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前赤壁赋赏析【五篇】

时间:2023-07-09 10:2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前赤壁赋赏析【五篇】,供大家参考。

前赤壁赋赏析【五篇】

前赤壁赋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苏轼作品 乐观旷达 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从中思考、领悟。语文教材中,作家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榜样应充满生命感,不能只讲其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

苏轼,是中学生的榜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上奏苏轼任职湖州后所进的谢上表,其用语暗讽朝政。接着御史李定等王安石一派的官员,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罪证,指控他有谋反之心。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也称“乌台”,因御史台内柏树上多乌鸦筑巢栖息。这起文字狱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笔者查阅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发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共有七篇。这些作品分别为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元丰五年(1082)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赤壁赋》、散文《游沙湖》,元丰六年(1083)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而《游沙湖》中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所作的词即《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一、乐观旷达的精神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履险如夷,尽显其乐观旷达。

《游沙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病愈后,与主治医生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苏轼看见寺边兰溪的水往西流,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告诉我们,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仍应老当益壮,奋发有为;
“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不要因人老就唱起“黄鸡催晓”等消极悲观的歌曲。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沙湖看田。他在归途中遇雨,便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持竹杖,穿芒鞋,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逍遥前行。他不怕,只需一件“蓑衣”就可以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程中的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对天气变化毫不介意,实际上是他不为人生忧患而动摇的修养。

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地。由于当地传说赤鼻矶就是周郎赤壁,苏轼也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壮美的大江,引发了苏轼对主帅周瑜的赞赏。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从容指挥,最终打败曹操。而此时的苏轼,功业未成,早生华发,便感喟“人生如梦”。这种感触并非颓废和悲观,他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杯邀月,酒酹于江的壮举。这一举动,与词中所写的壮丽江山、千古英雄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深沉、雄浑的意境。

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并进行了一段精彩的主客间的对话。月下的主客问答,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两个层面。作为“主人”的苏轼,表现了他的乐观旷达;
而作为“客”的苏轼,表现了他的消极悲观。先分析作为“主人”的苏轼。面对“客”所发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苏轼解释到,就像水会流逝,月有盈虚,生命就个体而言,是如此短暂;
就整个人类而言,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享受大自然,随遇而安,拂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

元丰六年(1083),苏轼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与好友在承天寺悠闲地观赏柔和的月景,庭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明净,“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微风吹拂,竹子和松柏在月光的照耀下舞弄着自己的影子。

二、壮志难酬的慨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被贬谪后,偶尔慨叹壮志难酬,也是可以理解的。

试分析《赤壁赋》中作为“客”的苏轼,他从眼前的赤壁壮景,想起了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便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前赤壁赋赏析范文第2篇

一、不同时期作品有不同特点,教学要把握好品析的重心

我国古代游记散文大致经过了魏晋诞生期、唐代成熟期、宋代高峰期、元明复兴期和清代衰变期,教学中要根据山水游记散文各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行品析。

教学魏晋山水游记,要注重感受风物,在山水的描写中去体会文人学士的寄怀。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朝代更迭,社会黑暗,这使得文人学士厌恶仕途,逃避现实,志趣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他们有的隐居田园,有的寄情山水,开始对大自然进行自觉性的观赏,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以及觉醒,使得这时期的山水景物不再如秦汉时期只是表现主题的附属品,而成为了主要的描写对象。东晋陶渊明文风舒爽自然,情味隽永,教《桃花源记》,要让学生去想象那个和平、宁静、幸福、淳朴的理想世界;
读鲍照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眼前要能浮现出庐山、九江一带气象万千,烟云变幻,光色耀目的景色;
观吴均《与朱元思书》,水之清澈急猛,山之峻拔奇秀,要能让学生感受其描写的传神效果。

教学隋唐游记,文人对山水景物描绘时融入的主观感受以及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是赏析的重点。隋唐时期,社会尽管有些动荡,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安定的,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这一时期人们的旅游目的和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但培养自己与自然之间相亲相近、相和相融的关系,以获得身心愉悦,还积极探索旅游价值观,注重景物的文化内涵。读唐元结《右溪记》,不仅要引导学生玩赏右溪“清流触石,洞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的清秀美景,还要品读出作者借景而抒发的“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的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读《永州八记》,就要了解柳宗元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抑郁,将写景抒情融合为一的写法。

教学宋代山水游记,要把握描写、叙述、议论并用,景情理融成一体的特点。宋代的山水游记把唐代山水游记散文融情于景扩大到寓理于景,借山水景物进行说理议论,为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在内容上又另辟一条蹊径。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会作者描写美山、秀亭、四季、醉翁、游人众景之后,归结到太守之乐,是要表现为官要“与民同乐”才为真正乐趣的理念;
读苏轼《石钟山记》,要明了苏轼对景物的游览、观察是为最后发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议论作铺垫。

明清山水游记,文人注重个性表达、借山水抒发的独特游赏趣味则是最有特点的鉴赏之处了。明清两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得更成熟多样,文人都刻意在作品中表现个人在山水审美中独特的生活情调,在“独抒性灵”的旗帜下,作品富有个性。若读《游苏门山百泉记》,要赏析袁宏道以游百泉而借题发挥,充分表达自己向往古代隐士、热爱自然山水、鄙视功名富贵的情感和个性。而“桐城派”姚鼐《登泰山记》记游叙事,语句不多而线条清晰,考证述古,文笔平实而恰到好处,这些正是要表现“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的文学主张。将文学主张与旅游情趣融为一体,也正是文人在山水游记中的个性表达。

二、入景入境,重诵读促联想感受山水风物

读山水游记,必要跟随作者感受景物,走进有“佳木异竹”的山林,欣赏如“捣珠崩玉”的瀑布,如何走入这美景呢?

反复吟诵感受画面美和音韵美。作者运用准确到位的词语、变化多样的句式、灵活丰富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去描写景物,营造意境,这些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杜牧《阿旁宫赋》善于运用排比“广文势,广文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用“四字句”为主轴,整散相间,长短错落,显示阿房宫浩荡的气势。“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一连六个比喻,夸张的手法和蝉联的句式相结合,环环扣紧,表现出阿房宫雄浑奢华。这样的才思,铺采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诵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句句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更觉作者独具匠心,勾画出的壮美的山水楼台如卷轴铺在眼前。

比较阅读,感受写景的不同趣味。古人在不同境遇下对待山水有不同的态度,不同心境下述诸笔端则有不同景观。比较苏轼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写景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如美人,徘徊有情,寥寥数笔,苏轼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后赤壁赋》写景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景物却空寂清冷,虚无缥缈。同一个人,同样写赤壁,不同的心境下呈现出的景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正是因苏轼写《前赤壁赋》表达的是其乐观旷达的情怀,而写《后赤壁赋》时,却寄托其孤独苦闷之意。《滕王阁序》中王勃的语言辞藻华丽,色彩绚烂,写景的名句化用前人诗句,却更有凌然之势。如“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与汉代张衡《西京赋》中“击钟鼎食,连骥而过”比较起来,辞藻更华丽,描绘更细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它描绘的画卷更为旷远明丽。从这些与前人的不同以及《滕王阁序》的文墨词彩中,我们能看到大唐盛世刻在年轻诗人骨子里的昂扬与乐观,即使后文有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但这种文采激情照亮了失落的悲壮。

运用联想与想象进入美境。山水游记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阅读时,惟有充分展开想象,对作品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再补充,再创造,才能常读常新,获得裨益。可以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句,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虽不是出游,却描写多年未回的田园风景,也是山水之间的抒怀,文中可以改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样写景的句子,感受田园的静好风物;
也可以改写“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样景中写事的句子,体会他于美景中乐安天命,追求闲适与自由的人生理想。

入景之所以要联想,还因为游记作品也常常运用想象来写虚景。《醉翁亭记》中写道“环滁皆山也”,但实际上滁州周围并没有那么多山。《岳阳楼记》中的“虎啸猿啼”也非实写,岳阳楼周围自古就没有发现过“虎”,这些写景的佳句都是经过作者的集中概括和创造,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而杜牧写《阿房宫赋》,全然是靠想象再现了秦宫的壮丽和秦皇的骄奢。

三、入情入理,抓脉络巧设问加深理解情理

古人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的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即抒发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作者的心灵,理解情理呢?

1.抓住情感变化的脉络,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找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灵魂――情理的深意。如《兰亭集序》中,找到文中情感变化句子“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理出作者的情感脉络为“乐―痛―悲”。兰亭盛会,畅叙幽情,游目骋怀,这是纵情山水之“乐”,乐在景中。但这样的清谈忘俗,真能带给人永恒之乐吗?这引发了王羲之的深沉思索,发出“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的“痛”感,以及文章结尾对人生代代生死的兴叹莫不相似的千古“悲”叹啊。由景入情,这样的思考和觉醒中,抓住情感的脉络,学生能体会到生的丰厚怎能与死的虚无相提并论,人生也不能只是在无为避世之乐中消极度过。

再如《赤壁赋》,找出情感句“于是饮酒乐甚”“哀吾生之须臾”“客喜而笑”,整理苏子的情感变化为“乐―哀―喜”,整理出脉络可以自然地带出问题:这前“乐”后“喜”是否为同样的情怀呢?深入到苏轼的内心,“乐”为山水之乐,美景之乐,暂娱心情,却生出了人生如蜉蝣的短暂渺小之感和羡长江天地永恒的“哀”叹之情。“喜”为“了悟之喜”,不如不羡,与清风明月“共适”,这是苏轼在人生遭遇重挫之后,在自然造化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乐景虽暂生哀情,思考却终得释然的理趣。

《游褒禅山记》是游记名篇,不重在写景,而重在说理。文章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关键词是“悔―叹―得―悲”,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研读:作者“悔”于何因?“叹”于何事?“得”出何理?“悲”从何来?王安石“悔”自己跟随别人而没能尽情享受游洞的乐趣;
由“叹”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得”出做好一件事要有志、有力、借物几个因素;
“悲”为感怀学者做学问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由此来看前文写“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华山”乃“花山”之误,以及游洞一事,实为抒情议论作铺垫,在情感脉络的探讨中,王安石的深思慎取,不盲从,尽志可以无悔等思想,便让学生理解得更清晰更深刻。

2.课堂巧妙设计思维训练,往往能使学生潜入文意

研读补白,深味作者心怀。设计一些需要补充的句子,带动学生阅读,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兰亭集序》中设计补句子“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学生在反复诵读后,会由开始填“修短随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慢慢变为“齐彭殇,一死生”“诗酒清谈,虚度时日”等答案。在补写中品读出了王羲之在世人都回避死亡的时候,去思考生死区别的勇气和胸襟。《赤壁赋》中设计“客的箫声‘如怨如慕’,根据客的回答,补全句子。客借箫声,表达出羡慕( ),哀怨( )。”同学们从这个方向去品读,很快能理解在赤壁怀想曹操的缘由。羡慕曹操这样的人生,英雄得志,文韬武略流传恒久;
哀怨自身渺小,生命短暂,平凡失志。这也正是才华横溢的苏轼借客之口而言自己贬谪黄州后的心情。研读补白,给了学生一个阅读体验指向,往往可以让思考进行得更深入。

课堂延伸迁移,能强化学生对文章情意的揣摩。如写一副对联描述滕王阁,上联“三江为襟,五湖为带,平地起高阁,成就千古妙笔”,下联“四海升平,七星拱月,青天显明辰,诉说百世沧桑”。在对联写作的训练中,再次品读文本,咀嚼俯拾即是的美词落英。还可以联系学生的阅读体验来拓展。如教学《兰亭集序》时设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死生”这样的大事呢?联系你读过的作品和自我人生体验来谈谈你对生与死的理解。当学生答出“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这样的答案,他们已然感受到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的思考。

前赤壁赋赏析范文第3篇

一、作品的语言之美

《赤壁赋》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优美的特点,文章中构建出的形象准确、生动,能够迅速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例如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苏轼仅仅作了一点渲染和勾勒,而不是进行详尽的铺排描写,便让画面鲜明的呈现出来,且显得极为空明疏朗,让读者的想像空间由此变大。比如在描写“风”时,将其称之为“徐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秋气的爽朗;
在写“江面”时,称之为“水波不兴”,让人感觉到秋江的平静;
同样,在写“白露”时用“横江”二字,在写动作时,用“纵一苇”和“凌万顷”两句,都有着其他词句难以达到的韵味。特别是“箫声”一段尤其精彩,苏轼采取一连串比喻的手法,很好地抓住了箫声所具有的特点,当看到怨、慕、泣、诉这些字时,读者皆可以感觉到箫声那幽咽与哀婉的腔调。在教学初期的朗诵过程中,学生如果无法体味这些特点,教师则需要刻意加以强调。再比如《赤壁赋》里面对偶句、四字短句应用较多,这也使本文读起来有着琅琅上口的音韵之美,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熟读、精读,相信学生定能从中体味到作品语言之美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的形式之美

苏轼的这篇《赤壁赋》在结构上有许多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美在于,它中间采取了主客问答的方式。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汉朝为止,散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单句特点,六朝以后,骈文开始大量出现,对辞藻、排偶、音律等非常讲究,但也由此带来了内容的华而不实之弊,唐代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殆至晚唐,古文运动也终于趋向衰落,使得文风重新回到讲求雕章琢句的境界中去。到了北宋苏轼时代,则又提出师法韩愈、文道统一的观点,于是才有了所谓宋朝散文六大家,也才有了苏轼的这篇平易自然的《赤壁赋》,但在形式上,赤壁赋则依然有前朝遗风,保留了主客问答的华丽形式,作者虚拟出一个“客”来,用于和作者对话,表现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一面。苏子同客在情绪的宣泄上是完全不同的,想法有差异、表达有区别,这很明显是作者苏轼在贬官外放后的痛苦的人生思索。教师若是带领学生细推究之,则完全能够从中发现作者痛陈其胸前空阔的思绪。这种形式取法于屈原等先贤,受汉赋文章形式的影响,然而苏轼又能在文章中大胆打破辞藻、音律等的桎梏,克服其弊端而彰显其优美,这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表达的。

三、作者的人格之美

《赤壁赋》创作的时间,正是作者政治上不得意之时,在心情极度困顿、精神压力极大的情形下,他自然更容易有一种世事无常、人生若梦之感。然而可贵的是,作者苏轼并未因此对人生采取否定态度,而是想办法自我超脱,以一种超然旷达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境遇。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去发现,在文章里面,作者渴望在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里找到感情寄托,这是不屈从于生活无奈境遇的良好心态。了解了作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后能够发现,苏轼胸怀旷达,而且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与抱负,但当这种抱负无从实现时,他只能在月夜美好景色中自顾酣畅淋漓与酒酣耳热,同时在月光盈虚中体悟万事变化。特别是当写到想当初魏武兴兵南下、横塑赋诗的一段历史时,此时的苏轼虽然会产生“千古风流人物”俱被大浪淘尽的悲凉之慨,然而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种英雄可贵之处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冲淡之想。精神可以永存,无论是英雄还是凡人,只要具有旷达和超然的心态、刚直和赤诚的境界,就能够泰然面对各种人生不幸,也就能使自身价值为世所见、为人所钦。所以,暂时的苦楚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切都可以放开,因此苏轼最后落笔道:“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到了《赤壁赋》这篇千古名文的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后,还应当继续深入了解,明白使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得以展现的深层次原因――作者那心灵的高尚之美。苏轼将其所经历的一切、感受的一切、还有时代变化中自然流露的一切,都倾注于自己的文章里。学生如果细细品味,是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苦痛的,然而他却因苦痛而富饶,由沉醉而清醒,在打击面前变得更加坚强,特别是在他由京城向外流放的过程中,更能够从虚无走向现实,体味到民风民情,从而为接下来的政治抱负奠定基础。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是支撑文章不朽的原动力,更是千载之后课堂中学生需要深入体味之处。

前赤壁赋赏析范文第4篇

《赤壁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是千古美文,千古妙文。教者将本文当作一个心路历程的展示平台,带领学生走进黄州时候的坡,看他如何在身处困境时突围出来的。通过赏析,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智慧和豁达胸襟,构建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欣赏古代赋体文的优美情势,以情怀为内涵,以文字为载体,精致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行文方式。

从景入手,由景及情,由情及人,由人及理,人、景、情、理熔于一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欣赏一种景理情的绝美融合。

依行文的思路,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走进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体会其独特的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词的词义、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
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悟山水文化。

教学重点

整理、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山水智慧。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理解作者独特的智慧视角改变着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苏轼生平资料,乌台诗案资料,中国山水诗文中的智慧人生等相关资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山水画视频资料,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喜客悲

1.解题导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自然会想到这是作者游赏赤壁之后所写的赋体文章。那么千年之前、赤壁之下哪些景物勾起了苏轼的文思?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接”“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师范读第一段,生感受音韵节奏)

2.此情此景,同游的苏轼与客分别是什么状态?

明确:有山有水,有酒有月,此情此景,苏轼“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而同游的客却黯然心伤。引出“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顺点解“客有……者”定语后置,“舞”“泣”的使动用法。

讨论:客的哀伤是否突然?从何而来?

明确:不突然。从前文看,苏轼“扣舷而歌”在先,客“倚歌而和之”在后,客的洞箫是为了应和苏轼的歌,而此处洞箫声透出了客心中的隐忧与哀愁,这里应该可以通过客的洞箫声推求出苏轼歌的特点也是悲伤的,即歌声勾起了客的愁肠,歌声是箫声的触发点。

3.那么苏轼歌中的什么内容勾起了客的愁肠?

明确:苏轼的歌声里有“流光”,即水面上流动的月光;
有“渺渺兮予怀”,即悠远的心怀;
还有“望美人兮天一方”,即远在天边的美人。面对如水明月,想起远方的人儿,不禁心怀渺渺,情思悠远。我们常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此情此景,望月怀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此时教师不必先入为主地介绍“美人”意象,还是遵由学生的阅读体验慢慢展开)

4.客经由苏轼的歌声引发了内心的哀愁,客哀愁的是如歌所诉的思念吗?

明确:由后文客的回答可知,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长江相比,江流千古,而人生短暂,客生发的是人生短暂之悲。

5.客悲从何来?在赤壁泛舟怎么就突然感慨起人生短暂了?

明确:客由夜月之景联想到“月明星稀”之句,进而由眼前赤壁之景联想到曾在赤壁古战场驰骋纵横的英雄豪杰。历史英雄尚且不在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呢?客的哀愁不是突然生起,而是触景生情。

(学生自读感受客对英雄的哀叹之情)

师指导诵读要点:诵读其生之辉煌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语速宜迅疾有力,语气高亢激昂,以流贯吞吐之势读出曹操一世之雄的英雄气概。越是生之辉煌才能越是对比反衬出逝之无奈。至此,学生应能领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读法,语气遏制陡转,充满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浩叹。

是啊,任是这样的英雄也敌不过时光的轻轻一叹,曾经的豪杰尚且都在苍莽奔突的时间长河里消逝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

6.生畅谈人生短暂、生命有限之感。

明确:这不是客的一己之悲,而是千古同悲,曹操有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连豪迈至极的李白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红楼梦里妙玉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
杜甫也说“卧龙跃马终黄土”。教师引用古人诗句让学生对客的悲愁有更深的体会。

(二)主解客愁

7.客形象地将短暂的生命比作“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齐读“况”字所领起的内容,再次感受客的生命短暂之叹。

8.之前的清风至此已然变成了“悲风”,那么苏轼对于人生苦短这一哀叹怎么看?他与客在这一观点上是一致的吗?

明确:苏轼认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与客的观点截然不同。

9.苏轼何以持生命永恒的观点?师指导生由结论倒推原因与理由,既然观点前面有个“则”字,说明理由在前文。师引导生理解这段文字的“变与不变”是针对的“水与月”。

斯,这,指前文的水,逝者如斯,水在流逝,它流走、消失了吗?没有,水循环往复,并未减少;
彼,那,指前文的月,盈虚如月,月有阴晴圆缺,它为此增减过吗?没有。由此,苏轼认为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永恒不变。

10.苏轼以水月作比得出结论,可是我们理解起来仍是模糊不清,为什么苏轼认为生命永恒,谈谈你的理解,为苏轼的结论找找合适的理由。

生讨论,师明确:(一)人有生生死死,可生命却一直在延续,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生命的本质却是永恒的。

(二)道家认为,生命是气,即能量。根据能量守恒规律,生和死只是生命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呈现形式,死并不代表生命的结束。

(三)佛教认为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

(四)人的周遭环境与境遇是不断改变的,即外在的“变”,而本我与内心的坚守是不会因之动摇的,即内在的“不变”。

11.师总结:苏轼从个人的、局限的思维困境中跳脱出来,换了一个角度,就天地宽阔、豁然开朗了。相比客,苏子站得更高,活得更乐观、旷达。

12.他接着劝慰客人:与其无谓伤感,不如尽情享受眼前的清风和明月。这才是世间最无尽的宝藏,最精粹的永恒啊!

生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讲解“苟”“藏”“适”的意思。

(三)主客齐乐

13.客在苏子的精神感染下,倏然开朗,二人再次举杯,师解释“狼藉”“枕藉”“乎”,狼藉的杯盘,枕藉随意的睡姿,在船上一觉睡到天光大亮的状态,足见二人格外轻松,之前的哀愁一扫而空。

背景介绍:苏轼以山水为喻,化开了客心中的愁结,可是你们知道吗?此时的苏轼正因为乌台诗案忍受着文坛齐齐向他泼来的脏水,蒙冤受屈,一度入狱,又被贬黄州,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伤痕累累的他却以旷达的胸襟完成了困境中的突围。这篇写于被贬黄州之后的《赤壁赋》,与其说是劝慰客人,还不如说是苏轼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作心灵的自我拯救。这也符合赋的写作特点,即汉赋惯用“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

介绍“乌台诗案”

14.身处困境中的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思考交流人生体会与收获。

(四)主客合一

15.既然此文是苏轼的一己之作,并无客影,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前文苏轼歌声里的“美人”与悲伤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杜甫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看来,“美人”这个意象就不是现实中的人了,而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16.《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认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目之所及、盈满眼目的景定是为内心的情感而有意筛取、选择的。这种意象服务统一于意境的作法古已有之,苏轼也不例外,开篇所描写的赤壁夜景与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一致的。

想象孑然一身的苏轼在贬谪之地寂寞泛舟,眼前之景无不被笼罩上了一层落寞、冷清的色调。“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风有一丝清冽;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表现了云影重重、影影绰绰的样子,看来月并不朗照,倒像满怀心事,此时的月有一丝清冷;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境有一丝清幽。苏轼恍然间如入太虚,恨不能清舞飘飞。这与苏轼被贬密州期间所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出一辙。这清冷、孤寂、飘渺的意境并非人间胜景,而是此时苏轼内心的外化。此时,对苏轼来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最后,苏轼在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与作用下,渗透了“惟江上之清风于山间之明月,耳之而为声,目之而成色”的物我永恒、天人合一,明白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永远还是那个我,不会因了外在困境与挫折而改变内心”。这就是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智慧。

前赤壁赋赏析范文第5篇

《赤壁赋》真是奇文,文章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皆值得好好玩味,如能引导学生理解、欣赏文章,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热爱文学的热情,修身养性都有帮助。所以,教学本文,我反复推敲,用心设计教学,力图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达到寓教于乐效果,符合快乐语文教学要求。

介绍苏轼时,突出他的经历坎坷,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积极乐观生活,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一生成就斐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生活上,他的逸闻轶事至今在人间流传。东波饼香飘鄂东四野,东波肉名扬大江南北。介绍作者逆境中还能成就灿烂,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激发了学习欲望。

美文要美读。用多种方法读文章,并发现文章语言上的特点,从而喜欢读文章。学生自读,教师范读,艺术家配乐朗读,一次比一次体会深刻。文本音韵优美,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让学生动手找特点,看谁找得多。学生每找到一点,就有一份成功的喜悦,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第一段中,“间”“天”“然”“仙”等词押韵;
第二段中,“光”“方”,“缕”“妇”两两押韵;
第三段中,“然”“然”,“昌”“苍”“郎”,“东”“空”“雄”,“舟”“属”“粟”,“穷”“终”“风”等词押韵;
第四段中,“往”“长”,“瞬”“尽”,“月”“色”“竭”等词押韵。文章有诗的韵律,诗的语言。句式多用对句,句内对仗工稳,句间谋求多变。四言、五言、七言、九言交错使用,变化无穷,魅力无限,美不胜收。明白了这些,理解赋这种体裁,容易得多,也深刻得多。同时学习语言美,欣赏语言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读好文章,为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础,铺好了道路。

文章开头,叙述了游历,描写了月夜美景,作者写了哪些景?抒发什么情感?

在一个秋天月圆之夜,苏子与客泛舟赤壁,眼前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清风拂面,水波平静,月挂东山,白雾弥漫,水光闪烁,美如仙境。游人手捧美酒,吟诵诗歌,纵舟清波,心旷神怡。景如画,事如意,人必如仙。落笔勾画出作者的感受:“浩浩乎”如腾云驾雾,“飘飘乎”似羽化成仙。既描绘了低处静景,又描绘了空中的动态;
既描绘景物美丽,又勾勒人物感受。

接着作者用一个“乐”字表达了游人的心情,渲染出欢乐的气氛。苏子“扣舷而歌”,客吹洞箫唱和,歌声、船声、箫声在江面飘扬,美丽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灵动起来。

景美、酒香、人乐,人间赏心乐事全了,文章再向何处去呢?

大手笔就是与众不同。欢乐之中,作者笔触不漏声色转向描写箫声,先直接刻画箫声,最后间接描写箫声的感染力,不知不觉的由乐转悲,不露痕迹,真是高明!

那么,请同学认真阅读客人的回答那段文字,看他悲从何来?客人直抒胸臆:在赤壁这块圣地,能文能武不可一世的英雄曹操,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是何等威风,是何等气势,而今也找不到半点踪迹,何况我等渔樵江渚,侣鱼虾而友麋鹿,将会灰飞烟灭吧;
长江滚滚历经古今,依然汹涌澎湃,人生如蜉蝣过世,似沧海一粟;
想象飞仙遨游,想如明月耀空,可只得驾一叶扁舟,浮游于蓬蒿之间。想要的得不到,不要的摆不脱,怎不悲从中来!

面对这么一个吹着幽怨的洞箫,陈述满腹的悲愁朋友,苏子说了些什么?

才子苏轼借题发挥,取眼前的流水与明月,劝慰朋友,阐述人生道理。流水汤汤,奔涌向前,可依旧在眼前欢畅;
明月变化,盈亏不断,却依然在空中闪耀;
人生匆匆,沧海桑田,但仍然在世间繁衍。天地万物,物各有主,不是我所有,也就不要奢望。只有那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听得到是天籁之音,看得到是人间仙境,这才是上天馈赠我等的宝藏啊!我等可用心把玩,尽情欣赏,快乐生活,享受人生。

与君一席话,悲愁云散,宾主都欢颜。文章到此又峰回路转,照应前文,美妙无限。举起酒杯,品尝美食,欣赏美景,不知不觉月落西山,霞光满天,朝阳洒满人间。

那么文中客人是谁呢?同学们可以猜猜。大家开动脑筋,瞪大眼睛猜了起来,把知道的都数了个遍,有点象又似乎不合适。突然有学生说:“我明白了。这是作者设计的一个朋友,可能不是现实中的朋友。”“不错,那么苏子设计原型会是谁呢?”我接着问。“具体名字难说,不过是一位人生不顺消极低沉的人。”学生坚定的说道。“那么,作者这时人生境况如何呢?”我启发他说。“啊!客人就是作者自己!”“我不明白,大胆说说你的见解。”“作者假想一个消极的客人与苏子辩论,其实是一个消极的苏轼与积极的苏轼辩论,积极的苏轼说服了消极的苏轼,既表达苏轼命运坎坷,仕途不畅,心情苦闷,也表现了他的旷达的心胸,美好的理想,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我补充阐明了这种手法的奥妙。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乐到悲,再由悲而变喜的发展过程;
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苏轼这篇文章,就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对话,实质上是以此表明自己内心苦闷愁苦的一面,又用苏子驳倒“客人”的一番议论和“客人”被说服后的破涕为笑的一番举动,来展示自己内心的“达观”战胜“悲观”的思想历程。这就是“以无为有”虚实相生的妙法。谈到人的心态和“心理历程”,则较为复杂与抽象,而赋多擅长铺陈事物,但到了苏轼手中,不仅能铺陈事物,还能运用行云流水的散文笔调,更能创造优美如画的诗歌意境,从而推起结构跌宕和思想波澜,写得形象具体生动,这又是一种“以曲写直”曲尽其妙的妙法。

全文结构似漫不经心,一会儿是泛舟江上,主客对饮;
一会儿是弦歌声声、洞箫呜咽,俯仰古今;
一会儿更是宏议频频、快论迭出,谈笑风生。场景既不断转换,而文气又一脉相承,既有声律对称“赋”体的美感;
也有情景交融的诗歌美感,又有挥洒自如“散文”的美感;
既有寓情于物的写景,又有如泣如诉的抒情,同时又有谈笑风生的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