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7-08 20:5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实践多年,不少院校在这场改革运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批高职毕业生从中获益。作为教学改革重点之一的课程体系改革硕果累累。课程目标由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五篇】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实践多年,不少院校在这场改革运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批高职毕业生从中获益。作为教学改革重点之一的课程体系改革硕果累累。课程目标由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课程结构彰显了模块化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课程实施由以学校为本逐渐向以学校为本和以企业为本相结合的方向转移。

本文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分析了课程体系开发的关键节点。

一、专业需求调研

课程能否满足企业、行业需求,能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是课程体系开发的首要条件。在课程项目化改革之前,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辐射地区和行业的现状及需求进行调研是首要任务。

比如:截止2010年底,江苏省共有机动车维修企业2.1万家,其中一类、二类、三类汽车维修企业数量分别达1407、3848、11175家,机动车维修总辆次达到2738万辆次,机动车维修总产值达到115亿元。江苏省共吸纳从业人员15万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维修、检测及相关领域从业人数每年以8%的幅度增长。因此,我院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时,积极与江苏省及“长三角”周边汽车制造业、汽车维修业、汽车检测业等产业发展相适应。

二、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成立了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辐射地区企业、行业的调查,立足“长三角经济带”,依托上汽集团,对汽车检测与维修市场进行调研,在对行业企业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对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再对每个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解,最后确定各个工作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综合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即课程目标。

经反复研讨,确定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应对的职业岗位:汽车检测工、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油漆工、汽车美容师、汽车服务顾问。然后,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详细调查其工作过程,分解其工作任务。最后,研究其所对应的职业能力,从而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确定了156个典型工作任务。

三、课程结构分析

依据职业领域课程的特点与结构要素,校企合作制订了新的课程标准。按照“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的开发团队、任务引领型项目内容的开发、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评价、多种形式的教学载体等六个主要特征,实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应的7个主要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21个行动领域(职业能力)。比如:将车速表检测、轮重检测、制动检测、灯光检测、喇叭声级检测、侧滑检测以及人工检验等汽车检测项目,根据目前汽车检测行业分类,归纳为安全性能检测行动领域;
将底盘输出功率检测、油耗检测、悬架性能检测、最大转向角检测归纳为综合性能检测行动领域;
将汽油车尾气排放检测、柴油车烟度检测归纳为环保性能检测行动领域。课程结构不再是传统的课程整合,而是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职业化课程体系。

四、课程内容分析

由专业带头人、企业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组成小组,通过对江苏及“长三角地区”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调查,对就业岗位(职工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按照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学习领域之间工作的内在联系,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每一学习领域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

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递进规律,将21个行动领域转换为10个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由一系列工作任务构成。学习领域的表现形式是学习情境,因此设计学习情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按照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将各学习领域按照递进顺序排列,打破学科性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建立由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顶岗实习等组成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五、教材内容分析

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得以确定后,下一步是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以及行业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依据职业能力进行教材分析,筛选课程内容,这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

教材分析就是对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某一单项素质或单项能力进行分析,列出其全部操作步骤、活动内容、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和应具备的素质,即将职业能力分解成相应的技能、知识与态度,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这些技能、理论知识和态度目标进行分解,形成技能和知识模块。

六、教学过程分析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其教学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教学设计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教师、学生、教材、课时、教案、课程项目、任务、教学方法、教具、设施、教学场地与环境及考核方式等进行妥善的规划、组织、协调。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整合后,按功能形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主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性能检测四大模块课程,实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的做法如下:把每一个教学模块项目化,以模块内的项目为教学单元组织教学,每个项目由“应知(理论)+应会(实践)”两方面所组成。在项目设计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可以克服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缺点。边学理论边实践,工学结合,就可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每一项目的教学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同步获得。

学院与扬州市一流的汽车服务企业合作,采用“车间现场、真实情景”的情境教学、实物教学及行为导向等教学手段,把课堂搬进汽修工厂、汽车检测站车间,使“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一体化”。由“教师与工程师一体化”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根据工作过程开发专业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课程教学。坚持“教、学、做、考”合一的原则,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来设计综合实训项目,通过对未来职业岗位任务和环境的真实体验,使“学生与职业人一体化”。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汽车检测维修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与教学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维修行业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新科技领域飞跃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汽车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汽车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凭经验检修汽车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技术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因此,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汽车现代工艺成为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摇篮,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与技能的“银领”人才,即培养“大学文化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艰巨任务,必须创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汽车维修、检测技术,具备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相关岗位的需要,成为汽车检测与维修生产第一线的适用人才。现代汽车已经成为各种高新技术的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汽车”。由于各种机构工作原理和汽车结构的复杂化,导致汽车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椐有关汽车统计资料,全国汽车保有量约为7202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因此,汽车维修市场的现状及汽车发展趋势,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日今世界上的汽车技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且随着汽车技术深刻变化,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一体的高科技集成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已将汽车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由几年缩短至不到一年,且每款新车都体现了当今最新电子及控制技术。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维修技术的进步,汽车维修日益呈现出自身的高科技特征,其正向着设备现代化、资讯网络化、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的方向发展,修理模式已由传统的拆卸修理型转变为诊断换件型。知识的密集性和技能的综合性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的重要特点,汽车维修业也正逐步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且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目前,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特别是轿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本身高科技装备的日益增多,使得汽车维修的范围、种类等各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传统的一柄大锤、一把手钳、几把螺丝刀的便当式修理工具已经成为历史。如今,一批批先进的高科技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纷纷问世,这些往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技术含量高的,集机电一体化的维修、检测测和保养设备,今天已成为现代维修企业必备的维修工具,是汽车维修市场新的生力军。传统的汽车维修设备和汽车检测的手段将被现代汽车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新技术的含量和维修新工艺的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高新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型的专业人才,熟悉现代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传感器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
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应用型人才,会利用各种汽车的先进工具及先进设备检修或更换各种零部件的技术工人,技术工人要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检测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检测维修人员必须以汽车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汽车电子维修技术和汽车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课题。

三、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的培养的探索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为了培养适应现代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才,适合汽车检测维修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在划分教学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

第一,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

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二)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总而言之,现代汽车已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汽车检测与维修已步入高科技草领域,因此,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快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步伐,通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肩负起培养合格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重任,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现代汽车检测维修实用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摇篮,为实现我国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项目化教学 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30-01

1 引言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领域,担负着培育汽车检测维修人员、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能。在高职院校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必须找到一个全新、可行、高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项目化教学应运而生。在实践中,项目化教学能够满足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需求,使学生尽快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运用能力,深入了解现代汽车行业,促进学生本身专业素质与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2 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必然性

现代汽车行业更新速度加快,汽车产品在创新过程中不断提升整体的技术含量,更将许多领先科技植入其中,增加了使用功能给汽车使用者提供了更多方便。如比较普遍的电控电子点火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等,将这些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运用到汽车行业,汽车本身的驱动能力将大大增强,而且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将更加安全、实用、经济实惠,可靠度、舒适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最重要的一点是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但是使用这些领先电子技术后,汽车整体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性能、评估故障、检测维修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伴随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脚步,研究人员对整个维修设施进行科技创新,造就了许多高科技维修设备,使得维修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维修程序也随之改变。在汽车检测维修中出现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施,并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如四轮定位仪、解码器、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等检测维修工具。各种先进检测维修设备快速崛起,对汽车检测维修人才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大。因此只有加大对专业设备的培训力度,使学生能够娴熟的操作和利用这些设备,才能提高实践中的工作效率。[1]

3 项目化教学应用的优势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现今社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其教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可以高效培育人才,还可以使培养的汽车专业检测维修人才具有充足、丰富的专业理论技术能力。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都是将多种要素组合起来,如活动、情境、内容及成果等勾勒出一个连贯、全面的项目内容,使教学过程及整个活动贴近现实汽车行业,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联系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知识面,掌握所有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更侧重实践,为学生提供亲自操作的机会,而在操作中实现对项目的实践活动,并搜罗项目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规整、记录。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更加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将学生引入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研究、探寻、自发学习的一个平台,锻炼学生的技能,从而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能力项目化教学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使自身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发生质的改变。

4 有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途径

4.1 确保学生独立自主性

在开展项目化教学时,必须确保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凸显其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使其独自展开研究和探索,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存有疑虑或不能处理时,这时,教师应当根据问题来启发和领引学生进行学习。只有采取该教学方法,才能完全符合项目化教学要求,突破传统创设自由、灵活的教学空间中学习,才能调整好学生的学生状态,更好的吸取知识。[2]

4.2 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老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要跟S科技发展的脚步,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将一些案例穿插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积极的去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偏差之处及时进行更正和引导,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考能力,并通过总结经验对同一类型的问题逐渐形成一套有效的处理措施。

4.3 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应用能力

老师应当开展项目实训,让学生多多接触汽车检测维修工作。通过这种实训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会汽车检测维修工作的具体情景和真实的工作场景。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汽车故障排查和清除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老师还应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解说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习惯。

4.4 健全教学的评价考核制度

教学的评价考核应当从学生综合能力着手进行,不能只凭笔试成绩就开棺定论。在进行评价时,应当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考核方式,理论课考核应按照过程评价法进行,而将实际操作纳入实践课考核标准。必须把理论与实训连接起来进行综合归纳评估,才能真正发挥出项目化教学的优势,培养出的人才才能达到预期效果。[3]

5 结语

言而总之,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思路,并将许多实践性的信息植入到专业教学领域中,使学生对项目本体有一个更直观、最真实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实践运用,扩大学生探索范围,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和运用,同时亲身体会、发现现实生产环节中潜藏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元华,王国富.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203-205.

[2] 时红宇.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9:168-169.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诊断技术现状;
诊断技术;
发展方向

1前言

汽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它把速度与快乐回报给发明它的人类。在现代战斗中,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汽车。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内部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就提高了汽车在维修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在现在的汽车维修过程中,定位和检查占了整个维修过程时间的70%,而排除故障的时间只用到了30%左右。所以为了提高汽车的维修效率,人们就要不断的提高汽车检测诊断技术。

2汽车诊断技术发展的过程

2.1最初的诊断过程

在汽车刚刚问世的时候,汽车内部的结构简单,当时的诊断技术也是比较简单的,它主要是由专门的维修人员凭借他对汽车的状态进行判断,并利用简单的修理工具和个人维修经验来进行对汽车的故障修理。

2.2应用专门的仪器进行关键性能的参数测量和诊断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内部结构也不断复杂,人们逐渐意识到许多数据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监测,所以在现在的汽车中,人们安装上了机油压力表来监测系统,水温表来监测冷却系统,转速表来监测发动机的转速等等仪表。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世界各个国家中也出现了适应汽车内部复杂结构的专用检测设备。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发动机测试仪、制动性能检测台、前轮定位仪器等;
便携式的仪器主要有:万能表、气量计、尾气分析仪等。

2.3应用远程诊断故障分析与电子手册

高速发展的21世纪,汽车的维修和保障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应用远程故障分析和电子手册。每台车辆在行使过程中都配有一本电子维修手册,如果在行使过程中遇到突发故障,驾驶人员就可以利用电子手册进行故障的查询和维修,若不能查出故障则可以通过远程故障系统对车辆进行维修。

远程维修服务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技术,不管驾驶人员在何地何时,车辆出现故障后可以进行在线服务,远程另一端的汽车修理厂就可以随时知道车辆的行驶状况。当汽车遇到驾驶员无法排除的故障时,通过远程服务系统的技术支援,汽车修理人员就可以提供远程故障分析,一般情况的故障可以即时排除,极少部分的故障排除不了,维修厂可以将车辆拖回维修厂进行维修。

3汽车诊断技术的现状

我国的汽车诊断技术的在近30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我国的检测技术主要是在以下两个方面:

3.1诊断检测技术得到了不断提高

在发达国家的诊断技术之上,我国自主研制了一批汽车诊断检测仪器和设备。其中,四轮定位仪、全自动转向检测仪等仪表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也赶上了国际技术的脚步。汽车检测站中的大多仪器和设备都达到了联网水平,使得维修变得快速、准确和方便。

3.2我国在汽车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我国为了加强汽车的管理,出台了《道路运输汽车综合性能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等。这些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明确了汽车检测者的义务和责任,并对其资格条件进行了相关的认定,规定了汽车诊断设备的标准,有力的促进了维修行业的有序发展。

4汽车诊断技术的未来趋势

4.1具有制度化

在日本,汽车在检测工作方面统一由专门的部门领导。交通部在全国设有专门的“国家检测场”和“民间检测场”,这两个场地可以执行车辆检测工作。当中的“国家检测场”专门负责新车的登记和安全功能检测;
“民间检测场”主要可以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测,它主要设在汽车修理厂内。

4.2具有标准化

在发达的工业国家,汽车检测具有一整套的技术标准。以技术标准中的数据来判断汽车现状是否良好。为了避免人们的主观上的差错,仪器中的检测数据主要以数字显示、并带有量化的指标。例如,在美国,经过修理的汽车必须通过排放检测才能出厂。除了检测结果的数字化外,相应的汽车检测设备也有标准,比如设备的具体构造、检测性能、精度等。检测设备的技术更新和周期也有相应的要求。有了检测技术的标准化,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4.3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下,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汽车检测系统中有了新的发展,扩大了汽车的检测领域并给检测设备的研制提供了便利。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使得数据采集自动化,汽车检测后的结果可以直接打印出来等。单片机和微型计算机在诊断仪器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诊断技术不断的自动和智能化。

4.4不断加快高新技术的应用

现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设备中逐步加大了对光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当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检测,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故障发生的部位,这样驾驶人员就可以在其引导下排除故障。所以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光电技术在汽车故障检测方面的应用。以便宜提高汽车检测的效率。在汽车的制动装置设计上,之前采用的是测力弹簧,而如今取代它的是具有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这种高精度的仪器可以将汽车检测过程通用化、标准化并且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清晰度。现在高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计算机显示技术将使得人们更加清晰、直观的来观察汽车检测过程中的数据。

4.5具有集成化和综合化

现在的汽车诊断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综合化和集成化成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大型汽车的诊断设备中,人们将综合光、声、电结合在一起达到诊断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汽车在检测方面的费用,而且还提高了检测效率。当前的汽车检测设备正在不断的从单一的功能逐步发展成为多功能的检测设备。

5结语

汽车的内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所以高效率的汽车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迫切期待的。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提高,汽车检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进步。现在人们已经发明了先进的检测设备,汽车的检测诊断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肖云魁.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3).

[2]李二继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3]张吉波.试论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科技纵横,2011(4).

[4]汪浩然.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检测与维修专业;
人才的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1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据统计,我国各类汽车产量由1991年的70.4万辆增加到2001年的233.44万辆,平均年增长率为15%,是同期世界汽车增长率的10倍。2002年我国汽车产量为320万辆,2003年为444.37万辆,2004年达到507.05万辆。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截止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2010年超过1000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视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化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化汽车机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化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
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维修人才的教育现状

(一)现行教育体制滞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http://Gwyoo com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二)具体表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保留原有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即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排列;
各学科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彼此之间应有的沟通;
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联系不紧密,没有达到理论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时间和项目不足。[1]另外,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而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考虑较少,灵活性较小,加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

二、当前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问题。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材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例如,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分两个学期进行,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的“构造”、“维修工艺”、“故障排除”分三个学期教学,因此学生对某一部件总成结构的认识是不连续的。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专业技术理论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各负其责、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因此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脱节。

(二)师资问题。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技能培训分阶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训导师各负其责、互不干涉、互相脱节,甚至对理论而言根本不清楚实践中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不同教学方式的老师及不同水平的老师会教出知识含糊不清,不能将各个知识点相联系的学生。

(三)学生自身素质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复杂的机械理论普遍感到晦涩难懂。对于“专业技术理论”难以掌握,虽然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部件的空间形体、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匹配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感性认知,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对于实习及专业技能培训即使感兴趣,但由于专业理论知识遗忘甚多,而陷于机械式的模仿性训练,无法触类旁通,难以形成系统技能。对于理论和实习教学各个阶段认识和教学方法单调不统一,学习不连贯,学习兴趣的不到启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