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五篇】(完整)

时间:2023-07-08 20:4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课程要求学生应掌握金属热处理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金属热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熟悉生产中常用的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与应用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零件技术要求,能正确地选择材料和制订工艺,并初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五篇】

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课程要求学生应掌握金属热处理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金属热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熟悉生产中常用的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与应用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零件技术要求,能正确地选择材料和制订工艺,并初步具备热处理操作的基本能力。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很重要,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高职学生在学习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变为职业素质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难题。金属热处理生产工艺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是培养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属热处理生产工艺精品课程建设中,坚持以金属热处理生产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掌握金属热处理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金属热处理生产的工艺设备和机械设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在金属热处理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和解决实际操作技术问题,成为高级技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主要技能:①掌握常规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能编制钢铁件的典型热处理工艺;②能对热处理设备、常用的工装及辅助设备、热处理炉的温度进行测量与控制;③会典型零件热处理的基本操作;④能进行表面改性热处理的工艺制订;⑤能进行化学热处理的工艺制订;⑥掌握复杂工件的畸变规律与矫正方法,掌握分析判断工件变形的原因及预防工件畸变的方法;⑦能借助金相检验报告判断材料及热处理质量的方法,能分析工件淬火产生常见缺陷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补救的方法;⑧能对金属材料进行常规检验及对常见的热处理缺陷进行分析。

3教学内容的改革

3.1根据热处理典型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金属热处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热处理工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把典型的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围绕热处理设备操作、热处理工艺的编制、典型零件热处理的操作技能等典型工作任务,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置了8个学习情景:①热处理工艺准备;②热处理设备与操作;③退火与正火;④淬火与回火;⑤表面改性热处理;⑥化学热处理;⑦复杂工件的畸变规律与矫正方法;⑧质量检验与缺陷分析。通过对8个教学子领域的学习让学习者能在金属热处理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并具备编制热处理工艺的能力和热处理操作技能。同时编制实训指导书,完成实训室实训项目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使课程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在本课程8个学习情景中,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按“理实一体化”展开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要求的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讲授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课题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表1列出了8个教学情景所须学习的内容、项目和使用的教学方法。

3.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针对热处理岗位群的职业标准,以就业为导向,以金属材料热处理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以满足就业岗位对所学人才能力的要求为宗旨,进行面向岗位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的教学宗旨,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对热处理生产各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分析,以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课程设计创设“三结合”的学习情景: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习情景与工作情景相结合。按照热处理生产岗位的需求,以热处理工的职业标准为依据,设计了8个学习情景。课程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参考热处理岗位群多工种的职业标准,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情景,每个情景由若干项目任务组成,形成8个教学情景。各情景教学内容以热处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初级工—高级工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实训项目,进行单元考核。由于教学内容考虑了工种职业资格的需要,不仅适合教学,还可作为企业员工培训教材使用。

3.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传授的知识系统、严密,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但弊病也十分明显:其一,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其二,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其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四,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动手更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3]。为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要求的教学内容既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又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课题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4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4.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金属热处理生产工艺课程实践性强,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效果,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突出“练”,边讲基础知识,边应用到典型的工作任务中。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当下发了项目任务书后,学生必须积极学习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相关的项目任务。本课程以提高学生分析、发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系统式学科教学体系,提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以“够用”为主,更多突出技能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要兼顾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合理配置。任务的设计很重要,它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任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4]。通过项目任务和专题设计等自主学习方式,体现学中做、做中学,活学活用,注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实训项目的开发应用,解决了困扰热处理技术专业进行生产性实训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通过系统实训,不断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个人竞争学习模式向团队协作学习模式的重要转变,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适应能力,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以“淬火与回火”学习情景为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表2、3所示。

4.2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遵循了职业成长的规律。以学习情景4的淬火与回火为例,设计了2个项目任务,项目8与项目10虽然都是淬火与回火工艺,但前者是试样的淬火与回火,后者是零件的淬火与回火,项目任务书如表4所示。2个项目任务中,1个是实验室试样,1个是轴,在编制淬火工艺时,淬火方法、加热温度、冷却介质、加热设备的选择都有差异。20钢、45钢、T10钢制试样按AC3或AC1±(30~50)℃的原则选择加热温度,按t=αkD选择保温时间,在箱式炉中进行加热后,以水作为介质进行冷却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硬度达到55~63HRC。对于轴,从技术要求上看,心部和表面硬度不同,在选择淬火方法和加热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结合材料65Mn淬透性曲线,可采用水-油双液淬火的方法进行处理。操作时掌握好在第一种淬火剂中的停留时间,同时注意上下移动工件。2个项目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工艺编制和操作技能由生疏到熟练,遵循了职业成长的规律。

4.3构建了TEST评价系统

评价的实质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是评价学生的理论依据,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目标导向[5]。传统课程的考试都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闭卷考试,这对该课程的学习来说是有局限性的,它难以测试学生综合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故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构建了TEST评价系统。新评价系统构建思路重视考核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及过程的动态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TEST评价系统是指课程总成绩由教师评价(T)、企业工程师评价(E)、学生评价(S)、总评价(T)组成。教师评价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精神、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进行相应的评价。企业工程师评价主要根据项目任务从加热温度、加热设备、保温时间、冷却介质的选择进行考核评价,学生评价是对各组查阅资料、PPT的效果、汇报表现、实训准备和完成情况进行互评,使评价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使评价产生教育意义。总评价(T)由项目考核(40%)、期末考核(30%)、过程考核(30%)组成。其中项目考核由教师评价(T)(15%)、工程师评价(E)(15%)、学生评价(S)(10%)3部分组成。为方便不同角色对课程进行评价,开发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以不同角色进行登录,即可完成T、E、S的评价,理论考试课由网络系统根据考试大纲生成不同的试题,可进行在线测试,最终由系统按不同角色的权重自动生成总成绩(T)。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资源库社会评价系统中,用人企业登录后可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教师根据企业的评价对教学进行改进,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培养出大批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5教学效果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金属热处理工生产工艺课程于2012年获批云南省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如图1所示。金属热处理生产工艺的教学改革从2010级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开始实施,为了对比教改前后的教学效果,分别对采用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在试卷难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成绩优良率和平均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不及格率明显下降。通过4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每次课都有不同任务,带着任务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完成项目任务,把任务完成的结果上传到教学网络系统进行评价,得到项目考核的成绩。最终成绩中,项目考核占40%,期末考试占30%,过程(作业和考勤)考核占30%。在项目+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动摇,以项目和任务作为载体,运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生,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并得到用人企业的好评。

6结语

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

通观国内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文艺学教学界的主要兴奋点和着力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是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造,(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3)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变革,(4)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固化与教材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确实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应该加强。但在近年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太过集中于课程群的内涵建设,导致只见独立于教学活动主体之外的课程内容、方法、手段与教材的建设,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这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建设,以致在课程群建设中,只见“物”而不见“人”,这就是说,只见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的建设,而不见教学活动主体的建设。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了课程内容的理解者、阐释者、建构者与传播者,学生则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和接受者。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理应重视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培养,强化“人”的建设。如果没有合格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没有教师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好的课程内容,再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优秀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如此一来,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落空。

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教师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解中,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训练。但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视野中,我们强调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在我们看来,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必须首当其冲地培养教师形状一个完善的文艺学知识结构,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视野,能够从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驾驭和把握该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个教师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做法,让参与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所有教师,轮番从事“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一组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群教学的实践,从教学制度安排的层面迫使教师必须从单门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打破此前课程与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树立教师以课程群为基点的整体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知识构成日趋完善,知识视野慢慢得到拓展,自身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此外,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整个文艺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团队,加之在制度安排层面上要求人人都得从事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因此对于如何理解教材、如何阐释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会有经验性的体会这样就能够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和“切磋”,能够针对同一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教学经验为依托而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通过课程群建设培养教师,在具体形式方面主要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群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以及将需要培养的教师送往国内高水平大学里进行相应课程的专门进修和访问等。总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对教师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挖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二、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课程群,根据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从数量上说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而且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课程群中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出若干门子课程;第二,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第三,课程群应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各个具体的建设单位将文艺学的若干门课程在申请立项建设时作为一个课程群来对待,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往往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文艺学课程群名义下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各自为政,课程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相互交叉、重叠、条块化分割、对话性欠缺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由于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使命、目标、功能与任务没有很好地协调与理清,在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群教学的整体优势和集团效应。因此,在进行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弄清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与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理清了这种关系,各门课程就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课程群效应。

理清文艺学课程群中诸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地位来讨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1998年版)和国内众多主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一般被设定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被设定为专业主干课,“文学批评”则被设定为专业拓展课。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必要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各种知识、素质与能力是进一步学好“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文学概论”是课程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课程则构成了文艺学课程群的两翼,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广大的文艺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概论”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印证。“文学批评”作为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掌握文学概论、文论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分析文艺现象与文本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素质能力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课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理清诸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文艺学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性质的差异来分析。根据文艺学界的共识,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使命的差异,文艺学一般分成五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在教学领域中,文学史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为“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门课程,它们均独立于文艺学课程群而专门开设。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课程群的内涵较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学学科群要小得多,主要包含以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内涵的“文学概论”、以中国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史与西方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西方文论”、而“文学批评”则更为强调的是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解读、理解文本时的运用,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哪些、文学从哪里来、文学有何作用、如何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等有关文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元”命题来建构课程的内涵,它是文艺学课程群中“论”的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术语,在面对文学问题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答。“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这两门专业主干课则是以中西文艺实践的历史作为依托,描述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每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与理论术语是怎么从这种独特的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生发出来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哲学方法论,描述它们的变化、发展与演进,给学生提供“文学概论”课程中有关文学的基本问题要如此解答的历史支撑。这两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史”的范畴。“文学批评”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维度和操作程式,主要是在上述三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艺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各种文学文本,使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阐释有一定的方法论自觉,超越未接受文艺学训练的印象式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阐释文艺现象时具有文艺学的专业特征。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思维与全局视野。

根据这些分支课程的功能和性质,我们在对文艺学的诸门课程作为课程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各门课程之间那些交叉、重叠的内涵,摆正各门课程的位置,理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时,有些内容即便在课程群的几门课程都要讲解,但讲解的侧重点与方式是肯定要有所区别的。譬如都要讨论文学批评,在“文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与方法,但在“文学批评”这门课程中,则主要强调各种具体文学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操作。总之,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让他们分析文艺学问题时,既要有一个“史”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谱系,也要有“论”的内在周延性和学理性,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

从建设的维度来审视文艺学课程群,就意味着文艺学课程群下的各门课程是未定型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和最终固化的,这表现为:(1)“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随着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出而进行调整;(2)文艺学课程群下包含的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四门课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有可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课程,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愈来愈丰富。历史地看,科研成果向课程的教学资源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的转化太过缓慢,教学领域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更新远远落后于本学科的相关研究。

从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来看,“文学概论”课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所使用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与基本观念,近十年来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未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此前由本质主义所建构的文艺学知识构架在经过十年来的争鸣与讨论,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明显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周密性,但教学界并没有及时地来清理这些问题。“中国文论”还基本上停留在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等学者的研究视域中,当代海外华裔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贡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吸收。“西方文论”的课程建设基本上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为底本,吸收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和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的内容而形成。西方文论20世纪以来本身的发展与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及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资源。总之,目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从整体上来看,面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保守和滞后,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建设资源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我们看来,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立场,敞开胸怀吸纳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现实操作层面上看,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

(1)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的新材料、新观点与新结论,更新或者补充文艺学课程群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解答,“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强了文艺学课程群中基本问题理解的多元性与对话性。

(2)根据文艺学本身的发展,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内涵,使课程的教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譬如在教授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晚近兴起的性别批评方法、文化研究方法这些尚未进入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开放,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水平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

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艺学;
课程群建设;
教师培养;
课程关系;
课程资源;
转化

将多门课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建设,在文艺学领域里,始于1980年代初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领衔的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该系列课程由“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三门课程构成,它们“分别承担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传授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批评实践能力的任务”。该系列课程已于2003年立项为国家首批精品课程。在系列课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随着课程理论本身的发展,教育理论界将这种关联紧密、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多门课程协同建设的实践称之为课程群建设。本文论及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主要是指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中由文艺学学科开出的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为两翼,以“文学批评”为落脚点的课程性质相同、功能相异、服务同一教学对象、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多门课程的整体建设。近年来,以课程群的思路来建设文艺学学科开设的多门课程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与赞同,不同高校的文艺学课程群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国家、省、校三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立项资助。通过几年来的立项资助,文艺学课程群建设成绩斐然,引起了教育界的瞩目,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以下几个问题是当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而又必须重点关注和处理好的。

一、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

通观国内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文艺学教学界的主要兴奋点和着力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是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造,(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3)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变革,(4)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固化与教材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确实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应该加强。但在近年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太过集中于课程群的内涵建设,导致只见独立于教学活动主体之外的课程内容、方法、手段与教材的建设,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这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建设,以致在课程群建设中,只见“物”而不见“人”,这就是说,只见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的建设,而不见教学活动主体的建设。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了课程内容的理解者、阐释者、建构者与传播者,学生则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和接受者。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理应重视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培养,强化“人”的建设。如果没有合格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没有教师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好的课程内容,再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优秀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如此一来,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落空。

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教师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解中,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训练。但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视野中,我们强调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在我们看来,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必须首当其冲地培养教师形状一个完善的文艺学知识结构,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视野,能够从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驾驭和把握该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个教师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做法,让参与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所有教师,轮番从事“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一组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群教学的实践,从教学制度安排的层面迫使教师必须从单门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打破此前课程与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树立教师以课程群为基点的整体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知识构成日趋完善,知识视野慢慢得到拓展,自身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此外,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整个文艺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团队,加之在制度安排层面上要求人人都得从事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因此对于如何理解教材、如何阐释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会有经验性的体会这样就能够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和“切磋”,能够针对同一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教学经验为依托而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通过课程群建设培养教师,在具体形式方面主要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群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以及将需要培养的教师送往国内高水平大学里进行相应课程的专门进修和访问等。总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对教师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挖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二、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课程群,根据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从数量上说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而且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课程群中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出若干门子课程;
第二,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
第三,课程群应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各个具体的建设单位将文艺学的若干门课程在申请立项建设时作为一个课程群来对待,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往往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文艺学课程群名义下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各自为政,课程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相互交叉、重叠、条块化分割、对话性欠缺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由于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使命、目标、功能与任务没有很好地协调与理清,在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群教学的整体优势和集团效应。因此,在进行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弄清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与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理清了这种关系,各门课程就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课程群效应。

理清文艺学课程群中诸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地位来讨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1998年版)和国内众多主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一般被设定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被设定为专业主干课,“文学批评”则被设定为专业拓展课。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必要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各种知识、素质与能力是进一步学好“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文学概论”是课程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课程则构成了文艺学课程群的两翼,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广大的文艺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概论”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印证。“文学批评”作为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掌握文学概论、文论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分析文艺现象与文本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素质能力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课程。

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理清诸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文艺学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性质的差异来分析。根据文艺学界的共识,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使命的差异,文艺学一般分成五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在教学领域中,文学史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为“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门课程,它们均独立于文艺学课程群而专门开设。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课程群的内涵较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学学科群要小得多,主要包含以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内涵的“文学概论”、以中国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史与西方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西方文论”、而“文学批评”则更为强调的是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解读、理解文本时的运用,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哪些、文学从哪里来、文学有何作用、如何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等有关文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元”命题来建构课程的内涵,它是文艺学课程群中“论”的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术语,在面对文学问题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答。“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这两门专业主干课则是以中西文艺实践的历史作为依托,描述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每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与理论术语是怎么从这种独特的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生发出来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哲学方法论,描述它们的变化、发展与演进,给学生提供“文学概论”课程中有关文学的基本问题要如此解答的历史支撑。这两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史”的范畴。“文学批评”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维度和操作程式,主要是在上述三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艺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各种文学文本,使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阐释有一定的方法论自觉,超越未接受文艺学训练的印象式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阐释文艺现象时具有文艺学的专业特征。

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思维与全局视野。根据这些分支课程的功能和性质,我们在对文艺学的诸门课程作为课程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各门课程之间那些交叉、重叠的内涵,摆正各门课程的位置,理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时,有些内容即便在课程群的几门课程都要讲解,但讲解的侧重点与方式是肯定要有所区别的。譬如都要讨论文学批评,在“文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与方法,但在“文学批评”这门课程中,则主要强调各种具体文学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操作。总之,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让他们分析文艺学问题时,既要有一个“史”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谱系,也要有“论”的内在周延性和学理性,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

从建设的维度来审视文艺学课程群,就意味着文艺学课程群下的各门课程是未定型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和最终固化的,这表现为:(1)“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随着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出而进行调整;
(2)文艺学课程群下包含的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四门课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有可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课程,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愈来愈丰富。历史地看,科研成果向课程的教学资源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的转化太过缓慢,教学领域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更新远远落后于本学科的相关研究。

从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来看,“文学概论”课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所使用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与基本观念,近十年来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未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此前由本质主义所建构的文艺学知识构架在经过十年来的争鸣与讨论,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明显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周密性,但教学界并没有及时地来清理这些问题。“中国文论”还基本上停留在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等学者的研究视域中,当代海外华裔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贡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吸收。“西方文论”的课程建设基本上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为底本,吸收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和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的内容而形成。西方文论20世纪以来本身的发展与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及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资源。总之,目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从整体上来看,面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保守和滞后,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建设资源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我们看来,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立场,敞开胸怀吸纳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现实操作层面上看,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1)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的新材料、新观点与新结论,更新或者补充文艺学课程群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解答,“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强了文艺学课程群中基本问题理解的多元性与对话性。(2)根据文艺学本身的发展,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内涵,使课程的教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譬如在教授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晚近兴起的性别批评方法、文化研究

(上接第54页)方法这些尚未进入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开放,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水平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3)将本学科发展的大量最新前沿研究成果集中向文艺学课程群的课程资源转化,开发出新的课程,从而使本课程群中相互关联的课程更为丰富和多样。这种以新课程的形式来实现科研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一方面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来开发。如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我们可以开发出“视觉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媒介变革与文艺发展”等课程,也可以以综合的形式来开发,诸如增加“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这类新课程等。只有这样,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才能够扎根于当下的学术语境和生活情境,才能够得到较为丰富的学术滋养而永葆生机,才不会沦为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的高头讲章。

总之,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制度变革、学术研究的现状紧密相连。除了上述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需要亟待厘清和解决外,还有一些问题也较为重要,诸如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专享与共享问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实效问题也值得展开认真的研究与仔细的讨论,限于篇幅,我们将另文专门讨论。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文艺学系列课程简介[EB/OL]. jingpinke. com/course/details/introduction?uuid=8a833996-18ac928d-0118-ac929227-06b6&courseID=B030032&column=brief.

[2] 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建设”,“课群建设”即为今天“课程群建设”的早期称谓.

[3] 刘晨晨,王伟. 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 现代教育科学,2011(4):75.

[4] 韦雪艳等.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1(7):75.

[5] 陈庆文等. 教育学课程群建设初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6):104.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文论课程,教学方法

 

《文学理论》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文学生成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基础构成理论的思辩创新能力。前国家教育部负责人周远清曾明确指出:“在国际上,我国人才培养的弱点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反思过去我们在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明显存在着封闭、单一的缺陷,这种教学模式表现为课堂内容的一家之言、教学方法的满堂灌,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其结果只能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这正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故此,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其核心便集中在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本文主要试从分析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出发,探索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而且文学理论还在于渗透一些分析事物的方法、思路,学习一些哲学理论。这些文学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文学史、从事文论实践活动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导引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纵观中文专业的理论教学,文学理论课程显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各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作为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的原因。

其实,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这门课程的学科自身特征而言,其本身所存在着内容繁多、重难点不突出的特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是作为文论教学课程而言,文学理论课程同样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形式刻板等文论类课程所必然存在的教学问题。具体而言:

(一)学科特点本身造成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从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几千年来建立起来地封建思想文化体系被彻底否定,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文论家们也开始了对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并形成的现代文学理论。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其逐渐被被纳入教学体系,走入了大学的讲堂。但由于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所以如何让学生弄懂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文学理论本质和具有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学原理,成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极为困难的一关。

虽然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早已明确指出:“我们学习的不是别的什么文学理论,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文,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学理论。”[2]但对于学生而言,想要清楚地掌握借由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而表现出的对文学本质的内涵理解,这需要大量的哲学基础和对文学原理的认知。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学生现有的文学和哲学知识基础上,清楚明晰地阐释清楚这些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论问题是很困难的。

同时,由于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整体认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文学理论知识体系,这也是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出解决办法的。

(二)作为文论课程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对于高校的文论类课程而言,尽管教师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试图改变文论类课程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缺乏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但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高校文论教学仍是以讲授文本内涵、分析艺术形式、归结语言手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丰富性、完善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这些导致在文学理论教学中脱离实际生活,使学生对文学理论产生疏离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观念经典化,缺乏针对性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文论课程所必然存在的共性问题。文学理论的教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五四文学运动的兴起,中国学者便开始了对文学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各种版本的文学概论著作相继出台,田汉、郁达夫等作家都根据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写出了名为《文学概论》的教本。文学理论在中国高等教学中,早已形成了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当前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早已将理论体系、方法例证经典化,将重点放在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上,从而忽视了文学的鉴赏性,大量篇幅放在了文学本质论、发展论和创作过程方面,对作品论及鉴赏论则粗略概括。教学目标更倾向于把握作家的创作而非读者的接受,强调作品分析而轻视审美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分析能力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文论教学还是应当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面对新的文学实践,做出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使文论教学永远同文学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

其次,教学形式单一,过分突出教条化。正如池永文教授所指出的:“如今文论教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原理、反复引征的材料和陈词滥调的讲授所替代。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也缺乏兴趣。文论的教改必须朝着人文化、批评化、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方向发展,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文论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着对广大学生如何施教,这门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核心期刊。理论教学的创新尤其需要对常识与常规进行大范围的挑战。

二、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方向

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理论主要指的是求知自然的普遍原理的思想活动,实践主要指的是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动,创制则指的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所以,马克思的实践是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又与科学理论具有统一性。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同样需要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在传统认识思维方式之制约下,文学理论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形态;
但是,根据特色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针,在教学上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进行特色化教学改良,还是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在探索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上,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而言: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设辅助课程,并从其他专业课程中获取间接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学史,指导学生的实践。所以,该门课程多数学校选择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但实际情况是,本身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过完备的文学审美教育,理论基础欠缺,再加上新世纪大学生处在一种多样性、开放性和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很多学生的课余生活往往沉湎与视像快感的满足,很少有人去自觉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文学知识相对不足,而文学理论又非常庞杂。致使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文学理念的抽象内涵、文学的特征和意义,也无法接受深奥的文学创作方法论、文学接受方法论知识。学生在学习文学理论时感到有相当难度,久而久之导致兴趣的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前可以辅助开设关于文学鉴赏的课程,激发其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语文教学论文,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便可以让学生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规律,对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和特点,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其次,借由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借由《现作》课程的实践活动来融会《文学理论》课程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创作、文学接受规律方法论的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会开设《现作》课程,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写作技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方法论和文学接受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想要做到真正理解《文学理论》,就必须将文学理论知识与文学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生在摄取《现作》课程的教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从对创作技法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文学理论知识,并可以将理论知识适时地应用于写作中,对创作方法论产生直观认知,最终达到对《文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根据师范生本身的学科培养方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常常会需要伴随大量的例证,借由例证来融会抽象的理论概念。但是,这些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举出的例证,也全部都是极具典型性的经典例证。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即便之前就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也不可能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学知识储备量,对于老师所举之例证的理解也只能是只言片语;
在没有完全掌握该例证的情况下,更无从谈起对例证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文学理念和文学特性产生切身直观地感悟。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在对文学的本质属性、流派、特征、范围之类的概念、分类谈得井井有条,却读不懂鲁迅的《阿Q正传》,感受不到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意境美,更无从谈起对这些文本的深入解读。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必须过关。如何从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中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的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这才是这门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意义所在。抛开学习文学理论其所原有的教学目的,单从师范院校而言,其本身就必须具备另外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侧重性,那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故此,在《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中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例证的同时,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比较同一部文学作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不同解读方式中适应大学知识理论体系。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调整教学摘要,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3]

参考文献:

[1]周远清.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2期。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页.

[3]吕明.从21世纪教师素质培养看文学理论教学改革[J] 牡丹江教育学报, 2005年01期刊

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3-0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非师范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质量。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学的形势更为复杂,无疑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以来,各师范院校一直努力进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学科为本位,没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发展;
第二,教学方式重理论讲授轻学生实践,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第三,课程实施过于封闭,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针对以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课程建设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科书的编写,完全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一般分为“课程论”和“教学论”两大部分,“课程论”部分大致分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教材”、“语文课程的评价”等几部分;
“教学论”部分大致分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几部分。体现的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思想。知识本位注意学科知识内部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优点是知识量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较完备,利于学生系统接受知识。但缺点是忽视学生的经验、接受能力和兴趣,没有从学生出发去整合知识,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发展。基于此考虑,我们对教学内容做了以下调整。

第一,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重构教学内容、重新安排教学顺序。如讲“教学论”中的阅读教学时,通常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应先后讲阅读教学的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理论讲了一大堆,当安排学生编写教案准备讲课时,学生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似乎讲了白讲,没有产生应有的教学效果。于是,我们就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和顺序。阅读教学部分先后安排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说课”、“如何讲课”、“如何观课评课”等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中又安排了几个小模块,比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模块,具体包含“如何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导入语”、“如何安排教学环节”等。相关的教学理论一定是在学生需要时插入讲解,比如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要考虑选择教学方法,此时插入以下理论:“教学方法通常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根据学生需要相机讲解理论比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讲解理论效果要好得多。再如讲“如何安排教学环节”模块时,就把“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理论插入进行相机讲解。总之,阅读教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均可通过这几个模块整合起来。

第二,在具体进行每个模块教学时,变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思路为先实践后理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常一般先讲理论,然后让学生去实践。但事实证明,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和教学经验,讲理论时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也往往感觉难以理解,而且等到学生实践时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于是我们改变了以前的思路,变为先实践后理论。比如,过去教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一般先讲教学设计的有关理论,再让学生去练习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先实践后理论的思路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选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依据什么确定教学流程?怎样导入新课?怎样提问?等等,当学生在备课经历的基础上产生问题时,老师再进行理论讲授,学生的听课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自己备课时运用的往往是在中小学老师那里学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些理念和方式一般比较陈旧,当前教师的讲授会带来鲜明的对比,学生会对新课程的执教理念领悟得较快,老师讲完了再让学生回去修改它们的教学设计,效果明显。

二、教学方式方面,压缩理论讲授,加重实践的比重和力度。

目前,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结果是学生不熟悉语文教学现状,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差,教学技能运用生疏。总之,适应教学慢,应聘教师编制考试录取率低。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我们做了以下两点尝试和改革。

第一,过去高校一般的做法是讲一个学期的理论,下学期到中学实习前才集中校内试讲几周,实践时间短,学生下去实习时表现得很不成熟,难以应对语文教学。对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整。一个学期的课,先用三分之一的课时教授“课程论”,在进入“教学论”讲授时就开始一直伴随学生的实践活动。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即每个教学技能的习得都是先让学生去试做,然后老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讲授相关理论,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再去修正、去练习。然后老师再指导,学生再纠正,这样一条主线一直贯穿学习的始终。此外,实习前几周,再集中进行综合实践,主要是练习讲课,包括各种文体的处理思路、各种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不合乎要求的学生会再进行指导、练习,直到每位同学都达到基本要求。

第二,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尝试引入了案例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究其实质而言是一门技能课,技能的培养需要熟练的反复实践,更需要正确的模仿。而要想正确的模仿,必须引进大量的案例。从一个个案例中,学生不仅得到启发,而且还开阔了视野、熟悉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此外,案例教学法讲究的是学生通过案例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其过程是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过程。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三、课程实施方面,走出校门,加强与中学实际教学的联系。

作为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中学,不到中学中去,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满足中学教学的需要的。因此,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调查、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我们有以下举措。

第一,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使学生与中学语文教学有零距离的接触。通过了解教学实际,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了解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兴趣爱好等,培养教育责任感。通过观摩教学,熟悉教学流程,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技能。

第二,教育调查。教育调查,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对象的现状有更深的了解,促进学生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层的思考,有助于他们今后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有助于他们成为科研型的教育教学专家。教育调查时间安排在大三的小学期,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为期三周的语文教育教学调查。调查的内容,可围绕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中学生的写作现状以及语文教师的素养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法、观察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