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五篇】

时间:2023-07-09 10:4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理解话语的意义,而且还应当把他们培养成高效率的阅读者.要成为高效率的阅读者,那就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比如:朗读的技能,领悟段落大意的技能.从所阅读的东西中演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后一课阅读答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五篇】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 阅读 效率

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理解话语的意义,而且还应当把他们培养成高效率的阅读者.要成为高效率的阅读者,那就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比如:朗读的技能,领悟段落大意的技能.从所阅读的东西中演绎出知识或概念的技能,从书本或其他印刷品中寻获事实和知识的技能,以及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注意准确的知识,也就是说,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确切含义的技能.

下面我们谈一谈从书本和其他印刷品中,获得确切知识技能的训练问题.训练这种技能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训练学生注意读物所表达的确切意义,另一个是训练他们从中寻获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前者的目的在于精读,精读就是比较慢的细心阅读,在阅读中密切注意书中所有的知识。后者的目的在于留心阅读,所谓留心阅读就是读者在注意搜寻某一事实或概念的时候所进行的快速阅读。留心阅读则注重搜索一个或者一系列的事实,它需要在阅读中留心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为了要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事实,我们必须知道要看哪里,能够很快地通读包含有我们所要知道的东西的那些页、段或章节。

训练这两种技能的方法是不同的.提高阅读正确性的最简单的方法如下:让学生以默读的方式准备课本上的一段新课文.也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将这段课文读给全体学生听,如果课文很难,教师就和全班学生一道共同把课文读完,并将其中新的概念加以讨论.这一训练的第二部分也就是主要部分包括.1 .再把那段课文读一遍,2 .教师就每一个句子进行提问.就大多数的句子都可以提上两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只应当提问句子的内容.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训练学生注意课文的确切含义,就是要他们练习运用这一段课文中的词、词语和句法结构.这种练习很简单,其正确性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因为课文就摆在学生面前,他们可以逐句地去领会它,因而找到正确的答案是没有困难的。其次,问题只能够问课文中所谈到的人、事物和动作,按照课文中句子的顺序一句一句地进行,所以学生容易理解而且能够很快地找到答案.问答应当快速进行,教师一个接一个地问学生,如果有谁还没有把答案准备好也不等.有时教师可以依次一连问几个学生之后才说明哪一个是正确的,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让班上更多的人都专心致志地参加到这一练习中来。要使这一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注意速度,速度可以活跃语言练习的气氛,可以保证大家都有机会来回答问题。教师这样向全班学生提出许多很容易的问题,学生很快地就可以得到正确的语言实践。问题回答错的,不应当由教师来纠正,而应当让他们再看课文去寻找答案.教师必须信守这条规则,因为这种练习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精读.如果教师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他们,他们就不去学习阅读了,而那些把问题回答错的学生正是需要养成精读习惯的那些学生.这样的提问可以促使眼睛去注意正确的形式(如时态、复数、所有格等形式)、提问的速度和学生每次都想把问题答对的这种愿望可以使这种练习成为他们感觉有趣的一种练习方式,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在编造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方面稍加实践,教师就会发现他们很快地就可以把这些问题准备好,而他们的学生则不久之后就会很熟练地又快又正确地来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学生们对这些问题回答得又正确又顺利,那么,提问的速度就应当加快,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热心参加这个活动而且乐于回答这些问题。教师下一步就是让班上一些学生编造问题,另一些学生回答。他们很快就可以编造问题,而且能够学会很熟练地用这些问题来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掌握英语语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甚至更加深入细致的训练,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的。不过教师必须经常注意,要使学生的问题永远紧扣课文,同时要把这些问题分散给全班的学生,还必须注意让学生提问快速进行,一定要把它搞得活跃而富有生气.

这种练习可以迫使学生去注意课文的意义,其中的语法形式和它们的用法,而且犯错误的机会极少,因为课文始终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这种语言训练之所以特别好,是因为这种练习对培养学主准确地学习语言很有效。

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的技能是一种很有用的阅读技能。这种技能对很多学生来说终生都有用,因为每当他们为了寻求指示、劝告、启发或娱乐而需要从书本上找到帮助的时候,他们都能够迅速而顺利地把它找到。这种技能是智力的培养和发展所必需的。要获得这种技能,我们大多数人都必须作自觉的努力,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要获得这种技能,学生在阅读时思想上必须清楚他们在寻找什么知识。在最初,这种寻找的知识必须是某一细节或者是某个明确的事实。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在阅读的时候心中总是带着问题来寻找。为了发现一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可以不停地用那个问题来问自己。之后.他们必须学会找一个更难问题的答案,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什么才是正确的。当大多数的学生都找到了一个答案的时候,对答案的正确的说法应当加以讨论,答案的不完善之处可由学生自己指出来。在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时必须让他们讨论一下。然后,学生运用自已的判断力选出最好的答案,并将理由说出来。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根据名著《三国演义》阅读完成题目:写出两个和诸葛亮相关的小故事 、 。

翻阅试卷,发现学生的答案很丰富:火烧新野、挥泪斩马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等。但不幸的是这些答案全部遭遇错判,为什么被判错误?批卷老师答道:批卷组长写在黑板上的试卷标准答案就是三个:空城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借东风)、三顾茅庐,(这三个答案前两个出现在本册课本练习3里,后一个是本册第8课课文。在本次考试中答这三个课本中的标准答案的学生占大多数),我们是严格按此“标准答案”来批改的……于是有教师问批卷老师:“您让学生读《三国演义》了吧?自己认真读过这本书吗?熟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吗?”批卷女老师一脸通红,沉默不语,不愿回答……

经询问,很多答“标准答案”的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只是在老师的教导和反复训练下,强记住书上的几个正确答案,考试顺利派上了用场,也因此获得了好分数,皆大欢喜。而认真阅读原汁原味著作、答案丰富多彩乃至“超标”的学生在考试中则伤痕累累。而教师的神回答,更让人慨叹不已!

无独有偶,一次期中考试试题出现了关于课外必读书《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测试题,上面没给统一的标准答案,批卷老师们这下可挠头了,但很快计上心来,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迅速找来学生的《海底两万里》查找正确答案(但因老师们没看过此书,不知答案在何处,只能漫无目标地一页页、一章章翻查,找起来十分缓慢和费劲),有的迅速打开手机流量上网搜索,有的找来笔记本连上网上百度查找……大家齐心协作,终于找到了答案。面对这个浅易的阅读题(答案都在书里),老师们为何纷纷遭遇滑铁卢?原因在于老师们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事,和自己无关,所以将其高高挂起!

我们有些教师不仅对《海底两万里》这样的名著无以问津,就连《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都没看过,闹出批改试卷的笑话让人啼笑皆非、痛心疾首! 由此折射出教师的阅读现状极其堪忧!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认真看过的教师绝对是少数。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一些教师大多是作壁上观,自己从不涉猎,遇到课外阅读考试试题不知道答案,就上网百度一下来“糊弄”学生。教师不读书,知识匮乏、脱节,精神枯萎,学养不足,导致其备课视野狭窄,研究教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堂教学亦会捉襟见肘,学生的收获只是一“孔”之见。教师自己不读书、不研究,更无力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无法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深处,走向智慧的殿堂。教师不读书,何以要求学生读书?何以学高为师?

虽然上面三令五申“学生的课外必读书老师一定要阅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读好书”,但部分教师依然是我行我素,对此置若罔闻,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老师们皆忙于一如既往地要求孩子多做题、多练习,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训练解题技能,提高应试分数。只重技能技巧训练,注重工具理性思维,轻阅读,不重视人文底蕴的涵泳,忽略了孩子的精神发育和生命成长,导致孩子的阅读生命黯淡,营养不良。

我们的老师因应试性、功利性太强,更不敢放开学生的课外阅读,眼睛只盯在课堂教学和书本教材上。故而只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大量开展以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而忽略课外阅读指导的探讨与研究。课表上的“课外阅读课”名存实亡。在很多老师的认识里,即便有“课外阅读”也只能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之外、作业完成之外的时间去“自由”阅读,自己从不在课堂上去进行方法指导、引领和要求,缺少监督、检测和有效反馈,全凭学生自己信马由缰地去“盲读”,至于学生课外读没读、读什么、怎么读等无从过问,这样的“伪”阅读到底有多少成效呢?

为什么老师不敢放手?很多教师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大量的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课堂学习。而现实是恰恰相反的。教育家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据有关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及内容与课内理解课文有密切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但直接而且明显。”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激发了语文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反而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了之后,孩子们就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了。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整块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自主阅读。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们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他相信,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孩子终身。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可见阅读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风尚,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教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讲的话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由此可见,教师的读书不仅具有个人意义、教育意义还具有社会意义,阅读何其重要呀!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理解;
培养习惯;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78-01

在语文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得分是最容易拉开分值的,特别现在考试中主观题量的加大,阅读理解的得分更是获得语文高分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课题。本人以为,如果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阅读分数的提高不再遥不可及。

一、树立阅读自信,形成阅读习惯

首先也是关键一点平时教学中,树立学生阅读的信心。这是阅读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看到阅读理解就头晕、色变、手抖的学生,能答好阅读理解试题。美国田纳西州的研究者曾作过一个实验,他们认为无知和贫乏是自卑的一个根源,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人的自尊心才得以提高。“无知”――初看不知文章所云,就显得自卑,自我心理暗示――我的阅读理解就这么差,没办法。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输入一种认识,阅读就是读我们自己的生活,阅读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它以各种形式出现,大家不要被它多样形式蒙骗了,只要你们都在生活,那阅读就在进行,它是你一生的朋友,不单只是现在简单形式的考试。你们每个人对生活总有理解吧,总有话要说吧,那么在认真阅读中就会有你们的结论,只要不放弃阅读、平时多阅读,都会有进步,这个对阅读理解不自信、阅读理解差的学生特别有效果,能帮助他们读完文章认真审题作答。

鼓励学生阅读勇气,真正自信地阅读还需要实践――多读。语文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又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对阅读缺失信心的学生可以多引导他们去图书馆,先从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开始,慢慢形成自发的阅读习惯。

平时教学中,遇到新课讲解时,对新名词解释过程中,也慢慢给学生灌输一种认识:阅读文章要求大家社会知识要广博些,不能光捧着课本,如果对社会上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孤陋寡闻,这样势必导致在进行体育、科技、生物学领域的现代文阅读时,由于不懂得具体行业的一些专业术语而根本无法读懂全文,这直接影响了整体的阅读成绩。比如在教学《汉家寨》这篇文章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关于汉家寨、三岔口这些地方的地貌景象(涉及到地里知识),班级没几个学生懂得的时候,也正是我们需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求大家广泛涉猎课外阅读的原因,这比平时一直喊要多阅读有效得多!

教师也可以从所学课文入手,推荐作者相关文章;
从文体入手,介绍阅读类似文章;
从名著导读入手,以此作为每学期的课外阅读主线,组织辩论会、讨论会、朗诵会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慢慢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几种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课堂是阅读的基地,课外是阅读的天地。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基地上掌握好基本功,课外的天地才能驰骋得更开阔。“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可巩固和发展在读书中学到的知识与本领,强化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一旦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与拓展,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成绩的提高指日可待。

二、储备阅读知识,准确把握材料

阅读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答好题,如果仅是读懂选文,而没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会无从下手。《新课标》中对“阅读”这样解释:“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就要求首先对文段进行整体阅读,其次对文章重要信息(这是涉及到题干的答案)的捕捉。敏感捕捉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需要平时通过大量阅读,形成自己阅读习惯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对信息甑别、筛选。“语文知识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础”,“除了生字词外重要的是一定的语法、修辞等古今汉语知识。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懂得句子的含义……”那么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该如何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呢?最好的渗透于每节新课的讲解中,并不断“温故”。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也立足大纲,依据教材的。从文体看,它基本上能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文体。所以对课内讲授中,渗透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一段时间学习,适当帮学生构建语文阅读基础知识体系,在大考复习中才能有步骤、分层次、区类别地温习。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最经常涉及以下几方面的语文知识,我在课堂上也经常称它们为“阅读理解通用的法则”。

1、明确文体特点

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首要掌握的知识。因为许多阅读材料一般都有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类文体的基础知识,答题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记叙文常涉及的是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等;
说明文常考的是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等;
议论文则侧重对议论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论点、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
散文经常涉及是作家对历史一种态度、人生一种取向、对周围景致一种情感等,这些都涉及到相应文体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内容。比如如果学生对选文的文体类型辨别无误,基本概念认识清晰,那么答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这样基本分就不会丢失了。

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古今中外的所有文学作品都会蕴涵着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的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文化,也包含着作者本人的人生经验和思想修养,学生不了解这些作品所处时代的人文、历史等背景,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引起阅读的障碍。一般大家的作品和时代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在阅读理解中,如果出现大作家的作品时候,一般会在标题下行附注,这个时候就需要回想之前是否学过他的文章、他的写作风格等等。比如学过鲁迅的〈〈祝福〉〉、 的〈〈贺新郎〉〉、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大家作品,除了课堂讲授文章,最好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学生讲清楚,以便在其他场合出现他们的文章,学生心中有数,帮助阅读理解的展开;
这一点也在告诉考生特别需要关注文章中有关附注任何关于作家或者作品的信息。整体感知,明确以上两点有了文章框架后,就开始具体文段分析了。

3、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阅读的基础。

(l)简单概括文短段意。对于文章各段,先理清各段讲解的内容,再进行合并同类项,意思相近、意义相似的可以归类;
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理清层次可以在掌握文章段落层次安排方法的基础上,借助语言标志进行,找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及它的过渡和照应。

(2)找出文章的线索。以记叙文为例,其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有的还以情感变化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3)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找出记叙的线索,对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说明文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抓住关键语句 提炼文章主旨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在初中语文教材《背影》课后习题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经常提到“文眼”主要是指揭示主旨的句子;
涉及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总结句、过渡句;
言约意丰、颇有言外之意的句子;
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因为文章的主旨和作品的情感倾向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面。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此外,还可以从时代背景入手(因为好的文章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能够反映出特定社会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体悟文章的情感内涵。比如在林语堂《动人的北平》文中开头段:“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
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段话来写的、《新纪元》中“新纪元来,新纪元来!”、 《汉家寨》中“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就像《汉家寨》这篇课文,有时关键句并不是一整句,需要我们在不同的多处找出。

一般关键句出现在文章第一段、段首句或末句或中间段落,需要灵活捕捉。平时进行课内阅读时,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必要时,阅读中可以用铅笔划出重点的词语、句子,以便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总体的印象,准确找出关键句,这样可以避免答题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三、掌握答题技巧,自信专注作答

近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一般设置4题,其难度逐一提高,对于阅读理解的前面两道问题,多数可以由文章得到答案的;
当你我们读完阅读理解两三遍后,不能自信明确文章谈的内容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看问题,也许能从问题中得到启发。特别是遇到阅读题中有选择题的,可以先从选择题下手,有助于理解文章。

1、抓住问题 以文解文

读问题,带着问题找答案。在对文章整体感知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将题干的主要内容放回 原文中(以文解文),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或找出原文与题干相对应的语句,将二者对应起来看(读),确定回答问题的解答范围;
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了这些,也就确定了答题的大致范围;
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题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在胡适《我的母亲》文中,有四道题,其中第1题问:“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内容”,而第2、3问:“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由2、3两问,我们可以推测1问的答案和学习、做人相关。第一问答案也恰恰是――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有时问题和问题之间可以给我们启发、搜寻到正确答案。

2、知识灵活迁移 进行有效作答

课外阅读经常是“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那么,在解答试题时,我们就要迅速再现书本上所学知识,与所学内容直接挂起钩来。同时,寻找四个联系点:一是与课文的联系点,即找出与选文内容、形式和主题相似的课文,进行类比分析,触发灵感,找到最佳答案;
二是与知识的联系点,即在知识链中寻找相关理论,如要求找出记叙的方法并简要分析,就应该马上回忆起教材上所讲的记叙的方法以及老师在教读课文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力求做到迁移准确、活用到位;
三是与“文段”的联系点,特指以往训练过的课外文段,重现相似文段的分析方法和解题策略,顺藤摸瓜得出答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与生活的联系点。有些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还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扣住选文的主旨、情感来解答。

3、养成阅读专注习惯 控制考场作答时间

有些同学在读文章时喜欢转笔或者晃动身体。还有些同学一边阅读一边用笔指着所看到的词,这些动作都会使阅读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阅读速度明显放慢。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就要养成全神贯注作答,不能有附加动作,特别考前做几篇文章,测试自己解答速度;
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应逐渐扩大自己的“眼幅”,即使达不到一目十行的速度,也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减少回读,许多东西只有读到文章后面才能理解前面的内容。但是频繁的返回头阅读很费时间,要把握好次数。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仅要求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识迁移训练;
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同时掌握答题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应考的实践提炼并推行了具有我校特色和模式的“三研三时(实)”:课前三研,即研读定方向、研判理学情、研讨找方法;
课后三时,即随时反馈、按时反思、及时返还;
课上三实,即唯实情、悟实质、求实效。

课前三研:研读定方向(研读考纲,把握走向;
研读试题,整合教材)、研判理学情(研究学情,理清思路;
判断情境,预设问题)、研讨找方法(专题专人,主备主讲;
集体修定,创新方法)

怎样做到研读定方向呢,首先要研读考纲,把握走向。在研读2016年的考试大纲后,感到没有太大的变化。高考试卷以稳为主、稳中求变。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依然作为重要内容,教学的方向不变: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2014年、2015年以及变化的考点应该不会再变,比如: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近义成语辨析题,排序题改为选填句子以及文言实词改显性考查为隐性考查等等。历年高考题依然作为训练的载体,能力考查的方式不变:即各类文本的阅读,单位时间内的限定性、指向性的阅读理解与表达。以前的备考经验可以借鉴,学情数据可以参考,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可以借用,总之不必摸着石头过河。其次是研读试题,整合教材。高考试题是研究的标本,通过研究找规律、找变化,看答题的角度看知识的运用,从而对教材进行整合加工。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主要分两部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阅读与表达合并在一起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是吸纳,表达是释放;
丰富的吸纳是以理解为前提的,顺畅的表达需要丰富的吸纳做基础。二轮复习中避免重资料轻教材的误区,重温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
熟悉基础题型。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怎样做到研判理学情呢?研究学情,理清方向;
判断情境,预设问题。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效地突破学生的知识盲区和误区;
最重要的备课环节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盲区和误区;
二轮复习中不能忽视“学情”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讲清”的基本层面,要达到“弄懂”的最终目标,所以课前根据“学情”预设学生的问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尤为重要。

怎样做到研讨找方法呢?专题专人,主备主讲;
集体修定,创新方法。一轮复习中集体备课要有专题性,每个专题有主备人,主讲人,集体修定后拿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法。针对高三后期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阅读功利性强,粗略浏览便匆匆答题,错误率升高,通过研讨找方法回归真正的阅读,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七嘴八舌”的机会,给学生反思修正的时间,提出再次阅读的要求,把阅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走一次返程路,学生学会命题,题干与答案俱全。从拟题角度要强化陷阱意识,从答题角度要强化规范意识。

课后三时:随时反馈,审视问题,看清误区;
按时反思,查找漏洞,弥补不足;
及时返还,制定方案,反复训练。

一是随时反馈。在学生感到自己陷于题海、视野狭隘、积累空虚,一筹莫展之际,老师要审视问题,看清误区,随时反馈,设计考试问题反馈表,掌握学生存在的共性错误和个性问题,制定方案,反复训练。最佳的教案是最有效地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最有效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方法是对作业和试卷的详批细改和具有针对性的讲评。

二是按时反思。做到查找漏洞,弥补不足。教学中要“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
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
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迁移、思路)。“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
过偏的问题(不符合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
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

三是及时返还。做到制定方案,反复训练。要避免三个误区:重内容轻学生,重资料轻教材,重技巧轻阅读、表达。给老师的建议:教师体验答题过程,体验答案的“来龙去脉”,讲评注重讲答题思维及心理过程,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方能跳出题海,经过做题方能精选试题。

课上三实:唯实情、悟实质、求实效。

第一,唯实情。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不迷信权威,不迷信答案,只尊重实际情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二,悟实质。语文即生活,生活思维即答题思维,语文试卷的追求之一是体现语文即生活的理念。语文试卷的答题思维就是生活思维的浓缩与升格,所以深入思考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对生活产生理性的认识,把生活思维迁移到答题思维上,就会由繁入简,由难变易。首先应该体悟语文试题考察的实质,王大绩说语文试卷中“小阅读”选择题目实际是“脑筋急转弯”,历年高考作文题考察的实质主题都挂靠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条轴线上体现“传统与时尚”的思想碰撞。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考查实质就是对学生检索和加工能力的考察。检索即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
加工即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达到题目要求的过程。领悟了实质训练就有了重心。其次如果学生答题思维进入误区,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领其走出困境,能起到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效果,如语言运用题: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妈妈做的红烧肉。每次还未做完,我们便都眼巴巴地望着那锅,闻着那肉香的味道, 。

①等着妈妈从锅里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肉盛出来端到桌上。

②那香气四溢的红烧肉便在热切的等待中被妈妈盛出来端到桌上。

③等着妈妈从锅里盛出来端到桌上香气四溢的红烧肉。

④等着那从锅里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肉盛出来端到桌上的妈妈。

根据句式一致性,“望着锅,闻着味道”是动宾结构,排除选项①②;
根据句子表述的中心意思“红烧肉”应该排除选项④,最恰当的选项显然是③。但有的学生会认为④等着妈妈也很好,等着妈妈就是等她端上红烧肉,和③没什么区别,陷入思维困境。此时引导其用生活思维来思考:“小孩子的眼睛是盯着妈妈还是盯着红烧肉?”便会豁然开朗。最后,在写作中,生活是源泉,学生要善于书写生活。对生活深入细致的感受,深刻的思考,对生活产生自己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冲刺阶段回归写作教学的本质,表达学生对生活的发现,返璞归真,事半功倍。

第三,求实效。主要是做到一课一得。高考冲刺阶段老师很容易用讲评代替指导,用考试代替阅读,代替方法指导,每节课都着急讲出答案,不给学生反思回视的机会。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课一得”理念此时就尤为重要。比如作文指导可以变“先写后讲”为“先讲后写”,当堂反馈,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可模仿的对象。如时评类作文交给学生写作六法: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有目标,可模仿的训练,使疲惫不堪的学生从大量的题海中走出,每课有所得,每日有所进。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小学生;
教师

一、重视实践,兴趣阅读

“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成就感会成为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创造机会给学生表现。著名的教育家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能形成多种思想。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达到资源共享。

例如开展读书比赛、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让他们介绍读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讨论读书中遇到的问题等等。结合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使之有机地与语文学科配合起来,创设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如组织故事会,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等等,也能够很好地展示学生的才智,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尊重选择,自主阅读

学生光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是有限的,它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来实现对课本学习的补充和发展。学生在课内学会了语感、学法等阅读基本功,把它用到课外阅读中去锻炼。课外阅读是课内的补充和延伸。课内外阅读教学就好比“走进去”和“走出来”。所谓“走进去”,就是走进课本,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本的学习,感受其言,领悟其理,体味其情,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所谓“走出来”,就是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迁移到课外,把语文学习的触角由课内伸向课外,使其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满足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他们才会喜欢读,使书籍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使阅读变成一种享受,主动学习接受知识,完成阅读积累,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以满足他们自我选择性的需要,培养阅读兴趣。但所选读物一定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阅读的环境是宽松而民主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阅读选择过多地干涉,尤其是低年级孩子,要让他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着重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除有害读物之外)。

三、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

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把素质教育内容落到实处,克服讲的多,启发少,目中无人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看书、思考和讨论。教无定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文章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表演法、参观法、演示法等等很多很多,还可以创设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为验证“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的错误理论,我先引导学生猜测两个铁球落地的各种可能,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试验方法,几个同学动手做实验,其中一个同学站在高处,同时将两个铁球(用重量不同的小石块代替)松手落地。课堂上,学生们都争着做。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又如教课文时,可以提出“我们怎样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出出金点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设计学习方法,绘画、表演、朗读、书法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

四、鼓励答案的多样化

阅读没有标准答案,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和理解,给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体验,给学生创设阅读、想象、表演、讨论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创造阅读。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理解方式,及时给予肯定的鼓励,让他们都能实现自己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评价相对比较封闭,不能给学生提供真正的表现机会。语文学科是一个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它不同于数学等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语文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因为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理解;
因为个体所处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用自己的眼光判断、分析,对文章的问题有自己的答案。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开放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自由发展,给学生空间和机会张扬他们的个性,表现他们的不同意见。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的观察角度回答问题,答案不受限制,只要学生分析得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就都是正确的回答,教师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的创造思维。过去的评价制度经常会奉行“权威之论,圣人之言”,所有的问题都要按照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学多要靠死一记硬背去掌握,使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培养出来的人千人一面,缺乏创新意识。新的评价制度鼓励学生对问题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回答,用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去解答,用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去分析问题,所有个性化的表达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教师要明确练习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在于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分析某一个问题。

六、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开放性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创设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使学生会阅读、会学习、会开拓、会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爱平.实施开放性阅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