约和记录。由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时间较为集中,实验室空间和设备数量都会趋于紧张,这就需要实验教师结合开放式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化的管理,所有学生进行任何试验项目都需要提前网上预约,让管理员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错开大量的交叉试验,提高实验效率。学生可通过实验室开放网站预约各自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网上填写预约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实验起止时间、主要设备、实验内容、联系方式等。道路实验室内例如烘箱等一些基础性设备由于不同的实验要求需设置不同的温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总是供不应求,常常出现后来的学生擅自改动温度,使得前面学生的保温效果降低。通过实验室管理员合理的管理和分配,规定大体积的烘箱用作常规材料保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将材料放入相应的烘箱,小体积的烘箱用作非常规实验的备用,这样在不增加设备台数的情况下同样满足学生们的要求。

3.基础实验教学的保障。在毕业设计期间,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如期开出,这两者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时实验预约管理系统就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可以根据本科生实验教学计划提前在上课时间预留好房间,在此期间提前通知本科毕业生调整试验时间,合理调配各自的试验计划,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实验室开放时间与安全问题。每年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3月中旬至6月上旬,这段时间内学生纷纷忙于找工作就业,从而使得毕业设计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很难完成教学计划所制定的目标[5]。于是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就会变得非常不规律,往往在非正常的工时间会有大量学生赶试验进度。实验室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制定了一个非工作时间使用实验室的加班申请制度。由于客观条件确实需要加班的学生必须额外填写申请单,写明所用实验室、设备、时间跨度等,并附带一份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签字的保证书,同时实验室也会根据学生加班申请的实验项目相应地安排管理员值班,对于设立研究生实验员助理的大型设备,明确要求助理在本科生做实验时一定要到岗,绝对不能由本科生单独操作大型设备,以免对实验室以及学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鼓励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通过各种科技大赛及开放性实验课程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提早为后面的毕业设计积累经验和数据。有了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做基础,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正在学习或者已经学过的课程、个人兴趣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教师的悉心指导和亲自动手实验摸索来不断完善,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实验室卫生管理。毕业设计期间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如何创造一个安全、卫生、文明的实验室,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6]。学生毕业设计期间,每天都要产生很多实验垃圾,但观察发现,少有学生会主动清扫实验室。为此,根据实验室管理系统中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编排不同房间的值日表并下发给各个小组的学生。轮到值日的学生不管当日是不是在此实验室工作,都要在下午5点前到该实验室打扫卫生。

6.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学生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既要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又要完成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以致投入到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7]。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在实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就需要马上解决,这时就需要有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来帮忙解决。因为大多数实验室都不是为某一个方向专门建立的,如土工实验室、力学实验室、集料实验室都是各个道路方向的学生共用的,这就要求分管这些实验室的教师对相关方向的知识都要精通,才能指导不同方向的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实验课中不同方面的要求。同时,实验室也要与时俱进,吸引很多优秀的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熟练操作日益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此外,实验教师还需掌握一定的设备维修技巧,因为一般小设备出现故障都是由实验教师自己动手修,不但及时,而且是免费的,只有比较精密、复杂的仪器设备坏了才请厂家来修,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难免影响毕业生本来就很紧张的宝贵时间。

7.实验教师的权利。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是否按照网上提交的试验大纲完成了相应的实验内容,是否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否态度端正,实验教师要比指导教师更清楚,更有发言权。所以,应该赋予实验教师一定的权限帮助指导老师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比如,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总评分里设置25分的平时分,交由试验教师统一评定。这样对于实验教师管理学生实验过程有很大好处,对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有帮助。

8.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方法。针对实验室内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难以控制的状况,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控制:第一是试验方法的确认,只有采用了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到真实的实验数据,实验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时需采用旁站、巡视的方法对其试验方法进行实时指正。第二是实验设备记录的管理,实验教师应核对学生网上申请和实验过程中填写的纸质实验记录,确保实验内容与学生的实验大纲一致,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遗漏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不真实的情况。第三是试验样品的管理,通过样品管理可以知道学生在进行每项实验内容时采用的平行试验数量,评价试验结果的可靠度,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平行检验的方法判断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由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比较紧张,对于实验经验欠缺的本科生来说,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单单由论文中数据的准确性或质量来评价,而应该结合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真实性、独立性、积极性来综合评定,这样更加符合当前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培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