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9 15:1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公道正派是组织人事干部搞好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标准,是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行为准则。一个组织人事干部要做到公道正派,就必须按照“对己清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五篇】

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公道正派是组织人事干部搞好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标准,是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行为准则。一个组织人事干部要做到公道正派,就必须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做好做实。一、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上下功夫对每个组织人事干部来说,世界观是直接影响其坚持公道正派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们组织人事工作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人才保证。但是,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每个组织人事干部所持的态度和做法是不尽相同的。这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正是一个人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自身世界观的具体反映。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世界观正确了,组织人事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把握住,公道正派才能坚持好。反之,公道正派就会偏移正轨,组织人事工作就会出错,造成损失,损害组织人事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好公道正派,不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为什么要改造世界观的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改造世界观的问题。组织人事干部怎样才能改造世界观呢?关键在于抓好科学理论学习。要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习mzd、dxp、jzm、hjt关于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的集中学习教育研讨活动,切实解决好进组织人事部门为了什么?在工作岗位上干了什么?在塑造良好形象中树了什么?通过学习教育,自觉纠正思想上存在的“公道不公道关键在领导,正派不正派,要看上梁歪不歪。集中学习教育是领导的事,与我们一般组织人事干部没有关系”的认识偏差。在思想上明确公道正派坚持得好不好,不是与己无关,而是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是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的大问题。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定位公道正派的内涵与要求,把公道正派作为搞好组织人事工作的灵魂,作为评价组织人事干部言行品德的一面镜子,作为衡量组织人事干部形象的一把尺子。用以经常对照,自省、自警、自慎,不断从细微之处进行正确世界观的培养和锻炼,把公道正派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担负起为铁路跨越式发展选好人用好人的政治责任。二、在塑造良好的形象上下功夫组织人事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组织人事部门的威信,影响着组织人事工作的好坏。树立组织人事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是组织人事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是干部职工的信任所期望的,对每一个组织人事干部来说责无旁贷。如何才能树立起组织人事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呢?mzd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大家都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jzm同志在×××考察工作时也曾说过:“领导干部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把人做好。本事越大,搞不好危害越大。”这些论述极为深刻,为我们组织人事干部如何做人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堂堂正正做人。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生的追求。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在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的一切。其次,要正确处理好荣与辱、苦与乐、尊与卑、公与私、公与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名”与“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严格自律,自我约束,见权不争,见钱不贪,见物不索,见色不迷,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永葆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本色。二要公公道道办事。在工作中要坚持党性原则,按政策办事,按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贯彻政策不走样,执行规定不变调,严格程序不简化。对工作中发生的违规问题,敢于抵制和纠正,不做明哲保身的老好人。办事情,不夹带个人感情,不讲亲疏远近,不分职位高低,开前门,堵后门,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处理问题,符合规定要求的就解决,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都不能办。对来信来访要认真处理,耐心解答,及时解决,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要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本职业务知识,熟知有关政策规定,明确工作程序,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要严谨细致,防止工作差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在创新工作新思路上下功夫创新,不仅是促进组织人事工作的动力所在,也是组织人事干部公道正派体现时代性的具体表现。自改革开放以来,组织人事工作的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老办法、老套套,不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让人信服,是难以取信于职工群众的,组织人事干部公道正派的形象就可能大打折扣。组织人事工作要创新,就是要求组织人事干部紧密结合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科学的辨证的理性思考,认真分析组织人事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敏锐地把握客观情况的内在变化和必然趋势,用改革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研究、探索如何推进组织人事工作的新思路,提出新方法,新对策。要注意克服在思想上存在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桎梏。自觉从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意识和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起适应时代变化,符合时代要求,跟上时代步伐的思想认识,使组织人事工作在总体思路上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组织人事工作要创新,就要建立起保证选人用人公道正派的工作机制。一是通过建立这一机制,构建起选人用人公道正派的舆论导向,营造起用公道正派的作风选人用人,选用公道正派的人的浓厚氛围,用公道正派的旗帜赢得人心。二是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健全干部民主推荐制、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用公示制、干部定期考核制、干部工作评价会审制,并逐步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进一步增强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职工群众对干部的公认度。三是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完善对干部管理监督的配套措施,实现对选人用人权力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防止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选人用人公道正派机制的有效运作,努力把组织人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覃峰2003年10月3日

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以农立国派

“以农立国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董时进、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以农立国派”主张复兴农村,主张振兴农业从而发展 工业 ,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以农立国”的原因。(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有着深厚的农本观念和农业生产经验,“以农立国”可以充分发挥优势。(2)基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优劣之分,所以应该“以农立国”。(3)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先行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第二,关于“以农立国”的路径。“乡村建设派”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乡村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惟一道路。乡村建设运动的中心理念是中国的问题既非 政治 问题,也非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 教育 的问题,认为中国的问题不需要任何制度性的根本改革,而应返回到“农本社会”、“伦理本位社会”,于是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对于“以农立国派”可以做如下的判断:第一,梁漱溟和晏阳初他们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识字教育、乡村卫生、农业推广、经济合作、农民自卫以及整个县政建设,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二,“以农立国派”的思想所蕴涵的农业文化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农业的意义,重新认识人与 自然 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章士钊基于政治道德和 法律 习惯的差异对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分析,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农业文明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区别:后者充满着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贪婪,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日趋严重的对立,而前者则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当然,“以农立国派”也存在不能正确认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没有找到农村衰落凋敝的真正原因等问题。

二、以工立国派

在这次大的论战中,“以工立国派”占据了主流,原因是众多学者深为中国发展落后局面所震惊,急于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以工立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恽代英、孙倬章、杨明斋、吴景超和张培刚等人。“以工立国派”认为,发展工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先决条件,只有振兴都市工业才能救济农村。“以工立国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以工立国”的优点:(1)从经济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已经进入经济扩张时期,中国不发展工业,必然受制于列强的经济控制(孙倬章,1923)。(2)从政治层面而言,恽代英认为,能够以工立国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之大事,中国想要改变殖民地的面貌,改变被列强侵略欺凌的局面,必须发展工业(戴英,1923)。具体到国内的民主政治,孙倬章认为,两种分歧关乎保存****政体还是实现民主政治。(3)从 科学 技术文化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不发展工业,将成为文化科学技术的落伍者(孙倬章,1923)。

第二,关于“以农立国”的劣势。孙倬章认为“以农立国”的诸多不利因素,而吴景超则将反对“以工立国”者分为四派,即夸大派、禁欲派、因噎废食派和畏难退缩派(吴景超,1934)。

第三,关于工业化的途径。“以工立国派”的代表人物吴知认为,发展工业在资金、人才技术以及机制方面采取如下途径:(1)工业生产的资本问题,就是要“强迫统制消费”,储蓄资本。(2)人才和技术,就是要“积极普遍推行生产的教育与训练,培植工业化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救济失业的有用青年”。(3)要“讲求科学管理和生产统制”(吴知,1936)。很显然,吴知在这里所谈及的关于生产统制的问题在另一位“以工立国派”的代表人物张培刚那里得到呼应。

第四,“以工立国派”对农业问题的看法。“以工立国派”强调发展工业,并不是不重视农业。比如,孙悼章在主张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提出了发展农业的一些政策:如设立农业银行,提倡信用协作,从经济上援助农民;
从法律上,在地租契约方面给予农民以法律上的保护;
从教育上,设立农校,使农民接受普通的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等(孙倬章,1923)。张培刚更是在这一论战的过程中提出了广义工业化的概念,进而阐释农业的基础作用(张培刚,1938)。

“以工立国派”所提出的关于工业化所需的资本来源、工业化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以及工作机制的思考至今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他们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思想对于今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仍然振耳发聩。不足之处有二:其一,他们中如袁聘之所强调的要与当时的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合作,要求政府维护关税、货币的独立性,阻止外国商品的涌入,扶持和发展民族工业,但在当时“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其二,在论争中表现出寻求工业化“捷径”的意图,存在盲目崇拜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过分强调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倾向,对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路径和复杂结构分析还略显粗糙和肤浅,对社会转型期的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调和派

与“以农立国派”和“以工立国派”不同的是,在当时的论战中也有学者试图要超越“以工立国派”和“以农立国派”,走第三条道路,但这一派人数不多。他们打着走第三条道路的幌子,骨子里还是小农经济的思想。“调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郑林庄和杨铨等人。

郑林庄主张,要超越“以工立国”和“以农立国”,在农村发展合作社工业,这也就是郑林庄提出的试图超越“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第三条道路”。为什么不能走吴景超所主张的“都市工业”的道路而只能走他所主张的“农村工业”的道路呢?郑林庄认为,“都市大规模工业是要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才可以得到长足发展的:(1)一个能够自主的国民经济;
(2)一片可做工业化必然产生的过剩生产的销售之尾闾的土地;
(3)一群真实的科学家和有科学意识的民众”。郑林庄认为,这三个条件中国都不具备,而培植农村工业则行得通。郑林庄的“第三条道路”只是一个从理想化农村工业发展到都市工业的模式(郑林庄,1935)。张培刚对郑林庄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在《第三条道路走得通吗?》一文中谈到:“我们承认中国经济建设,应走上工业化的路径,同时也承认由农业社会的阶段不能一蹴而就达到工业社会的阶段。但是农村工业是否能作为二者间的一架桥梁,在 目前 的中国,究竟能否使国民经济的基础树立起来,我们却有几点意见。”张培刚主要通过对工业生产日益标准化和合理化分析,说明发展农村工业是行不通的,工业化才是正途(张培刚,1935)。调和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杨铨也提出过“工与农并行而不悖,相得而益彰”的思想(杨铨,1923)。客观而言,“调和派”的很多想法只能说是空想,在实践中更是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当时的争论中,这一派的声音显得非常微弱。

四、先农后工派

基于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先农后工派”认为应先行复兴农村、振兴农村,才能进一步发展工业。“先农后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漆琪生和翁文灏等人。“先农后工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先行发展农业对于复兴农村、振兴农村的重要性。(1)先行发展农业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必要条件。(2)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先行发展农业,振兴农村。(3)复兴农村和振兴农村对于社会稳定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先行发展工业缺乏现实的客观条件。漆琪生认为,如果先行发展工业,那么,现实的状况就是,“帝国主义之抑制与摧毁”,同时,中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能采取有效的关税保护政策,其结果是中国幼稚的工商业不可能存活下来(姚溥荪,1935)。

第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循着上面的思路,翁文灏则进一步提出了“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思想。“立国虽不妨以农业,建国则必须以工业”(翁文灏,1940)。

第四,“先农后工”的路径,就是要建立农村合作社,从而变革农村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在漆琪生看来,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关系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问题,要革新农业生产关系,建设新的农村经济体制(漆琪生,1935)。

应该说,“先农后工派”在立国方面把农业和工业置于同等重要的程度,只是由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强调其发展次序和着重点的不同。特别是翁文灏提出的“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口号,是综合了各方观点所长,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但是,“先农后工派”也是避免涉及政治问题,把讨论仅仅限于经济层面。漆琪生就不主张在农村建设中谈论政治问题,原因在于“假如一定要将政治问题牵入,则不仅问题讨论的范围益增扩大, 内容 益增复杂,而且还将因政治问题解决之艰难,容易陷溺于悲观的宿命论者之泥沼,坐听政治的裁判,放弃一切经济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势下,农村建设故然没有成果,工业建设亦将是同一的运命”(漆琪生,1935)。由于缺乏现实的制度保障,“先农后工派”的许多思想也就仅仅限定在 理论 层面。

五、革新制度派

无论是“以农立国派”的梁漱溟、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工立国派”的袁聘之 发展 民族 工业 的思路,还是“先农后工派”的漆琪生关于变革 农村 生产关系、建设农村新的 经济 体制的设想,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与现政权合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他们理想的幻灭以及他们思想和 理论 在实践中的破产恰恰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 中国 发展道路根本所在,中国农村发展 问题 的根本所在,关于这一方面,“革新制度派”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革新制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千家驹和许涤新等。“革新制度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革新制度”的必要性。对于如何认识中国的发展前途,究竟是以何立国?为何必须首先要革新制度。在“革新制度派”看来,从 政治 层面而言,取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是讨论“以何立国”的首要问题,只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局面,建立民主的共和国,我们才有资格谈论“以何立国”。

第二,如何“革新制度”?在“革新制度派”看来,首先要****旧的政权,建立新中国。随后为了使中国工业化,农业走向工业化的途径,必须做到: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
采取必要的措施,实行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的办法,扫除农村的封建关系。这才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工业化应走的道路(许涤新,1940)。

“革新制度派”的许多思想后来得到了印证和实现,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实行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的许多举措,中国 社会 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初步建立,恰恰表明了“革新制度派”的观点,那就是只有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农村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中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讨论和实现立国问题。

六、若干思考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关于中国究竟是要“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可以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先贤们无论处于怎样的立场,他们对于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满腔热情和理性思考。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1.1920年代末到1940年代的这场关于农村建设的争论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作为深受西方列强侵略之苦、之辱的中国的知识界,为了自强图存而对中国发展方向所展开的进一步的争论和深入的思考。他们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进行民族主义回应的同时,对西方的文明估价由最初的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进而涉及到精神领域,应该说是非常大的 历史 进步。

2.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界的四大论战之一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争论的分歧实质,是中国的知识界的文化方面分歧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和反映。在1920年代,当论战刚开始时,双方的阵线分明:所有反对中国大革命的封建顽固派,阻止新思潮反对新文化的国粹派和“甲寅派”,以梁漱溟为代表鼓吹复兴中国文化的新旧调和派等等,都属于“以农立国派”。而“以工立国派”的阵营则都鼓吹新文化运动,甚至是西化论的主张者。

3.论战在最初表现出应景化、简单化和理想化的特点,论战的各方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革,对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改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比如,“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两派的争论表现出非此即彼的简单的二元化思维模式,认为农业化就是恢复小农经济或小生产力的农业经济,而工业化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计常常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许多论争仅仅限于理论的层面,缺乏实践的基础。随着论战的深入,各派思想的碰撞,论战的简单化和理想化倾向才逐渐改变。

4.“以农立国派”、“以工立国派”和“调和派”的思想反映了他们没有弄清农业与工业、农村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辩证关系。他们或片面强调农业和农村的重要性,故而主张复兴农村;
或片面强调工业和城市的重要性,而主张发展工业、繁荣都市;
或者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进行调和折衷。故而用翁文灏的话来说,这几种主张“各有其长处,分开来看,都觉得太偏,合起来说,才是正道,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可分的”(翁文灏,1940)。因此,作为“先农后工派”的代表翁文灏提出的“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可能更切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但毋庸置疑的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是制度问题,这一点,“革新制度派”对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显然又超越了上述四派。

5.这场论战表明,农村的真正出路、中国发展的真正希望是****旧的政权,建立一个真正代表民众利益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奉行改良主义的路线,只是在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实行社会改良,而无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结果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衰落,实现农村经济的复兴”(郑大华,2006)。

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战略举措,是面向新世纪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改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是公安机关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对社会治安形势挑战,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驾驭社会治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城市社区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全面促进和保障社区建设的需要;
也是公安机关转变作风,提高素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公安部和厅党委十分重视社区警务建设工作,把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做为公安警务改革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目的是以此推动整个公安警务改革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整体能力。为此,全省各级公安派出所指导部门和派出所一定要从公安工作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社区警务建设上来。要着眼全局,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精心谋划社区警务战略的整体思路、目标、措施,积极主动地为各级公安机关党委当好参谋和助手,指导和推动我省社区警务建设的全面开展。

二、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打好社区警务战略的主动仗。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公安机关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掌握社区建设的发展动态,及时把社区治安工作的设想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就会错过一次深化基层警务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给社区治安工作带来被动。因此,全省各级公安派出所指导部门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紧抓住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打好社区警务建设的主动仗。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克服与己无关、等待观望的思想,坚持超前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协调,精心指导,努力做到社区建设发展到哪里,社区警务建设就跟进到哪里。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提前介入,当好参谋,积极提出社区建设中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关建议,为今后有效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打好基础。

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社区警务建设。搞好社区警务建设,派出所指导部门和派出所责无旁贷,必须知难而进、奋发进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社区警务建设,在改革中施展抱负,在发展中建功立业。要加强学习,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相关知识;
要精心谋划,研究制定社区警务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
要积极调研,及时总结和推广社区警务建设的先进经验;
要加大投入,树立人往一线走、钱往一线投、物往一线用的指导思想,在警力和财力上向基层倾斜,不断开创社区警务建设的新局面。

四、牢固树立创新意(来源:文秘站 )识,积极探索新型警务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治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公安机关原有的警务机制和工作模式已远远滞后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全省各级公安派出所指导部门和派出所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的束缚,积极研究探索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工作新机制。尤其是各级派出所指导部门要切实改进思维方式和指导方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积极探索以社区警务建设为平台,以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为基本条件,以诸警联动、社区辅警力量协作配合为主要工作模式,以治安信息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依托的警务运行机制,促进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公安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上级指导部门还要注意给基层派出所多出主意,把握方向,搞好宏观指导,多给基层大胆实践和探索的空间和舞台,做到指导而不是指令,支持而不是干预,服务而不是刁难,只要符合厅党委确定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可以允许基层大胆地试,大胆地创。要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把那些好的途径、办法和新鲜经验认真加以总结推广,充分发挥典型带动的作用,为各地警务改革提供借鉴和帮助。

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2007年的各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海运公安局的业务指导下,在与西岗交警大队、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公司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香炉礁客运派出所的各项工作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在交通部公安局组织的等级评定中被评为四级派出所,为在新海公司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企业更好地经营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我所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队伍建设按照新海航运公司和海运公安局全年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的要求,我们始终把严格队伍管理、提高全体民警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作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我们组织全体民警先后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有关论述,进一步学习了中央领导关于“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的重要批示,重点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活动,夯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以及“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等为主的思想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民警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认识,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的宗旨意识。年初、年中、年末,局法制科专门组织全体民警进行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行政法律文书制作》、“大练兵”政治业务200题以及“二十公”精神100问等的学习培训,我们按照部局布置的自学要求,把法律文书、学习书籍和《模拟案卷》发到民警手里,又结合相关实际案件有针对性地组织民警进行互帮互学、互相赶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广大民警踊跃学习,相继通过了部、局的执法考核,不断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派出所全体积极响应公司的“企业改制,我改什么”大讨论以及“双大活动回头看”等各项活动的号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每人都写出了深刻的感想,明白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明确了任务,树立了信心,决心为公司更好地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通过每周一次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每月一次的所务会总结,使民警们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转变观念,树立依法履行职责和尊重保护人权的执法观念,把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严于律己,勇于创新,才能更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顺应港口客运形势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圆满完成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警务公开,民主评议,按规定将全所民警的照片张贴公示,面向辖区聘任2名警风警纪监督员,建立《旅客群众意见薄》,接受广大旅客群众的监督。全年共组织民警政治学习38次,业务学习36次,培训教育8次,召开所务会12次;
接受旅客群众求救求助192次,调解各类纠纷96起,帮助旅客查找物品89次,为群众做好事163次,其中市级报登载3次,航运报登载5次,获赠锦旗4面,表扬信5封。二、港口道路交通管理作为港航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环节,海防街、海运街道路交通顺畅与否关系重大。为避免上下船车辆压路、压港,我所交警早出晚归,工作在一线,他们始终把“来的了、走得好”当作最高工作标准:船没到他们就上路执勤,确保道路通畅;
船离港后他们还要把侯船车辆疏导进停车场等待下一条船的到来;
每次遇到大风压船、船期变换等特殊情况,全体交警全部加班加点进行交通疏导,直至把侯船车辆全都有序疏导进停车场、道路重新通畅起来才下班,从不叫苦叫累;
同时,结合道路交通疏导我们积极组织保安员在路上引导车辆进三角地停车场停放,这样既可以在侯船车辆不满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场地收取一定的费用,又可以解决海防街、海运街道路沿线因缺少停车位而违章停车的实际困难。每逢周六周日是旧货市场的“大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大堵车,于是全体交警一直坚持放弃休息时间,加岗值勤,疏导交通:为彻底根治旧货市场外非法占道经营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恶劣情况,我所交警与西岗交警大队、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多次开展联合清理整治活动,极大程度上整肃了交通,恢复了秩序;
在此基础上,我所交警又联合周边兄弟单位一起向市、区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反应情况、阐明利弊,引起了市、区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严格清理整顿和将马路市场迁移至铁西市场大院的措施,从而确保了海防街、海运街道路的通畅,使进出我港的运输车辆、上下船车辆、办公车辆能够顺利地行驶,各项业务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从而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三、码头现场治安管理加强码头治安管理,维护港口治安秩序,为企业客滚运输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客滚船运输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头戏,我们既要为旅客、车辆热情服务、令其满意,又要认真进行检查以确保船舶安全。于是,派出所全体民警在为旅客热情服务的基础上,制定了《防恐怖破坏预案》,严格做好“三品”检查工作:在客运站侯船厅和登船梯口对可疑人员依法进行盘查,对可

共3页,当前第1页1 疑行李物品一律开包检查;
在停车场和车辆登船口客运值班民警队设专人检查,登船车辆检查率达100%,对安全不合格的车辆一律禁止登船。同时,我们继续保持严打威势,对扰乱码头秩序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不徇私情,维护了港口的良好秩序。全年,我所共检查乘船车辆18406台次,及时发现并处理上下船车辆撞坏停车场围墙、栏杆的事件35起,全部予以修复,保证了港口的良好秩序。四、春运工作“春运”工作是全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安全、优质、有序”的总体要求,在局和公司的领导下,我所上下一致努力,以保证港船旅客安全、维护车客上下船顺畅为基本点,认真进行“三品”检查,疏导车辆,维护秩序,对扰乱港口秩序的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据统计:“春运”期间我所共出动警力2130人次,协勤(保安)人员2070人次,共接送客滚船舶203班次,检查疏导车辆9792台次,拒载危险品车辆5台,查获易燃易爆危险品18件,安全运送旅客83119人次,为旅客调节各类纠纷19起,接受旅客求救求助25次,帮助旅客查找物品12次,救助离家出走少年2次,获赠锦旗1面,对港区客货运现场、重点要害部位进行检查5次,发现并整改隐患2起,从而确保了“春运”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五、保安队伍管理门岗保安队既是企业的安全保卫力量,又是公司义务消防队伍的中坚,派出所一直非常重视保安队的管理。首先,对每一名保安队员进行“两个意识”的教育,即“服务”意识和“窗口”意识,让每一名保安队员都牢固树立要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的客户服务,努力做企业的窗口、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其次,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落实港口设施保安计划审核实施的各项规定,严格进出港人员和车辆的检查和管理,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港区(尤其是乘降船期间);
各班按各自的巡逻线路、时间对港区各重点部位进行不间断地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同时,坚持组织保安队每周一进行训练,每月进行1次消防演练,不断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和自防自救能力。全年共检查(登记)进出港人员16000余人次,检查(登记)进出港车辆18000余台次,进行港区巡逻检查21000余次,完成各种临时性工作(如搬东西等)80余次,较好地完成了工作。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按照工作部署,年初我们制定下发了2007年综合治理和安全防火工作安排通知,并层层落实责任制:与公司内部综合治理7个部门、安全防火4个部门签定了责任状,与辖区范围内7家外租场地单位签定了治安防范和安全防火承包合同;
同时,确定了公司加油站、财务室、变电所三处重点要害部位,健全完善档案化管理,改进完善公司和加油站等应急预案7部,组织召开综治和防火会议35次,建立治保会4个,义务消防队2支(门岗保安队、装卸服务队),坚持组织保安队员每周进行一次训练、每月进行一次消防演练;
组织全公司消防演习1次,利用消防接力泵直接从海里抽海水对加油站(模拟)起火车辆进行射水灭火,这项内容填补了我港在消防灭火设备和灭火作战方法上的空白,为我港的防火工作增加了安全保障。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我们组织警力对全港范围进行综治和防火检查63次,发现并整改不安全隐患53项;
本着“早要求、早接触、早准备、早处置”的工作思路,在施工队进港进行办公楼装修施工以前,我们便与其签定了《施工安全责任状》,提出了施工安全要求,对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进行了登记、办理了港证,并坚持每日早9点碰头会制度,随时对工地进行检查指导,解决施工时出现的问题,保证了公司安全,促进了辖区稳定。七、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的相关工作根据部、局关于“防爆炸恐怖袭击”的工作指示和要求,按照《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的规定,我们积极参与了港口设施保安现状的评估,确定了《港口设施保安调查的薄弱环节和缺陷》以及《港口设施潜在的保安威胁事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反应预案;
同时,根据港口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保安设施进入通道的保安措施》的要求,我们修订完善了进(出)港管理制度和规定,对确因业务工作等实际需要长期进(出)港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办理港证(人员267个,车辆65个),严格进行管理;
并且,我们结合保安监视系统的安装使用,每日安排保安人员不少于6次不定时地对全港进行巡逻检查,以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为落实《港口设施保安计划》关于演习演练的各项要求,根据我们港口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前我们制定的各项应急预案,我们制定了《进入2、3级保安状态的演练》和《发现爆炸装置应急处理的演练》等2部演习演练方案,并组织保安队员在全港范围内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练,达到了港口局关于演习演练的各项要求。八、完善内部管理,参加等级评定为迎接部局对我所进行的等级评定,结合新海航运公司改制的实际,派出所进行了定员定编,并根据新的工作形势和工作范围制定了《派出所(各

共3页,当前第2页2)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标准》,结合局进行的民警普查建立健全了民警自然档案,使对民警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部局的要求,派出所“走出去,请进来”向先进的兄弟派出所学习,不断建立完善公安各种法律文书登记和帐簿,健全公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档案,对辖区的常住和寄住人口进行普查登记备案,对辖区各单位进行检查汇报,并将情况输入计算机管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广大旅客群众的监督,并且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考核规章制度,每月对民警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时刻督促全体民警自觉履行职责,不断促进公安工作改善和民警队伍建设,派出所无三乱现象,民警无违法违纪行为,达到了辖区单位和群众的满意。现已顺利通过了海运公安局的年终执法检查考核,并已被交通部公安局正式评定为四级派出所。今年是新海公司改制成立的第一年,也是派出所各项工作打牢基础的第一年。我们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始终把“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视作工作中铁的原则纪律,始终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始终把“打牢基础、确保安全”当作最高工作标准,经过派出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达到了“为企业保驾护航、保一方平安”的宗旨要求。

派出所法制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加强指导深入调研

为了加强对选派干部工作的指导,为了使选派干部尽快进入角色,彻底改变所在村的面貌,我局制定了由局一把手亲自抓的选派工作联系制度。选派工作之初,党组书记、局长就亲自带领局领导班子深入选派村进行调研,引导选派干部向老同志学、向实践学、向书本学,给他们加压,帮助选派干部了解村情、制定规划、谋划发展,使他们快地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提高了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基层工作经验。副书记、副局长陈启烈和办公室、电教馆等职能科室的同志也结合帮扶和教育检查等工作,多次深入到选派村,看望选派干部,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在竹木、旅游、茶叶、加工、招商引资、扶贫和网络、村部、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点子,想对策。遇到特殊情况,局领导立即深入选派村,及时帮助解决村里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004年6月25日,汀溪乡红星村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洪灾,局党组得知后,连夜研究,拨付了救灾款6000元,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使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

关心干部提升待遇

为了让选派干部能安心工作,局领导非常关注选派干部的生活和工作,及时帮助选派干部解决实际困难。陶峰同志由于父母年纪较大且身体欠佳,爱人又在较远的农村工作,老人与小孩无人照顾。局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了其爱人所在单位领导,协调解决了陶峰同志爱人工作调动事宜,为他排除了后顾之忧。在选派干部的待遇上,我局严格遵照组织部文件兑现了选派干部应该享有的所有待遇,并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经局党组研究,划拨了3000元,解决了选派干部的两次外出考察经费。

强化措施着力帮扶

两位选派干部下派以后,我局从大局着手,制定措施,想法设法帮助选派干部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下派村理清发展思路。针对汀溪乡红星村村情,帮助陶峰同志分析梳理,明确了“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茶叶产业为龙头,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竹木加工业,大力开发旅游产业,适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发展思路,促进村域经济发展。针对××镇××村情况,以“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百个机关到百村,万名党员进万家”活动,帮助丁传云同志建立和完善了《“两委”会议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块室外橱窗式公开栏,指导下派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加强阵地建设,建设好下派村村部。针对××镇××村村里原办公场所低矮、狭小、破旧(仅有两间),党员无活动场地等现状,教育局拿出1.5万元,新建了村部五间,占地140平方米,并对村部的办公设施进行了完善和配套,也达到了上级组织确定的“三室九有”标准,极大地改善了村党员、干部活动场所,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筹集8000元帮助汀溪乡红星村修缮村部和改善办公条件。

加快下派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镇××村村内道路和水利建设提供帮助,帮助协调争取“以工代赈”项目和“村村通”项目建设,出资1.3万,改善了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三年共拿出5万元资金帮助汀溪乡红星村完“村村通”等工程,帮助该村建成水泥桥涵3座,新修、维修道路5公里,埋设水泥涵管10余处,累计投入自筹建设资金7万余元,投工300余个,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