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9 12:0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XSKYY2015016)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研究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五篇】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定市;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XSKYY201501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中小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实体,它富于创新,具有灵活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研制机制和经营机制,具有灵活快速的市场适应能力,是整个社会的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

为了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与管理工作,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河北省政府制定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该办法认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具体标准如下:1、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40,000万元以下;
科技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10,000万元以下;
其他行业企业:依照国家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2、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20%以上。3、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以上并具有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4、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或创新集成能力,且形成产品或服务。

二、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现状

(一)行业创新发展不均衡。通过调查发现,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第二产业,其中制造业、采掘业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行业前三名。调查还发现保定市59.06%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涉及的技术领域为新材料技术领域,而当今发展最为迅猛的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占比仅为1.34%。由此可以看出,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行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二)创新形式主要是模仿创新,而缺乏自主创新。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而技术创新又是创新的核心。根据调查得知,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形式主要是模仿创新,占比为37.18%,相对于5.13%的原始创新来说,企业更加倾向于模仿创新。这样,就必然导致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较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仅有1.95%。技术研发能力弱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在原因,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实力严重不足,有四分之一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置研发机构,这就导致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大多处于模仿创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水平差的状态。

(三)缺乏技术开发战略思想,研发费用投入少。拥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开发积累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但就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企业高层缺乏技术开发的战略思想。据调查数据得知,只有26.32%的企业有较为详细的技术发展规划,有超过半数的企业除了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外,只有一个甚至没有后续的新产品和服务。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其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购买机器设备的环节,研究开发费用的占比仅为12.42%,如此少的资金投入必然会影响到技术创新的质量,甚至会导致技术研发人员的消极情绪。

(四)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机制和激励机制。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几个特点:就人力资源规划来说,只有9.94%企业拥有3年及以上的人力资源规划,大部分企业缺乏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
就人员结构来说,有68.21%的企业总经理来自于企业创办人或领导家族成员,人员结构不合理;
就人才类型来说,有34.44%的企业亟须研发人才,研发人员稀缺。配套的激励机制可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方式大都处于物质激励阶段,通常给予加薪的奖励,部分企业给予股权激励或技术入股的奖励,缺乏精神层面的激励。

(五)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包括两个方面,内部和外部。外部又包括向银行贷款、向民间机构借贷、获得风投资金支持等。据调查得知,保定市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企业规模小、成长性差、技术优势不强等原因造成融资不畅。75%的企业没有得到过风险投资基金扶持,49.01%的企业因为融资困难太大而放弃吸引风险投资,44.08%的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抵押贷款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这些数据都说明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需要改善。

三、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家创新意识和创新战略。企业家是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的倡导者、推广者和领导者,是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得知,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只有1.95%的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格局。作为一种高级的人力资本,企业家的创新愿望和创新倾向的强烈与否对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大量的研发创新人才。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导致对研发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又由于企业资金实力欠缺使得公司对后期的人才培训环节不够重视,再加上后期的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造成人员流失率高,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

(三)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通常包括资金投入、购买新设备、购买原材料、购买相关技术、建新实验室等,其中资金是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首要资源,足够的资金投入是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得以顺利开展和长期维持的关键。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对资金的依赖贯穿于整个技术创新活动的始终,从研发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研发中心或实验室的建设到中间试验与新产品的推广都需要大量资金的强力支持。

(四)技术创新实力。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而目前许多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持续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仅处于省级先进或一般水平,技术研发机构的水平更是一般甚至没有。即使是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提高创新力,也只是进行技术入股或购买设备,并没有引进创新人才从根源上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实力。除与国内企业、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外,较多的企业并没有与国内外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这同样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市场环境。技术创新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行为,需要在企业创新产品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创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都会影响企业创新。市场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需求增大时,企业会根据市场加快创新研发速度,当竞争者推出新产品或服务得到更多的消费者时,企业也会迫于压力不断研发新技术。总而言之,市场不仅决定企业未来创新方向,也会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六)政府政策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如果没有完善的政策法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企业很可能中途“夭折”。因此,政府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影响巨大。2015年,河北省印发《关于财政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十项措施》,提出要把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加快转型升级。主要包括: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吸引省外人才来河北省创业、发展股权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和实施风险补偿等。

(七)融资与风险投资环境。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生对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需求。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没有足够的抵押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另一方面企业因为融资太难没有得到过风险投资,而美国的相关研究已经表明风险资本投资与技术创新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由此可看出,融资与风险投资环境严重影响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

四、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改善建议

(一)企业家应提高创新意识,制定创新战略。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战略是大多数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持续创新的瓶颈。增强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就需要分享创新成功案例,明确创新重要性;
完善创新愿景、战略和使命;
随时注意和监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展情况。

(二)增加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过低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应该将研发放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增强研发费用的投入,注重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和工艺的开发,优化研发资源的配置。同时,还需要对研发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加快产学研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往往受到其研发资金、研发平台和创新人才的限制,企业应设立技术研发机构,与高等院校和大型科研院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这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节约技术创新成本并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

(四)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吸引并培养创新型人才。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工作是:改善人才结构和比例,增加技术研发人员比例;
建立员工培训制度,从企业内部培养创新型人才;
完善激励机制,一方面留住企业自身员工,减少员工流失率,另一方面吸引外部技术创新型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创新源泉。

(五)把握政府支持创新时机,加快创新发展。保定市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关于支持企业创新的八条措施》、《保定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保定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等等。政府针对不同特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好时机,利用政府给予的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加快创新进程。

(六)成立创新协会,谋求共同创新发展。个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都比较差,各行业可分别建立创新协会,企业间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创新水平。创新协会可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交流、市场数据分析和知识学习的网络信息平台,满足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

(七)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定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明确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政策扶持等。

(八)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有效途径。(1)政府部门设立金融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筹资和融资;
(2)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3)银行信贷。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出专项信贷模式,改变授信额度和信贷业务流程,增加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主要参考文献: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突破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 策略选择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是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工艺、服务)研制、开发及生产的中小规模企业。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但我国的中小企业起步晚,创新能力弱。因此,在加入wto的背景下,面对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如何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摆在企业、政府和学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兼具“科技型”和“中小”企业这两方面的特点,其发展模式和企业行为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如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周期短、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实现企业持续而快速地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不同,必然要求我们在各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本文在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来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做出合理的创新策略选择。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  

  

创新可以通过创新客体与主体这对范畴来进行分类,其主要划分依据是创新活动的技术变动强度与对象,具代表性的有弗里曼(c. freeman)的客体分类法和帕维特(k.l.r. pavitt)主体分类法。根据强度的不同,可以把创新区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
根据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渐进创新”的产生,源自经济学界广受推崇的“学习经济”理念,这一经济学说注重强调企业(和产业)的学习能力培养,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渐进性创新的过程。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的改善着企业的技术状态,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变的大创新。渐进性创新的特征之一是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果并不明显,但它有巨大的累积性效果。  

而对于突破性创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突破性创新作了定义:如,“突破性创新是使产品、工艺或服务或者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或者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性能和成本都有巨大的提高,或者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vadim kotelnikov, 2001);
“突破性创新是采用破坏性方法和力量产生突破性的创新和思想的一种方法。”(richard leifer, 2000);
“突破性创新是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客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陈劲,2002)。因此,突破性创新是基于工程和科学原理上的突破性技术而产生的创新,此类创新往往导致产品性能主要指标发生跃迁,导致对市场规则、竞争态势、甚至整个产业发生变革。事实上,以上两类不同性质的创新将会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个层面上反映出来。  

  

各成长阶段的创新策略选择  

  

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为此,我们分别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方面入手来探讨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初创期  

初创期是指科技人员或机构对已选定的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生产可行性研究、技术难点攻关和中间实验,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出可供市场出售的新产品(服务)或新工艺的过程。  

从技术创新看,在这一阶段,科技人员要实现科技成果从理论方法和实验室层面向现实生产力转移,以生产出可供市场出售的新产品(服务)或新工艺。因此,在该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采取突破性的技术创新策略。  

从管理创新看,在这一阶段,创业人员吸引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创建一个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和严密组织结构的经济实体,使公司生存有基本保障。这是一个经济实体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该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也是突破性的。例如,联想集团在该时期选择了“平底快船”的管理模式,“平底快船”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员少,部门少,人员和部门一专多能,什么事都要干,只要市场需要。  

从制度创新看,选择和确立一个适合本公司的经济体制成了该阶段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经济体制一旦确立,就很难更改。更改企业体制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这通常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该阶段的制度创新也是突破性的。  

从市场创新看,在这一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市场提供的是一种有特色也有竞争潜力的全新产品(服务)或工艺。因而该阶段的市场创新也是突破性的。当时联想围绕着“抢利润”这个经营目标主要做 

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证明联想汉卡是好产品;
第二件事是宣传联想汉卡是好产品;
第三件事就是建立分销网络。  

  

成长发展期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前期的艰苦创业,实现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在这一阶段,企业以“市场导向”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扩大市场份额为战略目标,形成了规模经济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从技术创新看,在这一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保持活跃的技术创新能力,围绕企业的经营主业,从战略上、整体上安排和实施技术创新,并且创新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以加强高技术产品(服务)或工艺的研究开发优势。相应地,该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引进、改良、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为主,也带有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譬如,1996年联想推出天蝎家用电脑。随后又推出了“幸福之家”和“我的办公室”全中文操作界面,以及家庭适用的应用软件和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深受市场的欢迎。  

从管理创新看,在这一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将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规范化,健全管理制度,使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相对固定化和制度化,建立内部正常的信息流通渠道。以合理配置和利用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各种资源要素,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迅速占领市场。这一时期,联想的管理方式可用“舰队模式”来形容。他们在集中指挥,统一作战这两个因素之外又加了专业化分工的内容,重新组建了五六个产品类型划分的销售部,组建了以创办和管理分公司为主要任务的业务部,成立了以项目课题划分的若干个研究室组成的研究开发中心。  

从制度创新看,在这一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由以前的直觉型感性管理转变为职业化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成了该时期企业制度创新的热点。以联想为例,中科院早在1993年就同意按中科院(及计算所)65%、联想职工按35 %分红,建立职工分红股制度,后来以中科院计算所为基础建立联想中央研究院。  

从市场创新看,在这一阶段,产品在市场上已具有自己的定位,市场份额逐步提高。营销创市成了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例如,该时期的联想由抢利润转入既要利润又要市场份额。联想抢占市场地位的第一步是从海外战略开始的;
第二步是1990年联想电脑在中国大陆问世以后,联想通过市场创新确立了在中国国内电脑市场的地位。  

  成熟期  

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和扩展,其销售增长率或利润增长率在达到某一点后将趋于平稳,进入成熟期。这是该类企业从快速发展走向衰亡或得到新生(蜕变)的过渡阶段。  

从技术创新看,在这一阶段,随着原有技术优势的逐步失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开始放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因此,为了成功地过渡到蜕变期,企业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高技术产品(服务)或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以掌握新的技术优势。  

从管理创新看,在这一阶段,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人员配置更加合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该时期联想在管理上采取了“舰队模式”,以前的业务部门按产品区分组成了事业部,事业部都要自己制定经营计划,自己负责生产、科研,自己制定产品价格、建立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年底根据销售业绩,自己制定奖金分配方案等。  

从制度创新看,在这一阶段,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能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了充分体现,组织各成员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譬如,1997、1998年度联想又进行了大陆、香港集团一体化整合。整合后,公司总部只把握主要事业部的战略方向,充分授权,形成既高效统一 (尤其是资金统一运作 ),各事业部又有很大权限,与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组织体制结构。  

从市场创新看,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市场地位比较稳固。但由于更多竞争者的介入,竞争极其激烈。企业可以采用市场进攻策略,以集中全部力量,占领某些细分市场,加大其发展空间。1996年2月,联想人突然向社会公布:为加快电脑进入家庭,联想集团各种型号电脑大幅度降价,其中奔腾5/75电脑降价幅度达到25%以上。市场份额也由以前的8.1%猛增至10.7%,而一个百分点就等于上万台电脑销量。  

  

蜕变期或衰退期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熟期如果能够抓住机遇,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它就进入了蜕变期,否则它将走入衰退期,直至生命的终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蜕变不仅仅表现在规模能力由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品质内涵上的转变,即企业经营科技业务水平和档次、企业的人才素质、组织结构、信息管理、设备技术、营销服务等各方面都发生深刻的质变。  

从技术创新看,由于这一阶段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第二个初创期,如同前面所述,该阶段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也是突破性的。从管理创新看,在这一阶段,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向、发展战略、组织结构、运行模式、资源配置手段及方式等都要发生转变。因此,该阶段的管理创新是突破性的。从制度创新看,在这一阶段,制度创新显得异常重要, 

因为蜕变转型不只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观念制度问题,是企业经营模式、战略方向的转变和各种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重新配置。因而该时期企业选择突破性的制度创新策略。从市场创新看,在这一阶段,原有的客户和市场会发生改变,为了求得进一步发展企业必须开辟新市场。但由于企业在社会上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新产品(服务)或工艺很容易被市场接受。  

参考资料:  

1.陈劲、戴凌燕、李良德,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科技管理研究,2002.5  

2.袁建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生命周期特征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12  

3.陈小洪、李兆熙、金占明、丁宁宁,联想发展之路 :渐进创新,管理世界,2000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范文第3篇

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发达国家都已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我国已成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心)4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500多家、高科技孵化器100多家。但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科技园管理水平还较低,基本停留在科技园基础设施服务方面。

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与Web2.0等,将有助于科技园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科技园的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水平。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创新服务方法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方法是在需求驱动和技术拉动的背景下提出的。首先是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人手少、许多与创新项目相关的工作不熟悉,如果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不仅没有这方面的精力,效果和效率也不好。因此,迫切需要来自外部的服务。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创新服务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方法主要是:

主动式科技服务方法

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常不知道需要哪些服务有助于提高其创新的成功率,提不出服务需求,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服务。例如,产品开发前需要进行专利查询和分析,确定有否“专利陷阱”;
产品开发后,需要进行专利布局,防止竞争对手进行“专利包围”,使研发成果难以市场化。

主动式科技服务能有效地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所示,其特点是:科技服务机构利用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企业信息,及时发现企业需求,发出有针对性的主动服务询单;
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科技服务机构的主动服务询单,进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服务和服务机构;
科技园的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种数据库是主动式科技服务的基础。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主动式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方法

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科技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规范管理比较陌生。零散、碎片化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急需,但带来的问题是这种服务往往没有顾及项目的总体需求,视野比较狭窄,会有顾此失彼的问题。

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面向科技项目从申请准备到验收后的推广的全过程,提供的是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的、连续不断的、环环相扣的一站式服务,能够取得整体最佳效果,如图2所示。其特点是:围绕科研项目提供整体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专业化服务,提高科研项目申请概率、项目完成质量;
通过服务,使企业的科技人员在实战中学习和掌握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开展方法。

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需要众多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因此,需要对科技服务机构进行评价、选择和组合。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的科技服务方法

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的科技服务方法是科技服务机构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自己长期、全面服务的对象,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收入与服务对象未来成长的收益关联。科技服务机构随着服务的深入,不断帮助企业发现其未知的需求,解决企业前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并逐步实现。企业成长过程如图3所示。

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的科技服务方法是一种深度全面的服务,其特点是:科技服务机构更能提供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贴心服务;
将企业的服务效益与企业的成长效益结合起来,更能体现科技服务的长期效益的特征;
有助于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方法

面对成百上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对企业从项目申请到知识产权保护,从财务分析到技术咨询等各种科技服务,一家服务机构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联合许多服务机构一起为企业服务,这就形成“大众为大众”的服务模式。该方法的关键是服务机构质量的评价、服务机构与企业服务需求的匹配、多家服务机构的服务组合等。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协同,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通过基于服务平台的用户评价,对服务机构质量进行监督;
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服务机构与企业服务需求的匹配,使企业得到高度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利用任务众包协作方式进行科技服务和创新。这里的科技服务机构还可以是科技园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还包括科技园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服务。

创新服务平台

上述各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方法需要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与Web2.0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包括三大部分:科技园基础设施服务子平台、科技园企业运营服务子平台、科技园企业创新服务子平台。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的技术路线

通过科技园基础设施服务,在保障企业基本需求的同时,可以了解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活力,如是否经常租赁会议室、能耗和水耗高否,进出是否很频繁等,还可以通过停车管理等了解企业与外部的协作情况等。

通过科技园企业运营服务,在保障企业运营需求的同时,可以了解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营情况,如仓储与物流、采购、融资等情况,并可对企业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科技园企业创新服务,在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的同时,可以了解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情况,如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并可对创新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信用进行评价。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法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势力,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三板上市公司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代表,对其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成长。2013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这意味着新三板正式扩容至全国,也进一步凸显了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因此,科学、合理地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创新绩效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模糊综合分析法等,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根据数据收集特征,采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以湖北省为例,从新三板上46家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中挑选出26家符合数据要求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

三、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着绩效指标的系统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本文分别从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产出等方面选择相应的11个评价指标:年总销售收入(X1)、科研人员素质比例(X2)、研发人员投入情况(X3)、研发资金投入强度(X4)、销售人员比重(X5)、营销渠道建设情况(X6)、销售力度(X7)、政府支持力度(X8)、年利润总额(X9)、专利开发数(X10)、与外部组织合作程度(X11)。

四、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运用SPSS得出相关矩阵后,进行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KMO值为0.532,根据统计学家给出的分析,基本适合因子分析;
Bartlett检验表明:Bartlett值=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其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2、因子提取

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该方法假设变量是因子的纯线性组合,第一成分有最大的方差,后续成分可解释的方差逐渐递减,计算出主成分特征根及其贡献率见表3。选前4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这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981,2.414,1.927,1.350,贡献率分别为27.102%,21.945%,

17.515%,12.268%,累计贡献率达到78.831%。

提取了4个主因子后,各因子分析的初始解见表4。从表4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变量共同度都在80%~90%以上,说明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3、建立因子模型

由于后两个公因子在标准化的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值不太好解释,所以就进一步进行因子旋转,选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使每个因子上的具有最高载荷的变量数最小以简化对因子的解释,得到表5。

表5显示了因子载荷矩阵,通过分析相应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我们用4个公因子来代替其反映的创新能力。公因子F1替代了科研人员素质比例(X2)、研发人员投入情况(X3)、研发资金投入强度(X4),可以作为企业研发能力的体现;
F2替代了销售人员比重(X5)、营销渠道建设情况(X6)、销售力度(X7),可以作为企业销售能力的体现;
F3替代了年总销售收入(X1)、年利润总额(X9)、专利开发数(X10),可以作为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体现;
F4替代了政府支持力度(X8)和与外部组织合作程度(X11),可以作为创新环境的体现。

4、企业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阵,求出各上市公司的因子得分,从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企业各项因子的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4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进一步计算企业各因子的得分(见表6),公式如下:

F=(27.102F1+21.945F2+17.515F3+12.268F4)/78.831

5、因子分析结果解释

对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时代地智、亿通文教创新绩效明显高于其他公司,其综合得分分别是1.13、1.01,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在统计初始数据时,时代地智在研发资金投入上明显高于其他公司,亿通文教的专利开发数明显高于其他公司,两者在政府支持力度系数上都非常低,说明在研发投入上其非常主动,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比较依赖政府补贴,因此综合得分也高。

五、结语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热门问题,其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与其创新绩效紧密相关,只有在研发上把握主动,更积极地投入研发资金,并创造好的研发环境、高效的营销体制,企业才能在未来走得更好更远。因子分析法从侧面客观地分析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它可以通过因子得分揭示出每个企业的薄弱环节,从而促使企业对症下药,加以改正提升。但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进行创新绩效评价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体现在评价指标大多来自企业公布的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这就对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产生了一定干扰。此外,定性评价指标在进行打分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也给比较结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注:基金项目:1、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3012);
2、2012年湖北省软科学项目“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2GDA01802)。)

【参考文献】

[1] 裴潇:上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0(5).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资金;
科技创业;
影响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发展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小企业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然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型科技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尤其在发展初期,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融资难成为了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资金短缺自然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性问题。1999年,我国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成为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一项重大措施。为配合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北京市于2006年颁布《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京财文〔2006〕3101号),正式设立了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以下简称“创新资金”)。经过十年的发展,北京市创新资金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在引导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科技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成为北京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

一、创新资金概况及主要做法

自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成立以来,创新资金的规模逐步加大,由2006年设立之初的5930万元增长至2015年的14460万元。累计支持了350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总经费达12亿元。

(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立项机制

创新资金面向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成立5年内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中方控股(归国留学人员个人控股的企业除外)的科技型企业。且规定企业职工不超过300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30%以上,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10%以上,企业资产总额或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企业凝炼好项目后通过“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专项申报系统”提交材料,同时打印系统导出申报书连同相关附件,加盖企业公章报送受理部门审核。

(二)专家评审+机构推荐的项目筛选机制

对于项目的筛选,主要是发挥专家的作用,采用专家打分评审的办法来取舍项目。2015年对创新资金对筛选机制进行改革,首次采用市场化创业服务机构推荐机制,赋予众创空间、孵化器、社会化投资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推荐权,发挥其贴近企业、了解项目的优势,形成了“创新资金+投资机构+众创空间”的项目筛选模式。专家在机构推荐的基础上再进行评审,做到优中择优。

专家主要有各大高校院所的教授、研究员,也有自于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投资专家及创业导师,形成一个巨大的专家库。在专家选取方面,采取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专家名单;
专家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等角度对项目进行客观的、全方位的评价,确保立项项目的前瞻性与可行性。在评审流程中依托于创新资金申报、评审一体化信息系统,做到项目申报、初筛、评审、立项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可监督、可追朔的流程化管理;
在评审阶段,采取专家、项目按产业领域随机匹配的评审方式,在评审现场由系统随机抽取配对,实现专家、项目的“背靠背”评审,评审过程无讨论,独立给出意见及评分,完成评审后由系统自动汇总,给出项目的综合评分,作为项目的最终评审结果。

(三)项目验收,分批拨款的项目追踪机制

创新资金项目的运作周期一般为两年,项目立项后先拨付70%的启动资金,当年末要提供本年度项目进展情况,包括经费的使用情况,等到项目结束后,再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主要依据就是立项时的可行性报告,基本达到课题研究报告多规定的内容即为通过验收,通过验收的项目再次拨付30%的余款。反之,没有通过验收评审的项目就不会再拨付余款,并视情况而定对前期拨款采取灵活措施。

二、创新基金极大地促进了科技创业

(一)有效缓解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融资难问题

资金短缺仍是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创新资金的早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了成长的“第一桶金”,迅速发展壮大。创新资金扶持过的企业先后涌现出神州泰岳、海兰信、飞天诚信、恒泰艾普等上市公司1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00余家,其中优秀代表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申请的“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获得40万元支持,建立了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软硬件平台,目前该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到广州、南京、等十余个地市环保部门,企业总资产扩大44.8%,销售收入增长100%。与此同时,在创新资金带动下,社会资本不断流向创新性高、发展性好、资金需求强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逐步形成了企业自筹、银行信贷、机构投资等多条渠道的资金支持体系,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融资瓶颈,促进社会资本的合理配置。截至目前,通过创新基(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200亿元,实现资金放大比例超1:13。

(二)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资金的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众多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创新影响力显著提高。据统计,获支持的企业项目实施期内年均研发投入55万元以上,较立项时增加72%;
项目实施期内累计新增专利近6000项,较立项时增加86%;
累计新增质量认证、行业许可等共计5000余项,较立项时增加73%。创新资金项目包括北京冠华天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清字幕图形图像处理卡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现场直播电子中文翻译提供服务,北京三博德胜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冲击试验机应用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冲击试验等941项成果在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创新资金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深度联合,加强科技成果研究开发与转化之间各市场主体的协作,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获支持的企业项目执行期实现技术交易15000余项,交易金额近140亿元,其中向外省市输出科技成果近8000项,交易金额近80亿元,向国外输出科技成果150余项,交易金额近4亿元;
获支持的企业年度平均创汇2000余万元,年均增长75%,平均每项增加创汇额近200万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推进了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

三、科技创业对创新资金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北京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推动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队加入到创造财富的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并对创新资金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一)创新成本的增加对资金的规模提出新要求

创新资金总规模在不断增长,但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创新基金资助力度与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再加上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相当部分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创新资金的需求越发凸显。国际上,政府对可商业化的技术研究开发或成果转化项目资助额最高可达到项目直接费用的50%,与之相比,到2015年9月底,北京市有科技型企业近35万户,其中新增科技型企业5万余户,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不超过1%,2015年北京申请项目中仅有22%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创新资金资助。另外创新资金的资助面较宽,项目平均支持额度为30万,从北京市资助额度来看最小资助额度只有20万,最大的金额也不超过100万。

(二)创新的连续性要求对单个企业开展持续支持

技术变革的加速、业务活动的全球化、产品创新更加频繁、创新周期逐渐缩短,一件创新产品或一项技术发明难以使企业摆脱困境或获得稳定发展,只有依靠彼此相互关联、持续性创新才能使企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要求不断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相比美国中小企业基金一般会对同一个企业进行不超过三次的支持和上海对中小企业开展滚动支持相比,北京市对于在同一年度一个企业只能申请一个项目,选择一种相应支持方式的规定亟待修订完善。

(三)创新资金需要瞄准真正的前沿技术领域

创新资金资助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支持数量不均衡。截至2015年,创新资金累计支持电子信息领域项目1267项,占54%;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310项,占13.3%;
生物医药领域215项,占9.2%;
资源与环境领域174项,占7.5%;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162项,占7.0%;
材料领域149项,占6.4%;
高技术服务业领域32项,占1.4%;
现代农业领域19项,占0.8%。这与北京市发展的重点产业是紧密相关的。但是在电子信息领域有多个项目主要还是停留在软件APP的制作阶段,距离前沿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据一些企业反映,创新资金的申报条件比较高,而且申报材料附件要求也比较严格,小企业缺乏专门的科研管理员,普遍认为立项金额与其申报成本(难度、时间、精力)不成比例,导致其中报积极性不高。在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过程中,个别企业在项目申报时对项目的未来预测比较理想化,对市场变化和技术风险估计不足,相关经济指标制定偏高,对资质证书、行业许可等申报审批周期估计不足,项目立项后在执行期间增加了增加完成目标的难度。

四、进一步发挥创新资金作用的思考

(一)拓宽政策覆盖范围,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

实践证明,创新基金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井喷式增长的今天。但是中小企业成立初期往往难以获得社会投资,因而需要采取直补方式进行支持。建议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坚持创新基金针对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不动摇,进一步加大扶持额度,并增加一些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支持,除直接资助、贷款贴息外,增加股权投资等,以实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普惠制,支持“技术领先、创意超前、模式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我造血功能,帮助企业迈过“死亡谷”。

(二)坚持科技创新主导地位,强化政策的顶层设计

创新是创业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为更好地以创新促进创业,引导企业重视原始创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议在继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基础上,更加侧重原始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鼓励各类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改进、新产品研发生产的相关需求,在国家支持“双创”大环境下,加强科技创新政策顶层设计,提升科技创新在“双创”中的话语权,防止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边缘化。

(三)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强创新资金工作的协同机制

强化创新资金与各委办局扶持企业资金相衔接,建立部门协同创新工作体系,确保创新资金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区级计划项目和和创新资金项目的对接,和区级财政资金的配套,对创新资金立项项目给予重点、追加支持。创新资金工作从组织申报、评审、立项充分与各区县对接。做好区县工作人员创新基金工作的培训辅导;
在评审立项工作中加强与区县科委对接,通过项目聚焦各区县中心工作,从而突出创新资金项目的实施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形成点与面相结合的支持方式

在员工人数、经营年限等方面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申报门槛,简化申报流程和手续。拓宽政策覆盖范围,将申报主体范围延伸至文化创意、内容创新、金融创新等方面,深化科技与各类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并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推进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的迅速发展。同时,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形成既奖励成功又容忍失败的机制,通过各个领域优秀项目建设,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创新资金的宣传培训力度,鼓励引导更多中小企业申报。

参考文献:

[1]郭研,郭迪,姜坤.政府资助项目筛选和企业的创新产出――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5(02).

[2]梁寒冰,安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运作模式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