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低收入组不增反降户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言(5篇)

时间:2024-08-09 10:16: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低收入组不增反降户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言

  

  市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材料(通用5篇)第1篇:市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材料3月xx日,xxx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计划、财政等六个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报告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主题鲜明、实事求是,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区的成绩,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规划及2023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符合xxx实际,具体措施操作性强。代表们一致赞同。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一是全面、客观总结了2023年以及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目标任务清晰明确、振奋人心,通篇贯穿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新思路新要求,明确了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三是从九个方面明确了2023年要抓好的主要工作,措施具体实在。四是关注民生多,关注全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列出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举措,全面回应了人民的期盼。Xxx代表说,《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部署任务求真务实,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要全区上下形成共识,加大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议:继续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引入一批对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努力提升xxx的整体竞争力。Xxx代表说,报告总结实事求是、剖析存在问题深刻到位,五年目标振奋人心,今后工作具体有力。报告立意高远、充分体现了“五大理念”的要求;报告自加压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报告关注民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报告任务具体,充分体现了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议,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对xxx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振信心,鼓舞斗志。xxx将坚决贯彻好会议精神,抓好目标责任落实。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二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三是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四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五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六是持续改善民计民生,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七是夯实平安创建基础,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八是加强税源管理,确保协税护税工作取得实效。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紧扣中央和省市的精神,思路清晰、层次感强、求真务实,十分鼓舞人心,站位高、定位准、举措得当,统揽xxx今后五年工作,项目和数据非常详实,充

  分体现了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建议:一是突出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找好发展的着力点;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我区特色小镇和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提出目标科学合理,工作部署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得当,体现了区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报告对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论述,抓住了xxx经济发展的本质、要害、关键和“牛鼻子”,为我们加快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和重点,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信心和动力。Xxx代表说,报告内容丰富,既关注经济发展、又兼顾民生改善,精炼简短、重点突出,“干货”很多。建议: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效率,营造有利于我区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Xxx代表说,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法治、诚信、廉洁型政府,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使我们坚定了对xxx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提质增效,为我区的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Xxx代表分别就社区软硬件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确权审批及抵押等提出意见建议。各位代表:今天上午,我们听取了贾省长代表省政府向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个人认为,贾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年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回顾总结是全面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预期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主题突出,思路清晰,目标宏伟,措施具体,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性和针对性,通篇贯穿了“xxxx”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具体地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紧贴我省实际。报告中指出:要“整合和发挥我省自然资源、科教文化、劳动力资源三大优势”。我省的实际情况,可以总结为三多:一是矿藏多,二是高校多,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要整合和发挥这三大优势,可以说是抓到了点子上。二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报告中说:“要继续扭住更新观念、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优化环境等影响我省发展全局的关健性问题。”我省地处西北内陆,干部群众思想相对保守,开拓精神不足;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调整步伐相对较慢;而且发展环境很不宽松,机关干部服务意识

  不强,执法人员有法不依、粗暴执法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都是影响我省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因素,所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解决上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把群众生活、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高度。一方面,作为西部内陆欠发达的农业大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西部经济强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剑报告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对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行了强调,从巩固传统到发展特色,从壮大龙头到推进产业化,从提高品质到开拓市场,从转移富余劳动力到推进农村城镇化,从深化农村改革到加大支持力度,字的行间里,无一不浸透着省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就推进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灾区重建和扶贫开发等各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进行了扎实的安排和部署,充分体现了省政府贯彻xxxx重要思想、以民为本、为民办实事的宗旨意识和政治意识。四是始终体现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今年是省政府确定的“基层工作年”,报告强调,要“把狠抓落实作为转变作风的根本措施”。对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一项一项地推进,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件一件地落实”。这此都体现了省政府是确确实实地在集中精力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另外,在今年的报告中,创新精神贯穿始终。如报告中第一次把加快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务输出作为一个产业响亮地提出来;第一次把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并逐年降低农业税率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重点;第一次把“不禁止则允许”作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第一次提出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精心打造“信用陕西”新形象的观点。渭南是陕西的东大门,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认真扎实地完成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对于加快渭南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年,我们将按照报告中提出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环境建设为关健,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灾后重建,突出抓好民有经济、劳务经济、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及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扬“03·8”抗洪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迈出渭南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机遇,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产业项目,特别是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掀起新的建设高潮,促进域内硬环

  境得到明显改善,确保投资稳步增长;二是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工作,以灾区群众的安全保障工程、生活服务工程、生产自救工程为重点,加快群众建房、水毁水利设施、公路交通、电力通讯、学校、乡镇卫生院和基层政权机关的建设步伐,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三是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的理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力争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四是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放手发展民有经济。按照“县市企业不再保留国有企业”的思路,加速国有资产战略重组,同时,按照“不禁止则允许”的思路,放开民有经济进入领域,促进民有经济发展壮大;五是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坚持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外向带动、城乡统筹的原则,抓住发展民有经济、劳务输出两个关健,做好特色经济、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三篇文章,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六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加快制定劳务输出与就业服务政策,创造劳务输出优良环境,整合职业培训机构,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健全劳务协调机构,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政府建设;大兴学习之风,培养一支风气正、作风硬、敢负责、能干事的公务员队伍;大兴抓落实之风,完善抓落实机制,突出抓落实重点,夯实抓落实责任,创新抓落实方法,使抓落实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和规范,进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结合实际,我想提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建议省政府应加大对“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六部委于xx年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的一个以秦川牛养殖为主的农业科技园区,也是陕西“一线两带”的重点部位,它主要是围绕秦川牛繁育、牧草开发、畜产品加工及市场交易等关键环节进行开发建设,建成后,它将是西部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设备最先进的、科研最前沿的农业科学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它是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示范园区。二是建议省政府应提前介入农村税费改革后确保县、乡、村三级政权正常运转的问题。我县是~年省上确定的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的试点县之一。从一年来的实践看,农村税费改革后,的的确确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但在改革中我们发现,除县一级政权能向省上争取到财政转移支付、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外,组村两级根本不能保证正常的费用和开支。因此,建议省政府不断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县、乡、村三级政权的正常运转问题,确保基层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3篇:市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材料一、拿实招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法院的审判质量、执行工作及队伍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司法部门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应该思考一直以来严重困扰各级政府一个社会问题,即目前愈演愈烈的群众上访问题,大多都是涉法涉诉案件,为什么有那么多群众“信访不信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三不”:一是群众不懂打官司。由于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出现纠纷后不知道寻找司法援助;二是群众打不起官司,部分弱势群体,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三是群众不愿打官司。因为普遍存在执行难问题。部分群众即使打赢官司,其合法权益仍得不到保障,促使更多群众放弃司法途径而走上访之路。如我镇的沈传武民事纠纷案、吴万香医患纠纷案、刘兴梅刑事案件他们虽然都通过了法律判决,但一直不服判决或判决后未执行到位,多年上访,最终还是通过行政手段才得到解决。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司法宣传力度,解决群众不懂打官司现象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培养群众通过司法程序维权的意识。二是加大司法援助力度,解决打不起官司的现象。降低诉讼门槛,简化诉讼程序,让一些基层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众打得起官司。三是加大案件的执行力度,解决群众怕打官司的现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使一批执行难案和积案迅速得到执行,对拒绝执行人民法院判决的,要加大打击力度,尽力化解因“执行难”问题引发矛盾,确保打赢的官司能够执行到位,提高司法的社会效益,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二、出重拳整治社会经济环境。重点抓好“三手”:一是坚持“严打”不软手。近几年来,社会治安形势有所好转,但在农村,地痞流氓、恶实力在有的地方依然猖獗。如盗窃摩托车、电力设施、农副产品等,强买强卖、强行接揽工程以及利用农村信息闭塞落后,进行犯罪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因此,必须坚持“严打”不软手,对上述犯罪,要快捕、快判,露头就打。二是坚持重点整治不放手。重点整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如金融诈骗、商业贿赂、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坑农害农骗农的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这些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产品要重点进行整治,从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三、坚持高压反腐不松手。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职务犯罪查办力度,重点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绝不松手,特别是要加强对国家惠农资金的使用、土地拍卖及大型工程建设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监督。切实扭转社会风气、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4篇:市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材料一、关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对工业产品的要求,也完全是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农产品包括服务业中的农产品,已经有了诸如云南米线、天津狗不理包子、沙县小吃等“中国品牌”,但总体而言,农产品,尤其是生产环节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还相当滞后。比如说我的XX品牌,距离现在互联网+农业,或是和当前正在爆发式增长的“村淘”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还希望政府向以前用项目支持合作社以及种植养殖大户那样,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大户在“品牌建设”方面给予支持。二、关于农村宅基地改革据我了解,我们周边的农村宅基地情况是:以村为单位,村民在农村都有户均120-160平方米不等的宅基地,也有少数在山坡等岗地上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就我们所在的镇而言,因在城市规划区内,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重新建房或翻建,都可能与城市规划不相协调,也容易造成新的浪费,而孩子在成长,不断有男孩要新房成家,现在我们那地方一般风俗,都是男方负责房子,女方陪嫁一辆车子,这些家有大男孩的人家都有改善住房的愿望和要求。我建议能否研究出台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在我们滁州这样的四线城市,城镇商品房“去库存”我认为还是有些空间的,能否探索单户也可申请拆迁进城的办法,农民向政府申请拆迁并主动退出在农村的宅基地,政府核定其在本村应享受的宅基地面积和现居住房屋面积,然后提供在城市或县城可选择安置的小区,按宅基地面积每平方米200-300元或更多的钱补贴给进城购房的农户,让有进城愿望的农民随时可以放弃宅基地,用宅基地权益换取在城市有住房的权益。这样做,既可以改善农民住房,也可以“降库存”,又可以腾出农村的“建设用地”,给更需要的产业或基础设施用。三、关于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权等“三权分置”改革的体会和建议现在我们滁州市南谯区和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已实现分置。

  我们腰铺镇姑塘村有前陈、后陈等13个村民组5300多亩土地经过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后,由“禾盛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王守明承包经营,前陈组杨自琴户原承包合同上的10小块共7.62亩土地已是只有数字,原地块已全部平整到每块10-30亩不等的大田中去了,该户每年从王守明处按每亩550年稻谷当年折算价领取经营权收益(2023年籼稻每斤1.38元,1.38×550=759元),该户2023年在合作社领取收益5783.58元。在农场帮做农活,每天80元至120元不等,每年也会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应该说三权分置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体现了土地价值。两点建议,一是深化改革,让土地收益股权化,该村也还有渔塘承包、门面房出租等其他收入,虽说计划生育、修桥铺路等需要的公益支出,但长久而言,还有其他收益,建议将杨家7.62亩土地折算为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股份,村里有其他剩余收入时,可以实现按股分红。二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第22页,计划报告第45页所说,“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我自己的合作社和王守明的禾盛合作社一样,主要常遇到来自天气和销售市场两个方面的风险,报告提出“在部分地区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我认为很有必要,期待这样的政策早日覆盖到全体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三是像姑塘村这样的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很有必要,有利于中低产田改造,有利于完善水利等农田基本建设设施完善配套,有利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利于采取“无人机施药”等先进植保技术的推进使用。四、关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的体会和建议我个人认为农业现代化,在我们农村和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标准化。包括用种、施肥、打药都要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用良种,用国家批准的、认可的种子,不能用假种子,陈种子。施肥也是一样,而且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不要过度施肥。打药更是要严格控制,严禁超标。我认为现在人民群众提出的最基本的三句话需求,一是呼吸新鲜空气,二是喝上干净水,三是吃上放心食品,至少有后两句和我们农业息息相关。现在因为化肥、农药等原因,农村土地和水的面源污染已到不可小视的严重程度,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源头上治理。

  二是卫生治理一体化。近年来,我们滁州市在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双拥城市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有措施,城乡面貌有非常大的改进,以前我们到外地,别人问是哪里人,我们有时碍于面子说是南京北边的人,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是滁州人,是大包干的发源地,是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所在地的滁州人。建议在抓好城市文明卫生的同时,在乡村卫生环境治理上再加一把力,把为乡村提供公共产品均等化上,让农民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三是农业还需要城市的反哺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农业依然是弱势产业,还没有完全改变“靠天收”的局面,不管它的基础设施,还是产中、产后的服务,都还需要城市和工业的反哺,可喜的是近年来,不少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比如我们南谯区山区的经果林产业,包括万亩枫园、万亩玫瑰园、桃园、蓝莓产业园、十几万亩麻栎林等都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资,有点效果也非常好,在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上,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对社会资本投入这一块,有两点建议:一是防止圈地造成改变农业用途,或是没有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二是设立技术等准入门槛,不能什么人都能到农村承包几十亩、上百亩甚至上千亩农业用地,还要审查这些社会资本,有没有搞农业的技术、有没有搞农业的人员、有没有适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第5篇:市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材料第一,这是一个添动力的好报告。报告对“十一五”及20xx年工作的总结客观实在,给人以信心。报告从6个方面回顾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从5个方面总结了今年的工作,用一系列数据反映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7亿大关,各项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建设投入相当巨大,项目投资额度相当于过去两年的累计数字。这些显著成就,是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有效处置多个突发事件,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特殊背景下取得的,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后劲,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做好今年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这是一个增实力的好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以下几个方面用了更多更重的笔墨,夯基础、增后劲、调结构、增实力的特色十分明显。一是更加突出了第三产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更加突出了扩大内需拉动,报告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十二五”工作的一个重点,摆在突出位置,致力于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扩大内需的政策和要求,也顺应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三是更加突出了基础设施建设,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度重视改善基础条件,对加快交通和城镇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作了重点安排,抓住了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体现了对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这些工作的有力推进,将有效破解我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瓶颈,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这是一个聚合力的好报告。一是以思路聚合力,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政府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主题鲜明,既有延续性,又有创新性,代表了全区干部群众的意志,必将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以民生聚合力,报告坚持以人为本,把“解民忧、谋民利、保民安、促民和”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大量篇幅写了民生问题,充满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三是以和谐聚合力,报告把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建设各谐文化,从抓好安全生产、加强社会稳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找准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点和突破口。四是以实干聚合力,报告文风朴实,通俗易懂,便于各个层面的代表理解和把握。总结工作、安排任务,都注重以项目支撑,用数字说话,体现了求实、唯实、务实的作风。特别是把政府自身建设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将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到全新的高度,并从机制上、制度上、政策上、提出了一系列很有含金量和操作性的工作举措,很有针对性、操作性,必将促使全市上下集中精力抓落实、干到位,实现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要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我们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够把纸上的目标化为现实。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克服资源性“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采用多种投入机制,加快建设的步伐和速度,提高利用效率;同时,要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加强公众的知情权,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复建设现象的产生,消除资源的浪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要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结合我区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我们认为,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一个方面要加快城乡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规划的管理工作。规划工作“三分编制七分管理”,从实际工作来看,规划管理工作比规划编制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在规划管理工作上,我认为应该加大人大的监督力度,同时要努力提高公众对规划工作的参与度,可以通过听证会、信息发布会等形式,让广大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努力减少行政对规划的干预,防止规划“随意调、随意改”的现象,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原则性。

篇二:低收入组不增反降户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言

  

  2023国税党组织书记述职报告

  2023国税党组织书记述职报告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年来,在州直工委和州国税局党组的领导下,我与机关党委一班人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于律己,诚实待人,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党建工作任务。

  现将我履职尽责情况向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完成中心任务中的组织和思想保障作用

  组织制定了《__国家税务局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__国家税务局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计划》。严格按照筹备动员、调查研究、深入实施三个阶段开展工作,以教育培训、“四帮四促”、思想建设、民主建设、党员亮丽、典型引领、作风建设、党建扶贫“八个工程”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州国税收入连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每年税收收入呈两位数增长,__年,实现税收37亿元,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举措,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在坚持传承党组织学习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模式,运用学习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党建基地、廉政基地等多种方式,丰富学习载体。以“读书活动”搭建“全员型”学习平台,开设学习室,鼓励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读政治理论、时事要情、历史文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书籍作为读书活动重点内容,并要求写出心得体会,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全局以专家课堂、警示课堂、专业课堂、网络课堂四个课堂为载体搭建“共享型”学习平台,改变

  了以往千篇一律的集中笼统学习方式。州局机关创新推出了机关“每周一讲”知识讲座活动,每周由一名科长或业务骨干给党员干部授课,内容涉及党的知识、时事政治、经济形势、法律法规、礼节礼仪、心理健康等方面。学习讲座活动成为全局的一个学习文化品牌;以“业务培训”搭建“实践型”学习平台。每年都组织各项业务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辅导,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总局、省局多种人才库、征管能手、稽查能手等培训学习活动,并组织开展各类“知识竞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一年来,我局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1000多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全局党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养。

  三、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深化国税文化建设的内涵

  州局积极开展国税文化建设活动,以开展机关团队活动为平台,将占机关总人数90%的一百多名党员划分为五个活动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团队活动。组织党员开展“事业观、工作观、绩效观”讨论活动;组织党员开展“我的工作做好了吗?”主题发言活动。按照年度机关党委学习教育主题内容,每次团队穿插时事政治、税收业务、法律法规、反腐倡廉和党建知识,鼓励党员干部学习,拓展知识面。举行

  “创新、奉献、发展”、“党员先进性体现”、“发扬光荣传统”等演讲比赛活动,以歌颂党、歌颂祖国、宣传税收事业、宣传身边先进事迹为主,自编、自导、自演歌舞、相声、小品等形式的文艺表演;模拟“办公会”和“党支部会”活动锻炼大家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传家宝,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

  为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州局组织开展了大谈心、大讨论、大团结、大发展的“四大活动”。谈心形式分为党组主要负责人与党组班子成员、党组班子成员之间、党组班子成员与部门领导、党组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部门领导之间、部门领导与本部门干部、党支部书记与党员和非党干部等七个层面。谈心方式分为“互动谈”、“选择谈”“指定谈”等。一年来机关党委开展谈心活动500余次,深入了解党员干部职工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在机关上下形成了共解

  难题、共创业绩的工作合力,对理顺情绪、稳定队伍,激发工作热情,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以“四帮四促”为抓手,认真落实扶贫帮困工作

  州局以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主要负责人为主,采取面上帮促和定点定人定时帮县(市、区)局、帮村组、帮企业、帮贫困户相结合的办法,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去年受州局党组的指派,我对普安县罐子窑进行了半年蹲点帮扶,组织以州局党组成员为工作组进村组进行走访和调研,研究了对该点帮困扶贫的规划方案,并向该村困难学生、困难党员发放了25000余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给该村送去价值约7万元的26吨化肥,扶持烤烟示范户、计生“三户”及贫困户开展农业生产,完成了11个村民组的通组路的硬化,多方协调已启动了7公里长的通村公路油路改造。

  六、以构建创先争优活动为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指导全州国税系统抓好党建工作,制定《__国家税务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评选表彰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努力推进全州国税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

  __年8月组织召开全州国税系统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对1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70名优秀党员、19名优秀党务干部、16名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进行了表彰。同时对机关党委1个党支部、15名党员、8名党务干部和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进行了表彰。

  为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

  过去的一年,机关党委的工作先后3次迎接百色市直机关工委来我局学习交流和省、州直机关工委的工作检查指导,得到了省、州领导对我局党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州国税局党建工作能够取得一些成绩,是州直工委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指导的结果。

  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自己也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主要是学习知识不够,在今后工作学习中,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理论和文化修养来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掌握本职工作过硬本领,成为抓好党建工作的行家理手。

  借此机会,我真诚地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以上是述职内容,不当之处,肯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2023国税党组织书记述职报告二:

  开年以来,局班子成员依照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按照年初工作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国税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国税机构改革、税制调整和“基层建设年”活动精神,坚持依法治税,大力实施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改进纳税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推进了我区国税事业的稳步发展。下面就一年来局班子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规划落实,确立了新的工作思路

  今年是我局不平凡的一年,是克难奋进,负重前行的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税工作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组织国税收入为中心,区局党组、班子成员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今年国税工作面临的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确立了全区国税工作新的总体目标,号召全体国税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克服面临的压力,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实现六个提高”。即:确保国税收入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税收政策及时准

  确的落实到位、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和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实现税收执法能力;征管基础质量;办税服务水平;

  队伍综合素质;信息应用能力;综合管理效能的不断提高。全区国税干部职工在新的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按照确立的工作目标,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二、加强税源管理,提升了新的收入质量

  开年来,我局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面对新的税收形势和税源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全局干部职工在区局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积极化解诸多减收因素的影响,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奋力拼搏,勤征细管,通过强化收入管理责任,严格工作目标考核,促进了管理目标的落实,收入质量得到新的提高。全年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13056万元,占市分计划12692万元的103%,比同期11758万元增收1298万元,增长11%。工会经费代征收入完成71万元;占年初市分计划任务70万元的101%,各项税收收入保持稳步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是开展税源分析,落实收入责任。为确保今年收入任务的平稳发展,新的局党组审时度势,对今年经济税收形势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分析和预测;对由于受政策调整、金融风波、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收入下滑现象,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和现场督办会,要求全体干部职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坚定完成收入任务的信心。并结合辖区内税源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保质保量地完成各自收入目标。同时,进一步完善组织收入激励机制,强化组织收入工作考核。签订收入目标责任状,实行收入任务包保责任制,局领导挂点包科,包保到位,增强了抓收意识。各税源科人员及早定位,任务提前分配落实,抓收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二是开展税源调查,明确收入方向。年初,针对税源分布动态情况,组织基层税源管理科对全区国税税源进行了深入实际的全面调查。建立了健全的纳税人

  税源户籍档案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及时了解纳税户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加强对纳税人户籍信息的动态管理,挖掘出了新的税源增长点(如总部贸易型企业的落户、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等)。结合我区国税税源结构的特点,经新的局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究拟定了“突出重点,加强税源管理,确保税源全面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路,完善以重点商贸企业为支柱的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加强了税源管理深度。

  三是实施税源监控,把握收入重点。重点税源是全局收入的重心,抓好重点税源的监控,就是把握了收入命脉。为切实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与监控,局班子成员就对全区20多户重点税源企业进行了逐户走访调查,定期召开税收研讨会,适时部署收入计划;并亲临征收一线,动态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提供方便、快捷、文明、高效的全程服务;实施从税源户籍管理到纳税资格认定,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的全程跟踪管理与服务。通过实施时点监控、预测监控、分类管理、分析监控等举措,确保税收征期申报,入库率均达98%以上。开年来,二十多家重点税源纳税户除铁砂行业比去年同期下降2942万元外,其他行业与同期相比增加了321万元;累计实现税收9100多万元,占总收入13056万元的70%。

  四是开展税收检查,堵塞收入漏洞。我局结合上级局要求,积极引进系统审计稽查,着力推进以纳税人自报自查为主,税务部门进户检查为辅的新的人性化稽查模式,抓住重点,着力开展了企业所得税和医药、旅游、广告、外贸等行业的税收检查,有效降低了纳税人纳税成本,有效地减少了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遏制了偷漏欠税违法行为的发生。一年来,共接收自报自查各类涉税事件40多起,查报入库各类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230多万元,强化了税收管理,提升了纳税人纳税遵从度。

  三、落实科学发展,增强了新的党建能力

  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局作为区直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自活动启动以来,认真贯彻区委精神,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加强领

  导,狠抓落实,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有序进行,党务党建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详细的日程安排,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的思路,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二是明确主题,统筹兼顾。紧密结合国税部门职能特点,把“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确定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要求;突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特色。三是深入实际,开展调研。认真组织中心组学习;举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由党组成员分别带队,成立5个调研组开展深入实际的调研活动。通过调研,认真查找了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以及税收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由班子成员带头,认真撰写各类专题调研报告。四是领导带头,落实要求。认真落实区委提出的“十个带头”,班子成员做到了带头学习;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头参加解放思想讨论;带头听取意见建议、带头分析查找问题。同时,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各支部每周利用一天以上时间组织学习;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学习体会,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竞赛。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服务意识有了新增强;部门形象有了新提升。有效推进了学习实践活动任务的顺利完成,在阶段性工作验收中,得到了地方党组织的充分肯定。

  四、强化制度落实,夯实了新的管理基础

  开年来,我局通过建立符合工作实际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切实强化了税收管理工作的落实,各项工作进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征管基础、政策管理、办税服务以及发票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加强和提高。

  一是落实业务例会制度,着力夯实征管基础。为落实“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区局坚持税收业务例会制度,合理部署并科学考核各项业务工作,税收征管基础得到明显加强。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管理员工作平台运行正常,保持了税源管

  理的流程化、工作的标准化、监控的全程化和考核的自动化。开年来,共设立工作事项7709件,按期完成7547件,按期完成率97.9%。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差错率仅为0.035%,运行质量全市排名靠前;坚持应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对执法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全局形成了以计算机考核为主,以手工考核为辅的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模式。全年共考核执法行为16119件,执法正确率为99.71%;执法正确率比去年的97.2%上升了2.51个百分点;执法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得到充分的巩固和加强。加强与银行、金库等部门信息通联管理,税银和税库联网畅通。严格管理工作考核,加强征管基层建设,纳税申报率,入库率始终保持在98.78以上,促进了应收尽收,确保了收入均衡入库进度。

  二是落实税制政策调整,着力加强税政管理。今年是贯彻落实国家税制调整的重要年,从年初开始,区局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加强了“两个新条例”的学习与培训,先后联合城区两个分局,组织200多户300多人在市党校举办了“两个新条例”学习培训讲座;同时,组织全区国税干部认真学习了“两个新条例”以及税制政策调整的内容;并结合税收宣传月活动,广泛进行宣传和辅导,促进了“两个新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对增值税转型、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促进再就业税收优惠等税收调控措施全面落实到位;调高个体户起征点、资源综合利用、民政福利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按规定全面落实。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的开展了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宣教工作,组织多次培训,免费发放所得税年度申报光盘和年度申报表填写说明等。严格出口退税管理,全面落实征退衔接管理办法,强化出口退税日常管理,突出预警管理,严格审核管理,确保了退税安全。全年,共计办理出口企业免抵退税额298.6万元,其中免抵额为133.3万元、退税额为165.3万元。

  三是落实办税标准建设,着力改进服务方式。按照“8152”的工作要求,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作风建设年”、“基层建设年”、“学习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选等活动,我局围绕优化税收服务做__,精心打造标准化办税厅,着力改进服务方式,服务的环境和水平得到了充分显现。对办税业务流程进行了统一和细化,制定了《黄州区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业务

  工作流程(试行)》,理顺了办税服务厅即受即办、审核审批、受理备案三大类的各项服务流程,绘制详细的业务流程图;同时,通过、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各种形式,全面公开涉税内容,严格履行各岗位各业务流程的服务承诺,充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办税服务厅内部管理统一规范、工作运转高效有序。编印了上千份的《办税指南》,设立了方便舒适的办税咨询台;进一步完善延伸服务机制,加强了体育路办税服务厅建设,减轻纳税人办税成本,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受到纳税人的一致好评和认同。

  四是落实发票打假活动,着力组织专项检查。从今年四月初至今,我局以市局行风热线和发票打假行动为契机,通过上下联动,督办反馈;内外并举,切实加强了发票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普通发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落实措施,督办整改;强化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发票发售环节清理、普通发票专项检查、发票管理工作的专题调研;处理和曝光了一批发票违法违章的案件。在管理上将发票检查与征管建设相结合,专项整治与政策宣传相结合,整改落实与督办反馈相结合;在制度办法上做到检查的内容、口径、时间“三统一”;在责任界定上做到谁发售,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处理,谁负责。对此次检查中发现违规擅自发售发票的当事人,责成写出书面检查,进行通报批评,并调离原岗位。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和税收管理员进行发票审批发售环节的全面清查,清查假借发售、擅自发售、擅改票量的行为,举一反三,及时整改,决不姑息。共检查纳税人561户,检查发票3000余本,拟对涉票违法违章行为予以处罚36户,罚款金额8500余元,共收回旧版发票1140本,收据67份,卷筒空白发票26卷。为进一步提高发票管理质量,促进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三:低收入组不增反降户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言

  

  大棚调研报告

  关于我乡大棚蔬菜发展的调研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晚上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我乡如何发展好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农林站的一名干部我的职责就是做好农林站的各项业务工作,推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今天我就围绕我自身的工作及我乡的实际就如何发展我乡大棚蔬菜产业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塑料大棚产业现状:

  我乡地处城郊,城郊地理位置突出,我乡耕地面积29778亩,粮食面积6988亩,制种面积13720亩,蔬菜面积9070亩,各类蔬菜面积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24.5%,大棚蔬菜仅占全乡蔬菜面积的27.5%,2023年我乡较为大棚蔬菜主要集中在果园沟村,高闸沟村及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内,其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辣椒、西红柿、茄子、葫芦、弧笳、冬瓜、苦瓜等比较常见单一的蔬菜品种,比较集中的某一种蔬菜和面积比较缺少,大棚蔬菜形成多而不精的局面,难以形成比较大的规模优势。

  二、问题及成因

  在对我乡大棚种植户的调查过程中,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大棚蔬菜的集中统一效应,所有种植蔬菜大棚内缺少某一品种较为集中的引导示范,全乡除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内胡笳、辣椒等蔬菜比较集中外,其余均为缺少引种示范及大面

  积推广的蔬菜品种,在面积上始终无法破题,造成我乡大面积

  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大棚蔬菜产品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仍然是“小而全”的局面。有的村组乃至农户,虽然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极大,但样样都种,样样都形不成规模,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缺乏大棚蔬菜“农超对接”的连续性。

  2o缺乏接受先进技术及新品种的思想观念。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极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但当前青壮劳力和知识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接受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能力低下。致使农业大棚蔬菜产业化发展跨越不到更高的台阶。

  3、缺乏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合作社和农户紧密度和结合力不强。专业合作社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与市场建立很好的衔接作用,造成大棚种植户与市场的断层。农户才有可能为企业坚守承诺,引导组建由种植户说了算的规范运作高标准专业合作组织,力求通过专业组织的规范运作和大力协调,从而有效地把企业和农户做好连接,充分调动企业形成产供销加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才能让特色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循序渐进。

  三、主要采取的措施

  1、积极引导帮扶建立统一品种的大棚蔬菜小区,在品种选型上求突破,以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基础,引导扶持建立各具特色的大棚蔬菜小区,积极做到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区一优的为发展的蔬菜大棚小区。农林站以后将紧紧围绕本地地域市场需求指导先进品种及技术。

  2、继续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示范;总结推广种植户耳熟能详的种植经验及技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继续做好示范作用实用效果展示,持续发展以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为窗口的示范带动效应,积极种植示范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措施,形成特色规模示范效应。

  3、积极开拓市场加大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市场建设是整个蔬菜市场流通的重要环节,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积极开拓市场。一是抓好大棚蔬菜的品质。二是积极发展营销队伍,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本乡、外乡蔬菜运销户、经商贩贩运蔬菜,积极保护大棚户的合法权利,使他们大胆放手从事大棚蔬菜营销业务。同时大力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蔬菜购销组织,支持他们在蔬菜销售中发挥龙头作用。

  总之,要在我乡特色蔬菜发展品种上做文章,推广示范上下功夫,在围绕地域品牌上求突破,在提升果园形象上抓落实,在特色蔬菜发展上、增加农民收入上求突破。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棚蔬菜种植管理调研报告

  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多数大棚种菜的农户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有些农民种植大棚菜,效果不尽人意,除了蔬菜品种不对路外,“四害”的制约往往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因素。所谓“四害”,就是肥害、药害、旱害和连茬障碍。

  常见灾害原因:

  一、肥害。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发生肥害后产生的问题,一是抑制蔬菜根系发育,削弱了对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蔬菜株体发生反渗透现象,导致生理萎篇或者叶缘枯焦;三是进发有毒气体危害;四是引发蔬菜缺素症。

  二、药害。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有隐性药害,症状潜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产生药害的原因,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发生药害后,有的蔬菜叶片很快失绿;有的产生焦斑、穿孔;有的落叶、落花、落果或者出现畸形;最严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是制约大棚蔬菜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发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选址不当,当地缺乏水源;二是虽有水源,但水质不良;三是水量较足,沟、渠、排灌设施却不配套,有水难引,望水兴叹。旱害既影响蔬菜适时播种安苗,又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同时给蔬菜施肥、打药等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旱害的影响有时还超过肥害和药害。

  四、连茬障碍。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种同一类别或同一种蔬菜,而产量和产品质量逐年下降。产生障碍的原因,一是同类或同种蔬菜偏爱某种营养元素,这类元素补充不及时易出现缺素症;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

  黄萎病;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选址方法:

  首先,要选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确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没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开好沟、渠,便于引水、排水。有条件的地方,每座大棚应安装一个供水龙头。标准高的还应配设喷灌设施。

  其次,要平衡施肥,促进蔬菜稳健生长。一是要常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二是要施用精制有机肥、高能有机肥,如惠满丰、地乐丹等;三是要改偏施氮磷为减氮,稳磷,增钾,配施微肥;四是要分次适量施肥;五是一日出现肥害,要喷施多种活性液肥缓解危害。

  再次,要科学用药,确保蔬菜安全。一是发生轻微的药害,可用加强肥水管理的办法,恢复蔬菜正常生育机能;二是要选准对口农药,特别是除草剂要慎重施用;三是把住农药的剂量、浓度关,同时避免重复使用一种农药;四是切忌随意混用农药;五是施药要避开高温;六是施用过除草剂的器械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才能再用。

  第四,要轮作换茬,调整蔬菜栽培环境。一是茄子、番茄、瓜类易感病的蔬菜,要分年或者分季更换种植其它蔬菜品种;二是易发生连连障碍的大棚要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三是选用土壤重茬剂,抑制病菌;四是针对缺素土壤,及时补充所缺养分。

  宏道镇北社东、北社西

  建设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调研报告

  宏道镇地处原平济渠、五台、定襄三县交界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兼有广、同河灌区等水利设施良好灌溉,农产品长势好、品种多、质量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全镇有农业人口26500余人,耕地54211亩,其中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9693亩,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按照县委、政府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及“156”工作总思路,我镇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现代化,在发展设施农业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的工作重点是积极筹建北社东、北社西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

  一、项目背景(基本思路)

  北社东、西两村位于宏道镇东北方向,北接原平,东临五台,三瑶线由村前经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两村现有农业人口4427人,耕地11266亩,其中6000亩旱地散落在沟坡土梁上。于1958年在宏道地区首次引进梨果树栽培技术,几年间便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梨果林带,到1965年,以北掌为中心的3000亩梨果基地,是当时忻州地区最著名的重点果园之一,享誉周边,一段时期内给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了实惠。但由于水源缺乏,盛果期没有

  几年树株便

  1枯死,几千亩旱坡地被弃耕弃种,变成了荒山秃岭。为尽快改变现状,镇党委、镇政府适时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把宏道镇农业的出路定位到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上来,我们聘请农业专家在北社西村北6公里、弓背山后的北掌区域一带,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调研论证,这里背山向阳,日照充足,隔离区较远,地形随山势逐级走高,极宜建造下凹式新型温室大棚,发展无公害种植业。

  二、项目优势

  1、土地、水、路等必需要素及前期建设条件已基本具备。土地流转完全符合国家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关政策,如果此项目开工建设,现有的千亩闲散土地可最大限度得到开发和利用。

  2、现有的大棚做为示范样本,收益可观。北社东目前共有温室大棚40个,80亩,移动大棚60个,90亩,经过近两年的生产运营,亩均收入温室大棚可达2万元,移动大棚1万

  O

  3、地理位置优越,产品供不应求。北社东、北社西紧邻原平同川、五台东冶,具有特殊的地缘优势:同川的水果商贩遍布全国各地,其市场份额占全国70%以上,东冶的蔬菜批发市场是忻州市和五台山地区的供货基地。

  三、实施步骤

  该项目的建设预计分三期工程完成。

  第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0万元,新打机井1眼,其出水量可供2000亩耕地使用,预计今秋架设3000米输电线路,安装350千瓦变压器1台,再新打机井2眼,铺设管网10000米,投资100万元,动土方80万方,总投资900余万元。完成300亩下凹式大棚的建设目标。

  第二期工程,明年春季新建千方蓄水池4个,铺设4寸管网IOOOO米,入棚2寸管网20000米,再完成

  700亩的建设任务,总投资2800万元,真正实现千亩大棚的建设任务。

  项目建成后,以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为主打产品的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必将加快我县乃至全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存在的困难

  建设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新一届镇党委、政府成立以来的崭新举措;是对北社东已有的170亩果蔬大棚丰产丰收,取得成功经验可以有效借鉴的基础上;是我镇完成转型跨越、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项目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制,但目前面临的困难也很多:

  一是希望该项目建设能够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效支持,帮助我们协调发改、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最大限度的倾斜,使项目建设、立项、审批等手续得到最快的办理;二是建设该项目的巨大资金投入仅靠我们自筹部分和种植户的后期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银

  行、农业、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坚信,有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有关部门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有我们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扎实苦干,有支村两委干部及农民企业家的密切配合,北社东、北社西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定等成为我县农业建设的新起点,必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XX乡大棚蔬菜种植调研报告

  近年来,由于思茅城市扩容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挤占了

  以思茅镇、南屏镇为主的城郊蔬菜基地,造成主城区蔬菜供给严重不足,按照上级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安排部署,XX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切实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

  一、XX乡基本乡情

  XX乡位于思茅区西南部,距思茅66公里,思澜公路横穿我乡境内13公里。因地下暗河从山脚涌出,形成天然湖泊(XX湖)而得名。成立于1988年12月,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8种少数民族,1993年改设为XX彝族傣族乡,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土地面积为325.65平方公里。大部分属石灰岩地带,最高海拨2143米,最低海拔

  665米,森林覆盖率为56%。共辖6个村委会(其中一个为易地移民村),54个村民小组。

  二、XX乡大棚蔬菜基地发展情况

  XX乡大棚蔬菜基地于2023年2月开始动工,总投资310万元。经地块丈量摸底、土地平整、沟渠支砌、架设大棚、安装喷滴

  灌设施等,于当年8月初完工。基地紧靠XX湖西面,属XX、大新寨小组承包田地,面积100亩,棚内面积65亩,大棚255个,涉及农户54户,自2023年9月种植以来,已收获辣椒394吨,黄瓜96吨,番茄240吨,叶菜90吨,平均亩茬产值8000元,其中:最高亩茬产值14000元,最低亩茬产值4200元,年

  1总产值达90万元左右,是种植玉米、稻谷的几十倍。大棚蔬菜产业在全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现,极大地加快了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去年冬今年春,XX乡继续在XX村XX、小田和平掌寨村大坝子3个小组规划建设大棚蔬菜基地169亩,通过土地平整、架设管网(每个棚端至少安装一个水笼头)、木混水泥桩柱大棚,共需投入资金280.2万元,现已完成XX、小田两个小组的土地平整、钢架焊接,大坝子小组基地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建设中。

  三、存在问题困难

  虽然XX乡的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此产业才刚刚起步,在生产经营、市场流通、资金投入和管理体制等环节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市场方面。订单农业发展跟不上,生产经营粗放、市场流通不畅、产业化程度不高、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

  2、人员方面。农户对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认识不够高,积极性不够高。

  3、培训方面。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来减少技术不到家带来的损失。

  三、工作措施

  XX乡大棚蔬菜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XX乡党

  委、政府领导为组长,乡农业工作站、科委、相关村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业工作站,办公室主任由农业站站长兼任,办公室成员由乡农业工作站抽调,具体负责蔬菜基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落实。

  2、加大宣传,提高积极性。区、乡等一系列扶持大棚蔬菜政策出台后,XX乡通过各种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组织干部进村入户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蔬菜生产扶持政策,向老百姓重点宣传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的建棚模式,并组织老百姓到外地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进行现场学习,增强群众建设基地的热情和干劲,引导菜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生产,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3、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一是突破“小而全”的生产格局。XX乡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按照“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建立无公害蔬菜品种示范园,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瓜类、叶菜类、葱蒜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9-2月为茄果类,3-5月为瓜豆类,6-8月为叶菜类的生产品种,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规模化经营格局,实现了连片种植,促进了规模生产,提高了种植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分布实施,目前第二批169亩大棚蔬菜基地已在建设中,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

  点、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力争做到“建成一亩、巩固一亩、成功一亩”。

  4、强化技术指导,提高建棚质量。向市、区农业部门邀请组织相关教师对XX乡的蔬菜种植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协调我乡的蔬菜种植户到蔬菜示范基地学习参观。大棚建成后,邀请了思茅区蔬菜站、云南农大教师进行指导,参加培训人员达8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20余份,在选用品种、技术指导等服务上将给予了大力支持。

  5、跟踪指导到位,保证种植质量。为保证蔬菜种植质量,乡农业站技术员分区管理、分片负责,并根据地块划分小区,各小区编成组,重点培训种植小组长,由小组长经常联系技术部门当前生产情况,同时每位技术人员每周至少3次到基地进行指导,并做好各项记录,做到技术人员包区域、包地块,种植小组长包农户,切实

  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四、一些体会

  1、发展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捷径。从XX村的变化看出,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同样能使农民快速致富。特别是近期,中央、省、市相继出台降低农业税、种粮补贴等加大农业扶持力度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乡村领导应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当前的惠农政策,发挥我乡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投入相对少、见效快、周期短的高效农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2、乡、村两级应切实发挥好组织、引导、服务功能。在XX村蔬菜大棚建设过程中,乡村两级干部团结一心,无私奉献,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通过大量工作完成了调整地块、统一规划工作。相比之下,部分乡村干部满足于日常工作,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即使选中了好的项目,也是瞻前顾后,错失良机。这种一味求稳怕乱,不敢闯、不敢试的现象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农业生产形势。

  3、农业发展必须形成规模优势。有规模才能有效益,产业化必须规模化。因为有规模,来自思茅区的商贩源源不断,产品不愁销路。我乡的蔬菜生产应当产品要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最终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

  4、高效农业要有技术做依托。XX村发展大棚在整体借鉴其他试点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又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完善提高。占地上表现为面积大,棚均占地1亩

  多;结构设计上北墙宽大,防寒效果好,保证了蔬菜安全过冬;种植品种选择上,采用最新最优品种;在技术管理方面,该村常年聘请顾问。这些是XX村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

篇四:低收入组不增反降户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言

  

  在银行分行普惠金融及重点任务“双过半”调度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是芒种节气,正所谓“芒种至,仲夏始;芒种忙,麦上场”。我们及时组织召开*市分行普惠金融及重点任务“双过半”调度会,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有效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迎难而上,争分夺秒,做到“忙而不茫”,确保实现各项发展任务“双过半”。刚才,计划财务部对全市分行1-5月份财务运行情况进行了通报,各经营单位、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分别就普惠金融、重点业务“双过半”、资产质量情况作了汇报发言,三位分管行领导也就分管工作作了重点强调和部署,请大家认真思考领会,以问题为导向,把各项重点工作抓到点上、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下面,就打好普惠金融及重点任务“双过半”攻坚战,我再强调三点意见,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决心,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今年1-5月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分行经营情况呈现稳中向好、整体向优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有目共睹、可喜可贺的发展成绩,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收入利润增速创近*年新高。*-*月份,全市分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列全省第*位;完成全年预算进度**.**%、列全省第*位,超预算进度*.**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增长达到**.**%、列全省第*位;完成全年预算进度**.**%、列全省第*位,超预算进度**.**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资产业务同比均有增长。截至****年*月末,全市分行贷款规模***.**亿元,其中一般性贷款规模***.**亿元,年净增*.**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公司贷款(含贸易融资)年净增*.**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完成省行全年计划的***.**%、列全省第*位。小企业贷款年净增*.**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完成省行全年计划的**.**%、列全省第*位。小额贷款年净增*.**亿元,同比多增*.**亿元。表内贸融年净增*.*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完成净增计划***%、列全省第*位。*-*月份,全市分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实现了增量扩面,贷款余额年净增*.*亿元,监管计划完成率、省分行计划完成率均列全省第*位;户数年净增***户,列四小地市第*位。

  三是转型发展跑出“加速度”。*-*月份,全市分行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万元,完成年度预算进度**.**%、列全省第*位,同比增长近***%、列全省第*位;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列全省第*位,较****年同期提升近*.*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位。特别是大公司金融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月份大公司金融充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万元,完成年度预算进度**%。

  三是资产质量管控持续压实。截至****年*月末,全市分行不良生成额当年累计****万元,年用进度**.**%,为全省最低。不良率*.**%、列全省第*位(由优至劣);逾期率*.**%,列全省第*位(由优至劣)。特别是,小企业资产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逾期金额、不良贷款金额年净增均为*元,资产质量列全省第*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总体信贷规模出现负增长,实体贷款投放仍需提速。截至****年*月末,全市分行各项贷款年净增为-*.**亿元、列全省最后一位,实体贷款投放仍需加快,进一步稳定票据业务发展。二是零售金

  融转型依然处于全省落后,亟待进一步深化。个人AUM总量需进一步做大做优,信用卡发展暂列全省最后一位。三是贷款定价能力有待提升,部分业务增量不增收。从已公布数据来看,****年一季度*市分行小额贷款、小企业新发放加权平均利率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零售贷款增量不增收。四是公司存款业务发展与计划任务相比差距较大。截至****年*月末,全市分行公司存款年日均余额**.**亿元,年净增-*.**亿元。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对照预算进度,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加快业务发展。

  二、锚定目标,跳起摸高,坚持以“有解思维”破解业务发展难题

  一是坚决打赢打好信贷投放“攻坚战”。当前,做好信贷投放既是讲政治、顾大局、履职责的全面体现,更是我们提形象、占市场、利长远的重要时机和头等大事,意义重大,务必引起高度关注。要精确踩准公司信贷业务发展的节奏。公司信贷是一项战略性业务,公司信贷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银行在地方政府中的形象,还能有效提高各单位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的话语权,更能锻炼人才队伍,提振发展士气。要加强“***”客群精准营销和跟踪管理。以争做客户主办行、扩大收入贡献为目标,持续优化小企业贷款结构,保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良好发展态势,确保完成全年普惠金融监管任务。要加快*、*等产业贷业务发展,全力扩大*营销覆盖面,扩大授信客户基础,提高用信客户占比。要全力实现消费信贷业务扭负为正,持续保持与优质楼盘沟通联系,用好二手房中介服务费,加大优质单位客户主动营销力度,充分利用好*减点支持的政策,全力以赴实现消费信贷业务正增长。

  二是推动信用卡业务超常规发展。今年以来,总行、省分行将信用卡作为零售转型的重要抓手,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单位一定要深刻领会,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调是实现超常规发展,坚持以有效客户规模增长为基础,以汽车、商户分期为重点,着力提升信用卡业务收入规模,确保二季度末信用卡业务排位显著提升。要把信用卡营销小组管好、用好,以行内客户交叉销售为核心,立足重点客群,加强零售信贷、公司信贷资源整合,提升客户拓展质量。要持续提升网点综合营销能力,加强网点管理,积极推广信用卡营销标准流程,切实把*优势发挥出来,全力以赴完成邮银协同发卡目标。要坚持自主清收和司法诉讼并举,加强呆账核销和资产证券化快速处理,对于符合核销及证券化条件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审核、确认,加快不良清收处置,改善信用卡资产质量。

  三是持续做大AUM做深客户关系。要加强中高端客户的圈客引流。提升*系统运用,根据客户标签,筛选潜在客户目标,通过客户分层分类,开展特色交流活动。针对企业高管和财私客群,组成支行行长、理财经理等“多对一”服务团组,强化保险、基金、理财、贵金属等高收入产品渗透,提高价值客户收入贡献度。要推进存量客户价值深耕。抓准时机、瞄准客户需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加强*客户过程管理,落实*客户资产配置“+*”行动,改进客户资产配置组合,推动存量客户层级提升。要坚定不移推进综合营销工作。以重点项目为切入口,联动公司板块和零售板块共同制定综合服务方案,实现批零联动,将对公客户变成零售金融的“流量入口”。

  三、紧盯重点环节,聚焦靶向发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作落地见效

  (一)坚定坚决,严守底线答好“风控卷”

  一是保持资产质量管控韧劲。要坚持“压降存量、严控新增”工作原则,压实清收责任,严防新增不良贷款形成。压缩逾期总量,加强短期逾期管控,确保短期内逾期户数、逾期率双降;加快司法诉讼流程进度,进一步提升现金清收比重。要认真落实*、*集约化管理工作要求,提前主动对接企业转续贷需求,确保业务发展不断线、不掉链,实现工作无缝衔接。

  二是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认真组织落实好监管机构部署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要聚焦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深入开展科技风险、经营风险、声誉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科技、消防、用电、食品、交通等安全,严禁酒驾醉驾,严禁激化客群矛盾,真正实现安全稳定运营。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加强督导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各网点开展专项检查督导,严格排查安全生产隐患,确保治理到位。

  三是牢固树立合规发展意识。要推进“不能”的防范机制,“不敢”的惩戒机制和“不想”的自律机制的建设,加强员工履职

  培训。要加强邮银风险联防,按照“四个同步”要求,全面提升邮银风险防控

  水平。要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法,强化从业人员行为管理。

  (二)提质增效,夯实基础答好“管理卷”

  一是全面强化资产负债管理。资产端要力稳增长、调结构。进一步提升贷款差异化、精细化定价水平,加强对不同产品、不同客户的差异化定价,做好综合营销服务,实现“让价不让利”。负债端要降成本、优质量。抓负债成本管控,常态化做好低成本存款的营销;抓负债稳定性,重点提升存款资源挖潜意识和低成本沉淀资金的留存能力;抓负债多元化,优化负债集中度,做好地方债、社保资金、企业资金分层营销,加强无贷户管理,多渠道吸收高价值资金。

  二是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按照“精简高效、合理兼职、人员复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人员用工编制管理,加强重要岗位人员配置,提升销售队伍人员占比。各经营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确保2023年末全市分行销售人员占比达到**%的刚性指标。

  三是推动干部员工提质塑能。要高度重视前端营销工作,加强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培训,充分发挥中坚力量作用。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员工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干部员工综合素质和技能层次。

  (三)持之以恒,强化党建引领答好“政治卷”

  一是注重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按照“党旗树立在一线、支部建设在链上、党员跟着项目干、经营管理讲奉献”的思路,将党建与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业务发展有机结合,组织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的核心队伍,带头全面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业务发展,让员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真正实现党建活动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

  二是扎实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利用好本地的红色资源,积极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基地等活动,开展好“共享共建共进”活动,认真做好“两优一先”评比,用典型激发活力、用先进凝聚力量。

  三是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全市分行各级党组织要主动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紧绷“廉洁弦”,坚决反对“四风”,牢牢守住各项纪律的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决杜绝发生任何违规违纪事件。

  同志们,半年是检验我们工作作风和干事创业成效的重要时间节点。全市分行干部员工要始终把目标看做起跑线、把困难当作垫脚石、把干劲当作催征鼓,以更高的站位明确方向,以更强的作为彰显担当,奋力吹响冲锋号角,高质量

  打赢打好“双过半”的主动仗。

篇五:低收入组不增反降户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言

  

  2023年劳务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23年劳务发展状况调查报告1一、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是“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劳动力资源富余。现有劳力32万人,占总人口的45%。我县劳务输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劳务经济萌发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农民开始走出“山门”,外出探寻治穷致富门路。二是劳务经济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基本建设速度加快,大批的富余劳力转向城市务工,务工人员逐年递增。三是劳务经济较为成熟阶段。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从宏观加以正确引导,从微观搞好服务,使全县劳务输出人员逐年增多,队伍不断壮大,劳务经济份额逐年攀升,劳务经济总量逐年增大,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全县年输出剩余劳动力稳定在15万人左右。__年第一季度,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近1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已形成庞大的就业群体。__年,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资金8.3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8%,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就业观念等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劳务经济呈稳定、有序发展态势。

  ⒈人员构成及务工地点分布状况

  据初步普查结果表明,截止今年2月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为168475人,其中:男性115345人,占68.5%,女性53130人,占31.5%。主要务工地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和京津唐经济圈,分布在本省和其它省区仅占25%左右。

  从行业分布看,建筑装修行业占38%,进企业务工占32%,商业贸易、餐饮服务及其它行业分别各占10%。其中,在民营、私企的占75%,外资企业的占20%,在国有、集体企业或出国务工者总数占5%。职业主要以简单和重复劳动为主,大部分是从事一线的普通工和辅助工。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的占79.09%,36岁—45岁的占19.73%,46岁以上的占1.18%。从文化层次上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1.25%,初中占52.6%,高中(含中专)占25.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75%。

  ⒉外出的组织形式

  从全县情况看,外出的组织形式正在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发外出逐步发展到有组织、有计划、成建制的输出。据统计,县、乡、村有组织、成建制的输出人员占外出人员的37.4%(已登记有组织组建的公司、队共142个,其中100人以上的公司、队34个);由“领军人物”带出的占29.1%;由用人企业(单位)到各乡镇招聘外出的占5%;由亲友介绍,以亲情为联系,互相结伴外出的占17%;通过务工地劳务市场介绍的占6.5%;自由谋职的占5%。

  ⒊外出务工收入

  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受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工种熟练程度、地区差异等因素限制,其收入差距较大,年收入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占11.05%;年收入在6000元至1万元的占63.95%;在1万元以上的占23.02%;年收入在10万以上或仅只能保住来往车旅费的占1.98%。

  ⒋农民外出务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

  据农经年报统计,__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1.71亿元,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家收入为8.3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8.2%。全县15.7万农户中,有3万多户翻建新房,其中盖楼房的达2万余户。

  2023年劳务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__目录劳务调研报告劳务输出调研报告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劳务派遣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的一种新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劳务派遣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解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管理,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笔者对我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据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和区工商分局统计,我区目前共有劳务派遣单位18家。主要从事冶金、物流、制造等行业。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劳务派遣行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基础较好。调研的5家从事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中,涉及职工1107人,其中农民工644人,单位全部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参保总人数为1107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678人、参加失业保险622人、参加工伤保险1100人、参加医疗保险618人、参加生育保险618人,解决、终止劳动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无拖欠工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

  (二)市场前景广阔。江津是一个伴随着新重庆“一圈两翼”战略迎来再次发展城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千亿工作强区”目标,随着这几年三大园区招商引资

  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项目、大项目相继上马并开始投产,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广阔的用工市场。

  (三)发展潜力较大。我区劳动力市场资源充足,以前的国有企业较多,工业基础较好,企业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在家待业;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富余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这为发展劳务派遣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较快发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__存在缺陷。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劳务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在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详细范围,对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没有具体约束措施。

  (二)经济权利难以保障。一是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一些单位部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混岗上班,派遣工的工资明显低于正式员工。据了解,劳务派遣工与同工种、同岗位的正式员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的甚至有几倍的差距。二是保险福利待遇低。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费是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中提取的,并由派遣公司负责缴纳。劳务派遣公司一般按非正规就

  业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缴纳。三是工资增长难。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时,正式职工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资,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的一部分,他们的工资增长要按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协商而定,劳务派遣工对此根本没有发言权。四是“假派遣”侵权行为严重。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避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将本企业的职工转签到劳务派遣公司,实现员工向劳务派遣工的“置换”,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民__利无法实现。由于被认为不是用工单位的正式职工,几乎所有的被派遣劳动者本应享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加工会组织及会员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__利都难以实现。即使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会,其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也有一定困难,因为所有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的问题都是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通过劳务协商决定的,用人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不便于与用人单位研究制定或协商决定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四)准入审批不够规范。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成立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只需50万的注册资金。但法律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经营资质却缺乏统一标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有的劳务公司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就能开业,还有部分派遣公司甚至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如此宽松的准入和监管环境使得劳务派遣公司抗风险能力较低,根本无法承担兑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种种责任。现行

  的劳务派遣审批职能不统一,不仅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审批,工商部门也可以,造成审批不规范,监管难以到位

  三、对策建议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方式,在我市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实际需求。因此,对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从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发挥工会作用,严格准入审核等方面入手,加强劳务派遣规范运作,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法制建设,制定配套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要针对劳务派遣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劳务派遣的一些特殊法律问题的衔接做出明确规定,细化使用劳务派遣的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的范围,明确劳务派遣企业和用人单位在保障派遣工各项权益中各自的职责以及发生劳动争议后的处理程序,制定适合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文本,包括在缴纳社会保险、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与企业正式员工相同对待的条款,在法律制度上为派遣劳动者__提供保障。

  (二)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合法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劳务派遣企业的监管机制,严格禁止企业将原有职工转为劳务派遣工。要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执法监察,重点监督检查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协议签订及履行,劳务派遣单位

  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办理情况,用工单位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情况,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劳动保障部门还应对现有劳务派遣单位进行专项审查,建立相应的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实行分类监管,对不符合要求、违法经营的,联合相关部门依法取缔。

  (三)发挥工会作用,保障民__利。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组建工作力度,把广大劳务派遣工组织到用工单位工会中来,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团或小组,让其代表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活动,切实维护好劳务派遣工的民主政治、劳动经济等切身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把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立法思想落到实处。

  (四)实行归口管理,严格准入审核。将劳务派遣申报审批职能归口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部门要建立健全劳务派遣企业准入机制,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严格派遣单位的申请、许可及审查,提高劳务派遣企业履职能力。="subtitle">劳务输出调研报告="sub-info"id="sub2">劳务调研报告(2)|引题:近年来,东宁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沿边口岸最具有潜力、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研究劳务输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阻碍因素,按照市农委领导指示要求,东宁县、镇、村三级劳转机构工作人员,采取走村入户走访的形式,以填写市农委下发的《农

  村劳动力情况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调查范围涵盖6个镇30个村,主要从学历结构、就业意向、影响外出就业的原因等1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材料,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紧紧围绕如何加快东宁县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课题,在总结近年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23年劳务发展状况调查报告3一、基本情况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境内气候温和湿润,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区域土地面积为7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地理概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现辖6个镇10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万人,农业可用劳动力万人,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按国家在农村现行计生政策,预计今后1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已经转移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2元,其中劳务收入1007元。

  二、劳务输出现状

  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正在实现着由无序流动就业向有序转移就业、由体力型劳务转移向体力和技能并重转移、由政府组织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转移;三是通过亲朋好友、家族介绍转移;四是通过用人企业招聘;五是农民自己外出自主择业。

  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延伸。我县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目前在俄远东地区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有劳务点300多个,承包耕地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为扩大有组织输出规模,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

  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还在俄远东地区创办13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__多人,劳务收入__万元。县劳转办也分别与俄罗斯海参崴帝王酒店、华森木业鞋业公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鞋业在俄罗斯建立了八个对俄劳务输出基地。

  2、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发展袋栽木耳亿袋,耳农万户,年产量达万吨干品,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

  产业。县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区-大城子村今年有230户种植地栽木耳,发展1000万袋,纯收入1800万元。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在全县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有万人,占总数的85%,他们对现代生产技术和各种新生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为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5年来,我县先后建立了农广校、东宁驾校和农机校等11个市县级培训基地,可培训专业有电脑应用、汽车驾驶、俄语翻译、食用菌生产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各培训基地均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还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年培训能力可单培训。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形成了走出去订劳务合同-有针对性地培训-定向有序输出的输出模式;二是特色培训。根据东宁县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开展技能培训和国际劳务输出培训等;三是储备培训。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部分培训基地中开展以就业为目的的劳务培训,对即将成为富余劳动力的人群进行超前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

  近五年,我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虽有长足的进步,但与海林、林口等劳务输出先进县还有一定的差距,劳务输出总体也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即自发性务工多,长年性、稳定性务工人少;从事低收入体力型工程多,从事技术性高收入工程少;县内、国外转移多,县外、国内转移的少。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劳务输出转移工作高度重视,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干部还没有完全把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到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富民工程认识不够,总认为劳务输出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只是补充家庭收入的零打碎敲。部分职能部门的干部,也没有真正将发展劳务经济当作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来对待,缺乏认真、深入、高效的工作作风。还有一部分农民有着浓厚的守土为本和“小富即安”的思

  想,仍然抱着“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心态,不愿出门务工,严重影响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2、农民外出打工缺乏自信心和规律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仍然是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在转移方式上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据调查,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乐于外出打工,对外出打工持肯定态度,但由于自身素质低,文化程度低,除了种植和养殖技能又没有其它专业技能,适应能力较差,在工种选择和酬劳方面不好定位,导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只能

  打消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大部分农民愿意参加政府组织的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但是又希望政府全部承担培训费用,对于自己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不是很理解,又因为在短期之内看不到经济效益,舍不得自己拿出钱来进行技能培训,只能在非脑力行业找寻就业机会,一方面造成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造成部分企业雇工难的现象。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只能在亲戚的带领下和政府的有序组织下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

  3、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一是缺乏工作经费。县、镇虽然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事机构,却没有专项工作经费,机构运转困难,束缚着工作开展。二是缺乏培训经费。__-近百万元的阳光工程培训资金分摊给全县的富余劳动力,人均仅有450元,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技能培训,如汽车驾驶、机械修理、建筑工、电焊工等培训,人均450元便显不足。单一、少量的资金投入,造成多数培训基地的专业设置、师资条件、办学设施等条件与劳动力转移培训不相适应,又无法开设日益发展的中俄企业制造业、加工业等所急需的新技术、新专

  业的技能培训,严重制约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培训不到位,导致大部分农民主要从事短期的劳动强度大且工资较低行业。

  4、管理服务工作比较薄弱。面对不断扩大的劳务输出,一是劳务市场建设滞缓。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部门和中介组织安排外出的很少。农民怕上当受骗,担心一些中介组织是黑市不仅收了介绍费,工作又不太理想。官方办的职介机构,也担心企业等用人单位不能及时兑现工资,还有人身安全问题,顾虑很多。二是服务跟不上。由于用工信息不畅、未能做到进村入户等原因,致使部分富余农村劳动力难以找到用工单位,只好眼睁睁地呆在家里而有力无处使。三是监管跟不上。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和监察队伍不健全,使得农民工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

  5、务工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国家虽然取消了许多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规定,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民进城务工,已经获得了较长期稳定的职业和住所,但却享受不到与城市职工和当地居民平等的待遇,如医疗、工伤保险、子女上学等其它一些公共服务。一些用工企业和单位同农民工的劳动合同达1万人。培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订签约率低,经常出现劳动岗位不稳定、工资不能及时兑现、发生工伤事故企业推卸责任等问题。城市大量需求技术型工人,以及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农民工工资低、相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也导致回流人员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县今年回流人员近__人。

  四、对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农民就业的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的层次。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建设沿边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有效地解决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解放思

  想,开拓创新,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关系到我县建设沿边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建议各镇村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开发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县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和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特别是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用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2、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重点是培训,关键在转移,经费是保障。增加财政对劳转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积极推行劳转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作为

  相关部门经济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加强考核、定期检查。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抓好试点,树立榜样,以点带面,积极推动此项工作。为使县、镇二级劳转办事机构有一定的办公经费,村级劳务联络员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助,建议上级劳转办下拨项目管理资金,或允许我们在下拨的培训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项目管理费。

  3、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引导性培训。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他们具备城镇工作与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减少损害他们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善于用典型引路,一方面用他们创业成功经验教育和影响其他农民走出去创业,一方面用典型疏通劳动力转移的渠道。通过典型引路,教育引导农民破除小富即安、故土难离的传统观念和保守思想,树立多渠道增收、多业发展、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新观念。

  4、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将培训导向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定向培训、定单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就业率,争取在一定地区或一定行业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劳务品牌。加强与用工企业、部门或单位的劳务供需联系,根据用工订单需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对不同行业、工种、岗位的要求,做好订单培训,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订单岗位的要求。制定相应规定,激励劳务输出人员多参加培训,多学技术,对取得相应合格证或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和奖励,并优先考虑安排就业;扩大减免特困家庭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

  费用范围,并适当给予参加培训的路费和培训中的生活补贴。同时抓好培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对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对培训的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5、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各类经济园区,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工厂,由农民变“工人”,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特别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龙头企业扶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借助于私营经济的积聚效应,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三是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我县经济基础好、地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镇的小城镇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繁荣,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吸收农村劳动力。同时,加快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展农副产品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

  6、建立完善的劳务供求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各级劳转办事机构要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

  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各镇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

  7、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议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允许外出务工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务工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认真落实《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解决好失地农民和在城市打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给进城务工农民以市民待遇,建立健全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是经济上尽量缩小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也要基本一样,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subtitle">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sub-info"id="sub3">劳务调研报告(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小康,关键是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就是把大批农民逐步从土地中转移出去。近些年来,我乡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劳务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